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降水量极值

合集下载

北京典型气象参数

北京典型气象参数

北京典型气象参数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下面将从气温、降水、风向和风速等方面介绍北京典型的气象参数。

首先是气温。

北京的气温变化较为明显,四季分明。

夏季气温较高,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以上,最高温度可达35摄氏度左右。

冬季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20摄氏度左右。

春秋季温暖宜人,平均气温在10~20摄氏度之间。

其次是降水。

北京的降水量较少,年均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

主要降水季节为夏季和秋季,其中夏季降水量较多,占全年的大部分降雨量。

夏季的降水主要以雷雨为主,降雨时偶有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等极端天气现象。

秋季降水量相对较少,多为阵雨和小雨。

再次是风向和风速。

北京的大风较多,冬季北方寒潮和冷空气的影响较大。

北方寒潮和冷空气在冬季经常袭击北京,带来寒冷和强风天气。

大风主要以北风为主,尤其是冬季北风强度较大,有时可以达到6~7级。

夏季风向多变,主要以南风为主,偶有强降水时伴有瞬时大风。

此外,北京还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由于工业、交通和燃煤等因素的影响,北京的空气质量受到严重的污染。

尤其是冬季,由于供暖时燃煤的大量排放,使得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

因此,北京的气象参数中也包括空气质量指数等环境方面的指标。

总的来说,北京的典型气象参数包括气温、降水、风向和风速等。

北京的气温变化较为明显,四季分明;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风向以北风为主,夏季风向多变;此外,北京的空气质量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这些气象参数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

气候(干湿地区状况)

气候(干湿地区状况)

D、
课堂作业:3选2或全选
1、总结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 布规律 2、总结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有哪些区别 3、总结秦岭--淮河的意义有 哪些
北京年降水量极值
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降水量 > 蒸发量 气候湿润 气候干燥 降水量 < 蒸发量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干湿 区 湿润 区 半湿 润区
年降水量 (mm)
代表植 被
土地利用 类型
水田
农业 类型
代表农作物
800
森林
森林草 400-800 原过渡
200-400 200以下
种 植 业 畜 牧 业
水稻
旱地 草地
沙漠、 戈壁
小麦、玉米
哈密瓜、 棉花、 马铃薯
半干 旱区
干旱 区
草原
荒漠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年 降水量 分布
800mm
秦 岭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秦 岭
0℃等温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秦岭 半湿润 淮河 湿 润
暖温带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气候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降水空间分布
从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大 兴 安 岭
读图思考
非季 风区
巴颜喀拉山
200mm 400mm 冈底斯山脉 800mm
阴山
贺兰山
秦岭--淮河
季风区
1 600mm
大饮喝八缸
探寻原因
降水时间分布
降水集中在4--10月 南方雨季长,北方 雨季短,且年际变 化大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京历年7-8月降水量统计表格

北京历年7-8月降水量统计表格

北京市历年7-8月降水量统计表格序号年份 7月降水量(毫米) 8月降水量(毫米)1 2015 185 1832 2016 165 1753 2017 200 1904 2018 175 1805 2019 190 1706 2020 180 185在北京市的气候中,7月份和8月份是夏季的核心时段,也是降水量较为集中的时候。

了解历年7-8月份的降水量情况,对于气象预测、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来对北京市历年的7-8月降水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1. 降水量统计从以上统计表格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历年的7月份降水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情况。

2015年的7月份降水量最高,达到185毫米,而2016年的7月份降水量最低,仅为165毫米。

整体而言,北京市的7月份降水量在165毫米到200毫米之间波动。

在8月份的降水量方面,各年的数据也呈现出一定的起伏。

2017年的8月份降水量最高,为190毫米,2019年的8月份降水量最低,为170毫米。

总体来看,北京市的8月份降水量在170毫米到190毫米之间波动。

2. 降水量分析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北京市的7-8月份降水量整体呈现出一定的年际波动。

但总体上,降水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持续增多或减少的趋势。

这也说明北京市的夏季降水量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气候变化影响。

然而,尽管整体上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仍然需要注意到单年的异常气候情况。

比如2015年的7月份降水量异常偏高,这可能会对当年的农作物生长和城市排水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每个具体的年份,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气象分析和灾害防范措施。

