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流程图、模型深度等级、数据总线协同方式、个人计算和服务器常见配置-V1
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计费参考依据

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计费参考依据(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92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建质函〔2015〕159号),进一步推进我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制定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计费参考依据。
一、费用名称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费。
二、适用范围本依据适用于新建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园林工程和工业工程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
其它类型工程及改扩建项目可酌情参考此计费依据。
三、应用要求(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模型精细度、应用内容及深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指南》等文件;局部应用未能符合或者超过国家和安徽省发布的有关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规范与标准时,费用由双方商定。
(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费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单独计列。
四、费用计费说明(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费=计费基础×基价(单价或费率)×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A注: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A取值范围为0.8-1.5,具体由双方协商。
(二)建筑工程,当建筑面积少于1万平方米时,按1万平方米作为计费基础计算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费;市政工程、工业工程的造价少于1亿元时,按1亿元作为计费基础计算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费;园林景观工程的造价少于1000万元时,按1000万元作为计费基础计算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费。
五、费用基价表费用基价是基于全专业应用的标准。
(一)建筑工程费用基价建筑工程全专业是指包括建筑、结构、装修、给排水、电气、消防、通风、空调、弱电等各专业的总称。
表1注:1.装配式建筑项目计费指标按1.1 - 1.3系数调整。
2.设计和施工阶段同时应用由双方协商确定。
工程项目建设阶段的六个数字化融合

浅淡工程建设阶段数字化的六个融合2021年3月1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筑行业发展方向是智能建造。
所谓智能建造是指建筑行业在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相关技术,通过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减少对人的依赖,达到安全建造的目的,提高建筑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工程建设行业智能建造整体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政策监管阶段,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推动、省/地市级区域的各类标准和监管平台数据采集强制要求,将“创杯评优”和数字工地建设相结合;数据可视化阶段,主要围绕项目级的建设,满足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项企融合阶段,主要围绕企业级平台建设,实现项目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融合与落地,建立各业务系统的数字化新型模式,实现管理的纵向与横向基本贯通;智能建造阶段,主要围绕智能化设备施工,实现业务与生产场景化联动,实现数据资产化积累和风险预判能力体系的构建。
当前,建筑施工行业数字化水平处于第三个阶段并向第四个阶段发展时期,本文重点介绍的是第三个阶段的“项企融合”。
目前,在石化、新能源、环保工程、冶炼等领域的工程项目建设中,智能建造已经进入到项(目)企(业)融合阶段。
项企融合对提高项目管理和生产效率达到精益建造,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横向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以及纵向公司与项目之间的互联互通,来打通项目与企业数据,打通业务与财务数据,帮助工程公司和建筑企业创造数据协同价值。
项企融合的本质不是单纯用项目现场生产端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企业级的统一汇总和分析,而是与业务层的深度融合,包括物联融合、数实融合、业务融合、管理融合、标准融合和产业融合六个方面。
物联融合,是解决非标准化技术协议下物联网设备和传感类设备的集成与数据采集、传输问题。
当前,种类丰富的物联网设备、传感器和AI人工智能设备,让对项目现场进行多维度数据自动采集成为可能。
安徽《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合同(技术部分)示范文本》

安徽《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合同(技术部分)示范文本》根据安徽《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合同(技术部分)示范文本》的规定,本合同由甲方和乙方双方共同签署,旨在明确双方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服务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合作顺利进行。
具体内容如下:一、服务内容1. 甲方应根据项目要求提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BIM模型设计、协调、施工进度控制等。
2. 甲方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节点和要求提交BIM技术服务成果,确保服务质量和进度。
二、服务期限1. 本合同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至合同约定的服务期限届满结束。
2. 若服务期限需延长,应经双方一致同意并签订书面延期协议。
三、技术方案1. 甲方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提出BIM技术方案,并经乙方确认后执行。
2. 甲方在提出技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乙方需求,确保方案可行和有效。
四、技术保密1.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资料、信息等,应当严格保密,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2. 双方应建立健全的信息保密机制,确保技术资料的安全性。
五、技术培训1. 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提供相关的BIM技术培训服务。
2. 乙方应全力配合培训工作,确保培训效果。
六、违约责任1. 若任何一方未按约定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对于因不可抗力原因导致的履约困难,应根据情况协商解决,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害。
七、其他1. 本合同自双方签署后取代一切之前关于BIM技术服务的协议和约定。
2.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并签订书面补充协议。
在安徽《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合同(技术部分)示范文本》的指引下,甲乙双方签署本合同,履行各自的技术服务义务,共同推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愿双方在合作中取得共赢,共同实现发展目标。
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

