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南京

合集下载

赏析唐诗《金陵图》

赏析唐诗《金陵图》

赏析唐诗《金陵图》
《金陵图》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一首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江雨霏霏江草齐”,描绘了江南雨后初霁的景色。

江面上水雾弥漫,江岸上芳草萋萋,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

“江雨霏霏”四个字,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特色,给人以清新、宁静的美感。

次句“六朝如梦鸟空啼”,诗人将笔触转向历史,用“六朝如梦”四个字,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它们都在南京建都,是南京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然而,这些朝代都如同梦境一般,转瞬即逝。

“鸟空啼”三个字,则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鸟儿在雨后鸣叫的景象,给人以自然、宁静的美感。

第三句“无情最是台城柳”,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台城,台城是南京的一个著名景点,曾经是六朝的皇宫。

“无情最是台城柳”,诗人用“无情”两个字,表达了对历史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反思。

台城柳虽然美丽,但却没有感情,它见证
了六朝的兴亡,却没有任何感慨。

这里的“无情”,既是对台城柳的描写,也是对历史的讽刺。

最后一句“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将视线转向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十里堤是江南水乡的一个著名景点,烟笼十里堤,描绘了江南水乡烟雾缭绕的美景。

这里的“依旧”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总的来说,《金陵图》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反思。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古诗金陵五题翻译赏析

古诗金陵五题翻译赏析

古诗金陵五题翻译赏析古诗金陵五题翻译赏析《金陵五题》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

其古诗全文如下:【前言】《金陵五题》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以大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之变相比衬,抒发怀古叹今之感慨。

全诗形象地表明,随着历史的演变,六朝王宫贵族的富贵荣华已成为陈迹,对于图谋权势的帝王将相的沦亡既有悲悯之情,又暗含讽喻之意。

诗作借古喻今,情、景、事、理融为一体,场景阔远,寓意深邃,堪称唐诗中的艺术珍品。

第一首《石头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古诗全文如下: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前言】《石头城》,作者刘禹锡,写于826年,诗人随手拈来山、城、水、月等常见的意象,别具匠心组合成“意象之城”,进行了城与人之间探究历史奥秘的对话。

【翻译】山围绕旧国都一一全还在,潮水打着空城寂寞又折回。

秦淮河的东边从前的月亮,夜深时还过那城上短墙来。

【鉴赏】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

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

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

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

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

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

月标“旧时”,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寻味。

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曾经是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或已的地方,“旧时月”是它的见证。

然而繁华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凉了。

末句的“还”字,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有许多东西已经一去不返了。

这是一首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

石头城即金陵城。

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

唐诗《乌衣巷》原文及赏析

唐诗《乌衣巷》原文及赏析

乌衣巷【原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白话译文】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自有其深意所在。

【鉴赏】这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这首诗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读者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

唐诗《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赏析

唐诗《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

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4、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

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5、三山:山名。

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

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

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

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6、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

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

今已与陆地相连。

位于今南京市水西门外,已辟为白鹭洲公园,是南京城南地区最大的公园。

该园在明朝初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业,故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

后徐达后裔徐天赐将该园扩建成当时南京“最大而雄爽”的园林,取名为东园。

该园成为园主与王世贞、吴承恩等许多著名文人诗酒欢会的雅集之所。

明武宗南巡时,曾慕名到该园赏景钓鱼。

入清以后,因不断受到战火与人为的破坏,以致景物凋零,园林萧瑟,一代名园已成遗址。

民国期间,南京市政府于1929年将该处建为“白鹭洲公园”。

至日伪期间又遭摧残,公园沦为一片废墟。

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9、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

比喻谗臣当道。

浮云:陆贾《新语·察征》:“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译文一】古老的凤凰台曾有凤凰翔集遨游;风去台空唯有长江流水日日依旧。

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晋代的名门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

寻迹江苏老地名丨李白诗歌中藏着多少南京古地名

寻迹江苏老地名丨李白诗歌中藏着多少南京古地名

寻迹江苏老地名丨李白诗歌中藏着多少南京古地名文/姚顺忠南京,古称金陵,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之誉。

历代文人墨客都钟情于金陵形胜,留下众多歌咏金陵的诗词歌赋,使金陵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长干里长干行,又作长干曲,是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原为长江下游一带民歌,内容多写船家妇女的生活。

