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

合集下载

现代理想人格初探

现代理想人格初探

现代理想人格初探
现代人格是指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总和。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信息爆炸的挑战。

现代人格与传统人格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

现代人格更加包容多元。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往往受到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个体的个性和自由受到限制。

而在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得到了尊重和包容。

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独立性和自由选择,尊重他人的差异性和个人权利。

现代人格更加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个人主观意识的发展。

现代人格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体验。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压力和挑战,如工作压力、婚姻关系、人际关系等。

现代人格需要具备一定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的能力。

在现代社交网络的时代,人们通过社交媒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寻找情感支持和渠道。

现代人格更加重视自我实现和人生意义的探寻。

在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精神层面的满足和人生意义的追寻却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

人们不仅要追求物质上的富足,更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现代人格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目标规划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谈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谈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谈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一、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条件(一)先天因素。

在气质与性格上,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先天差别。

这种差别是由父母因素、家庭因素、血缘和地缘因素等造成。

例如,抑郁质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同情心,这类人看不得别人受苦。

(二)后天因素。

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怎样做人,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人为善还是与人为恶,这些观念的形成是从家庭起步的,因此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理想人格的形成和规范作用很大,它要求家庭中的成人对孩子不仅要进行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更主要的是进行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不仅要进行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方面的训练,更要进行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训练。

“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新三字经》第2页,广东教育出版社)与智育相比,德育更重要,因为德智在全部教育过程中起统帅指导作用,它决定智育和其它教育的方向和道路。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继续,学校教育的特点是规范性,学校是学生理想人格形成的主要场所。

学校教师不仅要讲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参加未来社会实践的本领,还要为学生指明社会规范好坏、是非的标准,指明社会行为的善恶、美丑、真假的标准,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感悟人生的能力,通过自我反思与实践,达到人格的净化与升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时刻在影响学生,都有学生在模仿,因此,学校教师不仅是学生智力心灵的工程师,更是学生人品人格的工程师。

二、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一)理想人格的塑造起步于人类个体自我反思能力的获得和自我在众人中的形象的关注,深化于人与人之间关系重要性的感悟。

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们,对自我人格的塑造,首先表现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即主动接触人,广泛交友,主动涉世是理想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

在涉世进程中态度热忱、和气诚恳、谦虚谨慎也是一种必要条件。

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对新时代青年人格形象塑造的启示

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对新时代青年人格形象塑造的启示

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对新时代青年人格形象塑造的启示作者:孙婷婷丁成际来源:《理论导刊》2024年第01期摘要:理想人格的建构,实质是在日常伦理生活中探索成人之道,是对个体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深入追问。

孟子对居仁由义的君子、浩然正气的大丈夫以及人伦之至的圣人形象的描绘,呈现了理想人格的基本样貌。

理想人格是自由且独立人格的典范,也是道德人格的集中体现,内蕴感知是非的道德认知、推己及人的道德情感、坚毅不屈的道德意志、人皆尧舜的道德信念和达济天下的道德行为,是塑造青年人格形象的精神内核。

新时代青年应在实践中涵育道德人格,以成就个体德性的道德自觉、成己达人的道德觉悟、担当大任的道德抱负,为社会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己力。

关键词:孟子;理想人格;道德人格;新时代青年;人格形象中图分类号:D4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4)01-0095-07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AHSKY2022D010);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研究”(2022jyjxggyj142);省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研究”(2021jyxm0071)。

作者简介:孙婷婷(1997—),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丁成际(1975—),男,安徽枞阳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道德建设与当代社会思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71,这是对时代的回应,也是对青年的期盼。

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样貌关涉其成人过程,而对成人之道的深层次追问便指向人格形象的培育。

人格是个体综合气质的反映,决定了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健全且独立的人格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

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

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

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引言: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对于我们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期间是我们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时期,所以如何塑造理想人格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理想人格的定义入手,探讨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内涵及其塑造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塑造理想人格的方法。

一、理想人格的定义与内涵理想人格是指个体所追求和钟爱的高尚品质和道德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人在道德价值取舍中所选择和追求的人格特征。

理想人格具有积极向上的品质和道德准则,包括责任感、诚实守信、勇气、自律、正直、宽容等。

理想人格是我们与他人相处和发展的基准,也是我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社会价值的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内涵大学生理想人格是指大学生基于个体自身对人生的追求和价值观念,所形成的高尚品质和道德特征。

作为大学生,理想人格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大学生要具备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 追求卓越的学术品质:大学生应当具备追求卓越的学术品质,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在学术研究上不断追求创新。

