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在演播室中看到主持人的光辉形象,更要在现场看到主持人的精彩报道。那么现场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目前的现场报道中又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现场编辑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现场报到更具现场感?本文将结合实践,对上述问题加以阐述。

Abstraction:

With the immense development of the televis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 people's demand on TV news broadcaster and host is rising ,the audience will not be satisfied only by the "glorious" features of the host sitting in the studio ,the more they need is the report given by the host standing on the spot of the event .For the questions such as what important role does live report play in the communication ? What kind ques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live report ?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ve editing ? how to intensify the feeling of the spot? As a "freshman", I consulted vast related reference and together with my practical analysis , I gained many my point of view list below.

关键词:现场编辑现场感

Key word:live editing the feeling of the spot

目录

引子 (1)

现场报道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日渐凸显……………………………………1-2

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2-3

现场报道要有现场编辑意识………………………………………………………3-5

现场报道中现场感的产生…………………………………………………………5-6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报道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在演播室中看到主持人的“光辉”形象,更要在现场看到主持人的精彩报道。事实上,这也是目前一些有建树的主持人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有新闻的地方“我”在场。对于现场报道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现成的系统的理论,业内人士和专家也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那么现场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目前的现场报道中又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现场编辑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现场报道更具现场感?作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初探者”,我带着这样一些问题,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实践中的思考,逐渐建立起了以下一些观点。虽不成熟,但却是自己真实体验的总结,仅供各位师长考评指导。

一.现场报道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日渐凸显

“现场报道就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①一般来讲,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必须在现场口头完成,这也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美国电视界认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就是站在观众身边的记者,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主持人应该站在新闻现场,以记者的身份调查,报道,评论。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当然由于我国的电视新闻起步比较晚,报道形式也受题材和内容的限制,现场报道采用的频率和具备的水平还很有限。但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栏目的相继出现和发展成熟,主持人的现场报道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报道形式了,我们注意到,在领导人出访,香港澳门回归,两会,三峡截流以及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现场报道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目前有些现场报道由于栏目不同,内容形式各异,报道水平也不尽如人意,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主持人在现场的口头报道,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能使观众产生如临其境的参与感,同时,主持人作为新闻现场的目击者,向观众做口头报道,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性,也树立了主持人的权威形象。[FS:PAGE]

典型的现场报道应该是主持人从头到尾在新闻现场活动,无论是开头介绍,中间采访,结尾处理都是现场的同期声而不是后期制作的合成声。西方电视界还认为,好的现场报道不应过于简单,肤浅。高标准的报道往往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其中包括新闻稿的精心写作。

现场报道对电视新闻主持人来说,是较高水准的报道形式,要求主持人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即席发挥的口语表达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播音员加记者的能力。正像新闻调查的主持人王志所说:“在现场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伪装,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行,

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神情去把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否则就是失败的开始。”②

我国目前一些黄金栏目的主持人,在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后,都具备了较强的现场报道能力,像东方时空的几位总主持人,新闻调查的长江,董倩,王志等等,他们在一些大型报道中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一些播音员出身的主持人,如康辉,胥午梅,章伟秋等也在积极的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未来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也必须具备现场报到的能力,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二.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在经历了演播室口播,画面加解说的传统传播方式之后,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一种突破,它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参与性的进一步要求,主持人在现场活动可以把观众带进画面,带进现场,一起看,一起听。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精彩的现场报道往往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而肤浅的,形式上的现场报道往往有画蛇添足之嫌,还不如画面加解说效果好。当前,我国的新闻现场报道还处于探索阶段,电视屏幕上的现场口头报道主要是预知性的,突发事件比较少,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口头报道应多用于正在发生的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往往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实践中,有些现场报道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1.形式单一。有些主持人本身并不了解新闻报道的真正含义,只是出于形式的需要,为了出镜而出镜,为了现场而现场,套用万金油的语言,做一开头介绍,然后就从画面中消失了,这完全不能起到捕捉新闻“点”,连接事件的脉络,引导观众看,带领观众调查的效果。充其量是起到了报幕员的作用,而这对于新闻报道是没有意义的。其实现场报道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介绍,访谈,评述,现场解说,座谈等等,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服务于报道内容,才能揭开笼罩在新闻事件本身与观众之间的隔膜,让新闻事件中的真人,真事,真情通过主持人的活动与观众面对面。

2.内容肤浅。在有些节目中,做现场报道的主持人完全没有考虑到,在某一具体的事件中,观众到底想知道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说话才能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只是泛泛带大家走一圈,结果却是一年辛苦半年粮,事倍功半。观众看到的东西还是镜头里明摆着的。前面我们谈到,好的口头报道是要经过精心准备的,虽然有些新闻来不及准备很长时间,但一定要有一个报道提纲,选准点位,在什么地方出镜,在这里要说些什么,不要全靠现场发挥,没有准备是不会有高水平的发挥的。因为现场报道不能走马观花,否则你看到的和观众看到的是一样多的,要重在挖掘现场,否则你的活动就只是让观众看到了你,而没有完成“你让观众看到什么,你告诉观众什么”这一根本任务。现场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我们的主持人

就是要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使其简单化,有序化,清晰化。

3.编辑痕迹过重.现场报道一般要求在现场口头报道,一次完成,而有些现场报道的节目却表现出过重的编辑痕迹.比如,主持人的话不是现场的同期声而是后期配音,本该在现场出现的报道却明显看出是来后补拍的镜头,还有现场该问的没有问出来而在制作时加问话等等.这些都破坏了现场报道的现场感.有关现场报道的现场编辑意识和现场报道的现场感问题,将在接下来的两节中做较为详细的探讨。[FS:PAGE]

三.现场报道要有现场编辑意识

我们常说,主持人要增强编辑意识,这是由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如何增强编辑意识?如何为看不见的观众进行"现场编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面对摄像机.

