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姆斯基北大演讲
chomsky 乔姆斯基(ppt)

Presented by: Zhang Zaihong Dept. of Foreign Languages, HUST
About Noam Chomsky
1928: born in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 Parents both college professors and taught Hebrew. His father wrote grammar of Hebrew of the Middle Ages
Evaluation procedure ---- a kind of innate mechanism which helps the child to make judgment about a number of possible hypotheses (grammars) he have formed and choose the best one.
参量)(eg. PG = a ● UG中,a is a parameter) that can
vary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but only within certain limits.
E.g. When a = Chinese, then a ● UG = Chinese
Level 3: Explanatory
adequacy
Three levels of adequacy
Level 2: Descriptive adequacy
Level 1: observational
adequacy
the weakest form of adequacy
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

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
以下是乔姆斯基和福柯关于话语权和权力的辩论记录:
乔姆斯基:我认为话语权非常重要。
掌握话语权可以决定社会中的权力分配。
因此,我们必须警惕谁掌握话语权,并批判那些试图压制其他声音的人。
福柯:我同意话语权是重要的,但是我不认为它是唯一的权力形式。
我们必须考虑一些其他类型的权力关系,如制度化的规则和规范。
乔姆斯基:当然,制度化的规则和规范也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形式。
但是,我认为这些规则和规范都是通过话语实现的。
例如,法律和社会规范都是通过话语实现和维持的。
福柯:是的,但是这不意味着话语是唯一的权力形式。
另外,我们应该考虑话语边界的问题。
话语边界限制了哪些话可以被说,哪些话被认为是合适的。
这些边界可以反映某些权力关系,但它们也可以创建不同的话语空间,这是非常重要。
乔姆斯基:我同意话语边界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边界是由那些拥有话语权的人创造的。
因此,我们必须批判那些试图限制话语的人,并努力拓宽话语界限。
福柯:是的,但是我们还必须批判话语本身。
话语不仅可以用来反映现实,而且可以构建现实。
此外,话语也可以被用来强制性地创造现实。
因此,我们必须审查和批判话语的权力。
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天生具有的内在属性,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
2.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形式系统,具有生成性。
语言使用者可以生成和理解无限多的句子,这些句子符合语法规则。
语言使用者的语法知识是内化的,与具体的语境无关。
3.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只是语言能力的表现形式,不能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4.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其句法结构。
语言的语法可以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部分。
其中,句法是最核心的部分,因为语义和语用信息都是由句法结构决定的。
5.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习得和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不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和学习就能完成。
儿童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能掌握一门语言的语法规则,这说明他们天生具有语言习得的能力。
总的来说,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强调了语言的内在属性、生成性和语法普遍性,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语言习得的能力,而语言学的任务是揭示这种内在的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认为小孩生来就有能力学习任何人类语言

乔姆斯基认为小孩生来就有能力学习任何人类语言之一X铁城发送2016、1、简介生词。
但是,70%不信你就像我那样,试着乔姆斯基简介诺姆•乔姆斯基博士(Avram Noam Chomsky,1928年12月7日-)或译作“荷姆斯基”,XX常译作“杭士基”,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认知学家、逻辑学家、政治评论家。
乔姆斯基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的重要贡献。
他对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所著《口语行为》的评论,也有助于发动心理学的认知革命,挑战1950年代研究人类行为和语言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
他所采用以自然为本来研究语言的方法也大大地影响了语言和心智的哲学研究。
