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博物馆

合集下载

奔驰发展史

奔驰发展史

奔驰发展史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是1886年由发明家卡尔·本茨创立的德国汽车制造公司。

它早在1879年就已被哈罗德·奥古斯特·本茨发明出来用于农业用途,该车当时被称为“开路兔”(Road Rabbit)。

1885年,他给它更换了新名,字面意思解释为“阿尔法雷诺”(Alfa Romeo),全新的梅赛德斯-奔驰正式诞生了。

1902年,梅赛德斯-奔驰在柏林发布了他们的第一辆轿车,车型叫做“奔驰35 PS”,发动机排量为2.6升,可达到最高时速略超过100千米每小时。

这是梅赛德斯-奔驰发表的最早的一款轿车,是卡尔·本茨在柏林大跨路桥下切开粉红绸带,点燃启动汽车的第一辆汽车,从此梅赛德斯-奔驰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开始了。

1926年,梅赛德斯-奔驰参加了普惠的第一次全球发行,从此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一席之地,以高品质的车辆和完善的服务受到了全球汽车爱好者的普遍认可。

此后,梅赛德斯-奔驰一直在不断的生产轿车和汽车,在技术和设计上也积极改进,特别是在风阻系数、安全性能以及环保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梅赛德斯-奔驰就一直是汽车发展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们不断地致力于创新,开发更具有型格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新需求。

2000年,梅赛德斯-奔驰引入了CLK系列可提供更有力推动力、更融洽的内饰美感和更纤薄的图形设计。

此外,2007年梅赛德斯-奔驰便推出了经典又蛮腰的ML系统,它以恒久耐用的质量和重量,让外观更加流畅美观。

梅赛德斯-奔驰,从小众品牌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主宰全球豪华轿车市场的巨无霸,历经130多年的考验。

它以领先的技术,强大的市场能力,卓越的服务价值和优质的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梅赛德斯-奔驰作为国际汽车发展舞台上不可多得的一股力量,已经大大推动了汽车技术的发展。

世界汽车博物馆

世界汽车博物馆

• 收藏5:英雄陈列室
收藏1:旅行设备陈列室
收藏3:辅助设备陈列室
收藏4:名称陈列室
传奇与典藏的交汇
传奇和收藏两条参观路线都结束于 “竞赛和记录”区域。 在这里几乎占据所有空间的倾斜弯道变成了垂直的圆柱墙, 上面放置了著名的曾经刷新纪录的经典座驾。参观者可以通 过6个显示器来观看历赛事的节录片段。这个看台与倾斜弯 道后面的通道相连,通道朝向 “竞赛隧道”,可以抵达以
花 絮
奔驰博物馆景点信息:
地址:Mercedesstrass100,70372 stuttgart
费用:4欧元
开放时间:10:00-20:00
交通:乘轻轨S1至Gottlieb-Daimler-Stadion站,
下车即达。
谢 谢!
奥迪博物馆
世界汽车品牌的光荣 与梦想介绍系列之三
一、奥迪博物馆概述
宝马博物馆展厅共3层,盘旋而上,是按照历史顺序
陈列着从古到今的各类宝马汽车和摩托车,每一件展品都可
以插上耳机听英语解说。
宝马博物馆分为七个主题展区,总结介绍了宝马的典
型车型、重要理念。在小电影院里还可观看宝马的辉煌历史。
博物馆展厅前厅:大气 现代 简练
博物馆展厅前台:大气 简炼 摩登
昔日荣耀 老爷车
1968年,这款车型 拯救了奥迪品牌,并且 使其获得了商业上的巨
大成功。奥迪100 C1以前
置水冷发动机的动力布 局开创了新的时代。
奥迪50与第一代Polo 共享平台,不过在配置和 动力总成上奥迪50的选择 更多。相对低廉的价格和 丰富的配置让这款入门级
奥迪车型风靡欧洲。
奥迪博物馆里展出了多款 Quattro车型,包括这辆叱咤 WRC B组的Rallye quattroA2奥 迪Quattro A2一共赢得了8次 拉力赛世界冠军。

