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模研究_水质模型的建立与率定
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探讨与实践

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探讨与实践太湖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原因,太湖的水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推动太湖流域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与实践。
首先,我们可以从水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
太湖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库,应当加强对太湖流域水资源的保护。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规划,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和治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确保太湖的水质安全。
其次,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还需要注重生态保护与恢复。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优先保护和恢复太湖周边的湿地、湖泊、河流等生态环境。
建立生态修复基金,用于湖泊、河流等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湖泊、河流等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引导居民和企业采用环保型产品和技术,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还需要注重生态文明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开展生态环境科普活动,加强对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宣传解读,增强公众对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推动学校教育中加强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和能力培养,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的责任感。
最后,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还需要加强区域合作。
太湖流域跨越多个省市,各地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太湖流域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建立太湖流域的跨界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共同保护和恢复太湖的水生态环境。
推动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资源共享,实现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只有加强各方合作,注重科学规划和管理,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太湖流域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太湖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建设出更加美丽和可持续发展的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水文数学模型

太湖流域水文数学模型太湖流域位于上海市和江苏省之间,流入太湖的江河系统形成了千年湖泊,如今正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太湖流域的水文环境正发生着极大变化。
为预测和控制太湖流域的水文情况,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技术研究所(SIAT)专家将实验室和地面监测的水文数据整合入太湖流域水文数学模型(TWRM),实现了预测太湖流域的水文情况的功能。
太湖流域水文数学模型以太湖流域18个流域为基本单位建立了一个水文模拟系统,并以水文模拟软件为基础,建立了太湖流域由模拟水库、模拟河道共同构成的水文模型网络,包括18个模拟水库、16个模拟河道、2个水文模型沟槽、37个水文模型节点等。
太湖流域水文数学模型的水文建模主要包括模拟水库、模拟河道和水文模型沟槽三部分。
模拟水库模拟了太湖流域18个水库的汇流情况,模拟河道模拟了汇流过程的流量、水位及其他水文参数,水文模型沟槽模拟了太湖流域汇流过程间的水量变化,进而确定太湖流域内各个水库水位及其演变趋势。
太湖流域水文数学模型主要采用模拟水库进行水量预测,利用数值模型预测湖泊水位以及湖泊形态的变化,并使用退化模型对水位的变化进行模拟。
通过使用三维水文模型,可以准确地分析水位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从而实现预测太湖水位、水流量和全流域水文情况及其动态、气候变化等的功能。
太湖流域水文数学模型的发展对于预测和控制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变化,有着极大的意义。
通过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太湖流域各水库水位和其它水文参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维持其长期水资源安全。
同时,太湖流域水文数学模型的建立也为太湖流域的水质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以有效地准确地计算和模拟太湖流域的水质参数,为司法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太湖流域水文数学模型的准确性高,能够准确地模拟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各参数变化,为实现太湖流域水资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太湖流域水质研究等各项水文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湖泊_河网耦合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_赵琰鑫

