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一课一练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6观潮语文s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6观潮语文s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6观潮语文s版6 观潮1.用“√”标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大堤.(dītī) 崩.裂(bēng bēn) 吼.叫(hǒu kǒng) 沸.腾(fèi fú) 风号.浪吼(háo hào) 屹.立(yìqǐ)2.读拼音,写词语。

jùshuōhéng wògǔtǎzhèn dòng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观:A.看到的景象;B.看;C.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1)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 )(2)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3)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 )4.补充课文中的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句中把比作。

3.读了文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搜集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和同学一起交流。

6 观潮字词训练营1.dībēnɡhǒu fèi háo yì2.据说横卧古塔震动3.(1)B (2)C (3)A4.人声漫地天水震耳山地平静震耳欲聋漫天卷地句子七彩虹 1.(1)用闷雷滚动的声音来比喻浪潮从远处传来的声音,可以想象大潮来势之大,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2)漫天卷地风号浪吼2.人山人海阅读风景线 1.由远到近2.示例: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白浪城墙3.这段文字运用比喻进行描写,形象生动。

如:把“白浪”比作“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写出了大潮浪头之高;把“浪潮”前进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气势。

素养提升屋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海宁市是观潮第一胜地,所以又称为“海宁潮”。

潮涌全程80千米,历时4个小时。

《观潮》一课一练教师卷

《观潮》一课一练教师卷

《观潮》一课一练教师卷《观潮》一课一练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浙江(钱塘江)之(的)潮,天下之伟观(雄伟的景观)也。

自(从)既望(农历........十六日)以至十八日为盛(盛大)。

方(当??时)其(指潮)远出(发、起)海门,...仅如银线;既而(过一会儿,不久)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连接着天)而来,大声如.....(像)雷霆,震撼激射(激扬喷射),吞天沃日(冲荡太阳,沃,用水淋洗),势极(极.....其)雄豪(雄伟豪壮)。

杨诚斋诗云(说)“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这样的景....象)也。

每岁(年)京尹出(来到)浙江亭教阅(检阅)水军,艨艟(战船)数(几)百,.......分列(分别排列)两岸;既而尽(极尽,穷尽)奔(疾驶)腾(腾起)分合五阵(阵法).....之势,并(同时)有乘骑(马)弄旗标(树立,举)枪舞刀于(在)水面者,如履(踩).....平地。

倏尔(忽然)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水爆轰震(轰........鸣震耳),声如崩(崩塌)山。

烟消(消散)波静,则一舸(船)无迹(踪迹,踪影),....仅有“敌船”为(被)火所焚,随波而(连词,表修饰)逝(去,往)。

...吴儿善(擅长)泅(游泳)者数百,皆(都)披(披散)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争相奋力),溯(逆流)迎而上,出没于(在)鲸波(巨浪)万仞(形容狼..........头极高)中,腾(翻腾)身百变(变换尽各种姿态),而旗尾略不沾湿,以(凭借)此.....(这种(表演))夸(夸耀,显示)能(技能)。

..江干(江岸)上下十余(多)里间,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车马塞(堵满)途,饮食(食物)百物皆倍(加倍)穹常时(平常),而........僦赁(租用)看幕,虽(即使)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不容间(中间)......也。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江横玉系腰(jì)教阅(jiāo)艨艟(méng)(chōng)乘骑(jì)如履平......地(lǚ)倏尔(shū)舸(gě)江干(gān)鲸波(jīng)....珠翠罗绮(qǐ)万仞(rèn )溢目(yì)车马塞(sè )途....穹(qióng)僦赁(jiù)(lìn)不容间(jiān )....三、文学常识填空1.本文选自《武林旧事》,作者是周密,字公瑾,宋朝人。

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课一练 1 观潮(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课一练 1 观潮(含答案)

