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临床应用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个案分析

13 2 语 言 : .. 口语 发 育缺 如 , 只能 发 出两 三个 无意 义 的音 13 3 情绪 : .. 分离性 焦虑 , 只能 留在母 亲身 边 , 离开 片刻便 大哭大闹 ; 情绪波动大 , 暴躁 、 易激惹 、 爱哭闹。
1对 象和 方 法 .
11 对 象 : X 男 ,0 1 1 出生 , 时 诊 断 为孤 独 症 。 患儿名字 , . X X, 2 0 年 月 3岁 不理会 、 无反应 ; 与小 朋友玩 ; 不 饥饿 时 , 不会 用语言及 只能 曾服 中药治疗 ( 具体 不详 ) 从 4岁时 开始综 合训 练 , 曾间断 , 姿 势 表 达 , 拉 着 父 母 的手 去 取 东 西 。 , 未 6
氯诺昔康是一种新 型非 甾体类抗 炎镇 痛药 , 用 较强 , 通 作 它
重 复经 颅磁 刺激 治疗 儿 童 孤 独症 的个 案 分 析
唐 妮 金 怡。 刘 靖 贾美香 刘肇瑞 罗晓敏 闫秀琴所 ( 生部 精神 卫生 学重点 实验 室 ) 北京 1 0 9 ; . 卫 , 0 1 1
13 4 社 会 交 往 : 他 人 目光 接 触 少 ; 少 面 部 表 情 ; 唤 .. 与 缺 呼
无创 性技术运用 于精神 障碍 的治疗 已有 数 十年历史 。本 研究 节 , 无法用 手势 或其 他交 流方式来 代替或补偿 意愿 。
首次采用个体 化的重复经颅 磁刺激 , 孤独症患 儿的治疗 进行个 对 案探讨 , 为孤独症的早期干预提供线索 。
昔 康 三 药合 用 时 , 减 少 丙 泊 酚 的 用 药 总 量 并 加 强 其 镇 痛 效 果 。 可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睡眠障碍的影响

一
12 1一
T ODAY NURS Ap l 2 1 , . E, r , 0 2 No4 i
对 照 组 , 均 未 使 用 镇 静催 眠 药 , 组 患儿 在 年 龄 、 别 、 程 、 2组 2 性 病
睡眠 障碍 等 方 面经 统计 学 检 验 ,差 别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00 )2 P . , 5
当代 护 士 2 1 年 4 下 旬 刊 02 月
重 复 经 颅 磁 刺 激 对 孤 独 症 谱 系障 碍 患 儿 睡 眠 障碍 的影 响
段华林
摘 要 目的
张彬 汤 梦 平
夏琼
何 金 华
选 择 孤 独 症 谱 系障碍 伴 睡 眠 障 碍 患 )6 例 , L 0 分
探 讨 重 复 经 颅 磁 刺 激 ( ms对孤 独 症 谱 系障 碍 患 儿 睡 眠 的 影 响 。 法 r ) T 方
2 于兑 生 , 晓 平 . 动 疗 法 与 作 业 [ . 京: 夏 出版 社 ,0 0 恽 运 M] 北 华 2 1:
48 8.
目前 普遍 认 为 早期 康 复 开 始 的 时 间为 1 ~1 月 内 ,除 蛛 周 个
网膜 下 腔 出血 , 重 的脑 出 血 , 它可 稍 延 长 。 在 患 者 意识 清楚 , 严 其
组 间 具有 可 比性 , 见表 1表 2 、 。
包 括前庭平 衡训练 ( 主要 采 用 滑 板 、 梯 、 滑 吊缆 、 床 以 及 羊 角 跳 球 )触 觉训 练 ( ; 主要 给予 触 觉 球 、 笼球 、 大 平衡 触 觉 板 )本体 感 觉 ;
训 练( 用 袋 鼠跳 、 采 阳光 隧 道滚 筒 等 ) 。 1 .3 小组 智 力训 练 : 括 游戏 、 乐 唤 醒 、 .1 2. 包 音 图形 辨 别 、 言 训 练 语 等 。每 周 3 5 。连续 3 月 。 ~次 个 1 .4 针 灸 治 疗 : 要 以 头针 为主 ( 言 区 、 力 区 、 三针 、 .1 2. 主 语 智 智 哑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儿童孤独症的初步研究

5月2次,第6月3 量表由24分减至21分;儿 前明显好转;患儿在交往中 次。 童孤独症筛杏鼍表由23分 还表现出嫉妒、厌恶等的恰 减至11分;ABC量表由31 当情绪反应,会为厂自己的 嫉妒姐姐。 分减至22分,PPVT由55 目的而动脑筋作弄别人,会 分增至62分;ADQ由88增 至101分。 第1月20次;第2 治疗期间,身高由115 ca长 治疗后对家人表现出亲近、 月9次;第3月3
为丹麦Alpine bioMod APS公司MagPror 30型磁刺激器(830型,
4-8.6);5次治疗后的减分率,CARS为(8.3±5.3)%,ABC
为(13.7±12.9)%,儿童孤独症筛查量表(10.5±7.1)%;完成 32次治疗的4例患儿,其基线资料及治疗前后量表评估见表l。 1.5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均未见头痛、头晕等表现,身高体重指 标监测及躯体健康监护未见异常,未见病理性神经反射。完成 32次治疗的4例患儿中的3例,分别在治疗44次(患儿1)、50次 (患儿2)、23次(患儿4)时,曾出现一过性情绪波动如烦躁、无故 发笑或兴奋,经增加治疗次数或延长治疗间隔后回复平稳。 2讨论 本次疗效观察,考虑患儿入组时症状轻重不一,采用患儿自 身治疗前后对照。所有人组患儿中8例患儿情绪较治疗前稳定, 提示rTMS对患儿的情绪有稳定作用。CARS、ABC及儿童孤独症 筛查量表的量表评分,均显示5次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有所改 善,ABC量表所反映的患儿日常生活改变更明显。 所有入组患儿中有9例表现为人睡时间提前、睡眠时间延 长、睡眠习惯改变。既往对抑郁障碍患者研究也发现p1,部分患 者经过rTMS治疗后当晚睡眠即有明显改善,快速眼动睡眠实验 (P,EM)提示rTMS能延迟抑郁障碍患者的第一段REM时间、延 长非REM-REM周期,从而影响昼夜生理节律,改善患者睡眠质 量,使患者睡眠后情绪明显好转。 rTMS治疗效果是否与rTMS可以通过时变磁场刺激脑组 织。”、在脑内产生感应电场,从而影响神经元兴奋性、神经递质和肽 类物质的传递和代谢、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所有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例曾出现 一过性的情绪兴奋的表现,结合治疗观察,考虑可能与rTMS的治 疗频度有关。部分患儿家长过于期待患儿症状能在短期内出现 根本性变化,影响了患儿治疗的依从性。 本研究尚属初步研究的预试验,样本量小、观察时间较短,但 已经显示出明确的疗效和治疗前景,故需要在后续研究中扩大样 本量、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了解FTMS治疗儿童孤独症的安全性。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神经变性病认知障碍治疗的应用

重频磁刺激的作用
rTMS利用时变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产生感应电流 ,不同频率刺激可导致双向结果
低部脑 血流和代谢的降低;高频刺激(>5 Hz)提高局部皮 质兴奋性,增加局部脑血流和代谢。
有远隔效应
Hallett M, Chokroverty S.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 2005. Hardiman O, Doherty CP.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a clinical guide. Springer;2011.
http://www.thecamreport. com/?cat=99
