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认

合集下载

辨认现场笔录的要求有哪些?

辨认现场笔录的要求有哪些?

You will get what you reward.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辨认现场笔录的要求有哪些?辨认现场笔录的要求有,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场所进行辨认,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的主持下进行,组织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

一、辨认现场笔录的要求有哪些?《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辨认做出如下规定:1、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可以让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证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2、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组织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避免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

3、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辨认人个别进行。

4、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5、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侦查人员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6、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签名,辨认人、见证人签字或者盖章。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辨认做出如下规定:1、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检察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证人和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进行辨认;也可以让被害人、证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或者让犯罪嫌疑人对其他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检察长批准。

2、辨认应当在检察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在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被辨认人或者被辨认物的具体特征,禁止辨认人见到被辨认人或者被辨认物,并应当告知辨认人有意作假辨认应负的法律责任。

3、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被辨认人或者同一物品进行辨认时,应当由每名辨认人单独进行。

辨认笔录

辨认笔录

辨认笔录辨认是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由被害人、证人、犯罪嫌疑人对犯罪嫌疑人、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尸体、场所进行识别认定的一项侦查措施。

辨认笔录是以笔录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记录辨认全过程和辨认结果并有在场相关人员签名的笔录。

以前我们在阅卷的时候,对于辨认笔录只做程序性审查,没有深入的研究,实践中归类于书证下面,刑诉法修改后,将辨认笔录单独列出来作为证据的种类,足以说明辨认笔录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在办案中对于辨认笔录作为一项重要的证据进行文证审查。

在审查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下面我就我们办过的一些案例来作以说明。

案例中P39页中被害人说:“当时天太黑,场面也很乱,这些人一齐上来打我,具体谁怎么打的我,打的什么部位,我不清楚”,但是在后面的辨认笔录中,被害人清楚的辨认出犯罪嫌疑人殷车启、王福。

我们在审查过程中,对这一点提出质疑,既然天黑人多,怎么能准确的辨认出犯罪嫌疑人呢?于是我们对被害人进行了复核,询问了被害人辨认犯罪嫌疑人的过程,被害人说:“当时公安机关给我出示了10张照片,我看完了没什么感觉,和我一起去的孙桂英说,也看不出来啥啊,好像是这瘦点的吧,那天打我们的人有点瘦,这几个胖的应该不是。

警察说这里面有打你的人,你好好看看,我说好像是1号,警察说,是吗,再好好看看,我说是4号,于是警察就做了辨认笔录”。

我们通过询问被害人,发现公安机关在制作辨认笔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在审查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一、对辨认活动是否个别进行的审查。

这样可以避免辨认人相互之间受到影响或者暗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如果不个别进行,将导致辨认人在这种从众的心理作用下作出错误的辨认。

在辨认程序开始前,辨认人之间是否相互告知所看到的情况以及就此问题进行讨论,这也应同样列为我们审查的内容。

例如:上述案例。

强奸案例。

二、对暗示性、诱导性辨认的审查1.嫌疑人的特征或者表现显得特别突出将被辨认对象是否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中”作为审查内容之一,这里的“类似特征”应当包括年龄、身高、胖瘦和服饰、发型等方面。

侦查辨认的概念

侦查辨认的概念

侦查辨认的概念
侦查辨认是指警察、侦查人员或其他相关机构利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对某些不明身份和真实情况的人、物件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指示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和确认的过程。

侦查辨认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事实真相、收集证据,以便对犯罪嫌疑人或其他可疑对象进行追踪、定罪或采取其他必要的法律行动。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侦查人员运用多种手段与技术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各种证据和信息,以便提供确凿的证据和线索。

侦查辨认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包括对人的身份、行为以及沟通的调查;对物品、设备、器材的鉴定和追踪;对地点、场所和事件的调查与分析等等。

在侦查辨认过程中,常常需要侦查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使用各种侦查工具和技术,如侦查摄影、化学分析、指纹鉴定、DNA检测等等。

