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诗句

合集下载

孟浩然的简介作品名句有哪些

孟浩然的简介作品名句有哪些

孟浩然的简介作品名句有哪些孟浩然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清新淡雅,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

他的诗歌给人以快乐和舒适的感觉,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成为了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看孟浩然的简介以及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和诗句。

一、孟浩然简介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慈安,祖籍河南郡南阳县,生于江苏扬州。

其父孟宾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因此孟浩然自小就家学渊源,文学修养深厚。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孟浩然中进士,官至参赞国史。

后辞官还乡,经营家业。

他的性格豁达开朗,性情温和,因此深受众人敬爱,享有名声。

二、著名作品孟浩然的诗歌以清新、淡雅、含蓄而著称,表现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的关怀和爱护,给人以愉悦、舒适和温馨的感受。

下面列举一些孟浩然的著名作品: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清晨鸟儿的啼声、昨晚的雨声、花儿的繁衍。

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生气和生命力,充满了早春的生机和活力。

2、《登科后》:“平生稳重带诗情,共作官场数十年。

功名早退何足惜,流落闲居自甘贫。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和亲近自然的执着,展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3、《夏日南亭怀辛大》:“落木千山天远大,渐雷隐隐愁不足。

水如天色丽,城市山垂韶。

望极天涯路,所思在远道。

”这首诗歌表达了孟浩然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自然景色的赞美,富有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情感。

三、著名诗句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祭扫坟墓的场面,鲜明的揭示出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伤。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描绘了黄河在穿越内蒙古草原时充满激情的景象,非常的壮观。

3、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这句诗提取自孟浩然的《春晓》,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早春的景象,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四、结语孟浩然是唐代诗坛上一位豁达、乐观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怀和思考,深受时人喜爱和推崇。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古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古诗

过故人庄孟浩然古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解题】此诗作年不详。

过:访问。

故人:旧友,老朋友。

庄:农庄。

诗中写农家朋友邀请诗人前往作客,既写农村景物,又叙情意亲密,并订重阳再来之约。

方回称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瀛奎律髓》卷二三),很有见地。

全诗写出了农村宁静淳朴的生活,风格淡远,被冒春荣《葚原说诗》称为“逸品”。

此诗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

【注释】①具:备办。

鸡黍:泛指待客的菜和饭。

②二句写村庄风景,意谓村周围被绿树包围,城郭斜倚青山在村外。

③二句意谓面对打谷场和菜园子摆开酒菜,把酒劝饮时所谈的都是桑麻生长情况。

筵:一作“轩”,窗户。

圃:菜园。

④二句写旧友约诗人在重阳日再来,对着菊花喝酒。

重阳日:农历九月初九。

古代风俗,这天要登高插茱萸辟邪,并赏菊喝酒。

还来:再来。

就:随。

【评析】唐代五言律诗。

孟浩然作。

这首诗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名篇,也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

大约写于诗人隐居襄阳期间,但历来无明确系年。

该诗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欢愉的田家留饮情景和宾主间的真淳友情,充溢着朴实的田园生活气息,隐逸田园的喜悦心情。

诗作呈现着清淡平易的格调,与其所描写的田园生活和谐一致,表现了诗人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的亲密契合以及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

从“故人具鸡忝,邀我至田家”始,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止,全诗意境浑然天成,语言自然素净。

历代诗评家强调此诗自然冲淡的特色。

元人方回《瀛奎律髓》中说:“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称:“通体清妙。

末句‘就’字作意而归于自然。

”清人纪昀也有“自然冲淡”的4字评语。

闻一多说:“淡到看不见诗了。

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唐诗杂论·孟浩然》)《过故人庄》是孟浩然诗风最典型的体现。

【大意】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农家饭菜,热情地邀请我去他乡下的家中做客。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当朝丞相张九龄引荐入仕的愿望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当朝丞相张九龄引荐入仕的愿望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当朝丞相张九龄引荐入仕的愿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

这首诗不仅以其壮丽的洞庭湖景色描写而著称更通过巧妙的比兴和典故运用,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当朝丞相张九龄引荐入仕的愿望。

一、作品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八月湖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2、注释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坐观:一作“徒怜”。

徒:只能。

一作“空”。

三、创作背景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

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译文及赏析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译文及赏析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译文及赏析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译文及赏析《秋宵月下有怀》这是唐代孟浩然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是孟浩然在异乡月夜思念亲人而作。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凝视那一轮明月时的感怀,触景生情,流露出诗人心中的闲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译文及赏析,参考一下。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的意思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出自唐代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注释①沾:润湿。

②栖:栖息。

③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④ 杵(chǔ):春米、捣衣用的棒槌。

此用作动词,指捣衣。

⑤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

⑥望望:望了又望。

⑦伫立:久久站立。

参考译文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

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

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

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

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

相隔遥远。

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赏析《秋宵月下有怀》这是唐代孟浩然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是孟浩然在异乡月夜思念亲人而作。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凝视那一轮明月时的感怀,触景生情,流露出诗人心中的闲愁。

