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及其注意事项

间的不同 , 可分为空腹血糖 、 餐前
血 糖 、 后 2小 时 血 糖 、 机血 糖 餐 随 等 , 同 时 间检 测 到 的血 糖 , 有 不 具 不 同的 临床 意 义 。 空腹 血糖 : 指 是 隔 夜 空腹 8小 时 以 上 ,早 餐 前 采 血 测定 的血 糖值 。午 餐 前 、 晚餐 前 测 定 的血 糖 不 能 叫 空腹 血 糖 。 餐 前血 糖 :是 指 早餐 前 、午餐 前 、 晚
糖 能控 制在 80 .mmo/ 右 , l L左 其他 任 意 时 间 血 糖 均 在 90 .mmo/ l L以 下 , 不 发 生 低 血 糖 , 可 以认 为 又 就
于 孕 妇糖 尿 病病 友 来 说 , 糖 控 制 血 标准 就 必 须严 格 掌 握 , 为血糖 的 因 良好 控 制 , 保 证胎 儿 健 康 发 育 的 是
必要 条件 。
义和 化 红 白 糖 血 糖 血 蛋、 化清
蛋 白等 指 标 , 了解 患 者血 糖 控 制 来 的真 实情 况 。 其中 , 血糖 , 映 某 一 B ̄ ( 反 - 0测 , j
定 取血 当时 ) 的血 糖 水 平 , 括 空 包
血糖监测 的时间和频度
一
腹血 糖 、 后 2, B血糖 等 。尿糖 , 餐 .- j I, x
血糖 控 制 目标就 需略 高一 点。而对
的 “ 指 标 ” 另 外 , 有糖 化 血 清 金 。 还 蛋 白 , 般 说 来 , 反应 过 去 2~3 一 可
周 中血 糖 的平 均水 平 。 总 的说 , 虽
餐前测定 的血 糖值 。餐 后 2小时
糖尿病患者要怎样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要怎样自我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是一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的日常任务。
它不仅是一种必要的行为,更是一种自我呵护的方式。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糖尿病患者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饮食结构和药物的使用,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一、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自我血糖监测?首先,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其代谢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患者的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患者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可以实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血糖,避免出现血糖波动过大的情况。
其次,自我血糖监测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掌握自身病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通过监测血糖,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措施,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同时,监测结果也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再次,自我血糖监测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自我血糖监测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不断地监测血糖,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最后,自我血糖监测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常常会面临着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压力。
而通过自我血糖监测,患者可以感受到自己在疾病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对疾病的掌控感和信心。
监测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也可以让患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努力和成果,从而激励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总之,自我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掌握自身病情,调节血糖水平,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我血糖监测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更加方便患者使用。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一、血糖监测的时间及意义理想的血糖监测应当是全天候实时监测。
我们可以选择一天中具有特定意义及代表性的若干时间点,通过测定其血糖值来反映全天血糖的变化情况。
一般地说,血糖检测根据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如睡前血糖、夜间血糖等),不同时间检测到的血糖,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空腹血糖严格地讲,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早晨8点),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
这是因为血糖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清晨空腹时检查能较大程度地排除这些影响,反映真实病情。
空腹血糖主要反映患者在无糖负荷刺激状态下的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及患者前一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次日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对于长期使用降糖药物的患者来说,空腹血糖的良好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空腹高血糖有3种常见情况:一种是黎明现象。
正常人在夜间12∶00以后,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的生成量增加,该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由于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产生的生长激素量不同,故黎明现象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
可在夜间12∶00和早7∶00各测1次血糖,早7∶00血糖高于夜间12∶00血糖1.0毫摩尔/升以上者可诊断为具有黎明现象。
一种是苏木杰现象。
苏木杰现象常发生在夜间,是由于用胰岛素过量后引起低血糖,机体为了调整血糖,便产生了大量升糖激素,使血糖升高;其特点是凌晨3∶00左右血糖低于3.9毫摩尔/升。
还有一种就是药量不足。
其特点是睡前血糖高于空腹血糖或与空腹血糖相差无几,原因是晚间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进食过多。
需要注意的是,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服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测的血糖值很难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
◎餐前血糖餐前血糖是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
餐前血糖可指导患者调整将要吃入食物的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
自我血糖监测的十大关键问题

自我血糖监测的十大关键问题作者:王建华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2年第08期自我监测血糖是对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掌握病情的控制情况,及时发现低血糖,了解进食与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为调整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
缺乏血糖监测的治疗是盲目的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均得不到保证。