名词解释:TMS 与 rTMS
• TM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经颅磁刺激(单个刺激) 诊断用
• rTMS- repe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重复经颅磁刺激(多个、连续刺激 )
神经变性病相关认知障碍非药物治疗
增强神经突触可塑性
rTMS
增强大脑储备
远隔效应
回顾性综述研究新文献
rTMS对MCI认知障碍的研究
rTMS对AD认知障碍的研究
rTMS对PD认知障碍的研究
结论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神 经变性病认知障碍治疗的应用
价值
航空总医院 神经内科 邢岩
磁刺激的简介
1985年由Barker等创立并 首先应用于人体
目前已逐渐走向成熟 用于了解、调节和干预大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摘要】重复经颅磁刺激是在经颅磁刺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
现就其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前景及安全性予以介绍。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帕金森病;癫痫;抑郁症;安全性经颅磁刺激( t 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 ,TMS) 是Barker 等于1985 年首先创立的一种皮层刺激方法,具有无痛、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很快得到临床应用。
重复经颅磁刺激( repeti2tive t 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 , r TMS) 是在TMS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
近年来,随着丹迪公司的Maglite2r25 刺激器、Cadwell公司的快速刺激器(CRRMS) 等刺激器的问世,r TMS 达到了高频(100 Hz) 、连续刺激次数高( >2000 次) 的技术水平。
临床上,r TMS 除了用于兴奋运动皮层、观察运动诱发电位外,还可用于定位癫痫患者语言中枢、评价认知障碍等[1 ] 。
r TMS 还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反应能力、治疗抑郁症及减少癫痫发作频率等,这引起了神经精神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2~4 ] 。
我们现就r TMS 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前景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1 r TMS 的基本原理r TMS 与TMS 均应用脉冲磁场作用于脑组织,诱发一定强度的感应电流,使神经细胞去极化并产生诱发电位。
但r TMS 在神经元不应期也进行刺激,兴奋更多水平走向的联接神经元,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总和,使皮层之间的兴奋抑制联系失去平衡。
并且,r TMS 的不同频率刺激可能对皮层代谢及脑血流有不同影响,如高频刺激可能导致局部代谢水平增高,而低频刺激则可能导致降低。
此外,r TMS 对脑内神经递质及其传递、不同脑区内多种受体包括5 羟色胺(52TH) 、52TH2 、52TH1A 、N2甲酰2D2门冬氨酸(NMDA) 等受体及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这些可能是r TMS 调节脑功能状态的机制之一[4 ] 。
重复经颅磁临床应用手册

重复经颅磁临床应用手册重复经颅磁(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一种非侵入式的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在头皮上施加磁场来改变大脑神经元的活动。
其临床应用手册是指在使用重复经颅磁治疗各种疾病时所依据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步骤。
本文将从重复经颅磁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重复经颅磁依靠强磁场刺激大脑皮质区域,改变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对疾病产生治疗效果。
其临床应用广泛,最常见的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以及帕金森病、脑卒中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此外,重复经颅磁还被用于探索大脑功能、治疗药物成瘾、康复训练等领域。
重复经颅磁治疗抑郁症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
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经颅磁可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且治疗效果持久。
根据实际情况,重复经颅磁治疗可以选择单极TMS或双极TMS,并通过调整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刺激位置等参数来个体化治疗方案。
通常,治疗周期为每天连续5天,每天约20-30分钟。
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评估,以评价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重复经颅磁的安全性是临床应用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尽管经颅磁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技术,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头皮刺痛、眼花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癫痫等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排除存在禁忌症的患者。
治疗时应注意遵循相关操作规范,确保刺激位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之,重复经颅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调控大脑神经元的活动,它可以有效改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既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能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工具。
然而,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重复经颅磁将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2~6岁孤独症儿童疗效分析

