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2000字左右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2000字左右音乐鉴赏的本意为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或者是认真地欣赏与回味音乐作品。
大学中都会有音乐鉴赏这门选修课,学完这门课程,都需要写一篇论文。
下面是店铺,让小编我来帮你们找几篇2000字的音乐论文,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大学音乐鉴赏论文2000字篇一浪漫派的音乐领域在整体上,“浪漫主义”一词在音乐领域是用以形容一段从大约1820年代至1918年为止的时期。
当时的“浪漫”所代表的内涵与现代的定义并不相同,在1880年乐评家E。
T。
A。
霍夫曼将莫札特、海顿、和贝多芬列为三大“浪漫作曲家”,而路易·史伯尔(Louis Spohr)也曾以“好的浪漫风格”来形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里的其中一个段落。
严格来说莫札特是古典时期的作曲家,而贝多芬则被视为是浪漫主义的开端。
到了20世纪初期,由于主流音乐风格的大变,19世纪时期的音乐开始被人冠上“浪漫时期音乐”的称呼了,后来的音乐史学上也都采取了这种区分法。
现代对于浪漫主义音乐的研究重点包括了构成其音乐的元素—例如对于民间音乐的大量使用,这也直接反映了当时浪漫民族主义的潮流。
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成分早在18世纪音乐里便已出现,狂飙突进运动中展现出的强烈精神和情绪成为了哥德小说的先驱,而法国大革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带有血腥而激情风格的歌剧,浪漫主义音乐便是在这时期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风格。
洛伦佐·达·彭特替莫札特撰写的歌剧剧本,搭配上莫札特谱出的独特音乐,呈现出了一股带有个人和自由特质的新音乐风格。
浪漫音乐的世代将贝多芬视为是他们理想中的伟大作曲家—他撕碎并重谱了英雄交响曲,以抗议拿破仑皇帝的权威。
在贝多芬的费德里奥中,他竖立了“救人质歌剧”这样的典型歌剧剧本,这也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一种音乐文化的表现,以赞扬那些在维也纳会议年间期盼自由的所有激进文化人士。
在当时的音乐文化中,浪漫音乐走上了开放的大众路线,主要依靠敏感的中产阶级观众支持,而非宫廷内部的人士赞助。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音乐是一种美妙的东西,那么大学里面的音乐鉴赏课是否能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呢?下面是店铺!让小编我来帮助你整理几篇相关的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篇一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
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
一. 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
“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
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
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
音乐教学论文(优秀9篇)

音乐教学论文(优秀9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的音乐教学论文(优秀9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音乐课欣赏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篇一当代世界大小民族约有两三千个,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加上各国文化交融下生成的新生音乐,现代音乐呈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的。
就我国而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音乐都不尽相同,我们想通过人的演唱或演奏来完成都是不可能的。
另外音乐的体载、演奏形式,演唱特点的多样化,都决定我们不可能亲身亲历。
这时,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为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特别喜欢动画形式的音乐作品,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我们的音乐课形式多样,上得有声有色。
例如动画片《狮子王》中的很多曲子都很好非常具有表现力。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让学生分析音乐情绪的变化在片中的运用。
音乐随生动的情节而变化,加上漂亮的画面深受学生的喜爱。
多媒体的运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为了提高农村小学生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突出所欣赏音乐作品鲜明的基本形象,确定“听”的内容。
二要重视生动形象的歌词,明快的节奏,符合乐曲主题的解说,并以此选择不同的“听”的方法。
三要合理处理欣赏与学生活动之间的关系,侧重积累听觉记忆和欣赏经验,积极进行教师演示“说”和学生表述“说”,引导学生将欣赏到的模糊的音乐感受“说”出来,深化欣赏,将欣赏“进行到底”。
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处理好了这几个方面,音乐欣赏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篇二摘要:游戏适合并能够反映小学生的情况,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游戏的应用更为重要,应当将音乐游戏有效地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音乐鉴赏论文(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探讨音乐鉴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音乐鉴赏。
首先,我将介绍音乐鉴赏的定义和背景。
接下来,我将讨论音乐鉴赏的目的和方法。
