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案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案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硬件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组成计算机硬件的分类: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计算机硬件的功能:运算、控制、存储、输入/输出等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展示法: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分类和功能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知识第二章:中央处理器(CPU)2.1 教学目标了解CPU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掌握CPU的主要性能指标理解CPU的工作原理和指令集2.2 教学内容CPU的定义和组成: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等CPU的主要性能指标:频率、核心数、线程数等CPU的工作原理:取指、译码、执行、访存等CPU的指令集:RISC、CISC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CPU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CPU的工作原理和指令集2.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CPU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CPU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掌握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CPU的工作原理和指令集的理解第三章:内存3.1 教学目标了解内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理解内存的工作原理和访问方式3.2 教学内容内存的定义和分类: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等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容量、速度、延迟等内存的工作原理:存储单元的读写操作、内存管理等内存的访问方式:随机访问、顺序访问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内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内存的工作原理和访问方式3.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内存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掌握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内存的工作原理和访问方式的理解第四章:输入/输出设备4.1 教学目标了解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输入/输出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理解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接口类型4.2 教学内容输入/输出设备的定义和分类: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入/输出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速度、精度、分辨率等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信号的输入/输出、数据传输等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类型:USB、HDMI、VGA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输入/输出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接口类型4.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输入/输出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掌握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接口类型的理解第五章:存储设备5.1 教学目标了解存储设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存储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理解存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接口类型5.2 教学内容存储设备的定义和分类: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光盘等存储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容量、速度、可靠性等存储设备的工作原理:数据的存储和第六章:总线与接口技术6.1 教学目标理解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分类和功能了解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发展趋势6.2 教学内容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分类: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串行接口、并行接口等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功能:数据传输、设备控制、信号转换等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发展趋势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分类和功能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应用6.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分类和功能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总线与接口技术的应用的理解第七章: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7.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性能指标理解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工作原理和分类7.2 教学内容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定义和作用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主要组成部分:北桥芯片、南桥芯片、内存插槽等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性能指标:频率、传输速率、兼容性等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分类:ATX、Micro-ATX、Mini-ITX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性能指标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工作原理和分类7.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性能指标的掌握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计算机主板与芯片组的工作原理和分类的理解第八章:计算机网络硬件8.1 教学目标理解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分类和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发展趋势8.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定义和作用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分类: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网线等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功能:数据传输、数据交换、网络连接等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发展趋势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分类和功能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应用8.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分类和功能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应用的理解第九章:计算机安全硬件9.1 教学目标理解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分类和功能了解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发展趋势9.2 教学内容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定义和作用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分类:防火墙、加密芯片、U盾等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功能:数据保护、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发展趋势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分类和功能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应用9.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分类和功能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硬件的应用的理解第十章: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与新技术10.1 教学目标理解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硬件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了解计算机硬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10.2 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内容重点关注环节:1. 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2. 教学方法的选用与组合3. 教学评估的设计与执行详细补充与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补充与说明:教案应确保内容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概念的逐步过渡,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基础教案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基础教案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基础教案教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用途和功能。

3. 能够正确连接计算机硬件设备。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分类。

2. 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用途。

3. 连接硬件设备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多种计算机硬件设备,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例如: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等。

Step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分类1. 计算机硬件是电子设备的集合,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

2. 计算机硬件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处理器和存储设备。

Step 3: 介绍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用途1.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

2.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耳机等,用于显示和输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3. 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和处理数据。

4. 存储设备:硬盘、光盘、U盘等,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

Step 4: 操作演示老师演示如何正确连接计算机硬件设备,学生跟随操作。

1. 连接显示器和主机,确保数据线插口对齐稳固。

2. 连接键盘和鼠标,插入USB接口。

3. 检查所有连接,确保稳定可靠。

Step 5: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自行操作连接计算机硬件设备。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交流,解决问题。

Step 6: 总结和反馈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四、课堂延伸:1. 调查:让学生回家调查家里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各个设备的用途和功能。