除此之外,侦查辨认还需要侦查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和沟通技巧,以便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辨认和获取相关信息和证据。

此外,侦查人员还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不受各种干扰和诱惑,始终保持客观、公正和中立的立场。

侦查辨认可以在犯罪发生后进行,例如对涉嫌犯罪的嫌疑人进行身份确认、行为分析和证据采集;也可以在犯罪之前进行,例如对某些可疑人物、可疑地点或可
疑事件进行调查和监控,以便事先防范和预防犯罪的发生。

总的来说,侦查辨认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工作,对于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安全以及维护法律权益都具有重大意义。

侦查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对侦查辨认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通过专业的辨认工作,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了解事实真相,为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辨认的方法4

七、辨认的方法4

七、辨认的方法批准辨认1.需要进行辨认的,应当制作《呈请辨认报告书》,报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2.提解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出所对犯罪场所进行辨认的,应当制作《呈请出所辨认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凭《提讯证》,征得看守所的同意和配合,对犯罪嫌疑人必须加带械具,配备足够警力,防止逃跑和发生意外事故。

准备辨认1.根据辨认对象的情况选择符合规定的陪衬人(物、照片),陪衬人(物、照片)要与辨认对象相近并符合法律规定的数量,并按顺序编号:(1)选择辨认陪衬人。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的,应当挑选与犯罪嫌疑人性别相同,年龄、气质、身高相近似的人作为辨认陪衬人。

对每一名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办案人员以及在公安机关工作的其他人员不得替代,并在《辨认笔录》中写明被辨认人的姓名、编号、排列顺序。

对本案犯罪嫌疑人进行多组辨认的,不得重复使用陪衬人。

(2)选择辨认陪衬照片。

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应当选择性别相同,年龄、发式相近似的照片作为辨认陪衬照片。

对每一张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被辨认的照片不得少于十张,并对所有被辨认照片按顺序编号,打印或者贴附在照片所附纸上,在《辨认笔录》中写明被辨认照片人的姓名、编号、排列顺序。

照片中不得出现犯罪嫌疑人、陪衬人的姓名,辨认的所有照片应当入卷。

对与本案有关照片进行多组辨认的,不得重复使用陪衬照片。

(3)选择辨认陪衬物。

辨认每一件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按顺序编号并在《辨认笔录》中写明被辨认物品的名称、编号、排列顺序。

2.辨认前,应当查明辨认人是否具备辨认条件,向辨认人详细询(讯)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并制作《询(讯)问笔录》,告知辨认人有意作虚假辨认应负的法律责任,并在笔录中注明。

3.辨认前应当避免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

4.通知见证人到场,对辨认过程和结果予以见证。

进行辨认1.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有哪些辨认方向的知识

有哪些辨认方向的知识

有哪些辨认方向的知识
《辨认方向的知识》
辨认方向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需要运用的一种能力。

无论是在城市中找到正确的路线,
还是在野外辨认方向,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下面是一些关于辨认方向的重要知识:
1. 地标辨认:在城市中,人们可以通过地标来辨认方向。

比如高楼、桥梁、地铁站等都可以作
为辨认方向的标志物。

而在野外,一些突出的地形特征,如山峰、河流、树木等也可以帮助人
们确定方向。

2. 天文知识:太阳、星星和月亮都可以帮助人们确定方向。

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从西方
落下,因此可以通过太阳的位置确定方向。

而在夜晚,星星和月亮也可以帮助人们确定方向。

3. 磁场感知:地球的磁场在北极和南极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环状磁场,这个磁场会对指南针产
生影响。

因此,通过指南针可以确定地理方向,帮助人们辨认方向。

4. 地图阅读:学会阅读地图也是辨认方向的重要技能。

地图上标注了地形、道路、水系等信息,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自己的位置和前行的方向。

