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间隙的调整

合集下载

简述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简述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简述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气门间隙是指汽车发动机气门开合时,气门与凸轮轴之间的距离。

正确的气门间隙可以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并延长发动机寿命。

因此,调整气门间隙是汽车维护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一、准备工作在调整气门间隙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确认发动机型号和规格:不同型号和规格的发动机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整方法和参数。

2. 准备好所需工具:通常需要使用扳手、千斤顶、螺丝刀、量角器等工具。

3. 停车位置:将车辆停在平坦的地面上,并挂入空档或停放在手刹状态下。

二、找到调整点1. 找到进气和排气气门:通常进气和排气气门分别位于汽缸头两侧,可以通过查看汽缸头上的标识或操作手册来确定其位置。

2. 找到凸轮轴:凸轮轴是驱动气门开闭的部件,通常位于汽缸头内部。

可以通过查看操作手册或请专业技师进行指导来确定其位置。

3. 找到调整点:调整点是凸轮轴上与气门接触的部位。

通常需要将发动机转到特定的位置才能找到调整点。

具体位置和方法可以查看操作手册或请专业技师进行指导。

三、调整气门间隙1. 确认调整值:不同型号和规格的发动机需要采用不同的气门间隙调整值。

可以通过查看操作手册或请专业技师进行指导来确定其数值。

2. 调整进气气门间隙:通常需要先将进气气门调整到正确的间隙值,具体方法如下:(1)使用千斤顶将车辆抬起,以便更好地接近发动机。

(2)找到进气气门,并使用扳手松开其上方的螺丝。

(3)使用量角器测量凸轮轴上与进气气门接触的部位距离,确保其符合规定的间隙值。

(4)如果距离不正确,可以通过旋转凸轮轴或微调螺丝来进行调整。

3. 调整排气气门间隙:在完成进气气门间隙调整后,需要对排气气门进行相同的操作,具体方法如下:(1)找到排气气门,并使用扳手松开其上方的螺丝。

(2)使用量角器测量凸轮轴上与排气气门接触的部位距离,确保其符合规定的间隙值。

(3)如果距离不正确,可以通过旋转凸轮轴或微调螺丝来进行调整。

四、检查和测试1. 检查调整结果:在完成气门间隙调整后,需要再次检查和确认每个气门的间隙是否正确。

气门间隙的调整

气门间隙的调整
调整垫片式是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的方法调整气 门间隙。
进气新垫片厚度=旧垫片厚度+(气门间隙测量值—进气门规定间隙值mm) 排气新垫片厚度=旧垫片厚度+(气门间隙测量值—排气门规定间隙值mm)
气门间隙的调整
一、气门间隙的概念
为保证气门关闭严密,通常发动机在冷态装配时,在气门杆 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摇臂、挺柱或凸轮)之间留适当的间 隙。
气门 进气门
间隙 0.25~0.30mm
凸轮轴
排气门 0.30~0.35mm
气 门杆
二、气门间隙的调整
调整步骤如下: (1)将第一缸活塞转到压缩行程上止点 (2)确定进、排气门 ① 根据气门与所对应的气道、气门大小确定。 ② 转动曲轴观察确定。 (3)将发动机的气缸按作功顺序等分为两组 (4)按照“双排不进”法确定气门间隙的可调性 (5)分两次调整气门间隙 ① 第一次调整:在第一缸活塞压缩行程上止点时,按照 “双排不进”法检查调整其可调气门的间隙 ② 第二次调整 :将曲轴转动一周,将第一缸活塞达到排气 行程上止点,按照“不进双排”法调整余下气门的间隙
丰田汽车1NZ-FE 发动机气门间隙检查调整方法(调整挺柱式) (1)拆下气门室罩上附件,取下气门室罩。 (2)将1缸活塞转至压缩上止点位置。
(3)该发动机发火顺序为1-3-4-2,根据表3-5所示,检查1 缸进排气门、2缸进气门、3缸排气门的气门间隙。
(4)将1缸转至排气行程上止点,检查2缸排气门、3缸进气门、 4缸进排气门的气门间隙。
(5)测量气门间隙不符合规定值的气门挺柱。
(6)计算新挺柱的厚度,使气门间隙符合规定值。 进气新挺柱厚度=旧挺柱厚度+(气门间隙测量值—0.20 mm) 排气新挺柱厚度=旧挺柱厚度+(气门间隙测量值—0.30 mm) (7)选择一个新的挺柱,其厚度应尽可能与计算值接近。

