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出血 腹腔积血的CT表现

合集下载

腹部创伤CT诊断及临床意义

腹部创伤CT诊断及临床意义

膜后血肿者 2 例, 胆道损伤者 1 例, 其他损伤者 4例 。 2 . 1脾脏损伤 : 6 8 例, c T表现为脾体 积增大 ,形态不规则 , 密 度不均匀 或脾 内斑 片状低密度影 , 脾边缘 葱皮样 、 弧带状 或 斑片状高密度影 。 2 . 2 肝脏损伤 : 2 4例 ,其 中 1 6例表现为肝包膜下透 镜样 低 密度 , 伴相应肝实质受压变平 ; 4例表现为肝 内见线样 低密度 影. 边缘模糊 ; 4例表现为肝内高密度 圆形血肿影。 2 . 3 肾脏损伤 : 1 1 例, c T表现 为肾体 积增 大 , 肾周见高密度

7 2 ・
实用 医学影像杂志 2 0 1 3 年2 月第 l 4 卷第 l 期
J P M I ,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1 4 . N o . 1

经 验 介 绍 ・
腹部创伤 C T诊断及临床意义
谢 庆伦
随着社会经济 和交通科技 的发展 , 各种事故造成 的损 伤 已成为 当代人 的主要死亡原 因之一 。腹部创伤非常常见 , 占
方面应在必要 时做 C T平扫加增强扫描 , 以明确诊断 , 为临床 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及时 、 准确的依据 。 肝脏损伤是仅 次于脾脏损伤 的常见腹部 创伤 器官 , 1 2 5
例腹 部创 伤患者 中 2 4 例 为肝脏损伤 . 占所有患者 的 1 9 . 2 %。 由于损伤多为暴力直接 冲击所致 ,大多数创伤累及肝有 叶。 肝脏 损 伤后易造 成腹 腔积血 , 腹 腔积 血量对 于评 价 预后有
年 5月至 2 0 1 2年 6月期间我院就诊的 1 2 5例腹部创伤患者 的C T影像学表现 , 旨在探讨 C T在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 。

腹膜腔积血特点在外伤性肝脾破裂CT诊断中的价值

腹膜腔积血特点在外伤性肝脾破裂CT诊断中的价值
( )肿瘤 扩 散 :罕 见 ,肿 瘤 细 胞 可 沿 穿 刺 针 种 植 到 胸 4
组病 例 中 ,肝 或脾 破 裂者 在破 裂 邻近 处 的腹膜 腔 间隙 内的积 血C T值较 高 ,而 在 远离 处 的腹膜 腔 间 隙内 积血 C 值较 低 , T
平 均 相 差 1 Hu 而 积 血 最 低 C 值 为 3 Hu 与 文 献 _ 符 。 8 。 T 5 , f 目 分 析 原 因认 为 系 由 于 肠 蠕 动 及 呼 吸 运 动 的 搅 拌 去 纤 维 作 用 ,
3. 腹 膜 腔 积 液 位 置 分 布 及 密 度 情 况 对 肝 脾 破 裂 的 诊 2 断 价 值 :平 扫 检 查 中 ,如 肝 或 脾 实 质 内 有 异 常 密 度 影 ,则 腹 膜 腔 内积液 的来 源 判 断 容 易 。如 肝 或 脾 内密度 改 变 不 明 显 ,
维普资讯

4 ・ 4
诊 断 治 疗
医用 放 射 技 术 杂 志 2 0 0 2年 第 1 0期 总 2 6期 0
个 问隙 或隐 窝积 液 的病 例 中 ,4例 于 右 肝上 间 隙 、右 肝 下 f . J 隙 及肝 肾间 隙稍 高 密 度 积 液 者 ,脾周 间 隙 未 出现 积 液 征 象 ; 3例左 肝上 前 间 隙稍 高 密度 积 液者 ,C T值 4 — 5 Hu 2 9 ,脾周
刺入 静脉 内 ,穿 刺造 成支 气管 与肺 静 脉形 成异 常 交通 ,气 体 进 入 ,所 以 要 避 免 穿 刺 过 程 中 长 时 间 拔 出 针 芯 。若 发 生 可 取 左侧 位 、头低 足 高位使 气 体远 离 右心 室流 出道 ,而进人 右 心 室和 右 心房 ,必要 时可 行 高压 氧 治疗 ,立 即进 行 复苏 术等 。