下面就有关自我血糖监测的一些带有共性的关键问题解答如下:自我血糖监测适用于哪些人群?原则上,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下列糖尿病患者更要加强血糖监测: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初治的处于调药阶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的患者;平时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
没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监测血糖吗?准确而全面地监测血糖,是临床医生了解药物治疗效果和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但有的患者却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在没有自觉症状时往往就忽略了血糖监测,只有当有了症状时才去查血糖,这种做法显然不妥。
首先,血糖轻度升高时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时间久了同样会引起慢性并发症。
其次,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迟钝,尽管其血糖很高却没有明显的症状(如口渴、多饮、多尿等),如果这些人平时不注意监测血糖,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第三,“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不监测血糖,即使所服用的药物已经失效了自己也不会知道。
因此,广大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血糖监测时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
检测血糖当日患者是否需要暂停用药?答案是否定的。
为了反映患者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因停药而引起血糖波动,患者在检测血糖的当天应当正常用药,但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对于自己备有血糖仪或者正在住院的患者来说,早晨空腹抽血的时间可以自行掌握,这样就不会因检测血糖而影响当天的用药和进餐。
门诊患者则不然,例如,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的患者,晚餐前的胰岛素作用一般只能维持到次日清晨的6、7点钟,故该类患者应把本该在上午注射的胰岛素安排在7点之前注射。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评估自己的血糖控制效果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评估自己的血糖控制效果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而准确评估血糖控制效果,则是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准确评估血糖控制效果的方法和工具。
1. 血糖监测仪器血糖监测仪器是评估血糖控制效果的主要工具之一。
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在家中进行血糖测量。
每天多次测量血糖水平,并记录下来,有助于了解血糖的变化趋势和日常波动情况。
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点,如餐前、餐后、睡前等,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通过监测,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对血糖的影响。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HbA1c是评估近期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
它是血红蛋白与血糖长期结合形成的产物,反映了过去两到三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通过定期进行血液检测,可以获得准确的HbA1c水平。
一般来说,HbA1c水平低于7%被认为是血糖控制得较好的标准。
高于7%的HbA1c水平可能意味着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
3. 饮食记录饮食是影响血糖控制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应该关注自己的膳食摄入,并进行记录。
记录每天的饮食种类、份量以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等信息,有助于患者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对血糖的影响。
在监控期间,患者应包括所摄入食物的详细信息,如主食、蛋白质、脂肪和蔬菜的摄入量等。
这些记录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评估血糖控制效果,还可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建议。
4. 运动记录运动对于血糖控制效果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可以记录自己每日的运动情况,包括运动种类、时长和强度。
记录运动与血糖的关系有助于患者了解运动对自己血糖水平的影响。
同时,患者也可以将这些运动记录提供给医生,以便于制定更合适的运动计划和治疗方案。
5. 症状观察糖尿病患者应该主动观察和记录与血糖控制相关的症状。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血糖自我监测能够及时,全面了解患者血糖控制状况,为了引导患者合理饮食、锻炼和调整用药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整个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国内多数医院仍采用每日三次或五次进行自我血糖检查,但这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一日来多次血糖监测,较准确地反映了病人血糖变化的整体情况,仅依据1次血糖监测的结果进行治疗调整,常常发生偏离,所以,自我血糖监测较为理想,应在每日多时检测血糖。
目前国内外许多医院都开展了这一工作,以保证血糖监测的连续性与准确性。
但从经济学及患者依从性的角度出发,这种做法是不切实际的。
1、怎样判断血糖监测时间及频次多从病人疾病实际需求出发。
对血糖较低或已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应尽量缩短疗程,每天至少要测量两次血糖值。
对血糖控制相对平稳者,血糖监测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可每周测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各1次,每2-3周安排一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也就是三餐前后两个小时以及睡前血糖的变化,如有需要,也可在清晨3点加测血糖。
但是对那些最近血糖起伏很大的病人来说,那么就需要根据情况加大监测频率,一周需测量2-3次全天“血糖谱”,特别是在下列条件下: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尤其带胰岛素泵者)的患者;新诊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导致高血脂症和肝肾功能受损者。
血糖控制不理想、不稳定者;以及合并感染时的患者等均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出现低血糖的病人;以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等都可能成为糖尿病病人。
药物更换或者剂量调整者;以及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患者等等都需要定期检测血糖值。
妊娠期病人;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必须对其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及血糖水平。
种种扰乱了平常常规生活,例如:疾病,手术,出门,兴奋等等。
如果出现高血糖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检查治疗,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2、血糖监测在不同时间的意义血糖值对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功能的损害和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反应,是一个极其灵敏的标志。
在临床上可通过测定血糖变化来了解病情,指导用药。
自我血糖监测的十大关键问题

为 此耽 误 了早 晨 的用 药 治疗 ,则 不 但 无法 反 映 患者 真 正 的空 腹血 糖 水 平 ,还 可 能 因为延
迟 打针 或 吃药 而影 响 治疗 。
病 患者 在检 测 空 腹 血糖 时 必须 在 上 午 按 常规 注射 胰 岛 素 之前 采 血 。如 果 患者 平 时在 早晨
人群?
