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六艺教育解析20页PPT
六艺教育

•
•
数
• 数学知识到西周有更多的积累,为 教系统地教学创造了条件。对儿童 进行数的教学,逐步得到提高。先 学数的顺序名称及记数的符号,然 后应用于学习甲子记日法,直到朔 望的周期,再进一步是学习记数的 方法,掌握十进位和四则运算,培 养初步的计算能力。 西周的数学教学内容是比较丰富的。 《周礼•地官保氏》提出“九数”。 在实际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发展了 多种的计算方法,成为以后《九章 算术》的基础。
•
《礼记•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 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 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 于外,是故其成也,恭敬而温文。” 《诗•郑风•子衿》郑玄注:“古者 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 之。”
•
乐
• 分为乐舞和小舞,前 者较为大型,也称六 乐。 • 大武是周代国乐,实 际上是以周武王克殷 为题材的大型歌舞剧。 其曲调早已失传,而 乐词基本上保存在 《诗•周颂》里。据 《乐记•宾牟贾》的记 载,全剧分为六段, 每一段称为一成。
六艺教育
李允
六艺教育
•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起源与发展: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发展,西周 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 • 地位:西周不论是国学或是乡学,不论是小学或是大学, 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
六艺教育的中心“礼乐”教育
• 礼:政治、伦理、道德、 礼仪 • 乐:诗歌、音乐、舞蹈
•
射御
• • • • 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地位:贵族子弟都要成为“执干戈以卫 社稷”的武士,射御是必不可少的军事 训练项目。 五射:一“白矢”,射箭透靶,见其镞 白;二“参连”,前射一箭,后三箭连 发而中,三“剡(yan)注”,力猛锐使 箭能贯物而过;四“襄(rang)尺”,尊 者卑者同射之时,不能并肩而立,卑者 须退后一尺;五“井仪”,射四箭皆要 中靶并成井状。 五御:一鸣和鸾:车行动有节奏,车铃 “和”与“鸾”鸣声相应;二逐水曲: 能随着曲折的水沟边驾车前进而不使车 落水中;三过君表:驱车通过模拟设置 的辕门,要准确不偏,不发生碰击;四 舞交衢:车行于交衢,旋转快慢适度, 如合舞蹈节奏;五逐禽左:驱车逐禽兽, 要善于把禽兽阻拦在左边,以利于射猎。
西周“六艺教育名词解释

西周“六艺教育名词解释六艺教育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是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内容,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
礼是仪式、行为方式,乐是音乐、舞蹈、射是弓术,御是马术,书是书法,数是算术。
六艺教育依学生年龄和课程深浅不同分有小艺与大艺。
书、数为小艺,系初级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系高级课程。
扩展资料:1、礼:礼节。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2、乐:是六乐。
六乐: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
古代最早的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
尧时有《咸池》。
舜时有《大韶》。
孔子自称其听过韶乐,大加赞赏,称其乐舞尽善尽美。
禹时有《大夏》。
商时有《大濩》。
周时有《大武》。
3、射:军事射箭技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4、御:驾驭马车战车的技术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四曰五驭。
"郑玄注:"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5、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六书(周礼并未说明,后人的猜测可能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注:转注、假借是识字方法,而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
)6、数:数术又称术数,是计算、数学的技术。
有九章算术。
六艺ppt

一、提问
• 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每天 要学习哪些课程?
• 课堂学习: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英语、 音乐、美术、体育等等。
• 那么,同学们知道2000多年前的古人都上 什么课吗?
二、古人学习内容
• 自周朝开始,当时的官学(包括中央官学 和地方官学)就规定了学习的课程:“六 艺”。
• 古代女子15岁要行及笄礼,男子20岁要行 弱冠礼,表示成年。
• 而今天的18岁一般读高三,学校会举行统 一的成人礼仪式。
• 至于婚礼,大家可能见得都很多了。
• 燕飨之礼:四方来朝聘的诸侯,是天子的 宾客,天子要举行盛大的宴会加以款待。 “燕飨”同“宴享”。《左传》上保存了 很多周天子宴飨宾客的记载。
• 过去丧葬一般实行的是厚葬制,在下葬的 全过程中都有一套完整的礼仪,甚至包括 墓葬的规模、随葬器物的种类和多少都是 有规定的,是按照他生前的身份等级来确 定的,所谓“事死如生”,我们发掘的大 量高等级贵族墓就是如此,如曾侯乙墓、 九连墩楚墓等。
曾 侯 乙 墓
九连墩墓葬及车马坑整体布局(西北—东南)
• 即位改元礼:我国古代实行帝王纪年,某 帝王在位多少年,则称某帝王多少年,如 万历十五年,康熙五十年等。如果老的帝 王逝世,太子继位后要改元。举例来说, 康熙去世后,雍正即位,全国要改用雍正 的年号,但无论康熙在哪个月去世,当年 都不改年号,要到第二年元旦才改称雍正 元年。即位改元是一件大事,要举行非常 重大的仪式,广告天下。
• 饮食之礼:饮食之礼是指天子宴请下级官 员、四方来宾,相当于今人所说的国宴。 是通过饮食来表示款待的礼仪,有很严格 的规范。
• 现在餐桌上主宾客的座位排列就是饮食之 礼。
• 家庭聚餐时长辈、晚辈之间谁先动筷子也 是有礼仪要求的。
古代的“六艺”