21世纪博物馆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

21世纪博物馆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

[ UED ] 110 | 12 | 201721世纪的博物馆: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The Museum of the 21th Century:The Mercedes-Benz Museum项目名称: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项目地点:德国 斯图加特设计团队:UNStudio 建筑面积:53 000m 2占地面积:35 000m 2委托方:DaimlerChrysler AG 设计/建造时间:2001-2006建成时间:2006摄影师:Christian Richters、Ronald Tilleman、 Brigida Gonzalez Project Name: Mercedes-Benz Museum Location: Stuttgart, Germany Design Team: UNStudio Total Area: 53 000m 2Floor space: 35 000m 2Client: DaimlerChrysler AGDesign/ Construcion Time: 2001-2006Complete Time: 2006Photographers: Christian Richters, Ronald Tilleman, Brigida Gonzalez 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常常让人忘记自己置身于博物馆之中。

在这里,那些导致传统博物馆缺乏可持续性的问题都不会发生。

周边的展品只属于你,相比于现在的艺术展览,这些展品离你更近,与你的对话更清晰。

潜意识里我们知道:当你进入纽约当代美术馆,你遇见的第一件物品不是艺术品,而是头顶飘着的一架直升机。

直升机告诉我们这个社会的成就和弊病,就像在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中的车辆和它们的历史一样。

人们喜欢去博物馆,尤其是主题新颖的博物馆,就像他们喜欢那些专门展出格列柯或者维梅尔作品的巡回展一样。

相比于漫无目的地逛那些各类展览都有所涉猎、仓储式的博物馆,参观者可以从这样的博物馆中获取更多。

《汽车百年》纪录片解说词

《汽车百年》纪录片解说词

《汽车百年》纪录片解说词节目介绍《汽车百年》不仅是一部关于汽车的大型纪录片,更是一部厚重的人类社会进化史诗。

该片是中国第一部以百年汽车完整发展史为线索,反映人类为理想而不断进取的十二集大型高清电视专题巨制,该片在摄制资金和人力投入以及实拍的人物和文物,都创下了中国关于汽车专题片的新纪录。

为把最真实、最有价值的镜头展示给观众,《汽车百年》摄制组远赴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等传统汽车研发强国或具有悠久历史的汽车文化国度,拍摄了大量珍贵素材,其中包括北美车展、日内瓦车展、上海车展等几大著名车展,走访了十几家世界著名的汽车博物馆、艺术、设计博物馆,采访同时也拍摄了包括迈巴赫、布加迪、阿尔法?罗米欧、福特野马等几乎所有名车、老爷车甚至是概念车,极大地增强了该片的审美和历史价值。

第一集发明家的黄金时代导语一个风云际会飞速变化的时代,发明家居纽在激扬的战火中,他创造了历史上第一辆自动之车,发明家奥托在挫折与失败的煎熬里,他开发出强大的动力引擎,发明家卡尔·本茨、发明家戴姆勒与迈巴赫秉承前人的智慧和热忱,他们最终实现了人类的汽车梦想,发明家们永无止境的热情和动力,推动了改变世界的机器的诞生。

凌晨一点,中国香港的刘一凡先生接听了来自德国斯图加特市的越洋电话,汽车之都的朋友们邀请他立刻出发参加两天后的汽车庆典。

(采访刘一凡先生)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对所有汽车厂家越来越重要,可以参加这个活动感到特别的兴奋。

”德里克贝尔先生,一位曾经驰聘赛场让广大车迷无法忘怀的著名车手,接到参加汽车庆典的邀请后,他结束了正在美洲的休假,赶到了这里。

(采访德里克贝尔先生)我热爱赛车这项运动,它激情四射,我尽力开的更快,这样才能赶超他人。

暴晒在正午的阳光下,克利斯汀先生最后一次巡视了参加庆典活动的所有车辆,(采访克利斯汀先生德国斯图加特汽车活动负责人)我们需要确保所有的环节都可以圆满完成,能够成功地举办这次的活动,这是个很有价值的工作。

晋国博物馆车马坑介绍

晋国博物馆车马坑介绍

晋国博物馆车马坑介绍1. 引子: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哎呀,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很酷的地方,那就是晋国博物馆的车马坑。

这可不是普通的博物馆,里面的宝贝儿可把人看得眼花缭乱。

想象一下,走进这个地方,仿佛一下子就穿越回了几千年前的晋国,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真是让人激动得心里直冒火,恨不得立刻跑去看看那些“古董”们。

2. 车马坑的历史背景2.1 晋国的辉煌说到晋国,嘿,那可真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实力雄厚,风头无二。

那会儿,打仗打得热火朝天,战车、马匹都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在军事上,车马的运用简直可以说是出神入化,简直是“兵强马壮”的代名词。