孤独症治疗专栏重颅磁刺激治疗2〜6岁孤独症儿童疗效分董宠凯,张继华,高丙南,葛潇,江果,赵莹莹作者单位!50000郑州,河南省省立医院康复科作者筒介:董宠凯(1985—),男,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神经及精神行为疾病的康复通讯作者:张继华,E-mail:22440274@【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联合康复训练包括行为分析治疗、社交训练、言语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刻板行为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河南省省立医院康复科住院的ASD儿童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儿童均接受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言语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TMS C且rTMS在康复训练之前)。
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和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进行评估。
比较两组核心症状总改善率。
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ABC评分及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且观察组ABC评分及CA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核心症状总改善率为1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8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对ASD儿童核心症状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TMS联合康复训练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核心症状;儿童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0..3..07【中图分类号】R7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865(2020)03-0209-03Efficac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ged2—6years DONG Chongkai,ZHANG Jihua,GAO Bingnan,GE Xiao,JIANG Guo,ZHAO Yingying.Henan Provincial Hospital Zhengzhou45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 d explore the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combined reha-bilitationtrainingincludingbehaviouranalysistherapysocialtrainingspeechtherapyandsensoryintegrationtrain-ingonthestereotypedbehaviorofchildrenwith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Me&hods SixtyASDchildren"who were hospitalized and treated in Henan Provincial Hospital from Sep.2017to Sep.2019,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TM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30cases in each group.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re-ceivedthebehavioDanalysistheDapyspeechtheDapyandsensoDyintegDationtDaining.TheDTMSgDoupwas givenadditionalDTMStheDapy(TMS waspeDfoDmedbefoDeDehabilitationtDaining).ThecouDseoftDeat-mentwas12weeks.BefoDeandafteDtDeatmentthechildhoodautismDatingscale(CARS)andautismbehav-ioDcheckscale(ABC)weDeusedtoevaluate.ThetotalimpDovementDateofcoDesymptoms wascompaDed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12weeks of treatment,the CARS and ABC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weresignificanElylowerEhanEhosebeforeEreaEmenE(P<0.05).TheCARSand ABCscoresinEherTM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overall improve-menEraEeofcoresympEomsinrTMSgroup(100%30/30)wassignificanlyhigherEhanEhaEinEheconErolgroup(86.7%,26/30)(P<0.05).Conclusion The rTMS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conven-tionalrehabilitationtraininghas/ertainpromotinge f e/tson/oresymptomsof/hildrenwithASD.Thee f i/a/yofrTMS/ombinedrehabilitationtrainingissignifi/antlybe t erthan/onventionalrehabilitationtraining.+Keywords,Autism spectrum disorder;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Core symptoms;Children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以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为主要核心症状的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
经颅磁刺激治疗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表情识别过程神经活动的变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6):406-410)
