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都》有感

合集下载

古都读后感(精选8篇)

古都读后感(精选8篇)

古都读后感(精选8篇)古都读后感(精选8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都读后感(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都读后感1断断续续读了川端康成的《古都》,喜欢得立刻又读一遍。

正如李渔谈到女人之美在“态”,这本书也写出了“态”,无论是女主角千重子,还是家人,乃至整个京都的风貌。

试想和服职人的千金,行走在樱花杉树,阵雨细雪之间,是何等的画面。

然而书中既没有描摹衣香鬓影,也没有诗词歌赋的咏叹。

不仅是以自然为美,更是以美为自然。

就像书中人苗子所说的:“千重子小姐很擅于梳头,所以她的头发一直这么好看。

”没错,就是这样,旁人认为出众的事物,在这里一直这么美丽,成为一种习惯。

此外,吸收了西洋元素的新衣带和稍嫌朴素的和服,看似不够美,缺乏古都味道,却正是通身之美的点缀,就像调味料。

美人既非浓妆艳抹,也不粗服乱头。

就这样自然地美着。

川端很赞赏三岛由纪夫的《春雪》,誉为“现代的《源氏物语》”。

但那书就像一捧晶莹欲融的春雪,美得有些刻意。

主角对感情的态度也让人遗憾。

《古都》则是美中有平和。

千重子的亲切,苗子的谦逊,父母的慈祥,三位追求者深情又有礼,让人感觉他们无论怎样组合,都能幸福地生活下去。

用本居宣长的话说,这些人都“知物哀”。

开头的紫花地丁体现千重子对身世和亲情的思索,中间杉树林体现苗子清幽纯朴的心境,都是很优美的。

最后苗子在晨雪中飘然而去,尤为迷离。

姐妹相知能否相见?两位少女花落谁家?都没有最终答案,让书中人和读者都很牵挂。

但这种微妙的惆怅也是很有滋味的,正如紫花地丁和杉树的寂寥是很美的。

以沧桑男子之笔,写娇柔少女,写得这样好;以娇柔少女之事,写沧桑古都,写得这样好。

川端康成真是大手笔。

此外,就像贾政说的,并不堆砌光彩晶莹等字眼,以清淡悠远的手法写出,才是古都风味。

古都读后感2“夏季昼长,尚未到夕阳晚照的时分。

还不是一抹寂寞的天色。

《古都》读后感7篇

《古都》读后感7篇

《古都》读后感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都》读后感7篇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作品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从而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古都》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川端康成《古都》读后感

川端康成《古都》读后感

川端康成《古都》读后感
川端康成的《古都》是一部富有禅意的作品,通过描绘京都这座古老城市的人和事,揭示了生活中的无常和变化。

在小说中,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京都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阅读《古都》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人性的深刻领悟,以及对时空变幻的敏锐感知。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都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让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有了新的思考。

通过《古都》,我深深体会到了生活的无常和变化,学会了用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世事的起伏,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这部作品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和美好,也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该如何前行。

总的来说,川端康成的《古都》是一部充满着哲思和禅意的作品,让人在沉静的文字中感受到生命的深刻意义,启发人们用一颗宁静的心来体验生活,感受生命的真谛。

古都读后感

古都读后感

古都读后感古都,这个词汇总会让人产生一种神秘而古老的联想。

古都是指有着悠久历史、丰富文化传统的城市,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人们心中的文明瑰宝。

读到关于古都的文字,总会让人感慨万千,对于古都的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古都的魅力首先体现在其悠久的历史。

这些城市往往拥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了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更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在古都的街道上漫步,往往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积淀。

每一块石头、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古都的历史记忆,让人不由得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勤劳。

古都的文化传统也是其魅力所在。

这些城市往往是文化的摇篮,培育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才,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无论是古代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还是民间的传统习俗、民俗文化,都是古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到关于古都的文字,往往能感受到这些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让人对古都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古都的风土人情也是其魅力所在。

这些城市往往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每一个古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景和人文景观。

在古都的文字中,往往能感受到这些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人情味,让人不由得对古都的风土人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古都的魅力不仅仅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综合体,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这种精神是对古都的热爱和敬畏,是对古都文明的传承和发扬。

读到关于古都的文字,往往能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和魅力,让人对古都有了更深的情感和情怀。

总的来说,古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人们心中的文明瑰宝。

读到关于古都的文字,往往能感受到这些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力量,让人对古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古都,传承古都的文明,让古都的魅力永远闪耀。

读川端康成的《古都》

读川端康成的《古都》

读川端康成的《古都》作者:游文英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4期水在石隙之间,静静地流淌,听得汩汩之声,知其将要流到更深之处。