脾脏常见疾病CT诊断

脾脏常见疾病CT诊断

整理版ppt
45
CT表现
平扫:
1、脾弥漫性肿大,无特异性
弥漫浸润型、粟粒型:脾肿大,但肿瘤太小CT 不能显示
2、结节型、肿块型:脾密度不均,单发或多发 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肿块,大于1cm,边 缘模糊不清
增强:轻度强化但低于正常脾脏强化程度,肿块 显示清楚
全身恶性淋巴瘤脾浸润者淋巴结肿大,多见腹腔
整理版ppt
39
CT增强动脉期及门脉期脾实质内低密度病变, CT值约19Hu,无强化,明显分叶;病灶周边 脾实质内可见多个小囊状卫星病灶
整理版ppt
40
整理版ppt
41
脾错构瘤
脾脏错构瘤是第三常见脉管源性的良性肿瘤,仅 此血管瘤和淋巴管瘤,常为孤立性,少数为多发 性。病灶内成分多样化,如:扩大的血管腔、淋 巴网样细胞,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等。偶见含铁 血黄素沉着和钙化。
脾脏常见疾病的CT诊断
影像科
整理版ppt
1
脾脏的解剖
位于左上腹,上位横膈,内侧为胃底,外接 胸壁
大小变异较大;平均长10.5cm,宽6.5cm, 厚2.5cm
脾脏外缘圆隆光滑,内缘呈分叶状,不同层 面形态不同,近似于新月形或内缘凹陷的半 圆形
整理版ppt
2
检查技术
脾脏示USG、CT、MRI最容易显示的脏器 USG是首选检查方法 CT图像更清晰 MRI与USG、CT相仿,更适合显示弥漫性病
病灶常为多发,表现为多个楔状病灶;梗死可伴 发脾内出血
可无临床症状整理,版pp亦t 可引起左上腹痛,发热
22
脾梗死CT表现
平扫:
-脾内三角形低密度影,基底位于脾外缘,尖端指 向脾门,边缘可清或略模糊
-大的梗塞灶中央可以伴有囊性变

CT平扫对急诊腹痛诊断体会

CT平扫对急诊腹痛诊断体会

CT平扫对急诊腹痛诊断体会李亭【摘要】目的:探讨CT平扫对急诊腹痛的诊断价值及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8月246例急诊腹痛患者CT影像,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46例患者中,233例发现腹痛相关病因表现,其中尿路结石53例,急性胰腺炎48例,胆囊炎、胆囊结石37例,肠梗阻27例,阑尾炎31例(其中13例伴有阑尾结石,5例合并阑尾周围脓肿),腹膜后血肿1例,肝、脾、肾破裂18例,空腔脏器穿孔15例,输卵管积脓1例,宫外孕2例.首次检查未发现确切病因者13例,其中7例因病情变化进行了复查,复查诊断胰腺炎2例,外伤胰腺损伤1例,肠系膜损伤1例.结论:CT平扫对急诊腹痛寻找病因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对临床进一步诊治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05【总页数】3页(P726-728)【关键词】腹痛;病因;诊断;CT【作者】李亭【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腹痛是急诊患者常见体征,由于病患疼痛难忍,心情焦虑,急需选择一种快速且准确的检查,以得到明确诊断,而CT检查扫描快速,可迅速准确地进行诊断[1-2],对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方向,故急诊科医师常以全腹部CT平扫作为腹痛患者首选检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1—8月因腹痛来院急诊首选CT腹部平扫的患者246例,男132例,女114例,年龄3~89岁,平均年龄49岁,所有患者均有腹痛病史,病程数分钟至数天不一,转移性右下腹痛27例,脐周疼痛35例,上腹痛30例,腹痛伴腰背部疼痛37例,下腹部疼痛23例,19例伴有停止排气排便,23例有外伤病史,31例有腹部手术史者。

