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的辨证及处理方法_中医学习笔记
小儿积食的辨证及处理方法--中医学习笔记

小儿积食得辨证及处理方法中医学习笔记现在食物太丰富,家长都生怕小孩长不胖,喂养非常成问题, 导致小孩生病很多就是积食造成得。
积食时可能鼻涕、鼻塞、咳嗽、发烧,严重得嗓子发炎、咽喉发炎,与感冒症状差不多, 西医诊断可能就是毛性支气管炎(毛支炎)或支气管炎。
不管症状如何,只要判断有积食就按积食处理。
比如咳嗽或发烧, 如果就是积食, 按受寒咳嗽或受寒发烧处理就是无效得,即使暂时有效也会反复。
一、积食得判断:1、小儿口气臭(可能就是酸臭或腐臭等), 必定就是积食2.大便很臭(可能就是酸臭),必定有积食3. 如果发烧就是不就是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嘴唇碰来检查),如果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则必定积食4. 想想就是不就是吃东西后引起, 比如就是否吃太多,就是否呕吐过5. 大便就是否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 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积食大便颜色不正常, 一般偏深如黑色6、积食几天后舌苔会偏厚, 逐渐变黄腻;舌苔黄厚一般就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了;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就是有积食7、有没出现脸蛋发红, 一边(一般就是右边)偏烫;可能还有手心脚心偏烫8、食欲不正常,可能就是不想吃东西,也可能总就是吃不饱得样子9、晚上睡觉不安,不停扳,这头翻那头, 哭闹(积食必然会睡觉不安,所谓胃不与卧不安),还有磨牙得10、严重得嗓子、扁桃体、咽喉发炎,一般开始都就是发红,有化脓了变白11. 喊肚子痛,大便后就不痛了,可能还要痛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现不同, 不就是所有这些症状都有,只有前3条有一条就能判断就是积食。
如果有感冒症状, 并排除积食,则按感冒处理。
另外屁臭也就是消化问题,可怀疑积食。
二、积食案例小儿确认积食比较简单案例1:10个半月得孩子吃了3天棒子骨浓汤煮饭,不拉发展为拉稀,咳嗽有痰,喉咙咳得发红了;喉咙发红发炎;没有口臭;稀便很臭案例2:孩子又发烧了,可两个医生都说就是嗓子发炎引起得,我还专门让瞧了肚子,她们都说没事,我说孩子这几天大便特臭还有屁, 她们说只要每天都大便肠胃问题就不大, 可我现在发现孩子又就是左脸凉右脸烫(评:西医一般不懂积食,跟她们说积食就是对牛弹琴,积食不用找西医,就像弹琴不用找牛来听)案例3:9个月小孩拉肚子5天。
治疗小儿积滞病,中医有良方

治疗小儿积滞病 ,中医有良方积滞作为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病症。
它的另外一个名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小儿积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及时会对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出现积食后食物在孩子的胃部,肠道消化不了,也吸收不了。
孩子什么东西都不想吃,还会因为肚子疼哭闹不止。
在大便时大便会有明显的酸臭味,这种情况会让新手爸妈格外着急。
中医认为,积食大多是因为孩子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肠胃脾运失司所导致的病症。
孩子出现这些病症后,就不想再吃饭。
这种情况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尤其是在感冒或者暴饮暴食后。
对于脾胃虚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儿,容易反反复复的出现积食病症,那么面对反反复复的积食中医是如何认知并治疗的呢?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吧!中医对小儿积滞病的认知和症状判断1.基本认知积滞在中医中还被称作为是积食。