2. 报告: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报告,在班级中分享自己所了解的计算机硬件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用途和功能,并且能够正确连接计算机硬件设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操作演示和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计算机硬件知识教学设计

计算机硬件知识教学设计

计算机硬件知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常见设备。

3.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4.能够正确选择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a.主板:作为计算机的核心组件,连接所有硬件设备,并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b.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计算机指令和数据,是计算机的大脑。

c.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d.硬盘:用于存储用户数据和程序。

e.显卡:负责控制显示器显示图像和视频。

f.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摄像头等。

g.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2.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常见设备:a.按功能分类:主设备和外设。

主设备包括CPU、内存和主板;外设包括硬盘、显卡、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按接口类型分类:主要有PCI、PCIe、USB、SATA等。

c.常见设备有: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3.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a.主板将各硬件设备连接在一起,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b.CPU负责处理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和内存、硬盘等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c.主板上的芯片组将CPU和内存连接在一起,同时负责和其他硬件设备的数据传输。

d.显卡将CPU和内存中的图像信息转换成可显示在屏幕上的信号,并输出给显示器。

4.选择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a.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如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适合的CPU性能、内存大小等。

b.硬件设备的安装步骤包括:打开机箱、连接电源和数据线、安装硬件设备、启动电脑并进行相应设置。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性,并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2.知识讲解(30分钟):a.解释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b.分类和介绍常见的硬件设备。

c.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和安装步骤。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案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案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各硬件组件的性能指标、选购方法和升级策略。

3. 学会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硬件。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概述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分类和性能指标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 中央处理器(CPU)CPU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CPU的选购方法和升级策略3. 主板主板的组成、功能和性能指标主板的选购方法和升级策略4. 存储设备硬盘、固态硬盘、内存的原理、性能指标和选购方法显卡、声卡、网卡等外围设备的介绍和选购策略5. 机箱和电源机箱的种类、功能和选购方法电源的种类、性能指标和选购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选购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硬件。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硬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计算机硬件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设备:计算机硬件组装套件、工具、电源等。

3. 工具:螺丝刀、镊子、吹风机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硬件过程中的动手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方面的表现。

4.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布置学生预习相关教材内容,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

2. 课堂讲解:第一节课介绍计算机硬件概述,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性能指标;第二节课讲解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第三节课讲解主板的组成、功能和性能指标;第四节课讲解存储设备的原理、性能指标和选购方法;第五节课讲解显卡、声卡、网卡等外围设备的介绍和选购策略;第六节课讲解机箱和电源的种类、功能和选购方法。

初识计算机硬件(教案)

初识计算机硬件(教案)

初识计算机硬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件的功能。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硬件的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硬件概述一、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定义2.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3. 计算机硬件的作用二、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通过观看实物或图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外观。

3. 教师演示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讲解各硬件组件的作用。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理解计算机硬件的作用。

第二节:中央处理器(CPU)一、教学内容1. CPU的定义和作用2.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3. CPU的散热措施二、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CPU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通过观看实物或图片,了解CPU的外观。

3. 教师讲解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主频、核心数、线程数等。

4. 教师介绍CPU的散热措施,如风扇、散热器等。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CPU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能理解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3. 学生能了解CPU的散热措施。

第三节:存储器一、教学内容1. 存储器的定义和分类2. 主存储器(内存)的作用和类型3. 辅助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等)的作用和类型二、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存储器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通过观看实物或图片,了解存储器的外观。

3. 教师讲解主存储器(内存)的作用和类型,如DDR、DDR2、DDR3等。

4. 教师讲解辅助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等)的作用和类型。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存储器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理解主存储器(内存)的作用和类型。

3. 学生能理解辅助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等)的作用和类型。

第四节:输入设备一、教学内容1. 输入设备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输入设备及其功能二、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输入设备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通过观看实物或图片,了解输入设备的外观。

计算机硬件教案

计算机硬件教案

计算机硬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维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计算机硬件之间的连接和协同工作原理。

2、难点(1)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

(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故障排除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

2、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硬件。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维护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提问学生计算机由哪些部分组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硬件。

