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器使用及检测评分表

合集下载

简易呼吸器使用操作评分表

简易呼吸器使用操作评分表

简易呼吸器使用操作标准项目操作要点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评估1. 评估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部、呼叫患者2. 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判断患者呼吸是否停止,3. 立即呼救、推抢救车操作前1.快速准确取出急救物品:简易呼吸器、吸氧装置、 (必要时取口咽通气道)2.检测简易呼吸器:一手放在简易呼吸器进气口处,一手挤压球囊,查看是否有气流操作中1.使患者去枕平卧2. 轻掰下颌,观察患者有无舌后坠及活动义齿;清理口咽分泌物,取下活动义齿,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3.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对创伤患者采用推举下颌法)4.将简易呼吸器连接吸氧装置,调节流量10-15升/分,使储氧袋迅速鼓起,检查连接管是否连接紧密5.操作者站于患者头顶,呼吸面罩扣住患者口鼻,一手用"EC"手法固定面罩,一手规律挤捏简易呼吸器。

频率:成人10-12次/分,儿童14-20次/分;潮气量400-600ml/次(气囊1/3~l/2);吸呼比为1:1.5~2;送气时间不超过2秒,同时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操作后整理用物,洗手,记录消毒1.将口鼻面罩取下,拆分简易呼吸器2.清水冲洗各部件3.储氧袋用75%酒精擦拭,球囊用500mg/L(血液、分泌物污染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4.其余组件用500mg/L(血液、分泌物污染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5.浸泡后流动水冲洗干净,晾干组装备用组装检测1.储气安全阀、储氧袋检测:球囊与储氧袋连接,将储氧袋充满气体,摘下球囊,一手堵住储氧袋出口,一手挤压储氧袋,气体自储氧袋安全阀溢出2.球囊密闭性检测:将球囊减压阀关闭,一手堵住进气口,一手挤压球囊,球囊不能被压下,为密闭良好3.减压阀性能检测:将减压阀打开,用手堵住进气口,挤压球囊,减压阀能被顶起,气体可溢出为性能良好。

简易呼吸器操作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器操作评分标准
3
9.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整理床单兀和用 物;安慰患者,致谢
3
10.洗手
2
9.记录
2
操作后 评价
10分
1.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分类整理使用后物品
5
2•全过程稳、准、轻、快,符合操作原则
5
8
操 作 流 程
70

1.将简易呼吸器与氧气(高流量8—10L/min)装置相连接、检查连接是否正 确、呼吸囊有无漏气
10
2.戴手套,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 如有义齿取下,给患者取适宜体位
8
3.打开气道:解开患者衣领、腰带,操作者 站于患者的头侧,卸下床头栏,双手托起 患者下颌,使患者头后仰(必要时用口咽 通气管)
12
4.戴面卓:在患者口、畀部扣糸面卓并用EC手法固定,挤压气囊
8
5.以每分钟10〜12次的频率有规律的反复 挤压呼吸气囊,每次挤压400〜600ml(挤 压气囊凹陷1/2以上)
10
6.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判断通气量是否 合适
7
7.观察患者使用呼吸器后呼吸是否改善
5
8.停止使用后清洁患者口名:得分:
程序
规范项目
分值
扣分
得分
操 作 刖 准 备
20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2.评估:
(1)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及呼吸型态,呼吸道 是否通畅,有无义齿
(2)患者的意识、脉搏、血压等
(3)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10
3.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呼吸囊、呼吸活 瓣、患者适宜的面罩、固定带及衔接管), 氧气装置、纱布、必要时备手套

简易呼吸器使用法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器使用法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器使用法评分标准规定时间:6分钟
项 目
内 容
分值
评 估
(5分)
1.评估用物
2.评估环境
3
2
计 划
(10分)
1.操作者准备(衣、帽、鞋、表)
2.用物准备
3
7
实 施
(70 分)
1.准备(4分)
(1)检查连接
(2)确认现场安全
(3)核对床头(尾)卡
2
1
1
2.判断、呼救(10分)
(1)判断患者意识
(2)扪及颈动脉搏动
2
2
3
评 价
(15分)
1.操作熟练、规范,规定时间内完成
2.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和职业防护
3.急救意识强
4.患者无不良反应
5
2
5
3
(7) 挤压气囊(潮气量400-600ml/次,频率10-12次/分,每次送气持续1秒)
4
2
4
3
4
4
8
10
4.判断效果(10分)
(1)判断患者自主呼吸
(2)遵医嘱吸氧
(3)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变化
(4)看抢救结束时间
2
5
2
1
5.整理记录(7分)
(1)整理患者衣裤、摆复苏体位
(2)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3)洗手、脱口罩、记录
(3)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
(3) 立即呼救
(4)看抢救时间、拉隔帘
2抢救(39分)
(1)去被、去枕、平卧、颈下垫枕
(2)松解衣裤
(3)移开床旁桌、取下床头栏板(施救者站于床头)
(4)开放气道
气道开放正确
清除口腔异物、取出活动义齿

