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6——植酸酶与3—植酸酶的区别

合集下载

饲用酶制剂

饲用酶制剂

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是在消化道内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将各种养分降解为小分子而被消化道吸收利用的。

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能力决定于消化道内消化酶的种类和活力。

近20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证明,适合动物消化道内环境的外源酶能起到内源酶同样的消化作用。

饲用酶制剂是将一种或多种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酶与载体和稀释剂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的一种饲料添加剂。

饲用酶制剂可以提高动物,特别是年幼或有疾病动物的消化能力,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养分利用率,改善畜禽生产性能,减少排泄物的污染,转化和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并使一些新的饲料资源能被充分利用。

饲用酶制剂大多属于助消化的酶类,其关键是要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承受加工过程的高温、消化道内酸性环境及内源蛋白酶的破坏作用。

近十几年饲用酶制剂的研制、开发与应用发展很快,据调查统计,1998年世界工业酶制剂市场销售额15.6亿美元,其中饲料用酶占9%,为1.4亿美元。

饲料用酶销售额1994-1998年五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高于同期工业酶制剂总体增长率5%。

一、饲用酶制剂的主要种类目前,饲料工业上使用的酶制剂主要是消化碳水化合物和植酸磷的酶,也有些产品包含有蛋白酶和脂酶。

(一)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植物性能量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在60%以上。

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一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生理活性差异特别大的化合物,有易消化的淀粉,也有难消化的非淀粉多糖(NSP)(图4-2)。

(引自《饲料添加剂学》陈代文,2003)因此,这类酶包括淀粉酶和非淀粉多糖(NSP)酶。

非淀粉多糖酶又包括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β-葡聚糖酶。

1、淀粉酶包括α和β—淀粉酶、糖化酶以及支链淀粉酶和异淀粉酶。

α-淀粉酶作用于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为双糖、寡糖和糊精,只能分解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直链部分。

淀粉酶作用于淀粉的β—1,6—糖苷键(支链淀粉分支处),将淀粉也水解为双糖、寡糖和糊精。

植酸酶

植酸酶

五 植酸酶的生产及工艺调控
1 植酸酶的生产
1.1 植酸酶的生产菌种
植酸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植物、微生物中均有发现。早在 1907 年 Suzuki 等就在谷糠中发现了具有植酸酶活性的磷酸酶,据
报道,小麦、水稻、豆类、玉米及大麦等多种植物都能产生植酸酶,
但植物中植酸酶含量极低。为提高植酸酶的应用价值,人们将研究重 点转向了酶含量较高的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
LOGO
植酸酶
植酸酶的理化性质
三 植酸酶的理化性质
植酸酶是一种单体蛋白, 其分子量因来源不同差异很大,一个大分子和一个小肽片断。研究发现无花果
曲霉植酸酶有594 个氨基酸残基, 其中包括 37% 的非极性氨基酸、 42% 的极性中性氨基酸、11. 5% 的酸性氨基酸和9. 5% 的碱性氨基
工业中的应用通过降解植酸盐, 提高饲料中磷利用率, 无机磷的用量
可以大幅度降低, 甚至可以完全被替代; 植酸酶有促生长作用
LOGO
植酸酶
植酸酶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 可提高饲料中矿物元素,如钙、锌、铜、镁和铁的生物学利用率以
及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和脂质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有利于 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表 1列出了几种商品化植酸酶及其用于添加的
LOGO
植酸酶
植酸酶的生产及工艺调控
确定最适基质为椰子油饼,酶活达 30.1U/gds,其次是芝麻油饼,酶 活为 28.9 U/gds。在椰子油饼和芝麻油饼以1: 1的比例混合的基质 中,酶活可达 35 U/gds。在混合基质中补加 1%的葡萄糖可使酶活提 高至52 U/gds,进一步补加 0.5%的硝酸铵可使酶活提高到64 U/gds 。Singh 等研究了耐热霉菌 Sporotrichumthermophile Apinis 以芝 麻油饼为基质固态发酵生产植酸酶的工艺。利用 Plackett-Burman 试验确定影响发酵的主要因子为葡萄糖、硫酸铵和培养时间,然后以 响应面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葡萄糖 3%、硫酸铵0.5%、培养时间 120 h,优化后的发酵酶活较优化前提高了 2.6 倍,达 348.76 U/g DMR。

