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锁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

合集下载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其中8例锁骨内粉碎性骨折;36例锁骨中断粉碎性骨折;6例中外粉碎性骨折,其中新鲜骨折有42例,陈旧骨折有8例,所有患者均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术后经x线片见骨折处均复位,固定部位牢固,切口一周内愈合。

一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患者骨折处均愈合,且无感染、无螺钉、钢板断裂发生,根据疗效判断标准,45例患者达到优秀标准,4例患者达到良好标准,1例患者为差,有效率达到98%。

结论:采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稳定、复位好,感染少,患者痛苦轻的特点,同时还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建钢板锁骨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61-01近年来,锁骨粉碎性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呈上升趋势,锁骨细长,且部位表浅,因此易发生骨折,锁骨粉碎性骨折多于间接暴力所导致,锁骨粉碎性骨折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但是保守治疗的复位比较困难,本文就对我院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在21岁到62岁之间,平均年龄34.5岁。

50例患者中,8例锁骨内粉碎性骨折;36例锁骨中断粉碎性骨折;6例中外粉碎性骨折,其中新鲜骨折有42例,陈旧骨折有8例。

所有患者均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

1.2治疗方法。

患者行颈丛麻醉或高位硬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高5~8cm。

在锁骨上行弧形或横行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同时尽量减少对骨膜的剥离,对于碎块的处理要尽量保持软组织蒂,保留其血运。

骨折复位好后,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在骨折处的近端和远端各分别内固定3枚螺钉,螺钉均需穿透2层皮质。

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体会

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体会

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采用开放复位钢板或加钢丝固定以及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采用开放复位钢板或加钢丝固定治疗;b组28例,采用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

结果:a组优良率93.8%,b 组优良率为96.4%。

结论:采用开放复位钢板或加钢丝固定以及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

关键词锁骨粉碎性骨折开放复位钢板钢丝固定镍钛合金环抱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0~2004年共收治44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男30例,女14例,年龄17~68岁,平均49.2岁。

其中左侧骨折20例,右侧骨折24例;中1/3骨折33例,中外1/3骨折11例;neer 分型均为ⅲ型。

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重度),均为闭合性骨折,新鲜骨折38例,陈旧骨折6例,均无锁骨下神经损伤。

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采用开放复位钢板或加钢丝固定治疗;b组28例,采用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

a组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行颈丛麻醉,患侧肩垫枕,头转向健侧,沿骨上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长度根据骨折端间距,一般10cm左右。

用骨膜剥离器分离骨折端,剥离骨膜,显露骨折端及粉碎骨块。

如可能尽量不完全游离大的骨块,注意勿伤及锁骨下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和胸膜。

清除血肿及两断端折面,将骨折复位。

如碎骨块无法1次复位,可先以0.5mm钢丝结扎复位,根据骨折端选择5~8孔钢板并塑形置入。

保护锁骨下组织,钻孔,选择合适长度螺钉拧入,保持两折端各有两枚螺钉固定。

其中4例骨块较大,均以螺钉与钢板固定。

7例骨块以0.5mm钢丝打结,余5例均以“7”号丝线打结于钢板上(钢丝、丝线忌结扎于骨折线中)。

取出临时固定骨块的钢丝,加固螺钉。

将小碎骨块与其相连的骨膜整合后缝合,见复位良好,内固定牢固,冲洗切口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片。