1 观潮1.看拼音,写词语.huī fùáng shǒu zhú jiàn lǒng zhào()()()()héng guàn ruò yǐn ruò xiàn màn tiān juǎn dì()()()2.把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来.薄雾(báo bó)闷雷(mèn mēn)踮脚(diàn diǎn)飞奔(bèn bēn)风号浪吼(háo hào)水涨船高(zhǎng zhàng)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人声水天相人人若若头进山地天卷地风浪吼水天荡荡风平浪(1)在上面的词语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在上面六个词语中,形容人很多的词语是,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的词语是;我还知道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有,描写潮水的四字词语还有4.按要求写句子.(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成反问句)(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缩句)(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仿写句子). 5.课内阅读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èi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zhàn chàn)动起来.(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选出合适的词语.(2)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3)我能写近义词.顿时犹如颤动逐渐(4)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山崩地裂(5)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 ,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 .(6)从第一段话中的“人声鼎沸”“沸腾”两个词可以看出 . (7)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序号)①景象非常壮观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8)“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 ,说明 .(9)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6.课外阅读.钱塘秋潮东南名川钱塘江的江口,极像一支巨大的喇叭,向内逐渐浅狭,致使潮波的传播受到约束,引起海潮倒灌,这样也就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钱塘秋潮.而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秋潮,则更是誉为天下一大奇观,苏轼曾为此留下了“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赞叹.这一天,钱塘秋潮涌袭而来时,潮头壁立,可达3.5米之高,波涛汹涌,犹如万马奔腾,雷声滚动.“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正是钱塘秋潮的真实生动的写照.每逢农历八月十八日,中外游客就会云集海宁盐官附近,观赏钱塘秋潮.中午时分,远处猛然间传来隆隆的响声,恰似闷雷在滚动一般.大潮来了!向东眺望,只见那潮头像一匹素练缓缓地向前涌动.转眼间,轰鸣的潮声更响了,大潮忽又化作无数挤挤挨挨的洁白如雪的天鹅,仿佛被什么驱赶着,急匆匆奔跑而过.潮声的声势更加浩大了,好似春雷炸响轰鸣,不绝于耳.素练突然变成了高耸的城墙,天鹅陡然化作了壮伟的潮峰.它好像凶猛的银龙直扑海塘,咆哮的雄狮横扫大堤;又恰似威勇的千军凌波争渡,奔腾的万马踏水而来.潮声震耳欲聋,浪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气势磅礴.相隔几分钟后,便可看到一阵从南面呼啸而来的回头潮,扑向从东边咆哮而来的浪头,翻翻滚滚,形成叠起的巨浪.紧接着,先到的潮头撞在北岸上,形成一股更为迅猛的回头潮,于是三股迅疾的潮头在江中猛然撞击.霎时间,激起十几米高的冲天水柱,发出崩云裂岸的轰然巨响.看吧,水柱画如山岳,巍然耸峙于源远钱塘;听吧,轰鸣响似雷霆,沸腾灌响在寥廓晴空,真是雄浑之极,壮观之极!(1)照样子写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至少两个)霎时间(2)用“”画出文中的两处比喻句.(3)本文采用了的写法,首先解释钱塘秋潮的成因,点明的秋潮是天下一大奇观,抓住、的特点,描绘出壮观景色.接着围绕潮声,分三步具体描述:起初像闷雷滚动, ,像无数的白天鹅涌来,发出轰鸣;继之像 ,像 ,像 ,声势浩大,迅猛异常,潮声震耳欲聋;到高潮时, ,水柱冲天,响声崩云裂岸.使人真切地感到钱塘秋潮每一阶段的具体景象,形成了全面而深入的印象,造成如身临其境之感.(4)钱塘江秋潮的真实写照是什么?(5)苏东坡是怎样赞叹钱塘秋潮的?参考答案1.恢复昂首逐渐笼罩横贯若隐若现漫天卷地2.bó mèn bēn diǎn háo zhǎng3.鼎沸接山海即离齐并崩裂漫号相接浩浩静(1)风平浪静风号浪吼(2)人山人海浩浩荡荡人潮如织惊涛拍岸4.(1)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吗?(2)钱塘江横卧在眼前.(3)雨越下越大,就像瓢泼一样,迅速地浇向大地.5.(1)沸腾横贯(2 fèi zhú bìng chàn(3)立刻好像振动渐渐(4)人声鼎沸(5)闷雷滚动一条白线(6)观潮人的惊喜之情.(7)④(8)浪潮形象地说明了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9)由远及近移来再近些越来越近6.( 1)一瞬间一刹那一眨眼( 2)东南名川钱塘江的江口,极像一支巨大的喇叭.向东眺望,只见那潮头像一匹素练缓缓地向前涌动.(3)总分农历八月十八日潮急浪高轰鸣巨响银龙雄狮千军万马三股浪潮在江中交汇撞击(4)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5)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统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观潮》(精品含答案)-统编版教材小学

