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__长江流域___第三课时保护与治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共21张PPT素材)

长江的治理(各河段 )
治理与保护:长江各河段存在哪些生态问题 们之间有联系吗?应该如何治理和保护长江?
问题 上游 水土流 失严重
原因 地处半干旱区,畜牧业为 主,草地破坏严重
措施
保护 营造
中游 (关键:防洪)
降水量大,集中多暴雨、 泥沙淤积、洪涝灾 支流多;生产生活用水污 染大 害、水污染
打坝 兴建 水利 放
第三节
河 流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一、识长江
发源地:唐古 拉山(青藏高原 )
河段划分
宜昌
上游
湖口
中游
长江干流流经省区
青海
唐古拉山
西
藏 四川 云南
安 重庆 湖北 徽
上海
湖 江 南 西
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
主要支流及湖泊
嘉 陵 江
雅 砻 江
岷 江
最 长 支 流 ︱ 汉 江
洞庭
乌 江
湘
赣
江
江 鄱
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1.长度最长
6300千米
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2.流域面积最广
180多万平方千米
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3.水量最大(汛期长,支流多)
长江三峡
长江上游:
落差大,水能资源
有“水能宝库”之
长江上游
长江中下游:
江阔水深,适于
有“黄金水道” 誉
长江中、
黄金水道
京
杭
京 运 京 广 京沪 河 线 九线 通航里程长 线
四季通航
其他方面:
水资源(饮用水、灌溉水源) 旅游资源(三峡风光) 渔业资源(天然捕捞,养殖)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四川盆地
宜昌
巫峡 湖口 西陵峡
瞿塘峡
二)长江的开发和治理 1、长江的开发 (1)长江的水能开发及 利用 (2)长江的航运价值
(
长江水电站和水利工程图
三峡工程
岷 江 重庆 洞庭湖 宜昌 武汉 湖口 鄱阳(部分)剖面图
水能宝库
思考:长江上游的落差怎么会如此之大呢?
长江上游由第一级阶梯降落到第二级阶梯,又由 第二级阶梯降落到了第三级阶梯;从青藏高原降落到 了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长江的开发
学习目标
1.长江的概况 2.长江的开发: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3.长江的治理
自主学习 1.长江的源头及注入的海 洋;长江的长度。 2.长江干流流经的行政区、 地形区和气候区。
3.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以 及长江的主要支流。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一)长江概况 1、长江源头 2、注入海洋 3、长度和流域面积 4、流经省区 5、流经的地形区 6、主要支流和湖泊 7、各河段分界点及特征 8、水文特征
我们的 家乡江阴更 处在“黄金 水道”上的 黄金地段。
——
2、长江的治理 (1)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长江流域的洪灾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地区
长江多洪灾的原因:
A.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广,流域降水丰沛,汛 期长,水流量大,夏季多暴雨,各支流同 时涨水 B.长江中上游地区滥伐森林,滥垦草地, 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流沙 入江使河道淤积,排水不畅;围湖造田, 形成泥沙淤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 泊失去调蓄作用
(二)长江的开发和治理 1、长江的开发 (1)长江的水能开发及利用 (2)长江的航运价值 2、长江的治理 (1)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2)治理措施 川江、荆江的治理 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
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长、最重要的河流,也是全国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水域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长江流域的水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长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要解决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需要从源头上加强污染物排放治理。
面对不断增长的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必须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和控制体系。
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更清洁、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要加强长江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对于全国的水资源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使用,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状况日益恶化。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流域水资源的调控管理、推广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以及建立水资源权益划分和保护机制等,以实现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此外,长江流域的水域生态系统保护也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方向。
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导致水生生物种群的急剧减少,破坏水域的生物多样性。
因此,需要加强湿地保护、水生态修复和水生物保护,为各类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水域污染物的处理和减量,减少对水生态系统的污染和破坏。
最后,要实现长江流域水环境的全面治理,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协调,畅通信息共享渠道,统筹协调各类治理措施的落实。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良好氛围,为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总之,长江流域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各方面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制定相应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动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使长江这片美丽的水域得到更好地保护,为未来的世代留下更清洁、更美丽的长江。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后说课稿

第三节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来自××中学,很荣幸参加这次说课比赛,与诸位同仁一起探讨地理教学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六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简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二课时,前两节《中国地形和地势》、《气候》的学习是这一课时的知识铺垫,反过来这一课又是对前几节内容的实践与运用,是前几节内容更直观动态地反映中国自然环境的一课时内容,同时又是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自学指导,又与第三章自然资源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中主要描述长江的源流概况、长江的开发、长江的忧患与治理三部分内容。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我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掌握学习河流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深入教材,结合八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教学目标有: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体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长江流域水系图了解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划分等概况。
2.结合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和相关资料了解长江水能分布规律,掌握主要水电站的分布。
3.运用相关资料了解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4.依据相关图片资料了解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长江的开发,知道河流的开发包括哪些方面。
2.通过学习长江面临的问题和治理措施,初步了解分析河流治理措施的主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长江开发和治理,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长江源流概况。
(四)说教学难点:长江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修二公开课教案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第三节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1.长江概况(1)长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
(2)发源地与注入海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峰,注入东海。
(3)穿越地区:我国西南、中部和东部。
(4)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5)径流量: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
2.长江流域概况(1)人口:占我国人口的1/3。
(2)我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水稻产量占到全国的七成。
(3)经济发达①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②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两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太湖地区是“人间天堂”。
(4)长江流域山水林田生态环境功能①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的功能。
②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1.要统筹、协调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关系(1)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2)中下游地区:要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2.长江经济带建设(1)要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
(2)要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
