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设计方案引言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能够提升交通效率、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出行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1.增加通行能力:道路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提供充足的通行能力,以便流畅地处理交通流量。
2.提高安全性:道路设计应该满足交通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合理的车道宽度、交通信号设置和道路标志标线等。
3.优化空间利用:城市道路通常空间有限,因此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现有空间,避免浪费。
4.提升交通效率:道路设计应该优化红绿灯设置、便捷的转弯通道等,以提高交通流畅度和交通效率。
5.融入城市景观: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景观美观,结合周边环境进行设计,打造美丽的城市道路。
设计步骤1.交通调查和分析:根据城市的交通流量、出行方式等数据,进行交通调查和分析,了解城市道路的现状和问题。
2.规划道路网络:根据交通调查的结果,制定道路规划方案,确定主干道路和支路的位置,以及不同道路的交通组织方式。
3.设计道路剖面:根据通行能力要求和道路类型,确定道路的几何剖面设计,包括车道宽度、人行道设置、交通信号灯等。
4.设计交通设施:根据道路功能和交通需求,设计相应的交通设施,如路口信号灯、标识标线、交通岛等。
5.考虑景观要素:在道路设计中融入景观要素,如植被、雕塑等,打造美丽而宜人的城市道路。
6.进行模拟和优化:使用交通模拟软件对道路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评估其通行能力和交通效果。
7.完善细节设计:根据模拟结果和实际需求,完善道路设计细节,包括交通信号灯的定时设置、人行道的宽度等。
8.建设和监督: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道路建设,并进行相关监督,确保道路建设合乎设计要求。
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
背景某城市A地区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部分主干道路拥堵严重,需要重新设计优化这些道路,提升交通效率。
设计方案1.规划道路网络:根据交通调查和分析结果,制定道路规划方案。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解析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解析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对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进行解析,希望能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基本方法1.流量调查分析: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前,首先要进行流量调查分析。
通过交通流量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道路的通行量、交通流线及拥堵情况,为设计道路的宽度和排列提供依据。
2.道路功能确定: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定位。
不同类型的道路具有不同的功能,如主干道、支路、次要道等,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适当的设计。
3.地形条件考察:城市的地形条件对市政道路设计有很大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地形的起伏和曲折变化,合理地选择道路的线路和走向,避免因地形条件导致的设计难题。
4.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的平面设计是市政道路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设计道路的宽度、曲线半径、坡度等参数,以及道路的交叉口、转弯处、排水系统等细节设计。
5.交通设施设置: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要合理设置交通设施,如交通信号灯、标线、标牌、路灯等,以提高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6.绿化和景观设计: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不仅要考虑交通功能,还要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通过设置绿化带、花坛、雕塑等景观元素,美化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7.周边环境融合: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道路周边的环境融合,尽量减少对周边建筑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使道路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1.因地制宜,注重实际情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思路应当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不同城市的道路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各有差异,要充分结合城市的大小、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以人为本,追求安全和便利: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安全和便利。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城市道路作为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交通流畅、货运运输、社会经济发展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城市道路的规划和设计要求尤为严格和重要。
本项目拟对某市区内的城市道路进行设计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保障城市交通安全和通畅。
二、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包括某市区内多条主干道和支路,总长度约XX公里,主要包括XX街、XX路、XX大道等,涉及交通干线、快速路、城市主干路等各类道路。
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线型、路面结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交通设施等。