统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观潮》(精品含答案)-统编版教材小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 观潮一、看拼音写汉字zhǎng cháo hé dī kuān kuò lǒng zhào dùn shí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广场上人声鼎.(dǐng tǐng)沸,喜欢安静的姐姐快要崩.(péng bēng)溃了。

(2)虽然外面北风怒号.(háo hào),但是战士们一听到集合号.(háo hào)就立刻行动起来。

三、选词填空。

(1)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 )在城市之中。

(2)中国( )在世界的东方。

(4)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5)()潮头奔腾西去,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6)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同学们()欢呼起来。

四、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白浪()()()号()吼()()鼎沸()()卷地()崩地()人()人()(1)形容人多的词语:、(2)描写潮水声音的词语:、(3)描写潮水样子的词语:、五、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观:①看;②看到的景象;③对事物的认识。

天下奇观.走马观.花世界观.(2)潮:①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②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事物;③湿。

思潮.万千潮.起潮落饼干受潮.了六、按要求写句子。

①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用加点词造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江面很平静。

(扩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登上了海塘大堤。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大堤上人山人海,人多极了。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部编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课课练一课一练【3套】

部编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课课练一课一练【3套】

部编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同步练习(含答案)课课练一课一练一、拼音小关卡。

1.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画去。

闷.(mēn mèn)雷涨.(zhǎng zhàng)潮恢复.(hùfù) 飞奔.(bēn bèn)而来2.读拼音,写词语。

(1)早晨,bó wù()lǒng zhào()着整个山林,远远望去,山林好像méng()上了一层轻纱。

(2)我们在yán()官镇终于看到了被 chēng wéi()天下奇观的钱塘江dà ch áo()。

二、词语游艺厅。

1.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若()若()人()人()风()浪()漫()卷()(1)元宵节晚上,广场上_________,热闹极了。

(2)夜幕降临,周围黑漆漆的,只有远处的渔船上的灯火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疾驰。

()(2)天气很冷,但松柏依旧..苍翠欲()(3)中国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3.选词填空。

横卧横贯(1)陇海铁路( )我国中部。

(2)宽阔的钱塘江( )在人们眼前。

奔腾沸腾(3)当看到刘翔第一个跑到终点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顿时()起来了。

(4)黄河日日夜夜()不息,哺育着英勇的中华儿女。

三、句子训练营。

1.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用”若隐若现”写一句雨中的山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先……然后……最后……”写钱塘江潮水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下列句子,找出比喻句,在括号里打“√”。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似的(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一课一练-1.《观潮》(含答案)_人教部编版2020-2021