他的另一大成就是建立了乔姆斯基层级:根据“文法生成力”不同而对形式语言做的分类。
……正是在此期间,乔姆斯基开始更加公开地参与政治。
随着他1967年在《纽约书评》上发表的一篇题为「知识分子的责任」的文章,乔姆斯基成为越南战争的主要反对者之一。
从那时起,乔姆斯基便因他的政治立场而出名,对世界各地的政局发表评论,并撰写了大量著作。
他对美国外交政策及美国权力合法性的批判影响深远,并因而成为富有争议的人物。
他有左派的忠诚追随者,但也受到右派及自由派越来越多的批评,尤其是针对他对911事件的反应。
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批评给乔姆斯基带来了人身威胁。
他的名字被列在特奥多·卡克辛斯基(Th eodore Kaczynski,「炸弹杀手」)的预定上。
在卡氏被捕以前,乔姆斯基让人检查收到的以防炸弹。
他自称也经常被警察保护,特别是在麻省理工校园的时候,虽然他本人原则上不同意这种保护。
尽管对美国百般批评,乔姆斯基还是生活在美国。
他的解释是: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后来他又阐发为:「国与国之间的综合比较没有什么意义,我也不会这么比较。
不过美国有些成就,特别是在言论自由方面几个世纪来争得的领先地位,是值得敬仰的。
乔姆斯基

语言学界的“爱因斯坦”——82岁乔姆斯基北大演讲首次来华的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姆斯基教授13日晚来到北京大学,接受北大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讲。
他表示,自己一生致力于政治和科学研究。
活动当晚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举行,吸引了2000多位在京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语言学、哲学、数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学生参加。
学位授予仪式结束后,乔姆斯基教授作了题为《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的演讲。
大师并不是特别慷慨激昂的演说家,可能一贯风格使然,可能因为年事已高。
他是用喃喃自语的音量和语气非常平和地发表演说的,但他发表的内容却冷静、理性、犀利。
乔姆斯基教授主要分析了对人类生存具有挑战性的两大威胁——环境问题和核战争。
谈到环境威胁的时候,他提到了在哥本哈根和纽约举行的致力于应对环境问题的会议其实并无进展,我们对于环境的关注和担忧是很必要的。
他还指出,目前对于环境问题的时间、范围等的预测太过乐观了,实际情况可能严重两倍甚至更糟。
大师更强调,一些新兴崛起的国家拒绝分担全球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使命,这是致命的错误。
我们不能赢得了一场战斗,而失去了整个战役;有些国家发动开展一些活动试图减小大家对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关注,他们只关心最大化他们的短期效益,这样就会忽视自身行为对他国的影响,产生风险、隐患,就会发生金融危机及其他。
这些观点和立场从他们本国来看不是不理智、不合理的,但是宏观来看,是不可取的。
在谈到第二个威胁——核威胁的时候,教授说,目前西方世界都把重心放在伊朗这个国家身上,说2010年是伊朗年,说它是对全球秩序最大的威胁。
可是,摆出一系列事实,说这个国家的周边三个核国家,两个没有加入核不扩散条约。
伊朗的邻国有两个战火不断。
伊朗所在的地区均没有实现无核化,特别是以色列没有对无核做出承诺,这都是核战争的隐患。
而且,美国的军费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军费的总和。
这么一分析,听众自然就会得出伊朗核威胁论来自哪里的结论。
现代语言学学界领袖乔姆斯基

现代语言学学界领袖乔姆斯基紫霄朱雀亚马逊丛林深处的发现,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星球大战,围绕人类语言是天生的还是由文化产生的,决斗在无名学者埃弗雷特和学界领袖乔姆斯基之间展开。
这场语言的对决为何重要?不仅仅因为它像极了当代的“地心说vs. 日心说”,更因为这场争斗的结果很有可能揭示,什么才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前情回顾】愤怒的语言一文中,语言学家丹尼尔·埃弗雷特(Daniel Everett),前往偏远的亚马逊部落毗拉哈(Pirahã),去传播基督教。
他原想把《圣经》翻译成当地语言,教毗拉哈人信仰上帝,结果反倒是自己放弃了信仰,不再笃信上帝,也开始质疑自己尊为圣人的语言学前辈,乔姆斯基。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现代语言学学界领袖,20 世纪最富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乔氏及其“普遍语法论”执掌现代语言学长达半世纪之久。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先天机制。
2002 年,乔姆斯基在一篇与人合著的论文中提出(或者看似可以理解为),递归性是人类语言唯一至关重要的特性。
而埃弗雷特发现,毗拉哈语中不存在这种所谓的“递归性”——毗拉哈人并不将语言单位互相套嵌,而是只讲简单的短句。
也就是说,这种语言不符合现代语言学的一项基本原理。
这一发现似乎足以颠覆整个语言学体系,事实也的确如此:2005 年,当埃弗雷特的论文发表时,引起巨大轰动,而他跟乔姆斯基的决斗,也就此开始。
[左]丹尼尔·埃弗雷特在亚马逊丛林中(照片:Daniel Everett);[右]诺姆·乔姆斯基(图片:Getty Images)挺乔派“三剑客”的攻击由于学术论争进展缓慢,直到2009 年6 月,传奇才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3 位挺乔派学者,在《语言》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长长的论文,逐项剖析埃弗雷特的各种见解。
对比埃弗雷特近期的论文和上世纪80 年代发表的作品后,他们指出,埃弗雷特的观点并非与乔姆斯基矛盾,而是自相矛盾——年轻时的埃弗雷特认为毗拉哈语存在递归性,现在却又认为不存在。
乔姆斯基主要语言学观点

乔姆斯基主要语言学观点一、语言本质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本质上的人类能力,是自然选择机制的结果,用于解决交际中的问题。