当主持人进行现场报道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面对摄象机,必须设计自己怎样出画面,这些画面在屏幕上出现时,观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印象.一般来说,现场报道必须在当时就进行"现场编辑",否则拍回的画面很难进行调整。

通常主持人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报道,第一个画面展现时就要入画,主持人开始入画的拍摄方式有这样几种:

(1).直接将镜头对准主持人.第一个画面是主持人近景镜头,主持人站在固定位置上进行口头报道,然后镜头拉开或转移。

(2).拍摄全景.慢慢地推向主持人后镜头固定,主持人开始讲话,一般而言,主持人在远距离站立的位置上最好不开口讲话,因为会给观众造成声音上的距离感。

(3).拍摄中景.主持人慢慢走向镜头,位置是由后往前走,一般先站在一个地方,讲上几句话,然后边讲边向前走。

以上三种方法主要是从观众收视的角度来进行画面的"现场编辑"。第一种多用于消息类的报道,后两种多用于专题类的报道.一般情况下,主持人第一个画面不要从侧面走进屏幕,如果要走动应该是从后往前走,而且不要走动太多,因为观众这時要注意听主持人在讲什么内容。另外不要走走停停,要考虑到摄象机的活动。

2.面对现场环境

主持人出现在现场是有特定的现场环境作衬托的,因此,对现场环境也要有所选择,同时要为观众进行"现场编辑"。主持人要选择比较典型的现场环境,要设想观众通过屏幕对现场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主持人在现场报道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现场感,怎样将观众带入现场?怎样才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这样的问题必须在现场报道时进行考虑,主持人要考虑

哪些问题可以通过画面来展示,哪些问题必须做口头叙述。同时,脑子里应该浮现出现场环境画面和自己的口头叙述在电视屏幕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构图形态,观众能够从中得到什么。

当然,对于现场环境的选择和展现也有一个角度问题,主持人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所报道的选题,所体现的目的去选择哪些是可以入画的,哪些是不能入画的。如果是活动镜头,活动的范围有多大?活动的方式是什么?段落与段落之间怎样衔接?整体结构又是一个什么样式?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在现场,否则时过境迁,很难补拍。

3.面对采访对象

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常常要进行现场快速采访.面对特定的采访对象,面对正在发生发展的事件进程,没有经验的主持人,有时会显得十分紧张,往往在采访中忘记了画面的特定要求,忘记了观众收看的状态.由于时间的限定和现场的紧张气氛,采访时就忘了应该怎样面对镜头。有时,从屏幕上看到的是主持人的后脑勺长时间的出现,主持人只顾及到同采访对象交流,忘记了收看的观众,结果是观众很难受;有时,主持人只顾自己面对镜头,忘了同采访对象的交流,观众看了也很别扭,感到采访不真实。

主持人在现场采访一般是三言两语的快速采访,要问到点子上一针见血,还要见缝插针,要考虑到问什么,还要考虑到替谁问,怎么问,问到什么程度就到位了,提问中考虑到观众是否明白了,要不要再追问一句.因为主持人是为观众作报道的,观众通过报道了解主持人,如果主持人采访时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观众就会对主持人的能力产生怀疑。

4.面对大庭广众[FS:PAGE]

主持人在现场报道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面对大庭广众.有时主持人受到许多现场观众的围观,有时主持人要在一群人中进行报道和采访,这种状况往往让主持人分散精力,也容易忽视“现场编辑”的要求。这时主持人首先要沉着冷静,现场无论怎么热闹也不要分散注意力,要时刻想到画面规定的方方面面,不可对个别细节有所忽视。另外,主持人在现场同一群人打交道还有一个怎么出画面的问题,是面对镜头还是面对人群.有时主持人在现场采访时感觉很顺利,也很流畅,但回来后发现好多采访根本不能用,这些问题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总之,主持人做现场报道时,要在脑子里,不断的"过画面",对自己的报道进行"现场编辑".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四.现场报道中现场感的产生

“主持人用超凡的魅力和自信将自己的声音和形象,通过镜头传播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这是除个人先天条件之外,判断新闻主持人是否优秀的未知因素,人们把这一因素称之为现场感.而只有保持稳定的亢奋情绪并始终加以控制才能够在新闻报道中产生这种至关重要而

又难以言传的神奇效果---现场感”。③.

不难看出现场感的产生是与主持人的情绪密不可分的,情绪的产生和控制来源于主持人对所处环境的感受和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之后,内心产生本能的兴奋,这种兴奋传给大脑形成一种认知,一般人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而主持人则要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将这种认知外化成观众可以接受的语言加以传播。这一切对于现场报道的主持人来说,是要和报道同步进行的,而且要完成的不露痕迹。这与我们平时面对稿件产生感受,联想,然后做到正确理解,准确表达是不完全一样的,不同点体现在,情绪的依托是现实场景还是经过一度创作的文字稿件,但有一点又是相通的,那就是都有一个情绪的产生和情绪外化为语言后及于观众的过程。

一般来讲,主持人走进现场,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现场,情绪是很容易产生的,也就是说很容易达到产生现场感的第一个因素---保持亢奋的情绪,因为他看到了现场的情形,听到了现场的声音,闻到了现场的味道,这比文字稿件来得直接,也更容易让人激动。这时主持人更多的是要控制情绪以更恰当的方式,更贴切的语言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这件事意味着什么?语言是报道中的纲,我们常讲提纲挈领,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现场编辑是现场报道的技术层面的问题,那么现场语言的组织就是现场报道的艺术内核所在。

对于电视报道来说,表情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采访对象读懂你的表情,当然不是做作,也不是说要装成谁谁的样子,那样就成了表演,脱离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美国一项对新闻主持人素质的权威调查显示,真诚是排在理智和经验之后的第三大必备素质,真诚的表情也是主持人和观众交流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让观众在看到主持人的同时就基本上了解了新闻的性质和内容或者说是问题的严重程度,这样的现场报道应该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我想这应该是主持人努力的方向吧。

现场报道中主持人还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动作,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但有时候却能起到传奇的效果,因问主持人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不只是面对面,也不只是一问一答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心与心的交流,特别是面对老幼病残等特殊采访对象,主持人的一个动作往往能够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让观众也沉浸在这种没有隔阂的交流中,有时,主持人需要在现场进行调查,就更离不开动作的配合,总之一切都以需要为准,不墨守陈规也不画蛇添足。

以上是本人对在四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一些思考的整理,也是对以后个人研究方向的一些探索。只是这些研究和思考还过于肤浅和鄙陋,仅供老师考评,不足之处还望多加批改。[FS:PAGE]

文后注:

①赵淑平 <<电视新闻采访>>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8.6. 146页.

②吴郁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0. 276页.

③Andrewboyd 英 <<播音员素养与技能>> 124页.

参考文献:

1.吴郁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10.

2.张颂 <<中国播音学>>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1.

3.赵淑平 <<电视新闻采访>>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8.6.

