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浅谈对于古典音乐的认识摘要:关键字:古典音乐巴罗克巴赫古典主义贝多芬浪漫主义柴可夫斯基很多人对于音乐的热爱首先是从流行音乐开始的,我也不例外。

我觉得不论是流行音乐还是很正式的交响乐,要得到人们的好评,成为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都必须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在作品中,当人们接触这样的音乐时能够在心里产生共鸣,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是一个好的作品,不管它的形式是怎样的。

在接触何腾老师的交响乐欣赏课程之前,我对于音乐的热爱仅仅是听觉上的,而且更多的是关于流行音乐的了解。

但是在上完这门课程之后,我觉得何老师的讲课不仅让我对音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且在聆听世界大师的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我的心灵也受到了一些触动。

也许我不能从音乐的理论知识上来赞叹这些作品何其经典和独创,但是听觉上的震撼和心灵的触动以及交响乐演奏的恢弘场面已经足够让我惊叹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不仅在课上感受到了前辈音乐大师的杰作,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对于接触的音乐家和作品产生了自己的认识。

古典音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巴罗克音乐、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音乐几个阶段。

音乐的巴罗克时期通常被认为大致从蒙泰韦尔迪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这一时期音乐表达的技巧和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点,所以用巴罗克这个词来标志。

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洋音乐史上最短的一个时期,这时期的音乐通常结构严谨、旋律紧凑,因为古典乐派的作曲家深受古典主义的影响,追求乐曲形式上客观的美感,所以古典乐派的音乐大都有着统一均衡的样貌。

浪漫主义时期是一种与古典主义相对立的思想,当时法国吹起提倡自由思想的风,引起知识分子的觉醒,经济也因为工业革命及科学新发现,整个19世纪,欧洲都笼罩在一股巨大的浪漫主义思想潮流之中。

此时的音乐作品最为流行额是钢琴伴奏的独唱。

歌剧及交响管弦乐等。

浪漫乐派时期的作品占了目前音乐欣赏最大的比例。

现代音乐主要包括表现乐派、后浪漫乐派、新古典乐派、印象乐派、爵士乐。

交响乐结课论文-何腾

交响乐结课论文-何腾

我眼中的交响乐摘要:本学期选修何腾老师的“交响乐欣赏”课程,通过对一些经典曲目的欣赏,以及老师的讲解,我初步了解了交响乐这门高雅的艺术。

而去北京音乐厅现场欣赏交响乐的经历,让我真正走近了交响乐。

本论文主要介绍交响乐的演奏场所,重点介绍了作者去过的北京音乐厅;同时介绍重点欣赏的交响乐曲目,贝多芬三部知名度很高的作品,分别是: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

关键字:交响乐路德维希·范·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c 小调第五交响曲音乐厅正文:一北京音乐厅北京音乐厅是一座以黑色大理石为基座的白色长方形建筑,厅内采用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建筑声学措施,获得了良好的音质,明显的厅堂声学优势吸引着众多的表演家和听众。

密闭的隔音门和隔音走廊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环境噪音的干扰,确保演员和听众全神贯注地置身美妙的音乐氛围中;敞开式的演奏台可同时容纳百人交响乐队及百人合唱团。

二楼的"大提琴咖啡厅"宽敞幽雅,为前来欣赏音乐会的观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息、交流的场所,优美的音乐和香醇的咖啡同样是浓的化不开;二楼至四楼的"音乐厅画廊"定期展出国内外著名画家的画作,更使这里成为一座综合的艺术殿堂。

二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贝多芬作于1804年。

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奏鸣曲式。

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它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极慢板。

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凶猛的骑兵嬉游曲。

本乐章极为著名,经常单独演出。

这是个沉痛悲戚,但又美到极点的乐章。

在第一小提琴弱奏当中,哀婉的主要主题凄凄而现,情绪亦由此再起高涨,跟死神的咆哮毫无分别;而主题的喃喃自语,亦静静结束此乐章。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摘要:《天鹅湖》的音乐充满了迷人的旋律,感人的抒情段落,生动的场景和或优雅或奔放或热情或凄切的舞曲,充分表达了柴可夫斯基用音乐对爱情的诠释,体现了柴可夫斯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用音乐与悲剧抗争。

