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第一章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况

本章拟就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又译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以下简称ABC)的历史、产生依据、概念体系等三个方面对ABC的理论概况作以介绍。

第一节 ABC的历史

ABC起源于美国,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的观点:(一)科勒(Kohler, Eric L.)的作业会计思想。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主要来自于对20世纪30年代的水力发电活动的思考。在水力发电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这里指水源)成本都很低廉,而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对很高,这就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其原因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本文指制造成本法),预先假定了一个前提,即: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如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中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一直是成本的主体)。科勒提出的会计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

1、作业(activity),指的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个规划或重要经营事项的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或者说某一个部门的某一类活动;作业在现实生产活动中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此时才第一次被运用到成本核算和生产管理之中。

2、作业账户(activity account),对每一项作业设置一个作业

账户,对其相关的作用(贡献)和费用进行核算,对作业的责任人,要能进行控制,即是说,同一个责任人控制的作业活动才是一项独立的作业。

3、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一直到最高层的作业总账,类似于传统科目的明细账、二级账和总账。

4、作业会计的假设是,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的,所有的成本都能够找出具体责任人,控制由责任人实施。

在会计史上,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第一次把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被认为是ABC的萌芽。

(二)斯拖布斯(G.T. Staubus )的会计思想。斯拖布斯是第二位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学者,他分别在1954年的《收益的会计概念》、1971年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和1988年的《服务与决策的作业成本计算——决策有用框架中的成本会计》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作业成本观念。其理论要点有:

1、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作业会计是一个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同时,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该明确其基本概念,如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

2、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必须揭示报表目标。报表目标是履行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为投资决策提供信心,减少不确定性,报表中的收益和利润,与成本密切相关;ABC揭示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量。

3、要较好地解决成本计算和分配问题,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该是作业,而不是某种完工产品或其对应的工时等单一标准。成本不应该硬性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更不是根据每种产品的工时来计算分配全部资源成本(无论直接的或间接的),而是应该根据资源的投入量和消耗额,计算消耗的每种资源的“完全消耗成本”。这并不排除最后把每种产品的成本逐一计算出来,而是说,关注的核心应该是从资源到完工产品的各个作业和生产过程中,资源是如何被一步步消耗的,而不是完工产品这一结果。

(三)20世纪末ABC研究的全面兴起。当时,计算机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制造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较大”的假定。制造成本法中按照人工工时、工作量等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严重扭曲了成本。另外传统管理会计的分析,重要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传统成本核算基础上的,因而其得出的信息,对实践的反映和指导意义不大,相关性大大减弱。虽然当时流行许多模型,但是除了所依据的信息相关性值得商榷外,还很抽象、难懂,甚至一些专家都看不懂,其实践意义就更差了。在这种背景下,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Robert S.Kaplan)在其著作《管理会计相关性消失》一书中提出,传统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和可行性下降,应有一个全新的思路来研究成本,即作业成本法。由于卡普兰教授等专家对于ABC的研究更加深入、具体而完善,使之上升为系统化的成本和管理理论并广泛宣传,卡普兰教授本人被认为是ABC的集大成者。其理论观点有:

1、产品成本是制造和运输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ABC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产量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即:对价值的研究着眼于“资源→作业→产品”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资源→产品”的过程。

2、认为ABC的本质就是以作业作为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及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计算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就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制造成本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点,并且使以往一些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在ABC系统中变为可控。所以,ABC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一种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手段。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称为作业管理法(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以下简称ABM)

ABC的成本虽然是“完全消耗成本”,但是并不同于中国1992年以前的“完全成本法”的成本,因为ABC的成本强调的是“消耗”的成本,未必包括全部生产能力成本,即不一定等于“投入成本”。比如,如果一台机器每月正常产量是100件产品(代表了生产能力和投入成本),但是如果企业只投产了80件,就存在着20件(100件减80件)产品所对应的“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而ABC下产品的成本就不包括“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只指全部投入成本的80%;相反“完全成本法”是原苏联模式的照搬,核算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全部投入成本,指运输费用和生产、管理、理财费用等全部支出项目,包含了“已利用”和“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

第二节 ABC产生的依据

那么,ABC理论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客观依据呢?

一、理论依据。

ABC的理论依据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把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如工时)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这是不合理的;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二、实践依据。

(1)从必要性上来讲,ABC产生的依据体现在针对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科学性、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成本习性的假设所产生的质疑。

传统成本计算法假定直接成本比例较高,同时,传统管理会计中,把成本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且建立模型y= a + b x,而这种成本的划分和模型的相关性,是立足于短期内经营、业务量也无显著变化的假设上的。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要应对多变的市场风险,强调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突出了战略管理,企业管理部门对持续经营的要求日益增加,而从长期经营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变动的,传统认为成本属性应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假定和模型y= a + b x,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时间上的相关性;兼并的浪潮、生产的规模化、经营的全球化,导致企业的业务量急剧

上升,突破了模型y= a + b x的业务量假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为主导的智能化、自动化日益普遍,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网络经济为首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已经到来,这些经济活动,导致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等直接成本投入比例大大降低,许多企业的间接成本占绝大部分,这导致模型y= a + b x即使在短期内和一定业务量内也失去了相关性。时代的发展,需要一种解决传统信息失真问题、打破y= a+ bx 模型的成本计算理论,而ABC就是满足这一需要的理论。

(2)从可能性上来看,适时生产法(Just In Time, 以下简称JIT)为ABC的可行性创造了条件。

在日本等国家,JIT已经逐渐推广。该生产系统中,企业在生产自动化、财务电算化条件下,合理规划,大大减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周转时间,使原材料进厂、产品出厂、进入流通的每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甚至完全消除停工待料、有料待工等浪费现象,减少生产环节中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活动,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象钟表的零件一样相互协调,准确无误地运转,达到减少产品成本、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JIT系统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如要有“零存货制度”,以保证减少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占用的资金,真正做到适时生产,进而要求良好的交通、完善的原料市场等社会条件;要有“零缺陷制度”,保证各环节衔接正常,及时提供合格产品;要有“单元式生产制度”,如同银行的“柜员制”,消除过细的分工,这又要求车间工人是全能