2.2 车马坑的发现话说,车马坑是在1978年偶然发现的。

当地的农民在挖土的时候,咦,居然挖出了几具马骨头和车具!这可把专家们给乐坏了,纷纷跑来一探究竟。

后来,经过不断的挖掘,车马坑的规模逐渐显露出来,里面的马车和战车数量惊人,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3. 车马坑的独特魅力3.1 车马的壮观说到车马坑,最吸引人的当然是那些古老的车马啦!你知道吗?坑里埋藏着近百辆战车和几百匹马,整个场面可以说是壮观得让人肝儿颤。

那些车马都是用木头做的,虽说经过了千年的岁月,但你依然能感受到它们当年的气势。

想象一下,当年战士们骑着这些马车驰骋疆场,那可真是风光无限,别提多潇洒了。

3.2 文化的底蕴再说说车马坑背后的文化。

这里不仅仅是个埋藏古物的地方,更是晋国文化的一部分。

每一件出土的文物背后,都蕴藏着历史的沧桑和智慧。

比如说那些精致的青铜器,简直就像是历史的见证,透过它们,你能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人家说,古人也是讲究生活品质的嘛,看看这些器具,精细得让人心动。

4. 参观小贴士4.1 如何规划行程准备去参观的话,建议提前规划一下行程。

博物馆的展览区可不少,车马坑的展览通常会安排在固定时间段内,所以最好提前查好时间,避免“白跑一趟”。

而且,博物馆里的导览服务也很赞,跟着导游的讲解,能让你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简直是一举两得!4.2 互动体验别忘了,博物馆里还有一些互动展区!比如,有些地方你可以亲手触摸复刻的文物,真是让人乐不思蜀。

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汽车观后感作文

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汽车观后感作文

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汽车观后感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神奇的汽车世界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我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汽车馆的经历。

上周六,爸爸带着我和妈妈一起去博物馆玩。

到了那里,我们先去了汽车馆。

一进馆,就看到一个超级大的展览厅,里面陈列着许多款式不同的老爷车。

哇,真是太酷了!有的车身呈流线型,造型非常漂亮;有的车身方方正正的,看起来很威武;还有一些小汽车,个头虽小,但样子也很可爱。

爸爸领着我们走进去,看到第一辆老爷车时,我就被吸引住了。

那是一辆1936年的老福特轿车,身披深绿色车身,车顶有两只长长的车铰,前后车灯都是圆圆的老式灯泡。

爸爸告诉我,这种老式汽车曾经风靡一时,到处可见。

我把手贴在光滑的车身上,感受着岁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迹,似乎能穿越时空,看到当年这辆车奔跑在道路上的景象。

接着,我们看到一排排列整齐的军用吉普车,都是二战时期的款式。

爸爸说,当年英勇的解放军就是驾驶这样的吉普车,冲锋在前,勇击敌人。

我仔细端详着车身,厚重的钢铁外壳,粗犷的四轮设计,好像在诉说着它们曾经走过的艰难岁月。

最让我入迷的,是一辆名叫"红旗"的老式豪华轿车。

它车身巨大,通体火红,车头像雄狮般雄伟,车尾更是别有风味,竟然有一个可以旋转的红色旗帜!爸爸说,这就是我们国家非常著名的红旗轿车,曾经专门为国家领导人服务。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被它迷住了,心想着有朝一日,也要开上这样的豪华座驾!我们继续往前走,每一种老爷车都让我费解和惊奇。

马路拐角处,摆放着一辆拖拉机模型,模样虽小,但栩栩如生,只缺了八只膀子。

爸爸告诉我,这是当年农村里最常见的东方红拖拉机,拖着铁铧犁开垦土地,是亿万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农具。

我看着它矮小的车身、笨重的双轮,似乎能想象到在田野里拖着犁缓缓前行的情景。

到了后面,还有一个特别的区域,专门陈列了各种老式火车头。

只见一排排蒸汽机车车头横陈在那里,个个黑漆漆的,犹如几只张牙舞爪的铁甲恐龙。

梅塞德斯_奔驰博物馆建筑空间的文化释义

梅塞德斯_奔驰博物馆建筑空间的文化释义

118引言文化建筑是当代建筑的先锋,文化的释义是建筑设计的定位基点。

在特定的文化诠释的思路之下,文化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流更加多元化,并能产生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意向。

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Mercedes-Benz Museum),作为展示机车历史与文化的文化建筑,体现了现代文化建筑的设计新思路,在设计之初,来自甲方的筹备组确立了博物馆的两个展示体系——“传奇”与“典藏”,随后邀请全球十家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参加国际竞赛,来自荷兰的UN Studio凭借卓越不凡的方案赢得了设计权。