当美也如此沉静,如川端先生的《古都》,便也能洗去尘世的浮华,让人于纷杂中偶获片刻的宁静。

川端先生生于京都的大阪府,幼年便失去了父母的疼爱,生活孤独、忧郁,但他深爱这承载着他痛苦与回忆的土地,当都城的静美、古雅渐被现代工业的喧闹所取代时,他劝好友东山魁夷画一下京都清秀的风景,当东山画成《东洛四季》后,川端写信给东山:“我在病房每次看到你的画,就觉得春光照到了身边,画中杉树的绿色也会发亮。

”但在流逝的时间里,美好的生命在静静的流逝,古雅的传统也不可挽回,似乎一切都已如静美的秋叶在宁静中消逝,是那样的沉寂,那样的“虚无”。

或许这“无”便是川端先生认为的最大的“有”了。

于是在《古都》中,便有了那颇具神性的文字绘成的诗意淡雅的京都风景;有了那渐行渐远的日本传统风情;有了那恬静柔美、纤细善良的少女;还有那无法诉说的美的极致。

一、文字的细致之美1、紫花地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

”“在树干弯曲的下方,有两个小洞,紫花地丁分别在那儿寄生。

”“上边那株和下边这株相距约莫一尺。

妙龄的千重子不免想到:‘上边和下边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柔弱的生命开出了美丽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了春光的明媚”的欣喜,然而“在这种地方寄生,并且活下去……”更让人怜惜。

让我们也同样疑惑:处于不同境地的生命会否相互认识、相互怜惜?在徐徐展开的画卷中,川端先生用他那纤细的笔触细致入微地描画着:美丽柔弱的千重子走到老枫树下,走进了紫花地丁的生命。

于是,眼前两株小小的紫花地丁,变幻成了千重子和苗子,紫花地丁寄生的命运与孤独的伤感也便成了她们的了。

“老枫树树干上那两株紫花地丁也依稀可见。

花朵已经凋谢。

上下两株小小的紫花地丁大概是千重子和苗子的象征吧?看样子,这两株紫花地丁以前不曾见过面,而今晚上是不是已经相会了呢?”小小的紫花地丁,终于相见、相识了。

读《古都》有感

读《古都》有感

在寂静中开始,在寂静中结束读《古都》有感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2016101105 姓名:王倩仪不知道有多少人对古都感兴趣呢?我喜欢带有古色古香的城市,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古都就犹如一个特别的存在,有它独特的美丽和吸引力。

自从看了川端康成的《古都》后,更加对书中所描写的那个叫京都的城市有兴趣,更加对这个地方心驰神往。

《古都》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晚年于1962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书中描写的古都就是如今日本的一个名为京都的城市,这部作品是作家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具有崇高的文学价值以及历史价值。

这部作品运用了细腻、清淡的笔调,描述了主人公千重子和苗子这一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辛酸身世、纯洁爱情以及她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千重子在幼年时期因双亲贫苦而遭到遗弃,被商人太极郎夫妇收留,按照日本传统的老规矩将千重子抚养成人。

但千重子自有意识以来,便对自己的身世有所怀疑,因此促成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

在命运的巧合之下,一日千重子在京都郊外的北山遇到了跟自己相像的一位当地少女,她发现正是自己的孪生姐妹。

身为养尊处优的小姐的千重子与单纯朴实、自食其力的苗子跨越彼此社会地位的悬殊,和睦相处。

但由于两人的外貌惊人的相似,由此生成了许多阴差阳错的误会。

在《古都》这部小说中,描写了四季节庆的盛典趣事,还包括精美的神社佛阁、工匠荟萃的古老街道、亭台楼阁、植物园内的种种风物,作者都用细腻的笔触精心描绘着,整部作品充满着浓郁的日本传统文化的气息,给读者再现了当时京都的风貌气息、古风名胜,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从中可以感受得到作者对日本传统文化之美以及对其深入骨髓的眷恋。

故事在寂静中开始,又在寂静之中结束营造了一个浓重凄清的意境,甚至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有点厌恶世俗的情感。

结合《古都》的创作背景和发表时间,当时作者正处于二战日本战败之后,被美军占领的时期,美军将美国的文化及其生活方式传入日本,对日本传统文化造成严重的冲击,甚至日本的传统文化遭到衰落,这让作者感到非常痛心与可惜。

古都观后感

古都观后感

古都观后感引言古都,是历史长河中曾经辉煌一时的都城。

它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风貌。

近日,我有幸游览了古都,深深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与神奇。

本文将从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以及人文景观等多个方面,分享这次古都之旅的观后感。

丰富的历史建筑在古都的街头巷尾,到处可见雄伟壮丽的历史建筑。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首先,我参观了古都的皇宫。