术后预防感染1周。

b组手术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垫高伤侧肩部,头偏向健侧。

两种方法在锁骨骨折中的治疗体会

两种方法在锁骨骨折中的治疗体会

稳 定 性 骨折 对 位 良 好 , 运 未 破 坏 , 血 很容 易愈 合。粉碎性 骨折 均采用 切 开复 位 克 氏 针及 钢 丝 内 固定 术 , 组 有 17例 本 7 全部愈合 , 虽然 出现 了克 氏针断裂和移位 的病例 , 但是无 骨折延 迟 愈合或 不愈 合。 横段及短斜 形 的骨折均 采用 切开复 位重 建钢板内固定术 , 本组 的 10例病 例全部 0 愈合。
骨 折 端 固定 。有 碎 骨 块 的 应 该 将 骨 折 块 复位 , 丝 环 扎 或 7— 钢 0丝 线 捆 扎 固定 , 根 据骨髓腔 的大小选 择合适 的克 氏针顺 行 穿针 , 然后 骨 折复 位 逆行 穿 过 骨折 端 固 定。
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 全部 获 得 愈合 , 1例 发 生并 发 症 。 无 坎贝尔骨科手术 学 认 为钢板螺 钉 固定 效果优于骨 圆针 固定。普通 重建 钢板塑 形好 , 而且 固定牢 靠 , 锁骨接 骨板 放到锁 骨上 , 以起 到张力 带 内固定效 果 , 以对抗 弯 曲应力和旋转应力 , 对斜形骨折可加用 螺丝钉作骨折 片之 间 固定 J 。应 尽量精
和 胸 腔 内容 物 , 孔 时要 在锁 骨下 面罩 一 钻 骨膜起子保 护 , 作完 成后 活动肩 关节 , 操 观察骨折 固定是 否牢靠 。术后伤 肢 吊带 或三角 巾悬 吊 1~ 2周后 , 开始轻 微活 动 和钟摆锻炼 , 肩关节活动 度 , 4~6周后 复 查 x线检查 , 骨折 线模 糊 者开 始 主动 锻 炼肩关节 。同上所述 , 露骨 折端 后 , 暴 观 察骨折端碎骨块 的情况 , 对于单纯的不稳
术及切 开复位 钢板 内 固定 术。伤后 1周 手术 , 手术时间 1 3小 时。 — 方法 : 颈丛麻 醉 +局 麻 : 板 固定 的 钢 方法 : 伤侧肩 部垫 高 , 以骨折 处 为中心 在 锁骨上缘 、 平行锁骨作切 口, 暴露骨折端 ,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35例体会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35例体会

垫 高 , 骨 折 端 为 中 心 , 锁 骨 前 下 方 作 一 长 约 3 5m 的 横 以 沿 ~ c
切 1或 弧 形 切 I , 层 剥 开 显 露 骨 折 端 , 除 积 血 及 骨 折 端 处 2 1 :逐 1 清 软组 织 , 着骨 膜 下 剥 离 部 分 骨 膜 后 给 予 复 位 。根 据 骨 折 部 沿 位 及 粉 碎 情 况选 用 克 氏针 , 丝 或 钢 板 螺 丝 作 内 固定 。如 用 钢 克 氏针 固定 , 用 15 的 克 氏针 由 远 骨 折 端 逆 行 向外 选 . ~3mm 穿 人 , 过 锁 骨 远 端 穿 出皮 肤 , 位 骨 折 , 将 克 氏 针 穿 入 近 通 复 再
年1 2月对 锁 骨 骨 折 的 手 术 治疗 , 中 克 氏针 髓 内 固定 l 其 4例 , 板 固定 2 钢 1例 。 结 果 3 例 获 随访 , 间 O 时
3 1 月 , 中 2例 出现 克 氏针 骨 移 , 例 畸 形 愈 合 。优 良 率 9 . 。 结 论 根 据 骨 折 的 不 同 类 型 选 ~ 8个 其 1 33
例。 1 2 手 术情 况 . 臂 丛 或 颈 丛 麻 醉 后 , 者 取 仰 卧 位 , 者 肩 患 患
因锁 骨 远 端 呈 弧 形 , 氏 针 无 法 适 应 其 形 弯 度 作 固 定 。 而 用 克
预 弯 后 钢 板 固 定 于 肩 峰 及 骨 折远 近端 较 可靠 。克 氏 针 有 手 术
J ur a fQiia e ia le e。01 Vo. , . 2 o n lo qh rM de I Colg 2 0, 131 No 1
手术 治疗 锁 骨骨 折 3 5结我 院手 术治 疗 锁 骨 骨 折 的 方 法 和 疗 效 方 法 回 顾 我 院 2 0 摘 0 3年 1月 ~ 2 0 06

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治疗体会

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治疗体会

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治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48例,采用解剖钢板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以上,切口有1例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1例发生钢板断裂,螺钉脱出现象,有2例螺钉松动,予以“8”字绑带固定3个月后愈合,有肩关节活动受限按照评定标准优30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5%,总有效率97.9%。

结论: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解剖钢板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一般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48例,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9月~2012年1月收治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48例,男35例,女13例;年龄14~66岁,平均34±6岁;左侧26例,右侧22例,受伤类型:高处跌伤21例,挤压伤10例,车祸伤17例,合并症:下肢骨折9例,高血压病7例,其他合并症7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