简易呼吸器性能考核评分表

简易呼吸器性能考核评分表

简易呼吸器性能考核评分表呼吸器性能评分表用于评估简易呼吸器的功能和性能,以确定其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评分表根据以下几个关键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1. 呼吸气体供应- 呼吸气体供应能力:评估呼吸器提供的氧气或空气的流量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流量应能满足身体活动的强度,以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

呼吸气体供应能力:评估呼吸器提供的氧气或空气的流量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流量应能满足身体活动的强度,以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

- 呼吸气体成分准确性:评估呼吸器提供的氧气或空气的成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成分应准确无误,以确保用户吸入到适合的气体。

呼吸气体成分准确性:评估呼吸器提供的氧气或空气的成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成分应准确无误,以确保用户吸入到适合的气体。

2. 呼吸阻力- 呼吸器阻力:评估呼吸器在供气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大的阻力。

阻力过大会导致用户呼吸困难,应确保呼吸器的阻力在可接受范围内。

呼吸器阻力:评估呼吸器在供气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大的阻力。

阻力过大会导致用户呼吸困难,应确保呼吸器的阻力在可接受范围内。

3. 漏气- 漏气情况:评估呼吸器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漏气会导致氧气或空气的浪费,可能会影响呼吸效果。

漏气情况:评估呼吸器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漏气会导致氧气或空气的浪费,可能会影响呼吸效果。

4. 使用便捷性- 佩戴舒适性:评估呼吸器的佩戴是否舒适,并没有过多的不适感。

舒适的佩戴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佩戴舒适性:评估呼吸器的佩戴是否舒适,并没有过多的不适感。

舒适的佩戴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 易于操作性:评估呼吸器的操作是否简易,用户能否轻松理解和掌握使用方法。

易于操作性:评估呼吸器的操作是否简易,用户能否轻松理解和掌握使用方法。

- 清洁与维护:评估呼吸器的清洁难度以及维护工作的复杂程度。

呼吸器应易于清洁和维护,以确保使用的卫生和安全。

清洁与维护:评估呼吸器的清洁难度以及维护工作的复杂程度。

呼吸器应易于清洁和维护,以确保使用的卫生和安全。

评分标准每个性能指标根据其表现的优秀程度进行评分,一般采用1至5分的等级制度。

简易呼吸器安全考核评分表

简易呼吸器安全考核评分表

简易呼吸器安全考核评分表背景呼吸器安全考核评分表旨在评估简易呼吸器的安全性能,并针对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打分,以便确定其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评分表以下是简易呼吸器安全考核评分表的详细内容:评分项一:适用人群- 打分标准:- 5分:适用于所有人群,包括成人和儿童。

- 3分:适用于成人和部分儿童。

- 1分:只适用于成人。

评分项二:氧气供应- 打分标准:- 5分:可以提供各个氧浓度的呼吸气体。

- 3分:只能提供一种固定氧浓度的呼吸气体。

- 1分:不能提供任何氧气供应。

评分项三:使用方便度- 打分标准:- 5分:简易呼吸器易于佩戴和操作,无需专业培训。

- 3分:使用简易呼吸器需要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

- 1分:使用简易呼吸器需要专业培训。

评分项四:呼气阀- 打分标准:- 5分:简易呼吸器设有呼气阀,可以有效排出呼气废气。

- 3分:简易呼吸器没有呼气阀,但仍能满足基本呼吸需求。

- 1分:简易呼吸器没有呼气阀,使用时可能导致不适或危险。

评分项五:过滤器- 打分标准:- 5分:简易呼吸器设有有效的过滤器,可以过滤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 3分:简易呼吸器有过滤器,但过滤效果有限。

- 1分:简易呼吸器没有过滤器,无法过滤有害物质。

评分项六:密合性- 打分标准:- 5分:简易呼吸器与使用者的面部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减少泄漏。

- 3分:简易呼吸器与使用者的面部密合性较差,存在泄漏问题。

- 1分:简易呼吸器与使用者的面部无法有效密封,泄漏明显。

评分项七:可持续时间- 打分标准:- 5分:简易呼吸器能够提供长时间的持续呼吸支持(超过8小时)。

- 3分:简易呼吸器能够提供中等时间的持续呼吸支持(4-8小时)。

- 1分:简易呼吸器只能提供短时间的持续呼吸支持(不超过4小时)。

总结以上评分表是用于简易呼吸器安全考核的工具,通过对每个评分项进行打分,可以评估呼吸器的安全性能。

根据总分,可以确定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以保障用户的呼吸安全和健康。

简易呼吸器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

简易呼吸器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简易呼吸器)姓名:层级:分数:考核者:时间:
一、注意事项:
1.单人操作时,按压30次施行人工呼吸2次。

