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培总结:在历练中成长
2018 国培总结

2018国培乌兰都兰中学理科班坊主工作总结丁万帮自2018年11月参加“国培计划”以来,时光飞逝,“国培也降下帷幕。
培训期间我有幸成为中学乌兰都兰理科班辅导教师,在此感谢研修网老师不厌其烦的答疑,向辛勤工作的专家、领导、积极上进的学员,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在这些日子里,犹如春风化雨的“国培”指引着我们一路高歌远航,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希望,让我和我的学员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培训即将结束之际,对我班“国培”情况进行总结,不当指出,恳请专家、领导、学员批评指正。
国培计划(2018)”青海省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工程于2018年11月14日正式开始以来。
青海省海西州中学乌兰都兰理科班工作坊的学员积极参加培训,交流学习。
截止2019年3月20日,参加培训学员56人,参训率99.93 %,学习率为99.54 %,合格率96.03%。
学员顺利完成了2018国培学习任务。
目前学员学习完成主题是“研修作业,个人研修计划、创新教学活动”,本次培训共需要观看视频1200分钟、完成各项作业,参加讨论活动。
一、辅导工作心得与体会:当辅导员是不容易的,是辛苦的,但我从中也体会到了当辅导员也是快乐的。
首先明确了辅导教师的职责,能够进行网上学习,了解熟悉课程内容,把握本次“国培”的要点和重点;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保障承担和胜任“国培”的辅导工作;坚持网上研修,与学员老师一道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交流,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反思,耐心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认真做好辅导、指导、服务工作,掀起了一股学习、实践、交流、探讨的热潮。
负责网络班级组建,网络班会开展,提醒学员学习进度,批改作业,点评研修,激活并引导班级论坛开展,搜集信息,传达项目办阶段精神,编辑班级简报等。
作为辅导员的我,一方面深感责任重大,另一方面又对此次培训充满着期待。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要不断完善自己,做一名优秀的辅导员。
2018年度国培研修总结

2018年度国培研修总结有幸参加了2018年的国培,人到中年,俗事缠身, 工作家庭哪头都不能丢,但我深知此次国培的重要性,所以挤出少而又少的空余时间,认真培训。
听专家讲课,与同仁交流,发帖评论,作业总结,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经过数天的付出,培训总算接近尾声,回想起来,此次培训真是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感触之一: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充电,更换白己的理念和知识结构,否则便会落伍。
一个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先进的理念,才可以引领学生步入成人成才的大道,否则便很难胜任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感触之二:教育是爱的事业,教书育人必须付出爱心。
感触之三:只要付出,就有回报,教育事业也是如此,教学工作更是,就拿本次国培来说吧,刚开始,我总以为完成国培任务很难,但通过努力,不仅顺利完成各项培训,完成所有作业,而且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也算是回报吧。
反观此次培训,的确收益不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听取专家们的讲座,获取了不少先进的教学理念,消解了白己多年来一直困惑的一些问题。
特别是余XX教授讲的〈〈有效教学的反思和超越》里面提到了教育的人文主义情怀,人本主义意识,学生快乐至上,健康至上等理念非常值得值得肯定和赞赏。
我们许多教师在白己的教育生涯中就忽视了这些问题,一味的追求成绩和分数,结果适得其反,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其次,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手段和技巧,比如,以前也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其中大部分课件和资料都是通过网络下载,并不会白己亲手制作。
网上下载的课件使用起来往往不能得心应手,一直想学习其制作方法,但由于种种因素,一直未能如愿。
听取了熊XX和李XX两位老师的〈〈PPT制作与运用》之后,通过白己亲手实践,真正掌握了PPT 制作的方法,今后在教学中使用,方便多了。
其三,通过听取蔡XX老师主讲的〈〈教师礼仪》,使我明白一个教师在具备高尚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结构,高超的教学艺术之外,还须懂礼仪注意白己的职业形象。
国培计划2018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2018)”研修培训心得体会远程研修为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远程培训,聆听各位专家讲座让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
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在培训过程中,我收获颇多,总结如下:一、远程研修让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在这次远程培训中,我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也取得丰硕的成果。
从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以之来充实自己。
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白板的应用,音视频的插入,资源的查找及应用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1、积极认真的观看视频学习,完成了必修课,选修课,撰写研修日志,上传个人资源,发表了研修反思,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参与了互助研讨及特色活动,按时完成教学进度。
共享资源微课程,圆满完成了研修学习任务。
2、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设计,参与小组磨课和课例研析,发帖回帖多次。
二、研修让我开阔了视野,扩展了见识我勤恳地研修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 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
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
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积极地发表文章和评论,上传的教学资源值得借用,方法行之有效、适合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及思考。
这一段时间学习下来后,看看其他老师的作业、评论、文章;看看课程专家的指导,我深深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在以后的随时研修中,我还会认真的观看视频资源、课程文本、拓展资源,努力从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以之来充实自己。
2018国培计划个人总结