2、计算机硬件的组成(1)中央处理器(CPU)介绍 CPU 的作用,如同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和执行各种指令。

讲解 CPU 的性能指标,如主频、核心数、缓存等。

(2)内存解释内存的功能,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比较不同类型内存(如 DDR3、DDR4)的特点和性能差异。

(3)硬盘阐述硬盘的作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区分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4)主板说明主板的重要性,是连接各个硬件组件的平台。

介绍主板上的各种接口和插槽。

(5)显卡讲解显卡的作用,处理图形和图像显示。

区分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6)电源强调电源的功能,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介绍电源的功率选择和质量的重要性。

3、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1)以数据处理为例,讲解从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输入数据,经过CPU 处理,存储到内存或硬盘,再通过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输出的过程。

(2)解释计算机硬件各组件之间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任务执行。

4、计算机硬件的组装(1)准备工作:介绍所需的工具和注意事项。

(2)安装 CPU 和散热器:演示正确的安装方法和注意要点。

中职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

中职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

中职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作用;2.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方法;3. 能够识别和更换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部件;4.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作用;2.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方法。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教案、教学PPT、计算机硬件的实物和工具;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一些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计算机硬件的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讨论这些硬件的作用和功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通过PPT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功能。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

3.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方法。

通过PPT和实物演示,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方法,包括CPU的安装、内存条的安装、硬盘的安装和连接、显卡和声卡的安装等。

同时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维护方法,包括清洁、散热等。

4.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练习和讨论。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识别和更换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部件,然后进行讨论和总结,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的理解和掌握。

6.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性和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必要性,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加强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方法,通过实物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小组练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动手实践,加强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和掌握。

学校电脑培训(培训教案)

学校电脑培训(培训教案)

学校电脑培训(培训教案)第一章:电脑基础知识1.1 电脑的构成介绍电脑的基本硬件组成部分,如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解释电脑软件的概念,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2 操作系统的使用介绍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如Windows、macOS、Linux等。

教授如何启动电脑、关闭电脑、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等基本操作。

1.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解释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教授如何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教授如何使用搜索功能查找文件和文件夹。

第二章:办公软件的使用2.1 文字处理软件介绍Microsoft Word、Google Docs等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教授如何创建、编辑、格式化文档,插入图片、表格等。

2.2 电子表格软件介绍Microsoft Excel、Google Sheets等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教授如何创建、编辑、格式化表格,进行数据排序、筛选等操作。

2.3 演示文稿软件介绍Microsoft PowerPoint、Google Slides等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

教授如何创建、编辑、设计幻灯片,添加动画、图表等元素。

第三章:互联网的基本使用3.1 浏览器的使用介绍常用的网页浏览器,如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等。

教授如何打开网页、使用搜索功能、收藏网页等基本操作。

3.2 搜索引擎的使用介绍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作用,如Google、Bing等。

教授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搜索、高级搜索等技巧。

3.3 电子邮件的使用介绍电子邮件的概念和作用,如何发送、接收、回复邮件。

教授如何使用邮件客户端软件,如Microsoft Outlook、G等。

第四章:网络沟通工具4.1 即时通讯软件介绍常用的即时通讯软件,如Microsoft Skype、Tencent QQ等。

教授如何添加联系人、发送消息、语音视频通话等基本操作。

4.2 社交媒体平台介绍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是如何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工作的?请 谈谈电脑指令的作用。
是通过一连串的电脑指令(即程 序)来完成的。 指令规定电脑具体完成一个基本 操作或具体完成一项任务。

低级语言与高级语言的区别是什么?一般来 说,哪一种语言的执行速度快?


