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合集下载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法1、达尔克罗兹基本情况及影响如何?达尔克罗兹(1865—1950)瑞士音乐家、教育家。

1892年他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大约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

他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

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

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

他前后花了约几十年的时间从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他的艰苦努力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成功。

今天他的方法不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还推广于音乐治疗、残疾与弱智儿童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中,在五大洲都有专门的学校,培养该教学法的教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到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体系研究所"并领导该所直到他逝世。

2、达尔克罗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

因此,要进行音乐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

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首先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以达到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加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学习之能力。

3、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立足于听(音乐),而且是以教师的即兴伴奏为主。

(2)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3)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生平简介
• 全名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 (Emile Jaques-Dalcroze,1865-1950)
• 瑞士音乐家、教育家,在1900年左右提出新的 学说,即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是20世纪 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创始人。
• 在日内瓦音乐学院担任音乐理论教授,主要课 程有音乐史、和声、视唱练耳等,同时从事音 乐创作。
• 让学生按规定的方向、速度行走,听到信号时,改变方 向和速度。
• 让学生随教师即兴弹奏的音乐节奏行走,当教师弹奏的 节奏发生变化,则学生行走的节奏也发生相应变化,以 此逐渐深入。
LOGO
放松、呼吸和纠正工作
• 躺下是最好的放松
• 通过“拔河”游戏来体验紧张与放松
• 站着做放松练习时,全身的各个部位可按教师弹奏的和 弦,依次放松直至倒下。
GO
体态律动
• 是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 节奏训练是体态律动的中心。 • 节奏包括:速度、力度、重音、节拍、休止、节奏型、乐句
单声部曲式(乐段、主题、主题与变奏等)、切分、赋格、 复合节奏等,打破一般人认为节奏只是数拍子的刻板印象。 • 体态律动的训练不注重身体姿势和外表形式,而是着重于对 音乐的体验、感受。
立即变换方式,让教学处于新鲜状态。 • 教师的音乐造诣,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等各方面的“即兴
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 学生不论音乐基础高低、年龄大小,小至三岁儿童,大至音乐
学院的学生及专业演员,舞蹈家,都适合上这种课。
LOGO
达尔克罗兹体系的主要教学内容
• 体态律动(Eurhythmics) • 视唱练耳(Solfege) • 即兴创作(Improvisation)
•拍
接扔接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J.Dalcroze),瑞士音乐教育家。

他于1902年创立了“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学法。

其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审美情感教育,这种目标是通过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不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的过程来达到的。

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及人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反应,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

因此,在音乐训练中,只训练脑子、耳朵或嗓子是不够的,人的整个身体都必须受到训练。

达尔克洛兹在其音乐教育中主要围绕3个方面进行:①韵律体操。

将儿童的身体运动与感觉(主要是音乐的节奏感)和智力经验结合起来。

②试唱练耳。

③即兴表演。

将音乐的即兴创作与儿童的音乐学习结合起来。

达尔克罗兹认为这3个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应综合运用。

比如他教4岁幼儿韵律体操,最初的活动是孩子随着钢琴伴奏,踮着脚在屋里走动,音乐一停止,孩子们就停止走动。

随着孩子的进步,他们能够随着音乐的节拍走路,当音乐的声音大时,孩子走路的步伐就大而且沉重,反之亦然;当音乐的节拍发生改变时,孩子的步伐也随之调整。

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内容的要点大致可以归纳为:①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入门训练;②对幼儿身体各部分协调统一的训练;③对幼儿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协作的训练;④对幼儿放松呼吸和纠正的训练;⑤对幼儿熟悉乐谱的训练,通过很形象的队形变化教幼儿识别乐谱。

⑥对幼儿节奏的训练;⑦对乐谱中小节及小节中重音的训练;⑧对幼儿智慧和表达的训练,通过指挥教给幼儿表达对音乐的体会和感受的方法;⑨对幼儿的练耳的训练是通过动作来进行的;⑩对音乐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要求比较严格,教师要有一定的即兴演奏能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幼儿在活动中汲取素材自己创作音乐,必须使幼儿的身体动起来,必须激发幼儿的思考。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第一次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对幼儿音乐教育体系最独特的贡献。