的,保证封闭式生产,因为过细的分工带来了过多的流水环节。目前这些在中国很难完全做到,但我们可以努力逼近这一标准。

由于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的,操作比较复杂,因而需要较为精确而高效的成本统计和计算手段,需要严格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体系。而JIT的出现,就使ABC的应用成为可能。

第三节 ABC的概念体系

任何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都需要一套必要的概念体系作为支撑以便完整而准确地解释世界、探索规律从而指导实践,ABC也不例外。ABC必要的概念有以下几种:

(一)与作业有关的概念:

1、作业(activity),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的目标所进行的与产品相关或对产品有影响的各项具体活动。

2、作业链(activity chain),是相互联系的一系列作业活动组成的链条。现代企业实际上是一个为了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活动实体的组合,所以企业就是作业链。

3、价值链(value chain),从生产经营环节上看就是作业链,是从货币和价值的角度反映的作业链。卡普兰教授等学者认为,立足于经营的最后一个环节(即产品销售到顾客的环节)来看,能够产生和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是需要大力加强的有效作业,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是维持作业或无效作业,需要严格控制。但是,无效作业不等于无用作业。比如,修复残次品、管理活动,都增加不了价值,是无效作业,

但却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有用作业。

价值链需要不断的优化组合,如努力减少各环节的无效作业,使之逼近于零;在各环节有效作业中,提高其产出比例等。前面提到的JIT、“零存货”、“零缺陷”和“单元(柜员)式”生产制度就是优化价值链组合的重要手段。

价值链的优化组合需要对其作科学的分析。分析价值链应该体现市场营销意识,尤其在买方市场中,要从顾客着手,分析顾客支付的价格与其受益的比例、产品与竞争对手的比较,逐步延伸到厂商的内部价值链组合情况;控制价值链应该从产品设计环节开始,尽力改善价值链的组合,提高其投入产出比例。

(二)与作业成本习性(cost behavior)有关的概念:

1、短期变动成本,就是短期内发生变动的成本,与产出量呈正比例变动。这与传统意义的“变动成本”口径是一致的。

2、长期变动成本,是短期内一直不发生变动,长期中虽不随产量变动,但是与作业量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比如产品质量检验费,不应该按产量分配给产品,而应该按照产品接受的检验劳务量(作业量)来分配,就可以看作一种长期变动成本。

作业量与长期变动成本二者的变动不一定是同步的,存在一个时滞问题,即作业量减少时,当期长期变动成本未必减少。比如,当月企业质量检验次数减少了,但是检验人员的固定工资可能并没有马上减少。对此调整期的成本分配问题,应遵循“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3、固定成本,是既不随产量变动,也不随作业量变动的成本,比如

西方国家企业中历史成本计价的“土地所有权”。

作业成本法下的长期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传统制造成本法下都叫“固定成本”。

(三)与成本动因有关的概念:

1、成本动因(cost drivers),又译作成本驱动因素,是对导致成本发生及增加的、具有相同性质的某一类重要的事项进行的度量,是对作业的量化表现。成本动因通常选择作业活动耗用的资源的计量标准来进行度量,如质量检查次数、用电度数等。

选择合理的成本动因很重要,最好由成本会计师、生产工艺工程师、ABC专家共同组成专门小组来做选择,要把企业看作价值链的组合,照顾到动因选择的全面性、代表性、操作性和动因与其他部门的密切关联性。

主要以资源消耗数量作为基础的动因,通常是伴随着短期变动成本而发生的,是分配短期变动成本的根据,大多既与作业量有关,又与产量有关,接近于传统的变动成本处理方法,比如制造业中机器运转时间、加料重量、工时(虽然不等同于传统成本法的“工时比例分配法”,但工时仍可以选择为动因)。但是主要以作业量(可以看作工作量,但不是产量)为基础的成本动因,如检验、维修等部门作业,导致了长期变动成本的发生,是分配长期变动成本的依据。如表1-1:

表1 -1 制造企业的部分成本动因及各自驱动的成本

成本动因驱动的成本

生产批次生产、调度部门的相关成本

进料定单数量材料采购部门的相关成本

验收次数验收部门的相关成本

发货单数量发货部门的相关成本

维修次数维修部门的相关成本

检验次数质量管理部门的相关成本

生产调整和投产准备次数生产调整部门的相关成本

2、成本库,即作业中心,由相同性质的成本归为一类而构成,如维修车间、检验车间各自对应一个成本库。

选择成本库(作业中心)的类别时,也应该照顾其与整个价值链、其他部门联系的密切性。成本库的主要类别有:

(1)单位水平作业中心,即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发生的作业量不变,作业总量随产量变动,如原材料耗用中心。

(2)批次水平作业中心,即生产每一批产品所发生的作业量不变,作业总量随生产批量呈正比例变动,如生产调度、计提准备、质量检验中心。

(3)产品水平作业中心,即为支付生产每类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作业总量随着产品的项目呈正比例变动,如产品测试中心。

(4)维持水平作业中心,为了维持生产环境所发生的作业,如冬天取暖、夏天降温、车间照明等中心。

3、分配率,某一成本库耗用的可归集的总成本,除以该成本库对应的总作业量。其意义和作用类似于制造成本法的制造费用分配率。

4、作业成本的分配方法为:某产品应分配的某类作业成本 i=该类作

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消耗的该类作业量

该产品应分配的全部作业成本 = ∑i

从ABC的概念体系的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出,ABC的理论基础,是认为生产过程应该描述为: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产品耗用作业,作用耗用资源,从而导致成本发生。这与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中产品耗用成本的理念是不同的。这样,ABC就以作业成本的核算追踪了产品形成和成本积累的过程,对成本形成的“前因后果”进行追本溯源:从“前因”上讲,由于成本由作业引起,对成本的分析应该是对价值链的分析,而价值链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所以成本分析首先从市场需求和产品设计环节开始;从“后果”上讲,要搞清作业的完成实际耗费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是如何实现价值转移的,最终向客户(即市场)转移了多少价值、收取了多少价值,成本分析才算结束。由此出发,作业成本计算法使成本的研究更加深入,成本信息更加详细化、更具有可控性。

第二章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应该推广应用ABC

本章拟就ABC的现实意义、适用条件和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等几方面来阐述“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应该推广应用ABC”这一观点。