原 则 上 ,所 有 的糖 尿病 患 者 都应 定 期 监 测 血糖 ,尤其 是 下列 糖 尿病 患 者更 要 加 强 血 糖 监测 : ①所 有 1型糖 尿病 患 者 ; ②初 治 的处 于 调药 阶段 的 2型糖 尿病 患 者 ;③ 进 行 胰 岛
素 强化 治 疗 的患 者 :④应 用 胰 岛 素泵 治 疗 的 患者 ; 妊娠期 的糖 尿病患者 ; ⑤ ⑥对低血糖反应
不 宜 去 医院检 测 空 腹血 糖 , 因为 医 院 门诊 进 行 采血 的时 间太 晚 。会 耽 误 患 者早 饭 前 注 射
胰 岛 素 ,这将 对 患 者 的全 天 血 糖 产生 不 利 的 影 响 。 前使 用 中效 胰 岛素 的 患者 , 睡 由于药 效 可 以持 续 到 次 日上 午 的 8 9点 钟 ,故 他 们 检 、 测 空腹 血糖 的时 间可 以稍 晚些 。 外 , 另 需要 常 规 在 清晨 注 射 预混 胰 岛素 的患 者 ,若 因上 午 到 医院抽 血 化 验耽 误 了治 疗 ,可 在 抽 完血 之 后 、 餐 之前 临 时注 射一 次 短效 胰 岛素 。 进 采用 口服 降 糖药 治 疗 的患 者 ,若 因检 测 空 腹 血糖
而 使 其 早 晨 和 中午 的 用 药 时 间 相 隔太 近 , 可
防治糖 尿病 患 者 的心 血管 并发 症 。 因此 , 尿 糖
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我监测血糖

·健康管理·29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我监测血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变得越来越丰富,吃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而运动量却在不断减少,以至于我国糖尿病患者不计其数。
甚至出现糖尿病发患者群年轻化的趋势,大约每个人的身边都有患糖尿病的亲朋好友,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完全不亚于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慢性病的了解。
患上糖尿病并不会立刻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不通过有效措施控制血糖,也会大大缩短患者的生命时长。
通常来说,患者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糖尿病时,都需要定期前往医院检测血糖,医生可以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及时更改胰岛素或者药物剂量,在患者血糖过高时及时让患者住院治疗,控制血糖。
但是事实上,血糖不仅仅可以在医院检测,还可以在家中检测,只要患者及家属了解一定的糖尿病知识,在家中检测血糖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了解医生如何定位糖尿病血糖高就一定要前往医院就诊吗?血糖高就等于患上糖尿病了吗?什么时候检测的血糖才具有参考意义呢?这些问题与血糖的正常值和定位糖尿病的标准相关,需要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作为基础,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在下文为你一一做出解答。
首先,血糖值应在饭前和饭后分别检测看检测时间是在饭前还是饭后,在饭前检测的血糖结果更加具有诊断价值。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没有出现异常升高的情况,不需要急着前往医院,通过药物等方式稳定住血糖就不会有太大危险,而血糖一旦出现异常升高且几天居高不下则要立刻前往医院,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控制住血糖,以保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糖尿病患者如何在家中检测血糖在了解了正常血糖值和非正常血糖值,30作者单位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饭后血糖值有所不同等知识后,患者及家属在家中就可以了解患者血糖情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往往需要借助便携式血糖检测仪,患者或者家属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了解每天血糖值的高低以及血糖波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药物干预、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 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为什么? 频率? 何时? 怎样测? 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的频率