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 ppt课件

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  ppt课件

❖ 体态律动的训练不注重身体姿态或外表形 式,而是着重于对音乐的体验、感受。
ppt课件
7
1、 律动语汇
(1)原地类型: 拍手、摇摆、晃动、踏步、指挥、 弯曲、转身、说话、歌唱等;
(2) 空间类型: 走、跑、跳、蹦、跃、奔腾、滑行等。
这两种类型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结合成各种形式。
ppt课件
8
律动语汇与音乐符号
ppt课件
15
指挥表达法
❖ 让学生以一种不费力的姿势站着,做一些自由运 动,手随着身体的运动打拍子,他们就会很容易 地显示出速度、力度和弹性的变化。
❖ 让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音调的变化和节奏 打拍子。
❖ 教师随着学生自己构思的指挥动作在琴上即兴弹 奏。
❖ 在听辨乐句时,可把学生分成几组,请一位学生 在前面指挥,按乐句指挥各组的学生朝不同方向 移动或做不同的动作。
❖ 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史、和声、高级视唱练耳 等课程,同时从事音乐创作活动。
❖ 1910和 1915年,先后在德国赫勒劳(Hellerau)及在 日内瓦建立了雅克-达尔克罗斯学校,上过他的课程
的名人包括英国的剧作家萧伯纳德及现代舞舞蹈家 马莎葛兰姆 。
ppt课件
2
达尔克罗兹:理念的形成背景
❖ 发现学生对于正在聆听的音乐普遍缺乏情 感共鸣,不能感受和体现音乐的美感;演 奏技巧与内心音乐感受之间严重脱节;书 面符号与实际音响的分离,技术与艺术的 割裂;形成学生的音乐素养较为琐碎而片 断,缺乏流畅性、创造性和表现力。
ppt课件
5
三、达尔克罗兹:主要教学内容 及其教学方法
(一)、 体态律动 (Eurhythmics)
(二)、视唱练耳 (Solfege)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1、达尔克罗兹基本情况及影响如何?达尔克罗兹(1865—1950)瑞士音乐家、教育家。

1892年他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大约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

他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

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

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

他前后花了约几十年的时间从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他的艰苦努力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成功。

今天他的方法不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还推广于音乐治疗、残疾与弱智儿童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中,在五大洲都有专门的学校,培养该教学法的教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到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体系研究所"并领导该所直到他逝世。

2.达尔克罗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人通过自己的动作把内心的情绪转化为音乐,人体本身就是一件乐器。

所以,进行音乐训练,仅仅训练耳朵、声音、手指等是不够的。

一定要练好人的姿势、体态和各种肢体动作。

教孩子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

首先要激发他们进入制作音乐的激情,把对音乐的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从而唤醒他们的自然本能,培养对人体极其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和谐,使他们的感觉更加细腻敏锐,使孩子更加健康活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3.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立足于听(音乐),而且是以教师的即兴伴奏为主。

(2)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3)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

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

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

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一、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著名的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

这个已有将近上百年历史的音乐教育体系对20世纪后来相继出现、形成的各种音乐教育改革的思想、体系都具有深远影响。

达尔克罗兹方法能教给孩子们理解复杂的韵律。

听到音乐时,孩子们会随着节奏起舞。

通过统一调动其视觉、听觉、感觉,并随音乐而动,孩子们会得到完整的音乐体验,同时孩子们还需要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力。

达尔克罗兹的教育原则也构成了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的基础。

达尔克罗兹还强调即兴活动在创造性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即兴活动是即时作出音乐表现、音乐判断的创造性音乐行为。

在即兴创作或表演中,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灵敏的反应能力和流畅的音乐思维。

要对同时出现的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等问题给以权衡和处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听觉判断、灵敏性和创造性。

这项学习内容体现了音乐学习的本质,也体现了音乐教育对人类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作用。

今天的即兴创作已不仅仅是在钢琴上的即兴作曲,它已经成为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伴随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培养想象力、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