3. 对降水量的应对措施尽管北京市的夏季降水量相对稳定,但也需要预防可能出现的特殊天气情况。

特别是在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特殊降水、暴雨等特殊天气事件可能会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城市规划和气象部门需要加强对于夏季降水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可能带来的灾害损失。

北京市历年降水总量

北京市历年降水总量

时间行业指标数值单位2009年降水量0.4806米2007年降水量0.4839米2006年降水量0.318米2005年降水量0.4107米2004年降水量0.4835米2003年降水量0.4445米2002年降水量0.3704米2001年降水量0.3389米2000年降水量0.3711米1999年降水量0.2669米1998年降水量0.7317米1997年降水量0.4309米1996年降水量0.7009米1995年降水量0.5725米1994年降水量0.8132米1993年降水量0.5067米1992年降水量0.5415米1991年降水量0.7479米1990年降水量0.6973米1989年降水量0.4422米1988年降水量0.6733米1987年降水量0.6839米1986年降水量0.6653米1985年降水量0.721米1984年降水量0.4888米1983年降水量0.4899米1982年降水量0.5444米1981年降水量0.3932米1980年降水量0.3807米1979年降水量0.7184米1978年降水量0.6648米1977年降水量0.779米1976年降水量0.684米1975年降水量0.3928米1974年降水量0.4747米1973年降水量0.6982米1972年降水量0.3742米1971年降水量0.5112米1970年降水量0.597米1969年降水量0.9132米1968年降水量0.3867米1967年降水量0.5934米1966年降水量0.5279米1965年降水量0.2618米1964年降水量0.8177米1963年降水量0.7756米1962年降水量0.3669米1961年降水量0.5998米1960年降水量0.5271米1959年降水量 1.406米1958年降水量0.6919米1957年降水量0.4868米1956年降水量 1.1157米1955年降水量0.9332米1954年降水量0.9614米1953年降水量0.6577米1952年降水量0.5573米1951年降水量0.4816米1950年降水量0.9109米1949年降水量0.921米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2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2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50毫米 200毫米
400毫米 800毫米 1 600毫米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5)结合图例,年降水量 >1 600毫米和<50毫米的地方 分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东南沿海、西北内陆。
(6)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 地方分别在哪里?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200毫米 400毫米 800毫米 1 600毫米
中国各干湿地区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重
我国湿润区、干旱区所占比重较 大。湿润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地 区、干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地 区,故我国东南部地区湿润区面积大、 西北部地区干旱区面积大。
3.我国的干湿地区 (3)干湿地区的划分界线
描画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分析该界线大致与__8_0_0_毫米年 等降水量线一致。 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800毫米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3.我国的干湿地区
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降水量并不比华 北地区多,为什么为湿润区,而华北地区却是半湿润区?
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相对于华北地区,纬度偏高, 地势也较高中,国气干湿温地较区低的,划分降水量虽少,但蒸中发国量年也降小水量,的所分以布为湿润地区。
• 墙体:砖/土墙
降水多,斜顶利于排水 砖墙,防水、防潮效果好
陆路运输
• 主要交通方式:陆路运输/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
3.我国的干湿地区 (4)干湿状况的影响
内蒙古高原上的锡林郭勒草原
华北平原的夏收景象
吐鲁番盆地中的绿洲农业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元阳梯田
3.我国的干湿地区 (4)干湿状况的影响

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课件)

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课件)

观察降水量数值的分布规律,请说出我国降水的 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总趋势是从 东南沿海向西北 内陆递减。
读图2.20,比较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请注意出 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 的特点。
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 降水集中在5~9月。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 北方雨季短。
板书设计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空间分布
夏季普遍高温
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递减
降水集中在5~9月
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干旱区、半干旱区、湿润区、半湿润区
导入新课
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夏季普遍高温, 划分为五个温度带,那么我国降水有何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讲授新课
我们这里什么季节降水较多?降水多的季节 盛行什么方向的风?(联系生活中的体验,同桌 之间互相讨论)。
读图2.18,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均匀吗?东南沿 海地区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 大约为多少毫米?
作业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西南沿海向东北内陆递减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从东北内陆向西部沿海递减
D.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2.与我国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 的年等降水量线是(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1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读图2.21“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北京各年 份的降水有何特点?
总结
由于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年际变化也很大 ,我国划分 了干湿区。
讨论
读图2.22,讨论 以下问题: (1)我国划分干湿区 的依据是什么?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11课时《气候(二)》导学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11课时《气候(二)》导学案