4.朱羽君王纪言<<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分析

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分析 注重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做好采访的准备工作,决定采访的成功与否,关系着电视新闻报道的成败,因而,分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保证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 标签:采访准备;采访氛围;适当引导;采访细节 电视新闻即通过现代技术,利用电视屏幕,以一种生动的、形象的方式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手段,其主要程序包括摄像、记者采访、镜头剪辑、设计、拍摄、配音、解说等,是一种新闻媒体形式,应用广泛。注重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做好采访的准备工作,决定采访的成功与否,关系着电视新闻报道的成败,因而,分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保证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 一、做好采访准备工作 采访准备工作主要需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分析受访者的心态,在采访工作开展之前,新闻采访者需要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与线索,根据资料与线索分析受访者的心态,以便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保证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实施。分析受访者心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对受访者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受访者的实际情况,新闻采访者可以通过观看以前的新闻采访视频,或者从受访者熟悉的人、以往的事迹着手,了解受访者的实际情况。其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采访问题与采访计划,保证采访特色,做好采访准备工作。第二,制定采访计划与问题,分析受访者心态后,就需要制定特定的采访工作,确定采访的思路,了解什么内容可以进行采访,什么内容不可以进行采访,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免影响采访的顺利实施。制定采访计划与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采访,保证采访技巧的准确应用,提高采访工作的水平,营造良好的采访环境,保证采访工作的实施进行。第二,在采访第一个问题时,需要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选择较为容易的,受访者乐于回答的问题,以免影响受访者回答的积极性,使受访者较为反感,阻碍采访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三,准确掌握提问时机,养成追问的习惯,灵活转变问题的内容与形式,发现受访者身上的闪光点。 二、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 (一)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是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应用的关键。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时,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与控制能力,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观察能力,因此,采访者不仅需要在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还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采访者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采访水平,灵活的运用采访技巧,在采访时努力的营造一个良好的采访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采访氛围,在此氛围下,不仅能够确保采访工作的顺利实施,还可以与受访者进行良好的互动,降低受访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在演播室中看到主持人的光辉形象,更要在现场看到主持人的精彩报道。那么现场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目前的现场报道中又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现场编辑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现场报到更具现场感?本文将结合实践,对上述问题加以阐述。 Abstraction: With the immense development of the televis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 people's demand on TV news broadcaster and host is rising ,the audience will not be satisfied only by the "glorious" features of the host sitting in the studio ,the more they need is the report given by the host standing on the spot of the event .For the questions such as what important role does live report play in the communication ? What kind ques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live report ?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ve editing ? how to intensify the feeling of the spot? As a "freshman", I consulted vast related reference and together with my practical analysis , I gained many my point of view list below. 关键词:现场编辑现场感 Key word:live editing the feeling of the spot 目录 引子 (1) 现场报道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日渐凸显……………………………………1-2 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2-3 现场报道要有现场编辑意识………………………………………………………3-5 现场报道中现场感的产生…………………………………………………………5-6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摘要:现场报道反映的是正在停止的新闻事情,它把信息同步播放给听众,让信息可以最直接、最有效的传送。由于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情现场边察看、边采录、边听、边口述,因而具有更强的时效性、真实感、现场感,可以表现播送特征,深受听众喜欢。 关键字:记者出镜现场报道 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迫使我们的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应该承认的是,记者出镜报道时,既要顾及镜头又要对新闻事实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心理压力很大。但出现如此重大的报道事故,究其根源只能怪记者学艺不精。记者的事实判断力的形成源于对新闻背景的翔实把握以及对现场信息的瞬息捕捉,这两者缺一不可。而记者对事实的价值判断力的形成,则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具备超凡的洞察力。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的出镜记者不在这方面下苦工夫,早晚是要吃苦头的。 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现场报道已经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的一种形式。从一定意义来讲,现场报道就是一场小型的现场直播,或者说是一种事情发生现场的再现。现场报道中,记者的解说、表情、神态、动作都有传递信息内容的作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同时传播,最能表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最能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现实环境之中;其次,现场报道以其解说与事件的同步和立体感使电视新闻真正步入声画合一,水乳交融的境界。观众通过屏幕就能感受新闻现场气氛,缩短现场与观众间的距离,增强了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因此,现场报道凭借时效性快、现场感强、信息量大的电视报道优势和传播特点,毋庸置疑地成为最具电视特色,广受观众欢迎的新闻报道形式。那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一、记者要在现场报道之前做好充沛准备,把握好选材关 播送记者要做好现场报道事前都要做好充沛的准备,即便是面对突发事情,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准备工作。现场报道准备决不是事前想像似的拟好稿子,到现场去变相地播读给听众听,而是要事前理解行将发作的新闻的背景、环境、人物、内容。包括:(1)新闻事情的选择。其一,必需是新闻价值大,是人们关怀的热点、焦点问题。其二,应该契合现场报道采、录、播同时停止的特性,即新闻事实的开展过程主线单一、层次清楚,所展开的画面集中、明晰,便于记者察看、采访和录音。(2)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闻事情的心理准备。(3)访谈对象的准备。由于播送新闻现场报道采访是不加剪裁而与新闻事情的发作同步报道进来的,所以要选择有典型性的访谈对象。(4)新闻传播工具的准备。必需充沛应用现代化通讯手腕,让现场报道和事情现场停顿同步,从而加强可听性和鲜活感。 二、记者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记者通过短时间调查告诉观众事件发生的整个情况,这样的现场报道使新闻报道变成了直接的人际化交流。“说什么”是记者必须解决的问题。记者要对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新闻现场及结果进行概括描述,甚至要展开即时的评述,不仅要说出来,而且要说得明白,说得流畅,同时引导观众去看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其内容不能脱离现场和事件本身。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必须具备发现报道线索的新闻捕捉能力、快速整合新闻信息的能力、积极洽当的镜头前表现力和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新闻采访应注意的问题和提问技巧