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Zhejiang BIM GuideVersion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前言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建质函[2015]159号)和《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的要求,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全面提高浙江省建设、设计、施工、业主、物业和咨询服务等单位的BIM 技术应用能力,规范BIM 技术应用环境,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BIM 标准规范和应用经验,在总结浙江省BIM 技术应用现状、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导则的编制。
本导则共分4章1个附录。
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BIM应用实施的组织管理,BIM技术应用点等。
本导则由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至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邮编:31002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导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房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浙大精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殷农王大伟金睿黄志斌牛寿雁卢志宏项志峰李志磊董松苗张长容陈晶陈健黄争舸屠剑飞曾庆路谢晋晓杜艳静沈益锋胡迪马建勇廖雪姣胡俊文朱欢丽胡迅廉俊常波吴朴主要审查人:楼文娟赵宇宏何关培杨键蒋金生过俊杨琦罗海涛目录1 总则22 基本规定23 BIM实施的组织管理33.1 BIM实施模式和组织架构33.2 BIM 技术实施流程53.3 各参与方的职责54 BIM技术应用点104.1 一般规定104.2 项目场址比选124.3 概念模型构建124.4 建设条件分析134.5 场地分析134.6 建筑性能模拟分析134.7 设计方案比选144.8 各专业模型构建144.9 建筑、结构专业模型的整合检查15 4.10 面积明细表统计154.11 冲突检测与三维管线综合164.12 竖向净空优化164.13 虚拟仿真漫游164.14 辅助施工图设计174.15 施工数据采集174.16 图纸会审184.17 施工深化设计184.18 施工方案模拟184.19 施工计划模拟194.20 构件预制加工194.21 施工放样204.22 工程量统计204.23 设备与材料管理214.24 质量与安全管理214.25 竣工模型构建224.26 现场3D数据采集和集成224.27 设备设施运维管理224.28 子项改造管理234.29 拆除施工模拟23附录BIM项目实施案例241 总则1.0.1为指导和规范浙江省建设工程中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动工程建设信息化技术发展,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升投资效益,制定本导则。
安徽省民用建筑设计信息模型(D-BIM)交付标准