第一节 ABC的现实意义

(一)微观意义

Ⅰ、ABC使成本信息更加科学,

解决了传统成本信息失真问题

同一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和制造成本法下计算出的结果常有差异,甚至相差悬殊。为什么呢?原因主要在于两种方法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制造成本法把每单位产品耗用的某一项成本标准(如产品耗用的工时占总工时的比率),当成了对所有费用(如在电器开关制造类企业中,包括备料、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折旧费等)进行分配的比率。事实上,产品分别耗用各种费用所占各种费用总额的比例,绝不是仅仅用工时比例这样的单一指标所能代表的(尤其是间接费用)。这样的实例很多,比如,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耗用较多的产品,其耗用的产品质量检验费用就多了么?显然未必,因为检验费用的多少与生产时间的长短没有直接的正比例关系。又如,某产品的工时耗用比重大,也许是由于在集体劳动中(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工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共同在车间劳动造成的,而不是占用车间的绝对时间很多,也就不应该分摊较多的厂房折旧费用。所以,制造成本法下按照单一的工时等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做法,显得草率武断,必然造成有些产品成本虚增,有些虚减,不符合“谁受益,谁负担;多受益,多负担”的公平配比原则和信息相关性原则,导致成本信息失真。

我们举例来说明其信息失真的影响:如果企业本月在同一个车间生产两种产品,一种产量高,另一种产量低,那么在制造成本法下,高产量的产品由于耗用的工时比较多,就负担比较多的厂房折旧费,而低产量的产品由于耗用的工时比较少,就负担比较少的厂房折旧费。然

而,两种产品占用厂房的时间是相同的,应该分担相同的厂房折旧费。所以,制造成本法高估了高产量产品的成本,低估了低产量产品的成本。

而ABC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从以上分析中还可以看出, ABC的关键步骤在于,计算出每种作业的分配率,再根据每种产品消耗的某项作业量乘以相应的分配率,得出这种产品消耗的该项作业成本,再把这种产品消耗的各项作业成本加总,就是这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

可以看出,ABC区别于传统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在于:ABC不是直接考虑产品成本或工时成本,而是首先确定间接费用分配的合理基础——作业,然后找出成本动因,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成本库,一个成本库所汇集的成本可以按其具有代表性的成本动因来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使之归属于各个相关产品。

因此,ABC与传统成本法相比,其根本区别具体表现在:缩小了间接费用分配范围,由全车间统一分配改为由若干个成本库进行分配;

②增加了分配标准,由传统的按单一标准分配改为按多种标准分配,对每种作业选取属于自己合理的分配率。ABC针对生产过程中每种作业选取属于自己的分配率,按各产品消耗成本动因或作业的数量将成本库的成本逐一分配到产品总成本中去,这样,成本核算的核心就集中在了生产对资源一步步消耗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抓住了许多动态变量,就真正消除了传统成本法中用人工工时等作为唯一标准去分配全部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性,解决了传统成本法带来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使成本核算更准确,更具有相关性和配比性。

Ⅱ、ABC使企业产销决策更加合理

产销决策和产品定价合理性的基础是成本计算的科学性。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传统成本法下的成本信息是不科学的。不过,在粗放式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品中人力、材料等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绝大部分,而间接成本所占的比重较小,所以传统成本法中对间接费用分配的不合理数额所占的比例也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此时基本上是卖方市场,产品利润率较高,保证了单价和单位成本之间有一个较大的差额,足以抵消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的影响,因而传统成本法保持了较大的相关性,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决策失误。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工人工资等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大大减少(许多企业直接人工只占总成本的5-10%),间接成本比例大幅度增加,传统成本法失真信息的数额越来越巨大;而且,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厂商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产品的市场单价已经逼近成本,容纳不了太多的成本误差。

此时仍然根据传统成本信息作出的产销决策,常常是有些产品本来是赢利的(尤其在单价很低时,其真实的赢利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在传统法下,企业误以为是亏损的(比如高产量的产品成本就被高估,获利水平被低估),从而错误地拒绝了定单,丧失了市场机会,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买方市场下,非常可惜。而有的产品,实际上是亏损的(尤其在单价很低时,其真实的亏损率是难以容忍的),但是在传统的成本法下,企业误以为是赢利的(比如低产量产品的成本就被低估,

导致利润被高估),从而错误地接受了定单。这样,传统成本法进一步造成了利润报告的严重失真。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定单单价都高于‘单位成本’,但最终却亏损”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

ABC的本质决定了它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因为采用ABC后,成本信息更具有科学性、相关性,从而使产销和定价决策更加合理、利润信息更加真实。

Ⅲ、ABC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意义

实施ABC的深刻意义还在于,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甚至进一步采用作业预算方法和作业管理法,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责任会计目标。作业成本的核算过程中,成本核算的核心集中在了生产对资源一步步消耗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比如在电器开关制造企业中,ABC使管理者准确把握了诸如备料(原材料消耗)、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直接人工等作业活动,从而控制了成本的形成和累积过程。比如,如果耗用总成本最多的是液压部门和喷漆部门,要引起重视,查明原因,看是否有贪污、浪费等现象,以及是否这两个作业中心技术不够先进、工艺不够合理。即使这样巨大的开支是合理的,仍要视之为“要害部门”,严加管理,任用优秀的液压、喷漆作业责任人。又如,如果分配率最大的是液压和加盐部门(虽然加盐部门的总成本不是很大),也要引起重视。如果证实这样的分配率是合理的,就加强对这两项作业耗用数量的控制,合理减少生产流程中加盐的次数。这样,ABC就把管理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资源消耗的原因上,有利于更好地执行责任会计制度,改善内部管理。

Ⅳ、ABC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

实施ABC对企业的深刻意义,还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体现了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能有效改善企业的战略决策。传统的管理会计,根据传统成本信息,把成本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建立模型y= a + b x(a为固定成本;bx为变动成本)。这一模型的有效性是立足于短期内经营和业务量无显著变化的基础上的。然而,随着规模化和全球化经营的日益普遍,企业的业务量急剧上升,长期来看,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变动的,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模型y= a + b x所提供的管理信息,很大程度上也失去了相关性。