方法:在合并症治疗好转的情况下手术。

患者在臂丛或全麻下,常规的术野消毒铺巾,患者肩胛部垫高30°,沿锁骨走形以骨折断端为中心切开6cm左右切口,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钝性剥离,显露骨折端,清除骨折端血块,少剥离骨膜和软组织,先用拉力螺钉固定较大的骨碎片,或者用可吸收线联合软组织临时固定小骨碎片,依据骨折粉碎的程度植骨或者不植骨,然后选用合适的钢板(一般至少6孔,保证骨折两端各3个孔)在锁骨的上方进行固定,骨折断端不上螺钉,余上螺钉后缝合;术前术后用头孢唑啉2.0静滴1次,予以活血接骨等对症治疗,术后前臂悬吊制动1周,2周开始功能锻炼。

疗效判断标准:①优: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正常,骨折无移位;②良:肩关节活动略受限,骨碎片略有脱出或者移位;③可:肩关节活动时偶有疼痛,活动受限较明显,骨折愈合超过6个月;④差:肩关节持续疼痛,无法活动,关节僵硬[1]。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汇报人:2024-01-08•引言•锁骨骨折概述•手术治疗方法目录•手术治疗效果分析•手术治疗的优缺点分析•展望与建议01引言0102研究背景手术治疗是治疗锁骨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手术方法、入路选择、固定方式等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仍存在争议。

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交通事故、跌倒等意外事故引起。

研究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估不同手术方法、入路选择、固定方式等的优缺点。

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02锁骨骨折概述锁骨骨折是指锁骨因外力作用导致的骨质断裂。

锁骨是连接上肢与躯干的唯一骨性结构,因此锁骨骨折常伴随上肢功能受限。

按骨折部位按骨折性质按骨折移位程度可分为横断、斜行和粉碎性骨折。

可分为完全和不完全骨折。

0302 01可分为中段、外端和内端骨折。

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01020304骨折部位疼痛,活动或触碰时加重。

骨折部位周围肿胀,有时可触及异常活动或骨擦音。

上肢活动受限,尤其是肩关节活动受限。

骨折部位可出现畸形或异常隆起。

03手术治疗方法010204骨折移位明显,保守治疗无效的锁骨骨折。

骨折伴有血管、神经等组织损伤。

骨折伴有胸膜或肺部损伤。

多发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03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

存在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

骨折局部存在感染或脓肿。

患者拒绝手术治疗。

01020304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

克氏针内固定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锁骨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钢板内固定适用于粉碎性骨折或骨折端存在较大缺损的情况,能够提供较强的固定效果。

髓内钉内固定适用于无法进行内固定的特殊情况,如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等。

外固定架手术方法选择04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评估患者术后肩关节、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活动范围、力量、疼痛程度等指标。

功能恢复情况通过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包括骨折线消失、骨痂形成等。

锁骨骨折治疗方法研究

锁骨骨折治疗方法研究

锁骨骨折治疗方法研究摘要: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来28例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了讨论。

总结出移位较轻或手法复位后较稳定的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锁骨骨折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87-02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6%左右。

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

在基层医院的诊疗中也比较常见。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锁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由于锁骨位置表浅,隆起,支撑着胸廓,周围血管、神经较多,骨折的复位、固定对肩关节的功能恢复,上肢神经功能的影响,人体美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来28例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了讨论,总结出移位较轻或手法复位后较稳定的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本组2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55岁,平均29岁。

致伤原因:间接暴力致骨折18例,直接暴力致骨折10例。

1.2 治疗方法。

10岁以前8字绷带固定4例,10岁以后用锁骨带固定5例。

青壮年肌肉发达者用8字石膏绷带固定19例,平均固定时间25.7天,每周复查x片,至骨折愈合。

1.3 结果。

1.3.1 疗效评定标准。

本组病例按如下标准统计:优:骨折正常愈合,无局部畸形,x线片示对位对线好,肩关节活动正常。

良:骨折正常愈合,骨折稍有移位,局部稍隆起,肩关节活动正常。

差:骨折明显畸形愈合,或骨不连续再次手术,肩关节活动受限。

1.3.2 治疗效果。

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22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12周,平均9.4周。

其中有6例保守治疗失败或不能忍受保守治疗的诸多不便,改手术治疗。

优12例,良6例,尚可4例,优良率81.81%。

2 讨论锁骨位于胸廓顶部前方,呈“~”弯曲,解剖位置表浅,为上肢与躯干连接的唯一的骨性结构,易遭受外力发生骨折。

通过非手术治疗锁骨骨折后的功能恢复获得较满意效果。

克氏针内固定后两端折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后两端折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

