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小学语文_“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对文章重点语句的感悟,理解为什么同一首诗,父母评价完全相反。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2、文章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2.通过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这是一对反义词)你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通过你的读,我能够明白这是一对反义词。
还有什么发现?(运用了引号,起到引用的作用)谁能接过他的说一说这里引用的是什么?(引用了爸爸和妈妈说的话)3.“精彩极了”是文中谁说的话?“糟糕透了”是谁说的话?(板书:母亲父亲)4.谁能看着课题简单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两名学生)5.小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课题扩展法。
二、交流预习。
1.课前,我们已经结合自主学习卡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拿出自主学习卡,同桌交流2、3两题。
2.谁愿意做小老师告诉大家本课需要注意哪些词语?(出示字词)腼腆誊写出版慈祥歧途谨慎兴奋(你能说说誊和誉的区别吗?)继续交流,谁再来大家需要注意什么?)3.兴奋应该读xing,你能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组词吗?4.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词语(出示:腼腆)同学们,词不离句,老师把词语所在的句子找出来了,请位同学读一读,(指名读)你能结合句子解释“腼腆”这个词语吗?5.同学们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三、走进文本,理解内容。
快速浏览1____14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巴迪的父母对他这首诗的具体评价。
(一)理解母亲的评价:1.大家预习的非常充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原文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默读课文,想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巴迪长大后,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
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他晚上七点钟回来。
”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眷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
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我实在等不及了。
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电影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
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
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
”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
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我再也受不了。
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本解读【优秀3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本解读【优秀3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本解读篇一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本设计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受,建构起他们自己的认识。
主要表现为:1、以读为主、在读中思、读中悟,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体悟,建构起自己的认识。
2、尝试探究性、创造性的阅读,激发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习目标:1.学会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学习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预习任务:一、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读课文。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默读全文,并用划出母亲评价的语句。
用﹏﹏划出父亲评价的语句。
自主、合作、探究:一、我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读课文。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什么?巴迪有什么反应?父亲的评价是什么?巴迪有什么反应?四、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我来闯关:1、放声朗读课文,注意咬准字音,读通句子:我能读通句子了!(☆)我能流利地读课文了!(☆☆)2、我会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搂住自豪慈祥谨慎位置出版歧途糟糕誊写3、我会用上题目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我最渴望的爱是,因为学习收获:班级五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2、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一如既往: 完全跟过去一样。
要求:请同学们把词语的意思写在课堂作业 本中(5分钟)。老师抽查(2分钟)。
4、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 自己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面 的问题(5分钟);再同桌讨论,形成答案(2 分钟);然后举手交流,可以补充或纠错(2分 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gāo dí lǒ háo
糕
迪 搂u 豪
qí miǎn tiǎn 歧 腼腆
zhì sī miào bǎn cí xiáng jǐn shèn 置 司 妙 版 慈 祥谨慎
要求:先自读生字,老师抽查(2分钟), 之后齐读。
2、词语
糟糕. 巴迪. 搂住. 自豪.
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 怎样,父亲又是怎样的,“我”又有什么反应。 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 的句子。
要求:先独自仔细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 相关的语句,注上批注(5分钟);再在小组 里交流,形成答案(3分钟) 然后,小组选 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可以补充、纠错或提问 (2分钟)。
明确: 母亲的评价: 精彩极了 父亲的评价: 糟糕透了
我的反应: 腼腆、自豪 得意洋洋 迫不及待 期望能再得到父亲的赞赏 委屈伤心 失望悲伤
母亲的心情: 高兴 、兴奋、激动
(二)品读课文,感受真情:
要求: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反 复练习朗读,读出感情(3分钟),然后自由 举手展示朗读(2分钟);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分钟)。
年
巴德•舒尔伯格
轻
时
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在他68年的 写作生涯里,共创作了34部作品,其中13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 然不同,原因是( D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 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 子。
作业:
练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 “ 我懂了”为题,写一篇450字左 右的作文。横线上可以填上爸爸、妈妈、 老师… 。 要求:从现在的理解出发,写一件曾 经发生的,当时不理解的事,表现爸爸、 妈妈或老师…对你的爱。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 了”
鼓励 赞扬 批评 提醒
爱
正确把握航向,走向成功
成才
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听到 母亲 的评 价后 父亲的 目光被 诗吸引 住了 听到 父亲 的评 价后
兴奋自 豪急切 盼望父 亲回来
紧 张 极 了
委 屈 失 望
这些年来 几年后 现在出 少年时的 当我再 版发行 两种声音 拿起这 很多作 一直交织 首诗时 品后 在耳际。 我从心底 里知道: 这两个极 端的断言 醒悟了 越来越 都有一个 发觉那 体会到 共同的出 首诗的 自己当 发点—— 确相当 初是多 爱 糟糕 么幸运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会 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 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 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却打动了在场 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 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 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 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这个动作写尽了父爱的 要义。
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这是因 为母亲希望儿子对自己更有信心,能取 得更大的成功,所以给予鼓励;
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时因 为父亲要防止儿子骄傲自满甚至误入歧 途,于是对儿子给予警告、提醒和鞭策, 是严格要求。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日常生活中,像这例说说。
小结反思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慈祥严厉
鼓励警告
爱
教学反思
自学质疑
童年时代的巴迪写的第一首诗,父母都有怎样的评价呢?小巴迪又有怎样的反应呢?(快读浏览1—14自然段,用“——”和“~~”分别勾画出父母不同评价的语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巴迪的反应。
小组交流
1、我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当初的幸运?
