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电M2M 无线防灾减灾预警系统简介

C Connecting ti Machine M hi
2010年07月15日
Hongdian, the power of m2m communications

提纲
Connecting Machine
第 部分 第一部分
物联网概念与M2M体系
第二部分

宏电物联网业务策略与M2M平台
第三部分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概述
第四部分

系统平台与产品介绍
第五部分
宏电发展历程与发展理念
2010年12月21日
Page: 2

物联网概念
Connecting Machine
通俗地说 物联网是让一切物品连上网络 通俗地说,物联网是让 切物品连上网络, 让万物“有思想”、“有觉悟”,物品之间 让万物“有思想”、“有觉悟”, 物品之间 可以直接对话和自动反应 这样人们可以在 可以直接对话和自动反应,这样人们可以在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地了解到任何物 品的状况 并且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 品的状况,并且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 ITU物联网的阐释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目标已经从任何时间、任何 地点连接任何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体的阶段,而万物的连接就形成 了物联网。 中国移动对物联网的定义是“物体具有全面感知能力,对信息具有 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能力的连接物体与物体的信息网络” 。 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能力的连接物体与物体的信息网络
2010年12月21日 Page: 3

物联网M2M体系
Connecting Machine
2010年12月21日
Page: 4

宏电物联网技术体系
Connecting Machine
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应
环境监测 智能电网 ………. 工业监控 智能家居
物联网应用支撑子层 智慧层
公共中间件 环境监测 信息开放平台 云计算平台 服务管理平台 运营支撑平台
公共 技术
标识 解析
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与专网
异构网融合 资源和存储管理 M2M无线接入 xPON/专用网络 移动通信网 远程控制 互联网 下一代承载网 安全 技术
互联层
互联层与物联层互通
传感器网络组网、协同信息处理 物联层
低速和中速 短距离传输技术 自组织组网技术 协同信息 处理技术 传感器 中间件技术
QoS 管理
信息感知与数据采集 设备层
RFID 环境监测 传感器 视频信息识别 二维条码 多媒体信息
网络 管理
2010年12月21日
Page: 5

宏电物联网产品策略
Connecting Machine
宏电物联网产品涵盖从设备层到应用层全部产品,为用户提供系 列化、标准化产品和满足应用需求的总体解决方案:
应用层主要提供开放式、模块化和定制化数据处理平台,为各种应用和数据 处理提供强大的由门户、业务处理和基础平台等组成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网络层主要提供各种无线数据传输设备与系统,同时提供基于PON构架的低成 本EPON数据传输设备与系统; 物联层主要提供具备交互、Mesh、处理 与通信的分布或协同式网络处理操作系统 (TOS)与嵌入式模块,同时提供一体化的 信息采集与发表综合应用终端 信息采集与发表综合应用终端; 传感层主要提供光纤传感器。
物 联 网
宏电物联网产品策略
? 标准化 ? 系列化 ? 成套设备 典型应用 解决方案 个性化 需求定制
2010年12月21日
Page: 6

宏电M2M业务平台
Connecting Machine
宏电物联网M2M业务平台根据不同行业应用作出针对性的 部署和优化,以用户最实际的需求为基点进行系统配置和功能 开发,构建了四大行业类别的平台体系:
2010年12月21日
Page: 7

宏电M2M业务应用
Connecting Machine
宏电物联网M2M 宏电物联网 M2M四大业务平台,涵盖了从智能电网、环保监测、智 四大业务平台,涵盖了从智能电网、环保监测、智 能农业、水利气象,到智能交通、媒体传播、平安城市,以及智能家居等 各行业的M2M 各行业的 M2M应用,并在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和业务模式。 应用,并在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和业务模式。
2010年12月21日 Page: 8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
Connecting Machine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是基于移动数据传输平台的环境信号采集、传 输 处理与告警系统 在监测区域安装 输、处理与告警系统,在监测区域安装 输、处理与告警系统,在监测区域 在监测区域安装信号采集终端 信号采集终端,以宏电防灾减灾预 信号采集终端, 警系统为管理平台,通过运营商无线网络通道,对监测数据进行传输、处 理和智能分析,并将监测数据或预警信息通过信息显示终端实时播发,作 为一种典型的物联网M2M 为一种典型的物联网 M2M业务,在下列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业务,在下列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
2010年12月21日 Page: 9