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

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

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的方法1.确定调整顺序:如果发动机是多缸的,需要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逐个调整发动机气门间隙。

通常按照1-3-4-2的顺序调整,在调整一个气缸的气门间隙时,其相邻的两个气缸的活塞都处于下止点,即置于“配气间隙位置”。

2.确定调整工况:气门间隙的调整需要在发动机熄火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发动机在冷却状态下进行调整,这样可以确保活塞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测量气门间隙:首先需要找到相应气门的上止点和导气门和进气门的下止点。

气门上止点可以通过旋转曲轴前进发动机旋转,观察第一气缸的进气凸轮来确认。

进气凸轮开始分离进气门时,说明活塞处于上止点;进气凸轮离开进气门,说明活塞处于下止点。

导气门和进气门的下止点可以通过观察气门杆的上下运动来判断。

当上止点和下止点都找到后,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气门间隙。

4.调整气门间隙:气门间隙的调整通过改变气门杆和凸轮的接触面来实现。

一般来说,通过调整气门调节螺丝来改变气门杆高度。

当气门间隙过大时,需要顺时针旋转螺丝,将气门杆向下调整;当气门间隙过小时,需要逆时针旋转螺丝,将气门杆向上调整。

5.检查调整效果:在调整完一个气缸的气门间隙后,需要将机油加满,启动发动机,进行试车,观察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如果发动机工作正常,没有异响,没有特殊震动,说明气门间隙调整正确。

如果发现异常,需要重新调整。

二、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的注意事项1.工具准备:在进行气门间隙调整之前,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工具,如杠杆、扳手、螺丝刀等。

确保工具的质量和尺寸与发动机的要求相符。

2.注意安全:在进行气门间隙调整时,应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如果发动机是热的,应等待发动机冷却后再进行调整,以防止烫伤。

3.仔细测量:调整气门间隙前,应仔细测量气门间隙,确保测量值准确。

如果发现测量值有误,应重新测量。

4.调整适度:调整气门间隙时,应根据发动机制造商的要求进行适度调整。

过大或者过小的气门间隙都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气门间隙的调整

气门间隙的调整

Page 7
小飞虎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
1.工具准备: 常用工具一套,塞尺,摇把、抹布若干。工具准备齐全要 整齐
Page 8
2.调整前提
(1)发动机冷态 (2)按照汽缸的工作顺序来进行调整,以小 飞虎为例1342 (3)技术参数:进气门间隙0.25-0.3 排气 门间隙0.3-0.35 4 3 2 1
Page 11
3.调整方法
2)两次调整法 维修中,普遍采用两次调整法调整气门间隙,即第1 缸压缩行程上止点时,根据发动机作功顺序1 3 4 2 按照“双排不进”据以调整,再将曲轴旋转一圈也就是 四缸压缩上止点时按照“不进双排”调整。本课重点介 绍两次调整法
Page 12
2)两次调整法
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1342,按“双、 排、不、进”原则确定能调整的气门,然 后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Page 9
2.调整前提
(3)确定1缸压缩上止点 方法:转动曲轴两圈,对准曲轴正时齿轮标 记,并使凸轮轴正时齿轮标记在6点钟方向, 与曲轴正时标记相对应
Page 10
3.调整方法
1)逐缸调整法 转动曲轴至1缸压缩终了,调整1缸的进、排气门。然 后摇转曲轴,按点火顺序1342使下一缸达到压缩终了, 再调整这一缸的进、排 气门,依次类推,逐缸调整完毕。
Page 2
一、什么是气门间隙?
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 气门杆端面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称为气门间隙。
气门间 隙
Page 3
气门间隙的作用
为防止气门因受热膨胀而伸长出现气门密封不严的 现象。
Page 4
二.为什么要调整气门间隙
间隙过大:
进、排气门开启迟后,缩短了进排气时间,降低 了气门的开启高度,改变了正常的配气相位,使发动机 因进气不足,排气不净而功率下降,此外,还使发动机 抖动无力。