植酸酶种类——精选推荐

植酸酶种类——精选推荐

植酸酶(Phytase Enzyme)是催化植酸(肌醇六磷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

植酸酶的理化特性植酸酶是一类水解植酸的磷酸酶类,至今可植酸酶分类两类即3-植酸酶(EC3.1.3.8)和6-植酸酶(EC3.1.3.26)。

3-植酸酶从3-位开始将六磷酸肌醇依次降解为五、四、三、二、一-磷酸肌醇及正磷酸,6-植酸酶是6-位开始将植酸降解,最终产物都是单磷酸肌醇(2-磷酸肌醇)和正磷酸。

植物和大肠杆菌植酸酶属于6-植酸酶,而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植酸酶则属于3-植酸酶。

对黑曲酶NRRL3135菌株的研究表明,该菌产生三种胞外酸性磷酸酶,分别是:6-植酸酶即内消旋肌醇六磷酸磷酸酶(E.C.3.1.3.8.)(phyA);3-植酸酶即非特异磷酸单酯酶(E.C.3.1.3.26)(phyB);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能分解植酸磷的活性成分主要是phyA。

一些酸性磷酸酶如黑曲霉Ph2.5酸性植酸酶则可将六个磷酸基完全降解。

在底物特异性方面,A.niger,A. terreus和E.coli对植酸有严格的专一性,而Aspergillus fumigatus,Emericella nidulans,Myceliophthora thermophhila,Talaromyces thermophilusi等对磷酸复合物具有广泛的酶活性,如phenyl phosphate,p-nitrophenyl phosphate,sugar phosphate,-and-glycerophosphate,phosphoenolpyruvate,ADP,A TP 等。

在降解过程中,各种植酸酶效率也不一样,如A.fumigatus能顺利的将植酸降至单磷酸肌醇,而A.niger或A.terreus 则会引起三磷酸肌醇和二磷酸肌醇的积累,其作为底物不如植酸。

一些微生物来源的酸性磷酸酶虽然最适底物不是植酸盐,但也有部分植酸酶活性,如A.niger的最适pH2.5的酸性磷酸酶,E.coli的最适pH2.5的酸性磷酸酶及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酸性磷酸酶PH03和PH05等。

植酸酶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植酸酶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微生物学通报 MAY 20, 2010, 37(5): 738−747 Microbiology China © 2010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tongbao@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No. 2006AA10A211) *通讯作者:Tel: 86-531-82605386; Fax: 86-531-82965636; : yanght@收稿日期:2009-08-24; 接受日期:2010-01-18专论与综述植酸酶的多样性及其分类李晓龙1,2 杨合同1,2* 扈进冬2 吴远征2 李纪顺2 任艳2(1.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 淄博 255049)(2.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 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山东 济南 250014)摘 要: 植酸酶是一类催化植酸水解逐步释放磷酸基团形成低级肌醇磷酸衍生物的正磷酸单酯磷酸水解酶。

植酸酶在动物营养、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 人们对植酸酶的多样性及其分类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错误, 严重影响了植酸酶的研究进程和水平。