系统组网示意图
Connecting Machine
2010年12月21日
Page: 10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一)
Connecting Machine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同时,作为一种资源, 气象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经济“资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 略资源,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资源。 略资源,更是与人们 活息息相关的 资源。 现代综合气象监测系统作为气象人的“耳目”,在防灾 减灾监测能力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气象现代化 建设 构建综合气象监测系统及灾害预警预报服务体系 提 建设,构建综合气象监测系统及灾害预警预报服务体系,提 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有着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按照国务 院《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要求,各级气象主 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手段 及时向社会 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及时向社会 发布预警信号。 无线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直接面向公 众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无须通过媒体中转,能够有效地缩短 发布的时间延迟、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有效性。 宏电无线LED信息发布系统在气象信息采集、实时预警、 宏电无线LED LED信息发布系统在气象信息采集 信息发布系统在气象信息采集 实时预警 信息发布系统在气象信息采集、实时预警、 灾害信息发布行业已有多个成功应用案例,系统稳定运行。
2010年12月21日 Page: 11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一)
Connecting Machine
气象信息采集单元 - 包括温度、湿度、风力、风向、雨量、光照等气象相关参数采集并输出
至无线通讯单元。 至无线通讯单元
LED信息显示终端 包括安装在气象管理单位、公共场所等位置的单/ /双色气象信息发布和预 - 包括安装在气象管理单位、公共场所等位置的单
警信息显示屏。
预警信息语音播报单元 - 安装在气象信息发布和预警信息显示屏周边,将数据通讯单元传送的语
音信息以号角喇叭或广场喇叭的形式广播出去,实现更为直接、更有效 的预警信息实时传递。
LED单/双色异步控制单元 - 负责接收 负责接收DTU DTU传送的播放节目内容和控制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屏体终端可执 传送的播放节目内容和控制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屏体终端可执
行数据,实现屏体节目播放、列表更新、控制指令执行及状态返回。
2010年12月21日
Page: 12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一)
Connecting Machine
H7710/H7210无线通讯单元 - 负责系统关键的数据传输,与平台服务器保持实时连接,自动上传采集
数据 下载节目信息 接收控制指令并将数据传送至屏体控制单元 数据、下载节目信息、接收控制指令并将数据传送至屏体控制单元。
H7760一体化预警信息终端 - 集成无线通讯与语音播放控制单元,与平台服务器保持实时连接,自动
下载预警信息、接收控制指令并将信息传送至播出终端。
系统传输网络 系统基于移动通信运营商数据网络进行传输,GPRS/CDMA/EDGE GPRS/CDMA/EDGE通道均可 通道均可 - 系统基于移动通信运营商数据网络进行传输,
满足本系统通信应用。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管理平台 整个系统的核心 实现采集数据分析处理 节目信息(含预警信息)编 - 整个系统的核心,实现采集数据分析处理,节目信息(含预警信息)编
辑、预览、提交、审核和发送主体功能,包括系统各功能模块设置、系 统终端配置与管理。
2010年12月21日
Page: 13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一)
Connecting Machine
标准气象信息监测 - 设置在各气象观测站的各种传感单元进行温度、湿度、风力、风向、雨
量、光照等气象相关参数采集。
实时气象信息发布 安装在气象发布单位或公共场所的气象信息发布LED LED显示屏,向公众发布 显示屏,向公众发布 - 安装在气象发布单位或公共场所的气象信息发布
实时气象信息(或预报信息)。
气象预警信息显示 以安装在气象发布单位或公共场所的气象预警信息LED LED显示屏实时播出的 显示屏实时播出的 - 以安装在气象发布单位或公共场所的气象预警信息
形式 向公众发布实时预警信息 提醒公众注意防护 形式,向公众发布实时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防护。
气象预警信息广播 安装在气象发布单位或公共场所的气象预警信息LED LED显示屏周边的大型号 显示屏周边的大型号 - 安装在气象发布单位或公共场所的气象预警信息
角喇叭或广场喇叭,实时向公众进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语音广播。
气象知识普及 & 灾害预防宣传 LED显示屏和语音广播作为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在平常时段进行各种 显示屏和语音广播作为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在平常时段进行各种 - 将LED
气象知识的普及和相关灾害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
2010年12月21日 Page: 14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二)
Connecting Machine
我 我国是一个水灾害频繁的国家,防灾减灾是保障国家 个水灾害频繁的 家 防灾减灾 保障 家 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 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水文汛情监测手段和方法的 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文汛情监测手段和方法的 实时性、准确性及预警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无线水文汛情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 是三防、水利综 合网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克服了传统的人工监测、 有线网络传输的诸多不足,它能迅速、及时、准确地掌握 主要江河 大中型水库 重点堤围 重点地区 暴雨中心 主要江河、大中型水库、重点堤围、重点地区、暴雨中心 的水、雨、风状况,为流域洪水预报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 资料 为灾前评估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 为防汛 防 资料,为灾前评估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为防汛、防 风、抗旱决策提供依据。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在该项业务上已有多个成功应 用,系统运行稳定、用户反馈良好。
2010年12月21日 Page: 15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二)
Connecting Machine
水文数据采集单元 - 包括水位、水温、流速、流量、成份等相关参数采集并输出至无线通讯
单元。 单元
LED信息显示终端 包括安装在水文/ /航道 航道/ /三防等相关管理单位或公共场所位置的单/ 三防等相关管理单位或公共场所位置的单/双色水 - 包括安装在水文
文&汛情信息发布和预警信息显示屏。
预警信息语音播报单元 安装在水文& &汛情信息发布和预警信息显示屏周边,将数据通讯单元传送 - 安装在水文
的语音信息以号角喇叭或广场喇叭的形式广播出去,实现更为直接、更 有效的预警信息实时传递。
LED单/双色异步控制单元 - 负责接收 负责接收DTU DTU传送的播放节目内容和控制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屏体终端可执 传送的播放节目内容和控制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屏体终端可执
行数据,实现屏体节目播放、列表更新、控制指令执行及状态返回。
2010年12月21日
Page: 16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二)
Connecting Machine
H7710/H7210无线通讯单元 - 负责系统关键的数据传输,与平台服务器保持实时连接,自动上传采集
数据 下载节目信息 接收控制指令并将数据传送至屏体控制单元 数据、下载节目信息、接收控制指令并将数据传送至屏体控制单元。
H7760一体化预警信息终端 - 集成无线通讯与语音播放控制单元,与平台服务器保持实时连接,自动
下载预警信息、接收控制指令并将信息传送至播出终端。
系统传输网络 系统基于移动通信运营商数据网络进行传输,GPRS/CDMA/EDGE GPRS/CDMA/EDGE通道均可 通道均可 - 系统基于移动通信运营商数据网络进行传输,
满足本系统通信应用。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管理平台 整个系统的核心 实现采集数据分析处理 节目信息(含预警信息)编 - 整个系统的核心,实现采集数据分析处理,节目信息(含预警信息)编
辑、预览、提交、审核和发送主体功能,包括系统各功能模块设置、系 统终端配置与管理。
2010年12月21日
Page: 17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二)
Connecting Machine
水文&汛情信息监测 - 设置在各水文观测站的各种传感单元进行水位、水温、流速、流量、成
份等水文相关参数采集。
实时水文&汛情信息发布 安装在水文/ /航道/ 航道/三防等相关管理单位或公共场所的水文信息发布 三防等相关管理单位或公共场所的水文信息发布LED LED显 显 - 安装在水文
示屏,向公众发布实时水文信息(或预报信息)。
水文&汛情预警信息显示 以安装在水文/ /航道 航道/ /三防等相关管理单位或公共场所的防汛预警信息LED 三防等相关管理单位或公共场所的防汛预警信息LED - 以安装在水文
显示屏实时播出的形式向公众发布实时预警信息 提醒公众注意防护 显示屏实时播出的形式向公众发布实时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防护。
水文&汛情预警信息广播 安装在防汛预警信息LED LED显示屏周边的大型号角喇叭或广场喇叭,实时向 显示屏周边的大型号角喇叭或广场喇叭,实时向 - 安装在防汛预警信息
公众进行洪涝灾害预警信息语音广播。
水文知识普及 & 洪涝灾害预防宣传 LED显示屏和语音广播作为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在平常时段进行各种 显示屏和语音广播作为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在平常时段进行各种 - 将LED
水文、防汛知识的普及和相关灾害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
2010年12月21日 Page: 18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三)
Connecting Machine
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林业重要灾害之一,随着中国造林 事业 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林业工作正从植树向保树方面发 展,森林防火重在防患于未“燃”,防火预警工作成为各级 展,森林防火 防 未 燃 ,防火预警 作成为各级 林业部门首要任务。 传统的地面、了望台、航空、卫星等监测方式均存在一 定的不足 效率低下 覆盖面窄或者成本高昂;随着无线 定的不足,效率低下、覆盖面窄或者成本高昂;随着无线 通讯的发展特别是3G 通讯的发展特别是 3G时代的到来,无线监测系统得到逐步 时代的到来,无线监测系统得到逐步 推广:通过远程无线监测/ 推广:通过远程无线监测 /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林区情况, 及时发现火情,起到预防火灾的目的;火灾发生时,系统 能实时回传现场信息,为远程指挥调度提供有力保障,最 大限度减小火灾损失;火灾发生后,系统记录整个过程数 据,为火情预防、分析、治理提供有效参考。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特别适合这种广域的、点对多点 的监控/ 的监控 /监测系统应用,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监测系统应 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2010年12月21日 Page: 19