最后,我将探讨音乐鉴赏对个体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音乐鉴赏的定义和背景音乐鉴赏是指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从而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
人类对音乐的鉴赏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时期,而如今,音乐鉴赏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
音乐作品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旋律和节奏等多种元素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创作者通过这些元素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而音乐鉴赏者则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理解和感受来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
二、音乐鉴赏的目的和方法音乐鉴赏的目的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对音乐的鉴赏,个体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并且更好地理解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
音乐鉴赏的方法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主动的音乐鉴赏包括主动去观看音乐演出、参与音乐创作和参与音乐会等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被动的音乐鉴赏则是通过听音乐录音、阅读音乐评论和研究音乐理论等方式来进行,通过理性思考和学习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音乐鉴赏对个体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意义音乐鉴赏对个体发展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音乐鉴赏可以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鉴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个体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培养对美的敏感性,使自己更加灵敏地捕捉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音乐鉴赏有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音乐可以调节个体的情绪和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最后,音乐鉴赏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是一种文化形式,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情感。
通过对音乐的鉴赏,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自己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
音乐欣赏论文

⾳乐欣赏论⽂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论⽂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的,但它与⼀般议论⽂不同,它必须是有⾃⼰的理论系统的,应对⼤量的事实、材料进⾏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乐欣赏论⽂1 ⼀、初中⾳乐课堂中师⽣互动现状 受到传统⾳乐教学模式以及思想的影响,当前初中⾳乐课堂中的师⽣互动还存在⼀些问题,影响了师⽣互动的效果。
第⼀,师⽣开动的⽅式较为单⼀。
在初中⾳乐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将⾃⼰视为课堂教学的中⼼,享受着控制学⽣课堂学习⾏为的过程。
在这样的师⽣互动中,学⽣⼀直处于被动地位。
教师往往是主动互动者,教师先与学⽣互动,学⽣才没有选择地配合教师,很少主动与教师互动。
单⼀的师⽣互动形式,影响了教学反馈,也影响了初中⾳乐教学的最终成效。
第⼆,师⽣互动流于形式。
之所以在初中⾳乐教学中实施师⽣互动,是为了促进初中⾳乐教学质量的提⾼,让师⽣互动⾏为辅助⾳乐教学。
同时,师⽣互动也应当是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但当前初中⾳乐课堂中的师⽣互动都过于传统,课堂中的简单问答被教师视为师⽣互动。
将教师与学⽣之间的互动视为教学活动的⼀场秀,影响了师⽣互动真正意义的发挥。
第三,师⽣互动⽆没⽬标。
缺少科学合理的⽬标,师⽣互动⾏为就是盲⽬的,是没有意义的。
许多教师因为教学改⾰提倡师⽣互动,就在初中⾳乐教学实践中实施师⽣互动,并没有考虑到⾳乐教学的实际需求。
⼆、初中⾳乐课堂中师⽣互动⽅法 1.利⽤情感交流实施师⽣互动 情感交流是师⽣互动的⼀种形式,以师⽣之间的情感为基础进⾏交流,实施课堂互动,使互动成为教师情感传递与学⽣接收情感的途径,有利于初中⾳乐课堂氛围的优化。
教师对于⾳乐学科的情感以及对学⽣的情感,都可以在师⽣互动中表现出来。
作为⼀名初中⾳乐教师,要热爱⾃⼰所教的学科与学⽣。
小学音乐论文15篇(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路径分析)

小学音乐论文15篇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路径分析小学音乐论文摘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让我们坚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使少年儿童具有优秀的审美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感,成为追求真理的新一代。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论文音乐小学音乐论文: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路径分析随着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音乐课程在小学阶段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音乐欣赏课作为小学音乐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听觉艺术和乐感审美艺术的关键。