即兴的音乐活动可以始自孩子音乐学习的第一天。

活动中,成人要善于启发、诱导,使孩子进入状态、引发兴趣,最终使他们能够出于自发、自然的情绪创造出自己的想象、表现,这是即兴音乐活动的目的。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即兴的音乐活动在孩子音乐潜能开发训练中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 1988年,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在全世界进行了测试,来评估14岁孩子的科学水平。

结果位居前3名的国家分别是匈牙利、日本与荷兰,这个成绩正是得益于这些国家从幼儿园到高中,音乐训练一直是基础课程的一部分。

这也促使美国在2000年修订教育法案时也将音乐课程作为基础课程的核心学科之一。

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国外闻名音乐教育体系要紧有: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这三大音乐教育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入我国的,并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开展起到了专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招教笔试考试中时常出现此考点。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介绍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1865-1950)出生于维也纳的瑞士籍闻名音乐教育家。

幼年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

他曾先后在日内瓦、奥地利、巴黎等等随当时有阻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学习,并积极参加各种演唱、戏剧、指挥、作曲、钢琴演奏、诗词创作等艺术实践活动,这对他后来艺术教育思想的形成、教育方法的创新发下了根底。

1890年达尔克罗兹在担任音乐学院教授时惊异地觉察:学生们尽管有高超的演奏技巧,然而普遍缺乏音乐的情感反映,无法感受音乐的美感。

达尔克罗兹认为这些问题反映出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音乐理论与实际音响、音乐相分离;技术的练习与艺术的表现相割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通过研究觉察,音乐中的快慢、强弱、有规律的节拍运动这些音乐元素能够通过身躯来感受,节奏与律动最能够激发、唤起人们的感应。

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自19起受到国际上的欢迎和确信。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体态律动,教学内容由三个局部组成: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

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是指教学中通过人的肢体反映,结合唱歌和听觉训练获得对音乐的积极体验,通过肢体运动,把肢体当做乐器,将人的内在情感转化音乐的形式表白出来的方法。

达尔克罗兹教育观念认为,每个人先天都具有一种音乐制造力量和开展潜质,对音乐的感悟、体验与理解是人类生存与成长的全然方式之一。

音乐教育应该能够唤醒人们的天生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使艺术情感的体验、表白更为细腻、敏锐。

音乐中的技巧仅仅是艺术表现的一个手段,音乐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全面开展人的音乐能力。

因此,音乐教育应该达及人的感受,阻碍人的精神,使人的情感世界充实和丰富,形成良好的品行和情趣,终身喜爱音乐。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主要形式: 主要形式:
即兴演奏 即兴演唱 即兴问答 即兴指挥与表演
四、总结
达尔克罗兹的贡献: 达尔克罗兹的贡献:
第一次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同时确立了身体运 第一次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同时确立了身体运 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同时确立了 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教学中,往往首先让音乐刺激学生的听觉, 在教学中,往往首先让音乐刺激学生的听觉, 使之产生印象、感觉,再以动作表现音乐。 使之产生印象、感觉,再以动作表现音乐。以身体 动作作为联系音响与符号的纽带, 动作作为联系音响与符号的纽带,作为感性通向理 性的桥梁, 性的桥梁,最后通过音乐符号使感性体验转化为理 性知识, 性知识,并用即兴创作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音乐实 践活动。 践活动。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
1865-1950) (1865-1950) 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自幼学习音乐,曾先后在日内瓦、 -- 自幼学习音乐,曾先后在日内瓦、 维也纳、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音乐。 维也纳、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音乐。 1892年应聘在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 -- 1892年应聘在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 音乐史、和声、视唱练耳等课程。 音乐史、和声、视唱练耳等课程。 授课期间创建了“体态律动”教学法, -- 授课期间创建了“体态律动”教学法,开辟了音乐教育实 践的一个新领域。 践的一个新领域。 在别人资助下, -- 在别人资助下,先后在德累斯顿和日内瓦开办学校专供其 训练、研究,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 训练、研究,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 一生作有多部歌剧和小提琴协奏曲等,主要著作有《节奏、 -- 一生作有多部歌剧和小提琴协奏曲等,主要著作有《节奏、 音乐和教育》 体态律动、艺术和教育》 音乐和教育》、《体态律动、艺术和教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本情况
达尔克罗兹(1865—1950)瑞士音乐家、教育家。

