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
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

.
(1)明确限定性问题
明确界定问题是指对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目标状 态都作了明确规定,并最终会有一个明确答案。
归纳结构问题
三种类型 转换问题
重新排列
.
归纳结构问题
要求问题解决者对自己所面临问题中诸成分的 关系作出鉴别,并要在它们之间建构一种新的 关系来解决问题。
被试使用的材料放在桌子上:几枚大头钉、几 根火柴、三个火柴盒大小的用纸板做的盒子以 及蜡烛。
.
.
结果
在控制条件下,所有的被试都解决了问题。 在“功能固着”条件下,7个测试者只有3个人
解决了问题。 第三种条件下只有1个测试者解决了问题。
.
“九点阵”问题
●● ●
●● ●
●● ●
.
问题解决的推动力-类比迁移
.
假设有张方格板,板上 有64个黑方格和白方格 。还有32张多米诺骨牌, 每张骨牌在方格上占两个 方格,这样可以用32张骨
牌摆满整个方格板。 现在,假设把这张方格板 一条斜对角线上的两个方格 去掉,如右图。现在有62个 方格,能否用31张骨牌 摆满这62个方格呢?为什么?
.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 2、启发式
.
军事问题
有一位将军希望攻破一座城堡,城堡坐落在国 家的中心位置,从城堡向外有很多辐射状道路, 所有道路都埋有地雷,所以,尽管小队人马可 以安全通行,但是任何大批军队都会引爆地雷, 因此,投入全部兵力单一直接进攻是不可能的。 请问:将军该怎么办?
.
酝酿—避免负迁移
提高酝酿效果的两种方式 1)在问题的起初阶段投入足够的时间 2)留出足够的酝酿时间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对于人们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深入的解释。
人们的思维是指人类大脑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而问题解决能力则是指人们在面对困难或复杂情境时,通过思考和应对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智活动和信息加工过程的分支学科,它关注人们是如何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决策和问题解决的。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由一系列的认知过程所组成。
其中,知觉是指感知和收集外界信息的过程,记忆是指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注意是指选择和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语言是指思维和沟通的媒介,推理是指根据已有信息推导出新的信息,解决问题是指通过推理和决策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
这些认知过程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发展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和发展。
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人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逐渐发展和成熟的。
例如,在幼儿期,孩子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主要依赖感知和具体操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具备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成年期的人则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并能够应对更复杂和抽象的情境。
老年人在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上可能会受到一些衰退,但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依然是宝贵的资源。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注重研究人的行为,主张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看作是一种行为模式的结果。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会通过试错、反馈和学习来逐步改进和调整。
例如,在解决问题时,人们会尝试不同的方法,并根据反馈信息对行为进行调整。
通过这样的过程,人们可以逐渐形成有效的思维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大脑与心智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根据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人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由大脑的神经元活动所支持和驱动的。
认知心理学-第十章--问题解决

用猫进行迷笼实验
4
桑代克认为,
问题解决是一种尝试-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带有渐进的性质
动物,至少低等动物并未在问题解决中 表现出进行推理,其行为完全可用尝试错误加以说明
人类在解决问题中也有尝试-错误现象
5
2、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顿悟说。 顿悟说认为,问题解决要求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
苛勒认为,动物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尝试 错误的过程,而是对问题情景的一种顿悟, 即通过对原来知觉情景的改造,突然找到问 题解决的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还认为,人也是通过顿悟来解 决问题的。
8
3、多阶段理论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将问题 解决看作多阶段的过程: 发现或认出问题,即感受到困难; 确定并说明问题,把有关的东西分出来; 形成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进行思索或推理,以确定一个最 合适的办法; 考验所选择的那个办法。
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 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
非对抗性问题(non-adversary problem) 非对抗性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 与的问题。
16
语义丰富的问题(semantic rich problem) 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 的知识,这种问题称为语义丰富的问题。
语义贫乏的问题(semantic impoverished problem) 如果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 这种问题称为语义贫乏的问题。
第十章 问题解决
1
提纲
对问题解决的几种理解 问题表征 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表征与策略的关系 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
认知心理学-第十章--问题解决(1)

知识库
新生 知识
先期 知识
无关 知识
算子 约束
设计 任务
(输入)
提取任务 信息
•厂家信息 •产品信息 •设计要求 •用户信息
搜索先期 经验
•形象功能 •公司要求 •吸引消费者 •体现创造性
确定算子
•广告设计 通用算子 •特定任务 专用算子
任务表 征
(输出)
广告设计专家任务理解过程模式图
界定含混的问题(ill-defined problem) 界定含混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 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两者都没有明确 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抗性问题(adversary problem) 解决对抗性问题时,人们不仅要考虑自 己的解题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还要受对 手解题活动的影响。
实验五
目的:通过比较广告设计专家、新手和生手的问题表 征,研究广告设计专家的问题表征特点及过程。
任务:用30分钟为一种假想的家用机器人设计一张招 贴画形式的广告方案。
被试:专家9人;新手20人;生手20人。 材料:广告设计任务说明;引导式问卷, 口语纪录分析。
时勘,傅小兰,王辉,张侃,郭素梅. (1998). 广告设计专家的任务理 解过程。《心理学动态》, 6(1), 58-63。
如果一个问题得到了正确的表征,可以说它已解决了一半 (Simon,1986)
有时按常规方式表征的问题难以求解,但若换一个角度来表征 同一个问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Simon,1991)
三、问题解决策略
策略是人对信息加以操作的办法、计划、方案, 它使人的认知活动成为有组织的有机的统一体
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 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
认知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ppt课件

