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评价2011.11

合集下载

循证医学:病因学和不良反应证据的评价

循证医学:病因学和不良反应证据的评价

5级:生命危险
6级:死亡
药物不良反应证据的评价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发展 反应停事件 文迪雅事件 …….
药物不良反应证据的评价
问题
是 否 不祥
1.该反应以前是否已有过报道
+1 0 0
2.本例ADR是否在使用可疑药物后出现
+2 -1 0
3.停用可疑药物,使用特异拮抗剂后是否症状改善
+1 0 0
4.再次使用可疑药物后,ADR是否再次出现
• 处方他汀治疗。患者提听说“他汀增加糖尿病风险”,不 愿服用。
• 是否继续他汀治疗?
步骤一:提出临床上需解决的问题
• 他汀是否有增加糖尿病发生的危险?
问题词根:
他汀+增加
疾病或不良反应: (新发)糖尿病
步骤二、根据问题检索相关的最佳临床研究 证据(检索证据)
病因/不良反应研究常用数据库
UpToData Clinical Evidence ACP Journal Club Cochrane Library PubMed (CBM,CNKI,VIP et al)
• 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对于非糖尿病患者 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不会影响新发DM 的 发生。但剔除异质性较大的试验后, 亚组 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能 增加新发生DM 的风险。
Interpretation: Statin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a slightly 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but the risk is low both in absolute terms an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reduction in coronary events. Clinical practice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or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or exis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hould not change.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03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标准
研究问题明确
总结词
病因学研究的前提是要明确研究问题。
详细描述
在进行病因学研究前,研究人员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包括研究的目的、重点和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 问题的明确有助于保证研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研究设计合理
总结词
合理的研究设计是病因学研究的基础。
详细描述
研究设计需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来制定,包括样本大小、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研究人员需 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详细描述:研究终点是肺癌,需要确定研究过程中所涉 及到的肺癌类型和分期,以便更好地分析病因与疾病发 生发展的关系。
详细描述:在明确研究问题后,需要确定研究因素,即 与吸烟相关的各种因素,如吸烟年限、吸烟量、烟龄、 吸烟习惯等因素。
研究设计合理
总结词:设计合理
详细描述:针对这种病因学研究,需要采用多 种不同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以便更好地探 讨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可重复的研究结果意味着其他研究人员可以按照相同的方法和条件重复该研究,得到相同的结果。这是保证病 因学研究结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结果与现有知识相符合
总结词
符合现有知识体系的研究结果是病因学研究的必备要素。
详细描述
病因学研究结果应该与现有的知识体系相符合,否则就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同时,新的 研究成果也需要与现有的研究成果相互验证,促进知识的发展和进步。
实验性研究
包括临床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等,通过随机对 照试验等方法,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明确因 果关系。
评价的目的和应用
评价目的
对病因学研究证据进行系统评价,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 些证据,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病因学研究的评价原则

病因学研究的评价原则

1、病因学研究是否采用了论证强度高的研究设 、 计方法
该文章采取的是病例对照研究,吸烟作为对 照的暴露因素,把1987 年~1994 年县人民 医院等确诊的113例肺癌病例作为病例组,对 照组采用1∶1配比法,同时收集来院就诊的无 肺部症状、体症的非呼吸系统疾病 113 例男 性病人作对照。做到了病例与对照在配比因 素上均衡。 该调查严格控制混杂因素 ,病例与对照组 之间性别、民族全部相同 ,职业相同者占 97.35 %,年龄相差在 2岁以内者占 47.78 %, 在5岁以内者占99.98 %。病例和对照均无接 触石棉、放射物质等职业史。 因此,该研究的可比性好,设计方法论证强度高。 因此,该研究的可比性好,设计方法论证强度高。
(5)吸烟方式与肺癌的关系。以口
腔吸烟为浅吸烟,肺吸烟为深吸烟,深 吸烟患肺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浅吸 烟,OR = 27 , (χ2= 22. 32 ,P < 0101) , 见表7 。
总结:由以上研究可知,吸烟 与肺癌的联系强度高。特别是 由表 7 可以看出 ,肺吸烟方式 引起肺癌危险性最大 ,肺吸烟 危险性是口腔吸烟的 27倍 ,因 果联系强度为“很强”。
7、病因学效应的生物学依据是否充分 、 该篇没有对吸烟和肺癌之间的因果联系用 现代的生物医学知识加以解释。所以病因 学效应的生物学依据不充分。
8、病因的致病效应是否特异 、
特异性是指某一致病因素仅能引起专一的疾病。 文章中研究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包括: 吸烟量与 肺癌的关系 开始吸烟年龄与肺癌的关系 吸烟年 限与肺癌的关系 吸烟方式与肺癌的关系 肺结核、 但是吸烟也是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 肺结核 慢性支气管炎、 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所以吸烟这个 肺疾病 病因的致病效应不具有特异性