D B安徽省地方标准DB/ -2016 民用建筑设计信息模型(D-BIM)交付标准Delivery Standard of Civilian Building Design-InformationModeling(报批稿)2016 - - 发布 2016 - - 实施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省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设计信息模型(D-BIM)交付标准Delivery Standard of Civilian Building Design-Information Modeling批准单位: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6年10月出版社2016 安徽前言根据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征集2015年度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图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建标函〔2014〕1997号的要求,本标准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民用建筑设计信息模型(D-BIM)在工程实践中的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内其他省、市的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定义;;3.D-BIM交付通用规定;4.建筑专业D-BIM交付标准;5.结构专业D-BIM交付标准;6.暖通专业D-BIM交付标准;7.给排水专业D-BIM交付标准;8.电气专业D-BIM交付标准;9.建筑工业化专篇;10.附录;11.条文说明。
本标准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意见和建议寄送给主编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区祁门路与翡翠路交口振业大厦B座16楼,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邮编:230022),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排序不分先后):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秉科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分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合肥分院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宝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明珠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江海东黄安飞左玉琅刘莉程星灿张晓龙刘珺李正茂邵徽斌幸国权陈安英阮海燕张苏张翼飞常蓓支帅张磊胡永东刘丽莎陈明霞江帆宣瑞王英张月圆郑玉张泽仁张田冯卫闯孙效明王骁汪许林王蓉陈宏雷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魏来杨帆余飞周晓向华尤嘉庆韩殿峰目录1总则 (9)2术语与定义 (9)3D-BIM交付通用规定 (11)3.1基本规定 (11)3.2单位与坐标 (11)3.3D-BIM建模依据 (11)3.4类别划分原则 (12)3.5项目信息设置标准 (13)3.6交付物 (14)3.7文件夹及文件命名标准 (14)4建筑专业D-BIM交付标准 (17)4.1一般规定 (17)4.2信息精度要求 (17)4.3建模精度要求 (18)5结构专业D-BIM交付标准 (21)5.1一般规定 (21)5.2信息精度要求 (21)5.3建模精度要求 (23)6暖通专业D-BIM交付标准 (25)6.1一般规定 (25)6.2系统信息 (25)6.3信息精度要求 (25)6.4建模精度要求 (27)7给排水专业D-BIM交付标准 (30)7.1一般规定 (30)7.2系统信息 (30)7.3信息精度要求 (31)7.4建模精度要求 (33)8电气专业D-BIM交付标准 (37)8.1一般规定 (37)8.2系统信息 (37)8.3信息精度要求 (38)8.4建模精度要求 (39)9建筑工业化专篇 (41)9.1一般规定 (41)9.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41)9.3钢结构 (46)9.4设备专业 (51)10附录 (54)附录A:构件命名 (54)附录B:构件编码 (79)条文说明 (104)Contents1 General Principles (9)2 Terms and Definitions (9)3 General stipulation for D-BIM delivery (11)3.1 Basic stipulation (11)3.2 Unit and Coordinate (11)3.3 Basis of D-BIM modeling (12)3.4 Principle of Category partition (12)3.5 Standard of Project information setting (13)3.6 Deliverables (14)3.7 Standard of Folder and file naming (14)4 D-BIM delivery standard for Architecture profession (17)4.1 Basic stipulation (17)4.2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accuracy (17)4.3 Requirements of Modeling accuracy (18)5 D-BIM delivery standard for Structure profession (21)5.1 Basic stipulation (21)5.2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accuracy (21)5.3 Requirements of Modeling accuracy (23)6 D-BIM delivery standard for Heating and ventilation profession (25)6.1 Basic stipulation (25)6.2 System information (25)6.3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accuracy (25)6.4 Requirements of Modeling accuracy (27)7 D-BIM delivery standard f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rofession (30)7.1 Basic stipulation (30)7.2 System information (31)7.3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accuracy (31)7.4 Requirements of Modeling accuracy (33)8 D-BIM delivery standard for Electric profession (37)8.1 Basic stipulation (37)8.2 System information (37)8.3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accuracy (38)8.4 Requirements of Modeling accuracy (39)9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chapter (41)9.1 Basic stipulation (41)9.2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41)9.3 Steel structure (46)9.4 Equipment profession (51)10 Appendix (54)Appendix A: component naming (54)Appendix B: component coding (79)Explanation items (104)1总则1.0.1为规范安徽省关于民用建筑设计信息模型(以下简称D-BIM)的交付行为,统一民用建筑D-BIM的交付标准,指导BIM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设计行业的信息化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南宣贯培训讲义

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南宣贯培训讲义一、引言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方法。
它可以通过整合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实现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为了推广和普及BIM技术在安徽省建筑行业的应用,制定本指南,提供BIM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方法。
二、BIM技术概述1.BIM技术的定义和特点BIM技术是一种集成化的数字化建筑设计和管理方法,通过创建三维模型和整合多个专业领域的信息,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特点:全面协作、可视化设计、信息整合、冲突检测、重复利用。
2.BIM技术的应用领域BIM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管理等领域。
建筑设计:通过建筑模型进行设计和优化,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结构设计:通过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结构安全和可靠性。
设备设计:通过设备模型进行布置和协调,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可维护性。
施工管理:通过施工模型进行进度管理和冲突检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运维管理:通过运维模型进行设备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效率。
三、BIM技术应用指南1.BIM建模原则建模准确性:建模应符合真实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和构造特征。
数据丰富性:建模应包含与建筑物相关的几何、材料、尺寸、用途、设备等信息。
可视化表达:建模应通过合适的视图和展示手法,使模型更易于理解和分析。
2.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利用BIM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和布局设计,快速生成建筑模型,进行结构和设备协调分析,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3.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和进度管理,通过冲突检测和协调分析,提前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BIM技术在运维管理中的应用利用BIM技术进行设备管理和维护计划制定,通过设备模型进行维修和更换,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效率。
四、BIM技术应用案例分享1.案例一:大型住宅小区项目通过BIM技术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实现设计方案优化和施工进度控制,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和施工纠纷。
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服务合同(技术部分)示范文本

