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28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分布等3类。
2、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关系,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3大类。
3、种群调节假说有气候学论、生物学论食物因素和自动调节学说。
4、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群落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5.优势层的优势种通常称为建群种。
6、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7、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的一切因素总和。
8、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空间分辩率和空间范围来表达。
二、选择题1、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顶级学说而著名的生态学派是( D )。
A、北欧学派B、法瑞学派C、苏联学派D、英美学派。
2、与阳性植物相比,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 A )。
A、较低B、较高C、一样D、没有规律。
3、某一种群的年龄结构的锥体图呈典型金字塔形,表明该种群是( B )。
A、下降型种群B、增长型种群C、稳定型种群D、波动型种群。
4、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 B )。
A、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动物B、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C、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真菌D、仅指所有的绿色植物5、Lindeman效率定律是( C )。
A、2/3定律B、3/2定律C、1/10定律D、养分元素的循环定律6、同其他生态学科相比,景观生态学强调的是( A )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
A、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与尺度B、稳定性C、不变性 D.均质性7、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属于 ( C )。
A、趋异适应B、生态型C、趋同适应D、生态等值三、名词解释(24分,每题3分)1、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2.指示生物用来监测环境污染的生物。
3、Shelford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回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库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与规律的学科。
2.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中人工栽植的各种树木,花卉,草坪等组成的植物群落内各种生物(包括各种动物及微生物)之间及其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研究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机理的科学。
3.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4.生态园林:是根据生态学原理,把自然生态系统改造、转化为人工的并高于自然的新型园林设柜台系统。
二、填空1.英美学派的主要成就是(关于群落的动态演替和演替顶极学说)。
2.法瑞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对群落结构的研究)。
3.北欧学派的主要贡献是(继承和发展了瓦尔明在植物地理学方面的工作)。
4.前苏联学派则主要在(生物地理群落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三、选择题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A.理论生态学B.草原生态学C.环境生态学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2. 园林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A)。
A.生态学B.动物学C.微生物学D.树木学3.最先提出生态学概念的是(A)A. 海克尔B. 奥德姆C. 坦斯利D. 林德曼4.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C)首次提出来的。
A. 海克尔B. 奥德姆C. 坦斯利D. 林德曼四、简答题1.生态学的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答:分为四个时期,即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后),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
2.简述园林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
答:(1)造园阶段(传统园林阶段):主要服务于以皇帝为首的贵族阶层,主要为营建宫苑\庭院\花园等范围较小.(2)城市绿化阶段:工业革命开始,园林服务对象从少数贵族扩展到广大的城市居民,园林服务范围扩大到公园和整个城市绿地系统.(3)大地景观规划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园林从城市扩展到郊区,进而影响到大地综合体。
3.园林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主要研究:(1)城市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园林植物及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与机理(2)城市植被的恢复重建,生态过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3)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4)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以及城市生态管理(5)园林生态设计与生态工程技术问题4. 园林生态学的研究进展?(1)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研究(2)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3)城市区域绿地网络研究(4)城市植被恢复重建与生态过程研究(5)生态规划设计与生态过程研究(6)园林生态工程技术研究第二章城市环境、生态因子与园林植物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植物种类B. 园林景观C. 园林生态系统D. 园林建筑2.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生态系统的功能?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增加噪音D. 保护生物多样性3.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生态原则是什么?A. 美观性B. 多样性C. 经济性D. 单一性4. 园林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指的是什么?A. 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B.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C. 植物的生长习性D. 植物的观赏价值5. 园林生态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A. 过度开发B. 环境污染C. 植物多样性D. 外来物种入侵6. 园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主要依靠什么?A. 人工种植B. 外来物种引入C. 植物自然繁殖D. 