浅谈新闻采访应注意的问题和提问技巧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得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得重要手段之一.提咨询是记者采访中最要紧得猎取信息得方式.那么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呢?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经验得基础上结合自己得亲躯体会浅谈一些看法. 一、要充分做好采访前得预备工作 记者差不多功中有一项便是采访前得预备工作,预备充分是采访中非常重要得一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得战斗”,采访得过程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得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 首先要熟悉采访对象:记者熟悉采访对象不是从和采访对象见面得那一刻开始得,而是从一些文字材料和其他形式得间接介绍中熟悉采访对象得. 其次要预备采访咨询题:采访前预备咨询题目得是能在有限得时刻里,让采访对象提供更多得采访素材.记者在设计采访咨询题时,假如只是简单地咨询,并不考虑采访对象是否有兴趣回答,如何回答,回答得咨询题是不是你需要得,就会不得要领.预备采访咨询题最好是换位考虑,站在采访对象得角度检验一下记者预备得咨询题,看看你听到这些咨询题会如何回答,这些咨询题是不是记者所要得.Www 美国记者威廉•罗彻斯特回忆他采访肯尼迪总统时讲:我认为事前预备咨询题事关重大.对美国总统提出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得咨询题,这是莫大得侮辱,他非常可能马上对你下逐客令.因此,你得咨询题应该是他前所未闻得,应该显示出你对他了如指掌,如此他就会有兴趣与你交换意见. 再者还要搜集与采访相关得资料:记者采访新闻事件与采访新闻人物有所不同,记者采访新闻事件是为了报道事,不是报道人;在新闻事件发生时,现场采访一些知情人是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事件,这些被采访得人并不是读者关怀得重点,他们得目击事件才是读者想了解得.而新闻事件有它发生得缘故、背景、社会妨碍,这些也是读者想关怀得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新闻现场知情人没法告诉读者得,需要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因此,记者采访新闻事件前得案头预备还应该包括搜集与新闻事件有关得背景资料、与新闻事件相关得其他内容. 二、要讲究提咨询技巧 记者提咨询技巧包括得内容非常多,提咨询技巧是衡量记者水平高低得要紧依据,这些技巧是要靠记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积存,用心体会,反复实践间才能掌握得.提咨询、追咨询、设疑是三个常用技巧. 1方式灵活:记者采访与陌生人、陌生环境打交道,在有限得得时刻内彼此从陌生到相互交流,是通过提咨询完成得.记者首先学会见什么人讲什么话,其次是察言观色,把握提咨询时机和提咨询方式.甚至提咨询时记者得语气把握,也是采访成败得关键. 2、穷追不舍:提咨询有了开头,只是采访有了好得开端.如何把谈话引到正题,达到记者得采访目得,同时将咨询题咨询深咨询细,记者还得不断地提咨询,不断地追咨询. 3、巧妙设疑:为采访不被拒绝,记者有意隐蔽语言动机,借不人得话刺激采访对象,引出他急于“释疑”、“解惑”得愿望.或话中有话,设置悬念,勾起采访对象强烈得好奇心、解谜欲,基本上采访提咨询得一种设疑. 采访提咨询得技巧,讲到底是记者得一种应变技巧.假如采访对象配合记者,记者所以快乐,能够顺着事先预备好得咨询题一个个咨询下去.假如采访对象对记者得提咨询不感兴趣,不情愿回答,或者即时回答,回答得内容记者也不中意,提咨询就要灵活把握. 记者在采访中有非常多变数,提咨询方法也非常多,技巧在于把握时机.什么时刻提咨询,什么时刻追咨询,什么情况下设疑,是有技巧得.比如,采访对象不愿开口,可设计疑咨询,逼他开口解释,受采访对象回答内容得启发可补充提咨询,记者与采访对象观点不同,可设计

电视新闻报道的采访表现及其技巧

摘要:电视新闻报道作为当前各家电视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和提升节目收视率重要手段,也是其铸造自身品牌形象的一种有效路径。由于采访在电视新闻报道类节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很多时候承载着新闻报道节目的质量,因此,在实际的电视新闻节目打造中,新闻记者要加强对电视新闻采访原则和技巧的把握,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从而为观众带去更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促使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电视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形式中的报纸和杂志期刊等文字式的新闻报道,而是一种声画结合与图文并茂形式下的实时媒体,它在为观众传播新闻图像的同时还需要有声音的同步传送。具体来说,电视新闻报道主要是由记者采访和电视摄影以及后期的剪辑制作等程序组成的,同时在新闻节目制作完成后还要配上合适的解说词,这样才可以把最完整的新闻报道展示给广大观众。此外,电视新闻报道在时间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较短的电视新闻报道不宜有太长的采访时间,而对于一些特定场合下的大型新闻报道,则需要新闻记者充分把握采访的原则和采访技巧,以获得最佳的新闻报道视角和传播效果。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表现和采访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表现 当前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涉及的题材大都是一些重大和复杂曲折的新闻事件,要提炼出好的新闻报道主题就需要新闻采访人员积极做好新闻采访的策划与准备,并注意在采访中有效把握电视采访的原则,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访记者要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随着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当前的电视采访不再是过去的单人采访,而是由两个以上新闻记者组成的采访小组。同时根据新闻事件和采访任务的需求,采访小组中还要有摄像、录音和采访等不同的分工,必要时还需要有主持人、灯光师和相关的技术人员。这就需要采访小组的成员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要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力求最优化的完成新闻采访的任务,进而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2.加强采访模式的革新,强化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一般来说,较为成熟的电视新闻报道常常有其固定的采访模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或避免采访中出现较大的错误,许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经常依照电视新闻采访的固定模式和基本规律。这种采访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但另一方面又限制了采访人员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实际的电视新闻采访时,新闻记者要注意摆脱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加强对采访模式和采访手段的创新,并有意识地激发自身的创新精神,从而以创造性的思维来做出更多有新意的新闻采访来。 3.加强采访中的理性思考,避免空洞浮泛的报道 由于新闻采访记者自身水平的差异性较大,再加上实地调查研究精神的缺乏,使得许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由于信息量不足而出现空话和套话较多的问题,导致缺乏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深度分析,从而失去了新闻采访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新闻采访时,采访人员要注意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具体考察和了解,加强新闻采访中的理性思考,注重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独特认识和见解,从而避免新闻报道的空洞浮泛。 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应注意的采访技巧 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相比,电视新闻报道最大的优势即在于能够再造或者重现新闻事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目录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内涵 (2)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所在 (2) (一)现场报道,新闻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 (2) (二)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感到亲切可信 (3) (三)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3) (四)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产生参与感 (3) (五)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产生与事件进展的同步感 (3) 三、概括总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以及它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 (4) (一)概括总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4)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 (4) 参考文献 (4) 英文摘要 (5)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内容提要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以其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成为电视新闻报道首选样式,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研究,总结性地提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诸多独特优势,以求在实践中能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同时对从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记者提出具体要求。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优势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都竭力在竞争中突出自己的特性,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以自己之长,克他人之短。电视,作为一种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体,具有其它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能让电视的优势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电视在媒体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内涵 电视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在现代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现场报道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它是指电视台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的报道样式,是由记者“采摄合一”向“采摄分离”发展,记者直接“出镜头”,在镜头前采访,这是最富有电视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在西方,现场报道的意思是“在镜前报道”,或“站着报道”。广义的现场报道包括所有使用电子新闻采集设备,记者进入现场画面而作的报道,如现场直播、现场采访、现场口头报道等都是;狭义的现场报道专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进入画面,根据自己的观察,当场口述自己所见所闻,直接将新闻事实报道给观众。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记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加强了发挥电视传播现场感强、面对面传播的长处。 我国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性现场报道”,除后期必要剪辑外,其全过程基本上是在现场完成;另一种就是“不完全性现场报道”,即在现场完成采访后,将其中一部分由播音员解说,或由记者事后补充必要的背景或评述。从表现形式看,有的完全采用同期声,全部是现场中间的某一部分;有的综合使用了现场报道与录像报道的多种手法。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所在 (一)现场报道,新闻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 新闻价值学说认为,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传播出去之间的时间距离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时效性也越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改变了过去那种先拍摄活动画靣、后写文字解说、再由播音员配音播出的老一套电视新闻制作模式,采取了无剪辑摄像,省略了编辑合成工序,与新闻事件进展作同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宽容善良的情怀;尚俭守德的品格。你们对新闻记者有了解多少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篇1 大家好! 做一名新闻记者是我从小的心愿,凭着见证历史、眼见为实的工作信念,我用新闻的眼光看世界,求真理、求知识、求进步。对未来,我的自我期许是:当大事发生时,就有我灵慧的思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敏锐的触角。正因为这样,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期间,我一直反省自己、审视未来,如何才能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当好人民公仆,我们新青年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手里拿着的是我的对照检查材料,事实上我还在心里为自己写了另外一份心灵剖析书,这份剖析书的题目正是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撞击新青年!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一次该如何度过?这是很有讲究,很有学问的东西。花美美在外表,人美美在内心。内心者,鲁迅讲,魂灵也。通俗说就是有没有灵魂,再通俗说就是有没有积极的、热情的、向上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你这个人的生存质量,也决定了你这个人是碌碌无为还是有所作为,还是大有作为,是骑在人民

