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 疮
如何分辨痔疮呢

如何分辨痔疮呢痔疮目前是最普遍的肛肠疾病,无论按年龄或者性别都有可能患有痔疮,痔疮可是十分痛苦的,而且在上厕所的时候疼痛感也是十分的疼痛的。
痔疮分为好多种的种类,痔疮的分为内痔疮,外痔疮还有混合痔疮和血栓性外痔疮等。
该怎么分辨患有痔疮了呢,那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如何分辨痔疮呢。
1、根据痔疮所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内痔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出血和脱出,最常见的就是间歇性便后出鲜血,且无痛感。
2、外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处有不适感,潮湿不干爽,有时还有瘙痒。
3、混合痔,顾名思义是内痔、外痔的症状兼有,且混合痔多由内痔逐渐发展形成。
4、检查时首先要做肛门视诊,即以肉眼观察。
除了Ⅰ度内痔外,其余均可直接看到。
5、血栓性外痔的表现为肛周有暗紫色的长条圆形肿物,其表面看上去有水肿,触之有压痛,质地较硬。
6、痔疮脱垂者,最佳的视诊时机便是患者在蹲位排便后立即查看,能够很清楚看到脱出的痔块大小、部位及数量。
7、肛门镜检查不仅能够清晰地看到痔块的状况,而且还能对直肠粘膜是否有溃疡、破损、肿块、充血等有直观地了解。
8、判断是否得了痔疮可用三个方法:一是排便后观察大便的情况,注意有无出血,出血的方式和颜色是否新鲜;二是注意排便时肛门是否有脱出物;三是用手触摸肛门部位看是否有突出物。
便血是判断有无痔疮的主要指标。
得痔疮后的便血一般颜色鲜红,有的依附在大便表面,有的擦屁股时纸上会带血,严重者还会如水滴甚至如箭喷,但多数都不会感到疼痛。
以上就是如何分辨痔疮详细说明与介绍。
面子固然重要,可是得了痔疮这种病也要引起重视,千万不要有病乱投医,随便的抹一些要买点自己买来的药物,一面是痔疮更加严重,应该积极的去医院进行确诊,听医生的建议该如何的治疗痔疮,患有痔疮有很多的征兆与前兆。
痔疮是什么

痔疮是什么痔疮是什么?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也被称为痔、痔疮疾病。
它是由于患者的肛门周围组织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
痔疮可以分为内痔和外痔两种类型。
内痔是指病变发生在肛门内部靠近直肠的位置,而外痔则是指病变发生在肛门外部。
痔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
据统计,成年人中大约有50%的人在一生中某个阶段都会出现痔疮症状。
尽管痔疮的发病率很高,但很多患者由于对病情不了解,或者出于羞耻心而不愿意就医。
这导致了很多患者延误了正确的治疗时机。
痔疮的症状包括便血、肛门瘙痒、肛门疼痛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症状是便血。
由于痔疮的血管丛很容易受到损伤,所以在排便时会出现出血的情况。
这种出血一般是鲜红色的,而且一般不会伴随着疼痛。
肛门瘙痒也是痔疮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会感到肛门周围有一种刺痒感。
肛门疼痛则是指当便秘或者排便时,患者会感到肛门周围的疼痛。
痔疮的病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原因包括便秘、长时间久坐、肠道疾病等。
便秘是痔疮的最主要的诱因之一。
当便秘发生时,排便会增加肛门周围组织的压力,从而导致血液流通的障碍,最终引起痔疮的发生。
长时间久坐也是痔疮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人们长时间坐着不动时,会导致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加剧了痔疮的发生。
此外,一些肠道疾病也会增加患痔疮的风险,例如炎症性肠病、痔疮炎等。
对于痔疮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方法。
对于早期痔疮患者来说,非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
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局部药物治疗、中药熏洗、生物反馈训练等。
口服药物主要是通过改善肠道功能,减轻便秘症状来预防和治疗痔疮。
局部药物治疗则是通过外用药膏等,直接作用于患处,达到止痛、消炎、收缩血管等目的。
中药熏洗是运用中药药物浸液来进行局部熏洗,有消炎杀菌、止血止痛等功效。
生物反馈训练则是通过肌肉训练和调节,帮助患者改善排便习惯,减轻肛门周围压力。
对于严重痔疮或者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痣疮怎么来的

痣疮怎么来的痔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引起痔疮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和一些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比如说长时间的站立或者是久坐,可能会引起这样的现象,另外,如果经常便秘,可能会导致损伤,从而诱发痔疮的发生,平时不良的饮食习惯,大鱼大肉,经常饮酒,也是造成痔疮的原因。
★痣疮怎么来的★ 1.长时间的站立或者坐立:很多人为了工作生活学习,不得不长时间的站立或者坐立,殊不知这样容易得痔疮。
当人们久坐久立时,肛门静脉血液循环会不流畅,血液容易产生淤积,使粘膜下疏松组织中的静脉容易扩大、曲张产生痔疮。
★ 2.便秘因素:如果患有便秘的话,容易排便时间过长或者长期腹泻,使腹压增高,肛门直肠部充血,痔静脉曲张,产生痔疮。
★ 3.不良饮食习惯:现如今,很多人生活习惯很不规律,大量饮酒,嗜食辛辣,如辣椒、芥末、胡椒、生姜等富刺激性食物,也易使直肠黏膜局部充血,肛门皮肤受到刺激,感到烧痛,成为引发痔疮或加重病情的诱因。