一课一练-1.《观潮》(含答案)_人教部编版2020-202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 观潮一、看拼音写汉字kuān kuò lǒng zhào zhú jiàn yóu rú dùn shí二、用 "√〞画出以下加点字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1.钱塘江大潮 ,自古以来被称.(chēn chēng chèng)为天下奇观 .2.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 ,登上了海塘大堤.(tī tí dī) .3.江面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bó báo)雾 .4.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似闷.(mēn mèn)雷滚动 .5.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hǒu kǒng) .三、辨字组词 .称 ( ) 盐 ( ) 蒙 ( ) 昂 ( )弥 ( ) 盗 ( ) 家 ( ) 易 ( )潮 ( ) 沸 ( ) 杆 ( ) 称 ( )朝 ( ) 拂 ( ) 竿 ( ) 秤 ( )四、选词填空 .①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 ( )在江边 .②几棵老松树 ( )在山坡上 .③过了好久 ,钱塘江才恢复了 ( ) .④老师走进教室 ,同学们立刻 ( )下来 .⑤那声音 ( )山崩地裂 .⑥浪潮越来越近 , (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五、在比喻后面打 "√〞 ,不是比喻句的打 "×〞 .(1 )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2 )大地好似都被江潮震得颤抖起来 .( )(3 )有时候海水又像逃兵退出离海岸很远的地方 .( )六、把 "大地好似都被江潮震得颤抖起来 .〞改为 "把 "字句正确的选项是( )A. 大地好似都把江潮震得颤抖起来 .B. 江潮好似都被大地震得颤抖起来 .C. 江潮好似都把大地震得颤抖起来 .七、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 ,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 ,过了很久 ,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 ,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八、课内阅读 ,答复以下问题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 ,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 ,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 ,越往东越宽 ,在雨后的阳光下 ,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 (bó bé )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 (屹立耸立 )在江边 .远处 ,几座小山在云雾中假设隐假设现 .江潮还没有来 ,海塘大堤 (dī tí )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 ,等着 ,盼着 .1.用 "\〞划去带点字的错误读音和括号中使用不当的词 .2.说说这段话主要写的是 .3.作者观潮的时间是: ,地点是: .4.潮来时 ,江面上景色怎样 ?(1) .(2) .5.岸上的景色如何 ?说明了什么 ?答案:一、宽阔笼罩逐渐犹如顿时二、1. chēng 2. dī3. bó 4. mèn 5. Hǒu三、名称弥漫食盐盗窃蒙蒙家庭昂首|容易潮水朝向沸腾吹拂木杆竹竿名称杆秤四、①挺立②屹立③平静④安静⑤如同⑥犹如五、(1 )√(2 )×(3 )√六、C.七、4 2 1 5 3八、1. bé耸立tí2. 潮来前,江面很平静以及人们盼着潮来.3. 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4. (1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2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5.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假设隐假设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教学反思1 、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不得偷懒.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经验,扎扎实实搞教研.2 、要勤于记录,善于总结、扬长避短.记录的过程是个学习积累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3 、要突破创新、富有个性,倾心投入.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良,要正确处理好模仿与开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原有的根底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弘扬工匠精神,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优选】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 观潮∣人教新课标 (含答案)

【优选】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 观潮∣人教新课标 (含答案)

1、观潮(课时训练)一、读拼音,写词语。

lǒng hào fèi téng lián guàn()()()áng shǒu dōng wàng huī fù()()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若()若()人()鼎()风平()()山()地()水天()()浩浩()()三、选词填空。

横贯横卧1、宽阔的钱塘江()在眼前。

2、那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江面。

四、我是小医生。

(1)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2)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3)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夏天郭奕明①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

”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济南夏天的天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②暑假里的一天,天气热得厉害。

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整天没有一丝风,护城河旁的柳树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儿生气;知了拼命地叫着“热……热……”;地面上连只蚂蚁也难寻——它们也受不了这热魔。