双人抢救肘,在第一个抢救者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
第二个抢救者施行开放气道。

在开始做人工呼吸肘,第一个30次胸外按压也就结束了。

2.应及肘识别无反应征象,立即呼叫激活应急救援系统。

如无呼吸,应立即逬行胸外按压。

3.成人使用1L简易呼吸器时应挤压1/2-2/3, 2L简易呼吸器挤压1/3。

避免过度通气。

4.如患者没有人工气道,吹气时稍停按压;如插有人工气道,吹气时可不暂停按压。

二、2010版心肺复苏要求:
1•立即识别心肛骤停,激活急救系统;
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简易呼吸器使用及检测评分表

简易呼吸器使用及检测评分表

简易呼吸器使用及检测评分标准简易呼吸器知识点一、适应症1.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2.运送病员: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3.临时替代呼吸机:遇到呼吸机因故障、停电等情况时,可以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

二、禁忌症:活动性咯血、大量胸腔积液、肺大泡、张力性气胸等三、注意事项:1.挤压气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气囊的1/3~2/3为宜,节律均匀,勿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或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2.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与自主呼吸同步;3.面罩大小要合适,婴儿及小孩最好不要使用成人型简易呼吸器,且应具备安全阀装置,能自动调整压力,以确保患儿安全。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使其配合5.储氧袋的作用:提高氧浓度,缓冲患者吸、呼压力。

有氧源的情况下,要接上储氧袋和储氧阀,将氧流量调至8-10L/分(包括儿童)。

无氧源情况下,需将储氧袋和储氧阀取下。

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6.如果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用力挤压气囊数次,将积物清除----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7.操作中随时观察:(1)挤压气囊时,注意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2)观察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情况;(3)观察病人口唇、面色、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呼吸改善情况(4)观察单向阀(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5)在呼气过程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状;(6)观察胃区是否胀气,避免过多气体挤压到胃部而影响呼吸的改善。

8.清洁与消毒将各部件拆开,置入含氯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清水冲洗晾干调试后备用。

特殊感染者,可用环氧乙烷熏蒸。

(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

简易呼吸器操作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器操作评分标准
5
5
评估
1、是否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
5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5
操作步骤
1、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5~10升/分(供氧浓度为40~60%)使储气袋充盈。
简易呼吸器操作考核评分表
姓名:时间:成绩:考核者:
项目
考核内容
评分
缺陷内容
及扣分
得分
准备
1、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5
2、用物:简易呼吸器(呼吸囊、呼吸活瓣、病人适宜的面罩、固定带及衔接管),氧气装置、手套。
5
3、注意病人安全,检查简易呼吸器与氧气(高流量)装置相连接、连接是否正确、呼吸囊有无漏气,对清醒病人作解释,协助病人取适宜体位。
5
2、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如有义齿取下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10
3、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
10
4、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10
5、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0
6、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
10
7、整理病人、穿好衣服,摆放恢复体位(侧卧位),整理床单,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呼吸器使用及检测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
简易呼吸器知识点
一、适应症
1.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2.运送病员: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3.临时替代呼吸机:遇到呼吸机因故障、停电等情况时,可以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

二、禁忌症:活动性咯血、大量胸腔积液、肺大泡、张力性气胸等
三、注意事项:
1.挤压气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气囊的1/3~2/3为宜,节律均匀,勿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或造
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2.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与自主呼吸同步;
3.面罩大小要合适,婴儿及小孩最好不要使用成人型简易呼吸器,且应具备安全阀装置,能自动调整压力,以确保患儿安全。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使其配合
5.储氧袋的作用:提高氧浓度,缓冲患者吸、呼压力。

有氧源的情况下,要接上储氧袋和储氧阀,将氧流量调至8-10L/分(包括儿童)。

无氧源情况下,需将储氧袋和储氧阀取下。

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
6.如果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
----用力挤压气囊数次,将积物清除
----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
7.操作中随时观察:
(1)挤压气囊时,注意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
(2)观察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情况;
(3)观察病人口唇、面色、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呼吸改善情况
(4)观察单向阀(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
(5)在呼气过程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状;
(6)观察胃区是否胀气,避免过多气体挤压到胃部而影响呼吸的改善。

8.清洁与消毒
将各部件拆开,置入含氯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清水冲洗晾干调试后备用。

特殊感染者,可用环氧乙烷熏蒸。

(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