宏电防灾减灾预警系统(三)
Connecting Machine
森林防火信息采集单元 - 包括布防区域温度、湿度、风力、风向、光照、红外探热点等相关参数
采集并输出至无线通讯单元。 采集并输出至无线通讯单元
LED信息显示终端 包括安装在林业管理单位、消防管理单位、公共场所等位置的单/ /双色森 - 包括安装在林业管理单位、消防管理单位、公共场所等位置的单
林防火信息发布和预警信息显示屏。
预警信息语音播报单元 - 安装在森林防火信息发布和预警信息显示屏周边,将数据通讯单元传送
的语音信息以号角喇叭或广场喇叭的形式广播出去,实现更为直接、更 有效的预警信息实时传递。
LED单/双色异步控制单元 - 负责接收 负责接收DTU DTU传送的播放节目内容和控制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屏体终端可执 传送的播放节目内容和控制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屏体终端可执
行数据,实现屏体节目播放、列表更新、控制指令执行及状态返回。
2010年12月21日
Page: 20

基于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仿真研究

基于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仿真研究-电气论文 基于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仿真研究 杜春辉 (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飞行区管理部导航保障室,吉林长春130035)【摘要】无线电的导航系统是航空飞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飞行检验仿真的基础。主要分析了Simulink与Matlab在建模仿真中的特点和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及其仿真的特点,并进一步的研究了Simulink与Matlab与高层结构(HLA)在兼容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兼容性以及可重用性的优点,充分的说明了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并建立了机载接收分系统、空间信号合成、天线分配网络以及地面航向信标的Simulink 仿真模型,进而得出了正确的波形,进而提出了将Simulink模型加入到基于高层结构的通信系统综合仿真系统联邦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无线电导航系统;仿真;Simulink与Matlab;模型 基于航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全数字的仿真是航空飞行检验的基础,同时其也是仿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无线电导航技术也逐渐的走向成熟,无线电导航系统简单的来说就是利用无线电导航技术引导飞机进入相应的航线,并为飞机进行着陆引导,该系统对飞机的自动驾驶仪以及确定下滑道、航道等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有效的的保证了飞机的安全驾驶。但是,导航信息质量的高低以及着陆系统性能的发挥情况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是场地环境条件以及配置地点的影响,以及电磁干扰以及电波的传递条件等外界因素。另一方面是受到设备本身性能的限制。

1在无线电导航系统仿真中对Simulink与Matlab的可用性兼容性的研究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表明,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将建立较为完善的Simulink 模型应用到HLA仿真中进行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众多的研究案例中,比较成熟的研究案例有清华大学的Matlab与HLA/RTI的通用适配器,MAK公司的HLA/DIS Toolbox 的研究以及国防科研究的KD-HLA-Simulink工具箱,并将该工具箱完全的集成在Simulink的环境中,同时还为用户提供相应的Simulink的模块,该模块就是所说的HLA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实现与RTI之间的接口。而MAK公司研发的HLA/DIS Toolbox 实际上是在基于HLA/D IS 标准仿真环境与MATLABSimulink之间提供了一个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实时的或者是将已经记录的HLA/D IS数据输入到MATLAB中进行数据的分析,或者是将Simunlink或MATLAB的模型整合到HLA/D IS的环境之中,在进行Toolboox的使用时,Simulink与Matlab的应用程序就成为了一个完整的HLA/D IS的联邦成员。总而言之,上述的研究成果都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Simulink模型加入到通信系统中的综合仿真系统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基础。 2实例 利用Simulink建立了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米波仪表着陆系统地面分系统以及机载分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验证和校验。基于HLA的米波仪表着陆系统的仿真的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机载设备和地面设备是仪表着陆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面设备主要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思考题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思考题 第1章 概述 1.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思想 答:A/D 、D/A 尽量靠近天线 a) 用软件来完成尽可能多的功能 2. 软件无线电与软件控制的数字无线电的区别 答:软件无线电摆脱了硬件的束缚,在结构通用和稳定的情况下具有多功能,便于改进升级、互联和兼容。而软件控制的数字无线电对硬件是一种依赖关系。 3.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结构 答:书上第5页 第2章 软件无线电理论基础 1. 采样频率(fs)、信号中心频率(fo)、处理带宽(B)及信号的最低频率(f L )、最高频率(f H )之间的关系,最 低采样频率满足的条件 答:带通采样解决信号为(f L ~f H )上带限信号时,当f H 远远大于信号带宽B 时,若按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其采样频率会很高,而采用带通信号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其采样频率12n 4f 12n )f f (2f 0H L s +=++= ,n 取能满足2B f S ≥的最大正整数,B 2 12n f 0+=。 2. 频谱反折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盲采样频率的表达式 答:带通采样的结果是把位于(nB ,(n+1)B )不同频带上的信号都用位于(0,B )上相同的基带信号频谱来表示,在n 为奇数时,其频率对应关系是相对中心频率反折的,即奇数带上的高频分量对应基带上的低频分量,且低频高频对应高频分量。 盲区采样频率的表达式为: S Sm f 12n 22m f ++= m 取0,1,2,3……的盲区,当取n=m+1时,S Sm f )3 2m 11(f +-= 3. 画出抽取与内插的完整框图,所用滤波器带宽的选取,说明信号处理中为什么要采用抽取与内插, 抽取与内插有什么好处 答:抽取内插的框图见24页。其中抽取滤波器带宽D /π,内插滤波器带宽I /π。 图像

