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积医案一则
?蒲辅周食积发热医案(二)

蒲辅周食积发热医案(二)李XX,女,5岁,1964年1月22日初诊。
患儿经常咳嗽有痰,入夜尤甚,身热37.4℃左右,持续不退,无汗,食欲不振,腹时痛,面部有散在红点,精神欠佳,大小便正常,脉沉数,舌质淡、苔黄腻而厚。
由肠胃失调,食积化热,治宜调和肠胃兼消食积。
处方:苏叶一钱香附一钱橘红一钱槟榔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枳壳一钱桔梗一钱前胡一钱莱菔子一钱五分焦山楂一钱五分木香三钱生姜三片1月23日复诊:服前方二剂,热退,咳嗽减,但因昨食橘子广柑较多而发生腹痛,呕吐,脉沉滞苔白,由冷食阻滞,治宜温胃消滞。
处方:藿香一钱白蔻仁一钱公丁香七枚法半夏一钱五分枳壳一钱香附一钱橘红一钱槟榔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木香三分焦山楂一钱五分炒莱菔子一钱生姜三片1月24日三诊:服药后吐出物为药水,从昨夜起复发热,今晨体温38.2℃,咽喉微红,食纳差,大便二日未解,小便短黄,舌质淡苔转白腻,脉沉涩,因肠胃阻滞,积食未消,以致便滞呕逆,治宜和胃降逆消积。
处方:柴胡一钱白芍一钱炒枳实一钱炙甘草五分槟榔一钱五分木香五分酒军七分厚朴一钱法半夏一钱五分炒莱菔子一钱五分苏梗一钱1月27日四诊:服药后热降,大便解,但仍咳嗽,脉沉数,舌苔减,仍属积滞未消,肺胃未和,宜调和肠胃为治。
处方:苏叶一钱香附一钱陈皮一钱炙甘草五分柴胡一钱槟榔一钱五分焦山楂一钱五分炒枳实一钱炒莱菔子一钱五分神曲一钱五分前胡一钱生姜二片1月30日五诊:前方连服二剂,纳食正常,睡安,仍咳嗽有痰,其他正常,脉滑,苔薄白,继续调和肺胃。
处方:苏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桔梗八分橘红一钱前胡一钱法半夏二钱茯苓二钱厚朴一钱炙甘草五分枇杷叶二钱生姜三片此方服二剂而愈。
按:本例病因在于饮食不节,食积化热,肠胃阻滞,浊气上逆,以致引起发热,咳嗽,有似外感,但其脉不浮,腹时痛,不欲食,苔黄腻,其为内伤饮食可知。
本例蒲老谓病机在里不在表,在胃不在肺,其治则不同外感,而重在和胃消滞,故调理肠胃而诸症悉平。
案例!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食积咳嗽案,值得一学

案例!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食积咳嗽案,值得一学边某某,男,12岁。
2018-2-11来我处就诊,主诉咳嗽5天。
患儿5天前因进食大量零食、瓜果后出现咳嗽,少痰。
家属诉患儿平素易反复咳嗽,每次咳嗽前有暴饮暴食诱因,口服消炎止咳药(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佳,遂求治中医。
刻诊:咳嗽,少痰吐不出,无发热,无喘息、胸闷,纳差,寐可,大便干,3-4日一行,舌淡红,苔白厚,脉滑。
双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诊断:咳嗽病(食积证)治则:理气宽胸,消食化滞。
处方:小柴胡加减:柴胡8g,黄芩10g,生姜10g,大枣4枚,半夏10g,炙甘草4g,生白术20g,鸡矢藤20g,木香10g,山楂10g,枳壳8g,桔梗8g,3剂,每天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复诊:家属诉服药第三天已无咳嗽,大便干,2日一行,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滑,双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患儿现无咳嗽,考虑患儿平素易食积后咳嗽,故更方为二陈汤加味,具体处方如下:陈皮6g,茯苓12g,清半夏6g,甘草4g,焦三仙各10g,麦冬10g,生白术20g,5剂,日一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后电话随访,家属诉患儿未再咳嗽,大便调,一日一行。
按:咳嗽为小儿常见病、高发病,反复咳嗽除了感冒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咳嗽外,食积引起的咳嗽也不少见。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家长们对孩子的宠爱,零食不离口、暴饮暴食的现象比较常见,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运化,过食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气机郁滞,影响及肺,肺失宣肃,则发为咳。
小柴胡为条畅气机的基本方,加上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斡旋胸中大气,木香一方面理气,一方面消积,针对病因,用山楂消食,鸡屎藤消积,气顺积消则嗽止。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白术中挥发油含量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故用生白术通大便。
患儿平素易食积,故复诊时予二陈汤、焦三仙健运脾胃,为防方药过燥,加麦冬润肺胃,告诫患儿零食要适度。
小儿推拿积食调理案例

