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案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精品课件)(共29张PPT)

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 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 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性服 下,有利解毒。
食物中毒会处理
道具准备: 筷子、温开水、泻药和塑料袋。 情景创设: 小洛和敏敏在吃饭,吃着吃着,小洛突然觉得肚子很不舒服,慢慢地肚子开 始疼起来,不一会儿上吐下泻,可能是食物中毒,此时敏敏应该怎么做。 模拟说明: 1.邀请2名学生上台,一位扮演食物中毒患者,另一位扮演救助者; 2.救助者进行食物中毒早期处理措施,其他学生点评她做的对不对; 3.最后老师点评和总结。
《灭火器的大 本领》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精彩一课
为防止毒素被吸收,也可用面糊、牛奶、 豆浆、米汤等代替清水反复洗胃催吐。
导泻。如果进餐的时间较长,但 精神较好,则可服用少许泻药, 使有毒食物和毒素尽快排出体外, 多服用糖水、西瓜等也可加速利 尿排毒。
保留样本。在发生 食物中毒后,要保 存导致中毒的食物 样本。如果无法取 得样本,也可保留 呕吐物和排泄物, 以方便医生确诊和 救治。
来源:东南快报
《灭火器的大 本领》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精彩一课
如果食用河豚鱼出现不良症状,可 以用手指催吐,尽量把河豚鱼吐出, 以降低河豚毒素的摄入,同时尽快 到附近医院进行急救。
新鲜的黄花菜是有毒的,吃黄花菜时,一定要煮熟,不能生吃。
土豆发芽后,芽孔周围就会含有大量的有毒龙葵素,也会导致中毒。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上面新闻中的这些人是因为什么 原因而上吐下泻?
一、食物中毒的症状
很多人食物中毒后不 能及时发现,在送到 医院时,症状往往已 非常严重。因此,食 物中毒早期的发现和 处理十分重要。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不适,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
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等急 性胃肠道症状,并且会因脱 水而面部苍白、肢体冰凉、 脉搏微弱等,如不明原因发 生这些症状,应警惕自己是 否误食“有毒食物”。
实习六_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ppt课件

PPT课件
14
8. 如何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预防原则)
(1)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检查和监督管理,严格遵守牲 畜屠宰前、屠宰中和屠宰后的卫生要求,防止污 染。 (2)食品加工、储存和销售过程要严格遵守卫 生制度,做好食具、容器和工具的消毒,避免生 熟交叉污染;食品食用前充分加热以杀灭病原体 和破坏毒素;在低温或通风阴凉处存放食品以控 制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形成。 (3)食品加工人员、医院、托幼机构人员和炊 事员应认真执行就业前体检和录用后定期体检制 度,应经常接受食品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
(1) 在可疑食物咸黄瓜、缸内腌黄瓜、 炖黄鱼汤中及在病人粪便中均未分离出沙门 菌属、葡萄球菌及条件致病菌,但在含盐培 养基中分离出大量副溶血性弧菌。
(2) 将分离的菌株与6名中毒病人病后 第2日的血清做定量凝集反应,其滴定度最 低为40倍,最高为160倍,而健康人血清滴 定度仅为10倍~20倍,盐水对照完全不凝集。
PPT课件
10
据卫生防疫站的调查报告,此次食物 中毒的原因与发病人员食入陈某自制的酱 马肉有关。
8月11日晚,陈某将濒于死亡的老马 拉回家中,在自家院内屠宰剥皮,然后在 一破漏的棚子里加工制做酱马肉,周围卫 生条件很差,生熟马肉均使用同一工具和 容器。从8月12日下午到13日凌晨共加工3 锅100多斤酱马肉,并置于盛过生肉的菜 筐内,放在气温37℃左右的院子内,13日 晨在路边出售。
(4) 治疗与病程:重者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庆大 霉素、维生素C、氢化可的松,轻型病人口服黄连素。 大部分患者2d~5d痊愈,个别患者病程达2周。预后良 好,无后遗症。
PPT课件
12
【问题讨论3】
5. 此事件是何种性质的食物中毒? 据 上述资料,能否确定是何种化学物或细菌引 起的食物中毒?
学校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分析(1)课件