首先简要概述了基于最适pH 和立体专一性的植酸酶分类, 然后着重论述了基于结构和催化机理的植酸酶分类及其代表酶特征的最新研究进展, 最后探讨了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特别是基于结构和催化机理准确理解和全面表征各种植酸酶的重要性, 以期为植酸酶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酸酶, 最适pH, 立体专一性, 结构和催化机理, 分类Diversity and Classification of PhytasesLI Xiao-Long 1,2 YANG He-Tong 1,2* HU Jin-Dong 2 WU Yuan-Zheng 2LI Ji-Shun 2 REN Yan 2(1.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Zibo , Shandong 255049, China )(2. Shan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Applied Microorganism , Biotechnology Center , Shandong Academyof Sciences , Jinan , Shandong 250014, China )Abstract: Phytase is a type of orthophosphomonoester phosphohydrolase, which catalyticly initiates step-wise hydrolysis of phytic acid to release phosphate radicals and produce lower inositol phosphate deriva-tives. Phytase has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areas of animal nutrition, resourc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ublic health. At present, the understanding in phytase diversity and classification is so confusing or even inaccurate that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level of phytase has been badly affected. In this paper, the phytas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optimal pH and stereospecificity is briefly introduced first, and then the updated research advance in phytas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mechanisms and the attributes of the representative phytases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comprehensively.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especially to focus on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mechanisms when a given phytase could be fully and accurately understood and characterized. Keywords: Phytase, Optimal pH, Stereospecificity,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mechanisms, Classification 植酸(Phytic acid 或Phytate), 即肌醇六磷酸(myo -Inositol hexa kis phosphate, IP6), 是植物种子中磷元素的主要储存形式, 普遍存在于植物性食品和饲料[1]。

关于植酸酶的几个问题

关于植酸酶的几个问题

关于植酸酶的几个问题什么是植酸酶?有哪些品种?答:植酸酶(或称肌醇六磷酸酶,phytase)属于磷酸单酯水解酶类,是一类特殊的酸性磷酸酯酶,它能水解植酸或植酸盐而释放出无机磷。

水解植酸中的磷酸肌醇酯键,释放磷酸,提高植物饲料原料中植酸磷利用率。

破坏植酸盐的螯合结构,释放被螯合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蛋白质,提高饲料矿物质、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利用率。

根据植酸酶首先作用于植酸上的位点可分为:3-植酸酶(EC3.1.3.8),从植酸或植酸盐3-位开始将六磷酸肌醇依次降解为五、四、三、二、一-磷酸肌醇及正磷酸。

6-植酸酶(EC3.1.3.26),从6-位开始将植酸降解,最终产物都是单磷酸肌醇(2-磷酸肌醇)和正磷酸。

植酸酶的活力单位是如何定义的?目前市场上植酸酶的活力单位定义有没有什么差异?答:目前市场上见得最多的就是5000 U/g的植酸酶,但是U的定义有两种:(1)在温度37℃、pH值5.50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5.0 mmol/L植酸钠溶液中释放1 μmol 无机磷,即为一个植酸酶活性单位,以U表示。

(2)在温度37℃、pH值5.0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5.0 mmol/L植酸钠溶液中释放1 μmol 无机磷,即为一个植酸酶活性单位,以U表示。

pH 5.0条件下定义的酶活力多数是植酸酶生产厂家的企业标准,而pH 5.5条件下定义的酶活力单位与国际上植酸酶的检测方法是一样的,目前我国所颁布的国家标准也是采用pH 5.5的条件。

目前从国内和国际上的植酸酶来看,在pH 5.0条件下测定出来的酶活力单位数,比在pH 5.5条件下测定的内活力单位会有所下降,约为30%。

因此在pH 5.0条件下测出来的5000 U/g的植酸酶,在pH 5.5条件下测定将变成3500 U/g;在pH 5.5条件下的 5000 U/g的植酸酶,在pH 5.0条件下测定约为7150 U/g。

关于植酸酶的活力单位U、IU和FTU有什么差异?答:U就是英文Unit(单位)的缩写,无论如何定义都可以用U来表示;IU(International Unit)一般是指国际单位,就植酸酶来讲通常是指pH 5.5条件下测定的酶活力单位数;FTU,为Fytase Unit 的简写,Fytase是荷兰文,定义为,在温度37℃、pH5.5条件下1分钟内从0.0051mol/L的植酸钠溶液中释放出1 μmol无机磷所需的植酸酶量为1个植酸酶活力单位(FTU),这个单位定义和上面我们第二个定义是相似的。

植酸酶

植酸酶

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大家都知道酶是具有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

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今天向我大家介绍的是饲料生产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酶——植酸酶植酸酶产品在动物和人类营养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他可分解植酸(即肌醇六磷酸),植酸是植物体内磷酸盐和肌醇的重要储存形式。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的食品添加剂,能降低食物中的植酸而提高磷、锌、钙和铁等的利用率,改善动物对矿物质的吸收。