3.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应当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4. 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适度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

5. 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应当具备自主性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思考、独立决策和创新解决问题,勇于探索,勇于尝试,并且具备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三、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实践。

塑造理想人格需要从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等方面进行。

1. 自我认知:大学生首先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准确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的价值观念。

2024年校长寄语:争做人格健全的现代人

2024年校长寄语:争做人格健全的现代人

2024年校长寄语:争做人格健全的现代人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

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借此机会向大家寄语:争做人格健全的现代人。

如今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诱惑,如何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保持自我,做一个真正有价值、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格的健全是一个人成为现代人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人格健全的现代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生的指南针,它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审时度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持善良、公正、诚实、勤奋的原则,培养崇高的追求和自律的品质。

其次,要有卓越的学术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有扎实的学术知识和优秀的学习能力,同时要培养创新和创造的意识,勇于探索未知,勇于尝试新事物,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要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忙碌的学习生活让我们时常感到压力和疲惫,但我们不能忽视对身心健康的重视。

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时间,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和兴趣爱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自己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状态。

最后,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作为现代人,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主动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亲爱的同学们,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只要你们争做人格健全的现代人,充实自己的内在修养,追求卓越,承担责任,勇于担当,就一定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永葆耀眼的光芒。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愿我们都成为人格健全的现代人,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平安健康!谢谢大家!校长2024年。

梁启超的“新民”人格及其对当代青年人格养成的启示

梁启超的“新民”人格及其对当代青年人格养成的启示

梁启超的“新民”人格及其对当代青年人格养成的启示帝国主义的压迫与西方文明的冲击,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时代转型危机。

如何摆脱危机,实现自强,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而求通达时务之贤才更成为当时中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梁启超首先意识到,要强我少年中国,先要强我中国少年。

他的“新民说”的提出,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格观进行反思。

他所提出的“新民”人格,不仅在道德方面强调了新民德,而且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方面强调了国家主义的导向,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走向现代的需要,具有相当强的时代前瞻性。

当代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织与碰撞,使人们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原有的人格认同感逐渐出现了危机。

生活的多元化和世俗化尤其使当代青年在面对道德冲突和价值困惑时,感到无所适从,失信、自私自利、怠惰和享乐等人格缺陷逐渐显现。

毋庸置疑,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当代青年良好人格的养成。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梁启超的新民人格,对于正确把握当代青年的人格培养方向,可以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一、梁启超“新民”人格的提出近代中国,是受帝国主义践踏和封建礼制压迫的中国,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忧虑我国国民止步不前的梁启超开始探索关于传统人格改造和近代理想人格重建的问题。

他重新定位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根治中国国民传统思想上的劣根性,培养出国民自新、自立的品格,希望使千百年来俯首称臣的顺从臣民转变成具有独立自由人格的“新民”。

他在《新民说》中说道:“余为新民说,欲以探求我国民腐败堕落之根源,而以他国所以发达先进者比较之,使国民知受病所在,以自警厉自策进。

”1902 年,《新民说》的各个章节连续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改造国民性、塑造理想“新民”人格的思想,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广大青年知识分子中引起很大震动。

青少年人格塑造演讲稿

青少年人格塑造演讲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青少年人格塑造的话题。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人格特质将伴随我们一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人格塑造这一重要的课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人格是由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内在因素包括遗传、性格、情绪等,而外在因素则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的影响。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方式都会对青少年的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父母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不断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其次,青少年人格塑造需要注重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情感波动较大的时期,他们需要学会处理挫折和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都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青少年人格塑造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

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修炼,才能塑造出健康、积极、阳光的人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

在塑造青少年的人格过程中,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理解,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人格。

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的青少年一定能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什么是时代新人

什么是时代新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山西省伦理学会秘书长刘美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

那究竟哪些人可能成为“时代新人”?我认为,三十年前,肩负起邓小平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为50后、60后群体,现在,肩负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应该为80后、90后群体。

我们知道,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这些人刚刚到了退休年龄,其生命的旺盛时期与工作黄金期正好与我们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相吻合。

习总书记在作十九大报告时,向80后、90后青年们深情喊话:“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这就给我们启示:作为“时代新人”,既要有崇高的理想,也要具备履行时代责任的过硬本领,同时,还要有复兴民族大业的担当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时代新人”的理想人格。

一是有理想。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这就表明,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也是每一个青年的成才之梦。

因此,“时代新人”首先要有理想,有梦想,而且,个人梦要与中国梦相结合,要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将自己的个人梦、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为祖国奉献和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是有本领。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两个百年”时间表的确立,规划了中国梦实现的逻辑历程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就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时代新人”作为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应该练就过硬的本领。