学校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分析(1)
11
• (六)总务主任、食堂负责人对食堂保 存现场,保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 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及盛装可疑食物 的容器、工具、用具;
• 保留病人粪便、呕吐物(最好是用药 前)。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 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 材料和样品。
• 4、共同进食史;课间餐
学校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分析(1)
4
•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GB14938—94)
•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
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
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
性、亚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
从这一定义不难理解,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
班教室;出现症状的学生均集中在两个班级。该 两个班学生共有学生88名,两个班级分设在不同 楼层。初步判定病例数为13名。患者主要症状为 呕吐,多为2次~5次,个别出别腹痛,无腹泻、
发热、头晕、头痛、视力模糊、手脚麻痹等症状。
无危重、死亡病例。当日课间餐,食品为三鲜冬 瓜汤,扬州炒饭。
学校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分析(1)
• 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 • 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
分解冻; • 5、肉、奶、蛋及其制品和四季豆、豆浆应烧
熟煮透;
学校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分析(1)
29
预防食物中毒的十项建议
• 6、尽快吃掉烹调好的食品,否则应及时防 入冰箱;
• 7、妥善贮存食品。食品贮藏于密闭容器里; 生食品和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接触;新鲜食 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在一起;提前做好的食品 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物存放在高于60℃或低于 10℃的条件下。
细菌性食物中毒ppt课件

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关键是 保持食品卫生,避免食品被副溶血性 弧菌污染,同时注意食品的储存和烹 饪方式。
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后,患者会出现发 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休克甚 至死亡。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食 源性致病菌,主要污染肉类、乳制品等
案例三:某地区发生的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事件概述
某地区发生了一起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涉及数百人,症状包括 腹泻、呕吐、腹痛等。
调查结果
经调查,中毒原因是某学校食堂的食品受到志贺氏菌污染。
处理措施
当地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关闭了涉事食堂,并进行了全面的消毒和 清洁工作。同时,对中毒者进行了医疗救治和追踪观察。
和烹饪方式。
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主要污染水果、蔬菜等食品,导致食物中毒。
感染志贺氏菌后,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休克 甚至死亡。
预防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的关键是保持食品卫生,避免食品被志贺氏菌污染,同时注 意食品的储存和烹饪方式。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 病菌,主要污染海产品、腌制品等食 品,导致食物中毒。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摄入被致病菌污染或含有其毒素的食 物。
发病机制
致病菌在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毒 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等。
诊断
根据进食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大便培养、呕 吐物和粪便的细菌学检查等。
THANKS FOR WATCHING
《食物中毒》PPT课件

精品医学
6
特点: 1、致病菌株:鼠伤寒、猪霍乱、肠炎型 2、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 3、不耐热:100℃时立即死亡,70℃经5min,
60℃60min 4、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的变化:
不分解蛋白质,不产生靛基质
精品医学
7
发病取决于: 1、入体活菌达10万~10亿 2、机体抵抗力
潜伏期:4h~3D,一般为12~24h
精品医学
4
食物中毒
按病原学分以下四种 (1)细菌性食物中毒 : 最常见 (2)有毒动植物中毒:
(天然食物) (3)化学性食物中毒: (4)真菌及其毒素食
品中毒:
精品医学
5
病原菌:(Salmonella)
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沙门氏菌, 1885年Salmon与Smith又分离出猪霍乱沙门 氏菌,以后取名Salmon氏之名为本菌属属名。 肠科杆菌(g-),已发现近2300个血清型, 我国已发现近200个血清型。
精品医学
22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
潜伏期:6小时~3天,一般为12~24小时。 临床表现:体温升高(38~40℃)、恶 心、呕吐、痉挛性腹痛、腹泻,大便多 为黄绿色水样便,大便有恶臭,内有未 消化的食物残渣,偶带脓血。预后良好。
精品医学
23
细菌性食物中毒
预防: 1、防止肉类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 2、低温储存食品,控制沙门菌繁殖 3、杀灭并原菌:高温
精品医学
19
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特征 ①潜伏期短,短时间内有大量病人出现, 来势凶猛 ②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 症状为主; ③发病与某种食物有关: 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很快不 再有新病例;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PPT医学课件

