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质量成本

合集下载

月度不良质量成本统计分析报告

月度不良质量成本统计分析报告

不良质量成本统计与分析报告
一、成本统计
本月销售收入:万元不良质量成本额:元所占比例: %
项目
本月发生数本年累计
金额占% 金额占%
内部不良成本报废损失
不合格品的返修、运输费用生产停工、返工的各项费用初检不合格复检的费用
合计
外部不良成本现场物料报废的损失
工程延期产生的人工费用现场维护的人工费用
不良质量成本项目统计分析图:
总结:
由图示,本月不良质量成本损失主要来自G30-71防冻液的原材料乙二醇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造成报废,并由此导致返工、停工、质量事故处理等损失,以上不良质量成本合计3319元,占本月销售额的0.17%。

2、原因分析:
200400600800100012001400报废损失质量事故处理费停工损失返工损失质量处罚质量事故
处理
费损失费项目
100%
93%。

COPQ不良质量成本

COPQ不良质量成本

COPQ不良质量成本
不良质量成本(COPQ,Cost of Poor Quality)是指由于缺陷或质量不良而造成的成本损失,或者说是由于没有“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而额外付出的成本。

COPQ包括四个主要范畴:
1、可控制的不良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检查成本;
2、结果不良品质成本损失:由内部误差率和外部误差率组成,包括公司事务造成的所有成本;如产品交付过程和售后服务产生的费用,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产生的过程费用等;
3、设备不良质量成本:如设备维保、设备损耗等;
以上三个结合起来被称为“直接不良质量成本”。

4、间接不良质量成本:包括顾客引发的不良质量成本,顾客不满意的不良质量成本和名誉损失的不良质量成本。

COPQ的基本公式:COPQ=材料成本+设备费用+人力成本
+差旅费+物流费+资金损失+其它
不同的企业和客户对COPQ的有不同的定义和核算,例如:某超市商场的COPQ主要三大范畴是客户退货成本、商场中的商品损坏成本、商场收货时的商品损坏成本。

它们包括搬运产生的不良、产品质量不良、客户改变主意、销售错误产生的不良等。

其计算公式:COPQ=不良产品成本+商场劳动力成本+不良品仓储成本。

IATF16949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IATF16949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1 目的为确保公司对不良质量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规定了对不良质量成本管理的工作程序。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采用不良质量成本的管理、控制与改进。

3 职责3.1 财务部负责本程序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不良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工作。

3.2 质量部负责内部损失成本的收集、统计,编制《内部损失成本统计表》。

3.3 销售部负责外部损失成本的收集、统计,编制《外部损失成本统计表》。

4 定义4.1 质量成本:为了确保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损失的费用。

4.2 内部损失成本:供货前由于未达到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和额外支付的费用。

4.3 外部损失成本:供货后由于未达到质量要求而造成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及额外支付的费用。

4.4 不良质量的成本:因内部失效和外部失效而产生的成本,即: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的总和。

4.5 超额运费:合同交付之外发生的超出成本或费用(它可能是由于方法、数量、未按计划或延迟交付等原因引起的)。

5 程序内容5.1质量成本核算的任务。

5.1.1 质量成本的核算并不是单纯为了得到它的结果,而是为了分析、寻找改进质量的途径,达到最低最佳质量成本的目的和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5.1.2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是:不良质量成本的控制。

5.2质量成本核算的要求。

5.2.1 应建立良好的基础管理工作,有完整而准确的统计资料,提供准确的数据。

5.2.2 应严格正确区分各种费用的界限,特别是区分应计入和不应计入质量成本的费用界限。

5.2.3 应对质量成本费用进行正确分类。

5.3 质量成本核算的方法。

5.3.1 采用统计核算的方法。

5.3.2由财务部根据各部门提供的《内部损失成本统计表》和预防鉴定费用发生情况,负责从相关会计科目中甄别和提取相关质量成本。

统计的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4个方面。

5.3.3 内部损失成本范围分类如下:a) 设计损失费——因产品不完善的设计导致重新设计或设计变更(不含顾客)产生的设计人员费用。

不良质量成本管理规定

不良质量成本管理规定

不良质量成本管理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不良质量成本管理的职责、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不良质量成本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对于企业标准部分没有写出年代号,使用时应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质量成本 COQ(cost of quality)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不良质量成本不良质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如果过程及产品是好的,就会不存在的成本。

实际指没有一次把事情做好而带来的损失。

应等于内部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之和。

4管理内容职责4.1.1质量部质量成本管理员1)对公司不良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整体策划、组织与实施。