3 ・ 6
J un lo a g i r dt n lC ie eMe ia iest o ra fGu n x a i o a hn s dc lUnv ri T i y
2 0. 1 3 No1 01 Vo. . 1
克 氏针 内固定后两端折弯治疗锁骨粉碎性 骨折
何 健
( 隆安 县人 民医院 , 西 隆安 广
( )16 . 8 :2 2 ( 编辑 杨 继峰 )
可诱发肩锁和胸锁关 节创伤性关节炎。近年临床发现非手术 治疗常 出现骨折复位不确切 , 骨折 畸形愈合及再移位 , 患肢外 展 和上举受限 ,肌力减弱及胸廓出 口综合症等并发症。随着 现代社会的发展 , 医学观点 、 医学模式及患者观念 的转变和更
新, 人们对美 的要求越来越高 , 锁骨骨折切 开复位治疗方法已 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患者接受 , 并取得 良好效果 , 切开复位内
关键词 : 克氏针 ; 锁骨粉碎性骨折 ; 内固定
5 20 ) 370
中图分类号 : 6 3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4 6 2 1 0 —0 3 0 R 8. 4 B 10 —7 8 (0 0)1 0 6— 1
我 院 自 2 0 0 7年采用克 氏针 内 固定 后两端 折弯并 0520 加可吸收缝线捆 扎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 3 , 0例 效果 满意 , 现
术费用高 , 费时等缺点。而克 氏针有许 多优 点 : ①创伤小 , 安
全可靠 ; 固定 可靠 , 能锻 炼早 ; 克氏针固定后锁骨仍 ② 功 ③经 可有微小轴向活动刺激骨折端长骨; ④骨折愈合后易拔除( 门
诊手术即可 ) 。同时 , 克氏针也存在如下缺点 … : 出现松动、 可 滑脱和针尾外露致局部感染。原 因为 : 克氏针选择不当 , ① 针 太细 , 不能抵抗 上肢 下垂 的重力而致折弯 、 滑脱 ; ②克 氏针没 有穿过近端骨皮质 பைடு நூலகம் 以致 固定不牢而滑脱 ; ③针尾未紧靠皮肤 并折弯 9 。 0 剪断后埋 于皮 下。最 常遇到克氏针针尾脱落并穿 出皮肤外 , 骨折 尚未愈合 , 只能天天换药 , 给患者带来不便 。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锁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
发表时间:2019-06-04T09:27:12.70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4期作者:任立丰
[导读]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行手术接骨板和螺丝固定术,手术简单,效果良好,取内固定方便,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8例锁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加丝线内固定的观察,探讨锁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对照组锁骨中1/3和中1/3与外1/3交界处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加丝线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接骨板和螺钉固定。

结果:对照组病例骨折复位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半月,均达骨性愈合,但回复时间及恢复程度均不及实验组,疗效有明显差异。

治疗后所有患者状态明显好转。

结论: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行手术接骨板和螺丝固定术,手术简单,效果良好,取内固定方便,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锁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克氏针加丝线固定
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comminuted clavicle fractu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clavicular comminuted fractur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28 cases of clavicular comminuted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and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kirschenwire and wire internal fixation.Methods: 14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minuted fractures of the junction of the middle 1/3 of the clavicle and the middle 1/3 of the clavicle and the outer 1/3 of the clavicl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kirschenwire and wire fix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one plate and screw fixation.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fracture reduction, and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of the fracture was 5 and a half months, reaching the bone healing.After the treatment, all the patients showed obvious
improvement.Conclusion: the surgical plate and screw fixation for the comminuted fracture of the middle clavicle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easy to take internal fixation, and more acceptable to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 clavicular comminuted fracture;Surgical treatment;Kirschner wire and wire fixation
锁骨骨折为临床骨科常见病,约占全身骨折的5.98%[1],非手术治疗多采用外固定方法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对于粉碎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易出现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故以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治疗为首选。

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对比采用羊肠线与克氏针内固定及接骨板内固定治疗28例粉碎性锁骨骨折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6岁,平均31.6岁。

左侧13例,右侧15例。

交通事故伤19例,跌伤9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7例,对照组性别比例与实验组相同。

两组患者均为中外段闭合性粉碎性骨折,伤后至入院手术时间为3~72小时,平均18小时。

1.2方法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对照组锁骨中1/3和中1/3与外1/3交界处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加丝线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接骨板和螺钉固定。

对照组:病人取仰卧位,伤侧肩部垫高,沿锁骨作长5cm左右的横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两侧骨折端;从远侧骨折端逆行插入一枚大小合适的克氏针,于肩后穿出皮肤外,行骨折复位后将克氏针自外端穿入骨折内侧段,剪除过长的克氏针外端部分[2];将外端折弯后埋于皮下,粉碎的骨片复位后用羊肠线作2~4道捆扎固定。