伤食主要是食物停留在胃或肠道内,不经身体吸收,无法正常的消化或排出,这属于一种病理状态。
一般情况下食物经过。
嘴巴的咀嚼后进入胃部,胃部会对食物进行腐熟,再经过脾脏的运化、吸收转化为水谷精微,运送到周身脏腑,食物中的糟粕经过肠道二次吸收后,最终经过肛门形成粪便。
当摄入过量的食物或者脾胃、肠道超负荷运转,没有办法完全的腐熟、消化、吸收食物时,食物就会在肠道内形成累积。
久而久之,食物停留在肠胃,肠道之间就会形成堵塞,让整个胃肠道越来越疲惫。
人体的气血、精液也无法流通,就形成滞留状态。
滞留不仅是一种致病原因,更是身体所发出的一种不良反应。
2.相关症状孩子积食都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所以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情况,这样能早发现孩子积食的症状,尽早的进行治疗。
一看食欲在初期孩子有伤食的状态时,大部分食物还停留在胃肠,部分脾胃仍在运作,但是有超负荷现象,到了饭点,孩子仍然能感受到想要吃饭有饿意,但是食欲明显比平时减退,伴有饱腹感,老是没有吃几口就觉得饱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酒精。
体内的脾胃虚弱,气血精液在体内流通受阻。
中医治疗小儿积食咳嗽的基本原则

中医治疗小儿积食咳嗽的基本原则在中医理论中,小儿积食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消化功能不良、脾胃功能失调等引起。
中医在治疗小儿积食咳嗽时,通常会根据病情的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本文中,将就中医治疗小儿积食咳嗽的基本原则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深度探究小儿积食咳嗽的病因小儿积食咳嗽是指小儿因饮食不洁或不当、消化不良或脾胃功能失常而引起的咳嗽。
中医认为,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更容易引起积食咳嗽。
饮食过于油腻、不洁、不卫生也会引起小儿积食咳嗽的发生。
在治疗小儿积食咳嗽时,首先要全面了解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 中医治疗小儿积食咳嗽的基本原则在中医治疗小儿积食咳嗽时,首先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于油腻或刺激性的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 通过中药治疗,帮助小儿消化吸收,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 采用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促进小儿体内的气血流通,改善身体状况。
3. 从简到繁的治疗方式针对小儿积食咳嗽的病情不同,中医会采取不同简单至复杂的治疗方式。
在病情不严重时,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量运动等简单方式来治疗;而在病情比较严重时,则需要采用中药治疗、针灸等复杂方式来进行治疗。
这种由简到繁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促进病情的康复。
4. 持续跟踪与总结在治疗小儿积食咳嗽时,中医强调持续跟踪和总结的重要性。
通过持续跟踪,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总结,可以不断总结经验,为日后的治疗提供指导。
只有通过持续跟踪和总结,才能更好地了解病情的发展规律,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治疗方案。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个人观点来看,中医治疗小儿积食咳嗽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治疗小儿积食咳嗽时,中医注重从根源上调理小儿的脾胃功能、改善饮食结构等,而不是简单地掩盖症状。