头上作威作福,还是俯下身子甘当牛马。或者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来说,你是在燃烧还是在冒烟。燃烧就是激情永驻、热情不改,燃烧就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甘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前些日子,我到里仁采访,发现为了让万德公司早日投产,镇政府把整个办公大楼让给了外商,干部们挤到了财政所办公,开会没有会议室,吃饭要到几里以外的地方吃,大家最多的是6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但一切井然有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是积极的、充满热情的精神状态!前不久,××市副市长、县委书记××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方位抓开放,全社会抓招商,全过程抓服务,全身心抓落实,并带领全县人民把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发展县域经济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是一心一意干事业的、激情燃烧的精神状态! 撞击新青年,第一撞就是撞击精神状态!这第二撞撞击什么?我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人活着干什么?人活在世上就是"改造自己,改造世界"!在希腊有一座德尔菲斯神庙,这个庙的伟大,不在于菩萨多,也不在于它规模大,就是那里有五个字,箩大的字刻在德尔菲斯神庙巨大的岩石上,这五个字就是:"认识你自己"!有人会说,我怎么会连自己都不认识。古语道:"欲知人者,必先自知。"不错,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最大的障碍就是战胜自己。在"认识你自己"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对自己不满才是进步的开始!青年朋友们,孔老夫子尚且一日三省吾身,我们有哪一位昨天、前天曾经面壁思过?请你告诉我,你

电视新闻专题策划案

大学生自主创业--"开网店"专题 ●背景浅析 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迅速,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互联网在世界的进一步普及应用,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行为之一。正是如此,“开网店”也形成了当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种潮流方式,本次新闻专题主要是探讨关于大学生网络购物风潮的影响和有关网络购物所要注意的问题等。 ●企划动机 网络购物盛行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网络购物究竟给大学生创业者带来了什么方便之处?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都愿意在网上创业?学生开网店,也能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能力吗?自主网上创业到底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呢?具体在网上开店创业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还有怎样运用法律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等。 ●节目设定 节目基本信息: 节目名称<<给力大学生>> 节目类别新闻专题类节目 节目主旨扑捉大学生自主创业潮流中的热点方法,普及关于自主创业的知识。 节目目标这一期是针对网购风潮从而到信息传递和普及网购知识的目的 节目定位主要为大学生打造 节目内容由主持人对于自主大学生网店创业成功的人员采访实例进行引入,然后就这个实例进行对其他学生的一系列采访,明白现在大学生对于开网店创业的一个普遍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于别人开网店成功的一些想法。针对这些想法,我们进一部采访这个方面的专家老师,让他给我们体一些建议,解答一些问题。怎样去开一个属于自己的网店;具体类别有哪些;是不是所有人开网店都能成功;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开网店会遇到那些困难,比如网络纠纷等怎么去解决,开店纳税怎么解决等。让节目给想网络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们一个清晰的建议,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这么一个创业的办法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合理地安排自己在大学和大学后期间的创业安排。 剪辑叙事方式是以小见大的发散式叙述方式 节目长度 15-25分钟 节目预算 (略) 工作人员安排: 栏目组织者: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09编导5班新闻小组 栏目的目标对象:关注网络自主创业的大学生 栏目实施拍摄地点:华师传媒 节目导演方紫嫣 节目策划方紫嫣张伊琦毛静雯 节目主持人刘洁玲 节目记者毛静雯 节目邀请嘉宾自主创业大学生--罗蓓网络政策购物与法规指导老师---王昂(老师) 节目后期制作戴亚佩 其他参加拍摄人员汪清杨泽宇