音乐就是他永远的召唤力和最强的原动力。

《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曲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结构严谨、完整,手法简练、明快,发展紧凑、均衡,主题形象鲜明、生动。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雄伟气魄,代表着贝多芬的艺术风格。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用数十年的心血凝结成的对生命的无限肯定与祝福,引导人类上升的永恒巨作。

《第九交响曲》拥有着和平、正义、博爱的主题,使我们现实社会中的人学会如何去坚持至爱至善的人类至高点。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贝多芬命运第九交响曲正文:这个学期我上了交响乐欣赏这门课程,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交响乐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著名交响乐的作品,而无论是从熟悉程度,还是从喜爱程度,我都对柴可夫斯基以及贝多芬的作品有着深刻的印象。

于是我选择了老师重点讲解的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以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作为我结课论文的分析对象。

1、首先是《天鹅湖》的分析:芭蕾舞剧《天鹅湖》,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作品经过多次改编,直到1895年,在俄罗斯杰出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和编导彼季帕与伊万诺夫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散发出惊人的光彩。

剧中强烈表现的生与死、善与恶、信任与背叛的主题与音乐极融洽地交织在了一起,互相辉映。

终于成为了世界芭蕾舞经典的、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以致于舞剧《天鹅湖》几乎成了芭蕾的代名词。

印象深刻的作品内容有以下几个。

(片段1)舞剧的幕前序曲,这是很容易被观众忽视的地方。

以双簧管为主要乐器奏出的浪漫、忧伤的曲调,伴随着弦乐,仿佛作曲家在缓缓地讲述着悲剧故事的起因和发展,此时的序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面,高度地浓缩了舞剧悲观的色彩和低沉的情绪,为观众的欣赏埋下了伏笔,定下了神秘的基调和伤感的主题。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交响乐赏析课程结课论文一、古希腊人的音乐思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布兰诗歌》第一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古希腊人的音乐思想”几个大字,这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欧洲音乐的起源和后续的一些发展。

欧洲音乐源于古希腊,古希腊音乐的实际音响已完全失传,古希腊的音乐对今天的意义主要在于音乐思想、音乐理论和乐器等方面。

古代希腊的音乐理论以其调式著称。

调式的名称随地区的名称而命名,如佛里几亚、利地亚、混合利地亚调式。

中古教会调式是古希调调式的进一步演进。

老师在课上专门谈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

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

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所以我想如果听听这一时期的音乐,最直接的感受应该是很华丽。

除此之外,老师提到了《布兰诗歌》,不过第一节可没能听到,有些微遗憾。

通过查找一些资料,我也了解到一些相关的内容。

二十世纪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谱成《布兰诗歌》,分“春天”、“酒”、“爱”三个主题。

《布兰诗歌》是一曲对生命的赞歌,似乎有神的目光在暗中注视。

它在三个主题引导下微妙地涉及了“信仰”、“死亡”等动机,调性既有着世俗的欢乐成分,又有着史诗般的恢弘气势。

其中所隐含的真正的动机,则是对短暂人生的垂怜、惋惜和哀叹。

第一节课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老师的讲课方式很有感染力,这绝对不是恭维。

我一直以来听的都是一些流行歌曲,对于真正的音乐缺少接触和感悟,所以这节课以后每次老师给我们放音乐听时,我都尽量让自己置身其中,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

原来,音乐所能表达的感情比文字、语言要深沉、细腻得多。

二、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第二节课,老师再次提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并且温习了上节课讲的有关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的相关内容。

交响乐论文——浅谈交响音乐

交响乐论文——浅谈交响音乐

交响乐论文——浅谈交响音乐摘要本学期在何腾老师的“交响乐欣赏”课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我了解了交响乐的发展历史和著名作曲家,以及交响乐的体裁、特色、以及一些名作等。

伴随着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乐曲袅袅溢出开来,我也沉浸在音乐之美中。

通过对一些经典曲目的欣赏,以及老师的讲解,我进一步了解了音乐,进而真正走近音乐。

本论文介绍了三部知名度很高的作品,分别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以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详细地从创作背景、创作内容、作品特点、文学价值等方面对这三部进行了分析,表达出真实的学习心得。