• “燕飨”时举行盛大的歌舞表演是必须的, 这就跟乐结合了起来。如《芈月传》中的 场景。
• 在今天就是待客之道。
• 脤膰之礼:脤膰是指宗庙的祭肉。宗庙是 宗族成员所共有的,祭祀宗庙是大家的共 同责任,所以宗庙祭祀结束后,要将祭肉 分给宗族成员,表示同有吉祥。王室宗庙 是如此,农村祠堂也是如此,彼此有同宗 之谊。
• 就是六种基本技能,包括礼、乐、射、御、 书、数。这“六艺”在中国古代一直沿用 到明清时期,只是不断增加新内容。
• 那么,这六种技能到底指什么呢?
三、礼
• (一)什么是礼? • 礼,就是广义的礼节,相当于今天的思想
品德教育,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规矩教育。 • 礼,是当时人们的一种行为规范,就是人
际交往的基本礼仪。 • 请同学们举例说说今天的“礼”有哪些?
• 在今天就演变为射击比赛和实战技术,包 括各种枪支、大炮,甚至导弹等现代化武 器等。
• 如各种运动会上的手枪、步枪射击等。
六、御
• 就是驾驭马车的技术。秦始皇的先祖或者说 秦国的先祖就是为周天子驾马车的,因为驾 马车技术娴熟,被封到了秦地。
• 当时的车是单辕车。
• 古代的马车是分等级的,天子六马驾车, 诸侯四马驾车,大夫有四马驾车,也有两 马驾车,上士两马驾车。
• (四)军礼
• 同学们应该知道“军礼”是什么吧?
• 对了,“军礼”就是军中的礼仪。
• 大家看电影电视时,可以看到我们的红军、 八路军、解放军战士敬军礼的样子,有没 有同学愿意上来试一下?
• 军礼是军队操演、征伐的礼节。包括大师 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 大封之礼。
• 大师之礼是军队征伐的仪礼(宋楚泓之战、 晋楚“退避三舍”的故事);
古代六艺

古代六艺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
“艺”为“艺能”之意。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艺是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科目。
“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
其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
“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和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及学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别。
“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
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小艺”的教育,唯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过程。
“六艺”服务于阶级需要,但也反映了教育的普遍规律,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明史.选举志》:“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
”礼:礼节(即今德育)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乐:是指音乐、诗歌、舞蹈等。
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
“舞”属于乐的教育,学生十三岁舞勺,十五岁舞象,二十岁舞大夏,勺、象、大夏都是舞的名称。
勺是文舞,是徒手或持羽等轻物的舞蹈。
象、大厦、大武等都是个武舞,指手持盾、剑等武器,作击刺等动作、象征作战情节的舞蹈。
射:射箭技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四曰五驭。
26我国古代的六艺指什么.ppt

古代君子六艺 ppt

• Gentleman Six Arts is a necessary
course .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 clue connected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敬谢观赏
Gentleman Six Arts
Group 9
contents
壹 礼 Ceremony 贰 乐 Music 叁 射 Archery 肆 御 Riding 伍 书 Calligraphy 陆 数 Mathematics
The old country China
The old country China had " a state of ceremonies " in the worl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emperor set up the Wuzhuangyuan exam,and the shooting i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project,at the same time, it developed to the heyday.
The Effect of Music
Society
Tradition
Literature
Break the limit of social position
LOG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
Poetry to
music is the best
Archery
李超
The Evolution of characters
古人的六艺教育

古人的六艺教育
古代中国的六艺教育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这六种技能和知识被认为是一个人必须掌握的,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素质,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政治稳定。
礼,是指学习礼节、规矩和行为准则,包括家庭、社会和政治场合的礼仪。
通过学习礼仪,人们可以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感情、处理关系,使社会更加和谐。
乐,是指音乐、歌舞、戏曲等艺术形式。
学习乐艺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让人感受到美的感觉,也有助于舒缓情绪、增强身体健康。
射,是指弓箭等武器的使用。
学习射艺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战斗能力,也有助于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
御,是指驾驭车辆和马匹等技能。
在古代,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可以用于军事、交通和运输等方面。
书,是指文学、文化和语言的学习。
通过学习书法、文学、历史、语言等,可以增强人的知识和文化水平,也可以提高人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数,是指数学和计算技能的学习。
学习数学可以提高人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助于人们在商业和财务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六艺教育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注重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这种教育模式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