采访时提问技巧和注意事项

记者在新闻采访时如何有效提问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2002年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霍金到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记者提问了些大白话,如“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像这样的提问,既不能让霍金快乐,更无法让读者快乐。面对霍金,记者的提问有太多的外行话,以至于霍金拒绝回答一些提问,这本身就颇值得反思。无独有偶,记得两会期间,有记者提问经济学家吴敬琏,得到的答复是这个问题已回答多次,要求记者多看看他写的书或有关报道。而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石家庄签名售书时,一记者采访她时曾提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你怎样处理生活和事业的关系?”当时敬一丹听后回应说:“你的问题太大了,恐怕我回答不了。”上述例子都是一些失败的提问,也无一不说明提问的重要性,可见,新闻采访离不开提问,而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因此能否掌握提问的技巧和风格,实现有效的提问是采访的关键。 提问要凸显尖锐性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抱以怎样的态度和情绪往往影响思路的拓展和对有效信息的获取。采访者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如果把新闻采访的具体操作视为一种优越资本,势必会造成采访对象的抵触情绪,从受众的收听、收看效果来看也显得高高在上、没有根基。而过于温和,又很难得到记者想要的东西,因此,如何在平等的氛围中显出提问的尖锐性,才是提问的关键所在。央视主持人王志在节目中环环相扣针针见血的提问令人叫绝,有关他的“很尖锐”的名声已经在外,甚至一些人说他刻薄,但他在谈《面对面》栏目的采访时,强调的也是平等对待被采访对象,不凌驾于被采访对象之上,特别是当被采访对象属弱者时。在面对地位、学识比自己高的人时,王志依旧镇定自若,游刃有余。“我是一个主动者,对方是被采访者,对方把我问住了就是我的失败。哪怕答案已经知道了,也要通过对方的口说出来。始终记住对方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在我面前都只是‘采访对象’这一种身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许多记者不知不觉就被采访对象带到了他们的思路中。“关键是要摒除杂念,我又不是有求于你,你答应我采访就应该配合我。如果想得很复杂,想把你得罪了怎么办,那就必然会心虚,难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接受我采访,我很感激,因为你配合了我的工作,除此之外不能有其他心态。”王志说。但在一些电视节目中,常看到记者对一些被采访对象盛气凌人,且不论被采访对象的感受,就是观众看了也不舒服。事实上,即使被采访对象仅是一名在押罪犯,他的人格也应该受到尊重和法律保护。所以说提倡提问风格的平等性很重要。提倡平等性并不等于失去了原则立场、也不等于对任何事情持中庸态度,面对棘手的事件,为揭示它的真相,提问必须一针见血,它的尖锐性要得到体现。特别是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被监督对象本身并不想说什么,甚至掩盖都来不及,如果没有好的采访方式,显然不会有好的收获,而如果问不到点子上,舆论监督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平等的采访是一种处事原则,但挖出采访的实质东西才是提问的目的。 常用的提问方式要掌握新闻采访的提问没有定法,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采访内容均有不同的要求,但从新闻采访规律上来讲,一些常用的提问方式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我们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开门见山式。这种形式一般适合于两类采访对象,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等。前者因为熟悉,情感交流早已建立,过于客套、寒暄反而显得见外;后者则有相当的社交经验和社会经历,适应性比较强,容易领会记者的意图。既然是开门见山,提问的难度一般不大,只要注意提问切题、到位就可以了。但是这样一来提问的效果往往会缺乏生动性和深刻性,这就需要记者事先准备采访提纲时要周密、具体,另外谈话时还要有意识地按步骤引导和深入挖掘。启发引导式。一些采访对象面对记者不免有些紧张,特别是面对摄像镜头时,常常对记者的提问表现得茫然不

记者节演讲稿:离现场再近些 报道才会更精彩

记者节:离现场再近些报道才会更精彩 如果你拍的不够好,说明你离战场不够近。如今,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很难体会硝烟弥漫的战场洗礼,但作为一名媒体新闻工作者,我们依然应该怀有一份责任和良知,把事实和真相呈现给观众,因为我们距离现场最近。 公众对真相的要求和知情权要求我们近些、再近些。从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近4年来道路坎坷,我对记者这份比较特殊的职业渐渐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 灾难是记者的节日,这是西方新闻界的一句名言。近年来,一些平面媒体经常出现大量的灾难报道,个别媒体几乎把灾难报道做为某个时段的报道主体。看来有些编辑和记者确实十分热衷于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以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新闻,在有意无意中实践了这句名言。但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灾难不是任何人的节日,特别当你没办法选择不得不卷入一场灾难中的时候更是如此。 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个如同噩梦般的时间,依然让我想起那些清晰的画面。地震发生的瞬间,山摇地动,飞瓦走石,一片混乱,人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我当时正在办公室,随手抓起摄象机冲向楼下。大地躁动不安,在我的镜头里,也记录着晃动的大楼,哭喊声、急促的脚步声还有摔倒再爬起来的声音。在我接触到大地的瞬间,马上拿起摄象机穿梭在大街小巷,因为这

些真实的画面将成为历史。在公路上,人们四处奔逃,各种车辆响声大作。在医院门口,有人被倒塌的围墙砸中,安静地躺在那里,任凭别人呼唤却再也无法醒来,惟独把凄凉和伤心留给了放声大哭的亲人。在县医院,有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担架上,他的手表和他的生命永远停在了2点28分。在石油公司,有人因为地震倒塌的围墙被掩埋在废墟里,旁边赶来救援的公安人员为了他在竭尽全力地挖掘,可镜头里却只有一堆又一堆的瓦砾和砖块。 用事实说话是一名新闻媒体传播者应尽到基本职责。白水江镇的权力村和林家山村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非常严重。那里的村民有没有吃的和穿的,有没有水喝,是我想知道的问题。为了一探究竟,5月14日至16日三天时间,我独自一人在这两个离县城70多公里的小山村里拍摄素材。每天除了和当地受灾群众进行交流,做大量文字记录之外,还常常到垮塌房屋里记录真实的灾情,并快速地把自己的一手资料反馈给抗震救灾指挥部。 通过大量真实的视频资料,略阳县全县20万人民众志成城,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奋力抗震救灾的事迹经各级媒体客观公正地宣传后,受到了中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在全年里共有近20篇报道被中省媒体采用。 我常想,许多记者其实并非“好事之徒”,只是因为成了媒体探照灯的“光束”的一部分,而这份工作需要不断靠近,于是