航空无线电通话范例

Radar Comm. Example Request Airways Clearance (DEL) 申请放行(放行) ?P:Baiyun Delivery, good evening, CCA9135, stand 207, type Boeing 737, receiving information BRAVO, request IFR clearance to Beijing 机:白云放行,晚上好,国航9135,停机位廊桥207号,机型播音737,通波BRAVO已抄收,请求放行至北京 Note: When requesting airways clearance, first notify the controller your current position (parking/gate), ATIS information, and destination 注:联系放行时,首先告诉管制所在位置(机位)、是否抄收机场情报通波、以及目的地 ?C:CCA9135, Baiyun Delivery, cleared to Beijing via flight planned route, expect runway 02L, initial climb 1200m on QNH1009, YIN06 departure, departure frequency 126.55, squawk 2432 管:国航9135,白云放行,许可而放行至北京,按计划航路飞行,预计使用跑道02左,起始高度1200米,修正海压1009,英德06号离场,离场频率126.55,应答机2432 Note: All airways clearance must contain clearance to the destination airport and planned route, runway in use, initial altitude, SID route, departure frequency and squawk code 注:放行许可必须包含许可放行至某个目的地和使用计划航路、使用跑道、起始高度、离场程序、离场频率以及应答机编码 ?P: Cleared to Beijing via flight planned route, expect runway 02L, initial climb 1200m on QNH 1009, YIN06 departure, departure frequency 126.55, squawk 2432, CCA9135 机:可以放行至北京,按计划航路飞行,预计使用跑道02L,起始高度1200米,修正海压1009,英德06号离场,离场频率126.55,应答机2432,国航9135 ?C: CCA9135, readback correct, call when ready (for ground) 管:国航9135,复述正确,地面准备好叫 ?P: Baiyun Delivery, CCA9135, ready for GND 机:白云放行,国航9135,地面准备好了 ?C: CCA9135, contact Ground on 121.85, good day 管:国航9135,联系地面121.85,再见 ?P: Contacting Ground on 121.85, good day, CCA9135 机:联系地面121.85,再见,国航9135 Request Pushback and Startup, and Taxi (GND) 申请推出开车及滑行(地面) ?P: Baiyun Ground, good evening, CCA9135, at bay 207, ground is ready, request pushback and startup 机:白云地面,晚上好,国航9135,停机位廊桥207,地面已准备好,请求推出开车 Note: Remember when contacting GND, you must notify the GND controller your current parking

民航常用无线电导航设备

民航常用无线电导航设备 简介

第一节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 — ILS) 仪表着陆系统由地面设备和机载设备组成。地面设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航向信标台、下滑信标台、指点信标台或测距仪台。当测距仪成为仪表着陆系统的一部分时,其通常安装在下滑信标台。机载设备则包括相应的天线、接收机、控制器及指示器等。 1.地面设备的组成 ①航向信标:航向信标的主要作用是给进近和着陆的飞机提供对准跑道中心延长线航向道(方位)信息。 工作在VHF频段,频率范围为108.1~111.975MHz,每个频道之间的间隔为0.05MHz;并优先使用以MHz为单位的小数点后一位为奇数的那些频率点,例如109.7、110.3等;小数点后一位为偶数的那些频率点则分配给了全向信标。因此,航向信标只有40个频道可使用。 ②下滑信标:下滑信标的主要作用是给进近和着陆的飞机提供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下滑道(仰角)信息。 工作在UHF频段,频率范围为328.6~335.4MHz,每个频道之间的间隔为0.15MHz,其工作频道与航向信标的工作频道配对使用,因此也只有40个频道可供使用。 ③指点信标:用于给进近和着陆的飞机提供距跑道入口固定点的距离信息。工作在VHF 频段,固定频率为75MHz。 ④测距仪:用测距仪代替指点信标时,能给进近和着陆的飞机提供至测距仪台或着陆点或跑道入口的连续距离。工作在L波段,频率范围为962~1215MHz。与ILS合用时,其工作频率与航向信标配对使用。 各台的典型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ILS典型位置示意图 2.ILS的基本定义和性能类别 2.1.基本定义 调制度差(ddm):较大音频信号对射频的调制度百分数减去较小音频信号对射频的调制度百分数的值。 航道线:在任何水平面内最靠近跑道中心线的ddm为零的各点的轨迹。

软件无线电(个人整理)

1. 软件无线电是什么
无线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几乎任何领域都使用无线通信, 包括有 商业、气象、金融、军事、工业、民用等。我们可从通信系统、调制方式、多址方式等几方 面可看到无线通信系统种类的繁多。 类 别 通信系统 调制方式 多址方式 种 类
卫星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寻呼系统、短波通信系统、 微波通信系统等 AM、FM、LSB、USB、ISB、FSK、PSK、MSK、GMSK、QAM 等 时分多址(TDMA) 、频分多址( F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各种通信系统由于自身的特点而适用于各种特定的场合,例如: 短波电台适合远距离,其所需的发射功率不大,传输的“中继系统” —电离层不会被 摧毁;卫星通信能传播高质量的信息,所能提供的频带很宽 微波通信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大量的数据传输,但只能在点与点之间传输,传输距离 又有一定的限制 由于无线通信的设备简单、便于携带、易于操作、架设方便等特点,在军事和民用通信领域 中都是不可缺的重要通信手段。 然而, 电台往往是根据某种特定的用途而设计的, 功能单一, 有些电台的基本结构相似,而信号特征差异很大。比如,工作的频段不同,调制方式不同, 波形结构不同,通信协议不同,数字信息的编码方式、加密方式不同等等。电台之间的这些 差异极大地限制了不同电台之间的互通互连。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无线通信已有很大的发展, 通信系统由模拟体制不断向数字化体制过渡, 因此是否可能在数字化体制础上一个电台能满足多调制方式和多址方式, 从而根椐需要构成 多种通信系统呢。 我们先看一下一个数字蜂窝网接收站, 显示在图 1 中。 (注意: 为了说明软件无线电的概念, 这里给出了无线电的接收装置部分) 。
图 1:窄带无线接收装置

航空无线电导航技术习题

《航空无线电导航技术》习题 1、超短波通信的特点是(C )。 A:不受地形地物的影响B:无衰落现象 C:通信距离限定在视距D:频段范围宽,干扰小2、长波、中波的传播是以(B)传播方式为主。 A:天波B:地波C:直射波D:地面反射波3、短波传播是以(A )传播方式为主。 A:天波B:地波C:直射波D:地面反射波4、超短波传播是以(C )传播方式为主。 A:天波B:地波C:直射波D:地面反射波5、高频通信采用的调制方式是(B)。 A:等幅制B:调幅制C:调频制D:调相制 6、关于短波通信使用频率,下述中正确的是(B )。 A:距离远的比近的高B:白天比晚上的高 C:冬季比夏季的高D:与时间、距离等无关7、天波传输的特点是( A )。 A:传播距离远B:信号传输稳定 C:干扰小D:传播距离为视距 8、地波传输的特点是( A )。 A:信号传输稳定B:传播距离为视距 C:受天气影响大D:传播距离远 9、直射波传播的特点是( C )。