他认为语言是人类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他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行为不能通过刺激-反应的模仿学习来解释,因为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需要复杂的认知和推理机制。
二、语言结构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结构是由语法规则和词汇组成的。
语法规则包括词法、句法和语义三个部分,用于生成合乎语法的句子。
他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知识本质上是一种规则系统,这些规则可以生成无限合乎语法的句子。
词汇是语法规则操作的对象,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三、语言生成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生成过程是由语法规则和词汇的组合来实现的。
语法规则可以生成无限合乎语法的句子,而词汇的加入则使这些句子具有实际意义。
他提出了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认为这些规则可以生成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
他还提出了语言的递归性质,认为通过有限数量的规则可以在无限的语境中构建句子。
四、语言习得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习得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不需要通过模仿和强化来学习。
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种语言的初始状态,称为“普遍语法”。
在语言环境中接触到语言材料后,普遍语法与具体语言的语法相互作用,逐渐调整和修改普遍语法,最终形成特定语言的语法知识。
他还认为,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会犯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够改正错误并最终习得正确的语法。
五、语言与思维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帮助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另一方面,语言也塑造了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认知和推理方式产生影响。
他强调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语义关系在人类思维中的重要性。
他指出语言具有概念化、推理化和论证化的特性,对人类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他还强调了语言的理性和逻辑性在人类思维中的重要地位。
乔姆斯基深层表层结构

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理论是语言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重要概念。
深层结构是指语言的抽象层面,包含了语言中的意义和语法规则,是人类思维和意义表达的基础,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表层结构是指语言的具体表达形式,包括词汇、句法和语音等方面,是深层结构在语言表达中的具体呈现,受到特定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语音规律的制约。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存在着转换关系,即深层结构通过语法规则转化为表层结构,而表层结构则被解析和理解为深层结构。
这个转换过程被称为语言的生成和解析。
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人类具备一种称为“普遍语法”的内在语言能力,使得我们能够生成和理解无限多的句子。
乔姆斯基的深层表层结构理论对于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语言能力的基础,为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姆斯基北大演讲: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2010-08-25乔姆斯基陈芳、李杨/编译核心提示:2010年8月13日晚,美国著名学者乔姆斯基教授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发表题为《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的公开演讲。
并在演讲结束后回答现场观众提问。
乔姆斯基开篇便提醒大家,我们必须认真面对人类所面临的两大威胁:一是核战争,另一个则是由于对环境的破坏所引发的重大灾害。
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世界秩序产生重要影响。
关于核战争方面的威胁,伊朗核问题被视为最大的威胁。
伊朗,除了自身谋求发展核武器,还试图将自己的影响扩大至其他国家。
乔姆斯基认为,伊朗的威胁也再一次证明整个世界并不是由美国一家控制。
与美国对世界失去控制相伴的一种言论是世界权力的转移,有学者认为中国和印度或将取代美国的位置。
在乔姆斯基看来,如果单从以GDP为指标的经济发展来看,世界的权力确实在发生着变化,且中国在世界权力转移中发挥最核心作用。
但是如果将公众幸福指数、生态环境等指数加入考核指标,将会是另一种情况。