植物种类的多样性7. 园林生态学中,植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组成B. 空间结构C. 时间变化D. 所有选项8. 园林生态学研究的目的是?A. 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B. 增加园林的经济收益C. 促进园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D. 扩大园林的面积9. 园林生态学中的“生态服务”指的是什么?A. 园林的娱乐服务B. 园林的信息服务C. 园林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贡献D. 园林的商业服务10.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生态学研究的内容?A. 园林植物的生理生态B. 园林土壤的生态特性C.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D. 园林植物的遗传育种答案:1-5 CCBDC 6-10 DDBC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2. 园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_部分。
3. 园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对________、________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适应。
4. 园林生态学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模拟实验等。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分布等3类。
2、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关系,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3大类。
3、种群调节假说有气候学论、生物学论食物因素和自动调节学说。
4、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群落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5.优势层的优势种通常称为建群种。
6、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7、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的一切因素总和。
8、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空间分辩率和空间范围来表达。
二、选择题1、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顶级学说而著名的生态学派是( D )。
A、北欧学派B、法瑞学派C、苏联学派D、英美学派。
2、与阳性植物相比,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 A )。
A、较低B、较高C、一样D、没有规律。
3、某一种群的年龄结构的锥体图呈典型金字塔形,表明该种群是( B )。
A、下降型种群B、增长型种群C、稳定型种群D、波动型种群。
4、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 B )。
A、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动物B、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C、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真菌D、仅指所有的绿色植物5、Lindeman效率定律是( C )。
A、2/3定律B、3/2定律C、1/10定律D、养分元素的循环定律6、同其他生态学科相比,景观生态学强调的是( A )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
A、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与尺度B、稳定性C、不变性 D.均质性7、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属于 ( C )。
A、趋异适应B、生态型C、趋同适应D、生态等值三、名词解释(24分,每题3分)1、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2.指示生物用来监测环境污染的生物。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园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A. 花卉栽培技术B. 水污染治理C. 林业资源利用D. 动植物摄影技巧答案:B. 水污染治理2. 园林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利用植物进行装饰美化B.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C. 增加区域氧气含量D.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答案:B.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3. 下列哪个板块是园林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A. 土壤学B. 园艺学C. 风景园林设计D. 林业经济学答案:C. 风景园林设计二、判断题1. 园林生态学主要研究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
答案:错误2. 园林生态学关注的重点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答案:正确3. 园林生态学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一个重要方面。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什么是园林生态学?答案: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将生态学原理与园林规划、建设和管理相结合,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的学科。
它强调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手段,使园林成为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地方,能够提供人类休闲娱乐、心理舒缓、生态保护等多重效益。
2. 园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案:园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物种,保护和营造生态系统,提高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 植物选择和配置:研究不同植物物种的适生性,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以达到园林美化和生态功能的双重目的。
- 水资源管理:关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并进行雨水收集和处理,以保持园林生态系统的水平衡。
- 废弃物处理:研究园林废弃物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生态景观设计: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景观设计技术,创造具有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
- 生态系统恢复与维护:关注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提高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答案部分:一、选择题1. 答案:B. 水污染治理2. 答案:B.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3. 答案:C. 风景园林设计二、判断题1. 答案:错误2. 答案:正确3.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答案: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将生态学原理与园林规划、建设和管理相结合,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的学科。