电视新闻栏目策划方案

《新闻导航》电视栏目策划书 一、现实环境 企划动机:突出电视媒体的服务性和引导性。作为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新闻导航》立志为大众带去最新、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让受众在清早刚起床就能与社会做良好的沟通,成为一剂重要的润滑剂;同时传播先进的思想理念,引导受众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栏目设定 1栏目名称:《新闻导航》 2栏目类别:杂志型新闻栏目 3栏目主旨:围绕当前社会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较广泛深报道,揭露表层下的实质问题。 4栏目目标:沟通社会,传递信息 5栏目定位:突出电视媒体的服性和导向性 6栏目内容: a.国内外重大事件 b.民生改革话题,如医疗保险、住房问题 c.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 d.平民人物的现实生活及其引发的社会状况 e.文化艺术生活服务资讯 7栏目特色:带领观众关注新闻 8栏目风格:精致,赋予美感,应当做到镜头中节目多于人。片头、片尾和提要:片头可选择《新闻导航》的栏目主持人用轻松的口吻说出栏目宣传语:“新闻导航,关注您的关注。”配上动感和极富节奏感的音乐,增强了节目的时代气息;片尾播放制作团队并可选择播放经典歌曲及热门网络视频;内容提要可选出本期的重点新闻剪辑成片段播出,以引发观众观看兴趣 9主持要求:一男一女主持人搭档,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驾驭话题、组织讨论的能力,现场应变能力

等多方面的素质 10节目长度:每档40分钟 11播出时段:每天早7:10 — 7: 50(包括4分半钟广告) 12播出次数:每天早7:10 — 7: 50 13工作人员:主持人2名、记者(外景主持)若干、工作人员若干 14 设备场所:a. 演播室 b. 合成制作机房 c. 外景拍摄用的摄像机和拾音话筒2套 15运营要求:拉近观众距离,报道形式灵活多样 a.民生新闻注重用平民视角,用老百姓的语言来报道新闻,摒弃传统新闻的“高高在上,冰冷生硬”报道方式,采用“平视”角度,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来报道新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达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的宣传目的。同时着力突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善于运用手中的摄像机镜头和话筒来记录现场,通过生动真实的镜头语言和被采访对象朴实感人的百姓语言,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b.讲究技巧,精心编排栏目内容。一档精彩的杂志型新闻栏目离不开一线记者的前期采访,而后期编辑的整体编排工作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栏目间的编排生动活泼,不同的栏目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栏目有不容的时间长度。保证每个栏目内容新鲜,体裁新颖、有吸引力并能激发观众兴趣。由于节目的内容变化、节目体裁和形式都不同,使整个节目呈现出不同的节奏变化,这种变化符合观众的收拾心里,能够长时间的吸引观众收看节目。 三、栏目的经营创收 1、栏目前期投入预计: 2、栏目广告收入预计: 3、栏目赞助: 4、栏目联办:

浅谈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

浅谈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9-08T18:27:20.1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乌日古玛拉[导读] 摘要:在新闻采访中合理运用采访技巧,也是为其重要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在新闻采访中合理运用采访技巧,也是为其重要的。为了确保新闻采访顺利进行,在新闻采访中不仅对新闻采访地理论知识进行掌握,新闻工作者也运用采访技巧,与被采访者顺利进行交流,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大大地促进采访者的效率和提高。本次论文也为新闻采访者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更好地解决新闻采访中避免出现失误。 关键词:新闻;采访技巧;运用一、采访要多方准备采访前,记者需要采取多线并行制,即编辑、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可在同一时间内,按照各自分工,多种组合方式,完成多组工作。如在突发现场新闻的采访中,就需要注意事前沟通尤为重要。从热线中获得的信息越全面,则在现场采访中,可获得更多的主动权。以最为常见的责任事故现场为例,事故责任人往往就在现场,但记者在现场却很难在众多围观群众中将其找出,而热线报料则通常为与责任事故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乐于提供责任人的相关信息。因此,在事前沟通中,获取责任当事人相关资料、体貌特征,便可方便到达现场后对其进行采访。 二、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 2.1第一时间到新闻现场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的主要特点,在进行新闻采访中,为了拿到新的线索,就需要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通过在场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获取新闻线索。以最快的速度传播,避免出现信息流失,对信息流失加以保管,突破新闻采访的将至局面,提高新闻采访中的准确率。这表示运用最短的话语阐明内容,以便吸取广大观众的眼球。 2.2正面切入提问技巧在采访现场时,新闻采访是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为了让采访者接受采访。由于性格的不同和方言的不同,为此新闻工作者制定简单而快乐的方法,首先,对性格方面进行了解,如果是外向的,直接正面切入提问技巧。但如果是内向的,从他/她们喜爱的问题入手,从问题中提炼出切入点,运用巧妙的方法,把问题引入出来。然后,再收集资料进行采访。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出现尴尬,采访工作者换位思考,尊重采访者的感受,时不时对采访者提问出他/她生活中出现过的问题,尽量用普通的话语,从而解决一些问题,也提高了新闻工作者对采访者的融洽交谈。 2.3迂回提问技巧 在新闻采访中,常常面对拒绝采访和心理抵触的采访者,然而采访也没有得到有利的新闻线索,才适得起反。一旦采访者过于激动,难免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导致采访无法进行。为了避免事件再次发生,,在采访中,可以运用迂回的办法,首先运用简单的话题进行采访,观察对采访者的言行举止,可以使采访者积极回答从中把重要的问题进行切入点,进一步引进话题。 2.4其他提问方式的结合提问方式有很多种,可以说是新闻工作者的必要条件,但是日常采访中,还存在不必要的因素,如果提问时把握好灵活度,对今后的采访问题游刃有余。反之,对提问技巧运用不恰当,甚至对采访者进行反感。在新闻工作者进行工作之前,首先,需要把工作的内容先整理或安排好。然后,在进行对采访者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把重点问题要表达明确,从而采访也是新闻工作者对基本的要求和条件。新闻访也是一门技术,除了要重视提问技巧上,也要对语言符号进行巧妙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访者的进度。语言符号也是传播与感情交流的主要工具,这些符号主要包括语言、肢体、表情、状态、手势,因此非语言传播是无秩序。非语言符号是存在语言符号的另一种传播媒介,是对新闻工作者采访的必要因素。通过新闻采访,为了避免出现非语言符号,要以积极和客观的态度进行提问,进一步与采访者进行心灵沟通,运用语言的技巧进行提升,促进新闻采访顺利开展。 三、要深入观察 “择而取之曰采,广而问之曰访”,即用眼睛去选择,用嘴巴去询问。穆青认为,记者的十八般武器中眼睛是最锐利的武器。他要求记者善于通过现场观察学会采“视觉”新闻,做“情景记者”。事实亦是这样,我们要做出鲜活的、引人入胜的、具有感染力的新闻,必须深入现场进行细致观察,全身心地体验,抓住具体生动、典型的形象和细节,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新闻来源于生活。我们有些缺乏经验的电视记者,往往到达现场之后,不经思索举起摄像机就拍,其结果只是拍摄到一些司空见惯、信息量不大、毫无个性和冲击力的画面,失去应有的新闻价值,这个就是对采访对象缺乏本质的了解,对生活缺乏深入观察和认识所导致的。 四、创新求变的采访风格不同的节目,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采用不同的态度,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具备创新求变的采访风格以适应节目和新闻事件的需要。白岩松在介绍《时空连线》栏目精神的文章中提到:“这个栏目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灵话多变,单视窗可以,双视窗可以,二视窗更可以。片子可长可短,中间插片子也可以……关键是需不需要和好不好看。”《时空连线》的灵活性机制也给它的记者充分的主动性:几内亚比绍大使被劫,主持人通过电话采访,然后把短片截开,用谈话来讲述整个过程。《飞越的极限》这期节目,主持人改变过去文静温柔的女性特质,以锋芒犀利的质疑、毫不保留的提问,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风格是很重要的,但不能拘泥于固有风格,不但要能突破前人树立的模本和范式,更要勇于突破自我。 五、掌握谈话的主动权采访对象总体上分为两类:健谈型和沉默型。对于前者,采访会较为容易。只要加以合适的引导,使得谈话围绕主题展开。但有时也会遇到采访对象情绪激动,对记者的提问无限展开,滔滔不绝。这时作为现场的宏观驾驭者,必须适时注意将话题拉回,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对于沉默型对象的采访,较之前者略显困难。他们不愿意接受采访,不配合记者提问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的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错误,有的是保持低调,有的是因为工作忙不想被打扰等。对于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做到对症下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问不成,侧问,反问,摸清受访者心理,先用具体的容易回答的问题让其开口,然后逐步用诱导式问题把采访对象的思路拓展开。 六、有所采有所不采