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就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问题作以下分析与探讨。
一、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在小学生群体中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当然,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欣赏有助于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
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观,通过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让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学生就能领悟到音乐的美妙,从而更好的学习音乐也能更好的提高审美意识,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其次,音乐欣赏是了解和学习本民族音乐精华的现实要求。
从小了解民族文化精髓,树立民族意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是小学阶段重要教育目标。
而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可以发挥音乐欣赏课程的优势,实现上述教育目标。
第三,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无穷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音乐欣赏教学,首先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
一首节奏感非常强的音乐,可以给人以明快、跳跃和震撼之感;一首节奏舒缓、曲调优美的抒情曲,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
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3篇

通俗⾳乐鉴赏论⽂范⽂3篇⾳乐教学中⾳乐鉴赏能⼒的培养⾳乐教学中⾳乐鉴赏能⼒的培养引⾔⾳乐⽆处不在,它是⽣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论在繁华都市还是乡间⼩巷,我们总能听到悠扬的⾳乐穿透墙壁⼭川,⾛⼊我们的⼼理。
⾳乐除了创造,还有欣赏,学会欣赏⾳乐便⾛出了欣赏美的关键⼀部分。
因此学习欣赏⾳乐是⼀门很重要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会学到很多。
1 对国外古典⾳乐和中古古典⾳乐的认识在国外,古典⾳乐类型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国⼈将之称为“古典⾳乐”。
然⽽即使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于对“古典⾳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
最狭义的解释是,把⼗⼋世纪下半叶⾄⼗九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巨头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特指为“classical music”。
最⼴义的解释则是,把时间前移到欧洲⽂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直到后来的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直⾄⼗九世纪末、⼆本⽂由论⽂联盟收集整理⼗世纪初出现的现代乐派,甚⾄包括所有⾮纯粹娱乐性质的现代专业⾳乐,统称为“classical music”。
与部分国家短暂历史事件不同的是,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在五千年的⽂明发展史上,我国⼈⽤⾃⼰的智慧续写着⼀篇篇丰富灿烂的昨天。
作为四⼤最早⽂明古国之⼀的中国,除了四⼤发明深⼊⼈⼼之外,⾳乐也同样源远流长。
历史⽂献中不同部落,不同时期分别有不同的⾳乐呈现。
早在远古时期,⼈们在⽣产简单⽣活的锅碗⽤具中,就被发现不同碗碟的敲打会产⽣不同的声⾳,从⽽制造出乐器,再到春秋时期,华夏⼤地百家争鸣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花,⽽同时代欧洲正处于⼀⽚荒蛮之中,中国⾳乐在迎接黎明曙光的时候,欧洲⾳乐还在漫漫长夜⾥徘徊。
中国古典⾳乐更多追求的是⼀种绵延的意境,以诗画为寄托等,创造出诗歌等不同形式来表现中国⾳乐。
音乐鉴赏论文3000字

音乐鉴赏论文3000字篇一: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音乐鉴赏》我一直觉得音乐的世界是一种虚拟中的征服,它用不同的方式征服着不同种类的人的心情。
再普通的人,不管他的知识层面如何,不管他的地域文化所带来的差异如何,他都具有一样与生俱来的能力,那就是音乐鉴赏的能力。
音乐对于喜欢他的人来说只限于欣赏的品位和能力。
对他的了解并不仅仅限于听上,要从各方全面了解。
具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情感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分辨出来的。
音乐鉴赏是我们在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
我们的审美能力就是在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培养和熏陶出来的。
我对音乐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只是喜欢而已。
以前我一直在追求能够听懂音乐。
直到有一天,从音乐鉴赏这门课中明白到,音乐是没有人可以听懂的,听的只是一种感受。
我喜欢舒伯特的缓缓流动,喜欢莫扎特的轻松娱乐,喜欢《黄河大合唱》的雄伟壮阔。
喜欢《长江之歌》的气势磅礴。
像班得瑞、雅尼、马克西姆我也很喜欢。
同时我不喜欢朗朗弹琴演奏时的骄狂。
相反我喜欢李云迪的低调静谧。
比如在音乐鉴赏这门课中欣赏到的《歌剧魅影》中:歌剧魅影》虽有恐怖惊险的气氛,但整部音乐剧所追求是在调动一切音乐和舞台的表现手段,充分发挥了音乐剧的综合舞台优势(声乐和舞美)方面殚精竭虑。
整部音乐剧采用近似严肃大歌剧的音乐语言,引进了“音乐戏剧展开”的概念和方法,将幽灵,克利斯丁,拉乌尔这两个男人于一个女人之间的美妙,真诚而又略带伤感的浪漫以及充满爱与幻想的情感交融表现的极其凄婉,完美而动人。
原来的音乐剧就有大量经典音乐,这绝对保证了电影中感情色彩表达的震撼力,也是电影的主要灵魂所在。