1.2 方法扫描设备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CT,仰卧位吸气后屏气扫描,从膈顶至耻骨联合范围,常规平扫,FOV 326,螺距0.6,重建层厚、层距2mm,120kV、50mA,窗宽40Hu,窗位200Hu,常规冠矢状位重建;幼儿降低管电压及管电流扫描。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学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学

二、基本病变表现
(一)X线平片的基本病变表现:
1、腹腔积气:游离气体(穿孔、术后、感染) 2、腹腔积液:炎症、外伤、肿瘤、坏死 3、实质器官肿大: 4、空腔脏器积气、积液并扩大: “双泡征”— 十二指肠降段梗阻,近端 的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明显扩大。
5、腹腔内肿块影:肿块、假肿瘤 6、腹内高密度影:阳性结石,钙化,异物 7、腹壁异常: 8、下胸部异常:
绞窄性小肠梗阻
立位
卧位——香蕉征
绞窄性小肠梗阻
立位——空回肠转位
卧位——香蕉征
绞窄性小肠梗阻
立位
卧位——8征
绞窄性小肠梗阻
立位——腹水
卧位——肠壁厚
假肿瘤征 咖啡豆征
绞窄性小肠梗阻
(三)麻 痹 性 肠 梗 阻
——急性腹膜炎、术后、外伤、低钾 血症、腹膜后感染、血肿等。 1、肠曲胀气明显,累及大肠与小肠。 全结肠积气——重要依据 2、液平少 3、肠蠕动减弱
CT表现: 实质脏器内血肿——高、低密度 实质脏器破裂——周围隐窝内血肿、积液 实质脏器包膜下破裂——脏器边缘血肿


一、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1、X线平片:价值不大 2、造影检查:钡餐透视——常用 (二)CT、MRI检查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钡餐造影表现:
上接下咽部C6 ,下连贲门T11,宽2-3cm的光整 的肌肉管道,有数条纤细纵行而平行的粘膜皱襞。 *二个狭窄——上口与咽连接处;膈肌食管裂孔 *三个压迹(右前斜位)——主动脉弓;左主支 气管;左心房 *一个膨大(深吸气时)——膈上4-5cm一过性 扩张(膈壶腹) *胃食管前庭段——贲门上方3-4cm长一段,从食管 过渡到胃的区域,特殊神经支配, 为高压区,防止胃内容物返流。

腹腔积液、积血CT表现

腹腔积液、积血CT表现

腹腔积液CT表现12.8.6腹膜腔积液腹膜腔内积液(peritoneal fluid collections)是一个较常见的临床现象。

它可伴发于许多种疾病中;可以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或晚期征候,但亦可以是一些疾病的最初临床表现。