三、设计原则1. 符合城市规划:尊重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尽可能减少对城市原有景观的影响,同时合理利用已有资源。
2. 安全性:采用科学合理的交通引导措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
3. 通行效率:优化交通路网布局,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确保交通畅通。
4. 便捷性:充分满足各类车辆的通行需求,合理设置人行道、停车位等设施,提高城市道路通行便利性。
5. 可持续性:注重环保理念,采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四、设计方案1. 道路线型设计:根据城市规划和发展需要,对各道路线型进行设计,包括道路宽度、车道设置、中央隔离带设置等,力求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2. 路面结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道路,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包括路面材料选取、路面厚度设计、排水系统设计等,确保道路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3. 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设计:根据道路用途和交通流量,合理设置交通标志、路牌、车道标线等,优化交通信号灯的控制逻辑,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4. 交通设施设置:根据各道路类型和使用功能,设置人行道、停车位、公交站等交通设施,提高城市道路通行便利性和安全性。
五、技术要求1.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道路规范和标准要求。
2. 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工具,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符合城市环保和节能要求,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资源消耗和排放。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特点原则和主要内容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特点原则和主要内容设计是工程的灵魂。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拥挤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做好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1.市政道路设计的传统理念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以车为本”长期以来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
设计师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车辆能够快速地通过,减少行人对行驶车辆的干扰,导致了城市建设时不考虑地形特点,千篇一律的方格网式的道路网络,导致了单调的道路断面,冷漠的交通环境,剥夺了行人与车辆公平的道路使用权。
2.市政道路设计的几个主要特点2.1市政道路设计的系统性特点城市道路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项目。
从前期的规划到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从后期的设计招标到竣工验收,需要许多部门,包括规划、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因此,从前期规划到项目竣工验收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
2.2市政道路设计的复杂性特点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很多,包括道路、交通、桥隧、测量地探、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照明信号、绿化等。
各专业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设计工作要在项目负责的统一协调下完成。
由于各专业分工不同,在不同设计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2.3市政道路设计人员的主观性特点在整个城市道路项目建设中,设计是灵魂,是最前面的一个环节。
其他部门的工作要围绕设计方案进行,并对设计方案提出意见,由设计人员确定最后的设计。
从方案到实施阶段的整个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完成设计图纸,因此整个设计方案具有了设计人员的主观性。
优秀的设计方案可以高效有序的使施工顺利开展,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市政道路设计的几点原则3.1城市道路设计要以城市规划设计为基础,在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并要考虑经济条件和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满足一定规划期内的交通量的发展要求。
3.2城市道路设计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纵断面线型、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说明

城市道路设计说明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安全和舒适度。
良好的城市道路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下面将从道路的布局、标志和信号系统、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公共交通等方面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说明。
首先,道路的布局应该满足城市的出行需求,根据交通流量和通行模式的不同,合理安排各种类型的道路。
主干道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动脉,应宽敞、直线、双向通行,方便交通流量大的车辆通行。
次干道和支路则连接主干道和居民区,便利居民的出行。
合理规划道路的宽度和数量,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通行速度,并且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