2011年度临床疗效评价

2011年度临床疗效评价

2011年度临床疗效评价一、2011年度优势病种中医药运用基本数据统计二、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一)中风(脑梗死)1.临床疗效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或栓子栓塞引起的最常见脑血管疾病,属中医“中风”范畴。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在情志过极,劳倦内伤,饮食不节,用力过度,气候变化等的诱发下,导致瘀血阻滞,痰热内生,心火亢盛,肝阳暴亢,风火相煽,气血逆乱,上冲犯脑而形成本病。

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

其病机归纳起来不外风(肝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痰热)、气(气逆)、虚(阴虚、气虚、血虚)、瘀(血瘀)。

此六端常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合而为病。

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虚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逆血瘀。

而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为其基本病机。

而在中风急性期以痰浊瘀血、阳亢风动之标实为主。

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演变是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及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前期资料的研究证实,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子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卒中史、肥胖、吸烟、饮酒、血流变紊乱及高脂血症等。

在卒中前多存在高血脂、高血粘等病理改变,而急性期血栓的形成是复杂的过程,其主要取决于血管壁、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功能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血管壁损害是基本因素,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减慢是辅助条件。

血栓的形成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其组成成分和发生机制也不相同。

血栓形成以血小板聚集为主,血栓内富含血小板。

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微循环缺血有关的内皮因子的变化、与血栓形成有关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的改变均与中医痰瘀阻络关系密切。

由此可见,中风发生表现于外的是不同的临床症状、体征,而在体内则反映为不同的生理病理改变。

临床证候相同的患者可能存在有较为一致的病理改变。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重要危险因素。

病因学研究证据评价(例题)

病因学研究证据评价(例题)
1.因-果时相关系是否明确?
饮用咖啡 尿失禁

因-果效应顺序的确定主要有赖于前瞻性研究, 而病例对照研究、描述性研究在因-果效应时相顺序 的确定上论证强度低。


2.是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当暴露因素在剂量、暴露时间、暴露频度等方面与疾病的 发生和损伤程度间存在相关性,则有助于确定因-果关系。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调查 系列病例报告和个案报道

设计类型
性质
可行性
论证强度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前瞻性
多数前瞻性 少数回顾性 回顾性 断面

较好
++++
+++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调查 系列病例报告 个案报道
好 好 好
+ + +/-
循证医学实践步骤
提出临床问题 检索相关研究证据 评价相关证据 应用证据 后效评价


p


检索的数据库: Evidence Based Mental Health
Clinical Evidence () Cochrane Library (/index0.htm) Pubmed () ……

病因学(etiology): 是研究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在内外环境综合影响下,导致人 体发病及其发病机制的科学。
单一病因致病
单一病因
一种疾病
单一病因 多种疾病
多病因致病
多种病因
一 种 疾 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因模型
流行病学三角
宿主
致病因素
环境因素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通过对不同特征的人群进行比较 ,分析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 间的关系。
生态学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人群或地区的特征 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 从而推测其与某些因素之间的关 联。
汇报范围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种类
包括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等研究证据。
评价方法
包括证据的质量评价、一致性评价、适用性 评价等。
汇报பைடு நூலகம்容
包括评价结果、结论和建议等。
02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分类与特点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通过描述某一特定人群中疾病或 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测 其与某些因素之间的关联。
分析性研究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引言 •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分类与特点 •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标准 •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获取与筛选 •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应用与决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对病因学研究证据进行评价,为疾病 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背景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病因学研 究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为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 性,需要对病因学研究证据进行评价 。