小儿推拿积食调理案例小儿推拿积食调理案例:1. 案例一:小明,男,3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促进小明的消化功能,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2. 案例二:小红,女,4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困难。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揉腹、按摩腹部穴位等手法,刺激小红的消化系统,缓解腹痛症状,顺利排便。
3. 案例三:小亮,男,2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大便稀烂。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拍背、捏脊等手法,调整小亮的消化功能,改善腹泻症状,恢复正常的大便。
4. 案例四:小芳,女,5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刺激小芳的消化系统,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5. 案例五:小强,男,3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困难。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揉腹、按摩腹部穴位等手法,促进小强的消化功能,缓解腹痛症状,顺利排便。
6. 案例六:小丽,女,2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大便稀烂。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拍背、捏脊等手法,调整小丽的消化系统,改善腹泻症状,恢复正常的大便。
7. 案例七:小健,男,4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促进小健的消化功能,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8. 案例八:小欣,女,5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困难。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揉腹、按摩腹部穴位等手法,刺激小欣的消化系统,缓解腹痛症状,顺利排便。
9. 案例九:小晶,女,3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大便稀烂。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拍背、捏脊等手法,调整小晶的消化系统,改善腹泻症状,恢复正常的大便。
10. 案例十:小良,男,2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促进小良的消化功能,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儿童厌食案例一则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儿童厌食案例一则
有一个六岁的男孩胃口不好,时轻时重已经3年多。
孩子3年前因高热住院,治疗8天痊愈出院,从此一直食欲不振,逐渐变得消瘦,经常说胃不舒服胃胀,大便偏稀,稍微进生冷食物就会痛,也找了很多医生看了没有效果。
四诊:面色萎黄,形体偏瘦,口唇红,纳差,口有异味,时干呕,大便稀溏,上腹胀满,时有肠鸣。
舌体胖大,质淡红,苔白兼黄,脉弦滑。
中医诊断:恶食。
西医诊断:厌食症。
辨证:脾虚胃热,寒热错杂。
治法:升清降浊,调和脾胃。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姜半夏,黄连,黄芩,干姜,党参,砂仁,公丁香,大枣,炙甘草。
中医治疗小孩食积咳嗽医案

中医治疗小孩食积咳嗽医案
以下是一个中医治疗小孩食积咳嗽的医案:
患者,男,5 岁。
因咳嗽、咳痰伴食欲不振 1 周来诊。
患儿 1 周前因进食过多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随后出现咳嗽,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而黏,食欲明显减退,口臭,舌苔白腻,脉滑。
中医诊断为食积咳嗽,辨证为痰湿内阻。
治疗以健脾消食、化痰止咳为法。
处方:山楂、神曲、麦芽、陈皮、半夏、茯苓、白术、厚朴、苏子、莱菔子、鸡内金等。
每日 1 剂,水煎服。
服药 3 天后,患儿咳嗽减轻,痰量减少,食欲有所恢复。
继续服药 4 天,咳嗽、咳痰基本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本案中,患儿因食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生,肺气不降,从而引发咳嗽。
方中选用山楂、神曲、麦芽等消食化积;陈皮、半夏、茯苓、白术等健脾燥湿化痰;厚朴、苏子、莱菔子降气化痰;鸡内金消食导滞。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消食、化痰止咳之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辨证施治,以上医案仅供参考。
在治疗小孩食积咳嗽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油腻、生冷食物,保持适量运动。
同时,如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小儿推拿治疗食积发热案例分析一则