其次,标志和信号系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正确的标志和信号灯,可以有效地管理交通流量和提高交通安全。
道路上设置合适的标志,可以指引车辆和行人正确的行进方向,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信号灯的设置可以控制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应该考虑到行人的安全需求,在人行道上设置合适的过街设施,如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和斑马线等,为行人提供安全通行的条件。
第三,城市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设置。
非机动车道应同道路分隔,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非机动车道要宽度适当,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如护栏、隔离带等,同时要与其他车辆和行人的路线相连接,形成统一的交通网络。
人行道则要满足行人的需求,宽度适宜,平整舒适,设有合适的设施如休息椅、照明设备等,方便行人停歇和行走。
最后,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公共交通在城市出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合理规划公交车道、公交站点和换乘设施,方便乘客的出行,并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吸引力。
公交车道应宽敞,允许公交车优先通行,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和行程时间。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解析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解析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是指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过程中,针对道路系统的设计和布局工作。
它涉及到城市主干道路、支路、环路、交叉口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交通流量、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
下面是对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和相关思路解析。
1. 确定城市道路层级布局:首先需要确定城市的主干道路、快速道路、次干道路以及支路等不同层级的道路布局。
根据城市的交通流量、交通网络的需要以及城市规划的要求,确定城市道路的层级布局。
主干道路承载主要交通流量,快速道路连接城市重要区域,次干道路满足通行需求,支路连接居民小区等。
2. 交通流量分析: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需要进行交通流量的分析,以了解道路上车辆的流量大小和流向,从而合理规划道路的容量和布局。
交通流量分析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交通调查等方法进行,也可以利用交通模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
3. 考虑交通安全: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交通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需要考虑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合理设计道路的几何和交叉口,增加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4. 考虑环境保护: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
道路的布局和设计应该能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可以合理设置绿化带和景观设施,减少交通排放,提高道路的绿色性。
5.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可以利用现有的道路网格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利用现有的道路空间,减少浪费。
还可以考虑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相互配套,比如与公交站点、地铁等进行协调布局。
6. 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整体规划。
道路布局和设计应与城市的建筑风格、人口分布、功能区划等相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形象和空间。
城市道路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案变得愈加重要。
一个好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提供便利的交通,还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本文将就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从交通流量管理、道路宽度和车道分隔、交通设施和景观绿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交通流量管理在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中,交通流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首先,我们应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道路类型确定路段的通行能力,确保道路宽度满足交通需求。
同时,应考虑到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差异,合理分配交通信号灯的时间,尽量减少等待时间,提高交通流畅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道路分组、交通导向标志等方式引导交通流向,减少交通阻塞。
二、道路宽度和车道分隔城市道路的宽度和车道分隔对交通安全和车辆通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中,根据道路的功能及交通需求,应合理确定道路的宽度和车道数量。
一般来说,道路宽度应满足车道的正常通行,确保路面上不会出现拥堵现象。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划分车道,设置车道分隔设施,如实线或虚线,确保不同车流方向的车辆能够安全快速通行。
三、交通设施交通设施是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设置交通设施,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行人的需求,合理设置人行横道、人行天桥等设施,确保行人安全通行。