A:传播距离远B:信号传输不稳定 C:传播距离为视距D:干扰大 10、单边带通信的缺点是(D )。 A:频带宽B:功率利用率低C:通信距离近 D:收发信机结构复杂,要求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高 11、飞机与塔台之间的无线电联络使用(B )通信系统。 A:高频B:甚高频C:微波D:卫星12、飞机与区调或站调之间的无线电联络使用(A)通信系统。 A:甚高频B:高频C:微波D:卫星13、目前我国民航常用的空管雷达是(A )。 A:一、二次监视雷达B:脉冲多普勒雷达 C:着陆雷达D:气象雷达 14、相对于单独使用二次雷达,使用一次、二次雷达合装的优点是( C )。 A:发现目标的距离更 B:常规二次雷达条件下提高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力 C:能够发现无应答机的目标 D:克服顶空盲区的影响 15、二次监视雷达与一次监视雷达相比的主要优点是(A)。 A:能够准确提供飞机的高度信息 B:能够探测气象信息并能够给出气象轮廓 C:能够准确提供飞机的距离信息

CCAR-118-TM-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教学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 民航局令第7号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航空无线电台站的设置 第三章航空无线电台站执照 第四章航空无线电台站呼号、频率的指配 第五章外国航空公司使用航空无线电台的管理 第六章航空无线电台站干扰的申诉与处理 第七章无线电通信纪律与保密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保障民用航空飞行的安全与正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设置、使用民用航空无线电业务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民用航空无线电业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中国民航地区管理局、飞行院校分别实施。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法律、规章及方针、政策,拟订有关规定。 二、审批民用航空各类航空无线电业务台站的设置,指配工作频率和呼号,核发无线电台执照。 三、检查和监督各类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的业务工作,受理有关无线电干扰的申诉,并负责处理与协调。 四、参与制订有关航空业务无线电管理的国家技术标准。 五、办理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的有关航空无线电管理的事宜。 第五条民航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办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的日常业务。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飞行院校成立相应的地区管理局、飞行院校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承办本地区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工作。 第二章航空无线电台站的设置 第六条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无线电台站的设置,由民航局根据民用航空机场、航线和航空通信、导航、雷达网络建设的需要确定。 负责设台的单位,应当填报《民用航空无线电台设置申请表》,经民航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软件无线电系统综述

软件无线电系统综述 [摘要]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以一个通用、标准、模块化的硬件平台为依托,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本文介绍了其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GNU Radio USRP 一、引言 由于无线电系统,特别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领域的扩大和技术复杂度的不断提高,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大,硬件系统也越来越庞大。为了克服技术复杂度带来的问题和满足应用多样性的需求,特别是军事通信对宽带技术的需求,提出在通用硬件基础上利用不同软件编程的方法。软件无线电将把无线电的功能和业务从硬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软件无线电系统简介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以一个通用、标准、模块化的硬件平台为依托,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从基于硬件、面向用途的设计方法中解放出来。功能的软件化实现势必要求减少功能单一、灵活性差的硬件电路,尤其是减少模拟环节,把数字化处理(A/D和D/A变换)尽量靠近天线。软件无线电强调体系结构的开放性和全面可编程性,通过软件更新改变硬件配置结构,实现新的功能。软件无线电采用标准的、高性能的开放式总线结构,以利于硬件模块的不断升级和扩展。 上图表示一个典型的软件无线电处理流程图。为了理解无线电的软件模块,首先需要理解和其关联的硬件。在这个图中的接收路径上,能够看到一个天线,一个RF前端,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和一堆代码。ADC是一个连接连续模拟的自然世界和离散的数字世界的桥梁。 三、软件无线电软件平台GNU Radio GNU Radio是一种运行于普通PC上的开放的软件无线电平台,其软件代码设计完全公开。基于该平台,用户能够以软件编程的方式灵活地构建各种无线应用。 GNU Radio是一个对学习,构建和部署软件定义无线电系统的免费软件工具包。GNU Radio是一个无线电信号处理方案。它的目的是给普通的软件编制者提供探索电磁波的机会,并激发他们聪明的利用射频电波的能力。 它提供信号运行和处理模块,用它可以在易制作的低成本的射频(RF)硬件和通用微处理器上实现软件定义无线电。这套套件广泛用于业余爱好者,学术机构

《软件无线电》作业总结

第一章 1、影响天线效率的因素有哪些(答出至少三条)? 答:工作频率,天线长度,天线形状,天线架设的高度等 2、语音频率范围是300~3400Hz,当取f=3000Hz时,天线长度为多少时,天线效率最高? 3、如何解决最简结构中天线效率低和无法多路传输的问题? 答: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输入激励电流的频率越高,基本振子天线的电磁波越强,即天线的效率越高。 实际的天线电系统都采用了调制/解调技术,即在发射端用一个可选择的高频率的正弦波信号去调制需要传输的频率较低的调制信号,这个高频正弦波信号成为载波;在接收端采用解调技术再将调制的信号从载波上解出来,从而完成了信号的无线传输过程。这也是解决不能多路传输的方法。 4、请画出无线电系统的实用结构。 5、常见的收/发双工技术 答:时分双工、频分双工和环形器双工 6、画出无线数字通信系统框图 发射端:

接收端: 7、画出无线电系统的实用结构图,并指出基带信号、中频信号和射频信号的位置 答:同第4题 8、简述外差技术和超外差技术的概念,并画出超外差技术的框图: 答:外差技术:中频频率fIF固定不变,通过混频器本振频率fL和选频滤波器中心频率f0 = fRF同步改变来实现;超外差技术:当取中频频率fIF低于射频频率fRF且高于信号带宽B时 9、软件无线电的特点 答:功能的灵活性,结构的开放性,成本的集中性。多功能、多频带、多模式。具有可重编程、可重配置能力。 10、画出理想的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并简述结构核心和构造思想 结构核心:使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部分尽可能接近天线 构造思想:不可能采用数字器件实现的部分放在模拟子系统中其他部分放在数字子系统中,例如载以获得最大程度的软件可编程性。 11、软件无线电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答:宽带/多频段天线、智能天线;灵活的射频前端设计;高速数模和模数变换器;高