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服务合同(技术部分)委托方(简称“甲方”):受托方(简称“乙方”):甲方与乙方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服务合同(技术部分)。
技术部分与商务部分共同组成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合同。
一、BIM技术服务目标对通过BIM技术服务能达到的总体效果进行基本描述。
例:1.本BIM技术服务总体目标为提升项目展示效果;2.本BIM技术服务总体目标为提升项目设计管理;3.本BIM技术服务总体目标为提升项目施工管理;4.本BIM技术服务总体目标为提升项目运维管理;5.本BIM技术服务总体目标为提升项目全过程咨询管理。
二、BIM技术服务范围对BIM技术服务的内容边界进行基本描述。
例如:- 1 -三、工程概况对本BIM技术服务合同涉及的具体工程的概况进行基本描述。
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规模、工程投资、工程技术特点等内容。
例如:项目位于省市路,工程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层,地下层,总投资金额万元,采用结构形式,要求达到节能指标星标准。
四、适用标准BIM技术服务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必要时可约定符合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以及相关指南、导则等要求。
例如:1.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统一应用标准》GB/T51212-2016《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GB/T51235-2017《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2018《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J/T448-2018......2.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设计信息模型(D-BIM)交付标准》DB34/T5064-2016......3.指南、导则:《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2017版)......- 2 -五、甲方资料提供甲方应提供有效的资料。
资料清单应包含资料名称,资料内容描述、时间节点等列表。
例如:六、乙方技术服务主要内容1.模型几何表达精度乙方按项目应用需求建立建筑信息模型,模型几何表达精度应达到本合同约定的等级要求。
第三届安徽省高校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

第三届安徽省高校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
评分标准
一、评分标准:
各个模块的总分均为100分,依次按照“评分原则”、“提交成果和限制要求”和“评分项”逐级细化。
参赛小组按照任务书要求提交成果,提交成果按照评分标准由专家委员会评审打分确定最终成绩。
【建筑+绿建】模块评分标准:
【建筑+结构】模块评分标准:
【结构+机电】模块评分标准:
【结构+工管】模块评分标准:
其他
1.任务书中涉及的模型、图纸与文档均由组委会提供,其他人员提供的资料无效;
2.报名组别•经确定不得更改,不符合所选组别的设计作品视为无效;
3.本通知的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流程图、模型深度等级、数据总线协同方式、个人计算和服务器常见
配置-V1
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个科技进步的体现,通过数字模拟、
协作和自动化的工作流程,为安徽省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强有力
的支持。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安徽省BIM的流程图、模型深度等级、
数据总线协同方式、个人计算和服务器的常见配置等内容。
一、安徽省BIM流程图
安徽省BIM流程图包括四个主要的流程环节,分别是建筑方案设计、
施工图设计、装配和维护。
其中,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是BIM
的核心环节,通过数字建模技术和数据协同,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
和机电工程师提供高效协同工作的平台。
而装配和维护阶段则是BIM
数字化的延伸应用。
二、安徽省BIM模型深度等级
安徽省BIM模型深度等级采用LOD级别划分。
从LOD100到LOD500共
五个级别,LOD100是最粗略的模型,仅仅提供建筑物轮廓和基本信息,而LOD500是最精细的模型,包括建筑内部细节、材料和设备信息等所
有细节。
每个LOD级别包含的信息都是不同的,用户可以选择根据需
要选用不同的LOD级别。
三、数据总线协同方式
数据总线协同方式是安徽省BIM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BIM软件的数
据连接和协同功能,将各方设计人员所创建的数据集结成一个仅有的
数据源,使得各方设计人员只需要利用同一个数据源,而不是各自建
立并维护自己的数据,就可以在保持所有数据的一致性的同时,更方
便地完成BIM建模工作。
四、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的常见配置
为了使用安徽省BIM,需要一台高配置的计算机和服务器。
个人计算机最好选用搭载高性能显卡的工作站,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
服务器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和高速的数据传输组件,以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存储。
五、安徽省BIM应用前景
安徽省BIM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BIM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并且可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施工管理。
在历史
文化遗产保护方面,BIM可以实现文物数字化保护和智能化展示,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效率。
BIM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能源管理、房地产、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总之,安徽省BIM技术是一项非常有前景和应用价值的科技,通过数
字模拟和数据库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和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为安徽
省的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