二、几种重要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 2.逆向工作 3.计划
第四节 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型
一、《逻辑理论家》和《通用问题解决者》
二、计算机模拟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心理学家把借助于表象而实现的有思维活动称 为形象思维,以区别于逻辑思维。Shepard等 的心理旋转实验也令人信服地表明,人在完成 某种作业或解决某些问题,主要领带于视觉表 象过程。
《认知心理学》
第九章 问题解决
(课时 5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问题解决的过程、 策略及其计算机模型。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问题的心理学描述 1.归纳结构问题 2.转换问题 3.排列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特征 1.目的指向性 2.操作序列 3.认知操作
第二节 问题解决过程
一、问题空间与问题解决
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达到的全部这些 状态(起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 及算子)称为问题空间或状态空间。
1.问题行为图
2.树形图
二、问题解决的阶段 1.问题表征 2.选择算子 3.评价当前状态 三、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算法和启发法 算法是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
的也可称为经验规则。
认知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

商业领域
1 2
项目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问题解决能力是关键,通过解决 项目中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决策制定
商业决策往往面临复杂的问题,运用问题解决技 巧能够帮助决策者理清思路,做出明智的决策。
3
产品创新
在产品开发和创新过程中,问题解决是推动产品 改进和优化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 争力。
详细描述
算法理论主张问题解决者应按照一套精确的步骤或程序,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 逐步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明确解决步骤的问题,但在解决复杂 或模糊问题时可能不适用。
启发式理论
总结词
启发式理论认为问题解决者应采用启发式方法,即利用经验和直觉来寻找问题的 解决方案。
详细描述
启发式理论主张问题解决者应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采用启发式方法来寻找问 题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强调问题解决者的直觉和创造性,适用于解决复杂和模 糊的问题,但也可能导致过度依赖经验和直觉。
创造性理论
总结词
创造性理论认为问题解决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力,以产 生新的和独特的解决方案。
详细描述
创造性理论主张问题解决者应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打破传 统思维模式,寻求新的和独特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适用于 需要创新和突破的问题,但也可能导致过于主观和不可预测 的解决方案。
03
问题解决的策略
理解问题
认知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
目录
• 问题解决概述 • 问题解决的理论 • 问题解决的策略 • 问题解决的障碍 • 问题解决的应用
01
问题解决概述
问题解决的定义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通 过一系列认知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 策略和方案的过程。
它涉及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信息搜 索、方案制定、评估和选择等环节。
12 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

10
《认知心理学》
11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问题解决过程
一、问题空间与问题解决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以找到 一条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通路。 2.树型图 问题空间及其搜索也可用树型图来表示。问题行为图表 明人对某个问题实际形成的问题空间和实际进行的搜 索过程。树形图则表明全部可能的问题空间和搜索路 径。
7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二、问题解决的特征
Anderson(1980) 提出问题解决的3个基本特征 : 1.目标指向性 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是目的指向活动,它总要达到某个 特定的终结状态。 2.操作序列 问题解决必须包括心理过程的序列。 3.认知操作 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
23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专家技能
一、知识的数量、组织与使用
采用专家与新手比较的研究范式
De Groot(1965), Chase & Simon(1973)对象棋残局的研究
Chi等人(1981)对物理学专家与初学者的知识组织方 式的研究,要求被试对24道物理题(都有附图)进行分类。 结果表明,初学者将表面特征(附图中有斜面)相似的习 题分为一类;而专家将运用同一定理或解题方法的习题分 为一类。
见专题:创造性思维
31
《认知心理学》
第12章 问题解决
关键术语: 问题 问题解决 问题空间 手段-目的分析 专家化 心理定势
(完)
32
16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问题解决过程
三、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被试在解答上述问题的时候,可能有多种表征方式。其中 用表格来表征问题的解决速度是最快的。 下图是上述问题的列表表征(部分)
11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