2、歧途是什么意思?文中“歧途”指什么?
展示点拨
为什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训练拓展
完成导学案“基础达标”的第1、2、4题。
小结反思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导入明标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
2.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重难点
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导入明标
1.师板书课题,生读题。板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别之处?
(精彩和糟糕时一组反义词,课题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加上了引号。)
3.为什么课题要加上引号呢?
(因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亲和母亲说的话,引用文章中人物的话作为课题,要加双引号。)
教学内容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20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20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
那么在教学中,我主要是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想象当作者成人以后成为了以为有名的作家,当他获奖要说感言,那他会感谢谁?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就让学生集中去学习母亲的表扬和父亲的批评。
读是一种最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无论是情感体验,还是个性感悟,只有充分读了,才能有所理解,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体验。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写父母亲的句段,学生合作研读“我”听了父母亲的话后的表现,通过读,体悟父母亲的情感,正确地抓住“我”当时的内心想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最后对母亲和父亲的爱便有了深刻的感悟。
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读是最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自读、指读、范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
那么文章的前半部分用这样的朗读体会的方式学习完了,后半部分属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我抓住16自然段的一处句子:“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他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
”让学生思考“歧途”可能是什么?从而明白一味的得到表扬的弊端。
同时自然的引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其实也需要“警告的力量,时常提醒”。
这一教学过程再次强化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对自己的成长同等重要。
但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特别是我在引导学生发言时,学生的回答都差不多,无法再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此时我的引导作用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的发言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括。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后反思(通用10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后反思(通用10篇)观点不一样的话都能够在课堂畅所欲言,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张扬,这同时也是对于我们师生平等关系的一种肯定。
这时,我灵机一动:为何不来个以学定教,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课堂大讨论呢?我的想法得到全班同学的赞成。
有的学生说:我还是赞成作者的说法。
因为爸爸妈妈这样教他,他最终成为了一个大作家。
有的学生说:对!我们不是有一种传统说法叫父母分别扮演白脸和黑脸来教孩子吗?所以我也赞同作者的说法。
有的学生说:传统的东西就必须是好的吗?传统的东西也有许多是不好的,用在现今社会是不适宜的`。
比如传统常说食不言,寝不语。
我看就不适合我的家。
我们白天都不回家,晚上吃完饭后,我们都各自忙自我的事。
如果不是在晚饭时间边说边吃,根本就没有时间来了解各自白天的事了。
我看白脸和黑脸的说法就不必须对!有的学生说:如果不这样,那你认为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有的学生说:我期望我的父母教育我时(态度)一致。
要么是表扬,要么是批评。
有的学生说:而我则只要我的爸妈指出、批评我做得不对的地方。
因为我表扬多了容易骄傲。
有的学生说:我期望我的爸妈在我做得好的时候一致表扬我,在做得不好的时候一致批评我。
学生们个个都那么投入,脸上红通通的。
下课的歌声响起来了,我在极不情愿的情景下,叫停了学生们激烈的讨论。
我十分肯定所有学生的发言。
还特意表扬了有不一样观点的学生。
针对刚才学生的发言,我因势利导:你们有这样的想法,你们的家长明白吗?今日晚上请你回去与家长谈谈你们的想法,并且把你们谈论的结果写下来,告诉我,好吗?下课了,我笑着与学生点头再见,高兴地离开教室。
教室里仍旧一片议论声。
从课后学生写的情景和后期与家长的交流情景来看,学生与家长经过课后的`谈心,在教育孩子的态度这一方面,家长与学生基本上达成一致的看法。
有的学生在日记本上写道:我很高兴我的提议得到我的父母的赞成。
看来,只要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供给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学时)
日积月累:生活中,母爱无微不至、触手可及、散发着浓郁的芬芳。
而父爱却深深地藏匿在父亲严厉的眼神中,只有当岁月走过,你才能渐渐明白其中的寓意。
【学习目标】
1.认真读课文,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
3.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语段。
【检查反馈】
课文回放:
“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分别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导学释疑】
1.读课文15自然段,说说几年后“我”对父母当年评价的认识有了怎样的变化?
(先独学,再和同桌对学交流)
2.成年后,“我”成了一名作家,对这件事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细读课文16-17自然段,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多读几遍,
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独学:认真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并做简单批注;群学: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3.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情况吗?谈谈你的感受。
(提示: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达标检测】
读一读,试着写一写:
父爱是一座塔标,父爱如辽阔的大海,
指引着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深沉而宽广。
母爱是一湾水,母爱是甘甜的雨露,
总能映出我前行的身影。
滋润着我的心田。
,…………
爱是( )、()、()。
母爱像(),()。
父爱像(),()。
【课后作业】
1.结合达标检测,自己创作一首关于爱的小诗,题目自拟。
(必做)
2.推荐文章《父爱,就在拐弯处》(必读)
3.推荐好书《爱的教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