2018国培计划个人总结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国培计划,也很感谢这个平台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此次培训中,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制定了个人的研修学习计划。
以个人学习计划为前提,我循序渐进地展开了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倾听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观摩了优秀教师们演绎的优质课堂教学,同时,我也认真做了一些课堂笔记,力争将重要的内容记在笔记上、领会在心里、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无论是从教师的专业涵养与素质,还是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我都有了一个全面的、崭新的认识。
对于本次培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收获。
一、站在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角度,我体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的韵味和涵义,明白了教师礼仪的方方面面,领略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标准要求,感悟到了师德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伴随种种的感悟和体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以教师的专业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我相信我会越来越有老师范,越来越有老师气,越来越受学生的青睐,并且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
二、从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方面来谈,专家与学者们的讲座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感谢各位专家与学者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异彩纷呈。
正是这些大家们的无私成就了我们,使众多的一线教师在教学探索“摸爬滚打”的过程中,找到了方向,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通过听讲座,观看经典的教学案例,我的专业知识有了量的增加,我的专业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点”。
在这一模块的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整体把握教材,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自己的主题,然后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挖掘单元主线,拟定总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为单元中各课时,各版块做到为整体教学创造条件。
从单元到课时,从整体感知到不同课型,从教学生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不同能力方面,都清晰了目标,获取了更多的方式方法。
2018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2018 国培学习心得领会2xxx 年 11 月 9 日—— 23 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学习。
第一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时机,此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玉不琢,不行器。
人不学,不知礼。
”此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长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
每日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分的,由于每天都要面对不一样风格的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一样种类的讲座,每天都能感觉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一、时机难得,学习氛围浓重。
关于踏入特别教育领域不到四年时间的我来说,好多时候让我感觉茫然,感觉一筹莫展,而此次培训学习如同为我翻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爽朗。
参加此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时机,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变换,仔细、虚心、诚心地接受培训,态度正直、学习专注,老师们都能聚精会神,聚精会神,仔细的倾听和记录,实时达成作业,迫不及待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
大家都感觉时机是这样的难得,学习氛围十分浓重,忧如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奇光异彩,讲座全面系统。
固然只有短短的十四天,但这十四天里,让我感觉到了一个全新的教课舞台。
郑州师范学院每日为我们安排了风格不一样的教授,每日都能听到不一样种类的讲座。
时期总合听了 21 场专题讲座, 1 次特校观光——实践基地听课、评课、沟通, 3 次互动沟通, 2 次拓展训练, 2 次中原文化体验。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巧地体此刻我们的眼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取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奇光异彩。
第一堂课上,“很快乐认识您,您在我心中很重要。
”这句话,让我们很快就融为一个集体。
不论是这些报告仍是讲课,都让人耳目一新。
博导风趣风趣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课风采,令人高峰仰止。
他们对智障少儿的心理剖析与教育、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与技术以及他们的特教理念,都给了我深深地震惊,他们讲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照鲜亮的教课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8年教师国培学习总结

2018年教师国培学习总结2018年教师国培学习总结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18年教师国培学习总结首先感谢进修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参加“晋江生物国培”活动;其次也要感谢学校对于我们生物备课组参加“国培”在各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最后还要感谢进修学校谢惠燕老师、晋江生物国培负责人肖本均老师、我校教科室主任郑军霞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中学生物老师,通过这次“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不仅使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
而且有幸聆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
多位教育名家、优秀教师的讲座、课堂实践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使我开阔了眼界。
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在以前的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一切以教学为中心”。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的主宰者。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符号。
通过培训,使我真正认识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重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才是重点,因此教师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法指导者。
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应当引领并配合学生去积极探讨和学习,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目的。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也要由传统的被动的“添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去探究与思考。
过去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必须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多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视频领略了各位专家学者来自学术前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阐述,无论是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
众多专家、优秀教师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当看到特级教师们上课时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我想这些都是他们平日里下功夫、花时间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经验积累,历练了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
2018国培计划研修总结

2018国培计划研修总结简介2018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家培训计划的研修项目。
这个计划旨在加强我国各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通过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和知识分享,为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总结我在2018年参加国培计划研修的经验和收获。
研修内容国培计划研修包括多个阶段和模块,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我所参加的研修主题是XX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以下是我在研修过程中所学到的内容:1.XX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掌握了XX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学习了XX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2.XX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了解了国内外XX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学习了如何获取和分析相关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3.XX领域的实践应用–参观了多个行业的企业,了解了他们在XX领域的应用实践–学习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学习成果在这次研修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成果。
首先,通过研究和学习,我对XX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掌握了XX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这对于我未来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通过了解国内外XX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我对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将帮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把握机遇和挑战,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最后,通过参观企业并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我对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总结通过参加2018年国培计划研修,我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收获了成长和进步。
这个研修项目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平台,让我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
我相信这次研修对于我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的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次研修也增强了我和其他研修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实践项目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
这种团队合作的能力将在我未来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我非常感谢国培计划提供的机会和资源。
2018“国培计划”跟岗学习总结

