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毕业论文对高职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探讨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方法

探讨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方法

探讨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方法《中医药学概论》是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博大精深、抽象难懂。

为了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方法做一探讨。

标签: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方法探讨中医药学概论是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包括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成药学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1]内容涉及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抽象难懂,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方法做一探讨。

一、PBL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PBL教学法。

任课教师要用心设计,认真备课。

1.课前准备课前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派布置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带着任务预习和查阅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任务分析、讨论、策划,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策划等能力。

2.课堂实施课堂上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发言,讲解知识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打分;教师要及时引导、提问、点评打分,同时针对学生不懂或疑惑的部分及时进行分析和解答;最后老师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提问的方式做反馈练习,以便检验教学效果。

3.课后反馈课后教师要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以书面的形式反馈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收获到了什么?想法、建议…… ),這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歌诀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歌诀总结知识点,以便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学习五脏之一“肝脏”时,运用歌诀“肝主疏泄兼藏血,调节情志与气机,开窍于目华在爪,在志为怒体合筋”,记忆肝脏的生理功能与系统联系,教师在运用歌诀总结时,需要详细讲解歌诀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歌诀的理解记忆。

三、案例+启发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抽象的基础理论融入典型案例中,以便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中医五行学说时,引用“范进中举”说明心在五行中属火,“在志为喜”,过喜伤心;肾在五行中属水,“在志为恐”;“水克火”;范进因中举过度喜欢,使心神涣散而发疯;那么他又是怎么恢复正常的呢?范进的老丈人,一个嘴巴打过去……于是范进恢复正常了,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在中医中水能克火,也就是说惊恐的情绪克制了高兴的情绪,由于过分高兴导致的发疯也被克制住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中医五行生克原理的理解记忆。

对高职高专生《中药学》学习方法探讨

对高职高专生《中药学》学习方法探讨
时珍 国医国药 2 0 0 8年第 1 9卷第 l 0期
LS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08V L 1 N .0 I 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0 O .9 O 1 H
趣味性。 懂 的内容讲 出趣 味性 , 笔者认为结合 日常生活 中同学们熟悉 的现 6 重 视 方 剂 之 间 的联 系对 比 象进行分 析 、 解 , 失为 一种 较 好 的手 段 。如 在 阐释 银翘 散 讲 不 有些方剂 , 组成 、 功效和主治证有相同之处 , 在教学 中这样 的 “ 凉复辛 温” 辛 配伍方法 时 , 到 同学 们 “ 遇 既是 温病初起 , 热重寒 方剂可互相 比较 , 找出共性 , 出个 性 , 突 同中求异 , 中求 同。同 轻 , 异 为何 还要 配伍 辛温 之品 ” 的疑 问 , 这个 问题 如果 只是从 教材 类方剂 中可 同中求异 , 如清热剂 中清 胃散与 玉女煎均 清 胃热 , 但 上 的“ 强辛散透表之力 ” 释 , 增 解 仍不 能说明 问题 , 同学们 仍然会 清 胃散清 胃凉血 , 主治 胃火上攻证 , 属实证 ; 玉女煎清 胃热 、 肾 问“ 滋 为何 一定要配伍辛温药物才增 强辛散 透表力 , 配伍 了那么多 阴 , 治 胃热 阴虚 证 , 实 中 夹 虚 之证 。不 同类 方剂 中 , 前 后 联 的辛 凉 解 表 药 为 何 还 不 行 ” 针 对 此 , 剧 烈 运 动 后 , 感 觉 到 丰 属 可 ? 以 当 系比较 , 中求 同, 异 如治 泄泻 的方有葛根 黄芩黄连汤 、 痛泻要 方 、 很热 , 又想快速凉下来 , 是用冷水擦身凉得快 , 还是温水擦身凉得 参 苓 白术 散 、 人 养 脏 汤 、 神 丸 。但 因每 方 适 应 证 的病 因 病 机 快 的例 子 向 同学 们 设 问 , 同学 们 得 出冷 水 擦 身 令 毛 窍 闭 塞 , 真 四 当 不 不 同 , 可作 以 区 别 。 另 有 药 物 组 成 部 分 相 同 的 方 剂 可 同 中 求 利 于 热 外 透 , 之 , 热 外 透 加 快 的 结 论 时 , 势 引 导 提 示 本 方 故 反 则 顺 异, 异巾求 同, 桂枝汤” 如“ 的加减 方有小建 中汤 、 当归四逆汤 、 黄 证 , 是 温 病 初 起 , 仍 有 邪 在 分 , 气 被 郁 之 病 机 , 又 多 用 虽 但 卫 现 芪佳枝Ⅱ 物汤 ; 含增 液 汤 的 方 剂 有 增 液 汤 、 液 承 气 汤 、 营 汤 、 辛 凉 之 品 , 利 于透 邪 外 出 , 用 少 量 辛 温 解 表 药 则 如 同 温水 擦 增 清 不 配 养 阴清肺汤 、 固金 汤 ; 白合 小柴 胡 汤 与旋 覆代 赭 汤佐 使药 相 同 身之理 , 毛窍开 , 则邪易透 。通 过这样生动有趣通俗 的讲解 , 取得 等等 。 r易 懂 易 记 的教 学 效 果 。 7 重视 形象 生动 教 学 总 之 , 过 方 剂 学 的教 学 , 让 学 生 掌握 其精 华 , 仅 为 学 生 通 要 不 中医方剂学 因其 内容多数较为抽象 , 无形可循 , 以想象 , 难 难 临床各 科的学习打好 坚实的基 础 ,f 『Ⅱ让学牛住今后的工作中能 『 『 以理 解 , 以被 学 生 称 为 “ 医 课 程 中最 难 学 的课 程 之 一 ” 这 做 到辨证论 治 , 所 中 。 方证相合 , 变化应用 , 得心 手 。 是造成学 生方 剂学学 习质量下 降的潜在性 隐患 。如何 将抽象难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摘要】本文围绕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展开思考。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教材选用与内容的更新、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以及评估与改进机制的建立。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促进学科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更新、实践教学、评估机制、学习兴趣、学科发展、教学质量、未来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的使命和责任。

