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的单位

合集下载

第2章 降水观测与资料整编

第2章 降水观测与资料整编

3、观测注意事项
(1)每日观测时,注意检查雨量器是否受碰撞变形,检查漏斗
有无裂纹,储水筒是否漏水。
(2)暴雨时,采取加测的办法,防止降水溢出储水器。如已溢
流,应同时更换储水筒,并量测筒内降水量。 (3)如遇特大暴雨灾害,无法进行正常观测工作时,应尽可能 及时进行暴雨调查,调查估算值应记入降水量观测记载簿的备 注栏,并加文字说明。 (4)每次观测后,储水筒和量雨杯内不可有积水。
计有翻斗式、称重式、轮盘斗式和虹吸式等类型。 2、适用范围 (1) 人工雨量器适用于驻测的雨量站观测液态和固态降水 量;
(2) 翻斗式、称重式和轮盘斗式雨量计适用于驻测和无人
驻测的雨量站观测液态降水量; (3) 虹吸式雨量计适用于驻测的雨量站观测液态降水量。
2.2.2 仪器安装
1、地面观测场的人工雨量器安装高度为0.7 m,自记雨量计
(5)场内地面应平整,保持均匀草层,草高不宜超过20cm,设置的小路
和门应便于观测,路宽不大于0.5m。
(6)观测场四周应设置不高于1.2m的防护栅栏,栅栏条的疏密不应影响 降水量观测精度,多雪地区应考虑在近地面不致形成雪堆。 (7)有积水的观测场,应在其周围开挖排水沟,防止场地内积水。 (8)观测场设立警示标志,划定保护范围。承雨器口至障碍物顶部高差
第2章 降水量观测和资料整编

降水量是在一定时段内,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液态和固态水所折算的
水层深度。 • 降水量单位以毫米(mm)表示,其观测记载的最小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需要控制雨日地区分布变化的基本雨量站和蒸发站必须记至0.1mm。 2、不需要雨日地区分布变化资料的降水量观测,其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 mm的地区可记至0.2 mm,多年平均降水量400 mm至800 mm的地区可记至 0.5 mm,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 mm的地区可记至1 mm。 • 降水量的观测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记起止时间者,观测时间记至分;

表示降水量的单位

表示降水量的单位

表示降水量的单位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平方米、升/平方米。

降水量是度量单位,用来衡量某一地区的降雨量多少。

降雨量指的是,底面积为1平米的容器,24个小时内的水深度多少毫米。

通常为24小时,特殊情况比如大暴雨也会用短时1小时来计算。

在降水量与降雨量区别:
气象预报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

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气象预报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

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1毫米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每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

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这样,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约650公斤水。

据测定,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厘米~6厘米。

降雨量多少算暴雨?
降雨量的单位是什么降雨量用什么单位来表示
暴雨的降雨量
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之内,由空中降落的雨量在50.0毫米99.9毫米的为暴雨,100.0毫米至199.9毫米的为大暴雨,超过200.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

产生暴雨要有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
定。

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暴雨。

暴雨常常是从积雨云中落下的。

积雨云内上升气流非常强烈,垂直速度可达20~30米/秒,最大可达60米/秒,比台风的风速还要大。

在强烈的上升气流中,水滴不断增大,云内的水滴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

1.4《云量和降水量》(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1.4《云量和降水量》(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知识点梳理
一、云的分类
1. 积云:由水滴组成,云底较平,顶部凸起,形状像棉花球。
2. 层云:由冰晶组成,云底较平,云顶平坦,颜色较深。
3. 卷云:由水滴和冰晶组成,云体较薄,呈丝状或羽毛状。
4. 层积云:由水滴和冰晶组成,云底较平,云顶呈波浪状或滚轴状。
5. 高积云:由水滴和冰晶组成,云底较平,云顶呈波浪状或滚轴状,云体较薄。
4. 云的移动:云的移动速度和方向可以反映天气变化的趋势,例如,云向一个方向快速移动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
三、降水量的测量
1. 降水量的定义: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总量。
2. 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可以使用雨量计来测量降水量,雨量计是一个圆形的容器,里面有一个漏斗和一个量筒,当雨水降落到漏斗中时,雨水会流入量筒中,通过量筒中的水位可以读取降水量。
4. 请说明云量和降水量对天气的影响。
答案:云量对天气的影响是,云量多时气温较低,湿度较高;云量少时气温较高,湿度较低。降水量对天气的影响是,降水量多时天气可能较为湿润或阴雨连绵;降水量少时天气可能较为干燥或晴朗。
5. 请描述云量和降水量的预测方法及其技巧。
答案:云量和降水量的预测方法是通过观察云的形状、厚度、颜色和移动速度来预测。预测技巧是,在多云天气中,如果云层逐渐增厚,可能预示着即将下雨;如果云层逐渐变薄,可能预示着天气逐渐变好。
2. 降水量对天气的影响
五、云量和降水量的预测
1. 云量和降水量的预测方法
2. 云量和降水量的预测技巧
六、云量和降水量的应用
1. 农业
2. 气象预报
3. 环境保护
七、总结回顾
1. 掌握云的分类和观测方法
2. 理解降水量的测量和记录方式

降水量100毫米什么概念

降水量100毫米什么概念

100毫米的降雨量可以称为大雨。

积水层的深度为100毫米,在降雨区域的任何地方都没有蒸发,渗透和损失。

一般而言,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通常以每日降雨量来衡量。

暴雨超过250毫米;每日降雨量少于10.9毫米;每日降雨量少于10.9毫米;250毫米以上的暴雨;每日降雨量少于10.9 mm。

降雨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在特定点或单位面积上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为单位。

