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教学的三重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教学的三重境界

——郑俊红

一、词语教学的现状

1、从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如:《小虾》的教学片断: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师:我发现有些词语比较难读

(课件出示:大缸、漏过、空隙、撒落、甚至、青苔、竹荫、钳子、立即、一副、搏斗、猛烈、小卵)。请大家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词语)

师:快来读读,课文对小虾的哪些描写最能吸引你?边读课文边找出来。

这个教学片断,大家不难看出,教师在教学《小虾》的初读环节时,只是让学生齐读一遍词语便过了,不少中高年的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学的能力;词语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去自学,无须在课堂上浪费时间。于是,像这样忽略词语教学的现象出现。甚至有的老师还避过词语教学直奔文本讲解,又或是一读音、二记形、三解词老调重弹。这可是当今偶有的词语教学现状,这样的词语教学,只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2、从学生的习作水平分析:从学生在作文中我们也会看到大量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

3、从学生的考试情况分析:每次单元考,学生在“看拼音写词语”、“选词填空”、“按要求写词语”等题目上,正确率是85%左右,错误的原因大多是写出错字、别字,又或是个别学生对词语理解存在问题,以致于无法正确使用词语。可见,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感悟、积累和运用是存在着问题。

二、词语教学的反思

看到这一系列的现象,我们不禁反思:为何经过几年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对词语的掌握会是如此不扎实?怎么办?语文教学的实践

告诉我们,关键词语理解得越充分,课文理解就越深刻,学生掌握得越牢固,学习成绩就越理想。因此,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与基础,中高年级更应该重视词语教学。那么名家的眼中词语教学又是什么?

1、名家眼中的“词语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最初是通过词语来认识世界。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掌握知识的工具。

薛法根认为: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有血有肉的。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因此,理解和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是不是语文课的主要标尺。

三、词语教学的三重境界

既然词语教学如此不容忽视,那么,中高年级如何进行有效的词语教学呢?我认为可以沉入词语教学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就是老师教学的境界。

老师在进行词语教学让学生理解词语是要讲究方法与策略。词语教学方法与策略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如:还原语境法、区别比较法、操作演示法、适度追问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法、借助词典理解法等等,

(一)、还原语境——词语教学的唯美境界。

虽然词语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教学要因课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词语教学更有效的。今天,我着重给大家介绍还原语境法。

★1、营造情境,感受意境美。

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富有描述性的词语,它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够营造出震憾人的情感语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词语,营造情境,使学生融入词语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感悟中感受到词语的意境美。

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二泉映月》时,让学生去细心体会“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两个词。

师:你看,你看,在泉水当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啊: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你闭上眼睛看: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吗?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生:我看到了!在静静的月夜,月亮沉浸在水中。

师:你从哪个词语看到月亮就浸在水中?

生:静影沉璧。

师:静影沉璧指的就是……

生: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师:是啊!你知道那个“璧”指什么?

生:璧,指……

师:其实啊,你自己仔细看看这个字,我不说,你也能读懂。静影沉璧的“璧”下面是个什么字?

生:“玉”字。

师:对,你猜一下,这个“璧”可能指什么?

生:可能指月亮像玉佩一样皎洁,皎洁的月亮倒映在水中。

师:呵呵,太好了!掌声。(掌声)老师可没告诉你啊,是你告诉老师的,厉害!那个月亮,那样的皎洁,那样的清纯,就像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一样。这种感觉是如何来的?大家把它读出来: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生:(读词)

师:太好了。要把这八个字读到你心里去。在你面前出现的是那缓缓流淌的一泓清泉,就在那个泉水的底下,那个皎洁的月亮的影子像美玉一样倒影其中: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生:(读词)

★2、还原生活,体会场景美

当词语成为作家表情达意的工具时,它已不再是文字符号,而是一个个复活的生命。因此,老师要从生活入手,还原词语原本的现实感,创设生活化语境,引导学生想象所学的词语,促进学生对词语更深刻的理解。

★3、还原文化,斟酌用词美。

词语的意义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词语教学中老师要善于从文本中突破文化语境,让学生感受其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分析琢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如王崧舟老师执教《枫桥夜泊》,抓住历代诗人写钟声的诗句,引导学生斟酌文化魅力。

无论是意境的营造,还是生活的还原,又或是感觉的寻找,都是

基于语境还原的教学追求,使学生深入词语之中,获得鲜活的感受,真切的体会,这无疑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给予方法——词语教学的丰实境界。

词语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词语,这才是词语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老师除了在课堂上,扎实地教给学生课文中词语让词语教学进入第一重境界,还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词汇。这便是词语教学的第二重境界——给予方法。词语的积累决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机械重写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如果能灵活结合每一个积累词汇的特点,采用分类、重组等方法,进行词语积累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词语重组法。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积累词语。要针对每一篇课文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类重组,老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词语,对词语先进行理解、感悟,理解与感悟之后,再给学生充分记忆的时间,学生便掌握积累了相关的词语的规律。

2、分类积累法。

每一篇课文,甚至是每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往往都大量的写同一主题或内容的词语,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词语的特点,让学生分类积累。

再如:教学三下“春天的脚步“这个单元,就引导学生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就课文中可以积累:

再如:一个学习阶段过后,可以引导学生积累结构相似的词语如AABB式、ABCC式的词语,也可以将它们放置一起进行积累。

3、动态积累法。

要使词语积累更加有效,就得把它渗入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的理解词语,能举一反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地“积累”词语,并把“积累”的词语留在记忆中。我们可以把词语积累作为主题整合到教学过程。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根据词语积累里的重点词语进行预习,读读写写,掌握音、形、借助词语进行质疑;课中巧用词语,对词语进行重组,让学生学会用重组词语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井底之蛙》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件,看,词语要成组成组地学,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