③就这样煎熬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天还是这么热。

④突然,柳条稍微动了一下。

谢天谢地,终于起风了。

一会儿工夫,风大起来了,吹得尘土和纸屑乱飞。

我高兴地跑出去,享受这珍贵的凉风。

看天上,好像是天公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浓浓的乌云迅疾地盖住了半边天。

⑤风一阵紧似一阵,可是那整整一天积攒下来的热浪却总也赶不走。

“啪嗒”,一个凉凉的东西打在我身上,雨!而且这么大的雨,刚开始下,雨点就有五分硬币那么大!雨点不断地往我头上落,头上顿时感到凉凉的,真痛快!那讨厌的热浪仍然缠着我的腿和脚,马路仍然烫人。

⑥雨,越下越大了,最后一丝热气终于被‘‘驱逐出境’’了。

密集的雨点砸到人身上,还真有些疼呢!我真像一只落汤鸡,赶紧往家跑。

这时,雨更大了,窗外只见白晃晃的雨水,没头没脑地往下浇。

那一排柳树闪着翠绿的颜色,使劲地左摇右摆,像是在狂欢;天上电闪雷鸣,像是在快乐地欢呼!⑦过了半个多小时,雨下小了——更小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一课一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一课一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一课一练含答案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边画“√”。

笼盖( l ónɡl ǒnɡ)瞬时( shà s à)矗立( qǐy ì)熙熙攘攘( dǐnɡ tǐnɡ)二、看拼音写汉字。

cháo tóuzhújiàndùn sh íl ǒnɡ zh ào三、选择适合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广阔辽阔1. 我家门前有一条()的街道。

2. 我们的国家地区(),物产丰富。

沉静安静3. 过了许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4. 海滨的夜色多么(),多么漂亮!四、把下边的词语增补完好。

浩浩()()山崩()()人声()()若隐()()五、比一比,组词语。

提()潮 ()锯()盼()堤()朝 ()据()粉()六、词语仿写。

山崩地裂(描绘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号浪吼(含有“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句子训练。

1.浪潮愈来愈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大荡地飞驰而来。

(用加点的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腾,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 __________比喻成了 __________。

你来仿写一个和“潮水”相关的比喻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依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课文是依据()、()、()的次序描绘钱塘江大潮这天下奇景的。

2. “浪潮愈来愈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hào)浩大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仿佛山崩( bēnɡ)地裂,仿佛大地都被震(zhèn)得抖动起来。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一、 l ǒnɡsh à yì d ǐnɡ二、潮头渐渐立时笼盖三、 1. 广阔 2. 辽阔 3. 沉静 4.安静四、荡荡地裂鼎沸若现五、提水堤岸大潮旭日锯子依据期望花粉六、示例:熙熙攘攘万籁俱寂风和日丽说笑风生七、 1. 示例:阳光洒在河面上,河面亮闪闪的,如同长长的锦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潮》一课一练(16)八上人教版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艨艟
..()善泅.()倏尔
..()
倍穹.()僦赁
..()乘骑.()
2、解释加点的词。

(1)方.其远出海门:
(2)吞天沃.日:
(3)人物略.不相睹:
(4)倏尔
..黄烟四起:
(5)则一舸.无迹:
(6)玉城雪岭际天
..而来:
3、区分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词义。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海涌银为.郭:
(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随波而.逝: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3)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4)出设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
5、翻译下列句子。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3)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6、古诗文写潮的名句很多,试写出两句。

7、根据提供的语境和句式,在横线上续写意思连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语句。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就要为自然增添一分春色;如果我是一只小鸟,就要为时代献出悦耳的歌声;。

二、整体内容
8、南宋的周密以一篇《观潮》向世人展示了钱塘江潮的,水军演习的,吴中健儿高超的,以及,让我们领略了世界第一大涌潮——钱塘涌潮的雄奇壮美,感受了自然的非凡魅力。

9、课文第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0、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用杨万里的诗来概括对钱塘江潮的描写,熨帖自然。