虽然乐曲的风格各异,但都具有共同的功效,那就是洗涤人的心灵。

遨游在音乐的国度,聆听是一种幸福。

关键字交响乐拉德斯基进行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命运交响曲正文1.拉德斯基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又译为拉德茨基进行曲,于1848年创作,管弦乐曲,老约翰·施特劳斯最受欢迎的一首传世之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也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强大军力的音乐代表,此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

所以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但此曲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

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茨基将军的,但实质上拉德斯基是一个铁腕人物,曾残酷镇压了邻国的人民起义,可以说是一个反动军阀。

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

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

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片段1)。

交响乐论文

交响乐论文

走近西方交响乐内容提要:西方交响乐是专业音乐的典范。

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是交响音乐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这几个时期的音乐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涌现出许多音乐大师,他们的作品是留给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每一个人去品味和探索。

正文:音乐是灵魂的艺术表现。

它可以表现人类的内心情感,使心灵上升到高尚、纯洁的境界。

它可以使我们穿越时空、种族、国界,接受灵魂的洗礼,体验情感上的共鸣。

欣赏音乐就如同欣赏生活,我们带着自己的经历和感情去聆听音乐,那么音乐中丰富而真挚的感情就会引发来自于我们自己生活的联想,从而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而在众多的音乐种类中,交响乐被称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它是专业音乐的典范,可见交响乐在音乐世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交响乐是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富于交响性的音乐。

它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交响乐的主要体裁有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组曲、序曲、舞曲等。

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等。

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

交响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

然而,许多人觉得像交响乐这样的严肃音乐让人难以理解,所以对它很不感兴趣。

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我以前也喜欢音乐,但是也只是喜欢通俗音乐、流行音乐,我还学习过几种乐器,如电子琴、吉他等,虽然学习吉他也有想边弹边唱耍帅的嫌疑,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对音乐挺感兴趣的。

但是对于交响乐,以前我也是觉得它难以理解,不会欣赏,所以也很少主动去接触它。

而通过学习本学期的“交响音乐赏析”这门课程,我对交响乐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

它能够带给我的,不再是冷冰冰的乐器演奏出来的难以理解的声音,而是富于感情的表达,贴近生活,给予我美的享受和感恩的心情,从而使我从交响乐中获得乐趣。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悲怆交响曲赏析——交响乐欣赏前言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他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最高成就之一,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者。

《悲怆交响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本文从作品创作背景入手,再到后来的作品介绍赏析,从多角度对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交响曲》进行了欣赏。

1.创作背景[1](1)社会背景:亚历山大三世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思想和艺术被压制,俄国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苦闷、压抑的情感,他们对世俗充满了不满与憎恶,他们不断的反抗,与黑暗势力做斗争,但却感到莫大的无奈与无助。

这也是普遍认为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原因。

(2)梅克夫人:梅克夫人是大资本家梅克的遗孀,拥有万贯的家财,也是一个对柴可夫斯基的一生及音乐有着重大影响的女人。

梅克夫人和柴可夫斯基之间有一种超越友谊的感情,并资助他的音乐创作。

突然有一天梅克夫人来信,通知他她的财产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因而从此以后她无法再供给他资助,并告诉他,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必须结束了。

这给柴可夫斯基带来了很大打击,仿佛精神的支柱轰然倒塌。

(3)同性恋:柴可夫斯基的一生中最困扰他的莫过于他的同性恋倾向,当时的风俗并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世俗舆论的压力迫使他将此事长期压抑在心中。

而积压太久的感情需要爆发与解脱。

(4)自身性格:柴可夫斯基的人生经历了太多的不幸,《悲怆交响曲》把他奔放中混杂了无穷的细腻和忧郁的特性挥洒地淋漓尽致。

他对外界压力过于敏感,评论界一有负面反响,他会马上否定自己,陷入无边的痛苦与失望之中。

《悲怆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的绝笔,同李斯特的《前奏》一样,是作曲家一生经历感受的写照。

2.作品欣赏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首先出现一段引子,旋律由大管演奏。

给我的感觉就是低沉,压抑,好象是在提出深沉、严肃又发人深醒的重大问题。

后来旋律逐渐上升,和弦外音的不协和性给我带来了一丝不安。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一)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一)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一)交响乐是一种以管弦乐团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其体现了音乐高度的技巧性和艺术性,让人们沉浸在音符的世界里。