根据国家防洪办公室发布的《防洪手册》,暴雨被定义为24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

扩展数据:
降雨通常以雨锥测量,因此降水中可能含有少量的露水,霜冻和松树。

在气象学中,通常每年,每月,每天,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降水。

6小时内落下的所有雨雪都融化为水,这称为6小时降水;24小时的雨雪融化成水,称为24小时降水;十天的雨雪融化成水,称为十天降水
一年中,雨雪全部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液体降水称为降雨,有时两者都是同义词。

每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通常以毫米/小时或毫米/分钟为单位。

每单位时间的降雨称为降雨强度。

一个地方的年平均降雨量称为该地方的“平均年降雨量”。

例如,北京的年平均降雨量为532.0毫米,上海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166.1毫米。

降水是一种天气现象,云中的液态水或固态水会掉到地上。

准确测量降水量对天气预报,气候分析,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和泥石
流)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降雨量的测定

降雨量的测定

降雨量的测定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

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

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

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如果你手边没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担心,利用一些常见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制一个,效果也相当不错。

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

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

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

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

雨停后,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雨量器的种类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

常见的雨量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容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

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出降水量毫米数。

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称出重量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

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

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量的大小,通常用毫米/小时来表示。

降水强度的等级划分对于气象预警、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相关标准,降水强度可以分为几个等级,以便于对不同强度的降水进行准确的描述和预警。

一、小雨,降水强度在0.1mm/h至10mm/h之间,属于小雨。

小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果连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中雨,降水强度在10mm/h至25mm/h之间,属于中雨。

中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滋润作用,但如果降雨时间过长,可能会引发水患,对农田和城市交通造成一定影响。

三、大雨,降水强度在25mm/h至50mm/h之间,属于大雨。

大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可能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交通、农田和城市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四、暴雨,降水强度在50mm/h至100mm/h之间,属于暴雨。

暴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严重影响,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水患和山洪灾害,对城市交通和建设造成重大影响。

五、大暴雨,降水强度在100mm/h至250mm/h之间,属于大暴雨。

大暴雨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引发严重的水患和山洪灾害,对城市交通和建设造成严重破坏。

六、特大暴雨,降水强度超过250mm/h,属于特大暴雨。

特大暴雨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可能引发严重的水患和山洪灾害,对城市交通和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在实际生活中,对不同等级的降水强度进行准确的划分和预警,对于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及时了解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并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对于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的准确把握,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希望各个单位和个人都能加强对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的了解和应用,共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面雨量的计算方法

面雨量的计算方法

面雨量的计算方法
面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地区内所有的雨水总和,它是衡量降水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计算面雨量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面积:需要确定降雨区域的面积大小,可以通过测量或者查阅相关资料获得。

通常情况下,面积的单位为平方米或者平方千米。

2. 降雨量:需要测量或者估算降雨的总量,可以通过气象站或者雨量计获取。

降雨量的单位为毫米或者立方米。

3. 降雨时间:需要确定降雨的时间长度,通常情况下以小时为单位。

计算面雨量的公式为:
面雨量 = 面积×降雨量÷降雨时间
例如,如果某个地区在一小时内降雨100毫米,该地区的面积为100平方千米,则面雨量为:
面雨量 = 100平方千米× 100毫米÷ 1小时 = 10000立方千米
以上就是计算面雨量的基本方法和公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降雨量单位需要进行换算,同时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

- 1 -。

降水量100毫米什么概念

降水量100毫米什么概念

降水量100毫米什么概念降水量达到100mm则是那天下暴雨或大暴雨了。

降水量(precipitation )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在一亩地(666.7平方米)上面的降水量到达水深1毫米。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具体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

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另外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按降水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c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c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c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c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c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c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c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c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2.0c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0.0cm或积雪深度达16cm的降雪过程。

特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4.0c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40.0cm或积雪深度达32cm的降雪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世界的“雨极”和“干极”各在哪里?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四多四少”)
总的说,赤道多,两极少; 回归线(附近),东岸多,西岸少; 中纬度,沿海多,内陆少; 在山地,迎风多,背风少。
世界和中国降水最多或最少的地方
降水最多的地方 降水最少的地方
世界
印度的乞拉朋齐
智利的阿塔卡马 沙漠
中国
台湾火烧寮 8000多毫米
(五)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 较多? 7、8、9月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 量较少?
11月~次年4月
降水量/毫米
200 175 150 125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 100
多少? 740毫米
75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 什么特点?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50 25
0
1 23 4 5
降冰雹

(二)判断降水强度
小雨:雨滴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 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 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雨滴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 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听 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 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新疆托克逊 59毫米
吐鲁番 火烧寮
6 7 8 9 10 11 12月
说出图中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全年多雨 全年湿润 冬季多雨 全年少雨
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观察
1.世界上降水较多和较少的地区分别在哪儿? 他们的年降水量大约在什么范围?
2.在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还是内陆降水 多?
3.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年降水量,大陆东岸 与西岸有什么差别?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三)降水量的测量
测量降水量的仪器: 雨量器和量杯。
人工测量: 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 各记录一次,这两次记 录的降水量之和就是这 一天的日降水量。
降水量的单位:毫米。
(四)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量/毫米
200
175 150 125
100
75
50 2501源自4710 月份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不同等级。
2.会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并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 降水量分布特点。
一、降水的变化
(一)降水的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想一想
1.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 2.丹东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