基于ABC的管理会计分析,不把成本简单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而是以作业这一流量作为划分成本习性的依据,进行动态的价值链分析,根据这种比较准确的成本信息所进行的动态分析和管理活动,从战略经营的角度看,具有更大的相关性。而且ABC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是立足于经营全程的作业链和价值链管理,把握了市场需求动向、企业生产过程和售后服务等经营的全部过程,能够使企业经营战略更及时地应对市场风险、适应环境的变化。

Ⅴ、ABC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意义

最后,实施ABC还有利于我们通过对资源如何一步一步消耗的过程的细致而具体的分析和控制,来优化作业链、价值链和产品种类与生产数量的组合,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工艺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一加一大于二”

的规模效益目标。

总之,ABC对企业进行科学的核算和管理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宏观意义

实施ABC的深刻意义,远远不局限于企业自身。

1、在控制和制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ABC能够更科学地核算效益,向政府反馈准确的信息,使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防止个别人利用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侵蚀国家利益,有效地保护国有资产。

2、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固然不少是故意造假所致,但是不科学的核算方法,也会加剧其严重性。逐渐普遍化的高科技、自动化的企业,不能排除利用传统成本法虚报利润和资产状况的可能性。采用ABC有助于使社会拥有可靠的经济信息,维护会计行业的诚信形象。

3、在国内经营中,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只影响到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影响国家的总体税收。加入WTO后,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尤其先进的外国企业实行了ABC后,国内企业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法,则不仅会使企业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而且跨国企业还可能故意利用传统成本法的不科学性,隐蔽地实现转移定价,把利润转移到税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会造成资本外流,使国家税收等宏观利益遭受损失。而推广应用ABC,则有助于在国际贸易和跨国资本流动中维护国家的利益。

第二节 ABC的适用条件和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

(一) ABC的适用条件

综上所述,ABC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但同时要承认,ABC的应用也是有条件的。比如:

1、从生产组织制度上看,ABC关注“资源→作业→产品”的每个环节,从最详细的作业开始设置账户,成本计算过程复杂了许多,需要精确而高效的成本统计、计算、管理系统,因此需要JIT这样科学的生产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保证,要求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象钟表的零件一样相互协调,准确无误地运转,达到减少产品成本、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率和综合效益的目的。

2、从内部控制效果上来看,各个作业中心也是相对独立的利益集团,他们能否主动地提供ABC需要的准确数据,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层需要加强对作业中心的控制,努力提高各个作业责任人的素质,保证责任人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

3、从会计人员构成上讲,企业需要聘请ABC专家小组,这又容易导致ABC本身成本过大。因此,在可接受的成本下拥有足够的了解ABC的会计师队伍,是又一个必要条件。

4、从成本构成上讲,有些制造企业,直接成本较大,没有必要使用ABC,相反,间接费用较高的企业,在管理当局对传统成本计算准确度不满、生产制造复杂性大、产品结构复杂、作业类别多、生产工艺复杂多变,同时市场对不同型号产品的需求变动较大,从而导致生产调度部门进行生产组织结构调整和投产准备的次数及成本增加,并且拥有现代化会计系统等条件下,应用ABC才是比较有意义的。(二)我国先进制造企业

具有应用ABC的可行性

从ABC产生的根据、背景和应用条件的分析中,人们很自然地觉得: ABC和ABM应用的前提条件必须有一个高科技制造环境。考虑到我国不少企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我国企业在目前应用ABC和ABM条件是否还不太成熟?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技术革命加速发展,进而产生了越来越多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企业,提供了日益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ABC这种成本管理的新思维、新理念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是可以率先推行、逐步推广的。主要表现为:

1、从生产的组织管理上讲,虽然目前JIT 、“零存货制度”和“零缺陷制度”等在中国还很难完全做到,但是,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等自动化设备的推广,先进的制造企业完全有能力通过努力降低存货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设备、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等途径来努力接近JIT的标准。与JIT和零库存相关的单元式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等崭新的管理观念也已深入人心。

2、政府多年来大力改善交通状况,缩短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送周期,也进一步使ABC具有了可行性。

3、从市场需求上讲,客户对多样化、小批量和非经常性的商品需求越来越多,不能再仅仅采用以往的季度化大批量生产的方针,而应该快速地、高质量地生产出多品种、少批量的产品。相应地,企业传统的原材料采购与产品制造过程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原来为采购、制造和企业决策服务的周期性的产品成本计量与控制手段、会计决策理

论、业绩评价方法等也将发生相应变革,使ABC这样灵活多变而又科学准确的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方法,具备了存在的基础。

4、从成本结构上讲,在先进的制造环境下,许多人工已被机器取代,因此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机器、设备等固定成本比例大大上升。据报道,七十年前的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今天大多数公司的间接费用为直接人工成本的400~500%;以往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今天不到10%,甚至仅占产品成本的3~5%左右。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能正确反映产品成本信息,从而不能正确核算企业自动化的效益,不能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正确有用的会计信息,甚至导致企业总体获利水平下降。这种形势既为ABC 提供了必要性,也进一步为ABC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5、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先进制造企业,通常都有大量素质较高的青年会计人才,为ABC提供了人才基础。

6、随着市场经济和法制化管理意识的增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逐渐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作业中心和作业链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条件。

可见,在我国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先进制造企业,ABC基本具备了可行性。

第三章 ABC的应用现状及在我国推广的途径

本章从分析ABC在国内外应用的总体状况着手,通过总结实施ABC 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探讨如何在先进制造企业中推广应用

(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第一章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况 本章拟就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又译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以下简称ABC)的历史、产生依据、概念体系等三个方面对ABC的理论概况作以介绍。 第一节 ABC的历史 ABC起源于美国,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的观点:(一)科勒(Kohler, Eric L.)的作业会计思想。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主要来自于对20世纪30年代的水力发电活动的思考。在水力发电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这里指水源)成本都很低廉,而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对很高,这就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其原因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本文指制造成本法),预先假定了一个前提,即: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如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中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一直是成本的主体)。科勒提出的会计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 1、作业(activity),指的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个规划或重要经营事项的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或者说某一个部门的某一类活动;作业在现实生产活动中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此时才第一次被运用到成本核算和生产管理之中。 2、作业账户(activity account),对每一项作业设置一个作业