6
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
食物中毒的特点
流行学特点(季节性、地区性、可疑食物)
临床表现(潜伏期及特有的中毒表现)
实验室检查(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
毒素检测、 动物实验、毒物的测定等)
未获得足够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不明原
因食物中毒,但必须满足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的要
求,必要时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医师进
3
维护现场,封 存可疑食物, 针对原因进行 现场处理
13
【问题与讨论 1】
● 此时你能判断是食物中毒还是职业性中毒吗? 若要准确判断,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不能
职业史调查 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样品采样及实验室检验
14
【案 例】
由于厂卫生所的医师怀疑与食物中毒有关,故当 时把情况向辖区内的卫生防疫站报告,并要求防 疫站医师到厂内协助处理病人和进行现场调查。
刻 冰柜中鱼汤锅内加热不足10min,即取出售卖
23
【问题与讨论 3】
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食品烹调加工和储藏不当引起的 生熟不分,交叉污染 储藏方式不当 加热不彻底
24
【问题】
对此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临 question 6 床上应如何处理?
question 7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 析
L/O/G/O
目的要求
1. 熟悉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 中毒分类、临床表现
2. 掌握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方法 3. 了解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2
理论知识回顾
食物中毒概念
1 2 食物中毒的特点
3 食物中毒的分类 4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方法
3
食物中毒的概念
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是指食用了含
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
食物中毒的特点
流行学特点(季节性、地区性、可疑食物)
临床表现(潜伏期及特有的中毒表现)
实验室检查(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
毒素检测、 动物实验、毒物的测定等)
未获得足够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不明原
因食物中毒,但必须满足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的要
求,必要时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医师进
3
维护现场,封 存可疑食物, 针对原因进行 现场处理
13
【问题与讨论 1】
● 此时你能判断是食物中毒还是职业性中毒吗? 若要准确判断,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不能
职业史调查 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样品采样及实验室检验
14
【案 例】
由于厂卫生所的医师怀疑与食物中毒有关,故当 时把情况向辖区内的卫生防疫站报告,并要求防 疫站医师到厂内协助处理病人和进行现场调查。
刻 冰柜中鱼汤锅内加热不足10min,即取出售卖
23
【问题与讨论 3】
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食品烹调加工和储藏不当引起的 生熟不分,交叉污染 储藏方式不当 加热不彻底
24
【问题】
对此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临 question 6 床上应如何处理?
question 7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 析
L/O/G/O
目的要求
1. 熟悉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 中毒分类、临床表现
2. 掌握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方法 3. 了解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2
理论知识回顾
食物中毒概念
1 2 食物中毒的特点
3 食物中毒的分类 4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方法
3
食物中毒的概念
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是指食用了含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PPT课件

抗生素治疗
对于由变形杆菌引起的严 重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 生素进行治疗。
预防
食品卫生
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卫生 管理,防止食品被变形杆菌污染。
个人卫生
教育公众保持良好的个人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 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4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案例 分析
储存注意事项
生肉、鱼、蛋等易污染食品应存放在专门的冷冻或冷藏设备中,与 其他食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熟食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熟食在室温下放置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若需保存,应放在4℃以 下的冷藏设备中。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类型,主要由 于摄入被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
发病机制
变形杆菌产生肠毒素,引起肠道黏膜 细胞分泌亢进,导致腹泻、呕吐等症 状。
某些变形杆菌还能产生溶血素等毒性 物质,引起溶血性贫血等严重并发症。
变形杆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可引起机 体发热、白细胞升高、炎症反应等。
03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诊断 与治疗
诊断
01
02
03
症状识别
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腹泻、 呕吐、腹痛等症状,以及 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 间。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症状与体征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 及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体征上可能出现低血压、心率加快、 体温升高等表现。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 休克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病程通常持续数天,需要积极治疗和 护理。
对于变形杆菌的致病机制和毒 素作用机制将有更深入的了解 ,有助于开发更加有效的预防
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调查处置ppt课件