园林生态学作业练习题-模拟复习卷

园林生态学作业练习题-模拟复习卷《园林生态学》考查卷一、是非题(共40分:共20题、每题2分)以下题目中,请在叙述正确的句子后()打“√” ,在叙述错误的句子后()打“ × ”。
1、根据植物的生活型,可将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草本。
( ×)2、2016年冬,东莞地区出现了0℃以下低温下雪天气,东莞市区的印度紫檀出现了低温伤害,这种低温伤害称冷害。
( ×)3、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曲线是J型曲线。
( ×)4、目前,在东莞及华南地区,薇甘菊是外来种。
(√)5、生态入侵指外来物种通过人的活动或其他途径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区域后,依靠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
(√)6、群落的中度干扰假说指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物种的高多样性。
(√)7、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不同物种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这样能避免物种间的直接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
(√)8、按《中国植被》,中国植物分类的高级单位是植被型。
(√)9、东莞地区现有的风水林是东莞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残留植物群落,也就是东莞的原生植物群落。
( ×)10、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由于南坡光照较强,土温和气温较高,因此在南坡上适宜栽种阳性植物。
( √ )11、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 √ )12、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应最大限度保留和选择乡土植物,尽量减少外来植物所占比例。
( × )13、植物群落的外貌决定于群落的建群种,也就是园林工程最初种植的植物种类。
( × )14、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限制因素,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
( × )15、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组成单元或景观要素主要有网络、走廊等基本生态系统类型。
( × )16、与郊区相比较,城区地表径流显著增加。
( √ )17、在城市生态网络中,只有植被与/或水体等组成的廊道才是生态廊道。
园林生态学 复习提纲(含答案)

《园林生态学》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稳定性最低的生物群落是()A.落叶阔叶林B.北方针叶林C.温带草原D.荒漠2、下列属于非生物因子的是()A.互利共生B.寄生C.风D.开采资源3、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在其论著《普通生物形态学》首次为生态学下了定义。
A.奥德姆B.海克尔C.马世俊D.辛柏尔4、植物在其生长发育阶段,抗低温能力最强的时期是()A.萌芽期B.营养生长期C.生殖生长期D.休眠期5、长日照植物在连续光照条件下()A.不开花B.开花延迟C.开花提前D.正常开花6、23.以下东北树种对大气粉尘污染抗性较弱的是()A.臭椿B.油松C.银杏D.家榆7、拟寄生现象属于下列哪种种间关系()A.寄生B.捕食C.竞争D.共生8、荷花属于()植物。
A.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挺水植物D.多浆植物9、能分泌杀菌素的树种是()A.核桃楸B.火炬树C.白杨D.旱柳10、藻类常附着在甲鳖等甲壳动物上,既不从栖主获取食物,也不伤害栖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偏害共生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D.原始协作二、多项选择题11、在生态学巩固时期涌现了多个学派,其中有()A.欧美学派B.北欧学派C.法瑞学派D.英美学派E.前苏联学派12、园林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主要体现在()A.乔灌草结构B.自然式结构C.规则式结构D.多层结构E.混合式结构13、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按其功能可划分为()A.植物B.生产者C.动物D.消费者E.分解者14、影响植物分布的温度因素主要有()A.极端高温B.极端低温C.年平均温度D.最适温度E.积温15、水生植物的特征有()A.根系发达B.叶片大、柔软C.发达的排水器官D.通气组织发达E.生殖方式多样三、填空题16、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17、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18、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
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园林生态学考前复习题

园林生态学考前复习题园林生态学试卷库一.名词解释 Chap.11.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2.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长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3.生境:是指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的地域环境,包括各种必要的生存条件和对生物起作用的环境因子。
4.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5. 体内环境:植物体内部的环境。
6.生态幅:每个生物体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范围大小。
Chap.27. 街道狭窄指数:即建筑物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
8. 光污染:是指环境中光辐射超过了各种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所能承受的指数,从而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9. 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来控制开花期的现象Chap.310.冷害:指0度以上的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11.冻害:指冰点以下的温度对植物体内(细胞内和细胞间隙)产生冰晶引起的伤害。
Chap.412. 中生植物:生活在水分适中的环境中的植物。
Chap.613. 根际:由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独特圈带。
14. 根际效应:Chap.715. 植物种群: 16.生态位:Chap.817. 植物群落: 18. 优势种: 20. 群落季相: 21. 裸地: 22原生裸地:23.次生裸地:Chap.1124. 食物链:二.填空 Chap.1.1.生态学经典的定义,是研究的科学。
2. 根据生态学研究的性质划分为和。
园林生态学也属于的范畴。
4.从园林的发展历史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5. 地球环境(globalenvironment)指6. 城市的物理环境,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个部分。
城市生态环境也可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7.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是以和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