账户,对其相关的作用(贡献)和费用进行核算,对作业的责任人,要能进行控制,即是说,同一个责任人控制的作业活动才是一项独立的作业。 3、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一直到最高层的作业总账,类似于传统科目的明细账、二级账和总账。 4、作业会计的假设是,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的,所有的成本都能够找出具体责任人,控制由责任人实施。 在会计史上,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第一次把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被认为是ABC的萌芽。 (二)斯拖布斯(G.T. Staubus )的会计思想。斯拖布斯是第二位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学者,他分别在1954年的《收益的会计概念》、1971年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和1988年的《服务与决策的作业成本计算——决策有用框架中的成本会计》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作业成本观念。其理论要点有: 1、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作业会计是一个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同时,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该明确其基本概念,如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 2、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必须揭示报表目标。报表目标是履行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为投资决策提供信心,减少不确定性,报表中的收益和利润,与成本密切相关;ABC揭示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量。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和应用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和应用 概述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核算成本的方法,它将企业的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或产品上,以便更准确地计算作业或产品的成本。作业成本法的原理是根据不同的作业或产品特征进行分配,从而实现成本的计算和控制。 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1.作业:作业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可以独立计算成本的单位。一个作业 可以是一项产品的生产、一项服务的提供或一项特定的工作任务。 2.成本驱动因素: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作业成本的主要因素。它可以 是作业的数量、作业的复杂性、作业的时间或其他相关因素。 3.成本汇总:成本汇总是将成本按作业进行分类和汇总,以便更好地分 析和管理成本。成本汇总可以通过作业成本表或作业成本卡进行。 4.分配基数:分配基数是根据成本驱动因素确定的用于分配成本的量度。 它可以是作业的数量、作业的时间等。分配基数的选择应根据作业的特点和成本的性质加以确定。 5.分配率:分配率是指确定成本分配比例的方式。它可以是实际成本与 分配基数的比率,也可以是预算成本与分配基数的比率。分配率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进行。 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用途,特别适用于以下情况: 1.多产品企业: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多产品企业更准确地计算各个产品 的成本,并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2.定制生产企业:对于定制生产企业来说,每个订单都是一个独立的作 业,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精确的成本计算和控制手段。 3.服务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的作业成本往往难以估计,作业成本法可以 帮助服务业企业进行成本的分配和控制。 4.周期性生产企业:对于周期性生产企业来说,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 业在不同的生产周期内对成本进行分配和控制。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别名:成本作业法]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生产制造是企业的核心流程之一,成本核算则是影响到企业生产制造任务的完成水准的关键。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和基于ABC的作业成本管理(ABCM),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新制造环境冲击传统成本会计 随着企业IT技术的运用,MRPII、ERP、CIM、JIT等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企业新制造环境逐渐形成。企业使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经营与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资源、人、技术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产生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制造业企业的一致选择。从最早的物料需求计划MRP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到近年出现的企业资源规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等,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目前流行的MRP Ⅱ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ERP则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不仅是MRP和ERP,促成新制造环境形成的新系统还包括:弹性制造系统(FMS)、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和适时生产系统(JIT)等。FMS是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来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式机器工具进行生产,它有益于产品制造程序的弹性化。CIM则是指以电脑为核心,结合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工程及电脑辅助制造系统等所有新科技的系统,以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可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JIT是根据需要来安排生产和采购,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优化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成本控制和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的不断要求,企业必须寻找创新的方法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 1. 作业成本法的定义和原理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和分配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其核心原理是将企业的成本与特定的作业或项目相关联,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和控制成本。它基于以下两个基本观点: H1. 成本与活动相关 作业成本法认为,企业的成本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所引起的。这些活动可以是生产上的、支持性的或管理性的,都会消耗资源并产生成本。通过将成本与具体的活动相关联,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成本的来源和组成部分,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优化。 H1. 成本,由作业所驱动 作业成本法强调,企业的成本是由作业驱动的。作业可以是生产一件产品、提供一项服务或完成一项任务等具体的活动。通过将成本与每个作业相关联,企

业能够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并了解其影响因素,从而在决策中做出 更明智的选择。 作业成本法基于以上原理,通过将企业的成本进行精细化的归集和分配,可以 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成本数据,进而辅助决策和优化企业的经营效益。 2.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可以应用于多个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H2. 生产成本的计算 在制造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计算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通过将成本 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作业相关联,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在定价和产品发展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H2. 服务成本的分析 在服务行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服务过程中的成本。例如,在酒 店行业中,可以将成本与每个服务环节相关联,从而了解每个服务环节的成本 构成,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服务质量。 H2. 项目成本的管理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应用于项目管理领域。对于大型项目,可以将成本与每个具 体的项目活动相关联,了解每个活动的成本以及整个项目的成本构成。这有助 于项目经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项目的成本,确保项目按预算和时间计划进行。

作业成本法基本概念

1.作业成本法ABC(activity-based-costing)包括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ABC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 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包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夕,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即作业成本法不仅提供了一个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还提供了传统成本计算制度所无法提供的关于作业成本方面的信息,为成本管理与控制提供了一种机制。作业成本法是建立在一系列概念基础上的,这些概念是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前提。 (l)作业 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而消耗人力、物力、技术、智能等资源的活动。作业是一种资源的投入和另一种效果产出的过程,贯穿于经营的全过程,可以采用一定的计量标准进行计量。 (2)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 (activity center)是一系列相互联系,能够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例如,在原材料采购作业中,材料采购、材料入库、材料仓库保管都是相互联系的,且都可以归类于材料处理作业中心。在建立作业中心时要考虑两个因素:①各作业的生产工序和重要程度。一个作业中心应能完成一定的作业,通常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些主要作业,然后将其上下工序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作业与之归集建立作业中心。②在作业繁多时,可以将性质相近、所引发的成本能够用同原因加以解释的不同作业或作业中心合并为同质作业,同时还要根据企业最为迫切的需要进行作业合并从而建立作业中心。 (3)成本库 作业的成本库 (cost pool)。实际上,成本库是作业中心的货币表现形式。(4)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引起一项活动的成本发生变化的原因,成本动因或多或少的置于企业控制之下,它们可以结合起来决定一种既定活动的成本。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控制的核心范畴,它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①资源动因 (resource driver),它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反映了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是把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作业中心的依据。作业量的多少决定了资源的耗用量,资源耗用量的高低与最终的产出量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种资源耗用量与作业量的关系一般被描述为资源动因。②作业动因 (activity driver),是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去的标准,也是作业耗费与最终产出相互沟通的中介。在一定程度上,产出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耗用量,这种作业耗用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即是作业动因。 (5)价值链 价值链是指,为了理解成本性态与差别化的现有或潜在源泉,以战略的视点对企业中重要活动的分解。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的形成过程。价值链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它紧密地与服务于顾客需求的“作业链”相关联,每一项作业都消耗一定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的价值量产生转移到下一作业,直到顾客,作业的转移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是全部作业的价值集合,