其中磷是维持动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必需的重要矿物质,同时也是饲料中最昂贵的组分之一,植酸酶可催化植酸盐水解,使植酸盐中的磷以磷酸根的形式分离出来从而被动物吸收,提高磷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1.1植酸酶的种类1)按来源不同可分为微生物植酸酶、植物性植酸酶和动物性植酸酶。

2)按作用方式可分为3一植酸酶和6一植酸酶,其中3一植酸酶存在于植物、霉菌和细菌中,需Mg2+参与反应,性质稳定,耐酸和耐高温,在饲料工业中已被广泛使用。

而6一植酸酶只存在于植物中,适宜pH 5.0~5.5,对温度较敏感,超过60~65℃极易被破坏。

3)按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粉状、颗粒状和液体状植酸酶。

粉状植酸酶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中易失活;脂肪包被颗粒型植酸酶在高温下脂肪膜易被融化,使植酸酶被释放出来而失活;因植酸酶在饲料中添加量极小,对喷涂精度要求高,故液体状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较少使用;经特殊镶嵌的颗粒状植酸酶,热稳定性高,储存期长,在动物体内释放速度快,流动性好。

4)按酶促反应的pH有效作用范围可分为酸性植酸酶和中性植酸酶。

适用于畜禽的pH 2.5~5.5有效作用范围为酸性植酸酶,适用于鲤科鱼类的pH7.0~7.5有效作用范围为中性植酸酶。

1.2植酸酶的特性植酸酶属于磷酸单酯水解酶,是一种特殊的酸性磷酸酶,适合pH为4~6,对温度的适应性要求较高,一般适宜温度在46~57℃,当超过60℃时,植酸酶的活性有部分损失,温度达70℃时,则酶活性大部分丧失。

植酸酶的运用与作用

植酸酶的运用与作用

植酸酶的运用与作用
自然界的植酸酶来源有3种:动物肠道细胞、植物的种子和组织、微生物,其中微生物是植酸酶的主要来源。

目前分离出的植酸酶主要有两种3-植酸酶和6-植酸酶前者最先水解的是肌醇3号碳原子位置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动物和微生物中;后者最先水解的是6号碳原子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植物组织。

1、植物来源
大多数的植物中都含有植酸酶,但植物种子中的植酸酶在干燥状态下没有活性,只有在种子吸水萌芽的过程中才被激活,水解植酸磷供植物生长。

另外,植物来源植酸酶易被过多的底物和产物抵制。

2、动物来源
动物来源的植酸酶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和血浆中,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小肠中。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产生大量的植酸酶,因而它能很好地利用植酸磷,而猪和家禽等单胃动物由于其肠道中植酸酶活性极其微弱,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需额外添加无机磷。

3、微生物来源
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为肌醇六磷酸3-磷酸水解酶,简称3-植酸酶,主要有霉菌、酵母菌和细菌产生,只所以微生物作为产酶基因库日益受到重视。

不同来源的植酸酶均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和提高磷的消化利用率。

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可促进钙,磷消化利用,促进了骨骼生长,降低粪磷的排出量。

植酸酶作为单一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添加饲料中的植酸酶能有效的分解植酸,提高钙、磷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并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同时又改善了对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给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酶制剂——植酸酶

酶制剂——植酸酶

酶制剂——植酸酶早在1915年,Anderson提出天然植酸磷利用率不同于化学分离纯化产品的一个可能原因是饲料成分中存在水解植酸磷为无机磷的酶——植酸酶,并对植酸酶的来源、理化特性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从而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发酵工程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采用DNA重组技术使微生物产生植酸酶活性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植酸酶生产成本,从而使之得到广泛应用。

植酸酶现已成为饲料酶制剂研究的一个热点,尤其在一些畜禽饲养密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芬兰、荷兰、法国、瑞士等。

许多科学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很感兴趣,欧洲、北美和其它地区对此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1994年欧共体、美国、芬兰、丹麦、德国等国的生产企业均前后推出各种植酸酶制剂,并利用DNA重组技术获得生产植酸酶的工程菌,为广泛应用植酸酶提供了可能。