流域内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目前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水质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流域内河网纵 横交错,闸站众多,水流运动十分复杂。
骨干河道及次级河道总长度 1 642km,承担着防洪排涝、农田灌溉、城乡供水保障和交通航运等重要
针对太湖流域复杂的河流水系网络结构特征,选取太湖湖西滆湖典型区域为研究范围,区域内
湖泊-河网耦合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
赵琰鑫,张万顺,汤 怡,吴 静
(武汉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 根据太湖地区水系复杂、湖泊众多、河道水流方向复杂多变且受到人为干扰的特征,基于一维河网水质 模型,二维湖泊水质模型,采用有限控制体积法获得离散的水动力学和水质模型控制方程,通过河网与湖泊连接 断面上河流的流量、水位、水质与湖泊的流速、水位和水质耦合求解,解决了河网湖泊水质模型的耦合,并将闸 站控制对河流湖泊水动力水质影响过程进行了时间空间的线性化处理,以边界条件方式将闸站控制带入模型代数 方程中进行统一求解,建立了适合于太湖流域的湖泊河网耦合水动力水质模型。采用太湖典型流域河网区 2007 年实测水文水质资料对耦合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该模型适用于复 杂湖泊-河网区的水动力和水质变化的模拟和研究。 关键词:河网水质模型;模型耦合;太湖 中图分类号:X824
4.6 水位/m 4.2 3.8 3.4 3 2006-12-29 2007-4-8 2007-7-17 2007-10-25 实测值 计算值
4.3 3.8 3.3 2.8 2007-1-1
水位/m
实测值 计算值
2007-2-17
2007-5-28
好的一致性。由于研究区域为平原河网区域,河道具有低流量、小流速的特点,部分时段河道流量 精度较高。
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模研究_水质模型的建立与率定

第 25 卷第 3 期 2006 年 6 月四 川 环 境SICHUAN ENVIRONMEN TVol 125 , No 13J une2006·环境模型 ·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模研究———水质模型的建立与率定徐爱兰 , 姚 琪 , 王 鹏 , 陈美丹(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南京 210098)摘要 : 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模研究建立了一个覆盖全流域的 , 包括污染负荷模型 、河网湖泊相耦合的水量水质 模型的数字流域系统 。
该系统实现了流域的耦合求解 , 已在流域水资源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本文建立了流域水质模型 , 并在水量模型率定的基础上进行了水质模型的率定 。
率定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 相对误差多在 30 %之 内 ,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湖流域的水质概况 。
关 键 词 : 太湖 ; 模型率定 ; 数字流域系统 ; 水资源综合规划 中图分类号 : X 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23644 (2006) 0320067206Study on Digifax o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 Plan of T a ihu BasinXU Ai 2lan , YAO Qi , WAN G Peng , CHEN Mei 2da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 Hohai Univ 1 , N anjing 210098 , China )Abstract : The study on digifax o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 plan of Taihu basin set u p a digital system over the lake basin ,which included pollution load model and the water quality model 1 This system , which couples the river network and the lake ,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grated plan of water resource 1 With this system , we set u p a water quality model , and calibrated the model 1 The calibration result is in accord with the actual measurement , with a relative error low than 30 %1 K eywords : Taihu Lake ; model calibration ; digital valley system ;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 plan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模研究的目标是建 立一个覆盖全流域的 , 包括污染负荷模型 、河网湖 泊相耦合的水量水质模型的数字流域系统 。
太湖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方法

太湖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方法
太湖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方法是一种综合评估方法,用于评估太湖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以支持流域管理和保护。
该评估技术方法结合了水质、水生态和
社会经济指标,旨在提供对太湖流域水生态健康的全面评估。
该评估技术方法包括四个主要步骤:
1.建立太湖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该步骤旨在建立用于评估太湖流域
水生态健康的完整指标体系,包括水质、水生态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指标等。
同时,他们需要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收集数据和制定评估系统。
该步骤旨在调查研究数据采集方法和评估系统的
建立,并通过这些方法和系统建立以指标为基础的数据集。
3.建立评估模型和分析方法。
该步骤旨在建立评估模型,以提供太湖流域水生
态健康评估的定量化分析,和分析方法,用于研究太湖流域内水生态健康的动态变化。
4.评估太湖流域水生态健康。
该步骤旨在通过前三步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研究,进行太湖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并提供决策支持。
该评估技术方法的应用可为太湖流域管理和保护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同时为其他流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水质水环境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水质水环境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水质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维护健康的水环境和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至关重要。
为了科学地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和预测未来的水环境变化,建立和优化水质水环境模型是必不可少的。
水质水环境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可以描述水中不同化学物质的浓度分布和变化趋势。
它通常基于物理、化学和生态过程的原理,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参数化。
通过模拟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输运、转化和归趋过程,可以预测水体的水质状况,评估污染源的贡献和提供决策支持。
建立水质水环境模型的第一步是收集和整理与研究区域相关的数据,包括水质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地形和土地利用信息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研究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和水环境特征,为模型参数化提供基础。
在模型构建阶段,需要选择适当的模型类型,如质量守恒模型、动态模拟模型或统计模型等。
这些模型在描述水体中不同化学物质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
根据研究目标和数据可用性,选择最合适的模型类型至关重要。
模型参数化是建立水质水环境模型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利用研究区域的实测数据,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和优化,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模型验证是建立水质水环境模型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检查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准确性。
如果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则可以认为模型是可靠的。
如果出现较大的偏差,需要进一步修改和优化模型。
优化水质水环境模型旨在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适用性。
这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实现,比如改进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修正模型的物理假设、增加模型的复杂度等。
优化过程应基于实际数据和实测结果,并进行验证和比较。
除了模型本身,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也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建立水质水环境模型时,要优先考虑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数据的时空插值和数据的缺失处理,以保证模型的准确性。
太湖流域重要河湖年度分配水量模拟评估分析

太湖流域重要河湖年度分配水量模拟评估分析太湖流域是中国长江流域重要的一部分,以太湖为中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上海等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
而太湖流域的水资源是这些城市和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然而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太湖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对太湖流域重要河湖的年度分配水量进行模拟评估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对太湖流域的水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
太湖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其水质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供应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太湖水质受到了严重破坏,水资源供应也受到了压力。
太湖流域的其他河湖如长江、苏州河等水资源状况也需要全面了解,这样才能全面掌握太湖流域的水资源现状。