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即本质)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消耗资源和产品消耗作业为基础前提的,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资源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再将作业中心的成本以作业动因为基础追踪到产品成本,从而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的成因(萌芽) (一)、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陷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以直接归属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而间接费用的处理由两个步骤组成:第一步,将所有间接费用分配到各个成本中心;第二步,将各成本中心的成本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在将按各成本中心归集的间接费用分配给各个产品时,主要以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为分配基础,其他还有如机器工时、产出单位、材料成本和主要成本等。这种基于数量的分配基础,其合理性取决于间接费用是否完全与生产数量相联系。在制造费用占全部费用的比重很小、其高低对总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这种分配方法因简单易懂、资料容易取得而比较合理,产品成本的信息也比较准确。 制造费用大大增加;直接人工工时和直接人工成本的大大降低;与工时无关的费用的快速增加,选用基于工时的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扭曲了成本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许多间接费用的发生与生产数量并无直接联系,如果仍以单一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就容易导致产品成本的高估或者低估。(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使得制造业的生产环境、技术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传统的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大批量生产与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不相适应,这就需要以“柔性制造系统”取代传统的大规模生产系统。所谓“柔性制造系统”,其实质就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企业生产过程能够迅速地由生产一种产品转向另一种产品或者适应产品需求的变化进行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主要针对规模经济下的大批量生产,“柔性制造系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赖以存在的基础,它导致企业成本中间接费用急剧增加、直接人工比例越来越少等生产经营的新特征,这对制造费用的合理分配提出了更高要求。 适时制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模式。传统的生产模式是一只那个“推动式”的模式,在适时制下,则转变成一种需求拉动式的生产模式,其基本知道思想是“只有在顾客需要时才生产”,这里的“顾客”不仅仅是企业最终产品的供应对象,而是泛指下游生产环节。 确定与产品成本有关的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会计的本质所在。 会计实务界对完全成本法的追求是作业成本法得以产生的现实土壤。在成本会计的发展史上,先有完全成本法,后有变动成本法。在新的制造环境下,变动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则越来越大,只考虑变动成本将会使成本信息严重扭曲,同时,把固定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也无益于对间接费用的成本控制。 经过不断尝试,西方会计界普遍认为最为彻底的变革是以作业作为间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原理与应用模型 第一部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1.1作业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基本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根据这一原则,作业成本计算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认作业、主要作业、作业中心,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以资源动因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 作业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了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是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组成部分。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作业类型一般有:起动准备、购货订单、材料采购、物料处理、设备维修、质量控制、生产计划、工程处理、动力消耗、 存货移动、装运发货、管理协调等。 作业引发资源的耗用,而资源动因是作业消耗资源的原因或方式,因此,间接费用应当根据资源动因归集到代表不同作业的作业成本库中。 由于生产经营的范围扩大、复杂性提高,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作业也大量增加,为每项作业单独设置成本库往往并不可行。于是,将有共同资源动因的作业确认为同质作业,将同质作业引发的成本归集到同质作业成本库中以合并分配。按同质作业成本库归集间接费用不但提高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可操作性,而且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信息成本。 第二步,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产品消耗作业,产品的产量、生产批次及种类等决定作业的耗用量,作业动因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例如,起动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是起动准备次数,质量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检验小时。明确了作业动因,就可以将归集在各个作业成本库中的间费用按各最终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量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产品的各项作业成本,进而确定最终产品的成本。 成本计算程序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区别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特点是: 其一,以作业为基本的成本计算对象,并将其作为汇总其他成本(如:产品成本、责任中心成本)的基石; 其二,注重间接计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设置多样化作业成本库,并采用多样化成本动因作为成本分配标准,使成本归集明细化,从而提高成本的可归属性; 其三,关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作业成本法的定义