循证医学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循证医学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通道阻滞剂控制血压。 入院后经B超、膀胱镜等检查,发现膀胱左侧壁、
三角区3枚乳头状新生物,术前诊断膀胱肿瘤。 在积极术前准备后,于入院后3天行经尿道膀胱肿
瘤电切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出院前患者询问:
吸烟史和钙通道阻滞剂使用是否与膀 胱癌有关?
术后是否必须戒烟并改用其它类型的 抗高血压药物?
各期经历的时间长短、临床表现在各个病人 不尽相同。
自然病史对病因学研究的意义
纳入病因学研究的对象要排除处于临床 前期的早期病例
正确确立观察期, 防止产生假阴性的结 果
内容
一. 病因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二. 病因学研究的方法 三. 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病例
女性、64岁 以“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为主诉入院 患者吸烟20年,有10年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钙
研究二、
Pahor M, Guralnik JM, Ferrucci L, et al.
Calcium-channel blockade and incidence of cancer in aged populations.
Lancet, 1996,348: 493-497
主要内容
这是一项钙通道阻滞剂与癌症关系的队列研究, 该研究收集了美国3个地区71岁以上的未患癌症 的老年队列,分为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组和未服 用钙通道阻滞剂组。随访3.7年,在服用钙通道 阻滞剂的451例患者(1549人年)中,发生47例 癌症,几乎包括所有类型的癌症。两组的癌症 发病率分别为 3.03%和2.17%,相对危险度为 1.4。
设计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调查 描述性研究
性质 前瞻性
可行性 差
前瞻性

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证据评价

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证据评价
通过定期评估病因和危险因素的 变化,公共卫生部门能够及时发 现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采取应 对措施。
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
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有助于医生制定 更准确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性医疗
通过对个体患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评估,医生可以 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性医疗建议,降低患病风险。
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强化证据评价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制定和完善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证据评价的标准和规范,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加强评价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提高评价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证据的评价标准
研究设计的合理性
评估研究设计是否科学、严谨, 是否能够得出可靠的结论。
偏倚风险的控制
评估研究过程中是否存在偏倚风 险,以及研究者是否采取措施控 制这些偏倚。
样本量和代表性
评估样本量是否足够大,研究人 群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够反 映目标人群的特征。
结局指标的可靠性
评估结局指标是否客观、准确、 可靠,是否能够反映研究目的。
促进个体健康
了解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可以帮助个人采取健 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降低患病风险。
Part
03
证据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证据的分级和分类
证据的分级
根据研究设计和结果质量,将证据分为不同级别,如一级证据为随机对照试验,二级证据为观察性研 究等。
证据的分类
将证据分为确定性、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以便全面评估证据的质量。
Part
04
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研究的应用
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识别和评估健康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正确选择研究对象
被纳入病因的研究对象,要排 除处于临床前期的早期病例。因为 在研究某一病因的致病效应时,选 择无病的观察对象,宜采用高敏感 性的诊断试验,使之选择阴性结果 的对象进入研究组。
这样,就可能排除处于生物学反 应期或临床前期的患者,避免其 混入试验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而干扰致病因素研究的真实性。
4
14 27 4
26
44 96 13
32
60 126 17
反 应 停 销 售 量 占 销 售 总 量 的 比 例
短 肢 畸 形 例 数
( %)
可怕的 反应停 婴儿 被反应停夺去胳膊的孩子们
调查显示,孕妇怀孕时末次月经后第34到50天 是反应停作用的敏感期,在此时间段以外服用反应 停,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的出生缺陷。在末次月经后 第35到37天内服用反应停,会导致胎儿耳朵畸形 和听力缺失。在末次月经后第39到41天内服用反 应停,会导致胎儿上肢缺失。在末次月经后第43到 44天内服用反应停,会导致胎儿双手呈海豹样3指 畸形。在末次月经后第46到48天内服用反应停, 会导致胎儿拇指畸形。除了可以导致畸胎,长期服
a/(a+b)-c/(c+d) (P1-P0) OR-1 EF病因暴露组= —————— = ——— ≈ —— — a/(a+b) P1 OR P1为暴露组的发病率,P0为非暴露组的发病 率,在病例对照研究一般不能获得P1与P0, 只能获得OR。
b.另一种是人群的病因分值:记为EF,也叫 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roportion,PARP) 它表示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率中,归 因于某种暴露引起的发病占全部发病的百分 比,可用人群的暴露率和OR值利用下式求 得: 即: EF=P(OR-1) / P(OR-1)+1 P代表人群的暴露率,或以对照组的暴露率 代表。
2)多病因致病
在一些慢性病的病因学研究中, 人们发现一种疾病的发病,有着 多种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致病) 效应。如冠心病的病因学研究
如:冠心病可与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 病、不良生活习惯、肥胖、遗传、饮食及 精神等诸多因素有关。
3)病因的特性
(1)直接病因或主因(必备病因 necessary cause) 指只有该病原体侵入人体,才能 引起疾病。故又称直接病因或主因。 如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HIV引起 AIDS。
总之,当病因学研究获得了确 切的因果效应结论之后,要根据被 研究的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的大小, 作出相应的医学决策和行动,重要 的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综 合全局,权衡利敝,分析效益,反 复实践,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以达 到有效地控制和消灭疾病的目的。
返回
病例对照研究
定义和特征 应用及实例 实施的几个问题 优缺点 资料的整理分析 偏倚及其控制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调查研究 叙述性研究
前瞻性
回顾性 断面性 前瞻/回顾