当前中医药学科的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对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开展对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通过研究与实践的结合,深入分析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贴合社会需求与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并及时更新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全面的评估与改进机制,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中医药学概论”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内容涵盖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概述。

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思考。

首先,实践教学内容需要更新。

随着中医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然而,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上,没有及时更新。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医药学的过程中,会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

其次,实践教学内容需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中医药学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因此,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需要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将教学实践内容设置为学生实地参观中医院和中药材市场等,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中医药的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第三,实践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

中医药学的教学实践,需要学生进行真实的诊治操作和药物加工操作。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并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最后,实践教学需要注意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药学的教学以实践为主,因此,应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如实物展示、案例教学、讲解演示、讨论分析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总之,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之一,发展历程和理论研究十分丰富。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应用和学生操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一、教学内容《中医药学概论》是高职高专院校中医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内容,是学生打好中医学基础知识的关键课程之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医的起源、发展、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等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中医药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渊源,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中医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学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中医药学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外阅读、讨论交流、多媒体教学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丰富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医药的实践活动,如临床实习、中药提取实验、针灸技能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是教学的重要支撑,老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准备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编写本科教材或参考书籍进行教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合理运用各种形式的评价手段,如考试评价、实验报告、实习实训成绩、讨论交流表现等,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一、教学背景与意义中医药学概论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临床应用和特色疗法,从而为他们打下坚实的中医药学基础,培养其对中医药的兴趣和了解。

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对学生的专业潜能开发、职业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内容涵盖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历史渊源、基本知识和重要代表人物等方面,既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要求学生通过相关实例了解其应用。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药学的重要概念和实际应用。

2. 专业导师的指导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还需要充分发挥专业导师的作用,及时为学生解答中医药学概论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专业导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3. 知识的更新与拓展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及时更新和拓展,包括增加新的内容、引入新的方法和技术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深入了解新的中医药学知识,与时俱进地教学,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实践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得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1. 从学生角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其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调整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中医药学概论的知识。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一、教学背景与意义中医药学概论是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他们打下学习中医药学专业的基础。

随着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和需求的增加,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以致用,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中医药学概论的知识,培养其对中医药学的兴趣和了解,使之成为具备一定中医药学基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医药学知识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基本理论、中药学基本理论、针灸学基本理论等。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 讲授在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中,讲授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教学实例等方式将中医药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

在讲授中,教师可以结合生动的例子和故事,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2. 实验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型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加深对中医药学知识的理解。

可以设置中药炮制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中药的炮制过程中,让他们亲身体验中药煎煮的整个过程,加深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解。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将中医药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的理论。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病例,让学生分析病情、辨证施治,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实践的价值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既要注重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医药学概论是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向学生介绍中医药的基本原理、历史渊源、理论体系以及临床应用等内容。

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的日益受到重视和认可,培养具有中医药基本知识和素养的医药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实践已成为一项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中医药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出来。