★ 4.孕妇妊娠与分娩:孕妇妊娠时,静脉回流受阻,直肠部血管扩张,同时由于孕妇体内孕激素含量上升,血管扩张引起痔疮。
★ 5、职业关系:人久站或久坐,长期负重远行,影响静脉回流,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静脉壁张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扩张,又因运动不足,肠蠕动减少,粪便下行迟缓,或习惯性便秘,可以压迫和刺激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力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
★ 6、局部刺激和饮食不节:肛门部位受冷、受热、便秘、腹泻、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使痔静脉丛充血,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
此外,年高体弱、久病体虚、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劳累过度等都可以诱发痔疮的形成。
痔疮的发病原因除了上述的这些以外,还有很多是我们所不重视的,所以了解痔疮的发病原因对预防痔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了解了痔疮疾病的患病原因,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避免诱发因素积极的做好预防工作,使人们真正有效的远离痔疮疾病摆脱这种疾病的困扰和折磨。
痔的名词解释中医

痔的名词解释中医痔,是一个常见的疾病,通常被称为痔疮。
在中医中,痔被称为“疮下”或“痔疮”。
它是指直肠末端和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引起的炎症和肿胀。
痔疮是一种相对容易治疗的疾病,但却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根据中医的理论,痔疮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肛门灼痛、瘙痒、出血、排便困难等。
这些症状对于病人来说非常痛苦,甚至会对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及早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痔疮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痔疮的发生和散热功能失调有关。
在中医中,寒湿瘀血是疮下痔的主要病因。
人体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久坐不动、大便习惯不好等,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导致湿气滞留在下腹部,进而引发瘀血。
寒湿和瘀血在下腹部滞留会形成静脉曲张,从而导致痔疮的形成。
因此,中医治疗痔疮的关键就是疏导湿气,活血化瘀,达到治愈的效果。
中医药对于痔疮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中,中药的应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有很多针对痔疮的方剂,常用的包括复方扶他林、保和丸、血府逐瘀散等。
这些方剂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痔疮引起的痛苦和不适,并加速痊愈。
此外,一些中药材也被认为具有疗效,如地黄、蛇床子、苦参等。
这些中药材在中医治疗中常被用于疏解湿气、活血化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痔疮需要个体化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使用哪种药物和方剂。
除了中药外,中医还利用针灸疗法对痔疮进行治疗。
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独特的效果。
对于痔疮患者,针灸可以起到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缓解症状和恢复健康。
此外,针灸的操作简单,副作用小,也是一种比较受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
除了中药和针灸,中医还推崇一种日常生活调理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痔疮。
中医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痔疮的防治至关重要。
例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不动,避免暴饮暴食等。
此外,中医还提倡一些特殊的饮食习惯,如多吃纤维食物、水果、蔬菜等,少吃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从而可以帮助预防痔疮的发生。
血栓性外痔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血栓性外痔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血栓性外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出现疼痛、肿胀、发红等症状。
对于患者来说,这种疾病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针对血栓性外痔疮,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是最佳的呢?