航空无线电干扰分析

航空无线电干扰分析 无线电以及相关的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极大的颠覆了人们的通信方式,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航空运行的安全却受到了影响和干扰,为了更好的实现对航空尤其是民航的运行安全的保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无线电的干扰分析。 关健词:无线电;干扰;分析 1 航空干扰产生的根源 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一般处于两千米至一万米的高空,这种情况下,飞机的无线电信号也会形成几百公里的跨度范围,所以随着飞机的快速的飞行,无线电的信号也就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准确的定位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干扰信号源,就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要想实现对这些干扰因素的排查,也需要相当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因此,只有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做好自身的防干扰工作,提升自己的抗干扰能力才是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的最重要的手段。 根据不同的飞机运行过程中干扰源,可以将飞机受到的无线电干扰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两大类,而在这两种干扰中,人为干扰占绝大多数,所以也是要重点预防的对象,一般来说人为的无线电干扰指的是在地面的无线电台发出的信号以及各种工业和科技以及医疗单位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还包括各类有线电信号的泄漏。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航通信整顿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对民航的无线电干扰的预防,就必须要加强和提高自身无线电抗干扰的能力,以更好的应对各种大功率无线电设备在飞行过程中给飞机造成的飞机干扰,进一步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在整顿工作结束后,我国的民航在飞行过程中出现的由于工业和科技以及医疗单位的无线电信号造成的干扰现象明显减少,即实现了对这种人为信号干扰很好的预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文化和娱乐生活的日益丰富,各种电台明显增多,这种情况下电台造成的调频信号也在运行过程中给飞机的飞行造成了严重的信号干扰,威胁了飞机的飞行安全和稳定。并且由于大部分电台的信号设置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离飞机的航线更为接近,这无疑是对飞机飞行安全的一大威胁。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应该针对广播电台的无线信号,认真的分析其运行的特点,做好对这些信号的抗干扰工作,因为这些广播信号的发射比较统一,大部分是由同一个天线发射和使用的,所以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信号比较集中,难以分离,所以危害更大。 2 航空电台通信干扰分析 2.1 航空电台受干扰地域分析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一部分:仪表着陆系统(ILS)技术要求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 第1部分:仪表着陆系统(ILS)技术要求 MH/T 4006.1-199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它是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设备制定规划和更新、设计、制造、检验以及运行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行业各类仪表着陆系统设备。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要求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364—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Mt{/T 4003—199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设备运行、维护规程(1985年版) 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Ⅰ类运行规定(民航总局令第57号)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航空电信(第一卷)(第4版1985年4月)国际民航组织8071文件无线电导航设备测试手册(第3册1972年)

3 定义、符号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符号。 3.1航道线course line 在任何水平面内,最靠近跑道中心线的调制度差(DDM)为。的各点的轨迹。 3.2航道扇区course sector 在包含航道线的水平面内,最靠近航道线的调制度差(DDM)为0.155的各点迹所限定的扇区。 3.3半航道扇区half course sector 在包含航道线的水平面内,最靠近航道线的调制度差(DDM)为0.0775的各点轨迹所限定的扇区。 3.4调制度差difference in depth of modulatlon(DDM) 较大信号的调制度百分比减去较小信号的调制度百分比,再除以100。 3.5位移灵敏度(航向信标)displacement sensitivity(10calizer) 测得的调制度差与偏离适当基准线的相应横向位移的比率。 3.6角位移灵敏度angular displacemeat seusitivity 测得的调制度差与偏离适当基准线的相应角位移的比率。 3.7仪表着陆系统下滑道ILS glide path 在包含跑道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内.最靠近水平面的所有调制度差(DDM)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

概要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以一个通用、标准、模块化的硬件平台为依托,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从基于硬件、面向用途的电台设计方法中解放出来。功能的软件化实现势必要求减少功能单一、灵活性差的硬件电路,尤其是减少模拟环节,把数字化处理(A/D和D/A变换)尽量靠近天线。软件无线电强调体系结构的开放性和全面可编程性,通过软件更新改变硬件配置结构,实现新的功能。软件无线电采用标准的、高性能的开放式总线结构,以利于硬件模块的不断升级和扩展。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在一个开放的公共硬件平台上利用不同可编程的软件方法实现所需要的无线电系统。简称SWR。理想的软件无线电应当是一种全部可软件编程的无线电,并以无线电平台具有最大的灵活性为特征。全部可编程包括可编程射频(RF)波段、信道接入方式和信道调制。 一般说来,SWR就是宽带模数及数模变换器(A/D及D/A)、大量专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icesser,DSP)构成尽可能靠近射频天线的一个硬件平台。在硬件平台上尽量利用软件技术来实现无线电的各种功能模块并将功能模块按需要组合成无线电系统。例如:利用宽带模数变换器(Analog Digital Converter,ADC),通过可编程数字滤波器对信道进行分离;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上通过软件编程实现频段(如短波、超短波等)的选择,完成信息的抽样、量化、编码/解码、运算处理和变换,实现不同的信道调制方式及选择(如调幅、调频、单边带、跳频和扩频等),实现不同的保密结构、网络协议和控制终端功能等。 在目前的条件下可实现的软件无线电,称做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oftware Defin ed Radio,SDR)。SDR被认为仅具有中频可编程数字接入能力。 发展历史无线电的技术演化过程是:由模拟电路发展到数字电路;由分立器件发展到集成器件;由小规模集成到超大规模集成器件;由固定集成器件到可编程器件;由单模式、单波段、单功能发展到多模式、多波段、多功能;由各自独立的专用硬件的实现发展到利用通用的硬件平台和个性的编程软件的实现。 20世纪70~80年代,无线电由模拟向数字全面发展,从无编程向可编程发展,由少可编程向中等可编程发展,出现了可编程数字无线电(PDR)。由于无线电系统,特别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领域的扩大和技术复杂度的不断提高,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大,硬件系统也越来越庞大。为了克服技术复杂度带来的问题和满足应用多样性的需求,特别是军事通信对宽带技术的需求,提出在通用硬件基础上利用不同软件编程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软件无线电的革命,将把无线电的功能和业务从硬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992年5月在美国通信系统会议上,Jeseph Mitola(约瑟夫·米托拉)首次提出了“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SWR)的概念。1995年IEEE通信杂志(Comm unication Magazine)出版了软件无线电专集。当时,涉及软件无线电的计划有军用的SPEAKEASY(易通话),以及为第三代移动通信(3G)开发基于软件的空中接口计划,即灵活可互操作无线电系统与技术(FIRST)。

MHT 4006.3-1998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 第3部分 测距仪(DME)技术要求