一、作业成本法的定义、原理及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定义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一B州泪C. ting, 简称ABC), 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 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 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 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 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 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 (二)作业成本法的运行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成本动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费用的分配应着眼于费用地发生原因,把费用的分配与导致这些费用产生的原因联系起来,按照费用发生的原因分配。如下乳 (三)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作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作业成本法( ABC)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地、能为企业产品定价、生产决策、市场定位以及成本控制决策等提供准确成本信息的成本系统。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拓宽了成本计算的范围, 不但提供了产品成本, 还提供了作业成本、动因成本信息, 为成本控制和相关决策提供了价值资料;作业成本法则能很好适应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需要, 提高企业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作业成本法将成本控制的焦点更多地集中于作业的发生、产品的设计, 而不是产品的产量。以产品的各项作业作为责任和控制中心, 能促进成本分配的精细化, 有助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不仅能够合理地分配各种制造费用, 提供较为客观的成本信息, 而且能够通过作业分析、追根溯源, 不断改进作业方式, 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 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二、企业绩效理论 企业绩效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经营效益,反映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效果,它是一个综合概念,可以具体分解为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本文也将企业绩效分解为上述四个方面,并分别来研究ABC 的实施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产品成本和决策分析的管理会计方法。其原理是将制造企 业的成本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并通过将这些成本分配给产品, 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制定定价策略、进行 投资决策等。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分类:按照作业的类型将成本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成本包括产品制造中直接使用的原材料的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 制造的人力资源成本;制造费用是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外的其他制造成本。 2. 成本分配: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分配给各个作业,即将这 些成本与特定的作业相关联。成本分配可以通过直接分配和间接分配两种方式进行。直接 分配是指将成本直接与作业相关联,例如将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分配给特定 的作业;间接分配是指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基数分配给各个作业,例如按照直接劳 动力的工时或直接材料的数量来分配制造费用。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以下方面的分析: 1. 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追踪和分析各个作业的成本,并查找成本的 来源和成本控制的瓶颈。通过分析作业的成本结构和变动情况,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2. 定价决策: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产品的成本,并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来 制定定价策略。通过了解各个作业的成本构成和利润情况,企业可以决定是否调整产品的 定价,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利润。 3. 投资决策: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投资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从而进行投资 决策。通过评估投资项目的作业成本和相应的预期收益,企业可以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并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根据作业或工序的完成情况,将实际发生的成本按作业、工序、项目、产品等多个维度进行核算与分配的方法。它适合于生产 具有明确特征、相对独立的产品或服务,特别适用于订单化生产或项目型 企业。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划分作业:根据作业特点和经济事物进行划分类别,将作业划分为 不同的成本对象。成本对象可以是产品、服务、工序、项目等。 2.确定作业成本:对每一个作业进行成本记录,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作业的原材料,直接人工是指 直接参与到作业中的人力资源成本,而制造费用则是间接费用,需要通过 间接费用分配表决定。 3.计算作业成本率:以作业为单位计算单位作业的成本。作业成本率 =作业成本/作业量。作业量可以是直接人工小时数、直接材料数量等。 4.分配作业成本:根据作业成本率,将作业成本分配给特定的成本对象。例如,将产品生产作业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产品,将服务作业成本分配 给不同的服务对象。 5.统计作业成本:将各个作业的成本进行统计,得出作业成本汇总表。该表包括每个作业的成本细项和总成本。 6.分析作业成本:对作业成本进行分析,包括成本差异分析、效益分 析等。通过对作业成本的分析,可以找出问题所在,优化成本结构。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精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对于成本管理和控制非常有利。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发现成本波动的原因,采取相 应的措施进行成本调整。 其次,作业成本法可以提高产品定价和成本核算的精确度。通过跟踪 和记录每个作业的成本,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产品的成本,为产品定价 提供有效依据。 此外,作业成本法还有助于企业的决策分析。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统计 与分析,企业可以了解每个作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为制定营销策略、生产计划等提供依据。 然而,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 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对成本计算的要求相对较高。其次,作业成 本法只适用于订单型生产或项目型企业,对于连续生产的企业来说,不太 适用。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它通过 对作业的划分、成本的明细记录和作业成本率的计算,实现对成本的精确 核算和分配。然而,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管理方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 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并结合其他成本管理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使成本 核算管理更为科学和高效。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计算方式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计算方式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对作业成本计算法的重新认识,要从以下两三个基本概念着手。 (1)作业与作业中心 广义的作业(Activities)是指产品制造造过程中的一切经济活动。这些中国经济活动事项,有的会发生成本,有的不会发生成本; 有的能创造附加价值,即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有的 没法创造附加价值,即非增值作业(non Value-added Activity)。 因为产品成本我们的目的是计算运输成本,因此只考虑会发生成本的 作业;而从运营管理角度出发,无附加价值的作业要尽量剔除。所以 作业成本法的作业是指能产生附加价值,并会发生成本的经济活动, 即狭义的作业。 作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经济特征: ①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联动的实体,其本质是一种交易。 ②可视化作业贯穿于多维度经营的全过程,构成联系企业上层与 外部的作业链。 ③作业是可以量化的基准。 (2)作业价值链 作业价值链,简称价值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必需而建立一 系列有序的作业及其价值的集合体。这样,作业成本法就在估价计算 生产成本的同时,确定了产品与天人成本之间具有因果联系的结构体系,它是由诸多作业构成的链条,即作业链(Activity chain)和各 种作业所创造的价值相应已经形成价值链(Value Chain)的一个集合。表示为: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营销配送→售后 服务。通过作业价值链的分析,能够明确各项工作台,并计算最终产

品产品服务的程度。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一项作业转移为另一项作业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价值量的转移,由此呈现出作业价值链。 (3)成本动因(Cost drivers) 成本动因理论是由库珀和马修斯于1987年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作业是由组织内资源的某种活动或事项。作业是由产品引起的,而作业又引发资源的消耗;成本是由隐藏其后的某种推动力的。这种隐藏在成本推动力之后的推动力就是成本如前所述。或者说,成本动因就是引起成本发生的风险因素。 成本动因有两种形式: ①资源动因(resource driver),是指决定一项作业所耗费资源的因素,充分反映作业量与资源突显耗费间的因果关系。 ②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资金占用分配到产品或劳务、顾客等成本目标中的标准,它也是将消耗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 (4)成本库(Cost pool) 成本库是指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的归集。在传统的成本会计中以部门进行各类制造费用的归集,而在作业成本法中所,将每一个作业中心所发生的成本或消耗的资源优势归集作业起来作为一个成本库。一个成本库是由同质的成本动因组成,它对库内同质费用的耗费水平负有责任。 二、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及应用 传统成本会计对成本信息反映失真的局限性被人们认识后,会计宪法学和理论界界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更为准确的成本计算体系。1971年美国的斯特布斯(G.J.Stanbus)教授出版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概念介绍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以产品制造的过程作为计 算成本的基础,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按照具体产生的工序分摊到制造的产品上,从而得到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是在制造类企业中广泛使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它着力强调的是“成 本为产生的”,就是说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的。 成本构成 作业成本法中,每个作业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这些成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材料成本: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的成本,比如木材、机械零 部件等。 2.直接人工成本: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工的成本,比如工人的工资、 技术人员的课时费用等。 3.制造费用: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比如设备折旧费、电费、水费、 耗材费等。 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作业:确定一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工序,也就是一个具体的作业。 2.确定成本驱动因素:确定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产生量,以 及制造费用如何适用于作业。 3.计算并累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将每个作业的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成本累积起来。 4.计算和分配制造费用:按照划定的成本驱动因素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 个作业中。 5.计算单位成本:将每项作业的成本总和除以作业产出的单位数,从而 计算出每个单位产品的成本。

