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

合集下载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实施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实施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保障我市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X〕24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方案的通知》(X办函〔X〕63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省下达我市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的划定任务是: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8.69万亩(全部为水稻)、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1.8万亩(全部为天然橡胶)。

各地要从X年开始全面推进划定工作,X年10月底前完成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在完成划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两区”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服务健全、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提高我市水稻和天然橡胶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粮食生产功能区。

要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以水土资源环境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水稻优势主产区和产粮大县为重点,划定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48.69万亩。

具体分解划定任务见附件。

(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全市划定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1.8万亩,划定工作由X农垦局负责。

二、全力推进“两区”划定(一)划定标准和条件。

各地在开展“两区”划定工作时,要优先将具备以下标准和条件的地块划入。

1.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1)已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土壤较为肥沃,耕地质量等级在五等以上的水田,近年来基本种植水稻的田块;(2)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水田面积不低于300亩,丘陵地区连片水田面积不低于30亩;(3)农田水利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灌溉条件较好,排灌能力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生态环境良好,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4)周边涉及农业生产的河道水系通畅、灌溉条件保障、交通相对便利,农用输电线路等设施能满足生产需求,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等符合生产质量安全要求的田块(划入粮食禁止生产区域的,不得划为粮食生产功能区)。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方案》(国发〔X〕24号)精神,按照《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实施方案》(农计发〔X〕99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33号)、《X省农委X省国土资源厅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的通知》(X农计〔X〕44号)、《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40号)要求,全面做好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1.划定“两区”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求进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定提升,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生产用地的矛盾不断凸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任务依然艰巨。

划定“两区”是落实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以及国家重要农产品有效自给的重大举措。

2.划定“两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重大举措。

通过建立“两区”进一步聚焦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用地细化落实到地块,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保证。

3.划定“两区”是完善农业调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以“两区”为平台,集成农业科技和农机推广应用,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宏观调控方式,有利于实现强农惠农政策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监测和精准评价,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生产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积极性,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建设。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做好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X〕11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划定目标我市“两区”划定任务为280万亩(实际占用耕地面积),X年年底前要全面完成。

“两区”地块要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一)粮食生产功能区。

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280万亩,其中小麦280万亩、玉米180万亩,种植面积重叠。

(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10万亩大豆,大豆种植面积与小麦重叠。

二、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

综合分析现有永久基本农田现状以及小麦、玉米、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等因素,按照布局合理、标识清晰、生产稳定、能划尽划的原则,结合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X年—X年)等,科学合理划定小麦、玉米生产功能区和大豆生产保护区,落实到地块。

2.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两区”划定必须充分尊重农民自主经营的意愿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激励,鼓励农民参与“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鼓励农民发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3.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围绕保护核心产能和保护产业安全,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当前与长远、生产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改善。

(二)划定范围。

符合以下基本要求的地块优先划入“两区”:1.基础条件相对较好。

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0亩;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未列入退耕还林等范围的地块。

粮食生产功能区与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规程

粮食生产功能区与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规程

粮食生产功能区与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规程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的划定,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具体规定如下:
一、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原则:
(一)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土地肥沃,适宜作物生长;
(二)粮食生产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生产技术成熟;
(三)粮食生产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粮食安全保障有重要意义。

二、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原则:
(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具有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消费者认可度;
(二)生产技术熟练掌握,质量稳定可靠,供应能力较强;
(三)该地区的农产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该地区的农产品有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三、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程序和方法:
(一)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土地利用、气候、土壤、生产实况等方面的信息;
(二)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包括田块调查、作物生长状况评估、生产技术评估等;
(三)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农业政策,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制定划定方案;
(四)公示划定方案,听取相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五)最终确定划定方案,并进行公告和备案。

四、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后的保护和管理: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二)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发展;
(三)加强监管和执法,保护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秩序;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保护的认识和支持。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X〕24号)精神,按照《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农计发〔X〕99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33号)要求,全面做好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一)划定“两区”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求进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定提升,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生产用地矛盾不断凸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任务依然艰巨。

划定“两区”是落实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以及国家重要农产品有效自给的重大举措。

(二)划定“两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重大举措。

通过建立“两区”,进一步聚焦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用地细化落实到地块,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保证。

(三)划定“两区”是完善农业调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以“两区”为平台,集成农业科技和农机推广应用,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宏观调控方式,有利于实现强农惠农政策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监测和精准评价,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生产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积极性,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建设。

二、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市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农业、水务、统计、金融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农委。

领导小组下设划定工作推进组、建设工作推进组,两个推进组分别负责两区“划定和建设日常工作。

某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方案(最新)

某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方案(最新)

某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方案(最新)为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聚焦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明确区域农业功能定位,实行精准化管理,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X〕24号)、《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农计发〔X〕99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建设方案的通知》(X政办规〔X〕5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X〕1号),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依托主体功能区划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布局,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突出功能定位,科学划定。

围绕保核心产能,综合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细分农业功能,划定建设优势明显、产能稳固的“两区”,提高区域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突出持续发展,统筹划定。

围绕保主产区利益,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妥善利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搞好相关规划衔接。

3.突出能划尽划,充分划定。

以永久基本农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进行划定,做到“择优划定、应划尽划、能划尽划,划足划实”。

4.突出技术主导,精准划定。

依法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第三方技术单位,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严格遵守“两区”划定技术规程和数据库规范,做到有序推进、精准划定、不返工。

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

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

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全面做好我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 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X政办发〔XX〕133号)和《XX省农委XX省国土资源厅XX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的通知》(XX农计〔XX〕4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一)划定“两区”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求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定提升,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生产用地矛盾不断凸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任务依然艰巨。