3.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1)国家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2)长江水系自上而下,可分为6个区域性航道网。
(3)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
4.长江水能资源开发(1)干支流水能资源极为丰富:长江水能可开发量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一半以上。
(2)水能主要分布河段:长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资源占全流域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和长江三峡段。
(3)水能开发: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等。
三、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1.走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的措施(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长江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长江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长江的治理与开发》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长度等,重点阐述了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江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河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江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长度等;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学生能够掌握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通过分析实例和数据,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治理好长江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能够理解治理长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长江做出贡献。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长度等;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教学难点:长江的治理与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效果,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治理与开发等情况,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长江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长江的治理与开发》这一节主要介绍了长江的地理特点、流域范围、水文特征以及治理与开发情况。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长江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长江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河流的特点和治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长江的具体情况,以及长江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地理特点、流域范围、水文特征,掌握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长江治理与开发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江的地理特点、流域范围、水文特征,以及治理与开发措施。
2.难点:长江流域治理与开发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以长江治理与开发的具体案例为依据,分析其成功与不足之处。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3.学习材料:教材、学习笔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投影仪展示长江的地理特点、流域范围、水文特征等知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主动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八年级地理课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4.长江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多大动脉。长江干 流横贯东西,__宜__宾__以下四季通航。目前, 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 里程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____2。/3因此, 长江被称为“________黄__金__水_”道
长江概况 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全长6_3_0_0_千米,发源地__唐__古__拉____脉;最 后从___上__海___(直辖市)注入_东__海____ 。
(6)长江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多大动脉。长江干流横贯东 西,_宜__宾__以下四季通航。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_8_万__千 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__6_0_%__。目前,长江
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通 航总里程的____2_/_3_。因此,长江被称为“_黄__金__水__道_”
理措施的主要方法。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学习长江的开发和治理,竖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
识。
• 1、长江发源于__青_藏__高__原__高原_唐__古_拉__山__山, 注入_东__海_____海,它是我国_长_度__最长, __水__量____最大,流__域__面_积___最广的河流。长江 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青__、__川__、__藏__、__滇__、__渝__、__鄂__、___) (5)流经地形区:青__藏___高原、横断山区、四__川__盆
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6)找出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 乌江、湘江、赣江(用铅笔描出来)
(7)长江中游支流多,南面有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 系,北面有汉江,它们对长江干流的水量和汛期有什么 影响?
(2)长江是我国长度_最__长__、水量_最__大_、流域面积 _最__广__的河流,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长江流域还存在水污染
(4)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使长江流域成为我 国酸雨危害的重止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中下游:退耕还湖、疏浚河道、加固堤 坝、修建水库。 长江流域还要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 对污水、废气采取过滤、净化等措施。
3、完成P58活动第4、5题
长江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
长江大桥的水面 长江的天空
2.结合图片和课本P56-57的文字资料,分析 长江各河段所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 产生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长江各河段存在的环境问题:
(1)长江源区过度放牧,长江上游的森林遭 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 流(地震) (2)中下游河道淤积、湖泊淤积,再加上中 游围湖造田,大大地削弱了中游湖泊的蓄洪能 力——洪灾多发(荆江)
也叫“沪宁杭工业基地”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
宁
沪
杭
中国最大的钢铁集团
中国最大的证券交易 中心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完成P53活动题,分析、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 的优势条件。
优越的位置: 位于长江入海口和 南北海运的中点
地形、气候和农业: 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 期,农业发达。 地形、气候和农业: 水陆交通便利,通信发 达,政策优惠,投资环 境好。
第六章
认识丌同区域
第三节长江流域地区 第3课时
复习引入:
黄金水道
黄金腰带 经济发达
70000千米 标志:城市化:四大城市群
旅游业——江西庐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湖北黄鹤楼、岳阳楼
农业:鱼米之乡
工业:沿江经济带
1、钢铁走廊:攀钢钒钛——重庆摩托——湖北汽车——上海造船
2、在这条“黄金腰带”上经济最为发达,起带头作用的是哪里?
劳动力: 资源丰富,素质较高
长江 三角洲
资金与技术: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市场: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腹地广阔,对外贸易便利。
三、保护长江从源头做起
长江流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长江流域也面 临着众多的生态环境。
长江源区草场
长江上游森林
长江上游——山体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
长江中下游
洞庭湖的变迁
课堂练习:
1、长江流域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水果是( C) A、苹果 B、石榴 C、柑橘 D、荔枝 2、三江源是哪三条江的源头( B ) A、长江、珠江、黄河 B、黄河、长江、澜沧江 C、长江、淮河、澜沧江 D、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3、下列造成长江全流域洪灾的原因,丌正确的是(A ) A、长江流域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区,降水丰沛 B、中下游湖泊面积缩小 C、上游地区草原退化、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 D、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上游 优势
丌足 优势 丌足
中游
下游
自然条 件
社会经 济条件
开发方向
长江各河段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中下游地区向 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帮助上游地区开 发水能、矿产,改善交通;上游地区为下游地区提 供矿产、水能。
小结
我们重点学习了1.长江流域中经济最发达的长江 三角洲地区,重点分析了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优势条 件;2.长江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相应的治理 措施,并综合分析了长江各河段的优势互补、相互 合作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