5. 使用GPS:现代科技的发展,GPS成为了人们辨认方向的利器。

通过GPS定位,人们可以
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前往目的地的可行路线。

以上是关于辨认方向的一些知识,通过这些方法,人们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灵活地辨认方向,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辨认笔录范文[6篇]

辨认笔录范文[6篇]

辨认笔录范文[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辨认笔录范文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辨认笔录范文第一篇辨认笔录模板辨认笔录过程、结果辨认人NAME系X年X月X日发生在XXX案的被害人。

其在陈述中指出虽然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姓名,但能够认得当时参与XX的其中N名犯罪嫌疑人员。

为此侦查人员事先准备好不同男(女)性正面免冠相片N张,作为陪衬人照片,与犯罪嫌疑人XXX的照片混杂后,按序排列在一张A4纸上,分别编为1号至10号。

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说明辨认要求,并在见证人NAME1的见证下让辨认人辨认。

辨认人认真仔细看过全部照片后,指出编号为X号的照片上的人就是X年X月X日在XXX路段持刀抢劫一名妇女财物后逃窜的那名手臂有纹“龙”型图案的男青年。

通过当场查看,排在N号的照片就是犯罪嫌疑人XXX的照片。

辩论结论是:XXX是抢劫案的犯罪嫌疑人之一,是持刀抢劫被害人NAME的犯罪嫌疑人。

至此,辨认结束。

辨认笔录目的(人)通过辨认,让辨认人指明辨认对象中是否有有x案(或x年x月x日在xxx实施xxx)的犯罪嫌疑人及其具体行为。

辨认笔录目的(现场)通过辨认,让辨认人辨认其在x年x月x日xxxx的犯罪现场及其实施的具体行为。

辨认笔录范文第二篇辨认笔录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分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侦查人员姓名、住址、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辨认人员姓名、住址、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证人员姓名、住址、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辨认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辨认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辨认过程及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侦查员:______________辨认人:______________见证人:______________记录人:______________签字:辨认笔录范文第三篇辨认笔录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地点侦查人员姓名、单位:张国庆XX市交通警察分局XX一大队魏晓良XX市交通警察分局XX一大队辨认人姓名、住址、单位见证人姓名、住址、单位辨认对象不同男性正面照片11张辨认目的辨认人辨认、确认本组照片中是否有XX交通事故案中的肇事驾驶人。

视觉辨认教案

视觉辨认教案

视觉辨认教案视觉辨认是指通过观察和识别事物的外观、形状、颜色等视觉特征,来进行辨认和区分的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儿童的视觉辨认能力对其认知和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和游戏,帮助儿童提高视觉辨认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儿童学会观察和辨认各种事物的外观特征。

2. 培养儿童对颜色、形状、大小等视觉特征的敏感性。

3. 促进儿童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展示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2. 一些具有明显色彩和形状特征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

三、教学步骤1. 观察与辨认颜色a) 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如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等。

b) 向儿童问:“这是什么颜色的?”引导他们回答正确的颜色名称。

c) 鼓励儿童互相交流,描述他们看到的颜色。

2. 观察与辨认形状a) 展示一些常见形状的物品,如正方形的方块、圆形的球等。

b) 问儿童:“这是什么形状的?”引导他们回答正确的形状名称。

c) 让儿童在纸上画出不同形状的图案,并进行辨认。

3. 观察与辨认大小a) 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大苹果和小苹果。

b) 让儿童比较并描述物品的大小差异。

c) 引导儿童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如大、小、长、短等来描述物品的大小。

4. 观察与辨认数量a) 准备一些具有明显数量特征的物品,如三个苹果、五个手指等。

b) 让儿童数数物品的数量,并进行准确的命名。

c) 鼓励儿童进行简单的数数游戏,以巩固他们对数量的辨认。

5. 观察与辨认特征组合a) 准备一些复杂一些的物品,如多彩的水果拼盘。

b) 让儿童观察并描述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c) 引导儿童组合不同的特征,如找一个是红色、圆形且大的物品。