5 0 4 ・中医中药 ・
2结 果 两组疗 效比较 ,见表 1 。 表1 两组疗 效比较 ( n ,%)
De c e m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3 4
亏 ,脾 不散津 ,肠道 无血 以滋 ,无津 以润,传 导失职所致。治疗 当以 滋 阴养血 、健脾化 滓 ,润肠通便为主 。方 中用 大量 苍术、白术 以健脾 补脾 ,敷布津 液 ;肉苁蓉养血润肠 ;枳壳条 畅气机 ,以助腑气通畅 。 临床上可以此方为基础方 ,随症 加减,可收获 良 效。 参考 文献
f o r t h e c h r o n i c c o n s i f p  ̄i o n o f o u r C o u n t r y f J ] . Ch i n J Ga s t r o e n t e r o l ,
慢性 便秘是临床常 见病和多发病 。随着 工作方式 、饮食结构 的改 变 以及工 作生活压力的增加 ,我 国慢 性便秘患者率逐年上升 ,西医主 要 以促进 肠动力 、导泻为主 ,停 药后病情易复发 。中医药在慢性便秘 上有较好 的疗效和优势 ,能有效 防治病情反复 。 便秘通是名老 中医岑鹤龄的经验方 。方药 由白术 、苍术 、枳壳、 肉苁 蓉组 成 。临床上 可 以此方为 基础方 ,随症 加减 。经 云 : “ 大肠
朱富华从食积治疗小儿疾病医案4则

孙 迎
饮 水 量约 9 0 0 0 m L , 日小便 次数 1 5 ~ 2 0次 。经 多方就 医, 疗 效不 著 。症见 : 口渴 多饮 , 面 色 白而虚浮 。 形寒 畏冷, 纳 呆腹 满 , 小 便清 长 。舌 质淡 、 苔 白干 , 脉沉 细
无力。 尿 常规显 示 : 尿糖 ( + + ) , 空腹 血糖 : 9 . O m mo l / L , 血 常规 、 肾功 能 、 头颅 C T检 查 均显 示 正常 。西 医诊 断: 2型糖 尿病 。 证 属 肾 阳虚 衰 , 治 宜温 阳 固摄 , 方以
医 案 医 话
小便 色 白” 即小 便色 病 机 为 太 阳 表 邪 未解 , 内传 太 阳之 腑 , 以 致 膀 胱气 沉细无 力为 阳虚 之象 。条 文 中“ 为少 阴 阳虚 寒盛 的辨证依 据 。 治 宜 肾气 化 不利 , 遂成 太 阳经 腑 同病 之 蓄水 证 。本 案患 者 外 清不 黄之义 ,
编辑 : 韦 杭 吕慰秋
贺某 , 男, 7 2岁 。2 0 1 1 年 l 0月 2 5 E l 初诊 。 患 糖 尿病 3年 , 口服 西 药 糖 适 平 、 二 甲双 胍 缓
释片 。近 1年来 , 渴饮 、 多尿 症状 加重 , 饮一 溲一 , 日
朱 宫华从食积治 疗J I  ̄ , , I L疾 病
( 陕 西 中 医学 院 , 陕 西成 阳 7 1 2 0 0 0 )
金 匮 肾气丸 加 味。处 方 : 熟地 2 0 g , 山药 2 0 g , 山萸 肉 1 5 g , 茯苓 l O g , 丹 皮
l O g , 泽泻 l O g , 制附子 1 0 g , 肉桂 6 g , 覆 盆子 2 0 g , 桑
一例小儿食积发烧咳嗽案例及诊断过程