【Abstract】Objective牶Toexplorethealterationofoxyhemoglobinlevelinprefrontalcortex牗PFC牘duringfa cialexpressionrecognitioninchildrenwith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牗ASD牘after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 牗rTMS牘byusingfunctionalnearinfraredimagingspectroscopy牗fNIRS牘Methods牶Totally15ChineseHanchil drenwithASD whometthecriteriaof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牞FourthEdition 牗DSMIV牘wereenrolled牞including10boysand5girls牞withanaverageageof牗73±25牘monthsAllthepartici pantsreceivedfNIRSassessmentsusingfacialexpressionrecognitionparadigm todetectoxyhemoglobinlevelsin PFCAfterrTMSadministrationoflowfrequency牗1Hz牘overtheleftBrocaarea牞leftanteriorfrontalareaandleft occipitallobefor12weeks牞fNIRSwasreassessedResults牶AfterrTMStreatment牞theoxyhemoglobinlevelinchan nel2牗leftdorsolateralprefrontalcortex牞leftDLPFC牘decreasedsignificantly牗P<005牘andtheoxyhemoglob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 王跑球
} } } }
概述 ASD神经病学机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问题及展望
}
孤独症谱系障碍
◦ 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 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
}
美国
◦ 2008 年8 岁儿童自闭症发生的比例为1:88 ◦ 2014年上升为1:68
}
中国
◦ 2014 年,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自闭症研究指导中心在 《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中指出:“初步估计,中国自闭 症患者可能超过1000 万,0~14 岁自闭症患儿可能超过200 万”
} }
ASD 病因不明,多认为是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ASD 生物学基础尚未完全明确,缺乏生物学标志物
}
评估方法
◦ 常用筛查量表
– 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中文修订版(M-CHAT) – 孤独症行为量表(ABC量表)
◦ 常用诊断量表
–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 ASD诊断观察量表(ADOS) – ASD诊断访谈表-修订版(ADI-R) 金标准
}
核心症状尚无药物可以治疗
◦ 伴随症状药物
– 多动行为:利他林(哌甲酯) – 攻击行为:氟哌啶醇、维思通(利培酮) – 刻板行为:氟西汀、舍曲林 – 睡眠障碍:褪黑素 – 其他药物:大剂量维生素B6合并镁剂、大剂量维生素C和叶酸,但目前疗 效不确切
}
促进社会交往方法
◦ 地板时光 ◦ 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 ◦ 早期丹佛模式
}
基于生理学的干预方法
◦ 感觉统合训练 ◦ 听觉统合训练
}
综合康复方法
◦ 结构化教学法(TEACCH) ◦ 应用行为分析(ABA)
}
促进技能发展的方法
◦ 图片交换交流系统(PECS) ◦ 作业治疗 ◦ 社交故事
}
其他疗法:如动物疗法
预后不良,成年后多不具备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
近年来, 研究者发现经颅磁刺激(TMS) 可以通过快速变化的颅外磁 场诱发足够大的局部颅内电流,从而使脑内部分神经元去极化,进而 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短期功能性重组,并造成相互连接的大脑皮层 之间结构和功能的暂时性改变
}
TMS 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安全的局部脑刺激技术,有望成为干预 自闭症的新方法
} }
大脑皮质从外到内分为六层:分子层、外颗粒层、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节细胞层、多型细胞层 大脑皮层信息加工的基本单元---功能柱(cortical minicolumns),含有锥体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等细胞, 以及大量的轴突、树突、神经纤维和突触等线性排列,垂直于大脑皮层的表面
}功能柱两侧的细胞较少,通常由轴突束、树突束、神经纤维束和突触组成,被称为
}GABA 是大脑内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功能柱发育异常理论认为,大脑的功能柱以及细胞内
}rTMS 干预时,外部的磁场刺激产生了平行电流,
}诊断明确
}刺激频率:文献报道多数以低频
}特定皮层或脑区可改善相关的的症状◦初级运动区:改善运动相关皮层电位
}刺激部位:双侧或左侧
}疗效评估
社会反应量表(SRS)
}刺激部位:双侧
}疗效评估:
}刺激部位:双侧
}疗效评估:波士顿命名测试(the Boston Naming Test)
}刺激部位:左侧
}刺激频率:高频8Hz
}疗效评估:眼-手协调任务测试
}治疗方案:1Hz 1200 stim/die,持续1 小时,连续5 天
}刺激部位:左侧
}评估方法:运动相关皮层电位、皮层兴奋性、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不良反应:出现轻微的、暂时的不良症状
}国际TMS 协会为TMS 的安全使用达成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治疗应用循证指南》:作为ASD的治疗干预,然而,大多数将被定性为III类或IV类。
因此,根据这些指南,rTMS在ASD中的治疗用途可能
分析得出结论:目前rTMS不能被推荐为ASD的可
}国外文献rTMS在ASD应用年龄以大龄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多为高功能型ASD
}rTMS在ASD干预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仍然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如何建立针对ASD的rTMS
–虽然横断研究表明rTMS可以改善自闭症患者的某些不良行为,但是这种行为的改善是长期还是短暂的目前尚未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