四、教学延伸1. 配对游戏:将具有相同颜色、形状、大小或数量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配对。

2. 物品分类:给儿童提供一些杂乱的物品,要求他们将物品按照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

3. 盲目触摸游戏:让儿童闭上眼睛,通过触摸物品的形状、质地等特征来猜测物品是什么。

辨认的名词解释

辨认的名词解释

辨认的名词解释辨认是一个常见且普遍的动词,用于形容识别、判断、确认某事物的真实性、准确性、正确性或存在性。

它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人们辨认身份证件、辨认真伪艺术品、辨认犯罪嫌疑人,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辨认水果、辨认美食的品质等。

辨认的过程通常基于一系列对比、分析和推理,并依赖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感官观察。

例如,当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警方会收集证据、观察痕迹、做出比对等。

同样地,当人们辨认美食品质时,他们会触摸、闻嗅、品尝,并通过与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进行对比来判断食物的质量。

在科学领域,辨认的过程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进行实验证明、比对数据等方式来辨认自然界中的规律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和理论推测。

例如,当科学家辨认一种新发现的物种时,他们会对这个物种的特征、行为、环境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同时与已知的物种进行对比,以确保对其进行正确的命名和分类。

辨认还可以涉及到道德和伦理层面。

在社会中,人们需要辨认善恶、真假、正义与非正义等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判断力。

通过辨认,人们可以识别出哪些行为是积极的,哪些是有害的,从而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然而,辨认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人们的主观认知和感知能力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辨认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虚假信息、伪造品的出现也增加了辨认的难度。

例如,在信息时代,人们需要辨认真伪新闻,以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在购物时,人们需要分辨真假商品,以免购买到劣质或伪劣产品。

为了提高辨认能力,人们可以不断的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并尝试拓宽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方式。

此外,借助科技手段也能够提高辨认的准确性。

例如,在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人们使用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技术,以增强辨认过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辨认作为一个普遍且重要的能力和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帮助我们识别真实与假造,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并据此做出合理的决策和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认
主讲人:曾

七区队四班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是指在侦查人员的主 持下(主持辨认的 侦 查人员不得少于二 人),由被害人、证 人以及犯罪嫌疑人对 与犯罪有关的物品、 文件、尸体、场所或 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 认的一种侦续
七区队四班 1 of 13
谢谢观看!
少于10张,并对辨认照片按顺序编号、打印或者附在照
片所附纸上,在《辨认笔录》中写明辨认照片人的姓名 、编号、排列顺序。对与本案有关照片进行多组辨认时
,不得重复使用陪衬照片。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7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七区队四班
1
of
12
Tankertanker Design
辨认笔录 (示例)
Tankertanker Design
• • • • • • • • •
盘锦市公安局 第 1 页 共 1页