我们需要对太湖流域的水资源需求进行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太湖流域的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的需求存在巨大差异。
合理地满足这些需求,保障城市和农村的用水需求,是保持太湖流域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进行太湖流域重要河湖年度分配水量的模拟评估。
我们需要建立太湖流域水资源的模型,包括太湖、长江、苏州河等重要河湖的水量、水质、水流方向等数据。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通过专业的水文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各个河湖的年度分配水量是否合理,并且预测各个河湖未来的水资源供应情况,以及不同分配方案对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城市供水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模拟评估,我们可以找出各个河湖的年度水量分配的合理方案,从而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且指导太湖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通过模拟评估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太湖流域水资源的薄弱环节,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为太湖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太湖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的数据分析和专业的模拟评估。
只有通过模拟评估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太湖流域的水资源现状和需求,找出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保障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
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模研究——水质模型的建立与率定

关
键
词 :太湖 ;模型率定 ;数字流域 系统 ;水资源综合 规划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 6 42 0 )30 6 —6 10 — 4 (0 6 0—0 70 3
中图分类号 : 3 1 X 2
S u n Dii a fI e r td a e s u c a o i u Ba i t dy o g f x o ntg a e W tr Re o r ePln fTa h sn
1 1 水质模型 基本 方程 .
定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等可操作
性水 污染 治理 方案 。河海 大学 王船海 建立 了该 数字
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模型系统中的水质模 型[ 由三 部分组成 ,分别 是调 蓄节点 水 质模 型、 2 ] 河网水质模型和太湖二维水质模型。调蓄节点水质 模型主要模拟流域内除太湖以外 的湖泊水质变化规
XU — n,YAO , ANG e g,C N i a Aia l Qi W Pn HE Me— n d
( ol e fE vrn e tl c ne& E gneig,H h i nv , nig2 0 9 ,C i C lg n i m n i c e o o aSe n ie n r oa i . Naj 10 8 hn U n a)
泊相耦合 的水量水质模型的数字流域系统。该系统 将太湖流域数字化 ,利用数据库技术和 G S技术 I 构建数字流域系统平台,将水动力和水质数值模拟
技术用 于 预 测 太 湖 流 域 平 原 河 网水 量 水 质 变 化 规 律 ,研究 改善流 域水 量和水 质 的工程 调度方 案 ,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指标
生化反应项
水质指标
生化反应项
-
kc1Cc+
S c1 h
COD Cr
S=
-
kc2Cc+
S c2 h
-
kc3Cc+
S c2 h
当 Co> 11 0mg/ L 当 11 0> Co> 01 2 mg/ L 当 Co[ 01 2 mg/ L
- k b1Cb+ k o ( Cos- Co )
-
64 14
CODCr的底泥释放系 数, g/ ( m2#d) ; kb 为 BO D5
的降解系数, d- 1; Cb 为 BOD5 的浓度, mg / L ; Sb
为 BO D5 的 底 泥 释 放 系 数, g/ ( m2 # d ) ; kn 为 N H3- N 的硝化速率, d- 1; Cn 为 NH 3- N 的浓
的综合沉降系数, d- 1; Ctn为 T N 的浓度, mg / L;
Stn为 T N 的底泥释放系数, g/ ( m2#d) ; kp 为 T P
的综合沉降系数, d- 1; Cp 为 T P 的浓度, mg / L;
Sp 为 T P 的底泥释放系数, g/ ( m2#d) 。
调蓄节点水质模型总共涉及到 12 个参数, 参
水质模型的通用方程如下所示:
9
(A 9t
C
)
+
9
(
UA 9x
C)
=
9 9x
(
AEx
9C 9x
)
+
AS 864 00
+
Sw
( 4)
( 4) 式中 Ex 由下式求得:
Ex = AeC0 H2 q
( 5)
( 4) 式中: A 为断面面积, m2; t 为时间, s;
Ex 为 纵向分 散系数, m2/ s; U 为断 面平均 流速, m/ s; Ae 为系数, 取 0101; C0 为谢才系数, H这断 面宽深比; q 为断面平均单宽流量, m3/ s。S, Sw, C 同上。不同的水质指标和环境条件, 生化反应项 如表 3。
源汇项, g / s。
生化反应项指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水质浓度的增
加或减少, 外部源汇项指从系统外部加入的源项。
对于不同的水质指标和环境条件, 生化反应项各不
相同, 具体如表 1。
表 1 调蓄节点水质模型各水质指标及生化反应项
T ab1 1 Index es and t heir biochemical items in
的浓度, m g/ L 。kb1、kb2、kb3 为好 氧、缺 氧及 厌 氧条件下 BOD5 的降解系数, d- 1; Cb 为 BO D5 的 浓度, mg/ L ; Sb1、Sb2为好氧及缺氧- 厌氧条件下 BOD5 的底泥释放系数, g/ ( m2#d) ; kn 为 NH 3- N 的硝 化 速 率 常 数, d- 1; Cn 为 N H3-N 的 浓 度, mg/ L ; Sn1、Sn2为好氧及缺氧- 厌氧条件下 NH 3- N 的底 泥 释放 系 数, g/ ( m2 #d) ; ko 为复 氧 系数, d- 1; Cos为饱和溶 解氧的浓度, mg/ L; So1、So2 为 好氧 及缺 氧 - 厌 氧 条件 下的 底 泥耗 氧 系数,