THANKS.
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 调查处置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引言 • 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的危害 • 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的调查 • 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的处置 • 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 案例分析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了解食品安全事故和食物中毒的调查 处置方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应对 能力。
众健康。
案例二:某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案例
事件概述
某食品企业生产的某批次产品被检测 出致病菌超标。
调查过程
相关部门对该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核 实问题产品范围和危害程度。
处置措施
立即召回问题产品,对企业进行处罚 ,并要求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案例总结
该案例强调了企业应加强食品安全管 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防范食品安 全事故的发生。
长期摄入含有有害物质的 食品,可能引发各种慢性 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 病等。
免疫系统损伤
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 的免疫系统造成损伤,降 低抵抗力,容易社 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公共卫生问题
食物中毒事件可能引发公 共卫生问题,增加社会医 疗负担。
信任危机
食品安全事故可能导致消 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危 机,影响行业发展。
对经济的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
品牌形象受损
治疗食物中毒患者、调查事故原因、 赔偿损失等直接费用。
食品安全事故可能对企业的品牌形象 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间接经济损失
由于食品行业受损、消费者信心下降 等原因导致的行业萎缩、企业倒闭等 间接损失。
背景
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 事故和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给人 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需要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经验:在实验室告知排除了有机磷农药、 铅、砷、豆浆中可能存在的生物有毒物质及细 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仔细查找每 一个线索,常规花生易霉变产毒,由于原料花 生霉变不明显,便在大豆上找突破口,感观发 现大豆霉变较为明显,马上检查百分率,确认 为霉粒率为6.6%,认为有意义,立即通知实验 室检查黄曲霉毒素B1,最终找到证据。
诊断结论:因实验室检出氟乙酰胺阳性有所误 导,初诊断为氟乙酰胺中毒,确诊为集体食用 霉变花生、大豆、流行病学调查 :
(1)潜伏期短,多数病人为1—10小时;
(2)发病急,病程较短,1-3天;
(3)中毒学生都有进食花生豆浆史;
(4)所有中毒学生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中 毒学生多数为头昏、头痛、腹痛、恶心、乏 力等症状,部分学生伴呕吐、低热及口舌麻 木等,
1.3%;;
车间布局不合理,消毒、通风、防霉设
施不全;
无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生产中清洗、浸泡、保温等关键控制环 节未按规范操作,为原料中存在的霉菌提供 了温度、湿度、氧气等适宜条件,有利于霉
菌迅速繁殖产毒。
.
4
三、实验室检验:
库存花生、大豆、剩余豆浆样品中,检出黄曲霉
毒素B1分别为375ug/Kg、20 ug/Kg、11.5 ug/Kg。
花生豆浆中毒事故 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靳以轩、曹悦、宋爽、 张娇、龚碧钏、毛亮
.
1
基本情况:
2010年9月18日10:00左右,某市x镇小学学生 在饮用镇教办学生奶服务部当日生产供应的花 生豆浆约20 分 钟 后,首例中毒学生出现头昏、 腹痛、乏力等症状,之后,附近共有9所小学 相继出现类似病人,2—3天内病人骤然增多, 至21日共计发病达1030人。
.
7
食品安全重如泰山, 食物中毒预防为先, 应急能力亟待提高, 处理危机保民平安!
.
8
.
9
(5)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多数学生经 1—3天的对症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至28 日全部出院,无一例死亡。
.
3
二、卫生学调查资料:
学生奶服务部未办理卫生许可证,三名 从业人员上岗前未接受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 培训;
现场检查库存的大豆、花生、18日生
产剩余的花生,霉粒率分别为6.6%、4.0%、
排除了有机磷农药、铅、砷、豆浆中可能存在的
生物有毒物质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
.
5
四、确诊为集体食用霉变花生、大豆所致食物中毒。
.
6
五、经验教训:
1、 教训:在实验室检出氟乙酰胺阳性的情况 下,尽管感到临床表现不典型,未大胆对此予 以怀疑;经验不够,主观认为市级检验水平不 可能出现这样大的差错。
诊断结论:因实验室检出氟乙酰胺阳性有所误 导,初诊断为氟乙酰胺中毒,确诊为集体食用 霉变花生、大豆、流行病学调查 :
(1)潜伏期短,多数病人为1—10小时;
(2)发病急,病程较短,1-3天;
(3)中毒学生都有进食花生豆浆史;
(4)所有中毒学生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中 毒学生多数为头昏、头痛、腹痛、恶心、乏 力等症状,部分学生伴呕吐、低热及口舌麻 木等,
1.3%;;
车间布局不合理,消毒、通风、防霉设
施不全;
无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生产中清洗、浸泡、保温等关键控制环 节未按规范操作,为原料中存在的霉菌提供 了温度、湿度、氧气等适宜条件,有利于霉
菌迅速繁殖产毒。
.
4
三、实验室检验:
库存花生、大豆、剩余豆浆样品中,检出黄曲霉
毒素B1分别为375ug/Kg、20 ug/Kg、11.5 ug/Kg。
花生豆浆中毒事故 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靳以轩、曹悦、宋爽、 张娇、龚碧钏、毛亮
.
1
基本情况:
2010年9月18日10:00左右,某市x镇小学学生 在饮用镇教办学生奶服务部当日生产供应的花 生豆浆约20 分 钟 后,首例中毒学生出现头昏、 腹痛、乏力等症状,之后,附近共有9所小学 相继出现类似病人,2—3天内病人骤然增多, 至21日共计发病达1030人。
.
7
食品安全重如泰山, 食物中毒预防为先, 应急能力亟待提高, 处理危机保民平安!
.
8
.
9
(5)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多数学生经 1—3天的对症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至28 日全部出院,无一例死亡。
.
3
二、卫生学调查资料:
学生奶服务部未办理卫生许可证,三名 从业人员上岗前未接受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 培训;
现场检查库存的大豆、花生、18日生
产剩余的花生,霉粒率分别为6.6%、4.0%、
排除了有机磷农药、铅、砷、豆浆中可能存在的
生物有毒物质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
.
5
四、确诊为集体食用霉变花生、大豆所致食物中毒。
.
6
五、经验教训:
1、 教训:在实验室检出氟乙酰胺阳性的情况 下,尽管感到临床表现不典型,未大胆对此予 以怀疑;经验不够,主观认为市级检验水平不 可能出现这样大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