为此,早期发现腹水的存在和认识其性质及起因,在临床疾病诊治中是很重要的。

CT检查不但能敏感地检出大、中、少量的腹膜腔积液,通常还能判断积液产生的原因和发现伴发的腹内脏器病变。

1.腹腔积液的分布正常腹膜腔被腹内器官、系膜、韧带等,分隔成许多腔隙,它直接影响腹水在腹腔内的分布。

除此以外,积液的量、积聚的速度、积液的起源、腹腔内压力和粘连情况及人的体位都可影响积液在腹腔内的分布。

仰卧位作腹部CT检査时,如积液量少,则可积聚在肝周围间隙,肝下后间隙(Morison’s pouch)及Douglar’窝中。

大童积液时,可使腹膜腔扩大,腹水聚积在两侧结肠旁沟内,并推移结肠向中央聚拢。

积液也可位在小肠系膜根部附近并推移小肠。

2.腹腔积液的性质常见的腹腔积液有漏出性、渗出性、血性、脓性及乳糜性;少见的则有胰源性、胆汁性、尿性和脑脊液性多种。

CT检查可根据其不同的衰减值对积液的性质作初步判断。

(1)漏出性腹水腹水内蛋白含量<2.5g/DL,比重<1.016者为漏出液。

其CT值一般在10Hu 左右。

漏出性腹水最常见于肝硬化,长期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和Budd-Chiari综合征等病人中。

(2)渗出性腹水(exudates)腹水内蛋白含量> 2.5g/DL,比重>1.016。

其CT值一般为20~30Hu左右。

多见于腹膜炎症、结核、腹膜转移和胰腺炎病人中。

(3)血性腹水(hemorrhagic ascites)血性腹水的CT值约为30Hu左右。

但由于腹膜的纤维蛋白活性作用,腹腔内出血不同于颅内出血,血肿在几小时至几天内即发生变化,故在CT上较少能见到异常浓白的高密度影。

腹部出血:腹腔积血的CT表现

腹部出血:腹腔积血的CT表现

腹部出血:腹腔积血的CT表现腹腔出血可发生于各种紧急情况下。

外伤时,CT可以显示腹腔内出血,引导放射科医生仔细寻找受伤的脏器(肝或脾)。

例如哨兵血块征或血管内对比剂的外渗等特殊CT征象,可判断出血的原因和直接处理方法。

另外,出血聚集的形态可帮助鉴别脏器损伤,例如肠系膜聚集的三角形液体常出现于肠管或肠系膜损伤情况下。

没有损伤原因时则很少出现腹腔积血。

医源性腹腔积血可作为手术并发症出现,或其他腹腔介入操作、抗凝治疗引起。

腹腔积血也可见于血液恶液质患者,如血友病和红细胞增多症。

肿瘤合并出血常见于肝细胞癌、肝腺瘤或血运性转移病变等。

其他潜在的非创伤性腹腔积血的妇科情况,如卵巢囊肿破裂出血、异位妊娠孕囊破裂和HELLP综合征时溶血时造成的肝出血。

Ehlers-Danlos综合征全身脉管病变时出现的脉管损伤(内脏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或另一种少见的腹腔积血来源:胰腺炎。

概述虽然超声可用于评价创伤病人的腹腔积血,但CT成像速度快且更接近创伤入口,所以CT应用于此类评价日益增加。

CT对很小的腹膜腔血性渗出具有高敏感性(1)。

很多腹腔积血的CT征象和表现可以帮助放射科医生找到出血的原因和直接处理方法,包括哨兵血块征、活动性动脉血外渗和肠系膜积液。

单个实性脏器外伤后所致损伤,特别是肝脾的损伤,是最常见的腹腔积血原因。

然而,放射科医生必须熟悉其他繁多的与外伤无关的腹腔积血原因,特别是肿瘤出血、附件囊肿破裂或异位妊娠,和手术或其他治疗引起的医源性损伤。

本文章概述了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引起的腹腔积血患者的CT表现的关键(见表)。