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

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

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随着机动车的不断发展,调整气门间隙已经成为了每个机动车维护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调整气门间隙可以有效地确保发动机气缸内气阀的顺畅运转,降低燃油消耗,增加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那么,如何正确地调整气门间隙呢?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

1.手动调整手动调整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巧。

首先需要准确地找到气门盖,用扳手拧开盖子,然后用自动下限游标卡尺测量气门间隙。

如果气门间隙不符合规范要求,使用扳手松开调整螺纹,然后在标准下限游标卡尺的指示下紧固螺纹,调整完毕后即可合上气门盖。

手动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虽然简单,但需要较强的维修技巧和经验,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发动机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2.机械自动调整器机械自动调整器是一种通过机械作用自动调整气门间隙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组压缩弹簧和一个滚珠调整器,使气门间隙保持在正确的范围内。

当气门间隙过大时,压缩弹簧受力加强,压缩弹簧缩短,从而使滚珠调整器上的调整螺钉向上移动,缩小气门间隙。

反之,当气门间隙过小时,压缩弹簧受力减小,压缩弹簧延长,从而使调整螺钉向下移动,扩大气门间隙。

机械自动调整器方便操作,不需要经常调整,也不会对发动机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不过需要经常检查和更换弹簧和调整器,以确保它们的工作状态正常。

3.液压自动调整器液压自动调整器是一种通过液压作用自动调整气门间隙的装置。

它采用了液压力学原理,当气门间隙发生变化时,液压自动调整器会自动调节活塞的位置,从而保持气门间隙始终在推荐范围内。

液压自动调整器的优点是无需人工干预,可以自动监测和调整气门间隙,而且十分耐久,几乎不需要维护。

然而它的价格相比于其他两种调整器要贵一些,有些车型不适用液压自动调整器,需要更换气门和凸轮轴,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和复杂度。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如电动调节,磨损补偿调整等等。

总的来说,不论采用何种调整方法,都需要遵循相关规范和操作细节,以确保调整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气门间隙的调整

气门间隙的调整

气门间隙的调整
当气门间隙超过规定值时,要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除液力挺柱式)。

气门间隙调整方法
1.逐缸调整法:(以CA1092为例)
(1)摇动曲轴使一缸处在压缩上止点,可通过凸轮轴或曲轴正时记号对准一缸压缩上止点,这时进、排气门完全关闭。

(2)旋松一缸进、排气门锁紧螺母。

(3)选择厚度合适的塞尺,并插入到气门杆尾部和摇臂之间,旋入调整螺钉,使塞尺感觉有明显阻力时为准。

(4)固定调整螺钉,拧紧锁紧螺母,并检查。

(5)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四缸有1243或1342、六缸153624,142635),四缸发动机揺转曲轴180度,六缸揺转120度,逐个来调整气门间隙。

2.两次调整法——“双排不进”法
以斯太尔(WD615)为例
(1)找到一缸压缩上止点,根据发动机工作顺序,如下表
表一: 第一缸压缩上止点可调气门 表二:第六缸压缩上止点可调气门
(2)根据表一对各个气门进行调整并检查。

(3)根据表二对各个气门进行调整并检查。

(4)最后再用塞尺复查一次。

气门调整方法

气门调整方法

气门调整方法气门调整是发动机维护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正确的气门调整可以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延长发动机寿命,提高燃油经济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门调整方法。

1. 检查气门间隙。

首先,需要检查气门间隙是否正常。

气门间隙是指气门闭合时气门杆上的间隙,它直接影响到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气门间隙过大会导致气门无法完全关闭,影响气门的密封性能;而气门间隙过小则会影响气门的开启时间,影响到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效率。

因此,检查气门间隙是气门调整的第一步。

2. 调整气门间隙。

如果检查发现气门间隙不正常,就需要进行气门间隙的调整。

调整气门间隙需要使用专用工具,首先需要拆下气门盖,然后根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来调整气门间隙。