首先,对于血栓性外痔疮的治疗,局部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患者可以选择使用含有消炎、止痛成分的药膏或者栓剂,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
此外,热敷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痔核的吸收。
除了局部治疗,内服药物也是治疗血栓性外痔疮的重要手段。
一些口服药物,如止痛药、消炎药等,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炎症。
此外,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口服液,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痔核的吸收。
此外,对于一些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目前,治疗血栓性外痔疮的手术方式有多种,如局部切除术、环扎术等。
手术治疗可以快速、彻底地解决痔核问题,但也需要患者在术后注意休息,避免便秘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对于血栓性外痔疮的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饮食上也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帮助排便顺畅。
综上所述,对于血栓性外痔疮的治疗,局部药物治疗、内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和排便习惯,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痔疮自愈方法

痔疮自愈方法痔疮,又称痔核,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疼痛。
痔疮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一旦患上痔疮,患者往往会感到尴尬和不安,但是痔疮并非不治之症,有许多自愈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痔疮的症状,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
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缓解痔疮症状非常重要。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食品等,可以增加排便的顺畅度,减少便秘的发生,从而减轻痔疮带来的不适。
此外,要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加重痔疮症状。
同时,多饮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刺激,有助于缓解痔疮症状。
其次,改善生活习惯也是痔疮自愈的关键。
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会增加盆腔充血,加重痔疮症状,因此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可以适当进行一些盆底肌锻炼,如收缩肛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轻痔疮的症状。
此外,保持肛门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减轻痔疮的症状。
最后,药物治疗也是痔疮自愈的重要手段。
一些外用药膏和洗剂可以帮助缓解痔疮的症状,如止痒、止痛、减轻肿胀等。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也可以使用一些口服药物,如止血药、消炎药等,有助于缓解痔疮症状并促进痔疮的愈合。
总之,痔疮虽然常见,但并非不治之症。
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患者完全可以缓解痔疮的症状甚至达到自愈的效果。
当然,在进行自愈过程中,患者也要避免过度用力排便,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有助于加快痔疮的康复。
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能够帮助到患有痔疮的朋友,早日摆脱痔疮的困扰。
痔疮科普文章

痔疮科普文章
痔疮(也称痔)是直肠和肛门周围静脉丛的疾病。
它是由于排便时肛
门周围的静脉丛扩张和充血而引起的。
痔疮是成年人最为普遍的肛门疾病
之一,主要发生在年龄为40至60岁的人群中。
痔疮可分为内痔和外痔。
内痔是在肛门内部的静脉丛扩张和充血,通
常不会疼痛,但会出现出血和脱垂。
外痔则是在肛门外发生的扩张和充血,一般伴随着疼痛和肿胀。
痔疮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包括便秘、肠子的长期慢性炎症、长期站
立或久坐、妊娠以及肛门周围肌肉的松弛等。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
低患痔疮的风险,如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喝足够的水、避免长时间的久
坐和站立以及避免过度用力排便。
治疗痔疮的方法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
对于轻度的痔疮,可以通过
改变生活方式、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喝足够的水和使用肛门周围的保护
剂等一系列非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痔疮,可能需