腹腔积血的CT征象腹膜腔腹膜腔包含有肝、脾、肠管、胃和肠系膜。

仰卧位,腹部主要以肝肾隐凹(莫里森袋)分区,盆腔主要以盆腔隐凹(道格拉斯隐凹)分区。

腹腔积血从损伤部位周围开始沿着解剖路径流动。

典型的肝脏出血从肝周间隙和肝肾隐窝朝尾部方向,沿着结肠旁沟流入盆腔隐窝,女性流入直肠子宫间隙,男性流入直肠膀胱间隙(图1:肝挫裂伤出血典型流出模式。

腹部出血:腹腔积血的CT表现

腹部出血:腹腔积血的CT表现

腹部出血:腹腔积血的CT表现腹腔出血可发生于各种紧急情况下。

外伤时,CT可以显示腹腔内出血,引导放射科医生仔细寻找受伤的脏器(肝或脾)。

例如哨兵血块征或血管内对比剂的外渗等特殊CT征象,可判断出血的原因和直接处理方法。

另外,出血聚集的形态可帮助鉴别脏器损伤,例如肠系膜聚集的三角形液体常出现于肠管或肠系膜损伤情况下。

没有损伤原因时则很少出现腹腔积血。

医源性腹腔积血可作为手术并发症出现,或其他腹腔介入操作、抗凝治疗引起。

腹腔积血也可见于血液恶液质患者,如血友病和红细胞增多症。

肿瘤合并出血常见于肝细胞癌、肝腺瘤或血运性转移病变等。

其他潜在的非创伤性腹腔积血的妇科情况,如卵巢囊肿破裂出血、异位妊娠孕囊破裂和HELLP综合征时溶血时造成的肝出血。

Ehlers-Danlos综合征全身脉管病变时出现的脉管损伤(内脏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或另一种少见的腹腔积血来源:胰腺炎。

概述虽然超声可用于评价创伤病人的腹腔积血,但CT成像速度快且更接近创伤入口,所以CT应用于此类评价日益增加。

CT对很小的腹膜腔血性渗出具有高敏感性(1)。

很多腹腔积血的CT征象和表现可以帮助放射科医生找到出血的原因和直接处理方法,包括哨兵血块征、活动性动脉血外渗和肠系膜积液。

单个实性脏器外伤后所致损伤,特别是肝脾的损伤,是最常见的腹腔积血原因。

然而,放射科医生必须熟悉其他繁多的与外伤无关的腹腔积血原因,特别是肿瘤出血、附件囊肿破裂或异位妊娠,和手术或其他治疗引起的医源性损伤。

本文章概述了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引起的腹腔积血患者的CT表现的关键(见表)。

腹腔积血的CT征象腹膜腔腹膜腔包含有肝、脾、肠管、胃和肠系膜。

仰卧位,腹部主要以肝肾隐凹(莫里森袋)分区,盆腔主要以盆腔隐凹(道格拉斯隐凹)分区。

腹腔积血从损伤部位周围开始沿着解剖路径流动。

典型的肝脏出血从肝周间隙和肝肾隐窝朝尾部方向,沿着结肠旁沟流入盆腔隐窝,女性流入直肠子宫间隙,男性流入直肠膀胱间隙(图1:肝挫裂伤出血典型流出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出血:腹腔积血的CT表现腹腔出血可发生于各种紧急情况下。

外伤时,CT可以显示腹腔内出血,引导放射科医生仔细寻找受伤的脏器(肝或脾)。

例如哨兵血块征或血管内对比剂的外渗等特殊CT征象,可判断出血的原因和直接处理方法。

另外,出血聚集的形态可帮助鉴别脏器损伤,例如肠系膜聚集的三角形液体常出现于肠管或肠系膜损伤情况下。

没有损伤原因时则很少出现腹腔积血。

医源性腹腔积血可作为手术并发症出现,或其他腹腔介入操作、抗凝治疗引起。

腹腔积血也可见于血液恶液质患者,如血友病和红细胞增多症。

肿瘤合并出血常见于肝细胞癌、肝腺瘤或血运性转移病变等。

其他潜在的非创伤性腹腔积血的妇科情况,如卵巢囊肿破裂出血、异位妊娠孕囊破裂和HELLP综合征时溶血时造成的肝出血。

Ehlers-Danlos综合征全身脉管病变时出现的脉管损伤(内脏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或另一种少见的腹腔积血来源:胰腺炎。