中医儿科学个人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医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及其防治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探讨儿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我对中医儿科学的一些个人笔记摘抄,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二、儿童生理特点1.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儿童脏腑功能尚未成熟,抵抗力较弱,易受外邪侵袭。
2.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需求量大,易出现营养过剩或不足。
3. 脾常不足,易患脾胃病: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完善,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泄泻等症状。
4. 肾常虚,易患肾系疾病:儿童肾脏功能较弱,易出现遗尿、尿频、尿急等症状。
三、儿童病理特点1.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儿童疾病变化快,易出现传变。
2. 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儿童疾病表现复杂,易出现寒热虚实夹杂。
3. 易兼夹,易转化:儿童疾病易出现多种症状并存,且病情易转化。
四、儿科辨证要点1. 望诊:观察儿童的面色、舌象、指纹等,以了解病情。
- 面色:面色红润为正常,面色苍白、黄染、青紫等均为病态。
- 舌象:舌质淡红为正常,舌质红、苔黄、苔白等均为病态。
- 指纹:指纹淡红为正常,指纹紫红、指纹青紫等均为病态。
2. 闻诊:观察儿童的呼吸、咳嗽、呕吐等声音。
- 呼吸:呼吸平稳为正常,呼吸急促、喘促等均为病态。
- 咳嗽:咳嗽声音清亮为正常,咳嗽声音嘶哑、痰声漉漉等均为病态。
- 呕吐:呕吐物清稀为寒证,呕吐物秽浊为热证。
3. 问诊:询问儿童的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
- 饮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脾胃虚弱,食欲亢进、口渴为脾胃湿热。
- 睡眠:睡眠不安、夜啼为心肝火旺,睡眠深沉为脾虚。
- 二便:大便溏泄为脾胃虚弱,大便干结为肠道积热。
4. 切诊:观察儿童的脉象。
- 脉象:脉象平和为正常,脉象弦滑为热证,脉象沉细为寒证。
五、儿科常见病证及治疗1. 感冒: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治疗以疏风解表为主,常用药物有柴胡、葛根、荆芥等。
2. 咳嗽:表现为咳嗽、痰多、喉痒等症状。
小儿积食怎么办,中医为您解决

小儿积食怎么办,中医为您解决在中医看来,小孩子的脏腑娇嫩,脾胃功能尚未成熟,运化能力自然比不上大人,如果喂养过程中又过食肥甘厚味这一类不好消化的东西,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孩子积食。
积食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许多疾病,首先就是对于脾胃的伤害,经常性的让脾胃过度工作,特别是吃一些如肉类等难以消化的食物,脾胃也会累倒。
长期积食还容易引起反复感冒发烧,扁桃体发炎肿大,咽痛,呕吐,腹泻,腹痛,便秘、口腔溃疡等一系列疾病,有时还容易引起咳嗽,甚至哮喘。
积食的危害不容小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如何解决小儿积食。