B、文中观潮盛况表现了处在太平盛世的南宋王朝国力的强大,人民安居乐业。

C、作者具体描写钱塘江潮时是由远及近,由色相而及声速,次序井然,富有生活实感。

D、作者在介绍教阅水军时,着意渲染铺张,运笔行文跌宕起伏。

三、重点文段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1、区分加点词的词义。

(1)以:以此夸能:
自既然以至十八日为盛以此夸能:
(2)势:势极雄豪以此夸能: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以此夸能:
(3)观:天下之伟观也以此夸能:
可远观而不玩焉以此夸能:
12、第1段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入手实际情况潮水的?
13、作者写海潮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

1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四、拓展训练
探究题
15、文章第4段写的是游人观潮图。

这段是否多余?
16、文中对水军演习动人情景的描写,有一定的讽喻意义。

试结合文章写作背景来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节选自《海燕》)(乙)①海终于愤怒了。

它咆哮着,猛增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

②音响就越大了。

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③“彦,这里会塌了!”妻战粟起来叫着说“我怕!”
④“怕什么。

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

”我说。

⑤退潮的时候,我扶着她走近窗边,指着海说:“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呀!一样的美。


(节选自《听潮》)
17、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对大海的赞美,具体地看,甲文赞美的对象是,乙文赞美的对象是。

18、甲文用象征手法描写了两种力量的抗争,其中,象征反动力势的有。

19、乙文中“海的美就在这里”,这里的“美”指的是()
A、涨潮时候的惊心动魄美。

B、退潮时候的温柔平静美。

C、既有退潮时候的温柔平静美,也有涨潮时候的惊心动魄美。

D、涨潮时候海浪声音组成的音乐美。

20、《观潮》侧重从的角度写潮,而乙文侧面从的角度写潮。

中考同步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2、这是代诗人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

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23、全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落/乌蹄/霜满天
B、江枫/渔火/对愁眠
C、姑苏/城外/寒山寺
D、夜半/钟声/到/客船
2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写了三种现象:月落、乌蹄、霜满天,巧妙而有层次地表明了夜泊的时间及感受。

B、“愁眠”指愁眠山,又名孤山;“江枫”指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

C、诗的后两句只写了卧闻山寺夜钟这一件事,却使全诗的神韵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

D、全诗在描写江南水乡秋夜里幽寂清冷的氛围中表现了羁旅者萦绕心中的缕缕轻愁,创造了情境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五、片断作文
25、假如你负责海宁市有关钱塘江潮申报世界遗产一事,你申报的理由是什么?请写成一段文字材料,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méng chōng qiú shū qióng jiù lìn jì
2.(1)当……时 (2)用水淋洗 (3)一点儿 (4)忽然 (5)船 (6)连接着天
3、略
4.(1)比喻 (2)夸张 (3)比喻 (4)夸张
5.(1)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这三天潮水最为盛大。

(2)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

(3)食品杂货的价格都比平时成倍提高。

6.示例:(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示例:①如果我是一泓清泉,就要为人间带来些许甘甜②如果我是一枝画笔,就要为生活描绘绚丽的画卷
③如果我是一只蜜蜂,就要为生活酿造甜蜜
8.雄伟景象宏大场面弄潮技巧观潮的盛况
9.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题旨,揭示中心。

10.B
12.从形:仅如银线;从色:玉城雪岭;从声:大声如雷霆;从势:吞天沃日。

13.(1)比喻,例如:“大声如雷霆。

” (2)夸张,例如:“吞天沃日。


14.(他们)争先恐后地迎着潮水逆流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翻腾出没,翻腾尽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15.不多余。

此段写观潮盛况,从侧面写了“浙江之潮”的“伟观”,同时也展现了一幅民俗画卷,丰富了文章内涵。

16.作者以水军演习讽喻_『南宋土朝面对金兵入侵无力反抗,操练水军也只不过是供人观赏而已。

17.波浪海潮
18.乌云、雷声、狂风
19.A
20.视觉听觉
21.初春
22.唐张继
23.D
24.B
25.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