调整气门间隙需要非常小心,一般需要在发动机冷却的情况下进行,以免烫伤。

3. 检查气门升程。

气门升程是指气门在工作过程中的上下运动距离,它直接影响到气门的开启时间和开启角度。

检查气门升程需要使用专用工具,首先需要拆下气门盖,然后通过测量工具来检查气门的上下运动距离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气门升程不正常,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4. 调整气门升程。

调整气门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一般需要调整气门杆的长度或者安装调节垫片来实现。

调整气门升程需要非常小心,一般需要在发动机冷却的情况下进行,以免烫伤。

调整完成后,需要重新检查气门升程是否正常。

5. 检查气门密封性能。

最后,需要检查气门的密封性能。

气门的密封性能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燃油经济性。

检查气门密封性能需要使用专用工具,通过对气门进行压缩测试来检查气门的密封情况。

如果发现气门密封性能不正常,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维护和更换。

总结。

气门调整是发动机维护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正确的气门调整可以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延长发动机寿命,提高燃油经济性。

因此,定期对发动机进行气门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步骤及基本原则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步骤及基本原则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步骤及基本原则
气门间隙调整的方法步骤及基本原则如下:
方法步骤:
1. 找到发动机的顶死中的一缸,即该缸的凸轮轴凸起最高的位置。

2. 通过查找车辆的维护手册,确定该缸所对应的气门间隙的值。

3. 如果发现间隙不在规定范围内,使用适当的工具,松开或者紧固气门上的调节螺母。

4. 当调节螺母松开后,使用适当的工具调节气门扳手来逐渐调整气门间隙。

5. 当调整到正确的间隙时,紧固气门上的调节螺母。

6. 重新检查该缸的气门间隙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可以进行下一步。

基本原则:
1. 进行气门间隙调整时,发动机应处于冷却状态。

因为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高温,等待发动机冷却后再进行操作可以避免烫伤的危险。

2. 调整气门间隙时,要确保凸轮轴上的凸起位于气门摇臂的低点,也就是所谓的顶死中。

这样可以避免调整错误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或损坏其他零部件。

3. 在调整气门间隙之前,要确保调节螺母松开,以充分调整气门间隙,然后再紧固调节螺母。

这样可以确保气门间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在调整气门间隙时,要小心操作,避免使用过大的力量或角度,以免损坏调节螺母或气门扳手。

5. 完成气门间隙调整后,应重新检查所有缸的气门间隙,确保每个气门都在规定的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4
2

课题二 气门零件组的结构与检修
1.气门的检修方法 2.气门座的修理方法 3.气门导管的修配方法 4.气门的研磨方法
气门组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结构
气门组:由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弹簧座圈
、锁片等零件组成。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气门组的环境条件怎样 呢、随着使用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气门组组件
❖ 2. 用符合气门间隙的 塞尺尺片,插入气门杆与 气门摇臂之间,来回抽动 塞尺尺片检查,以拉动尺 片感觉稍有阻力为合适。
气门间隙的检查
二、气门间隙的调整
以解放CA6102型发动机为例,六缸发动机有两种调 整方法,即逐缸调整法和两次调整法。 1.逐缸调整法
找飞轮上的正时记号 1—飞轮壳固定标记 2—盖板 3—飞轮
发动机型号
αβ
γ
δ
桑塔纳AJR
2° 24° 44°