MH/T 4006.3-1998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3部分:测距仪(DME)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测距仪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它是民用航空测距仪设备制定规划和更新、设计、制造检验以及运行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行业各种地面测距仪(DME)设备。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364-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MH/T 4003-199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设备动行维修规程(1985年4月版)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航空电信(第一卷)(第4版1985年4月) 国际民用航空级织8071文件无线电导航设备测试手册(第3版 1972年)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符号。 3.1 测距仪 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 (DME) 一种工作于超高频波段,通过接收和发送无线电脉冲对而提供装有相应设备的航空器至该地面设备连续而准确斜距的导航设备。 3.2 寂静时间 dead time 应答器接收机在收到一对正确询问脉冲对并产生译码脉冲后的一段封闭时间,以防上对应答脉冲的再次应答,并可防止多路径效应引起和回波响应。 3.3 发键时间 key down time 正在发射莫尔斯码的点或划的时间 3.4 脉冲幅度 pulse amplitude 脉冲包络的最大电压值。 3.5 脉冲上升时间 pulse rise time 脉冲包络前沿10%振幅点至90%振幅点之间的时间。 3.6 脉冲下降时间 pulse decay time 脉冲包络后沿90%振幅点到10%振幅点之间的时间。 3.7 脉冲宽度 pulse duration 脉冲包络前、后沿上50%振幅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3.8 X、Y模式 mode X、Y 用脉冲对的时间间隔来进行DME发射编码的一种方法,以便一个频率可以重复使用。 3.9 应答效率 reply efficiency 应答器所发射的应答数与其所收一的有效询问总数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 3.10 等值各向同性辐射功率 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 馈送到天线上的功率与天线在给定方向上的增益(相对于各向同性天线的绝对增益或各向同性增益)的乘积。 3.11 pp/s pulse-pairs per second 脉冲对/秒。

软件无线电发展现状

<<移动通信>.>>2002年第 4期 软件无线电发展现状 罗序梅信息产业部电子七所 1 前言 — 软件无线电是实现无线通信新体系结构的一种技术,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之后,其重要性和可 行性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重要价值体现在:硬件只是作为 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而许多的通信功能则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设备的 通信功能实现仅仅依赖于硬件的发展格局。所以有人称,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出现是通信领域继 固定到移动,模拟到数字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本文主要介绍全球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动态、对 实现软件无线电台至关重要的器件技术的发展以及软件无线电台商用前景。 2 全球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动态 软件无线电技术具有结构的开放性、软件的可编程性、硬件的可重构性以及功能和频段的… 多样性等特点,无论在军事还是在商用通信中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也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 优势,引发了全球对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关注和研发热潮。除美国在 90年代初开始实施易通话计 划并成功地研制出多功能多频段电台外,欧洲、日本、中国等全球其它地区也纷纷开展了各自 的软件无线电技术项目。 欧洲委员会已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列为重要的研发项目,大量与软件无线电技术相关的研究项目正在其 ACTS计划中进行。受潜在的商业利益所驱动,其研究重点集中在第三代标准上, 这包括 FIRST(灵活的综合无线电系统和技术)、FRAMES(未来无线电宽频段多址系统)和 · SORT等项目。前两个项目利用软件无线电台样机研究开发下一代无线接口。其中

FIRST项目 主要是评估实现软件重构空中接口的问题。目前最公开的工作集中在 RF结构最佳划分方法及 数字处理的实现上。 SORT主要是开展有关第三代系统( UMTS)在地面和卫星接入方面的硬件 重构问题的研究,演示灵活而有效的软件可编程电台,实施该项目的目标是:

航空无线电陆空通信用语英文手册3

航空无线电陆空通信用语英文手册 (三) 取材: 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无线电陆空通话教程》 航空交通管制人员航空交通管制人员ICAO ICAO ICAO《标准航空无线电通话用语手册》《标准航空无线电通话用语手册》ICAO doc-9432doc-9432《《Manual of Radiotelephony Radiotelephony》 》编写、校正:CES123 警告: 本手册内容编写完全参照于多个标准无线电通信用语教程,此教程用于飞行及空管爱好者学习用,属于非卖品,禁止此教程用于飞行及空管爱好者学习用,属于非卖品,禁止任任何人以谋取商业利益为由,进行非法盗用及盗版;禁止任何人以谋取商业利益为由,进行非法盗用及盗版;禁止任何何人对本教程做出侮辱性评价;此教程为总结版本,禁止用人对本教程做出侮辱性评价;此教程为总结版本,禁止用语语真实飞行及真实空管业务中。

第一单元基本操作程序第三节通话程序a : P :Hongkong tower,G-ABCD. 香港塔台,香港塔台,G-ABCD G-ABCD G-ABCD。 。C :G-ABCD,Hongkong tower,go ahead. G-ABCD,香港塔台,请讲。 b :All stations, Beijing control, fuel dumping completed. 各台注意,北京区调,放油完毕。 c : All stations,G-ABCD southbound CH VOR to Hongkong,leaving FL180,now descending to FL130. 各台注意,各台注意,G-ABCD,G-ABCD,CH VOR 向南,飞往香港,现在离开FL180,向FL130下降。

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

第一章绪论 1.1.1导航与导航系统的基本概念 1.导航 导航的基本含义是引导运行体从一地到另一地安全航行的过程。导航强调的是“身在何处,去向哪里”是对继续运动的指示。导航之所以定义为一个过程,是因为它贯穿于运动体行动的始终,遍历各个阶段,直至确保运行达成目的。应当说大部分运行体都是由人来操纵的,而对那些无人驾驶的的运行体来说,控制是由仪器或设备来完成的,这时的导航就成为了制导。近年来人们将定位于导航并列提出。事实上定位提供的位置参量是一个标量,只有将其与方向数据联合起来成为矢量,才能服务于运行体的航行。因此定位与测角、测距一样是导航的技术之一,通过定位可以实现导航。也可以说定位是静态用户要求的;但对动态用户而言要求的是导航。 2.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是用于对运行体实施导航的专用设备组合或设备的统称。导航系统是侧重于实现特定导航功能的设备组合体,组合体内的各部分必须按约定的协调方式工作才能实现系统功能,而导航设备一般是指导航系统中某一相对独立部分或产品,或实现某一导航功能的单机。 1.1.3 导航及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分类 导航是一门基于“声、光、电、磁、力”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实现

导航的技术手段很多,按其工作原理或主要应用技术可分为下述类别: (1)天文导航——利用观测自然天体(空中的星体)相对于运行体所在坐标系中的某些参量实现的导航称为天文导航。 (2)惯性导航——利用牛顿力学中的惯性原理及相应技术实现的导航称为惯性导航。 (3)无线电导航——利用无线电技术实现的导航称为无线电导航。(4)地磁导航——利用地球磁场的特性和磁敏器件实现的导航称为地磁导航。 (5)红外线导航——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的导航称为红外线导航。(6)激光导航——利用激光技术实现的导航称为激光导航。 (7)声纳导航——利用声波或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和水声技术实现的导航(用于对水下运行体的导航)称为声纳导航。(8)地标或灯标导航——利用观测(借助光学仪器或目视)已知位置的地标或灯标实现的导航称为地标或灯标导航。 2.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分类 无线电导航是导航中的一大分支,是当今应用最广、发展最快、在导航家族中站主导地位的一类导航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分类: (1)按用户使用时相对依从关系分类 ○1自备式(或自主式)导航系统。这类导航系统仅依靠装在运行体上的导航设备就能独立自主地为该运行体提供导航服务。