划定“两区”是落实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以及国家重要农产品有效自给的重大举措。

(二)划定“两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重大举措通过建立“两区”,进一步聚焦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用地细化落实到地块,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保证。

(三)划定“两区”是完善农业调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两区”为平台,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宏观调控方式,有利于实现强农惠农政策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监测和精准评价,更好地调动各乡镇和农民生产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积极性,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引领全县现代农业建设。

二、组织领导成立XX县“两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划定工作推进组、建设工作推进组,两个推进组分别负责“两区”划定和建设日常工作。

各乡镇也要成立领导小组,积极推进“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三、工作任务(一)细化任务,将划定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按照我县“两区”划定任务,结合各乡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粮食和大豆种植用地面积等因素,确定各乡镇“两区”划定任务。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33号),全面做好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一)划定“两区”是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粮食产业是我市农业最大的优势产业,通过划定和建设“两区”,稳步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划定“两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种植结构和农作物区域布局的重大举措。

通过划定和建设“两区”,进一步聚焦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用地细化落实到地块,有利于我市进一步调整农作物和优化种植结构区域布局,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供重要保证。

(三)划定“两区”是完善农业调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以“两区”为平台,集成农业科技和农机推广应用,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宏观调控方式,有利于实现强农惠农政策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监测和精准评价,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生产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积极性,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建立,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二、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X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担任,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水利局、市统计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领导小组下设划定工作推进组、建设工作推进组,分别负责“两区”划定和建设日常工作。

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并研究制定具体推进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三、工作目标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总的任务指标为672.6万亩,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628万亩(水稻89万亩、玉米539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44.6万亩(大豆44.6万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已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两区”片块,应查清或记录田间道路、 沟渠等长宽、数量、属性,以及机井、气象站点等数量数据。
成果归档
图件成果
工作底图 “两区”空间分布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 …
数据成果
“两区”划定数据库
表册成果
文本成果
“两区”划定汇总表 “两区”管护责任一览表 …
划定方案 管护责任书 检查记录 技术报告 工作报告 …
农村道路、沟渠、水系等线状地物或行政区域界线 为边界划分图斑地块。
任务
“两区”划定
按照规定程序, 确定“两区” 空间位置、面 积,记录相关 信息并更新、 统计、汇总。
上图入库
将划定成果制 成电子地图, 整理汇总,建 立“两区”数 据库。
建档立册
建立“两区”划 定表册、图件、 文本和数据等 成果的档案管 理制度,明确 成果资料的归 档、管理和使 用。
➢ 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为依据,保证基础电子数据应坐标系一致;
➢ 数学基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1985国家高 程基准
➢ 计量采用米、平方米和亩,四舍五入保留两位数字,统计汇总单位采 用公顷,四舍五入保留四位数字;
➢ 实地勘查以乡镇为基本单元,逐村开展,勘查对象包括地块空间位置、 数量、边界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重点是地类发生变化的永久基 本农田、未承包到户的农村集体土地以及初步划定时未纳入“两区” 片块边界的集中连片耕地;
划定要求——基本条件
永久基 本农田
➢ 单个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 品生产保护区),平原区相对集
中连片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0亩,
丘陵区相对集中连片面积原则上
不低于50亩;
➢ 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入
“两区”。
划定要求——“两区”范围
➢ 以永久基本农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 果为基础
➢ 以明显线状地物、自然地貌、人工地物界限、行政 区界限及权属界线为参照
划 定 流 程
划 定 技 术 流 程
工作准备
组织准备
•政府单位——领导小组 •技术单位——项目组
资料准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国土局) •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综合生产建设资料(农业局) •其他资料(各规划资料、耕地质量资料、遥感影像图等)
工具准备
•硬件设施——电脑、测量仪器、保密硬盘等 •软件设施——内业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质检软件等
划定要求——“两区”管护
➢ 保护责任落实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新型 经营主体、国有农场等签订保护责任书设立标志牌
➢ 责任书应包括:“两区”片块空间位置说明、片块代码、 “两区”面积、农田灌排工程情况、责任人、责任书编 号、管护责任等。
➢ 每个乡镇应设立一个“两区”标志牌,标示出“两区” 片块空间位置和范围示意图、片块代码、“两区”面积、 农田灌排工程、管护责任人(主体)和监督举报电话 等信息
• 镇、村组织图件 审核
• 张榜公示7个工 作日
• 公示中村(组) 提出异议,应及 时核查、修正, 并在此公告公示
勘误修正
结果确认
• 公示无误,签章 确认
表格 要素
空间 要素
图件 要素
数据入库
县级成果初验100% 市级检查验收≥50% 省级抽检核实≥5% 验收合格归档
技术要求
➢ “两区”划定应采用最新基础资料;
图件编制
底图制作 实地勘验 面积量算 分布图编制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土地利用现状成果 相关规划成果
地块空间位置、数量、边界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流转情况
底图标注信息勘验 地块图斑面积总和=片块面积
片块面积总和=区面积 县级分布图 乡级分布图
• 以村(组)为单 位输出“两区” 纸质图件
材料准备
公告公示
山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 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
“两区”是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划定用 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棉花等重要农产 品有效供给的生产区域。 粮食生产功能区——能够稳定种植小麦、玉 米和水稻的优势生产区域; 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能够稳定种植棉 花的优势生产区域。
“两区”片块划分
➢ “两区”空间上包括区——片块——地块三个层级; ➢ 在“两区”片块范围内,以实际宽度不小于1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