概述虽然超声可用于评价创伤病人的腹腔积血,但CT成像速度快且更接近创伤入口,所以CT应用于此类评价日益增加。

CT对很小的腹膜腔血性渗出具有高敏感性(1)。

很多腹腔积血的CT征象和表现可以帮助放射科医生找到出血的原因和直接处理方法,包括哨兵血块征、活动性动脉血外渗和肠系膜积液。

单个实性脏器外伤后所致损伤,特别是肝脾的损伤,是最常见的腹腔积血原因。

然而,放射科医生必须熟悉其他繁多的与外伤无关的腹腔积血原因,特别是肿瘤出血、附件囊肿破裂或异位妊娠,和手术或其他治疗引起的医源性损伤。

本文章概述了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引起的腹腔积血患者的CT表现的关键(见表)。

腹腔积血的CT征象腹膜腔腹膜腔包含有肝、脾、肠管、胃和肠系膜。

仰卧位,腹部主要以肝肾隐凹(莫里森袋)分区,盆腔主要以盆腔隐凹(道格拉斯隐凹)分区。

腹腔积血从损伤部位周围开始沿着解剖路径流动。

典型的肝脏出血从肝周间隙和肝肾隐窝朝尾部方向,沿着结肠旁沟流入盆腔隐窝,女性流入直肠子宫间隙,男性流入直肠膀胱间隙(图1:肝挫裂伤出血典型流出模式。

(a)对比剂增强CT显示肝脾周围区域、肝肾隐凹和较小的隐凹内高密度液体(箭)。

(b)对比剂增强CT在a图更低水平层面显示出血流入外侧结肠旁沟(箭))。

同样的,典型的脾脏出血从脾脏周围间隙朝向尾部方向,沿着左侧结肠旁沟流入盆腔(2)。

大量的出血可以聚集在盆腔内而无明确血肿包绕。

因此隐凹的显示在腹腔积血诊断中很重要。

这个区域少量的液体或出血可能只是腹膜内损伤的唯一征象,需要迅速仔细查看内脏的影像表现有无出血(3-6)。

对这些创伤病例的显示很重要,明显的腹部损伤可能不表现出腹腔积血。

例如实质内挫裂伤可能不表现出穿透脏器的包膜。

认识腹部脏器和周围腹膜间隙的相互关系也很重要。

例如,肝脏裸区紧挨着腹膜后腔,肝损伤很少有腹膜后腔积液的单一征象表现,而腹膜内积液则很常见于实性脏器损伤。

当1例腹部创伤的患者,CT表现腹膜内游离性积液而没有实性脏器损伤时,应引起怀疑肠管撕裂或穿孔的可能(7-8)。

下面为(图1)血液的高密度CT在发现腹腔积血的有效性基于它具有显示和分辨低密度液体和高密度出血的能力。

CT的密度测量能帮助鉴别单纯性腹水,近期出血引起的不凝结血液,血肿,胆汁,尿液,乳糜液和活动性出血(9)。

液体的密度值近似于水(例如胆汁,尿液和肠管内容液),范围从0-15HU。

CT图像上鉴别液体可辅助通过视觉上与邻近充满液体的结构进行比较,比如膀胱和胆囊。

在那些影像表现容易误诊的病例,可直接测量密度值进行精细的鉴别。

静脉注射和口服水溶对比剂都能有助于显示肠管穿孔造成的腹腔内游离的口服水溶对比剂,CT延迟期(排泄期)或CT膀胱造影可辨别泌尿系腹水与腹腔积血(图2:创伤后游离的腹腔积液。

(a)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大量高密度游离腹腔内液体。

随后的膀胱CT造影检查显示大量的液体为从损伤的膀胱内渗漏出的尿液。

(b)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尿液从破裂的膀胱1点钟处渗漏)。

血液通常比其他体液具有更高的密度值,但是它的密度可以变化,CT表现常依赖于血肿存在的时间,程度和位置。

因为其含有高蛋白,血管外不凝结的血密度值通常为35-45HU;然而它的密度必须基于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估。