低级语言电脑硬件可以直接识别、执行速度比较 快。虽然其程序的执行效率高,但它们对机器的 依赖性大,编写效率低,编制好的程序通用性差。 而高级语言是一种不依赖具体电脑类型,与机器 指令系统表面无关,描述方法接近人们对求解问 题的表达方式,易于书写与掌握的程序语言。 低级语言的执行速度快。
显示卡
显示卡是连接显示器和 主板的适配卡,衡量其性 能的主要指标是显存容量 的大声卡是多媒 体电脑中的一块 语音合成卡,电 脑通过声卡来控 制声音的输出。
光驱和光盘
只读型光盘 驱动器,通过 它可以将信息 从光盘上读入 到内存中。光 驱有CD-ROM 和DVD驱动器 两种。
计算机的作用


科学计算:如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方面 数据管理:如工业生产、企事业管理、商业及金 融等方面 过程控制:如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CAD/CAM):如在 船舶、飞机、汽车、机械制造、建筑设计、集成 电路设计等行业 智能模拟:如不同国家语言之间的机器翻译、装 上电脑的机器人能模拟人的某些智能行为,(感 知、思维、推理、理解、学习等)
键盘、鼠标
1、键盘是电脑的外部输入设 备之一,也是电脑的重要组成 部分。目前常用的键盘是104标准键 盘。
2、鼠标可以准确、方便地移动光标, 进行光标的定位,它是一种“定点”设备。 使用鼠标可以方便地确定光标在显示器窗口上的位置,在各种相 应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对鼠标按钮的“点击”操作完成某种特定 的功能。 3、按结构原理可把鼠标分为机械式、光机式和光电式三种。 4、鼠标的基本操作有:指向、移动、单击、双击和右击等。鼠标 指针的形状会随着它在屏幕上的位置的不同、选取对象的不同而 改变。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故障 处理程序;面向用户的,如语言处理 程序、解释和编译系统;面向计算机 维修人员的,如诊断调试程序、自动 纠错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组直接控制和管理电脑硬件资源和软件 资源,使电脑高效、协调、自动地工作,以方便用户 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资源的程序。 操作系统的目的有两个: 1、是方便用户使用电脑,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命 令和服务去操作电脑,而不必去直接操作电脑的硬件。 2、操作系统尽可能地使电脑系统中的各项资源得到充 分合理的利用。 操作系统提供了五个方面的功能:存储器管理、处理 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目前在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等。
第1章:电脑基础知识



电脑的应用领域 电脑系统的组成 电脑的工作原理 电脑的基本配置 电脑系统组成示意图 思考题
提问
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当中哪 些地方能用到计算机? 举例说明计算机在日常生活 当中都有哪些用途?

电脑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 史上最卓越的成就之一。虽然只有 5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已被广泛地 应用于工、农业、国防、科研、教 育、商业、医疗、通信及日常生活 的各个领域。
电脑系统组成示意图
中央处理器 主机 内部存储器 外部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软盘、光盘、磁带 硬盘 键盘 微 机 系 统 外部设备 输入设备 鼠标 扫描仪、数字化仪 显示器 输出设备 软件 打印机 绘图仪
硬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即CPU,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由运算器 和控制器组成。CPU的内部结构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 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这3个部分相互协调,便可以 进行分析、判断、运算,并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 计算机的一切工作工作都是由CPU控制的。其中: 运算器主要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如加、减、乘、除)和 逻辑运算(如逻辑加、逻辑乘和逻辑非运算)。 控制器不具有运算功能,它只是读取各种指令,并对指 令进行分析,作出相应的控制。通常,在CPU中还有若 干个寄存器,它们可直接参与运算并存放运算的中间结 果。
软盘和软盘驱动器



磁道:初始化时,把软盘划分成许多个不同半 径的同心圆,这些圆形轨道称为磁道。 扇区:为便于读/写信息,把磁道划分为若干个 区,由于这些区的开关呈扇面形,所以称其为 扇区。每个扇区上可记录512字节。 常用的软盘有5.25英寸、3.5英寸盘两种,其容 量分别为1.2MB和1.44MB,目前流行是的3.5英 寸盘。
电脑的主机箱中装有哪些部件?各起什么 作用?