一、植酸酶结构及性质植酸酶,又称为肌醇六磷酸水解酶,是一种可使植酸磷复合物中的磷变成可利用磷的酸性磷酸酯酶。

植酸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也存在于微生物(细菌、真菌和酵母)。

目前分离出的植酸酶主要有两种:3-植酸酶(EC 3.1.3.8)和6-植酸酶(EC 3.1.3.26),前者最先水解的是肌醇3号碳原子位置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动物和微生物;后者最先水解的是6号碳原子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植物组织。

因此,动物胃肠道可能有三种来源的植酸酶,但主要来源于饲料本身以及来源于微生物合成。

大量高浓度的植酸酶主要存在于无花果曲霉和黑曲霉与小麦麸的培养物中。

因此饲料植酸酶的生产目前主要使用微生物曲霉菌株。

霉菌植酸酶分子量一般在60 ~ 100KDal之间,曲霉植酸酶分子量较大。

如土曲霉为214Kdal,无花果曲霉为85 ~ 100KDal,黑曲霉为200KDal。

细菌植酸酶分子量一般较小,如大肠杆菌为42Kdal,枯草杆菌为38KDal。

霉菌植酸酶通常有一个最适pH,在4.2 ~ 5.5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6——植酸酶与3—植酸酶的区别
植酸酶是水解植酸极其盐类的酶,属于磷酸单脂水解酶。

自然界有6位和3位二种植酸酶。

6—植酸酶与主要存在于植物籽实的胚中,在干燥后籽实冬眠状态下没有活性,只有在种子萌发室被激活,并水解种子中的植酸。

水解反应首先是从肌醇的6碳位上催化无机磷盐,最终脂解整个植酸稳定性很差,在干燥、高温、PH值较低的情况下无活性,且易于因过多的植酸盐底物和产物而受到强烈的抑制,难以在动物胃内PH较低的情况下起作用。

3—植酸酶由霉菌、酵母和细菌产生,首先从肌醇的3碳位上催化释放无机磷。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无花果曲霉菌(Aspergillus fieuum)和黑曲酶(A.niger)产生的植酸酶。

3—植酸酶由于性质稳定,耐酸、耐高温,已被饲料工业广泛采用。

目前中国植酸酶市场的主导产品是3—植酸酶如酶他富5000G,但也有与植物性植酸酶同源的6—植酸酶产品开始销售。

6—植酸酶和—3植酸酶是二类完全不同的植酸酶产品。

它们的作用机理、作用条件、利用效果和在畜禽饲料中的添加量都有很大区别。

本文主要从pH作用高峰、耐热性、稳定性、生物水解效率和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对不同植树酸酶进行比较,以便饲料厂准确计算添加量和添加成本。

1. pH作用高峰
畜禽消化道正常的pH是5.5-6°在猪胃中,由于盐酸的作用使pH降至2-3°在家禽,植酸酶主要在嗉囔起作用,它的pH是4.5-5°上图是二种植酸酶在不同pH环境下活性变化的曲线。

3-植酸酶他富有2.5和5.5二个pH作用高峰,而6-植酸酶仅有pH5.5一个作用高峰。

在pH低于3的
酸性环境和高pH-6(相当于猪、鸡小肠)的环境中,3-植酸酶酶他富的活性明显高于6-植酸酶产品。

这说明二种植酸酶在相同pH环境下作用效果不完全相同。

史凯来等(2000)报道,在鸡嗉囔的pH条件下,3位的T植酸酶和6位的N植酸酶的酶活相标准酶都是100%。

而在动物真胃的pH条件下,T植酸酶和N植酸酶的相对酶活分别是77.82%和49.61%63.7%。

2. 稳定性
由于采取了特殊的后镶嵌成型保护工艺,3-植酸酶酶他富500G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在高温、高温的严酷条年下和在预混料中的稳定性都显著高于6-植酸酶产品。