桑塔纳JV
1° 37° 42°

奥迪1.8L
3° 33° 41°

EQ6100-1
20° 56° 38.5° 20.5°
CA6102
12° 48° 42°
18°
气门重叠角 10° 3° 8°
40.5° 30°
一、气门间隙的检查
❖ 1.摇转曲轴,使被检查 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气门挺柱落于凸轮基圆位 置时进行。
二、配气机构的分类和组成
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 气门组的作用:封闭进排气道. 气门传动组的作用:使进排气门按配气相位规定的时刻开闭。 配气机构按气门组的布置位置不同可分为顶置式和侧置式两种,目前广 泛采用的是顶置式结构,即进、排气门置于气缸盖内,倒挂在气缸顶上。这 里以顶置式配气机构为基础,按凸轮的布置位置介绍几种类型的配气机构。 凸轮轴的位置有下置式、中置式和上置式三种。
二、配气机构的分和大中型 发动机都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凸轮轴下置式配气机构
二、配气机构的分类和组成
2.凸轮轴中置式
二、配气机构的分类和组成
3.凸轮轴上置式
三、配气相位
配气相位就是用曲轴转角 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 时刻和开启的持续时间。若用 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配气 相位,这种图形称为配气相位 图。
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与其传动机构中,留有适当的间隙,以补偿气门 受热后的膨胀量。这一间隙通常称为气门间隙。
在冷态时,如果气门间隙没有或间隙过小,那么在热态时气门及其传动件因受
热膨胀引起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在压缩和作功行程中的漏气,而使功率下降 ,严重时甚至不易启动。
在冷态时,如果气门间隙过大,那么在热态时,气门与气门座以及各传动件之 间将产生撞击和响声。
三、配气相位
2.排气提前角
排气门在作功行程结束之前,即在作功下止 点之前开启,谓之排气门早开。从排气门开启到 下止点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排气提前角,记作γ。 排气门在排气行程上止点之后关闭,谓之排气门 晚关。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称 作排气迟后角,记作δ。整个排气过程持续时间或 排气持续角为(180º+γ+δ)曲轴转角。一般 γ=40°~80°、δ=0°~30º曲轴转角。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气门组零件环境温度
高、往复运动频繁,润滑条件相对较差,随着磨 损和各种损伤的加重。会降低发动机的充气系数, 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甚至影响发动 机的正常工作。出现故障,为了正确判断、排除 气门组的故障,应首先熟悉不同类型配气机构气 门组零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一、对气门组的要求
课题一 配气机构的组成与气门间隙 的调整
气门间隙的调整
1.配气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配气相位
现有一解放CA6102型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发出连续不断的、有节奏 的“嗒、嗒、嗒”响声;转速升高时,响声也随之升高;检查发动机温度 变化或做断火试验后,响声不变化。经初步诊断为发动机气门间隙过大, 要求对该发动机气门间隙进行调整与检修。
气门组应保证气门能够实现气缸的密封,因此要 求:
1.气门头部与气门座贴合严密; 2.气门导管对气门的上下运动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气门弹簧的两端面与气门杆的中心线相垂直, 以保证气门头在气门座上不偏斜。 4.气门弹簧的弹力足以克服气门及其传动件的运 动惯性力,使气门能迅速关闭,并保证气门紧压在 气门座上。
配气相位图
1.进气曲轴转角
三、配气相位
进气门在进气行程上止点之前开启谓之早开。从进气门开到上止点曲轴所 转过的角度称作进气提前角,记作α。进气门在进气行程下止点之后关闭谓之 进气门晚关。从进气行程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作进气迟后角 ,记作β。整个进气过程持续的时间或进气持续角为(180°+α+β)曲轴转角。 一般α=0°~30°、β=30°~80º曲轴转角。
气门间隙的调整
二、气门间隙的调整
2.两次调整法(双排不进法)
其中“双”指该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可调,
“排”指该缸仅排气门可调,“不”指两个气门 间隙均不可调,“进”指该缸的进气门间隙可调。
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可调气门
缸号
1
5
3
6
可调气门



第六缸压缩行程上止点可调气门
缸号 可调气门
6
35
1



2
要调整气门间隙,首先应了解配气机构的组成,以及配气相位的相关知识。
一、配气机构的功用
目前,四冲程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其功用是按照发动机 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气 进入气缸,废气从气缸排出。所谓新气,对于汽油机就是汽油与空气的混合 物,对于柴油机则为纯净的空气。
三、配气相位
3.气门重叠角
由于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致使活塞在 上止点附近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称 为气门重叠。重叠期间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重叠 角,它等于进气提前角与排气迟后角之和,即 α+δ。
只要气门重叠角选择适当,就可以使进气更 充分,排气更干净。
三、配气相位
部分发动机的配气正时:
二、气门
功用:控制进、排气管的开闭。 工作条件: 在高温、高压、散热困难、冲击 力大、润滑困难。受燃气中腐蚀介质的腐蚀等很 差的环境下工作。 要求: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耐高温、 耐腐蚀、耐冲击。 材料:进气门采用合金钢(铬钢或镍铬钢 等), 排气门采用耐热合金钢(硅铬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