在赏析交响乐之前,我们需要对交响乐的发展历史、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从交响乐的发展历史来看,交响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晚期的意大利。

最初的交响乐是为宫廷音乐和教堂音乐所用,后来逐渐发展为独立的音乐形式。

在18世纪中叶,经过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作曲家的贡献,交响乐的体裁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其次,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包括乐章、乐队和风格,其中乐章分为四个部分:快速的开场、缓慢的第二部分、更快的第三部分和再次加速的高潮部分。

乐队则是由木管、铜管、弦乐和打击乐器组成的,不同的风格则是指不同的作曲家的风格,例如莫扎特的优雅和贝多芬的宏大。

最后,对于赏析交响乐来说,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音乐表达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海顿的《创意交响曲》传达了对音乐的冒险和探索精神,而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动力。

在赏析交响乐时,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意乐章之间的过渡和变化。

音乐是有节奏、旋律和和声的,我们可以注意听乐章之间的协调和转换。

第二,听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每个作曲家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通过音乐表达的情感来理解作曲家所想要表达的意义。

第三,注意整个作品的结构和主题变化。

音乐整体的结构和主题的发展是交响乐的核心,通过加强对这些要素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在赏析交响乐时,我们需要放松心情,用心聆听音乐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对交响乐的探索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这个美妙的艺术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交响乐欣赏;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听着各种形式的流行音;交响乐由海顿发明、由莫扎特推向成熟、由贝多芬推向;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我们感受着不同时期交响乐带;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在众多的乐曲中,有的人,有的乐曲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接下来是五首连着一起演奏的小圆舞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交响乐欣赏
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听着各种形式的流行音乐的旋律中长大的,初次进入交响乐的课堂,我感受到的是不一样音乐的氛围,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演绎形式。

听着不太懂的旋律,我甚至想要昏昏欲睡。

几次之后,我渐渐的放松心态,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知交响音乐中想要表达的情感,用心去领会交响音乐的独特内涵与魅力。

交响乐由海顿发明、由莫扎特推向成熟、由贝多芬推向另一高峰,在16世纪到19世纪一直是欧洲的主流形式。

今天,再次向我们展现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我们感受着不同时期交响乐带来的不同的艺术享受。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严谨,呈框架式结构,由四个乐章组成,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乐自由、浪漫,而不同时期的前期、中期、后期亦会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时期的交响音乐有不同的特色,但都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

古代主义时期的代表主要有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贝多芬等,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主要是肖邦、李斯特等,不同的交响曲亦有不同的形式,我们走进一部部经典的交响乐,挖掘交响乐的异样光彩。

我们欣赏了很多的代表人物的交响曲,小斯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
多瑙河》、老斯特莱斯的《拉夫斯基进行曲》、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的《25交响曲》《钢管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F
小调第四交响曲》《D大调钢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等。

这些乐曲或是作曲家在激昂的青春时期所写,或是在成熟的中年时所写,或是返璞归真后的晚年时所著,乐曲的节奏和情感或是激昂或是悲怆或是脍炙人口或是明快而富有想象力,演奏类型或是属于钢琴协奏曲,或是小提琴协奏曲或是钢管协奏曲等都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使我的情感随之深深起伏。

在众多的乐曲中,有的人,有的乐曲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小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所听到的作品前几部之一,以前对《蓝色多瑙河》写成的趣事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就有所了解,而我经常听着钢琴曲《蓝色多瑙河》旋律也让我深深着迷,是我对交响乐产生了比较大的兴趣,在交响乐的欣赏过程中我也为它的旋律和情感所感染。

交响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

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连贯优美,高音活泼轻盈,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接下来是五首连着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每首小圆舞曲都包含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旋律。

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

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
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主题B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

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

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 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

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

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令人迷醉,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小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

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最后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

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小圆舞曲之后,很短,迅速地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小圆舞曲、第四小圆舞曲及第一小圆舞曲的主题,接着又再现了乐曲序奏的主要音调,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第二部作品是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它是穆索尔斯基在他逝去的密友哈尔德曼绘画遗作展览会后为纪念哈尔德曼而作的钢琴曲,由拉斐尔谱成交响乐,属于标题音乐。