南京有长干里,即今秦淮河南岸雨花台至下长干桥一带。

早在秦、汉、六朝时期,南京长干里就是最繁华的地方。

《建康实录》载,南京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并是地里名。

小长干,在瓦官南巷,西头出江。

不少长干里人以舟为家,以贩为业,使长干里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区和货物集散地。

诗人李白从长江上来到长干里登岸,盘桓于这样的商业闹市,也许是一位美妇一低头的忧愁,立刻激起了诗人无尽的遐想,于是诗兴大发,千古绝唱《长干行》就这样诞生了。

《长干行》有两首,其一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成就了后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个成语。

其二写道,“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把浓浓的爱隐藏在淡淡的怨语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凤凰台凤凰台在李白的诗歌中多次提到,这是个非常亮眼的地名。

李白有《登金陵凤凰台》《金陵凤凰台置酒》等诗,足以证明当年的凤凰台是李白经常登临与朋友聚会的地方。

《登金陵凤凰台》收录于《全唐诗》180卷,是李白诗歌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

李白与这首诗有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李白出蜀仗剑远游,第一次到达湖南登上黄鹤楼时,本该诗兴大发,结果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登临凤凰台,面对眼前的长江,在黄鹤楼的那份憋屈油然而生,李白便与崔颢同韵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应该称得上是中国文学史上登楼写景诗的双璧。

唐诗赏析-《金陵晚望》原文翻译及古诗赏析

唐诗赏析-《金陵晚望》原文翻译及古诗赏析

《金陵晚望》原文翻译及古诗赏析'《金陵图》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金陵晚望的古诗相关资料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译文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着浮动的云,也在秋声里陪着落日。

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可都画不出内心的伤感。

注释①金陵:今南京。

②晚翠:日暮时苍翠的景色。

③秋声:秋天自然界的声音,如鸟虫叫声,风声。

欧阳修有《秋声赋》,以各种比喻描摹秋天的声响。

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

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

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

”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

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

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

家贫,工诗,气势雄伟。

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

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

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

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

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

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古诗金陵五题翻译赏析

古诗金陵五题翻译赏析

古诗金陵五题翻译赏析《金陵五题》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

其古诗全文如下:【前言】《金陵五题》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以大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之变相比衬,抒发怀古叹今之感慨。

全诗形象地表明,随着历史的演变,六朝王宫贵族的富贵荣华已成为陈迹,对于图谋权势的帝王将相的沦亡既有悲悯之情,又暗含讽喻之意。

诗作借古喻今,情、景、事、理融为一体,场景阔远,寓意深邃,堪称唐诗中的艺术珍品。

第一首《石头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古诗全文如下: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前言】《石头城》,作者刘禹锡,写于826年,诗人随手拈来山、城、水、月等常见的意象,别具匠心组合成“意象之城”,进行了城与人之间探究历史奥秘的对话。

【翻译】山围绕旧国都一一全还在,潮水打着空城寂寞又折回。

秦淮河的东边从前的月亮,夜深时还过那城上短墙来。

【鉴赏】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

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

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

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

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

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

月标“旧时”,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寻味。

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曾经是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或已的地方,“旧时月”是它的见证。

然而繁华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凉了。

末句的“还”字,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有许多东西已经一去不返了。

这是一首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

石头城即金陵城。

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

南京的江山形胜,素有“虎踞龙盘”之称,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

《金陵图》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金陵图》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金陵图》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金陵图》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金陵图》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金陵图》是唐代韦庄的作品,这首诗借景寄慨,语言含蓄蕴藉,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最繁荣的时代,唐代有许多杰出的诗人在我们南京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几首有关南京的唐诗。

第一首是《台城》,作者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我们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这首诗写的就是现在玄武湖北侧,靠近鸡鸣寺的那一段城墙,我们叫它“台城”。

第二首是《乌衣巷》,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乌衣巷都在现在的秦淮河畔。

我们现在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话,意思是原本很高贵、很稀有的东西慢慢普及了,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第三首是《泊秦淮》,作者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描写了秦淮河的夜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在南京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里有几个南京人非常熟悉的地名,你们知道吗?
好,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