皇宫是古都的象征,它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每一个雕刻、壁画都展现出无比的工艺和艺术品质。

走进皇宫,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古代帝王居所的盛景。

其次,我游览了古都的寺庙和庙宇。

这些寺庙、庙宇由于历史的沉淀,都散发着一种祥和的氛围。

庙宇的建筑造型千姿百态,雕刻精美,它们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人们心灵寄托的归宿。

除此之外,古都还有许多古老的城墙、街巷等历史建筑,它们无一不让我惊叹不已。

这些历史建筑的存在,让我感受到了古都的厚重和底蕴。

文化传承的价值古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传承,每一个历史建筑、每一处人文景观都散发着这种独特的价值。

首先,古都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其历史建筑中。

这些历史建筑凝聚着历代先贤的智慧和勇气,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瑰宝。

通过参观这些历史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的成就,反思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其次,古都的文化传承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创作等方面。

在古都的街道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手工艺品、乐器演奏、传统服饰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古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寻找文化的烙印。

人文景观的美丽除了历史建筑和文化传承,古都还拥有许多令人心驰神往的人文景观。

首先,这里有美丽的自然景观。

古都的自然风光优美宜人,山水相映成趣。

无论是湖泊还是山川,都给人一种恬静祥和的感觉。

在这片美丽的大自然中漫步,仿佛回到了最纯真的时光。

其次,这里还有独特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在街头巷尾,可以看到人们身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庆祝着各种传统节日。

川端康成古都读后感

川端康成古都读后感

川端康成古都读后感川端康成古都读后感(一)读川端康成的小说,最令我影响深刻的不是冷艳的《雪国》,也不是哀婉的《千只鹤》。

而是那一篇少有言论提及的《古都》。

在每一个无限悠长美好的下午,我都会给自己泡一杯暖茶,然后从书架的一隅拿起那本《古都》。

轻轻拂去表面一层细软的灰尘。

再次走进那个,每每让我午夜梦回的暖热的梦境。

《古都》讲述了佐田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相离、相遇、相知、相认,最后又相离的凄楚动人的故事。

由于家庭贫困,千重子从小被生父母抛弃,幸运的是她被心地善良的绸缎批发店老板夫妇收养,从此就生长在较为富裕的家庭环境中;而妹妹苗子在父母去世后,被收养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在山中村落里做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千重子无时不在挂念着自己远方的未见面的双亲。

在京都北山的杉树林和在传统节日“宵山日”上千重子终于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后,无微不至地关怀妹妹,全心全意地为她的前途着想,并且希望苗子来到城里与自己一起生活。

在一个夜晚,苗子来到了千重子家,但成长在截然不同的家庭环境、命运迥异的姐妹俩无法改变宿命的安排。

苗子知道自己贫民的身份不允许她这样做,为了不影响姐姐的生活和爱情,在和姐姐共度了“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宿”后,苗子踏着冬日夜里下过的细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千重子倚着格子窗默默地目送着妹妹远去,此时,安睡的小街上一片洁白、寂静。

这便是《古都》全部的故事情节。

有时候,当我徜徉于书中美丽的仿佛不真实的场景,比如那座古风典雅的小城,拥有纸窗格子的店铺,繁华的寺庙、旧神社;比如那树春风中如裙摆飘动的红色垂樱,那隐淙淙泠泠的溪流,漫山遍野如同霞海的枫树叶,高大挺直的北山杉;还有那些繁盛的节日:火节、曲水宴、祗园节…………以及节日里盛装出行的人们,有花枝招展的年轻艺伎和舞女,扮相可爱的童男童女,和更多的平凡的却又那么独特的小城居民…………每当此时我都会迷醉,醉于每一个华丽的细节。