好 好 好
+++
+ + ±
(六)研究与评价病因学的原则
(1)病因学的研究结果,是否源于真正的人体试 验? (2)病因学研究的因果相关性如何? (3)在不同的研究中,所得病因学结论是否一致? (4)病因研究中,其因果效应的时间顺序是否确 切? (5)致病因素有否剂量—效应的致病关系? (6)病因学研究是否符合流行病学规律? (7)病因学效应的生物学依据是否充分? (8)病因的致病效应是否特异? (9)被研究的因果效应,与其它研究有否雷同?
特征
(一)本方法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二)须设立不患所研究疾病的对照人群以作 比较 (三)在疾病与暴露关系的探寻顺序上是:先确 定病人,再追溯可能与疾病有关系的因素,即 由“果” “因”,但必须确认暴露是发生在 疾病之前 (四)本方法能判定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 但不能证明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构模式
(七)病因学研究对医学决策的价值 医学行动的决策 = 确定病因+预测决策的效 果 1) 依流行病学宏观依据作出决策 2)依临床医疗实践作出决策 3)医学决策应注重效益
病因分值 (etiologic fraction ,EF)
病因分值包括两部分内容:
a.暴露组的病因分值:是由暴露组的发病率减 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后的差值,再除以暴露组 的发病率,所得的商,即为暴露人群的病因分 值,即为EFe,也叫归因危险百分比 (attributable risk proportion,ARP)。指暴 露人群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归因于某种暴露引 起的发病占全部发病的比例。病因分值计算式 如下:
病因分值能反映出某种暴露对人群 中发病所产生的影响,它所引起的发病 占全部发病的比重。也宜是与消除该暴 露后产生预防该病的效果有多大比重。 它是具有公共卫生的实际意义的。它同 时还代表人群中随机抽取的一个病例可 能由该暴露引起的概率。 由于病例对照研究不能直接得出发 病率,因而也不能求出暴露组发病率与 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即归因危险度AR (attributable risk).
的干扰,就需从以自然病史的角度
正确地确定研究的观察期限。并应
采用高特异性的诊断性试验。
(四)病因学研究前提
一定要选择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原 因不明疾病进行研究,才具有现实意义 和科学意义。 选择与确立病因研究课题时,必须拥 有历史和现在的有关信息资料,切忌盲 目地、重复地“研究”。
一定要有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一系 列检测试验和科学仪器设备,以便从微 观水平上筛选和确诊病例,以进一步确 定因果联系。
返回
是通过观察并详细记载疾病或健康状态
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如年龄、 性别、职业、民族等等)的分布特点。
通过描述流行病学获得的资料,也可对
病因提出线索或假说,或对防制措施提 出有效的方法。
返回
(三)自然病史对病因学研究的意义
当病原因子侵袭人体,并导致人体 发病的结局,均有着一个自然的过程,这 就是所谓疾病的自然病史。其经历的时间 长短,各阶段的不同表征,对病因学研究 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
返回
定义与特征
定义:
病例对照研究是将研究人群按 是否患有我们所要研究的疾病分为 病例组和对照组,然后再同时追溯 这两组人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因 素的情况,并比较他们之间暴露率 的差异,以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有 无关联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暴露:
是分析流行病学所使用的术语, 概指研究对象直接接触过的某物质, 或具备某特征或行为。如接触过某些 化学物质、物理因素、食用或饮用某 些食物、饮料和药物等,也指人所具 备的各种特征,如:性别、年龄、血 压值、身高、体重及职业等等。
不同大学医学院附属小儿科收治的短肢畸形病例数
地 波恩 区 1949~1959 1959 2 1 3 1 2 1960 19 1961 50 三年共计 71
不来梅
法兰克福 格廷根 汉堡 海德尔堡
4
4 1 30 5
20
11 10 154 9
24
16 14 185 16
基尔
慕尼黑 蒙斯特 伯明翰 3
2
4 3
回顾性研究则以病例—对照研究为佳, 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偏倚的干扰。 叙述性的病因分析报告,其结论的可 靠性最差。有关设计的要求和方法以 后将详细介绍。各种病因学设计方案 的科学论证度大小请见下表:
各种病因学研究设计的科学论证度
设计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 性质 前瞻性 可行性 差 论证强度
++++
(2)间接病因或因素(促发因素) 哪些与发病有关的间接因素,它 们的存在能促进发病。如居住条件、 营养状态、社会经济环境、心理和精 神状态等因素不良时均可导致疾病的 发生。
(3)危险因素(risk factor) 是指在一个群体内,由于某个 或多个因素的存在,可使有关的疾 病发病概率增高;而当其被消除后, 又可以使该病的发病概率下降,这 种与发病概率增高或降低的有关因 素,就被称为“危险因素”,这就 是流行病学对病因的认识。
返回
(二)病因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1.从临床特殊病例的发现,提出病因假说 (海豹状畸形、少女阴道腺癌、晶状体后纤维增生 症等病因的发现)。描述性研究 2.提出病因假说,作临床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3.前瞻性研究,证实病因队列研究 4.实验病因学研究
(三)
反应停(Thalidomide)与先天性畸形 1959~1961年间,在西欧诸国家, 特别是西德与英国新生儿患短肢畸 形明显增加,成为一次先天性畸形 流行。估计病例高达万例,遗留数 千残废儿童,是医学史上的一次灾 难性事件。
用反应停可能还会引起外周周围神经炎。
反应停(Thalidomide)与先天性畸形
经临床、流行病学与动物实验等病因研 究证明这是由于孕妇在妊娠4~8周期间服用 了反应停而引起。各国反应停的销售量与四 肢短缺性畸形的病例数呈正比。反应停是当 时广泛用于治疗妊娠呕吐的药物。该药从市 场撤消后,病例已较少见。反应停灾难发生 后,不少国家建立了先天性畸形监察系统与 制度,加强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并改进了 药物筛选、生产与使用管理方法。
病因学---是研究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在内外环
境综合影响下,导致人体发病,并研究发病机制的 科学。
病因的致病效应
1. 生物性因素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全世界每年死亡的人约1/3因感染性疾病
特点: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
2. 理化性因素
◆ 物理性因素 机械力 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射 外伤、骨折 冻伤、烧伤、中暑 潜水员病 电击伤 放射伤
2.正确确定观察期,防止产生假阴性结果
对于慢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机体 发病往往潜伏期较长,即自然病史中的 生物学反应期和临床前期经历的时间较
长。如果设计规定观察的时间过短,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