1 文化交流——从景观到建筑1.1 城市设计角度的文化立意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的设计地块位于斯图加特的工业区之中,周边是许多大尺度的工业基础设施及建筑,区域环境的工业性格特征而非文化建筑所依附的地域内涵,对于博物馆的设计而言是一种难题,也是一种挑战。

如何在规则成排的工业厂房建筑中突出工业文化的含义,寻找一种与其有别又联系的形式来体现这种设计思路?建筑师选择通过一个抬高场地构成的景观广场,将场地内的博物馆、露天剧场和梅塞德斯-奔驰中心连为一体,创造出自由开放的空间。

为了与场地周围环境中巨大的工业建筑尺度相协调并能突显自身形象,设计师圆形和弧线为基本元素的几何造型作为整体建筑的母题,整体建筑所处的景观广场标高提升至约6米的高度。

这样,无论是从紧临的公路高架桥,还是从梅塞德斯大街驾车驶过的人们,人们都能能为这座造型奇特的博物馆所吸引(图1-2)。

1.2 景观广场与整体建筑的交互:开放自由的交流空间整个抬高的场地被规划为一个平整的景观广场,它同时又是一层空间的屋顶平台,身在其中,你已经无法分辨明显的楼层概念,景观与建筑的界限已经模糊,巨大的景观广场中,存在一些与建筑形态母题相同的圆形与页瓣形态,它们不是纯粹的形式构成,而是下沉的露天剧场,是户外文化广场,走下剧场,可直接进入建筑内部;而处理成草坪的叶瓣形中,突出的圆锥体是建筑的采光口与通风口,巨大圆环形休息座与圆形的树池也遵循了母题的严谨性。