例如,血清红细胞比容水平减低的患者出现的腹腔积血的密度值可小于30HU(图3:1例血友病脾破裂患者的低密度腹腔积血。

(a,b)对比增强CT(b图位置低于a图)显示大量腹腔出血密度低于邻近肌肉。

CT检查时患者的血清红细胞比容为0.24或出血时间超过48小时以上(10)。

凝结的血液密度值为45-70HU。

自体止血机制使损伤的位置形成血凝块。

在CT图像上,最靠近出血的位置出现血肿呈高密度或称哨兵血块征,反之不凝结的低密度血液则位于离出血点更远的位置(11)。

哨兵血块征用于辨别创伤后多发损伤患者合并腹腔积血最严重的出血点(图4:哨兵血块征。

(a)增强CT显示肝周间隙和较小的隐凹哨兵血块征,继发于沿着圆韧带沟的撕裂伤(箭)。

(b)增强CT显示C蛋白缺乏的患者抗凝治疗后脾脏周围哨兵血块征)。

调整窄窗观察可更好显示高密度凝血块。

哨兵血块征在非创伤性腹腔出血病例中也有价值(图5肝肿瘤出血。

(a)平扫CT可见肝脾周围液体包绕,呈稍高密度(箭)的肝左叶的血凝块。

(b)增强CT显示出血源自肝肿块(箭)破裂,后被证实是肝细胞肝癌,伴活动性出血(箭头))。

偶尔,CT显示的腹膜腔内新鲜血液可以因为红细胞比容效应发生改变,血红细胞沉积造成腹腔积血内高密度分层(图6:红细胞比容效应。

对比增强CT显示血细胞沉积造成腹腔积血患者盆腔内高密度出现明显分层(箭))。

CT显示活动性动脉内增强对比剂外渗的密度值高于游离或凝结的血液,提示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存在于血液内。

Shanmuganathan等一组创伤性患者中发现外渗的增强对比剂密度值范围在85~370HU,平均132HU (12)。

虽然多数腹腔积血病例采用非外科手术处理能取得满意的结果(13~15),但CT发现活动性出血则暗示需要紧急栓塞或外科手术治疗(12,16,17)。

一个区域的活动性出血从视觉上表现的密度近似于主动脉或邻近动脉内密度。

一个局限性活动性出血可以表现为匍匐状或无固定形态的混杂高密度区域或周围伴有巨大血肿(图7:活动性动脉外渗。

注意匍匐状高密度区域周围环绕低密度血肿区域引起的哨兵血块征。

(a)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一例骨盆骨折患者髂内动脉分支的活动性出血。

(b)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钝伤致脾破裂引起的活动性出血)。

图像调整为软组织窗时,活动性渗出可能误认为邻近骨骼密度或骨折改变。

调整为骨窗观察图像可防止这种混淆。

肠管穿孔时的口服对比剂外渗也可表现为局部高密度影,但不象动脉破裂血液外渗时所见的环绕动脉周围的高密度血肿。

下面为(图2)下面为(图3)下面为(图4)[Hidden Post:20]下面为(图5)下面为(图6)下面为(图7)肠系膜的液体典型的肠管或肠系膜的出血流入肠袢间区域。

肠系膜襻包绕肠管并液体流入,使肠系膜液体具有特征性三角形形状(图8:肠系膜撕裂。

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1例三角形高密度液体聚集在远端小肠肠系膜内的患者,手术证实为回肠肠系膜撕裂)。