编译:陈芳李杨“现在世界秩序方面的变化我有非常多的话要讲,这其中亚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8月13日19:30,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乔姆斯基在北京的公开演讲正式开始,演讲题目为《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Contours of World Order: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人类面临的两大威胁:核战争与环境破坏在这个话题开始之前,乔姆斯基表示希望花点时间提醒大家一点:如果我们不认真面对今天我们人类生存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就没有办法讨论世界秩序的变化。
在他看来,现在我们人类面临的主要有两大威胁:一个是核战争,一个是由于对环境的破坏所引发的重大灾害。
这些都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导致人类现在不断逼近一些灾难的根源。
尽管有一些组织和机构已经在关注,比如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试图解决人类现在所面对的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但这些会议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
乔姆斯基的演讲围绕这些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以及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世纪里可能给世界秩序带来的变化及威胁。
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尽管目前各国都在关注环境问题,但在乔姆斯基看来,在环境可能带来的破坏的具体时间以及规模等问题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而科研结果显示的也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乐观。
科学家最近发布了一些研究结果,对未来100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有一个全面的建模展示。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问题将会比现在所预估的严重两倍,将会比现在建模预估的结果更危险,将会导致大规模的冰川融化,以及甲烷的释放,这比二氧化碳对全球造成的威胁更加严重。
尽管现在试图改变全世界能源结构,试图寻找能够降低能耗或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替代能源。
但乔姆斯基比较悲观,并没有看到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呼吁我们是不是应该采取更多的行动来解决现在威胁人口的问题,比如一些峰会号召富裕国家支付一些环境费用,来挽救那些受到环境威胁的国家。
但是我们也看到实际进展在一些富裕国家遭到障碍。
而一些公司,也通过很多活动来游说公众,这些企业有时会忽视对人类所造成威胁的的气候变暖情况。
他们会想办法让自己在短期实现受益最大化。
如果他们不这么做的话,就会被其他人替代现有的位置。
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忽视一些经济学家所提到的永久化问题,并且必须要把影响转嫁给他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让公众忽视市场系统中的一些问题,他们的行为就变得非常不理智,目光就变得比较短浅,忽视系统性的风险,从而获得巨额财富。
核威胁:伊朗被看作全球秩序最大的威胁下面要讲到另外一个威胁,那就是核威胁。
自1945年以来,核威胁便如影随形,二十世纪两个最著名的人--罗素和爱因斯坦,他们在当时便提出警告:将来核对人类可能产生威胁。
到1962年,核战争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
那次危机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现在在核武器方面,备受关注的是伊朗核问题。
西方国家政治决策层以及一些评论家,将2010年称作”伊朗之年“。
因为伊朗的风险被看作是对全球秩序最大的威胁,并且也成为现在美国对外政策的焦点。
欧洲亦是如此,他们提到的风险也是伊朗正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核武器。
另外,也有其他国家加入到伊朗这一行列中。
伊朗现在被很多核武器国家包围,其中包括三个拒绝签订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他们都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发了自己的核武器,这其中的支持也来自奥巴马政府。
在伊朗的两个邻国中,这两个国家被世界两个大国侵略或占据控制,他们现在也和伊朗保持着一种敌对的关系。
伊朗现在肯定不可能忘记萨达姆-侯赛因对伊朗使用生化武器所造成的影响(编者注:1980年,由于领土和宗教问题引发两伊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萨达姆政权曾对伊朗使用生化武器),他们也没有办法忽视这种化学武器所带来的杀伤性。
萨达姆的进攻,实际上在之前受到了美国或是英国的支持。
在美国和英国进攻伊拉克之后,以色列军队中一些重要人物,包括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伊朗如果还发展核武器,那么他们肯定有些疯狂了。
实际上伊朗确实在计划这么做,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将会进一步加强开发核武器的能力。
伊朗的这种威胁对整个美国和欧洲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五角大楼和一些情报机构权威人士认为:有一点非常清楚,伊朗的主要威胁不在军队方面,伊朗的军队支出相比其他地区更低一些,与美国相比更是微不足道,但是他们还们有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这是最大的威胁。
下一个风险是怎样的呢?五角大楼和一些情报机构的报告分析得非常清晰,就是伊朗在寻求拓展对邻国的影响力,报告称之为”对现在世界的去稳定化活动“。
相对地,美国及北约对邻国的影响就被看作是实现稳定化的努力。