创造性思维
• 心理学家对于是否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创造性 (与专业领域无关)有不同的看法。
– 有人认为存在特殊目的的创造性认知过程,例如 潜伏期和无意识加工; – 有人则认为创造性思维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普 通认知过程(例如导向性回忆或反向再认)。 – An alternative view asserts that it results from ordinary cognitive processes that virtually every person uses in the normal course of life (Perkins, 1981).
• 问题空间假设将思维看作是从一个包括 各种可能解决方法的“心理图”中找到 一个途径。这个“心理图”就是问题空 间。这样的搜索有时候非常集中而且受 约束,有时候则(例如白日梦)则漫无 目的。
专家与新手
专家与新手
专家系统
• 专家系统是用来模拟人类特定领域专家 的计算机程序,是问题空间的一个例子。 专家系统包括一个知识库,一系列推理 规则,一些搜索知识的方法,以及一个 用户界面,用户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 向程序提供更多的信息。
反向再认 (Contrary recognition)
• It is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objects not for what they are but as something else, is another important creative process. Seeing a cloud as a castle is a familiar example.
March Hare T F
Dormouse F(×) T(√)
Hatt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威的看法对后来将问题解决分为四 个阶段有很大影响,并延续至今。
问题解决是熟悉问题、孕育、明朗和 验证解决方法的过程。 准备(Preparation) 孕育(Incubation) 明朗(Illumination)或启示 验证(Verification)
10
4、问题解决是一种技能
问题解决是一种技能 问题解决需要运用过去经验 问题解决能力能通过练习而发展提高 问题解决需要调整和排列许多成分和次 要技能,并受次要技能发展程度的影响
18
问题解决的特征
1、目的指向性 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是目的指向的活动,它 总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终结状态。
2、操作序列 问题解决必须包括心理过程的序列
3、认知操作 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
19
二、问题解决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将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 统称为表征。
问题空间是人们对问题的内部表征,将任 务领域转化为人的问题空间就实现了对问 题的表征和理解。
20
问题空间(problem space)
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 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 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如何 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以及有关的 算子的认识等。
问题表征的四个因素 问题的初始状态 目标状态 算子 对算子的约束
21
境中的各种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理解 是突然产生的,既出现顿悟(insight), 问题解决是通过顿悟而实现的。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Wolfgang Köhler, 1887-1967)对黑猩猩的思维进行了长达7 年的研究。
6
黑猩猩突然对问题情境中的关系有了理解,由于顿 悟而解决了问题。
7
苛勒不同意尝试-错误说,认为桑代克 安排的实验使动物看不到整个问题的情 境,因而出现尝试-错误现象,否则是 不会出现的。
12
问题的心理学描述
问题包含3个基本成分:
给定: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 即问题的起始状态
目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 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直接显而易见 的,必须间接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 到答案,达到目标状态。
13
问题的种类
归纳结构问题 转换问题Fra bibliotek 排列问题11
5、信息加工说
认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人的问 题解决过程
代表人物:Newell,Shaw, & Simon 把人类问题解决的过程和计算机问题解决
的过程进行类比,用计算机模拟人类问题 解决行为
问题解决是问题解决者从问题初始状态出 发,搜寻恰当的路径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即在问题空间进行搜索的过程。
桑代克制作了多种迷箱 和迷津
用猫进行迷笼实验
4
桑代克认为, 问题解决是一种尝试-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带有渐进的性质 动物,至少低等动物并未在问题解决 中表现出进行推理,其行为完全可用 尝试-错误加以说明 人类在解决问题中也有尝试-错误现象
5
2、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顿悟说。 顿悟说认为,问题解决要求看出问题情
14
归纳结构问题 给予几个成分,而问题解决者必须发现隐 含这些成分中的结构形式。
转换问题 给予一个最初的状态,而问题解决者必须 发现一些列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
排列问题 给予所需的成分,而问题解决者必须以一 定的方式排列它们,以达到规定的目标状 态。
15
界定清晰的问题(well-defined problem) 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目标状态(goal state)以及 由初始状态如何到达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 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非对抗性问题(non-adversary problem) 非对抗性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 参与的问题。
17
语义丰富的问题(semantic rich problem) 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 相关的知识,这种问题称为语义丰富的 问题。
语义贫乏的问题(semantic impoverished problem) 如果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 经验,这种问题称为语义贫乏的问题。
界定含混的问题(ill-defined problem) 界定含混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 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两者 都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 不确定性。
16
对抗性问题(adversary problem) 解决对抗性问题时,人们不仅要考虑 自己的解题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还要 受对手解题活动的影响。
苛勒认为,动物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 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对问题情景的一 种顿悟,即通过对原来知觉情景的改造, 突然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还认为,人也是通过顿悟 来解决问题的。
8
3、多阶段理论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将问题解决看作多阶段的过程: 发现或认出问题,即感受到困难; 确定并说明问题,把有关的东西分出来; 形成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进行思索或推理,以 确定一个最合适的办法; 考验所选择的那个办法。
第九章 问题解决
1
提纲
对问题解决的几种理解 问题表征 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表征与策略的关系 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
2
一、对问题解决的几种理解
尝试错误说 顿悟说 多阶段理论 技能说 信息加工说
3
1、尝试错误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E. L. Thorndike, 1874-1949)提出尝试 错误说
界定清晰的问题(well-defined problem) 界定含混的问题(ill-defined problem)
对抗性问题(adversary problem) 非对抗性问题(non-adversary problem)
语义丰富的问题(semantic rich problem) 语义贫乏的问题(semantic impoverished prob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