一、什么是小儿积食小儿积食中医上是指小儿乳食过量,食物积聚在中焦,形成的胃肠疾患,也称之为胃强脾弱,能吃得下,但是运化消化不了,舌苔厚腻,面色萎黄,消化功能弱;通常有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脸色发黄、大便干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及手心发热等表现。
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发烧,咳嗽等,如果积食情况一直持续甚至会转化成小儿疳积,会变得更严重。
二、小儿积食有哪些症状呢?1.口气酸臭,舌苔白腻,手脚心发热。
2.腹胀腹痛,食欲差,不想吃东西。
3.睡觉不踏实,频繁翻身,喜欢趴着睡。
4.情绪烦躁,易哭闹。
5.免疫力下降,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6.发育迟缓,积食影响到脾胃转化水谷精微的功能,食物吃下去无法正常吸收,人体营养跟不上,会出现瘦弱,矮小等发育迟缓的表现。
家长不可强喂,而且服用营养品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根本吸收不了,需要对症治疗,比如针灸“挑四缝穴”。
7.腺样体肥大,积食尤其是鱼类、肉类的积滞,很容易产生痰热,引起腺样体肥大,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与学习。
8.过敏性疾病,食物长期积滞在体内,会产生各种垃圾毒素,在降温、饮食不当、接触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会表现出各种各样过敏的症状。
9.孩子有积食,容易出现咳嗽、发烧、扁桃体化脓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家长往往认为是孩子抵抗力低,乱用补药,希望提高孩子免疫力,在这里小仙女要提醒家长们:积食按感冒处理是无效的,即使暂时有效也会反复。
小孩积食会出现哪些症状 调理积食的三个妙招

小孩积食会出现哪些症状调理积食的三个妙招积食,又称“食积”、“积滞”,是中医的一种病名。
就是吃得太多、太杂或是过于油腻、寒凉,使我们的脾胃运作超出了的负荷,因而产生了积滞。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小孩出现积食的症状以及几个家用小妙招,出现积食的时候,不妨动手试一试。
一、小孩积食会出现哪些症状出现积食,不仅自己感觉肠胃难受,胃胀反酸、恶心没胃口,而且容易有“口气”,口臭可能会让人对你敬而远之。
在日常生活中,小儿比较容易出现积食,如果小孩出现以下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晚上睡不安稳、舌苔白且厚、口气有酸腐味、大便恶臭、自述肚子胀(疼)等,大人就要注意给孩子调理肠胃了。
二、调理积食的妙招陈皮蜂蜜水功效: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蜂蜜补中润燥,可以缓解腹痛、便秘。
两者合并,可以很好地缓解食积症状,促进消化。
做法:取10g陈皮,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调小火煮5~10分钟,最后加少量蜂蜜饮用。
如不方便煎煮,也可以直接用开水泡陈皮喝。
每天可以喝2~3次。
此外,普洱茶本身就有健胃消食帮助消化的作用,用陈皮搭配上普洱茶冲泡饮用,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积食的食疗方法。
大麦茶功效:大麦茶听着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是什么,其实用的是炒过的麦芽,麦芽本身就有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炒过后的作用就更好了。
所以可用于缓解积食不化、脘腹胀痛。
需要注意的是,哺乳期妈妈不宜饮用此茶,因其回乳作用明显。
做法:取炒麦芽10g,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调小火煮5~10分钟即可。