二种产品在温度35℃,相对温度70%,打开包装储存4周后,3-植酸酶酶他富存留51%,6-植酸酶存留仅37%。

在预混料密封包装,高温35℃条件下存放4周,3-植酸酶酶他富活性存留77%,而6-植酸酶产品只有62%。

3. 耐热性
3-植酸酶他富耐热性能良好,制粒温度78℃时,酶活仍在96%左右。

与植物性植酸酶同源的6-植酸酶产品进行了多层包被处理,但它的酶活的释放速度和生物水解效率都受到了影响,最终作
用效果明显低于3-植酸酶酶他富产品。

4. 生物水解效率
研究发现6-植酸酶产品在畜禽体内的水解效率只有3-植酸酶酶他富的50%。

试验以肉鸡低磷日粮作为对照组,来观测提高MCP来源的磷水平和二种西酸酶不同会计师(100,200,300FTU/kg)对肉鸡增重和趾灰会计师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磷对照组日粮中增加1克MCP来源的磷,肉鸡的体增重761克提高至902克,要达到相同的增重,3-植酸酶酶他富需添加434FTU/kg,6-植酸酶产品则需要959FTU/kg,这说明它的水解效率只有酶他富的45%。

二种植酸酶对肉鸡趾灰会计师的试验发现,在落磷对照红日粮的基础上,要达到增加1克MCP磷的趾灰效果,3-植酸酶酶他富要添加588FTU/kg,6-植酸酶酶品要添加1087FTU/kg,后者的水解率只有前者的54%。

不同植酸酶对磷的当量
根据肉鸡体增重推算磷当量
MCP WG=761+141.79*gP/kg1gP=902g体增重水解效

3-植酸

酶他富
WG=761+0.3247*FIU/kg434FIU/kg=902g体增重100%
6-植酸

WG=761+0.1470*FIU/kg959FIU/kg=902g体增重45%
根据肉鸡体增重推算磷当量
MCP WG=19.7+7.175*gP/kg1g=26.88mg趾灰水解效

3-植酸
酶酶他富WG=19.7+0.0122*FIU/kg
588FIU/kg=26.88mg趾

100%
6-植酸酶WG=19.7+0.0066*FIU/kg
1087FIU/kg=26.88mg趾

54%
W.Eeckhout和M.De paepe(1994)4x4猪的消化试验也同样发现,500单位微生物性的3-植酸酶酶他富相当于0.80克的无机磷(6.35克磷酸氢钙,含磷18%,利用率70%)。

而500单位与小麦同源的6-植酸酶只相当于0.46克无机磷(3.65克磷酸氢钙),利用效率只有酶他富的57.5%。

5. 酶活释放速度
植酸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很容易失活,所以好的植酸酶产品应该是在饲料中稳定,在体内迅速释放发挥作用。

下图可见3-植酸酶酶他富5000G在畜禽采食后迅速释放,几分钟内达酶活高峰,而6-植酸酶产品释放速度则相对比较缓慢。

6. 植酸酶的潜在营养价值
大量研究证明酸酶不仅可以促进单曙动物猪、鸡对饲料中植酸酶的消化利用替代磷酸氢钙,还可以提高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即具有潜在营养价值。

现在酶他富植酸酶的潜在营养价值已被许多生产试验所验证,并被饲料厂当作正确使用植酸酶的重要参数来参与最成本配方设计。

但6-植酸酶产品没有成套的潜在营养价值参数,由于它和3-植酸酶酶他富属于完全不同的二种植酸酶,也不可直接套用酶他富的数据。

结论
6-植酸酶和3-植酸酶酶他富是二种完全不同类型的植酸酶产品。

二者的作用机理、pH作用高峰、耐热性和稳定性都有差异。

最大的区别在于体内水解效率的不同。

用体外的测定酶活的方法不能区别二种植酸酶的差异,只有通过动物试验才可验证实际作用效果。

研究证明,6-植酸酶产品在畜离饲料中的利用效果只是3-植酸酶酶他富的50%。

在实际生产中,它的每公斤饲料酶活添加量应该是酶他富植酸酶5000G的2倍。

饲料厂使用时一定要搞清植酸酶产品的类型和酶活含量及其在不同饲料中的稳定性,然后计算准确的添加量和添加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