2)负责设置、定义公司不良质量成本科目,并结合公司不良质量成本工作开展与工作模式的变化进行补充与调整。

3)负责对公司不良质量成本数据的自动收集和统计进行策划。

4)负责公司不良质量成本数据的核算分析。

5)负责编制公司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6)负责引导、跟踪不良质量成本改进。

4.1.2质量部、计划部等接口人员1)协助设置、定义公司不良质量成本科目。

2)协助策划公司不良质量成本数据的自动收集和统计。

3)负责统计相关项目的不良质量成本数据。

4)负责编制公司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5)并负责数据的分类、分析,跟踪本项目的改进。

不良质量成本管理原则4.1.3质量成本管理不要局限于生产领域,应该把小质量扩展到大质量即从小Q扩展到大Q (参见附件一);4.1.4质量成本的经济核算是必要的,但不必过分精确,抓大项放小项即可,细算准确不经济;ERP质量成本管理模块的数据管理原则是手工录入与自动计算、导入相结合。

4.1.5宣扬力争第一次把事做好的质量文化;4.1.6质量成本管理以数据尽量能够分解到各ERP产品大类为导向;不良质量成本管理项目质量成本策划4.1.7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员负责公司不良质量成本管理总体策划。

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内容

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内容

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内容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是企业分析质量问题的一种方法,可通过评估不良质量所带来的成本,为企业做出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份关于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报告的内容,供参考。

一、引言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是一种对企业质量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衡量不良质量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帮助企业识别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改进方向,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二、方法与数据收集1.方法介绍:本次不良质量成本分析采用了经济学中常用的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方法,即全面成本拥有量分析法,以综合考虑质量问题对企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2.数据收集:通过企业内部数据收集和分析,包括产品不良率、再加工与修补成本、售后服务成本、包装与运输成本等。

三、不良质量成本分类及分析1.内部失控成本1.1 再加工与修补成本: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再加工或修补的成本,包括人力、设备、工艺和材料成本。

1.2 延迟交付成本: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交付延迟带来的额外成本,包括生产调度调整、库存滞留和运输调整成本。

1.3 无效产能成本:产品不良质量导致的产能浪费和减少,造成的生产效益和利润损失。

1.4 内部返工与废品成本:不良产品需要进行返工或直接废弃,引起的人力、设备和材料成本。

2.外部失控成本2.1 售后服务成本:不良质量产品引起的售后服务成本,包括维修、退货、换货和保修费用。

2.2 客户损失成本:由于质量问题引起的客户投诉、退款和赔偿费用,以及可能因此而丧失的客户信任和业务机会。

2.3 法律诉讼与罚款成本:若质量问题引发法律纠纷,将面临诉讼费用和可能的罚款等法律责任。

3.预防与评估成本3.1 品质控制与检验成本:为了预防质量问题,企业需要进行品质控制和检验,包括检验设备、人力和材料的成本。

3.2 品质培训与教育成本:为员工提供质量培训和教育的成本,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3.3 供应商管理成本: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和管理的成本,包括供应商审核和评估的费用。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1. 引言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2. 不良质量成本管理团队2.1 责任和职权2.2 成员3. 不良质量成本分类3.1 内部成本3.2 外部成本3.3 预防成本3.4 评估成本4.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流程4.1 异常报告4.3 不良质量成本分析 4.4 不良质量成本纠正4.5 不良质量成本监控5. 数据收集与分析5.1 数据收集方法5.2 数据分析工具5.3 数据展示与报告6. 不良质量成本优化6.1 削减预防成本6.2 降低评估成本6.3 减少内部成本6.4 控制外部成本7. 培训和意识提高7.1 培训计划7.2 意识提高活动8. 评估和持续改进8.2 持续改进计划8.3 预防措施附件:附件1:异常报告模板附件2:数据收集模板附件3: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模板附件4:培训计划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质量管理体系:一个组织的活动,使组织的产品或服务满足质量要求。

2. 不良质量成本:由于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而引起的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

3. 内部成本:由于产品不良而引起的成本,如废品处理费用。

4. 外部成本:由于产品不良而引起的成本,如退货、返修费用。

5. 预防成本:为防止产品不良而采取的成本,如培训、质量控制设备费用。

6. 评估成本:为检验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所产生的成本,如检验人员工资、实验室设备费。

7. 异常报告:记录产品不良的报告,包括产品信息、不良现象、责任人等。

8. 数据收集方法:收集不良质量成本数据的方式,如抽样调查、可视化图表。

9. 数据分析工具:用于分析不良质量成本数据的工具,如帕累托图、散点图。

IATF16949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流程图)

IATF16949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流程图)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通过对不良质量成本进行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工作,及时掌握产品质量及质量改进状况,为质量决策提供依据。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的不良质量成本的收集、统计、分析和改进。