Chap.28. 根据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光谱段,光可分为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428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56福尔曼将景观格局的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
答案.规则式均匀格局答案.聚集格局答案.线状格局答案.平行格局答案.特定组合或空间连接57判断本底一般可采用因子作为判断的标准。
答案.相对面积B.形状C.可达性答案.连通性答案.动态控制
58廊道对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答案.影响周围本底的环境和生物源答案.物种沿廊道迁移的通道答案.分隔地区的屏障或过滤器答案.作为某种物种的栖息地E.传输、阻隔和运输
59下列哪些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方式
答案.旅游答案.狩猎C.战争答案.污染答案.采集
60下列哪些是景观稳定性的生态机制。
答案.景观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异质性;B.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镶嵌性;C.景观生态系统的抗干扰性;答案.景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答案.景观生态系统的生物进化过程。
三、填空题
61.廊道按照起源来分主要有干扰廊道、残余廊道、环境资源廊道及人为引入型廊道等四种。
62.干扰包括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两大类。
63.从土壤地带分布看湖南是红壤土壤,北京是黄棕壤土壤。
64.影响地貌特征的主要岩石类型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三种。
65.植被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季节性变化、逐年变化和植被演替。
66.地球表面主要的植被类型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冻原和隐域植被。
67.森林景观粒级结构是指景观中斑块面积的大小及其数量关系。
34.景观水平上推动景观生态流的基本动力是扩散、重力和运动。
68.动物在景观中的运动有巢区活动、和三种方式。
散布和迁徙
69.影响景观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有:气候变化、地貌形态、岩石和土壤、、、和干扰。
流水和水文变化、植被变化
四、名词解释题
70.景观是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71.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72.植被指某个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所有生活植物的总体。
73.干扰是指对景观动态产生影响的所有非连续事件的总和。
74.持久性指生态系统在一定边界范围内保持恒定或维持某一特定状态的时间
75斑块: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76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相互作用、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
77干扰状况:是描述干扰特征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定立地上某种干扰因素各种参数的总和。
78边际效应:是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79恢复性:指生态系统缓冲干扰并仍保持在一定阈值之内的能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80.简述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答:包括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空间再分配原理、异质性原理、人类主导性原理、文化性原理、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81.简述景观本底的孔性的生态学意义。
答:本底孔型影响景观中物种的隔离程度和总体边缘效应的大小,孔率低说明本底环境受斑块影响小,本底的内部环境稳定性好,对大型动物生境的适宜性有重要意
义。
82.从生物组织层次看,生态学主要有哪些分支。
答: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
83.简述动物的运动方式。
答: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包括有巣区运动、散布运动和迁徙。
84.简述走廊的功能作用。
答:廊道的作用主要有:保护作用、资源作用、观赏作用、联通作用
85、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
答:(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86.简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功能。
答:自然景观的文化功能:(1)自然景观是艺术创作的来源之一;(2)自然景观陶冶人的情操;(3)自然景观是人类学习的源泉;人文景观的文化功能:(1)提供历史见证,是研究历史的好教材;(2)提高景观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3)丰富世界景观的多样性。
87.简述生态交错带的基本特征。
答:(1)生态交错带是一个应力带。
(2)生态交错带的边际效应。
(3)生态交错带阻碍物种分布。
(4)生态交错带的空间异质性。
88.景观破碎的生态效应。
(1)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是降低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2)植被的破碎化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格局,给景观生态过程带来不同的影响;(3)景观的破碎化使斑块对外部干扰表现得更加脆弱;(4)破碎化对许多生物物种和生态过程均有负面影响。
89.简述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1)综合整体性原则;(2)生态可持续性原则;(3)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4)经济合理性和针对性原则;(5)社会广泛参与原则;(6)景观改造谨慎性原则;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90.试述景观生态规划的一般步骤
答:1、确定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
2、进行景观调查和规划资料的收集。
3、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
4、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分析,5、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和景观评价。
6、景观功能区划分。
7、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编制和评价。
8、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实施和调整
9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些层次?试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
答: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它包括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有:(1)栖息地的消失;(2)栖息地破碎化;(3)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4)资源过度开发利用;(5)火、空气和土壤的污染;(6)气候的变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主要有:保护生物栖息地;充分利用本地物种,减少外来种的入侵机会;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