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学的兴趣和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医药学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和总结,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挑战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情况,分析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有效性,分享教学实践心得,总结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探讨教学实践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旨在提高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中医药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促进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创新与改革,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高中医药学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2. 正文2.1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课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课程设置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对学生的中医药学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基础与应用并重,注重中医药学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理解中医药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职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方法探讨
中医学基础注重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记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高职中医药
学概论教学方法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摘要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是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美
容与形象设计专业以及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文
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两个方面,探讨关于中
医药学概论的教学,从而体现高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
才的原则。

关键词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高职
中医药概论是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美容与形象设计专业
以及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
学生具备从事健康行业工作所必需的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态度,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
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
实基础。

本课程整合了中医基础和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主要内
容包括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成药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本课程教学内容较多、知识点多、需要记得东西多、学时却
相对较少的矛盾使教学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很多学生反应知识点多,不容易记忆,记后易忘记。

因此,急需改进教学模式,尤其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学以理论够用、应用为主、注重实践和能力培养及面
向基层为指导思想,与传统的教学有一定出入,因此按照因材施
教的教学原则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对我校中医药学
概论教学内容及方法做了以下探索:
1 中医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选择和中医思维方式的建立
中医学基础注重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记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在病理上
的应用,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特性、属性归类、和生克乘侮和
母子相及的概念、规律,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重点掌握五
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系统联系;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动、
功能、分类。

掌握血的概念、生成、功能和运行。

掌握津液的概念、生成、输布和排泄及功能,以及气血津液的关系;掌握六淫的
性质和致病特点,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
掌握脏腑辩证的要点。

中医药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思维
形式现代人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造成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困难。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其一,引导学生理
解中西医理论的巨大差异。

①中医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
诊病上是通过表现于外的征象,推测人体内在脏腑、气血津液的
病变,这种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经验性;而西医理论则是
从微观上探究机体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

其二,把抽象的中医理
论形象化、生活化。

例如讲解五行相克理论时,联想生活中用金
属工具砍树(金克木),小树长在土里(木克土),土能掩水(土克
水),水能熄灭火(水克火),火能够将树木燃成灰烬(火克木)。


讲解心主神志理论时,联系网上报道有人做了心脏移植术,兴趣
爱好、性格都改变了,让深奥的理论在现实中找到依据,讲藏象
理论时尽量多引用病案故事,脏腑辩证多总结、联系,并结合具
体病案进行辩证分析,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让学生对各个
证型有较深刻的印象等等,这样慢慢使学生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常用中药及应用知识部分根据专业不同重点也不同
中药总论中的四气五味、中药的配伍、用法以及用药禁忌是
重点掌握内容。

各论内容则根据专业不同,岗位需求不同,讲解
重点也不同,如美容与形象设计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中重点
讲解中药的使用方法及功效,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要突出中成药
原料品种,具体讲解时结合本地特色,重点讲授本地区的常用药材。

教学中采用采用分类、归纳、直观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中
药的兴趣。

如安胎药有理气安胎药苏梗、清热安胎药黄芩、补肾
安胎药桑椹等,清热药中黄芩善于清上焦热、黄连善于清中焦热、黄柏善于清下焦热。

这样把复杂难记的中药归纳总结,使学生更
容易掌握药物功效的大方向,增强记忆,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
生自己总结,比如具有清肝明目作用的药物有哪些?活血止血的药
物有哪些,凉血止血的药物有哪些等等。

教学中建议学生们组成
不同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互问互答,进行知识竞赛等增加
学习的主动性。

3 常用中药与方剂学知识部分强调基本概念、常用品种与地
方多用品种的讲解相结合
常用中药与方剂学只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能讲解。

据调查,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多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医疗机构从事基层业务工作,这些岗位旨在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进行导购零售和调剂。

我们从岗位需求出发,以高职教育培养实
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本位,遵循“合理选用基础,注重实践应用,增强职业素质,培养业务能力”的原则,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中
医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解读中成药说明书和中医处方的审方能力,致力于学生能够安全、合理指导患者用药。

比如讲感冒时,
感冒最常见的症型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广东这里还常有暑湿
感冒,上课时首先将这些感冒的临床表现和证型复习一下,再将
处方用药的原则讲解一下,然后将各证型的临床表现、处方和常
用中成药设计出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析讨论,得出适当的
处方及成药,完成“感冒”问病荐药的情境设计,为以后顶岗实
习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高职的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应该从各个专业
的不同岗位需求出发,抓住重点,课堂形象生动,结合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交叉运用,从而改
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导致的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不符的状况。

注释
① 刘瑶,姚丽梅.高职《中医药基础》教学的合理选择与方法
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0.4:77-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