一例小儿食积发烧咳嗽案例及诊断过程一朋友家6岁菇凉,发烧咳嗽两三天,邀我去看看。
中医自古就有:“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的明训。
儿科多是不谙世事的婴孩,不会表述病情,只会嗷嗷大哭,医生多数时候无法和患儿直接沟通,即使可以沟通,也表述不明,得到的信息也不可确信,儿科也被称之为“哑科”。
所以对于小儿疾病,我不亲眼看到小盆友,并检查舌象,是不会处理的。
下面把我实际使用的诊断方法分解一下,便于操作与理解:望观察小儿面色发白,没什么精神。
初步判断为寒象,可能发烧,但问家长说不发烧(这个,小孩子的温度用手摸额头,有时也不靠谱,尽量用体温计测量靠谱)。
看舌头,舌苔中后部白厚腻,舌质偏淡。
(没热象,重点考虑痰湿或食积)闻小儿咳嗽有点剧烈,有明显的痰音,但还不会吐痰,无法观察颜色。
(家长可以闻一下小儿的口气,辅助检查)(确定有痰湿)切为了判断是否还在发烧,我摸了一下脉象,偏数,但不浮。
(可确定发烧,排除外寒)问小孩子重要问胃口与二便,最近几天胃口不好,但有一次存在大人怕小孩子营养不够,吃了较多肉的情况,大便不是很顺畅。
(确定存在食积)所以最后的诊断结果,就是小儿食积并有痰湿,但同时存在脾虚的问题(舌质发淡)。
处方采用杏苏二陈汤加焦三仙干山药。
陈皮10 法夏10 炙甘草6 茯苓10杏仁10 苏子10 焦三仙各10 干山药10三剂效果还是不错的,吃药一剂后就不烧了,药吃完也就不咳嗽了。
后面要采用培土生金之法巩固,改善脾胃虚弱,肺气不足的基础体质。
-----------资料--------小儿咳嗽虽以外感为多见,然久咳不愈,反复发作者,尤以脾肺气虚者居多,杏苏二陈汤治疗小儿脾虚痰湿咳嗽具有较好的疗效。
杏苏二陈汤组成杏仁10克,苏子10克,半夏5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祛湿,化痰止咳。
主治痰湿蕴肺。
咳嗽痰多,喉中痰鸣,纳食呆滞,神乏困倦,呕逆,舌质淡红,苔白腻,脉象濡滑等。
方解杏仁、苏子、陈皮、半夏理气化痰;茯苓、甘草以健脾运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食积医案一则(zhujie)
标签:食积拉稀呕吐分类:关于孩子2010-10-28 12:21
10月28日中西医高手zhujie在Q群中分享了他治疗自家的小朋友的一例医案。
因为喝了营养快线食积导致的呕吐下利。
算是现在常见的小儿急症了。
分享如下:
我家娃娃到他姥姥家去住几天,电话告知,天气变冷,受寒了,呕吐,下利,电话告诉用葱豉汤,吃了仍吐,一夜吐4次,下利一次,只要一吃东西就吐。
今日过去,以为胃肠型感冒,路上买了桂枝汤加葛根,到家见正喂米粥,喂完1分钟就吐了出来,无精神,问有汗没有,姥爷说盖被子会有汗,体温不高,此时小娃便便,水屁同出,动静很大,心中疑惑不是桂枝汤证,摸脉数,滑利甚,考虑是食积伤食,脉滑为积(痰,湿,水,气,火,血,孕,瘤都是积,也都会成积),再问口气,臭,予大黄20炙甘草5枳实1厚朴1煮水喂约20毫升,须臾吐出药汁,又吐出白色奶状物,闻气味象营养快线,吐尽后要喝水,喂葡萄汁兑开水约100毫升,未吐,然后要吃饭,给米粥小菜,尽一碗,睡去。
现在睡的正香。
这病如果到医院,不用说,挂水点滴,补充液体糖分盐分,还要加抗生素,蒙脱石剂收敛大便,乳酸菌制剂服用对付腹泻,有的还会给小儿醒脾补脾利消化的药,针对呕吐还会给654-2,胃复安,如果我用西医治疗,不会用抗生素,会只给肠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西沙必利,但是不能保证将积食排掉,而且要让她再泻几次,还要用蒙脱石收敛大便。
现在用中药,一剂就行,还大大减少肝肾代谢药物的负担,而且少受了很多罪,因为小儿要打头皮针,血管不好找,有的还要剃掉一些头发,真是折腾小孩又折腾大人。
现在真是体会到古人所说的“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另小儿桂枝汤不加姜或少许加姜,因为小儿是娇脏,加一些淡豆豉,或是黄豆养中就行。
问小娃姥姥,吐前玩乐确实喝了营养快线,还喝了不少。
另外老人喂孩子就是希望吃的越多越好,最易伤食。
第二天后续反馈:
我家小娃早上起来,精神好,饭量佳,也没有大便(肚里没食),去了亲子园,中午回来很高兴,也不知天天高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