2018“国培计划”跟岗学习总结2018“国培计划”跟岗学习总结1今年继续参加了“国培计划(2018)”——陕西省(汉滨区,镇巴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进行跟岗学习,学习期间,我们初中英语团队来到“汉滨高中西校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一流的学校。
在学习活动中我遵守学校作息时间,认真跟岗,珍惜这样一次难得地学习机会。
根据要求细致观察跟岗老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感受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特色,深刻体验、领悟骨干教师的教学思想、实践智慧。
通过学习,本人收获颇多,感触颇深。
现总结如下:一、学校办学有特色,是一个能让师生共同追求并享受幸福的地方。
学校积极推崇“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的发展宗旨,以“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示范中学”为办学目标,以“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学生”为办学理念,并落实在学校工作中,学校的办学理念随处可见,张贴在墙上,立在花坛中。
让这种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学校也是这样做的。
学校各项实施完善齐备,个性空间内容丰富,包含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诸多方面。
学校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有漂亮的校园,美丽的假山亭榭,漂亮的书法长廊。
墙上到处可见人性化的标语。
处处充满了教育的色彩,给人以享受。
学生在学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都很爱自己的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耐心教育科学细致,老师和学生同吃一样的饭菜,老师经常和学生泡在一起。
我想有着一支关爱学生的教师队伍什么事情都能办到,什么任务都能完成。
老师之所以能够这样卖力的干工作、能够以校为家的力量,来源于学校科学的管理,人性化的制度,舒服的环境。
首先,学校有非常完善的制度来约束老师,没有制度不成方圆,一个好的制度大家就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序的工作。
特别是在一个人数很多的学校,学校工作才能井然有序的开展和进行。
什么事情都有人去做,所有的事情都有人管有人关心。
其次,学校为老师提供了一个可以公平发展和展示的平台。
在汉滨高中西校区,我看到了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的热情,当一个有价值、有意义、有规模的活动在不断地进行时,就会不断地促使教师不断地鞭策自己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国培总结:在历练中成长
在洛阳参加国培期间,我有幸聆听了洛阳市名师吕晓峰、潘清珠、张艳芬的讲座,了解了他们的成长之路。
他们都是在历练中成长起来的。
张艳芬老师曾参加省优质课大赛获得一等奖,后来又参加国家青年教师大赛获得一等奖。
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挫折?一次次地磨课,一次次地修改教学设计。
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在她的背后有一个团队在支持着她。
从学校领导到教育局都非常重视,给予了她许多的帮助。
潘清珠老师也讲到了磨课的辛苦。
吕晓峰老师也提到了教师参加优质课大赛,打造精品课堂的重要性。
可能有人会说,群策群力打造那样的课堂,除了参赛,除了上展示课,还有什么用呢?平时的课堂谁会费这么大的劲儿呢?吕老师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说优质课,他说这就好比服装展示会,那些衣服只能在舞台上穿。
但是它却很漂亮,代表着时尚潮流,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每一个有过这样经历的老师,不管最后参赛的结果如何,对他本人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他在这个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平时的课堂里。
对于吕老师的观点我是深有体会的,虽然没有机会参加什么优质课大赛,但是学校里每学期一次的听课活动同样可以让我们得到锻炼。
每一次用心地准备一节课都会学到一些东西,都会有
一些新的感悟,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这只是自己一个人在摸索,如果再有人作一些指导,再经过一次次地磨砺,肯定收获。
经过这样的历练,怎么可能不进步呢?业务水平怎么可能得不到提升呢?
在国培放假期间,我回到学校上了一周的课。
恰逢周师国培学员来我校参观,我讲了一节公开课。
虽然那节课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对我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
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看到了今后努力地方向。
我的粉笔字实在不敢让人恭维。
对于课堂的驾驭,我也不能达到游刃有余。
“无知者无畏”我想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或者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些年,参加区里的说课比赛,竟然在参赛的前一天才开始准备。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想想真不应该。
如今,我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能力的欠缺。
教师的成长更离不开读书和读课。
读书,要读专业书,有了理论的指导,才能走得更远。
读课,要读名家的课,认真的研究揣摩,才能逐渐掌握教学的技巧。
通过读书、读课,再加上一次次的实践,才能有所提升,有所成长。
我的梦想在课堂。
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轻松地行走在文本间,喜欢和孩子们一起陶醉在诗意的课堂,更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在历练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