取决于治疗目标和治疗方式 血糖控制差、病情危重:4 - 7次/日 血糖控制达标、病情稳定:1 - 2天/周 胰岛素治疗者
将血糖控制平稳 妇女妊娠或月经期血糖也可升高
为什么? 频率? 何时? 怎样测? 注意事项
何时测试血糖
一般时间点:三餐前后 + 睡前 血糖水平高、有低血糖风险者——餐前血糖 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未达标——餐后血糖 注射胰岛素,特别是中长效胰岛素——睡前血糖 胰岛素治疗已接近目标但空腹血糖高——夜间血糖 需随时测:剧烈运动前后、出现低血糖症状时
(非独立包装)一瓶 试纸三个月内用完
关于血糖仪
温度过低,血糖仪不正常 工作,应先复温后再用
血糖仪与试纸的号码要一 致(免条码除外)
定期清洁、定期校正
关于采血
偏瘫者请家人协助测量健侧肢体 采血深浅适度,做到采血量适宜,避免
挤压出血,以减少误差
THANKS
2014.10
稳豪血糖监测系统操作二
对比代码
稳豪血糖监测系统三
采集血样:1微升
稳豪血糖监测系统四
5秒钟后,就可以得到准确测试结果
血糖自我监测记录表
早餐
中餐
时间
前后前 后
晚餐 睡前
前后
备注
04-23 5.6 7.6
04-24
6.1 12.4 7.7
中饭吃了油炒饭2两,饭后快步走30分 钟
04-25
7.0 8.2 5.7 6.2
赴宴、聚餐后,应测量当天血糖,必要时再 测量第二天的血糖
饮食量增加或吃含糖食物后应测量血糖
运动及运动量改变
运动前血糖 <4.4mmol/L,先 进食,后运动
运动前血糖 >14mmol/L, 先休息,后 运动
如无不适,运动后不要立即测量,休息30分钟后再测量
药物治疗变化
如果忘记服药或服药剂量不足时,要注意血 糖的波动
开始阶段:>5次/日 治疗达标:2 - 4次/日 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2 - 4次/周 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测3-4次
特殊情况加强监测
饮食变化 运动量改变 药物变化 情绪波动 气候变化 病理状况 其他:如生理状况的特殊时间段
饮食变化
如果您尝试新的食品,测试餐前及餐后2小 时血糖并作记录,以便了解食物对血糖的影 响
为什么? 频率? 何时? 怎样测? 注意事项
血糖测量简要步骤
测试前先洗手,并待干 ↓
消毒皮肤,待干(最好用酒精消毒) ↓
正确取出试纸后,立即盖紧瓶盖 ↓
校对好试纸号码(必要时) ↓
采血,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量 ↓
记录结果,正确处理针头及试纸等废弃物
稳豪血糖监测系统操作一
插入试纸,开机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源自为什么? 频率? 何时? 怎样测? 注意事项
SMBG对医生的作用
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餐前和餐后高血糖 反映生活事件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发现低血糖 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
药物干预方案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SMBG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忘记注射胰岛素或注射部位吸收不好,当天 血糖可能变化不大。但如果长期将造成血糖 控制不佳,应加强监测
情绪波动
生气 紧张 害怕
病理状况
手
压
术
力
、
大
外
、
伤
疲
乏
感
染
睡
、
眠
发
不
热
佳
生理状况的特殊时间段
外出旅行、出差时,应加强血糖监测 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时,血糖可出现波动 怀孕或打算怀孕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应该
04-26
4.5 3.5
睡前吃了4片饼干和一瓶牛奶
04-27 4.2 9.8
…
05-02
9.9 14.7 11.2 8.2
发烧,没吃中餐/晚餐,少打了4u胰岛 素
为什么? 频率? 何时? 怎样测? 注意事项
血糖测试注意事项
关于试纸 关于仪器 关于采血
关于试纸
不可放在冰箱内或阳 光下或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