1892年他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大约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

他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

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

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

他前后花了约几十年的时间从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他的艰苦努力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成功。

今天他的方法不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还推广于音乐治疗、残疾与弱智儿童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中,在五大洲都有专门的学校,培养该教学法的教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到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体系研究所"并领导该所直到他逝世。

教育思想
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

因此,要进行音乐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

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首先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以达到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加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学习之能力。

主要特点
(1)立足于听(音乐),而且是以教师的即兴伴奏为主。

(2)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3)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

(4)教师的音乐造诣,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等各方面的"即兴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
的效果。

(5)学生不论音乐基础高低,年龄大小,小之三岁儿童,大之音乐学院的学生及专业演
员,舞蹈家,都适合上这种课。

基本内容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基本音乐课大致相同,只是不以讲授为主,而是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

一开始就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音乐进行必须反映其断、连等典型特征,动作应有乐感。

如;"走"的练习;一般从教速度开始,让全班学生按规定速度走路或摇摆,然后加上喜、怒、悲、惧等感情,速度不能改变。

还要探索不同的方向感,如向前、向后、向右等。

探索紧张和放松的感觉,想象在水中,泥沙中划动臂和脚等。

探索不同的走路方式,如并跳、跑跳等,启发学生想象。

组成
达尔克罗兹体系的教学实践是由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三部分内容组成。

尽管体态律动由于其独创性和科学性早以被人们公认为是卓有成效的音乐教育手段,并成为独立的学习领域。

但是,达尔克罗兹本人更愿意把他的音乐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他在〈节奏运动、视唱练耳与即兴〉一文中指出;节奏运动,视唱练耳与即兴的音乐活动是"音乐教育中三个重要的分支,认真研究这三者的基本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要求学生把身体作为乐器,把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体态律动不同于舞蹈,它是以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时值变化,以培养学生利用听觉获得轻松、协调自如得节奏感为目的。

体态律动的动作一般分为原地动作和空间动作两类。

原地动作包括;拍手、指挥、摇摆、弯腰、说话、歌唱等;空间动作包括;走、跑、爬、蹦、跳、滑等。

这些动作可以和身体的高、中、低位置结合,也可以用身体的头、身、臂、手、脚等各个部位,与歌声的动作、体感、表演等相互配合,以表示不同的节奏、旋律、和声、复调、曲式等。

总之,身体的各个部分有如乐队中的各个乐器声部一般。

但必须注意动作的整体性,并要按照预备、起奏、延续、恢复四个步骤进行练习。

视唱法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包括一系列的视唱练习,通过练习,训练耳朵,身体与语言、歌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这种视唱法与一般的不同。

它先采用一线谱,通过读,唱音名来认谱。

后按等时值读每个唱名,再练习以不同速度或临时用教鞭指谱视唱法。

视唱最先练习c自然大调音阶,用节奏上的变化使音阶成为旋律,并要求上行时唱渐强,下行时唱渐弱。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培养方向是多方面的其内涵亦是极其丰富的。

它不仅对儿童有极为重要的启蒙作用,而且可以不收年龄限制,在各种年龄和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中都可有效地运用。

这种方法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对全面开掘出学生们的音乐才能,促进其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师条件
体态律动学教师必须具有即兴创作的才能。

他(她)即兴创作的音乐必须能训练、支配、指挥和促进孩子们的动作。

在钢琴上即兴创作需具备六项条件;(1)准确的听觉力;(2)发明唱和演奏旋律的能力;(3)当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调(换调)为旋律伴奏时,要协调;(4)准确的视奏;(5)熟记许多童谣,民歌和作为例证的或有戏剧性效果的其他曲调;(6)用音乐的声音再现孩子们动作的节奏和为孩子们即兴设计动作、音乐的能力。

课程原则
(1)必须使孩子的身体从事工作;
(2)必须激发孩子的大脑去思考;
(3)必须运用从孩子们自己在运动中汲取的素材创造一些非常简单的音乐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