电脑的主机箱中装有主板、CPU、 内存储器、硬盘、光驱、软驱、 电源、风扇等等。 作用(略)
CPU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 写,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 组成。 CPU的内部结构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 单元三大部分,这3个部分相互协调,便可以进 行分析、判断、运算,并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 工作。


工作电压 地址总线宽度 数据总线宽度 超标量 L1高速缓存 采用回写结构的高速缓存 动态处理 指令集
内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串并口、USB接口
串并口:是输入 /输出接线插座 的俗称。并口多 为25孔阴插座,
串口是由针或25针阳插座。 USB接口:USB的中文意思是通用串行总线, 是一种新的输入/输出接口。
思考题




电脑的主机箱中装有哪些部件?各起什么作用? CPU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电脑的存储器有几种?电脑的内部存储器分几种? 什么是系统软件?什么是应用软件?二者之间的差别是 什么? 电脑是如何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工作的?请谈谈电脑指 令的作用。 低级语言与高级语言的区别是什么?一般来说,哪一种 语言的执行速度快?
CPU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 写,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 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 成。CPU的内部结构分为 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这3 个部分相互协调,便可以进行分析、判断、运算, 并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计算机的一切工 作都是受CPU控制的。
电脑的工作原理
运算器 原 始 数 据 或 程 序 输 出 结 果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
控制器
数据信息 控制信息
电脑的基本配置
主机 显示器 键盘、鼠标

主机的配置





主板 硬盘 软盘和软盘驱动器 串并口 USB接口 显示卡 声卡 光驱和光盘 电源 主机箱
主板
主板,从功能上讲主板就是 主机,所以也称主机板,有 时也称为系统板、母板。它 是一块多层次印制电路板。 主板上装有中央处理器CPU、 CPU插座、内存储器(只读存 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或RAM插座、一些 专用辅助电路芯片、输入输出扩展槽、键盘接口 以及一些外围接口和控制开关等。
电脑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
所谓硬件系统,就是指构成电脑 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理设备。 包括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 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部件和设备。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 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是指为了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 系统所编制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面向计算机系统自身,能够对计算 机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监控、使 用和维护的软件。 应用软件:是指用于指定的应用领域,能够直接 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满足计算机用户要求的软件。
硬盘
1、硬盘是计算机中最重要 的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中 绝大多数的文件都存储在硬 盘中。 2、 硬盘和软盘相比,具有 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的特点。 3、新买的硬盘必须先格式化后才能使用。
显示器
1、显示器是电脑的 一个输出设备,具 有显示程序执行过 程和结果的功能。 2、显示器的分类。
显示器的分类
电脑的存储器有几种?电脑的内部存储器 分几种?
电脑的存储器有两种,内部存储 器和外部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有两种,随机存储器 (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什么是系统软件?什么是应用软件?二者 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系统软件是面向计算机系统自身,能够对计算机 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监控、使用 和维护的软件。 应用软件是指用于指定的应用领域,能够直接解 决某一具体问题,满足计算机用户要求的软件。 二者之间的差别主要是面向的对象不同,系统软 件面向计算机系统自身,而应用软件是面向应用 领域、面向用户的软件。
随机存储器
简称RAM,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 的“内存”或“主存”,由超大
规模集
成电路构成,内存直接与CPU相 连,存储当前正在处理的程序和 数据,可以直接和CPU交换信息。 存取速度快,但存取容量小,信息可以同时取出 或读入,但是所存入的信息在断电以后自动消失, 不能长期保存数据。
只读存储器
简称ROM,是一个只能读的存储器,它不 能写操作,也就是说不能修改它的内容,ROM 中的信息是计算机生产厂家在生产时用特殊方 法写入的,当断开电源后,其内容不会消失。 在ROM中一般存放一些重要的,经常使用的程 序或其它信息,如BIOS。并且这些程序是固化 在ROM中的。



按显示色彩分:单色显示器、彩色显示器。 按显示屏幕大小分(以英寸为单位):有14英 寸、15英寸、17英寸、20英寸和21英寸等。 按显像管的类型分:有球面显像管显示器、下 面直角显示器、柱面显像管显示器和纯平面镜 显像管显示器。 值得注意的几个参数: 1、分辨率越高越好。 2、点距越小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