优点和缺点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每一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能 够更加精细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能够及时发现不适宜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资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缺点在于,作业成本法计算可能出现产量偏差和价格波动的情况,会影响成本 预算准确性,还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和,需要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造类企业中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将生产过程中 的各种费用按照具体产生的工序分摊到制造的产品上,从而得到产品的成本。作业成本法有其优点和缺点,企业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即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法,是20世纪80年月西方管理睬计进展和应用起来的新型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提出将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和掌握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理念。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依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指导思想,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先依据作业所消耗的资源费用进行安排,再将作业成本安排给产品,得出产品最终成本。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有明确的成本归属对象,所以在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归集方法上,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法并没有区分。作业成本法对于成本的确认和归集特别点主要体现在对间接费用的确认和归集上,作业成本法按作业归集间接费用,依据成本动因对成本进行归集和安排,对于形成产品成本的全部相关费用均纳入成本归集、安排范畴,不仅仅局限于生产阶段发生的成本,这使得产品最终成本更加科学、合理,同时采纳多样化的安排标准(作业动因、成本动因)归集成本也有利于企业进行业绩评价。 (二)涉及的相关概念 1.资源 进入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都属于资源范畴,包括货币资源、材料资源、人力资源、动力资源等。资源是指支持作业的成本和费用来源,是肯定期间内为了生产产品或供应服务所发生的各类成本、费

用项目,或者是作业执行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代价。资源进入企业,不肯定都被消耗,即便被消耗也不肯定对最终产出有所贡献。企业要区分有用消耗和无用消耗,把无用消耗价值单独归集到不增值作业价值中去,而将有用耗费的价值安排到作业中去。作业成本计算以资源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是在价值形成的最初形态上反映被最终产出吸纳的有意义的资源消耗价值。 例如,材料运输是选购部门的一项作业,那么相应运输费用、车辆折旧费、搬运人员的职工薪酬、电话费等都是运输作业的资源费用。制造行业中典型的资源项目一般有原材料、帮助材料、燃料、动力、工资、折旧、办公费、修理费以及运输费等。与某项作业直接相关的资源,应当直接计入该作业;假如一项资源支持多种作业,那么应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消耗价值安排计入各项相应的作业中去。 2.作业 作业是基于肯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肯定资源的特定范围的工作。作业一词是随着管理实践的进展而逐步形成的,针对产品从投产预备到最终完工期间涉及的全部相关投入的各种活动。任何作业都要消耗资源,将作业和价值消耗联系起来,使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考量更加合理。 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在工业企业中,常见的作业种类有订单处理、选购、储存、材料搬运、产品设计、机器调试、设备运行、工人生产操作、质量检验、包装、销售、开发货单、发货、装运、收账、售后服务以及人员培训等。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知识优秀文档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知识优秀文 档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文档,欢迎下载)

第十六章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 【知识点1】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和其他相关概念 1.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即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认为,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企业每进行一项作业都要耗用一定的资源;而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提供的服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作业来完成。因而,产品的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总和。 在计算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 2.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具体活动。如签订材料采购合同、将材料运达仓库、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办理入库手续、登记材料明细账等。 一项作业可能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如车工作业;也可能泛指一类活动,如机加工车间的车、铣、刨、磨等所有作业

可以统称为机加工作业;甚至可以将机加工作业、产品组装作业等统称为生产作业(相对于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等作业而言)。 3.成本动因 在作业成本法中,大量地使用着成本动因这一概念。成本动因也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引起相关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发生变动的因素。在作业成本计算中,成本动因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资源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资源动因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对资源的耗用,运用资源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作业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作业动因计量各种产品对作业耗用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而其他间接成本(制造费用等)则首先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作业成本法仍然可以分为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或者说作业成本法可与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结合起来运用。 二、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即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对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对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一些基本概念: 作业:作业是指企业为社会提供一定产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总和。具体地说,作业就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的工作。 资源动因是表示作业、成本对象对于资源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度量标准,它用来把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成本对象。 作业动因是表示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对于作业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度量标准,它用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 作业成本计算程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同质的作业成本库;第二阶段是利用作业成本库分配率,把制造费用分摊给产品,计算产品成本。实际操作步骤如下:(1)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建立成本库,以便归集由相同性质的作业引起的生产费用。 (2)归集资源费用到同质成本库。作业中心成本库所归集的成本,必须保证同质性,即成本动因相同。 (3)把作业库中的费用分配到产品上去,计算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条件 ①间接费用占全部制造成本的比重较高; ②管理方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程度不满意; ③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 ④产品品种结构多样化; ⑤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成本; ⑥经常调整生产作业,但很少相应调整会计核算系统; ⑦企业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 ⑧较好地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JIT)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C)。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1.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对制造费用的分配处理。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的数量动因基础分配制造费用。由于间接费用的发生与数量动因并不成比例,甚至不相关,故传统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不符合各产品或劳务消耗经济资源的客观实际。而作业成本法,采用多元分配标准,用不同的成本动因,把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汇集到相应的成本库,然后再根据各成本对象的作业耗用量分配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从而使产品劳务所耗用的各项作业成本信息更加清晰、准确; 2.优化了产品组合,提高了企业战略决策水平。产品组合决策,是利用整个企业的生产价值来决定产品获利能力及优先生产次序。这里最关键的就是:现行成本制度中有一部分成本因无法归属到产品而被视为固定成本,但在作业成本法中,管理人员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直接归属产品的成本。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

本章知识体系 【知识点】作业成本法产生背景与含义 (一)背景简介★ 伴随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产品成本结构中的制造费用(主要是折旧费等固定成本)比重大幅度增加,其分配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传统的全部按产量基础分配制造费用,会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 (二)作业成本法含义★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提示】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同,只是直接成本的范围比传统成本计算的要大,强调尽量减少不准确的分配。不能追溯到产品的成本,则先追溯有关作业或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 (一)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 (二)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作业成本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两种。 1.资源成本动因 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用来衡量一项作业的资源消耗量。依据资源成本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2.作业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动因是是衡量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需要的作业量,是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作业成本动因计量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成本动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成本动因是指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 B.作业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C.资源成本动因是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D.作业成本动因计量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资源成本动因用来衡量一项作业的资源消耗量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成本动因是指作业成本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选项A错误;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作业成本动因是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选项B、C错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