基于DSP的软件无线电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D S P的软件无线 电系统设计与实现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基于DSP的软件无线电系统设计与实现 1 引言 软件无线电是一种以现代通信理论为基础,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以微电子技术为支撑的无线电通信体系结构。它将模块化、标准化的硬件单元以总线方式连接构成通用的硬件平台,并通过软件加载实现各种无线电通信功能的一种开放式体系结构[1]。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能够大量节省改造移动通信网络的费用,又缩短了研究到应用的周期。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包括:开放式总线结构及实现、智能天线技术、高速A/D技术、数字上/下变频技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信令处理技术[2]。本文在分析软件无线电基础上设计,采用TMS320VC54X系列DSP芯片与软件结合,通过基本电路和扩展电路并辅以相应的软件设计实现无线电通信功能,并设计了标准串行接口使之可同多种通信终端连接,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2 软件无线电结构 软件无线电的核心思想是将A/D、D/A尽可能地靠近天线,尽早地将天线接收下来的模拟信号数字化,DSP对 A/D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同步提取(载波恢复、时钟恢复和帧同步)、信号调制样式的自动识别、信道解码、信源解码、信号特征提取。理想的软件无线电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接收机部分是对无线电接收到射频信号直接进行全宽带A/D转换,转换后的高速数据流送DSP处理,最后由窄带D/A转换为语音、数据或者图像输出。 图1 理想的软件无线电接收结构 然而,由于目前A/D器件采样率、输入带宽无法满足所述软件无线电结构要求,而且后续的DSP也无法实时处理大量的高速数据流,在实际应用中,软件无线电主要采用折中方案,主要是:一方面把射频信号通过混频搬移到中频带通采样,使得A/D采样率、输入带宽满足系统要求;另一方面是在DSP前加数字下变频器[3][4]。 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并根据软件无线电的功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射频处理(含天线)前端、高速A/D、D/A、数字上/下变频器、数字信号处理部分(DSP)以及外围接口电路。(其设计框图如图2)主要器件的部分的功能如下: (1)DSP5416模块:以TMS320VC5416 高性能定点DSP 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采用流水线指令执行结构和相应的并行处理结构控制系统的运行并完成全部基带处理功能,如信号检测、同步获取、解调等基本功能,还要完成加密、纠错、均衡等功能。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1 引言 航空无线电导航是以各种地面和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向飞机提供准确、可靠的方位、距离和位置信息。来自非航空导航业务的各类无线电设备,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等引起的有源干扰和导航台站周围地形地物的反射或再辐射,可能会对导航信息造成有害影响。为使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与周围电磁环境合理兼容,保证飞行安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管理和作为非航空导航设施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兼容的准则。 2 中波导航台(NDB) 2.1中波导航台是发射垂直极化波的无方向性发射台。机载无线电罗盘接收中波导航台发射的信号,测定飞机与中波导航台的相对方位角,用以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 2.2中波导航台包括机场近距导航台、机场远距导航台和航线导航台。近距导航台和远距导航台通常设置在跑道中心延长线上,距跑道端1000—11000m之间。航线导航台设置在航路或航线转弯点、检查点和空中走廊进出口。 2.3中波导航台工作在150—700kHz范围内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划分给无线电导航业务和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的频段。 2.4远距导航台和航线导航台覆盖区半径为150km(白天)。近距导航台的覆盖区半径为70km(白天)。2.5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在北纬40o以北为70μV/m(37dB),在北纬40o以南为120μV /m(42dB)。 2.6在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9 dB, 对其它各种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15dB。 2.7 以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0 m以内不得有110kV及以上架空高压输电线;半径150m以内不得有铁路、电气化铁路、架空金属线缆、金属堆积物和电力排灌站;半径120m以内不得有高于8m的建筑物;半径50 m以内不得有高于3 m的建筑物(不合机房)、单棵大树和成片树林。 3 超短波定向台(VHF/UHF DF) 3.1 超短波定向台是一种具有自动测向装置的无线电定向设备,通过接收机载电台信号,测定飞机的方位,引导飞机归航,辅助飞机进场着陆,配合机场监视雷达识别单架飞机。 3.2超短波定向台通常设置在跑道中心延长线上,亦可与着陆雷达配置在一起。 3.3超短波定向台工作在118~150MHz和225~400MHz两个频段中,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划分给移动业务和航空移动业务的频段。 * 防护率系指保证导航接收设备正常工作的接收点处信号场强与同频道干扰场强的最小比值,以分贝 (dB)表示。

航空无线电陆空通信用语英文手册10

航空无线电陆空通信用语英文手册 (十) 取材: 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无线电陆空通话教程》 航空交通管制人员ICAO ICAO《标准航空无线电通话用语手册》 《标准航空无线电通话用语手册》ICAO doc-9432doc-9432《《Manual of Radiotelephony Radiotelephony》 》编写、校正: CES123 警告: 本手册内容本手册内容编写完全参照于多个编写完全参照于多个编写完全参照于多个标准无线电标准无线电标准无线电通信用语通信用语通信用语教程教程教程,,此教程用于飞行及空管爱好者学习用,属于非卖品,此教程用于飞行及空管爱好者学习用,属于非卖品,禁止禁止禁止任 任何人以谋取商业利益为由,进行非法盗用及盗版;禁止任何人以谋取商业利益为由,进行非法盗用及盗版;禁止任何 何人对本教程做出侮辱性评价人对本教程做出侮辱性评价;此教程为总结版本,禁止用;此教程为总结版本,禁止用;此教程为总结版本,禁止用于 于真实飞行及真实空管业务中。

第五单元航路上 第一节 位置报告及高度信息 a : P :Beijing control,China eastern 123,PSN 40,10200M,EPGAM 57,next VYK. 北京区调,东方北京区调,东方123123123,,PSN 4040分,分,1020010200米,米,EPGA EPGAM M 5757分,下个报告点分,下个报告点分,下个报告点VYK VYK VYK。 。C :China eastern 123,roger. 东方东方123123123,收到。 ,收到。b : C :China eastern 123,report AR. 东方东方123123123,,AR AR报告。 报告。P :China eastern 123. 东方东方123123123。 。c : C :China eastern 123,report 45VYK DME. 东方东方123123123,,VYK 45DME DME报告。 报告。P :China eastern 123. 东方东方12312312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