在帝国主义概念中,稳定一词意味着按照大国的意愿来做事,如果反抗这样一种意愿,就被看作是一种”去稳定化“。
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抵抗活动,哈马斯发动的大规模恐怖主义行为都在威胁着这一地区。
5月份,土耳其与伊朗之间达成协议,伊朗很大一部分浓缩铀转移到土耳其。
土耳其这一行为受到了美国政府和媒体的猛烈抨击。
很多官员和政治评论家也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土耳其如何沿着正确道路走下去?如何使土耳其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和俄罗斯也有所反应。
不难发现,在伊朗问题上,尤其在伊朗资源和能源上,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之间是有所争夺的。
实际上美国也非常关注自己伊朗地区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维护。
几天前乔姆斯基看到美国国务院向中国发出警告:如果中国想要在世界各地保持发展与合作关系,中国就必须要保护自己的声誉;如果中国想要维持自己的声誉,就必须承担自己的国际责任!中国也称,自己的国际职责是非常清晰的,也必须要加以维护。
美国在这一问题上一直坚持中国必须承担责任的立场。
为什么视伊朗为世界秩序的主要威胁?因为伊朗特立独行,而且它也致力于将自己的影响波及到这个核心区域中。
目前非常明显,当我们看到这种特立独行的威胁已经拓展到伊朗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尤其那些并不支持西方帝国主义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地区和国家。
如果伊朗的力量扩展到这些地区和国家,就会非常危险。
最近,土耳其和伊朗之间的贸易快速增长,在几星期之前他们签署了新的输油管道协议,巴基斯坦在不久之前也签署过这样的协议。
在过去多年,这些国家一直大力支持伊朗发展浓缩铀。
除此以外,他们也支持其他核不扩散协议签署方与伊朗之间进行合作。
这样的行为引起得美国以及阿拉伯世界的高度关注,他们认为伊朗核问题会导致中东形势进一步复杂,而这种情况是几年前所没有出现过的。
毫无疑问,这些不合作者也强烈反对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
伊朗学者哈米德曾经说过,对于伊朗,最严峻的制裁就是在伊朗国内造成政治方面的波动,伊朗国内的民权运动将在伊朗造成非常大的社会动荡,这样的社会动荡一旦发生,美国所实施的经济制裁会是非常重要的诱因。
对伊朗来说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毫无疑问,没有人想要看到伊朗独立开发核武器。
乔姆斯基认为西方国家在决定政策的时候,关注点是有所不同的。
但今后,无论伊朗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会对世界平衡造成威胁。
世界并不是美国一家控制乔姆斯基认为,伊朗的威胁也再一次证明整个世界并不是由美国一家控制。
二战之后,当时美国是全球秩序的规划者,战争的最终结果是让美国达到掌握全球权力的巅峰,这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当时罗斯福总统规划了”伟大区域“的计划,在这个伟大区域中,美国将会持有毫无疑问的权力,美国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将会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同时美国也要确保其他国家实施自己主权的时候面临一定的局限性。
这个伟大区域至少包括西半球以及东亚,还有以前英国的殖民地,以及西亚地区。
美国试图控制世界上大多数的能源和资源,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全世界产生实质性的控制权和主导权,这样美国才能作为有影响力的世界秩序规划者并发挥作用。
但后来随着俄罗斯在东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对美国来说,至少它要保持自己的势力,而且西欧必须要遵循独立发展的轨迹,目前的欧洲一体化进程,说明欧洲正朝着这样一个轨道前进。
对华盛顿的规划者来说,发展一个伟大区域规划并不是很现实。
当时美国几乎已经掌握了世界一半的财富,而且拥有了不可比拟的安全,并已经控制了世界。
但1970年代,我们看到世界已成为三极:以美国为轴心的北美地区,这个地区几乎是构成全球的工业中心;第二极是欧洲;第三极是快速发展的东北亚体系,当时主要是以日本为核心的。
1990年苏联解体后,独霸全球的心理再次抬头,在美国也出现了再次建立单极秩序的诉求。
当然,在超级敌人突然解体之后,美国政策也面临着重新制定。
老布什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决策原则,这个原则跟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前提条件变了,美国政府仍需要强大的军事体系,但现在这个体系的存在要基于冷战时不同的前提,那就是美国需要建立在第三世界的科技领先地位,美国不得不维持国防工业基础。
当时美国的自由市场程度并不是非常高,美国要建立强大的高科技产业需要政府的支持,而且当时诸如里根也极力支持政府应该发挥强大的作用。
美国在中东面临最大威胁是爱国主义思潮:当时美国的新政也特别强调,美国必须维护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力。
对美国来说,它今天所面临的真正威胁是不断发展以及不断高涨的独立和爱国主义思潮。
尤其在中东地区,使用国内资源用于自身发展的爱国主义思潮,对美国来说是很大的威胁。
美国在欧洲遏制新生独立力量并非易事:曾经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预示着北约的命运,因为北约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欧洲不受苏联的侵略,随着苏联解体,存在的前提不再存在了,所以当时有人预计,北约也会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解体。
但北约不但没有解体,反而很快扩张到了东欧地区。
在美国的指挥之下,北约的干预作用无处不在,现在已经成为影响世界范围的官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