要通过药物治疗、凝固疗法、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总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痔疮和其他
疾病的风险。
同时,如果你遇到了痔疮,不要犹豫,及时咨询医生寻求有
效的治疗方法。
痔疮的中医护理方案

痔疮的中医护理方案痔疮概述痔疮,又称疮痔,是指直肠或肛门附近的静脉丛发生病变、扩张并出现炎症、充血、坏死等病理变化的疾病。
它常表现为肛门疼痛、便秘、便血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医护理方案是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环境,增强自身免疫力和体质,从而达到治疗和缓解痔疮的目的。
中医护理方案1. 饮食调理正确的饮食习惯是中医护理痔疮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和通便,预防便秘,减轻痔疮症状。
•控制辛辣刺激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肠道,容易导致肛门充血和炎症加重。
因此,应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食物,如辣椒、姜、蒜等。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清洁卫生是预防痔疮复发的重要措施,避免摄入腐败发酵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2.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护理痔疮的常用手段,具有调理体质、缓解症状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调理方法:•中药熏洗:将一些中药研磨成粉末,用温水冲泡后,加入温水中坐浴或洗涤肛门周围区域,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中药熏蒸:将一些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进行蒸汽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充血,减轻症状。
•中药口服: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一些中药内服,如柴胡疏肝散、丹参饮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3.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拍打等手法刺激特定穴位,调理人体气血循环、改善脏器功能的方法。
对于痔疮患者,中医推拿可以起到刺激肛门周围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症状的作用。
对于轻度痔疮患者,可以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自行进行推拿,重度痔疮患者需要请专业中医进行指导和操作。
4. 中医针灸针灸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插入细针,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对于痔疮患者,中医针灸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穴位,刺激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痔疮症状。
例如,可以选择足三里、合谷等穴位来调理痔疮。
然而,针灸治疗应该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不能随意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结扎、套扎疗法
会使肛门部血液循环受阻,易产生淤血水肿、疼痛、排便困难等。
⑤注射疗法
目前国内外好多采用注射疗法,既将药物注入痔核内治疗痔疮的方 法。临床通常使用的注射剂主要有硬化萎缩剂和枯痔坏死脱落剂两种。 硬化剂适用于各期内痔,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但药物引起的无菌性炎 性反应消失后,纤维化收缩和挤压作用逐渐缓和,痔核易复发。如注射 部位过浅,则易引起粘膜溃烂粘膜脓肿,过深易引起荃层组织发生硬化, 药量过大,可引起坏死大出血,药液渗入齿线外可引起肛门剧烈疼痛、 水肿或血栓形成;坏死剂用量过大常可引起术后坏死性大出血或感染坏 死面形成溃疡,特别是广泛的组织坏死或感染,不但治疗时间长,而且 瘢痕收缩可造成肛门狭窄后遗症。
痔疮
1.定义 2.病因 3.病理生理和分类 4.临床分度和表现 5.辅助检查与处理原 6.护理诊断和措施 7.健康教育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 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
(一)肛垫下移学说
肛管血管垫是位于肛管和直肠的一种组织垫,简称“肛垫”, 系出生后就存在的解剖现象。当肛垫松弛、肥大、出血或脱垂时, 即产生痔的症状。肛垫由3部分组成:①静脉,或称静脉窦;②结缔 组织;③Treitz肌,该肌是指介于肛门衬垫和肛管内括约肌之间的平 滑肌,它具有固定肛垫的作用,当Treitz肌肥厚或断裂时,肛垫则 脱垂。Goligher认为,若在痔切除时保留Treitz肌,则可防止损伤括 约肌,减少手术创面,有利伤口愈合。他报告100例,80%创口一 期愈合,术后疼痛轻,多数人排便无痛苦。正常情况下,肛垫疏松 地附着在肌肉壁上,排便后借其自身的纤维收缩作用,缩回肛管。 当肛垫充血或肥大时,即易受伤而出血,并可脱出于肛管外;肛垫充 血的程度除受肛管压力影响外,如便秘、妊娠等,还与激素、生化 因素及情绪有关。
(三)遗传、地理及食物因素