3.0术语和定义3.1不良质量成本:是一种动态成本,是总成本和商品成本的一部分,由内部失效成本、外部失效成本组成。

3.2内部失效成本:产品或服务在交货前因未能满足规定的产品/服务质量要求所发生的一切成本损失费用。

3.3外部失效成本:产品或服务在交付后因未能满足规定的产品/服务质量要求所发生的一切成本损失费用。

4.0工作程序 4.1作业流程责任 部门 业务流程 要点描述及记录经理层4.1.1 经理层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及各部门的业务计划制定公司经营计划。

财务部4.1.2 财务部根据测算的目标不良质量成本和经营计划的要求,根据本年度经营目标,参照上一年度实际数据来确定本年度计划目标。

质管部 4.1.3 质管部对不良质量成本计划进行会签。

公司经营计划不良质量成本计划会 签总经理否4.1.4 总经理批准执行。

生产部质管部是4.1.5.1 各生产车间按“年、月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核算内部故障成本二级科目费用。

销售部4.1.5.2 按“年、月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核算外部故障成本二级科目费用。

财务部4.1.5.3 按“年、月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核算外部故障成本二级科目费用。

财务部质管部职能部门4.1.6 各有关职能部门及生产车间依照确定的数据类型按月进行收集,汇总“年、月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于次月5日前报财务部财务部4.1.7.1负责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协调、沟通各单位不良质量成本核算方法及数据的准确性(定期为每季度检查一次,不定期为发生不协调和矛盾时)。

4.1.7.2核算公司不良质量成本各级科目发生费用,汇总年、月不良质量成本报高层管理部。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1·引言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1·4 参考文件2·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政策2·2 质量目标2·3 质量手册2·4 质量程序文档3·质量成本控制3·1 不良质量成本的定义3·2 不良质量成本的分类3·2·1 外部失误成本3·2·2 内部失误成本3·3 不良质量成本的测算方法 3·3·1 直接测算法3·3·2 隐含测算法3·4 不良质量成本的控制策略 3·4·1 预防成本控制3·4·2 评审成本控制3·4·3 检验成本控制3·4·4 内部失误成本控制 3·5 质量成本报告3·5·1 报告内容3·5·2 报告频率4·质量改进措施4·1 不良质量的原因分析4·1·1 根本原因分析4·1·2 表面原因分析4·2 质量改进计划制定4·2·1 设置质量改进目标 4·2·2 确定质量改进措施 4·3 质量改进实施4·3·1 质量改进的责任分工 4·3·2 质量改进的时间计划 4·3·3 质量改进的执行过程5·质量风险管理5·1 质量风险识别5·1·1 内部风险5·1·2 外部风险5·2 质量风险评估5·2·1 风险影响度评估5·2·2 风险发生概率评估 5·3 质量风险应对策略5·3·1 风险避免策略5·3·2 风险转移策略5·3·3 风险减轻策略5·3·4 风险应对计划6·验证和确认6·1 质量审核6·2 质量评估6·3 验证活动6·4 确认活动7·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3·质量风险评估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质量管理体系:指组织实施的、用来管理和控制质量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等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其它:包括处理质量问题发生的交通费、活动费、差旅费等。
备注:
统计/日期:审核人/日期:
外部不良成本统计表
年月单位:元
序号
项目
品名/零件号
索赔费用
退货损失
其他损失费用
合计
运输费
报废损失返工损失数量金额数量金额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注:1、索赔费用=支付给顾客的赔偿金+罚金+索赔处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人工费)。
五、(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产值
统计/日期:审核/日期:
2、退货中报废损失金额=数量×单价(产品销售单价)。
3、退货中返工金额=数量×单价(返工人工费+材料费+复检费)。
4、上述所述单价为每一产品的常数,由财务部、生产部、品保部、生产车间共同确定。
5、其他损失费用包括客诉、退货、质量事故处理的人员交通费、公关费等。
备注:
统计/日期:审核/日期:
质量成本管理绩效表
内部不良成本统计表
年月单位:元


项目
品名/零件号
报废损失
返工损失
其他损失
小计
数量
金额
数量
材料
工时
金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注:1、报废损失金额=数量×单价(产品销售单价)。
2、返工损失金额=数量×单价(返工人工费+返工材料费+复检费)。
3、上述所述单价为每一产品的常数,由财务部、生产部、品保部、生产车间共同确定。
项目
当月
累计
金额
%
金额
%
失败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
1)报废损失;
2)返工损失;
a)材料损失费;
b)工时失费;
c)其他。
3)其他损失。
小计:
外部损失成本
1)索赔费用;
2)退货损失;
a)运输费
b)报废损失
c)返工损失
3)其他损失。
小计:
比率分析
一、产值
二、质量总不良成本
三、内部失败成本/产值
四、外部失败成本/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