如不方便煎煮,也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糖炒山楂功效:山楂消食健胃,用于肉食积滞、脘腹胀满等,炒过的山楂,消食导滞的作用增强,对于吃多了肉食难消化的人来说,非常适合。
做法:取红糖或冰糖适量,入锅用小火炒化,加入山楂(切开,留核)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食用。
或直接购买炒山楂泡水喝。
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的治疗方法

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的治疗方法文章一(针对家长)咱当家长的,最怕孩子生病不舒服。
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这可愁坏了不少爸妈。
别慌,今天就来唠唠咋给孩子治!比如说我邻居家那小孩,前段时间就得了这病。
小脸通红,嘴里还有味儿,大便也不正常。
这可把他爸妈急坏了。
后来去看了医生,医生说先从饮食调整。
多给孩子吃点清淡的,像蔬菜粥、水果泥啥的。
可别由着孩子性子,大鱼大肉使劲吃。
还可以给孩子揉揉肚子,顺时针轻轻揉,就像给肠胃做按摩。
还有啊,医生给开了点助消化的小中药,味道不苦,孩子也能接受。
我家孩子之前也有过类似情况,我就每天让他多喝水,多运动。
带着他在小区里跑一跑,跳一跳,消化好了,病也就慢慢好了。
所以啊,家长们别着急,只要方法对,孩子很快就能好起来!文章二(针对新手父母)新手爸妈们,孩子要是得了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别害怕!我跟你们说,我朋友的孩子前阵子就这样,一开始全家都手忙脚乱的。
后来发现,其实治疗也不难。
就拿吃饭来说,别给孩子喂太饱,少吃那些油腻的、不好消化的东西。
像炸鸡、巧克力,这些先放一放。
可以多煮点山楂水给孩子喝,酸酸甜甜的,孩子爱喝,还能帮助消化。
我朋友就经常给孩子煮,效果不错。
还有个小妙招,就是用鸡内金磨成粉,加到孩子的饭里,这也是助消化的好东西。
只要咱们细心照顾,孩子很快就能恢复活力啦!文章三(针对爷爷奶奶辈)爷爷奶奶们,咱孙辈要是有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咱得知道咋弄。
就说我家那小孙子,有一回就这样。
小脸热得红彤彤的,没精神。
咱别光着急,得想办法。
先把孩子的饮食管一管,那些零食啊,少给孩子吃。
多做点小米粥、青菜汤,好消化。
我呀,每天还会带着小孙子出去溜达溜达,活动活动身体。
就像在公园里散散步,和小朋友玩玩游戏。
还有啊,咱可以给孩子煮点萝卜汤,顺顺气,消消食。
只要咱们用心,孩子就能健健康康的,长得壮壮的!文章四(针对幼儿园老师)各位幼儿园老师,咱们在园里可能会遇到孩子有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的情况。
小孩积食的症状

小孩积食的症状对于小孩子,父母最担心的就是怕他吃不饱、穿不暖、会生病,所以就会在吃饭的时候劝小孩多吃的,还会给他各种各样的水果、零食,其实这样小孩子就会很容易积食的。
中国古语有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要知道小孩子的消化系统比较弱,吃得太多、太杂的话会积食,积食后就容易引起其它的病症,那么小孩子积食的症状是什么呢?1、当宝宝有积食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吃饭远没有以前多了,而且胃口还一直不好,吃几下就不愿意再吃了,可是明明好几次都这样了,为什么还是不能进食多多呢,再按一下孩子的肚子,也鼓鼓的,而且也发现孩子有段时间没有拉便便了,那么这就可以确定孩子确定出现积食的现象了。
2、当宝宝有积食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在睡觉的时候,会不老实,而是经常不停地翻动,而且还会咬紧牙关,就好象要去打架似的。
这个时候,也会是孩子积食的一个表现。
因为中医上讲,食不好,而睡不安。
所以,家长在不能确定胃白的时候,外加这一项,就可以看出孩子是否有积食的现象了。