乐曲是由与“图画”有关的十首小品,以及有间奏功用的“漫步”主题组合而成。

十节作品皆以图画的名字命名,每一章都以单章可分开演奏,合在一起又出奇的和谐。

作品用音乐描绘出图画的意义,带我们走进音画的领域。

当听到《侏儒》这一段时,随着音乐的起伏,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小侏儒迈着畸形的双腿笨拙地走路,他身材矮小,八字脚外拐,十分丑陋。

音乐紧张而怪诞,充满震撼力的大鼓刻画出侏儒的艰难步履和绝望、复杂的内心世界。

弦乐的颤音、打击乐器色彩的加入带来了神秘的意境。

侏儒一瘸一拐的步态跃然眼前这是"一个小侏儒迈着畸形的双腿笨拙地走路。

"他身材矮小,八字脚外拐,十分丑陋。

音乐紧张而怪诞,充满震撼力的大鼓刻画出侏儒的艰难步履和绝望、复杂的内心
世界。

弦乐的颤音、打击乐器色彩的加入带来了神秘的意境。

侏儒一瘸一拐的步态跃然眼前。

当听到《古堡》一段时,我们仿佛听到中世纪的古城堡前,一个游吟诗人在夜幕中唱着他那纯朴忧伤而又动人的歌。

中音萨克斯管前情地吟唱着,凄美而靓丽。

加了弱音器的弦乐使这首悲歌风味的抒情田园诗充满了平静地沉思冥想的氛围。

淡淡的哀愁丝丝缕缕,不绝于耳。

当听到《杜伊勒里宫的花园》一段时,穆索尔斯基为此曲加的副标题是"孩子们游戏后的争吵"。

乐曲声将我们带到了巴黎一所王宫的
花园,我们仿佛听到了孩子们在花园里游戏着,吵闹着;十章曲子,都是通过不同乐器的巧妙演艺,将我们带到;第三部作品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这是一部属于;聆听着交响乐,惊叹的,感动的许多;交响乐是纯洁、高尚的,让我们用心去聆听,交响音乐;
花园,我们仿佛听到了孩子们在花园里游戏着,吵闹着。

木管乐器调皮地上下飞驰,好象孩子门叽叽喳喳的喊叫,小提琴的对比乐句更使音乐充满了盎然生机。

这是一幅逼真而典雅的风俗性生活画面。

十章曲子,都是通过不同乐器的巧妙演艺,将我们带到了音画的领域,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或悲或喜的的生动画面。

第三部作品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这是一部属于浪漫主义前期的作品。

尽管这部作品是柏辽兹青年时期的作品,相较于浪漫主义中后期的交响乐还显得不是很成熟。

但是作曲广陆离怪的风格使我的心情跌宕起伏,好像陷入了无法自拔、无穷无尽而又无比纠结的幻想中。

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附有作者自己加上去的标题,分别是"梦、热情","舞会","原野风光”,"走向断头
台","魔鬼的晚会之梦--魔女的回旋曲"。

在乐曲中,一会儿通过极长的最缓、板序奏的奏鸣曲的演艺,感觉到主人公好像陷入了内心的不安与憧憬中,就像遇见初恋情人是渴望又羞涩的心情。

一会儿通过圆舞曲形式,我们好像感觉置身在一个热闹的场景中,一回眸遇见了恋人。

一会儿我们好像感觉到主人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孤独与寂寥。

最后一乐章由弦乐器的回旋主题与管乐器的"末日经"同时演奏以构成。

随后是不安的弓木敲奏声,至此乐曲更加激昂、奔放,最后以狂乱的形态结束全曲。

整首曲子给仿佛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让我们充分感觉到了主人公的情绪的变化。

聆听着交响乐,惊叹的,感动的许多。

感动于作曲家的辛勤创作,感受交响乐的中飞扬旋律,感动于演奏家们配合紧密、饱含感情的演
绎,感动于交响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作曲家的创作的不羁的灵魂和和人格魅力,感动于交响乐这种纯艺术的创作。

交响音乐感动人,感染人,从来没有音乐能像交响乐一样经典能经久不衰,从来没有音乐能像交响乐一样带给人丰富的艺术享受,将人深深的带入艺术的殿堂。

交响乐是纯洁、高尚的,让我们用心去聆听,交响音乐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