浅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38315643.html, 浅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作者:沈彦 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9期 【摘要】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技巧和访问艺术,它是记者获取 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记者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通过周边采访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笔者踏上电视新闻记者这一工作岗位已8个多年头,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也有些认识。探讨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或可找出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以进一步指导采访工作。 一、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日常采访中,记者会遇到不同的人群,他们的个性不同,所以面对他们,记者就必须要“对症下药”,从采访对象的嘴中“套”出我们需要的信息。在提问前,记者必须了解事件和采访对象的背景,为采访做好准备。一般来说,先与采访对象聊天、谈心,缓和现场气氛,将距离拉近,消除被采访对象的心理戒备,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记者提的问题也要符合对方的学识范围,要用较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意思,尽量避免一些专业性太强的词汇,造成冷场。 二、注意提问技巧,善于观察和倾听 1、提问技巧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核心,也是记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由于在采访中碰到的采访对象性格各异,因此提问的方式要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对于比较外向、健谈的采访对象,记者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主题,而在谈话过程中,如果采访对象偏离主题,记者可以通过引导,或者话题转移来引导被采访者回到正题。 而对于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与记者交谈或比较拘束的采访对象,记者最好先和他耐心的攀谈,消除他的戒备,渐渐把话题引导正题上来。例如:一次我们去采访春节过后的保姆市场,职介所里,虽然有不少保姆正在报名,但是没有一个愿意接受采访,她们或许不好意思出现在电视上,看到摄像机就躲。这时候我们并没有急于用摄像机对准她们拍摄,而是和她们闲聊起来,问她们老家在哪里?家里什么情况?春节在哪里过的?怎么会想到一过完年就来求职?通过闲聊拉近了和她们的距离,然后再把我们的采访意图告诉她们,很快消除了她们的戒备,最后,不但拍摄到了她们求职的镜头,还顺利的采访到了她们。

现场报道策划方案

现场报道策划方案 【篇一:电视现场报道策划方案】 电视现场报道策划方案 一、背景环境 1、背景分析:目前,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中更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许多毕业在即的大学生们,都 在思考着就业的问题。 2、业生们分析就业问题,给他们提供优质的信息资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二、节目设定 1、节目名称:《社会焦点》 2、节目类别:为全校学生提供优质资讯的现场报道节目。 3、节目主旨:传递最新消息,为学生提供优质资讯。 4、节目目标: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5、节目定位:为学生提供了解时事分析问题的平台。 6、节目形态:针对在校学生,为他们提供信息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栏目。 7、节目内容:直击学生关注的焦点,时事热点的报道,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8、节目特色:本期接目是一场特别节目,针对学生们关注的就业问题所做的特别报道。 9、节目风格:针对性强轻松真实 10、主持人串联风格:有才气,稳重之中不失幽默 11、节目长度:20分钟左右 12、单集节目构成:片头,主持人和嘉宾(演播室内),外景主持,被采访者 13、播出时段:暂定 14、播出次数:暂定 三、节目宣传 1、网络媒体:通过校园电视,校园网络传播 2、平面媒体:校内各报刊,海报宣传,广播站宣传 四、摄制要求 1、人员安排: 主持人:孙巍

嘉宾:邢雪静 外景主持:祁昦涵王玉莹 被采访者:张君 后期制作:张君等 2、节目要求:在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和现场感的同时,要有深度的分析,从而达到我们的节目目标。 3、整体目标:节目播出时段,可以赢得绝大多数电视观众。 4、制播周期:暂定 五、具体内容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本期的《社会焦点》,我是主持人 孙 巍,当前就业难已经成为我们国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了,而 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来说,就业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了,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节目组制作了本期特 别节目,大家也看到了,坐在我身边的是我们本期节目的嘉 宾,资深分析师,邢雪静教授,邢教授您好。 邢雪静:主持人好,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在节目的开始,我们跟给大家分享一段视频。 (插郭蒙《职来职往》的视频) 主持人:大家都看到了,刚刚在节目中出现的应聘者就是我们学校 即将毕业的郭蒙同学,那么由于他本人工作的关系,我们今天不能 将他请到我们的节目现场,但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通过电话的 方式联系到了他,下面让我们的导播将电话接到郭蒙。 主持人:郭蒙同学你好,我们都看到了你在《职来职往》的精彩表现, 也由衷的为你感到骄傲。你能和我们谈谈当初为什么会想到 通过这种方式去寻找就业的机会呢? 郭蒙:…………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现在你也已经开始正式投入实习工作了,那么,你认为在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呢? 郭蒙:………… 主持人:好,我们谢谢郭蒙,邢教授,看了刚才的视频,以及我们 与 郭蒙同学的对话,您觉得当代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要选择在 电视上求职这一渠道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