3、当宝宝有积食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总是在喊自己的肚子涨,肚子疼,然后你去摸一下孩子的肚肚,的确是发现,鼓鼓胀胀的,其后再问孩子有没有大便,孩子会说,没有大便,那这个时候,孩子就是积食了。
积食就是食物不能及时消化,一直存在胃里,而且大便不通畅所造成的。
4、当宝宝有积食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鼻子两侧会发青,而且伸出舌头后也会发现舌苔又厚又白,当你鼻子凑近孩子的嘴巴的时候,会闻到从孩子的嘴巴里呼出来的带有酸腐味的气体。
这个时候,就能确定孩子是积食了。
大人积食的时候,也会有这股味儿。
这是因为食物存于胃中,长期不消化,而导致了发酸造成的。
5、当宝宝有积食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精神远没有前几天的好了,而且常常会伴有例如恶心,呕吐和手足发烧的症状,这个时候,最好是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积食的现象。
例如,平时他爱吃的东西放在面前,只是少吃几口或者是看一眼不吃,那就证明孩子是有积食的现象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积食的辨证及处理方法中医学习笔记现在食物太丰富,家长都生怕小孩长不胖,喂养非常成问题,导致小孩生病很多是积食造成的。
积食时可能鼻涕、鼻塞、咳嗽、发烧,严重的嗓子发炎、咽喉发炎,与感冒症状差不多,西医诊断可能是毛性支气管炎(毛支炎)或支气管炎。
不管症状如何,只要判断有积食就按积食处理。
比如咳嗽或发烧,如果是积食,按受寒咳嗽或受寒发烧处理是无效的,即使暂时有效也会反复。
一、积食的判断:1. 小儿口气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必定是积食2. 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积食3. 如果发烧是不是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嘴唇碰来检查),如果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则必定积食4. 想想是不是吃东西后引起,比如是否吃太多,是否呕吐过5. 大便是否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积食大便颜色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6. 积食几天后舌苔会偏厚,逐渐变黄腻;舌苔黄厚一般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了;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是有积食7. 有没出现脸蛋发红,一边(一般是右边)偏烫;可能还有手心脚心偏烫8. 食欲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东西,也可能总是吃不饱的样子9. 晚上睡觉不安,不停扳,这头翻那头,哭闹(积食必然会睡觉不安,所谓胃不和卧不安),还有磨牙的10. 严重的嗓子、扁桃体、咽喉发炎,一般开始都是发红,有化脓了变白11. 喊肚子痛,大便后就不痛了,可能还要痛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现不同,不是所有这些症状都有,只有前3条有一条就能判断是积食。
如果有感冒症状,并排除积食,则按感冒处理。
另外屁臭也是消化问题,可怀疑积食。
二、积食案例小儿确认积食比较简单案例1:10个半月的孩子吃了3天棒子骨浓汤煮饭,不拉发展为拉稀,咳嗽有痰,喉咙咳的发红了;喉咙发红发炎;没有口臭;稀便很臭案例2:孩子又发烧了,可两个医生都说是嗓子发炎引起的,我还专门让看了肚子,他们都说没事,我说孩子这几天大便特臭还有屁,他们说只要每天都大便肠胃问题就不大,可我现在发现孩子又是左脸凉右脸烫(评:西医一般不懂积食,跟他们说积食是对牛弹琴,积食不用找西医,就像弹琴不用找牛来听)案例3:9个月小孩拉肚子5天。