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斯图加特,德国

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斯图加特,德国
的新标 志性建筑 。
The M er ed — c es Ben u eu i ti t y co bies s r ct e a d z M s m n r ca el m n tu ur n c t t Th s m s de ca e o a l g da y ca ;i n q e on en . e Mu eu i di t d t e en r r t u i u s s r c u e h s b en sp cic l evs o s wc e a col t tu t r a e e f al d ied t ho as l i i y ec on i hch t h l g .a e t r n w i ec no o y dv n u e.a ta ien s d dit c i r tr ct v e s an s i t n on a e me ge r d.I i s u e t s alo a M s um orp pl o f l f eo e t r y mov h ou ,t ee e t r gh o dr m ,l r o n e h ea ea n.1ok a d lt t ems les b r n e y f s i a i n e v e o i t d b a c n t s, e o l ta d s a e . i n p c gh L s l,i i a M u eu f h t .a n at y ts s m ort e ci y ew an l dm a k t el a e r o c ebr t
— 卜 一
本 ・范 ・伯 克尔的 ■张 簟
i t fs e c y B n v n B r e r sk t h b e a k l e
梅 塞 德 斯 一奔 驰 博 物 馆 的 结 构 和 内 容 紧 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123Feature:Concrete Architecture UN Studio van Berkel & Bos New Mercedes-Benz Museum Stuttgart, Germany UN Studio van Berkel & Bos New Mercedes-Benz Museum Stuttgart, Germany 2001–2006UN 工作室范·伯克尔和博斯新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德国,斯图加特 2001-2006Floor plan (scale: 1/1,000)/平面图(比例:1/1,000)Credits and Data Project title: New Mercedes-Benz Museum Location: Mercedes Strasse 100, Stuttgart, Germany Client: Daimler Chrysler Immobi lien, Berlin User: Mercedes-Benz Museums GmbH Project management: Drees & Sommer, Stuttgart Program: Museum for the complete car collection of Mercedes Benz Design: UN Studio, Amsterdam Ben van Berkel, Tobias Wallisser, Caroline Bos with Marco Hemmerling, Hannes Pfau Team: Wouter de Jonge, Arjan Dingsté, Götz Feldmann, Björn Rimner, Sebastian Schaeffer, Andreas Bogenschütz, Uli Horner, Ivonne Schickler, Dennis Ruarus, Erwin Horstmanshof, Derrick Diporedjo, Nanang Santoso, Robert Brixner, Alexander Jung, Matthew Johnston, Rombout Loman, Arjan van der Bliek, Fabian Evers, Nuno Almeida, Ger Gijzen, Tjago Nunes, Boudewijn Rosman, Ergian Alberg, Gregor Kahlau, Mike Herud, Thomas Klein, Simon Streit, Taehoon Oh, Jenny Weiss, Philipp Dury, Carin Lamm, Anna Carlquist, Jan Debelius, Daniel Kalani, Evert Klinkenberg Realisation: UN Studio und Wenzel + Wenzel, KarlsruheMatias Wenzel with Markus Schwarz, Nicola Kühnle, Ina Karbon, Clemens Schulte-Mattler, Peter Holzer, Ingolf Gössel, Walter Ulrich, Christoph Krinn, Christoph Friedrich, Stefan Linder, Thomas Koch, Michael Fischinger,Florian Erhard, Christina Brecher, Stefanie Hertweck, Volker Hilpert, Ulrike Kolb, Bendix Pallesen-Mustaky, Marc SchwesingerExhibition concept and design: HG Merz, StuttgartInterior restaurant and shop: UN Studio und Concrete Architectural Associates, AmsterdamSpecial elements: Inside outside – Petra Blaisse, AmsterdamAdvisors:Structure: Werner Sobek Ingenieure mit Boll&Partner, StuttgartClimate engineering: Transsolar Energietechnik, StuttgartCost calculation: Nanna Fütterer, Stuttgart/BerlinInfrastructure: David Johnston, Arup, LondonGeometry: Arnold Walz, StuttgartSite area: 285,500 m 2Gross floor surface: 35,000 m 2Building volume: 270,000 m 3Section (scale: 1/1,000)/剖面图(比例:1/1,000)009建筑与都市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06:06124125The Mercedes-Benz Museum intricately combines structure andcontent. The Museum is dedicated to a legendary car; its uniquestructure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vised to showcase a collectionin which technology, adventure, attractiveness and distinction are merged. It is also a Museum for people to freely movethrough, to dream, learn, look and let themselves be oriented byfascinations, light and space…Lastly, it is a Museum for the city, a new landmark to celebratethe enduring passion of Stuttgart’s most famous inventor andmanufacturer.The structure of the MB Museum is based on a trefoil; bothin its internal organization and in its outward expression thisgeometry responds to the car-driven context of the museum.Inside, walking down the ramps of the Museum, surroundedby cars of different ages and types, the visitor is reminded ofdriving down the highway. Outside, the smooth curves of thebuilding echo the rounded vernacular of nearby industrial andevent spaces, such as the soccer stadium, the Mercedes-Benz testcourse, and the gas and oil tanks along the river, as well as therecurrent loops of the road system on site.The building also implicitly radiates the qualities that we seeas the best of our times: good quality materials, durability,character, neatness. In its materialization the MB Museumreproduces the values that we associate with Mercedes-Benz: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intelligence, and stylishness. Onceinside, the visitor should feel both stimulated and comfortable.The 25,000 m 2 MB Museum is situated next to the Daimler-Chrysler Untertuerkheim plant on a raised platform which alsooffers room to the Vehicle Center. Visitors enter the buildingfrom the northwest corner. The entrance lobby introduces to thevisitor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the Museum, which entails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wo types of exhibitions over three‘leave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entral ‘stem’ in the formof an atrium. The entrance lobby, besides practical functions,contains an escalator that leads down to the ground level, andthree lifts that take visitors up to the top of the building.The visitor proceeds through the Museum from top to bottom;during the ride up the atrium, visitors are provided with amultimedia Preshow presentation. The two aspects of themuseological arrangement, the collection of cars and trucksand the Myths, are ordered chronologically from top to bottom,starting with the three oldest cars at the top floor in the displaydedicated to the invention of the car. From this starting pointat the top, the +eight level, the visitor may take one of twospiralling ramps down; the first chain linking the collectionof cars and trucks, and the second the connecting Mythosrooms, which are the secondary displays related to the historyof Mercedes-Benz. The two spiralling trajectories cross eachother continuously, mimicking the interweaving strands of aDNA helix, thus making it possible for the visitor to changetrajectories.The downward incline of the two interlocking trajectories isconfined to the ramps at the perimeter of the building only; theplatforms that function as display areas themselves are level,with the slow gradients of the walkways bridging the height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e platforms, the ‘leaves’ of thetrefoil,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central ‘stem’ of the atrium.This structure generates exciting spatial constellations, enablinga wide range of look-through options, shortcuts, enclosedand open spaces, and the potential for continuity and cross-references in the various displays.The collection of cars and trucks is shown in combination onfive plateaus. Seven plateaus show the Myths and, at the lowestlevels, Races and Records and the Fascination of Technology.新的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把错综复杂的结构和内容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