此外,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需求,还应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指示牌、交通导向标志等设施,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引导车辆和行人正确通行。
四、景观绿化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中的景观绿化是为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
通过合理的景观绿化设计,可以增加道路的美观性和宜居性。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可以利用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等地方进行绿化布置,种植各种绿植和花草,打造绿意盎然的道路景观。
同时,还可以设置休憩座椅、人文雕塑等装饰物,提供休闲和观赏的场所,使城市道路不再单调乏味。
城市道路设计第二章PPT课件

施工图设计
根据详细设计要求,绘 制施工图纸,明确各项
施工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市商业街改造项目,重点考虑 人行交通和景观设计,提升商业
氛围。
案例二
某市快速路建设项目,强调交通疏 导和土地开发,优化区域交通结构。
案例三
某市地铁接驳道路项目,结合地铁 建设,完善公交和步行系统,提高 交通可达性。
近代城市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 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道 路设计开始注重交通效率 和舒适性。
现代城市道路
现代城市道路设计更加注 重环保、可持续发展和人 行道的规划等方面,强调 绿色出行和人性化设计。
02
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素
道路线形设计
直线段设计
直线段是道路的基本组成 部分,设计时应考虑车辆 行驶的安全、舒适和经济 性。
舒适原则
城市道路设计应注重行车的舒 适性,合理控制车速、减少噪 音和振动,提高道路使用的舒 适度。
绿色原则
城市道路设计应注重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材 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城市道路设计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城市道路
古代城市的道路设计主要 基于实用性和安全性,如 罗马帝国的道路网和中国 的驿道。
交叉口信号灯设计
根据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合理设置信号灯,控制交通流,提高交叉 口的安全性。
道路排水设计
雨水排放设计
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放,防止路面积水。
污水排放设计
对于城市道路,应考虑污水的收集和排放,以保护环境。
道路交通设施设计
交通标志标线设计
通过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线设计,提供 清晰明确的交通信息,指导驾驶者安 全行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城市道路设计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包括: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设计等五个部分。
其中道路选线、道路横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城市道路的设计原则1.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必要时,可以提出局部修改规划的道路走向、横断面形式、道路红线等建议,经批准后进行设计;2.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3.要求满足交通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要求;4.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极限标难。
(二)城市道路的设计步骤1.资料准备进行城市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1)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好的街道景观;(2)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
设计需要准备下列资料:①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和控制性要求资料;②道路沿线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③道路沿线现状地形图,其比例按平面图设计要求;④现状道路交通量资料和规划交通量资料。
2.测设定线(1)先在现状地形图上(或较小比例地形图上)按照规划给定的控制坐标及红线、横断面等,初步确定道路的走向及平面布置;(2)现场测设道路中心线,并按照道路中心线测量原地面的纵断面和横断面。
3.综合进行路基路面设计和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以及附属设施设计。
4.完成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道路设计资料(现状及设计计算资料);·道路设计图:平面设计图(含横断面)、纵断面设计图、交叉口设计图、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图(或选用标准图);·施工横断面图及土方平衡表。
(三)城市道路路线设计城市道路路线设计包括横断面设计、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部分是综合考虑、协调进行设计的。
1.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剖面。
道路横断面的规划宽度又称为路幅宽度,即规划红线间的道路用地总宽度。
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和分隔带四部分组成,如图8-8所示。
图8-8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郊区道路一般属公路型,其横断面由路面(车行道)、路肩(人行道)和边沟(排水沟)三部分组成,如图8-9所示。
图8-9 城市郊区道路(公路型)横断面组成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的性质、功能要求和规划交通量,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宽度和高差。
通常先确定道路的标准横断面,在特殊地段要结合平面和纵断面设计进行调整和补充。
1)机动车道设计不同类型的机动车有不同的净空要求,在机动车道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交通组织确定机动车道的具体尺寸。