妈妈说开始拉肚的前一天给他吃了三个大虾,几块鱼,结果隔一天就开始拉肚子了,而且有口臭案例4:我儿子3岁了,昨晚发烧39度,后服退烧药,推手降下来,今中午又烧38.2,前天吃面包,喝牛奶,又吃两根香蕉,晚没吃饭,这两天大便偏稀,吃饭不好,今天没大便,手心肚子热,晚上脸蛋红,磨牙,乱翻案例5:我女儿从上周开始有感冒症状,流鼻涕,轻微咳嗽,吃感冒颗粒好一些后,吃了一瓶酸奶当晚便低烧咳嗽,医生开小儿氨酚烷胺,红霉素,枇杷止咳颗粒后基本好转,但周日外出吃饭吃四五个虾,昨晚又高烧咳嗽。
她口臭明显,感冒期间三天没拉粑粑,昨天拉了,但不是黑粑粑,舌苔厚,咳嗽声里感觉有痰。
(评:前一次当感冒治估计也是误治,这种治疗后脾胃很难恢复,所以很快就要又生病)三、积食的处理1、中成药:如果要开始发烧、或已经开始发烧、或干咳严重、或舌苔已经厚黄腻,则必须用汉森四磨汤口服液,等拉出量多或黑臭便、发烧咳嗽症状好转、舌苔好转后才改用下文的处理,否则病程不容易控制。
用量照说明书。
积滞严重时,如果买不到四磨汤口服液,可以去找“健儿药丸”(原名肥儿丸)替代,主要成分巴豆霜、郁金、苦杏仁(炒)、雄黄、使君子仁、甘草、蜂等。
这药药性比四磨汤还强,用了大便通了就停。
如果咳嗽等症状比较轻,无发烧,可以用保和丸,用量照大人用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保和丸直接吃最好,有些小孩不吃保和丸水丸或太小的吃不了,可以取约12克,煮水20分钟得150毫升后喝,可以加红糖。
一天3次,一次50毫升。
或者用太极保和颗粒。
一般大药房都有,比如德仁堂。
1岁左右小儿用成人用量三分之一,一包泡90毫升,一次30毫升,一天3次;2、3岁左右用成人用量一半,一包泡80毫升,一次40毫升,一天3次。
还有保和口服液,成分与保和丸以及保和颗粒一样的,也可以。
如果只是知道吃多了些,大便有些不正常,舌苔稍微厚,可以吃堂大山楂丸调理,用量大约1岁左右一天一丸分两次,两三岁一天2丸分两次。
大山楂颗粒的成分: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与大山楂丸一样,买不到大山楂丸,或小孩太太小不能吃丸药时也可以用大山楂颗粒。
如果保和丸或保和颗粒确实买不到,也可买成分为“黄芪白术皮麦冬黄芩炒山楂炒莱菔子”的健儿消食口服液,品牌任意。
如果排便有困难,也很适合用这个。
堂的小儿化食丸也可以处理积食,与保和丸或颗粒比较接近些,只是成分比较复杂,实在买不到其它的可以用这个。
成分:六神曲(炒焦) 焦山楂焦麦芽焦槟榔醋莪术三棱(制) 牵牛子(炒焦) 大黄。
买不到四磨汤也可用这个替代。
重要注意事项!以上所列的保和丸、大山楂丸等都是消食导滞药,不是健脾药,不可一直吃很久,小儿病辨证对了一般用药两三天症状就会得到改善(包括大便好转等),如果无改善说明不对症应停药。
脾胃虚弱、经常反复积食、经常腹泻的小儿积食,应慎用消食药物,请咨询中医辨证处理。
2、食疗积食或消化不良不严重或小孩只有几个月大也可尝试食疗调理。
焦米汤:大米炒焦黄后煮稀饭,水多些,米煮熟,主要喝汤。
一天3次,一次30-60毫升。
炒大米方法:大米粉放入锅中用文火炒成淡黄色,闻到焦米香时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过焦。
炒鸡金粉煮水或熬粥时加。
鸡金就是鸡胗壁凉干,炒焦黄后弄成粉即可用。
问:焦米汤没加辅食的可以吃不?答:焦米汤是药,不是辅食。
问:焦米汤是饭前还是饭后喝?答:焦米汤等积食的药都是饭后吃,隔半小时淡豆豉:用淡豆豉是接近食疗的很温和的积食调理方案,但一定要买到好的淡豆豉才有效。
如果积食严重,用淡豆豉可能不容易搞定。
1、2岁左右,用淡豆豉5-20克,病情重用量可大些,煎一小时得100毫升,一天用2-3次。
如果没有秤,可以数颗颗,一克大概10颗;或者用等分法,买50克分5份则每份10克。
淡豆豉中药房可以买到,建议堂买。
买了自己直接吃下,能吃的才行,吃了就要吐掉的肯定不能用,可能是发霉的。
因为很少医生开淡豆豉,所以很久都卖不出去,堂这种流量很大的会更新。
淡豆豉黑色、黄色、灰色的都有,颜色差别关系不大。
3、推拿调理积食处理的过程做以下推拿会有帮助,如果年龄比较小如一岁症状比较轻不用药只做推拿也可能有效:1. 如果拉稀很多天大便不臭可以清大肠、清补脾各15分钟(根据年龄适当调整),一天两三次;否则都清大肠、清胃各15分钟,一天两三次2. 加顺时针揉腹,时间不限,有力道透进去的感觉,就是感觉很用劲,但又不会把小孩按痛。
大肠穴在食指桡侧赤白肉际处。