在这部电影中,舒缓、紧迫、狂躁、激情的音乐不断交替,而且几首旋律如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ll I ask of you贯穿始终,同样的旋律巧妙表达了不同的感情,也奠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欣赏教学论文:从音的要素浅谈音乐欣赏教学的切入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教学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可以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素质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音乐欣赏通常来说由浅入深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感性认识(官能感受)到理性认识(探究音乐知识)又回到感性认识(更深层次的欣赏)这样三个阶段,这是欣赏音乐的必经之路。
但是,面对浩若星海的众多音乐经典,大多数学生不得其门而入,而且音乐欣赏课的上课时间、学生的欣赏时间和内容有限,到底如何欣赏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内部,理解音乐的组成要素,使学生保持欣赏兴趣,就能使学生在课外的欣赏得到无限延展,这时,欣赏的切入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下面是笔者的一点个人浅见,从音的要素来谈谈欣赏音乐如何切入,着重强调在第一阶段的官能体验。
那么,音的要素有哪些呢?音的要素通常是指音高(音的高低)、音量(音的大小)、音值(音的长短)和音色四个方面的特点。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音的要素和音乐的要素是有一些概念上的不同的,音乐的要素是包含节拍、节奏、旋
律、音色、和弦、调式、力度、速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素,狭义上来讲前者是涵盖后者的。
一、音高方面
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最常见的引起学生兴趣的就是从音高方面了。
通常较高的音会给人以激动、昂扬的感觉,较低的音给人的感觉暗淡、哀伤,由音高变化而形成起伏线条。
旋律线与情感的起伏和语言声调的抑扬顿挫密切关连,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旋律作为音乐表现手法中最重要的一种要素,在音乐欣赏中占主导地位。
旋律线是曲调在运动过程中,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听完之后或者欣赏过程中轻声哼唱作品主旋律,获得最直接的音乐锻炼和情感体验。
通常音高的变化有三种方式:1、同音进行,其线条较平,如果与多变的节奏相结合,会造成紧张、强烈、推进的效果。
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同音进行出现的那一部分,表现了解放军勇往直前、锐不可挡的英雄气概。
2、上行的旋律富有朝气、善于表达积极向上、坚定有力的情绪。
比如《毕业歌》中上行旋律线,是以强烈的语气向自身提出充满责任感的质问、疾呼,反映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3、下行的旋律线一般与力度减弱、紧张度缓和、情绪低落相联系,善于表达平稳、深沉、思念和悲痛的情绪。
例如,《松花江
上》下行凄惨的音调,令人肝胆欲裂。
二、音量方面
音量一般指声音的强弱变化,而通常学生也最能从强弱的变化中体会到音乐情绪或者故事情节的转变,这种体验非常直接、有效,可以说感同身受。
音量的变化常常与旋律变化结合,通常音调向上(上行)会产生激昂、高涨的情绪,随之带来力度的渐强变化;音调向下(下行)会产生低沉、消极的情绪,随之带来力度的渐弱的变化。
另外,还有一些常用的力度变化的形式,比如先渐强—然后渐弱,形成橄榄形。
但也有先强后弱的、先弱后强的、先渐弱-然后渐强的……这种变化一般都和乐句的节奏、节拍结构相一致,体现出情绪的细微变化。
了解这些音量变化与音乐表达的关系,就能很好进入或者说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情境和情绪了。
三、音值方面
音值是指声音的长短,由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它与与声音的强弱有规律地组合,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节拍、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
通常我们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速度和节奏的变化也非常能传递音乐的情绪和情节变化。
当我们听到时值较短、速度较快的音乐时,得到的感觉是欢快、灵巧、激烈。
速度较慢,给人的感觉会停滞、哀
伤,适中的速度给人以自然、亲切的感觉,所以人们才会把不同的速度冠以庄板、广板、急板等不同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名称。
不同的音值和速度塑造和传递着音乐的不同形象和情绪,比如,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合《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曲子《天鹅》,舒缓的速度、舒展的节奏描绘出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涟涟的湖面上悠然漫游
的优美形象。
四、音色方面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一般乐器或嗓音的音质,但广义上也涵盖了包括和弦、复调、交响乐队等重合色彩。
每一种音色都有着特殊的意味:以人声来说,女高音嘹亮柔美,男高音挺拔高亢,女中音比较暗一些,浑厚而温暖,男中、男低音则是庄重厚实,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
乐器的音色种类就更丰富了,小提琴的纤柔灵巧,大提琴的深沉醇厚,双簧管的优雅甘美,小号的英雄气概等等……同时,不同的音色就像画家手中的颜料一样,既可以有着鲜明的个性,又可以组合创造出五彩缤纷的绚丽感觉。
欣赏音乐作品,不同的音色给人的感觉和形象塑造是鲜明的、迥然各异的。
木管五重奏、弦乐四重奏、合唱团、交响乐团,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给人们展现出或恢弘、或静谧、或温暖、或冷峻、或明、或暗的不同色彩感觉,给人以绝佳的审美体验。
人们天生具
有感受、分辨不同音色的能力,在欣赏教学中,较多地从音色角度入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高审美体验,丰富音乐知识,引起再欣赏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