参数 20 e 取值范围 温度修正系数 参数 20 e 取值范围 温度修正系数
Kc 01 002~ 01 005
11 068 Ko
01 20~ 01 30 11 068
Sc 01 2~ 017
11 068 So1 11 0
11 068
Kb 01 008~ 01 015
11 068 Ktn
01 0017 /
Keywords: T aihu Lake; model calibr at ion; digital valley system; integ rated water resource plan
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模研究的目标是建 立一个覆盖全流域的, 包括污染负荷模型、河网湖 泊相耦合的水量水质模型的数字流域系统。该系统 将太湖流域数字化, 利用数据库技术和 GIS 技术 构建数字流域系统平台, 将水动力和水质数值模拟 技术用于预测太湖流域平原河 网水量水质变 化规 律, 研究改善流域水量和水质的工程调度方案, 制 定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等可操作 性水污染治理方案。河海大学王船海建立了该数字 流域系统, 并进行了水量模型的率定; 南京水利科 学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开发研制了流域降雨径流模 型; 河海大学 环水所建立了污 染负荷模型[ 1] 、河 网水质模型以及湖区水质模型, 并进行了水质模型
Sm h
NH 3- N
S= - knCn+
Sn h
TP
S=
-
kpCp+
Sp h
饱和溶解氧的浓度由下式计算得到:
Cos = 141 652- 014102T + 01 007999T 2 - 010000777 T 3 ( 2)
表 1 中: kc 为 CODCr 的降解系数, d- 1; Cc 为
CODCr的 浓 度, mg / L; h 为 平 均水 深, m; Sc 为
Sb 01 12~ 01 2
11 068 S tn
01 0055 11 068
Kn 01 08~ 01 1
11068 Kp
01 01~ 01 015 /
Sn 01004~ 01 008
11068 Sp
01 00038~ 01 0006 11068
11112 河网一维水质模型及参数
将太湖流域平原河网概化为一维模型要素, 其
68
四 川环 境
25 卷
11111 调蓄节点水质模型及参数 模型系统中将除太湖以外的湖泊概化为调蓄节
点, 所采用的水质模型通用方程如下:
d
(V dt
C
)
=
86V4S00 +
Sw
( 1)
式中: C 为某 种水质 指标 的浓 度, mg/ L; V
为调蓄节点水体体积, m3; S 为某种水质指标的生 化反应项, g/ ( m3#d) ; Sw 为某种水质指标的外部
1 太湖流域水质模型的建立
111 水质模型基本方程 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模型系统中的水质模
型[ 2] 由 三部 分组成, 分别 是调 蓄节 点水 质模 型、 河网水质模型和太湖二维水质模型。调蓄节点水质 模型主要模拟流域内除太湖以外的湖泊水质变化规 律; 河网水质模型用于研究太湖平原河网污染物的 运移转化规律; 太湖二维水质模型则是专门为太湖 建立的平面二维模型, 用以模拟太湖水质的时空分 布情况。水质模型与水量模型耦合联算, 采用控制 体积法[ 3, 9] 进行数值离散。
knCn
-
So1 h
当 Co> 11 0 mg/ L
DO
S=
- k b2Cb+ k o ( Cos- Co )
-
So 2 h
当 11 0 \C o> 01 2 mg/ L
- k b3Cb+ k o ( Cos- Co )
-
So 2 h
当 Co[ 01 2 mg/ L
-
kb1Cb+
Sb1 h
BOD 5
度, mg/ L; Sn 为 NH 3- N 的底泥释放系数, g / ( m2
#d) ; ko 为复氧系数, d- 1; Cos 为饱和溶解氧的浓
度, mg/ L ; Co 为溶解 氧浓度, m g/ L ; So 为 底泥 耗氧 系数, g/ ( m2 #d) ; T 为水温, e ; ktn 为 T N
表 3 中: kc1、kc2、kc3为好 氧、缺氧及厌氧条 件下 CODCr的降解系数, d- 1; Cc 为 CO DCr的浓度, mg/ L; Sc1、Sc2为好氧及缺氧- 厌氧条件下
3期
徐爱兰等: 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模研究
69
表 3 河网水质模型各水质 指标及生化反应项 T ab1 3 Index es and their biochemical items in w ater quality model of r iver networ k
( College of Env ir 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 ing, H ohai Univ1 , N anj ing 210098, China)
Abstract: T he study on digifax o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 plan of T aihu basin set up a digital system over the lake basin,
内,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湖流域的水质概况。
关 键 词: 太湖; 模型率定; 数字流域系统; 水资源综合规划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3644( 2006) 03- 0067- 06
Study on Digifax o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 Plan of Taihu Basin XU A-i lan, YAO Qi, WANG Peng, CHEN M e-i dan
摘要: 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模研究建立了一个覆盖全流域的, 包括污染负 荷模型、河网 湖泊相耦 合的水量水 质
模型的数字流域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流域的耦合求解, 已在流域水资 源规划中发 挥了重要 的作用。本文 建立了流域 水
质模型, 并在水量模型率定的基础上进行 了水质 模型的 率定。率 定结果 与实 测数 据吻合 较好, 相 对误 差多在 30%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