遗传是否可致痔的发生,目前无确切证据,但痔患者常有 家族史,可能与食物、排便习惯及环境有关。多数人相信发展 中的国家痔的发病率低,如在非洲农村患痔者少见,可能与高 纤维食物饮食有关。目前,在发达国家多食高纤维饮食,除了 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也可减低痔的发病率。
根据痔所在的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
混合痔 位于齿状线附近,由齿状线上、下静脉丛互相吻合并
扩张而成。内痔发展到第三期以上时多表现为混合痔。
痔疮发病原因颇多,久坐、久站、劳累等使人体长时间处于一 种固定体位,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 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曲张、隆起、静脉壁张力下降粪便下行迟缓或因习惯性便秘,从而压迫静脉,使局部充血和 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也 可导致痔疮发病率增高。据临床观察及统计普查结果分析,不 同职业患者中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临床上机关干部、汽车司 机、售货员、教师的患病率明显较高。
PPH手术是用一种称为“PPH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黏 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手术时先扩开肛门,于齿状线(直肠与肛管的交界 线)上方约4厘米处将直肠黏膜环形缝合一圈,然后将PPH吻合器插入肛 门,结扎缝线后击发吻合器,即可将脱垂的黏膜带切除下来。这种手术 整个过程只需半小时左右。由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受内脏神经支配, 手术后患者几乎没有疼痛的感觉;又由于手术既切除了直肠黏膜脱垂带, 又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所以 效果比较理想。对一些用传统疗法十分棘手的痔,如混合痔、环状痔、 严重痔脱垂、脱肛等,PPH手术也具有很好的疗效。
②内服药、外用药及贴药疗法
内服药、外用药及贴药保守治疗能改善症状,不但见效慢,并且很难 消除病灶,不彻底。长期用药花费高,对身体有副作用。
③超低温、超高温疗法
液氮冷冻、激光、微波、电子(包括低频、射频、电容场、电离子透入以 及电动振荡)等各种治疗仪器,其治疗原理是利用超低温或超高温产生冷或 热效应,振荡电离子透入生物物理效应、电场电容效应等,从而起到使病 灶组织蛋白凝固、血管栓塞封闭、电灼电凝止血、切割、组织变性、坏死 脱落或硬化萎缩等治疗目的,仍属于硬化和枯痔疗法类型重复再现,同手 术疗法结果是相似的。
内痔 是指肛管血管垫的
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 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 位。内痔由齿状线以上的静 脉丛形成,表面覆盖直肠粘 膜。痔的位置多位于直肠下 端、直肠上动脉分支处,即 截石位3、7、11点,基底较 宽。
外痔 是指齿状线远端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
外痔由齿状线下方的直肠下静脉丛形成,表面覆盖肛管皮肤; 包括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及炎性外 痔,其中最常见的是血栓性外痔。
点,严重时呈环状脱出肛门,呈梅 花状,又称环状痔;若发生嵌顿, 可引起充血、水肿甚至坏死。
辅助检查:肛门镜检查可见肛管齿状线附近突出的痔。
处理原则
① 手术疗法 久治不愈或已形成较大的混合痔或花环痔者,应手
术治疗。目的是摘除痔核或用缝扎等机械方法使之栓塞 或萎陷。电凝或激光照射也很有效。外痔急性血栓形成, 则需立即切开,取出血块,一般外痔多无需特殊治疗。近 年来出现了一种治疗痔疮的新技术——痔上黏膜环切术, 又称PPH手术。其理论根据主要是基于对痔疮发病机制 的新认识。
Ⅲ度:偶有便血,痔在腹内压增高时脱出,无法自行回纳,需用手辅助。
Ⅳ度:偶见便血,痔块长期脱出于肛门,无法回纳或回纳后又立即脱出。
2.外痔 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
湿,有时伴有局部瘙痒。若形成血 栓性外痔,则有剧痛,排便、咳嗽 时加剧,数日后可减轻;在肛门表 面可见红色或暗红色硬结。
3.混合型痔 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特
(二)静脉曲张学说
从解剖上看,门静脉系统及其分支直肠静脉都无静 脉瓣,血液易于淤积而使静脉扩张,加之直肠上、下 静脉丛壁薄、位浅、抵抗力低,末端直肠粘膜下组织 又松弛,都有利于静脉扩张,若加上各种静脉回流受 阻的因素,如经常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及盆腔内 巨大肿瘤等,都可使直肠静脉回流发生障碍而扩张弯 曲成痔。肛腺及肛周感染也可引起静脉周围炎,静脉 失去弹性而扩张成痔。
1.内痔 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痔块脱出。便血的特点是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
血,若发生血栓、感染及嵌顿,可伴有肛门剧痛。便血较轻时表现为粪 便表面附血或便纸带血,严重时则可出现喷射状出血,长期出血病人可 发生贫血。
Ⅰ度: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自行停止,无痔块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痔块在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可自行回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