于我,《古都》是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美的。

只不过,那美,不仅仅是一种来自异国他乡的令人着迷的文化美,更是一种人格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古都》有感
《古都》一书是川端康成的末年之作,相较于我所看过的作者其他小说,我更喜欢这一本书,它借由京都在战后的人事内外的情事纠葛,失散双胞胎姐妹的离合情怀,男女的爱恋,传统的媒妁婚姻,并配以日本传统祭奠所表现的内在拘谨心理意识之外显,而透露出日本文化的物哀、风雅、幽玄的独特美感。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一对孪生姐妹悲欢离合的际遇。姐姐千重子出生后,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无力抚养,即遭遗弃,幸而为一家绸缎批发商所收养,成为一个富家大小姐。她优美文雅,勤劳,节俭,善良,完美地体现了日本旧时妇女的一切优良品质,同时又赋有少女细腻的心理,春花秋叶,使她联想到大自然的永恒,生命的无限;高耸的北山衫,使她感悟到为人正直之道。而妹妹苗子,虽然未被父母抛弃,然从小失去父母,孤苦伶仃,长大后自食其力,到山上种植北山杉,她就如同挺拔俊秀的北山杉,当雷雨来袭时,在杉树林里无可遮蔽的情况下,毫不顾惜自己以身体庇护姐姐。为了不影响姐姐的幸福,宁可远遁深山僻壤,表现出动人的姐妹之情好美好的情操。作者以大枫树上的两棵紫花地丁,比喻孪生姐妹的命运:咫尺天涯,虽相见有期,但始终难以聚合,姐妹二人几度相逢,却因境遇不同,实难一起生活。千重子自觉人生孤寂,苗子自感身世凄凉,这种无力抗拒的命运,加上少女的多愁善感使得整个小说都带有浓浓的抒情气息和淡淡的诗意的朦胧感伤。
小说的主题与其说是写两姐妹的命运不如说作者刻意想表现京都的风物人情,古都也指京都,它历史悠久,常为日本的建都之地,优美的自然景色和四时风物,足可代表日本山河的妩媚秀丽。借助了生活片段的景象,去抚触古都的自然美、传统美,即追求一种日本美,所以全篇贯穿了写风物,既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契机又为人物的塑造和感情的抒发创造了条件。它将人物的纯洁感情和微妙心理交织在京都的风物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了男女的感情而突出其既定的宣扬传统美,自然美和人情美的题旨。我们可以跟随小说中的人物寻访京都的名胜古迹,欣赏平安神宫的樱花,嵯峨的竹林,北山的园杉,青莲院的楠木,领略一年一度的祗园会,时代祭,伐竹祭,鞍马山的大字篝火……小说好似京都的风俗画卷,使人能体味到日本民族的传统美。
都说川端康成以继承日本的美学传统自诩。日本自古以来便注重“幽玄”之美,含蓄之趣,读完觉得余味悠长,韵味深重。《古都》一书便可看出作者用现代人的感受,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自由飞动的联想。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古典韵味。小说中有几样事物经常出现,一个就是和服的腰带。另一样就是北山杉。千重子的养父所经营的传统绸缎店渐渐走向衰落,然而他更喜欢的却是设计。千的母亲总说他设计的和服太过素雅,但是偏偏千重子很喜欢穿。他父亲因为他母亲的一句话毫不犹豫地撕了一块上好的绸缎,亲身设计腰带并请手织店代为织出来。手织店老板的长男大野秀田也是千重子的爱慕者,他偷偷设计了两条腰带准备送给千重子,然而,恰巧的是他遇上了刚刚找到姐姐的苗子,大野秀田将她误认为是千重子,征得“她”的同意织出了那两条腰带。当他终于知道自己认错了人,并找到苗子兑现诺言时,那两条腰带便也之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那栩栩如生的北山杉不仅征服了苗子,也让读者叹为观止。可惜的是,苗子接受了他的腰带却拒绝了爱慕姐姐的他得追求。而在文中占了很大篇幅的北山杉,也被赋予了多层了涵义。北山杉既象征着苗子,同时也见证了她们两姐妹的感情,千重子第一次看到整片的杉树时极为震惊和赞赏,她认为人就像杉树一样,得到好的修整就能长得挺拔俊秀。这些无不把日本传统与现在融合在一起,于是尽管我们离那个年代想去久远却仍然很容易接受并喜爱上它。
我们无法说这是一部悲剧还是一部喜剧,碍于门第观念故事的最终,苗子仍未能与千重子生活在一起,而千重子也在传统的媒妁之言下与同业大店的长子水木龙助相亲,招赘其入门,想借助他的能力振兴自己家的绸缎店。然结果如何,大家都不知道因为故事随着那个下雪的清晨苗子的离开就戛然而止了,只能说京都仍是那个京都。也许这就是川端康成的风格,日本的文学大师何其只有他一位,然相较于村上春树的华丽,三岛由纪夫的暴烈,芥川龙之介的晦涩,川端康成的文字就显得格外的细腻清新,他那带着淡淡忧伤的笔调让我们一下就走进川端康成的文字世界。
该小说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朴实,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如千重子,在她的身上我们也丝毫看不出一点浮华所在,她帮助母亲做家务,劝小工大胆地吃饱饭,穿父亲设计的素雅的和服,以一种毫不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一幕幕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这也正是我喜欢古都最大的原因。淡淡地、慢慢地事情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生活也就在那美丽的京都一角随着四季的变换而流逝着。尽管说这本书描写的是战后的日本,但给人的却是一种平和的、幽静又带着淡淡伤感的氛围,裹着传统的气息,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个生活随笔,不悲不喜,不经任何加工与修饰,就这样自然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