肝或脾的出血常典型从周围向下沿着结肠旁沟流入盆腔,而不进入肠袢间隙。

因此确定腹水内三角形高密度区域应迅速寻找有无腹膜内肠管或肠系膜损伤(7,8)。

下面为(图8)创伤性腹腔出血实性脏器损伤脾脏是常见腹部钝性创伤时损伤的脏器;脾脏损伤占腹部脏器损伤40%(18)。

肝脏损伤在腹部钝性创伤引起的实性脏器损伤中占20%(19)。

但是肝脏在钝性和贯通性创伤所致单独脏器损伤中最常见。

内脏损伤类型有很多,包括:实质内挫伤或血肿、包膜下血肿、撕裂伤、骨折和血管蒂损伤(图9:创伤引起的肝脾损伤。

(a)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一个裂伤所致巨大肝包膜下血肿,门静脉周围水肿和典型的锯齿状肝脏纤维包膜。

(b)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肝内各叶多发不规则挫伤(箭)。

(c)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单发肝挫伤延伸至圆韧带沟旁。

(d)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脾脏后端单发裂伤(箭))。

CT可以准确的诊断原发创伤的类型和程度,确定腹腔积血的存在和含量,检出损伤的合并症(19,23)。

肝右叶创伤性损伤,尤其是右叶后段,较左叶创伤常见,而尾叶损伤罕见。

肝或脾内存在少量对比剂和邻近的腹腔积血提示动脉损伤或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可能,需要急诊手术或血管介入处理。

Poletti等(24)报道大部分脉管损伤存在高级别肝裂伤,包括肝或门静脉分支,或来自活动性出血的位置,这些表现需要马上行血管造影术检查。

还有一种很大的可能是裂伤后存在的静脉破裂和胆管损伤蔓延到下腔静脉或重要的肝静脉区域(25)(图10:(a-c)1例机动车撞伤后患者连续向下水平层面渐进的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一处肝裂伤扩散至下腔静脉水平,可见对比剂活动性外渗和腹腔积血。

手术中见肝脏从下腔静脉完全撕开,在横膈水平向后游离开放)。

Fang等(16,17)指出介入手术和肝、腹膜内出血或实质内对比剂外渗与腹腔积血之间的重要关系(图11:肝裂伤并假性动脉瘤形成。

(a)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大范围肝脏裂伤内部高密度对比剂聚集(箭),提示存在一个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

(b)血管造影显示一个假性动脉瘤(箭))。

下面为(图9)下面为(图10a)下面为(图10b)下面为(图11)肠管和肠系膜损伤腹部钝性创伤患者手术后大约有5%出现肠管或肠系膜损伤。

肠管和肠系膜损伤通常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出现,有时在与(机动车)安全带相关的损伤可见到肠系膜完全撕裂。

临床上发现肠管损伤可能会比较困难;只有1/3的患者早期体格检查出现腹壁强直,腹痛和肠鸣音减弱等(27)。

不能诊断的肠管损伤引起的腹膜炎,败血症和出血明显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CT在明确肠管和肠系膜损伤具有很高的准确性(28)。

以前的不同学者报道CT诊断肠管损伤的敏感度为84%~94%,准确度为84%~89%(29,30)。

小肠管腔内容物组成以液体常见多于气体,特别是在小肠损伤病例中,肠管穿孔时肠管内存在的游离气体较游离液体少见。

更多可靠的肠管或肠系膜损伤的征象是肠袢积液,肠系膜血肿或渗透,增强时肠壁增厚和肠壁不连续(31,32)。

口服对比剂外渗虽然是罕见的征象,却是肠管破裂的特征性征象。

肠系膜血管损伤情况时可见活动性静脉注射对比剂外渗(图12:肠系膜撕裂。

增强CT显示空肠损伤和肠系膜出血,空肠肠系膜血管的活动性外渗形成一个三角形腹腔积血影(箭))。

腹膜内靠近十二指肠悬韧带节段空肠和靠近回盲瓣节段回肠易受创伤影响,可能与这段肠管较其他小肠位置相对固定有关。

肠系膜游离端通常较肠系膜近侧更容易受到损伤。

下面为(图12)非创伤性腹腔内出血非创伤性腹腔内出血可以是自发性的,也可以是医源性的。

自发性腹腔内出血并不常见,但常常因为漏诊没有得到正确诊治而产生严重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