• • • •
• 辨 认 笔 录 辨认时间 2011年 07月14日09时40分 至 2011 年 07月14日 09时50分 辨认地点 兴隆台公安分局创新派出所 办案人姓名、单位、职务 创新派出所民警 陈罡 付英亮 辨认人姓名、单位、住址 郝天亮、盘锦市国土资源局、副科长 辨认对象 与违法嫌疑人年龄相近的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15张 辨认目的 确认本组照片是否有本案的违法嫌疑人 辨认过程及结论 辨认人郝天亮是2011年7月13日盘锦市国土资源局扰乱单位秩序的目击者,他在陈诉中 讲他对上访人员中带头扰乱单位秩序的人有印象,能够指认出哪些人是违法嫌疑人。为此准备了与违法嫌 疑人年龄相近、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15张,分别编为1号至15号,排列三行,对辨认人提出要求后进行 辨认。 经郝天亮辨认后指出7号照片系违法嫌疑人,之后又将7号照片(辨认人不在厂)调换至3号位,王海贺 再次指认出3号位与7号是同一违法嫌疑人。(7号照片系刘海军,男,36岁,现住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北 方机械厂。) 至此,辨认结束。 办案人:陈罡 付英亮 辨认人:王海贺
年龄、气质、身高相近的人作为辨认陪衬人。对每
一名嫌疑犯进行辨认时,被辨认人数不得小于7人 ,办案人员以及公安工作的其他人员不得代替,并 在《辨认笔录》中写明被辨认人的姓名、编号、排 列顺序。对本案犯罪嫌疑人进行多组辨认的,不得
重复使用陪衬人。
• 2.选择陪衬照片。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应当 选择性别相同,年龄、发式相近的照片作为陪衬照片。 对每一张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被辨认的照片不得
课后练习
• 1:辨认指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 由被害人、证人以及犯罪嫌疑人 物品 、______ 文件 对与犯罪有关的______ 、 尸体 、_____ 场所 ______ 或者犯罪嫌疑人进 行辨认的一种侦查行为。 • 2:在选择陪衬人、陪衬物、陪 衬照片不得少于几人(个/ 张)?人>7,物>5,照片>10 •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各自管 辖案件的侦查过程中,需要辨认犯罪 分别经办案部门负责人 嫌疑人的,应当由_______________ 或 检察长 者________ 批准。
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在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中, 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在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 细询问被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尤其是要避免辨认人见到被辨认 对象,并应当告知辨认人有意做虚假辨认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4
多个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每位辨认人单独 进行辨认。必要时,可以有证人在场。
需要进行辨认的,应当制作《呈请辨认报告书》,报 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二)辨认前的询(讯)问
辨认前向辨认人详细询(讯)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
告知辨认人有意弄虚作假辨认应当负的法律责任,并
制作《询(讯)问笔录》同时查明辨认人是否具备辨 认条件,并记录在案。
• (三)
选择辨认陪衬人(物、照片)
• 1.选择陪衬人时应当挑选与犯罪嫌疑人性格相同,
• (四)通知见证人到场
Tankertanker Design
对辨认过程和结果要有见证人在场
• (五)录音或者录像
必要时,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9
辨认的程序
1 2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各自管辖案件的侦查过程中,需要辨认 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分别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或者检察长批准。
3.选择辨认陪衬物。辨认每一件物品时,混杂 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5件,按顺序编号并在《 辨认笔录》中写明被辨认物品的名称、编号、 排列顺序。 • 4.选择辨认场所。辨认应安排与案发时间、环 境相似的条件下进行。 • 5.对尸体、场所进行辨认的,陪衬物数量不受 限制。
2016/1/5
Tankertanker Design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人员或物品中,不得给辨认 人以任何暗示。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在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 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7人;辨认照片时,被辨认的照片不得少于10 张。人民检察院自侦的案件,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 不得少于5人;辨认照片时,被辨认的照片不得少于5张;辨认物品 10 时,同类物品不得少于5件。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5
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辨认人不愿公开进行的, 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侦查人员应 当为其保密 对于辨认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主持和参加 辨认的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
6
11
制作《辨认笔录》
• 1:《辨认笔录》应当写明辨认的起止时间、地点,主持辨认的侦查 人员、辨认人、见证人,辨认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目的。正文部分 应当如实反映辨认活动的过程及结论,写明辨认人辨认的具体情况和 现实条件,提供辨认对象的情况,辨认的方法和辨认的过程中辨认人 的态度,辨认结果及辨认人对辨认对象能够辨认、确定或者不能够辨 认、确认的理由。有的还应该包括辨认人对辨认提出的异议和要求等 内容。 • 2:附纸和辨认照片应当作为《辨认笔录》的组成部分。 • 3:将《辨认笔录》交辨认人、见证人核对无误后,由辨认人、见证 人、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记录人分别签名确认。辨认人还应当捺手 印。 • 4:制作与照片有关的所有人员、物品、尸体、场所情况的说明,附 在《辨认笔录》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