清大肠从指根推向指尖,能清热利湿、促进排便。
清补大肠在指尖与指根之间来回推,能调理肠道功能,辨证不清时可以使用。
胃经穴在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
清胃经手腕从推向指根,能清脾胃湿热,和胃降逆,除烦止咳。
清补脾在大拇指侧指尖与指根之间来回推,能和胃消食、增进食欲。
另外还可用龙帅江八卦推:以肚脐为中心,由上、下、左、右、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向肚脐各推36下,围绕肚脐顺、逆时针按摩各72圈,手抚孩子肚脐十分钟,孩子就会大便,发烧的会退烧。
屡试不爽。
受凉腹痛也管用。
四、病后康复积食处理差不多了,但还可能一直咳嗽,这是正常的,如果咳嗽有痰,都不用担心,这是积食恢复过程必然的排痰过程。
可以搓背帮助排痰。
搓背用大人手掌沿脊柱两侧单手上下来回搓,中间脊柱也搓,搓热或搓红即可,时间不定。
咳嗽的话肩胛骨也搓,沿着两边肩胛骨下沿左右来回搓。
在吃东西至少半小时后,或吃东西以前。
可伸入衣服来做,也可隔着薄衣服来做。
随便什么姿势都可以,只要能搓到,趴起当然最好。
力度自己掌握,以小孩接受为度。
搓后可能咳嗽或短暂咳重,这是好事,尤其痰多更好。
小儿不会吐痰,有痰吞了也好。
搓脚可以帮助恢复快些。
小儿脾胃问题(比如有睡眠不安,还有就是每次生病好后脾胃都有不正常)的都可做的推拿调理。
揉脚的脾经,即图中几个点的连线整条线,每天5-10分钟,两只脚都揉,没有方向。
还有足底的脾胃反射区,脾胃有问题的揉起会觉得偏硬,小孩可能会说痛。
五、病期饮食不管是积食还是感冒,生病时的饮食都要注意:1、生病时清淡饮食,不吃蛋,少吃肉或最好不吃,晚上睡前不喝牛奶;不吃寒凉食物,比如猕猴桃、梨、香蕉,直接暂停水果最简单。
藕也是寒的。
螃蟹、虾、无鳞海鱼都是寒的,不吃。
2、感冒或积食时不吃鸡肉,容易发烧,发烧时吃会烧更高。
汤圆等糯米制品不吃,不容易消化。
出疹时不能吃辛辣的,有湿疹不吃芒果、木瓜,否则更严重。
3、小儿不吃羊肉、牛肉。
牛肉如果炖很多个小时几乎成浓汤才可吃。
牛肉是高热量高能量的东西,这些东西要消化它也需要消耗人的更多能量。
六、重要误区每位经常生病的小孩背后,都有一位犯错误的妈妈!一妈妈说小孩清淡饮食,但仍经常积食,问病史,问到“八个月又积食拉肚子,吃过点蒙脱石散两次”。
果然,这是常见错误,拉稀就止泻。
积食拉稀不一样,不能盲目止泻,否则肠胃会受损,碰到多例小孩肠胃问题都是几个月大时止泻或消炎引起。
七、讨论问:四磨汤可以给孩子喝吗?不是说有致癌物槟榔吗,我家宝宝现在发烧38度2,原因是积食引起的,现在在考虑给不给他吃那个四磨汤。
答:那些新闻是财经记者写的,引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然后我查阅了该中心的英文,找到确实有说到槟榔,原意是导致口腔癌的原因可能有长期咀嚼槟榔。
中药都是靠药物的偏性治病的。
这个是药,不是经常吃的。
很显然,这些新闻背后有商业阴谋。
问: 如果真是细菌感染的疾病,是否还是有必要用抗生素?评:经典的中西医思维模式问题,大多数人都被西化了,站在西医角度有细菌用抗生素才能解决问题。
比如积食拉肚子几天西医认为是细菌感染肠炎拉肚子,中医排积食,积食排了就会不拉,细菌也会自己消失。
今天刚好碰到一个积食拉稀3天,去华西查白细胞3 ,就认为肠炎,然后就妈咪爱、蒙脱石散、加抗生素合并治疗了。
问:纯母乳宝宝也会积食?评:积食是不消化导致,与吃的是什么东西以及吃多少没关系。
妈妈的情绪、饮食都会影响母乳质量,导致宝宝不消化。
已经加辅食的,辅食与母乳时间离的太近容易积食。
问:积食发烧跟病毒,细菌引起的发烧是怎样一种关系?答:任何发烧去西医查都可能查到病毒或细菌,如果还查不到,那只是时间没到。
不是病毒或细菌引起发烧,是人生病后,体环境变化让病毒和细菌有条件生长,然后人体通过发烧来抵御疾病并杀死病毒和细菌。
积食发烧是排热。
述:我女儿经常口臭,每次我给她吃三天保和颗粒就好,保和颗粒可以这样经常吃吗?评:不能。
药都不能经常吃,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且对脾胃有伤害,会导致更容易口臭。
述:请问保和颗粒能常吃吗?评:首先保和颗粒是积食药物,不积食不生病平时肯定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