第一,二句“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极为平淡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孤清明月图,此时的'明月很是寂静,甘心悬于秋空,也不霸道,只是将光彩照到晶莹的露水上,这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淡如水的关怀,就如诗人与明月有着一层微妙的关系。

第三,四句“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飞”,这是极好的动态描写,惶诚惶恐的鹊仍没有找到自己的住处,而飞萤早巳随灯光飞人寻找它的寄托。

这是对比的描写,在此写法之下,真切地感受到惊鹊的彷徨与恐惧,诗人正也如它,在众人欢聚的夜晚却不知何去何从,又得流连徘徊。

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诗赏析及翻译

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诗赏析及翻译

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诗赏析及翻译《宿建德江》是一首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抒发旅途愁思的诗。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面称建德江。

移舟:将船靠近岸边的意思。

泊:停船靠岸。

烟渚:雾气迷漫的江岸。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日暮:傍晚。

客:指诗人自己。

新:增添。

野旷:原野空旷辽阔。

旷,空阔的意思。

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是说,原野广阔,放眼望去,远处天地相连,天似乎比树低;江水清澈,人在船上,月映水中,月光返照,似乎月离人很近。

诗句借对景色的清淡描写,烘托出孤寂的情怀,极为委婉动人。

天地寥廓,诗人却孑然一身,只有一轮孤月和他相近,寂寞的境况不问可知。

写景寓情,客愁自见。

而所描绘之景色,如一幅秀丽的写生画。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之为“神品”。

清人张谦宜认为:“‘低’字、‘近’字,宋人所谓诗眼,却无造作痕,此唐诗之妙也。

”译文: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译诗、诗意]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平常而亲切。

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鉴赏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鉴赏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鉴赏孟浩然(本名孟浩,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

所以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孟浩然书写的古诗赏析吧。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é):倾斜。

另有古音念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对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的描写。

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人物介绍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孟浩然的归隐诗词《岁暮归南山》赏析

孟浩然的归隐诗词《岁暮归南山》赏析

孟浩然的归隐诗词《岁暮归南山》赏析《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赏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是对首联“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的解释与说明,是说因为自己不才又多病,而不被重用不受朋友待见,所以才决定放弃仕途,选择归隐。

其实,“不才明主弃”一句,包含的感情十分复杂。

孟浩然生逢盛唐,早年有志用世,抱负非凡,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说自己“不才”,实是自谦语;其实,这个“不才”也有发牢骚的意味,抱怨自己有才却不被“明主”所识。

所以,这个“明主”,其实未必英明;但作者求仕心切,以“明主”称之,表达了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

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曲折。

孟浩然早年辞亲远行,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

游洞庭湖后,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干谒张说;应进士举不第后,孟浩然仍留在长安献赋以求赏识,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然而他的一番努力,似乎并没有为他进入仕途增加砝码,所以“多病故人疏”句,有抱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的意思,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十分委婉。

此外,古代,“穷”、“病”相通,说“多病”即“途穷”;再者,说自己多病而疏远“故人”,使得“故人”没有机会推荐自己,才不被明主所识,这才是诗的主旨。

关于这两句,有一个小故事。

孟浩然和张说交谊甚笃,传说张说曾私邀其入内署,适逢玄宗至,孟浩然惊避床下。

张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他出来见圣。

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扩展阅读:孟浩然的诗风孟浩然的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则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诗词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诗词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诗词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本店铺在此整理了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诗词11、过故人庄孟浩然?〔唐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本文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

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

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

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

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诗词21、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诗句【篇一】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9.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1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1.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孟浩然《来闍黎新亭作》
12.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13.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孟浩然《春意》
14.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孟浩然《自洛之越》
15.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孟浩然《除夜有怀》
16.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孟浩然《自洛之越》
17.豫有相思意,闻君琴上声。

——孟浩然《送张郎中迁京》
18.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9.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会。

——孟浩然《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20.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篇二】
1.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2.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3.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孟浩然《江上别流人》
4.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5.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孟浩然《他乡七夕》
6.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

——孟浩然《越中逢天台太乙子》
7.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8.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

——孟浩然《李少府与杨九再来》
9.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孟浩然《李氏园林卧疾》
10.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1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2.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13.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14.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15.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孟浩然《经七里滩》
16.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

——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
17.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18.迟尔长江暮,澄清一洗心。

——孟浩然《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19.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孟浩然《江上别流人》
20.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篇三】
1.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2.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3.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4.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孟浩然《早梅》
5.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6.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7.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孟浩然《南归阻雪》
8.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孟浩然《南归阻雪》
9.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孟浩然《南归阻雪》
10.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孟浩然《初秋》
11.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12.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13.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4.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15.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6.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17.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8.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19.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20.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