术后用三角巾保护4周,半年左右拔针。

实验组:病人取仰卧位,垫高伤侧肩部,头偏向健侧。

选择颈丛麻醉或局麻,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单。

以骨折处为中心,沿锁骨上缘顺皮纹方向作5~6cm长切口,显露骨折端,清除残端凝血块和软组织,锁骨后方不宜过多剥离,尽量保留骨块的骨膜及其连同的肌肉组织。

骨折断端和骨块复位后用双丝线暂时捆扎固定。

测量锁骨横径,将相应型号的镍钛记忆合金齿臂环抱器置于0~5℃的无菌冰盐水中浸泡3~5分钟,用撑开器分别将四对齿臂逐个缓慢撑开,使其每对齿臂开口略大于锁骨横径,迅速从骨折处前方将环抱器套于锁骨上,张开的齿臂在体温下很快恢复为闭合状态,将骨折端牢固固定。

亦可应用40~45℃的温盐水纱布外敷,加快齿臂闭合。

祛除捆扎丝线,适当活动肩关节,检查骨折端固定是否满意,证实环抱器齿臂将锁骨和骨块环绕固定无松动时,依次缝合各层组织。

术后不用三角巾悬吊,加强功能锻炼,适当活动手指、腕部、肘部和肩关节,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愈合。

早期功能锻炼应注意肩关节不宜剧烈旋转和过度伸屈,避免骨折端因外力而导致移位。

环抱器取出比较方便,1年后仍在原切口进入,显露环抱器,用0~5℃无菌冰盐水浸泡5~6分钟后在其一端轻轻撬起,取出即可。

2.结果
对照组病例骨折复位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半月,均达骨性愈合,但回复时间及恢复程度均不及实验组,疗效有明显差异。

治疗后所有患者状态明显好转。

3.讨论
锁骨位于胸部的顶部前方,全长位于皮下,为上肢与躯干连接的唯一骨性结构。

全长为一“S”形管状骨,为致密的蜂窝状结构,没有明显的髓腔。

中1/3是内外两端的移行交界部位,直径最小,是锁骨的薄弱点,同时中1/3没有韧带和肌肉的附丽加固,因此易遭受外力而发生骨折。

对于粉碎性骨折,传统的方法是克氏针逆行髓腔内固定加钢丝内固定,骨折愈合后需住院手术取出内固定,增加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采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

锁骨骨折很常见,在所有骨折中约占5%,其中在肩带骨折中可高达40%,中1/3骨折占80%[3]。

对于锁骨粉碎性骨折,传统手法复位“8”字绷带,锁骨固定带等外固定具有复位困难、外固定易松动、固定时间长、患者痛苦大、生活不便等缺点,并多有畸形愈合,影响外观,且固定不牢固,反复松动,致骨不连,使部分患者仍需再次手术治疗。

克氏针内固定方法其缺点是可出现松动、滑脱和针尾外露致局部感染,其原因有:①克氏针选择不当;②克氏针没有穿过骨折近端的骨皮质;③克氏针尾未紧靠皮肤折弯90度剪断后埋于皮下;④克氏针不能对抗旋转移位。

术中应注意:①肩后垫高,有利于针从肩后穿出,顺利钻入骨折近端;②在骨膜剥离时应轻柔,范围不宜过广,粉碎性骨折保留少许软组织;③逆行穿针时克氏针应位于中央位置,避免克氏针在锁骨内走行过短,以免支撑力减小;④除外1/3骨折外,克氏针均应穿出近端前内侧的皮质,皮下可触及,而且克氏针直径应与近端髓腔内径一致;⑤针尾弯成伞柄状。

应用接骨板和螺钉固定,把接骨板放在锁骨上方,能够起到张力带内固定效果,以对抗弯曲应力和旋转应力,对斜行骨折可加用螺钉作骨折片之间固定。

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断端间稳定性差,易产生旋转及分离移位。

如果将钢板置于前侧,需要剥离的范围较广,但可采用较长螺钉固定,而且钢板可由皮肤保护,不稳定的锁骨外端移位骨折,可通过肩锁关节行张力带固定或用小型T型钢板固定。

参考文献:
[1]候春林,王诗波,吴韬.锁骨外科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47.
[2]赵正恩,周平.锁骨骨折手术治疗36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4(10):1462.
[3]郭世张.临床骨科解剖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