第11课时第2章第2节气候(二)【学习目标】1.学会初步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能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活动方案]活动一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1)学生在教室前的图(白板或挂图)上指出1600㎜、800㎜、400㎜、200㎜等降水量线,说出我国年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3)用红色笔描出800mm等降水量线,看看它经过什么地方,和我们所掌握的哪条线大致一致2.阅读教材P35页图2.20、图2.21,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2)从四城市的降水的情况看,你能说出我国降水季节..变化的规律吗?(3)从“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来看,你能说出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的规律吗?(4)根据前面(2)、(3),你能总结出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吗?活动二干湿地区的划分1.阅读教材P35页及图2.2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我国共划分哪几类干湿地地区?谁能最先在地图(教室前的白板或挂图)上准确指出。

(3)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哪条线大致相符?(4)不同的干湿地区植被相同吗?请写出并记忆不同干湿地区的植被类型。

(5)下面两幅图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检测反馈]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所表示的干湿地区名称:A________,B______,C________,D______(2)A与B干湿地区分界线大体与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B与C干湿区分界线大体与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2.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取决于该地区的A.降水量B.距海远近C.蒸发量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3.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A.哈尔滨B.台湾的火烧寮C.新疆的吐鲁番D.四川盆地〖巩固提升〗()1.下列四个城市中,雨季最长的是A.广州 B.武汉C.北京 D.哈尔滨()2.影响我国耕地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气温C.土壤 D.地势()3.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大致是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1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造成我国东西降水差异大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位置B、地势高低C.纬度位置 D 地形复杂()5.在新疆吐鲁番,你可以看见用十字中空的砖砌成的晾房;而在浙江绍兴,你见到的是砖墙斜顶房,这反映了我国气候上的什么特点A.东湿西干 B.北湿南干C.东温西湿 D.北热南湿6.将下列地区与它们所属的干湿地区和植被类型用直线连起来①长江中下游平原半湿润地区森林②华北平原湿润地区森林、草原③塔里盆地半干旱地区荒漠④内蒙古高原东部干旱地区草原。

北京城市气候特征

北京城市气候特征

北京城市气候特征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

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

极端最低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

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

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常有暴雨。

曾经北京及华北春季多发沙尘暴,现在沙尘情况有所好转。

北京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四季气候特征如下: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

春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白昼时间加长,地面所得热量超过支出,因而气温回升迅速,月平均温可升高9—6℃,3月平均温℃,4月为℃。

白天气温高,而夜间辐射冷却较强,气温低,是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

一般气温日较差12—14℃,最大日较差达℃。

此外,春季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由于急剧降温,出现“倒春寒”天气,易形成晚霜冻。

并多大风,8级以上大风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40%。

当大风出现时常伴随浮尘、扬沙、沙暴天气。

春季降水稀少,加重春旱,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夏季:酷暑炎热,降水集中,形成雨热同季。

夏季除山区外,平原地区各月平均温都在24℃以上。

最热月虽不是 6月份,但极端最高温多出现在 6月份,1961年 6月 10日极端最高温为℃。

进入盛夏7月,是全年最热月份,平均温接近26℃,高温持久稳定,昼夜温差小。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0%,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本市最大的一日降水量曾达到479毫米(1972年7月27日)。

因此,山区易出现山洪,平原造成洪涝,暴雨是北京夏季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此外,山区热对流作用较强,形成局部地区雷阵雨,并伴有冰雹,给农业造成一定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年寒冷少雨
气温的 分布
第二节气候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冬季风
夏季普遍高温 青藏地区温度低
地形的影响
温度带的划分 不同的温度带 不同的作物 不同的熟制
降水的 分布
空间分布不均匀
季节分配不均匀 时间
年际变化很大
海陆位置的影响
干湿地区划分 不同的干湿区 不同的植被 不同的农业类型
气候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气候(复习)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降水的时间差异
四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 北京年降水量极值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说出下列城市的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干燥而 漫长;夏季温暖 湿润而短促
冬季寒冷,夏 季炎热,全年 降水稀少
全年高温,分 雨、旱两季
气候复杂多样
பைடு நூலகம்
季风气候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