[重点]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

现在社会中的人们生活节奏快,人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大多数人只关心自己,人际关系比过去疏远了,彼此之间很少坦诚交流。

虽然有些人一味向群体认同,追逐时髦,找寻定位,却迷失自我。

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塑造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好多人对他人冷漠,社会责任感缺乏,家庭不和谐。

这些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格造成的,人格的形成又受到了环境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好好思考如何重塑人格。

中国古代经典中,有很多内容是有助于完善我们人格的。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作,在人格塑造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借鉴。

在这个匆忙的社会中,静静地品读《论语》,对我们人格的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有很大作用。

儒学作为人本哲学,它具有强烈的入世情怀和人文关切,对我们处理人与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把《论语》的理想人格作为我们当今人格塑造的标准,在做人处事、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修养方面学习《论语》中理想的“君子”人格,对《论语》吸纳和认同,使我们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力和价值取向,有崇高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有一种责任感,对命运有一种担当。

《论语》中对人格塑造也就是理想人格的塑造。

1.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1)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个多义词,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

面具后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得人格。

所以,人格也可以说是人们在社会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

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

其中也有道德品质的意思在里面,在本文我着重要写的就是道德品质所表现出的人格。

(2)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理想人格就是道德品质高尚,是一种具有强烈入世情怀和人文关切,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品质。

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重大意义

文献 标识 码 : A
大 的 必要 性
关键 词
中图分 类号 : 6 1 G 4
文 章编 号 : 0 90 9 (0 90 .1 . 1 1 0 . 5 22 0 ) 1 70 3
理想人格是对一个人的人格终极 目标的设定, 是符合社会 发展需 要 的人格 。 人才强 国战略是实现 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由之路 , 当代 大学生是 国家未来人才梯 队中的中坚力量 ,在 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
心 价 值 体 系 , 养 全 面 发 展 人 才 的 需 要 培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在教育 实践 中历来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 品质教育的重要性 , 把它们作 为与科学文化知识同等重要的 目标纬度加 以实施, 人格正 而 是思怨政 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集 中体现, 理想人格是 当代大学生人格
L g l y t m n o it e a S s e A d S cey
{占 l 轴会 ; I J
29( ) 0.L 01-
当代 大 学 生 理 想人 格 塑造 的 重大 意义

摘 要
塑造 日益显现 其 重 大意 叉。

李娜娜
在 知识 经 济初显 端倪 的今 天 , 才 的素质 在 国家发展 、 会 进 步 中具有 决 定作 用 , 人 社 因此 , 强 当代 大学生理 想人 格 加 大学生 理 想人 格 塑造 意义
可 塑 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强, 国际地位 日益提 高, 中国不仅一举洗刷 了任人欺凌的百年耻辱 , 在 国际环境中处于近代以来 的最好时期, 而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 日
可 待 。 活 在 祖 国 和 平 崛 起 进 程 中 的 天 之 骄 子 , 然 需 要 满 腔 的 热 情 生 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它体现着这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取向。

而每一个时代的理想人格又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所以我们要参考历史、要参照先哲们所建立的理想人格再结合现实重构我们的理想人格。

庄子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汉、魏晋“黄老”并称转而为“老庄”并称,老庄之学在魏晋玄学中扮演了一种重要的角色,并且真正开始渗进中国文人的骨髓。

而与思想相随在人性批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超然适己的生活理想人格,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样庄子理想人格对中国现代人格建构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并且由于庄子思想及人格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

我们就应该消除其消极影响,重新改造和阐释其积极方面,赋予其现代意义,使之成为现代人格的重要内容。

庄子的思想和人格理想主要集中体现在所谓“逍遥游”,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
由和“齐物我,同生死,超利害”上,他在《逍遥游》中说大鹏的高飞,要有一定的条件,即“有待”,这不能算是绝对的自由;而要真正地达到自由,就要无条件的,即“无待”,这样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天地之间,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世界。

能达到这样“无待”的人,才算是“至人”、“神人”或“圣人”。

而“至人”、“神人”或“圣人”正是庄子的理想人物也正是其人格理想的表现。

庄子的这种“逍遥游”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动机在于庄子感受到了社会中人的
危机感从而对人性产生了反思,社会、个人、自身矛盾重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在现实当中是无法的,所以庄子就开辟了一块精神上的世界,这所有的这些无疑为我们人的自我认识,提供了新的启示,同样对于今天中国人格的建构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