一般来说:①各类机动车混合行驶时,考虑最宽的净空要求,即每条车道宽3.5-3.75m ;②各类机动车分道行驶时,每条小客车道宽3.5m,其他车型车道当V<40km /h时宽3.5m,当Y>40km/h时宽3.75m;③停车道宽3.0m。
一条道路的机动车道需要多少条车道,取决于规划的要求及交通量的要求。
根据规划可以确定交通组织的方式,是否需要停车道,以及由于建筑艺术、城市景观或政治国防等特殊要求所需要的路宽,如游行、临时起降飞机及与高层建筑相适应的开敞街道等。
根据交通量要求,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必须适应一定时期交通量的发展。
由于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又决定于车型、车速、服务水平、交叉口折减、坡度折减等,计算比较复杂,实际应用时,各国都在规范中给出一定的规定值或参考值。
我国一般推荐的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值如表8-3所示:表8-3 一条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推荐值车辆类型小客车载重汽车公共汽车混合汽车每小时最大通行车辆数500~1000 300~600 50~60 400一般从合理组织交通的观点考虑,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行驶车道不宜大于(双向)4条车道。
如果一条道路的交通量需要多于6条的行驶车道,与其盲目加宽道路,不如调整交通组织,加大道路网密度,开辟平行道路分散文通量更为经济合理。
2)非机动车道设计非机动车车型复杂、车速相差很大。
当非机动车与机动车7昆行时,非机动车道经常受到机动车、特别是公共交通车辆停靠的干扰,非机动车也常驶入机动车道。
因此,非机动车道的设计需考虑各种情况的组合,根据组合情况选定非机动车道的宽度。
常见的组合情况如表8-4所示。
表8-4 非机动车道车型组合情况表组合类型自行车/辆三轮车/辆兽力车/辆板车/辆公共汽车停站/辆总宽/m独立设置非机动车道1233~5(6)221(1) 14~6(7)4.55.5机非混行时的非机动车道4567312(1)11114.04.05.55.5我国城市中兽力车和板车的货运日渐被机动车辆所取代,非机动车道逐渐成为主要行驶自行车的车道。
非机动车道的横断面设计可以按自行车带的标准进行设计,一条自行车带的通行能力在平原城市可选用1000辆/h,地形起伏大的城市可选用500辆/h。
依此,根据规划交通量确定所需要的自行车带的条数和白行车道的宽度。
但是,由于近年来城市货运三轮车的增加,单向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以不小于4.5m为宜。
3)分隔带、绿带与人行道设计(1)分隔带分隔带是为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置的起分隔车道和导流作用的用地空间,活动式的隔离设施(如混凝土墩柱、铁制柱链、栅栏等)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分隔带常与绿化带结合布置。
通常分隔带的宽度为1.5-2.5m,除为远期发展预留备用地之外,一般城市道路分隔带不宜大于4-6m,宽度不宜小于2m。
分隔带的绿化应以花草和低矮灌木为主,交通性干道的中央分隔带和导向分隔带不允许种植高大乔木,也不宜布置灯柱、电杆。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带种植的乔木不得过密,过密种植的乔木会影响机动车司机的视线,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绿化带与人行道绿化带常与人行道组合布置。
道路绿化带既是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为步行、车行交通创造良好环境及分隔交通的重要手段。
道路绿化带的宽度一般占道路总宽的l5%-30%为宜。
绿化带的种植及宽度要求已在城市绿地规划中有所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人行道上的绿带和树穴的最小尺寸为1.25m。
人行道的宽度可根据步行交通量确定。
在城市没有详细步行交通规划时,可参照表8—5确定人行道的宽度。
表8-5 人行道宽度选用参考表一般道路全市性生活干道大型公共设施附近一条步行带宽度/m 常用人行道铺砌宽度/m0.752.5~3.00.854.5~6.01.06.0~10.0注:人行道模数为0.25m,常用人行道方砖尺寸为0.25×0.25m(包括灰缝)。
绿化带和人行道的布置形式一般有四种,如图8-10所示:图8-10 绿化带与人行道组合形式人行道与绿化带组合设计时,可先按步行量确定人行道的宽度,其余的做绿带。
如果车行道的交通量较大,可以沿车行道布置较宽的绿带,如果交通量较小,则尽可能在靠近红线的一边布置较宽的绿带,或布置多条绿带。
人行道和绿化带的宽度还必须满足埋没地上、地下管线的宽度要求。
在南方炎热多雨的城市以及一些旧城狭窄街道的改建中,常在临街建筑的底层设置骑楼式人行道(图8-11)以利于行人躲避雨淋日晒和拓宽旧有的狭窄道路。
图8-11 骑楼式人行道(3)郊区道路路肩及边沟郊区道路路肩兼有保护路面、人行、绿化、停车、避让的作用。
每侧路肩宽度一般不小于1.5m。
路肩及排水边沟的标准横断面如图8-12a。
图8-12国外一些城市近郊道路的边坡由若干个缓坡组合而成,坡度不少于1:5,路旁的边坡铺上石块、种植草皮,连同自然地形融为一体,不但有利于车行安全、而且可以取得好的景观效果,如图8-12b。
1)道路路缘石、横坡和路拱设计(1)路缘石道路铺筑部分两侧边缘常设置路缘石。
车行道路缘石又称道牙路牙,分侧石(立道牙、又称I型路牙)和平石(平道牙)两种。
一般道形侧石高度为12-18cm、标准采用15cm。
在居住区或郊区道路、工厂内部道路,可以将路缘石与路面基本做平,遇特殊情况时可以利用路面外的地面调剂行车宽度,也利于自然排水。
平石宽度一般为30cm。
在一些城市也有将侧石、平石连在一起呈L形,又称L 型路牙。
每块路线石长度一般为50cm。
各类预制混凝土路缘石的断面尺寸如图8-13所示。
图8-13各种混凝土路缘石断面(尺寸单位;cm)(2)横坡道路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为自然排水,均设置横向坡度称为横坡。
横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铺筑的材料、纵坡和铺筑宽度。
纵坡越大,横坡可以减少;铺筑宽度越大,横坡越需加大。
各种路面及道路组成部分的横坡如表8—6所示。
表8—6道路横坡参考值车行道铺砌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广场、停车场郊区道路路肩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低级路面横坡1.0%~2.0%1.5%~2.0%2.0%~3.0%1.0%~2.0%0。
5%~1.0%随路拱0.5%~1.5%2.5%~3.5% (3)路拱车行道横断面常采用双向坡面、由路中央向两边倾斜,形成路拱车行道路拱形式有四种:a .直线形(图8.14)计算公式: y=x ·i 式中:y ——纵距,cm ; x ——横距,cm ;i ——设计路面横破,以小数计。
图8-14直线形路拱直线型路拱常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顶制混凝土块路面、大块料石路面、停车场广场以及单向排水路面宽小于9m 的较窄道路和设置超高的曲线路段。
在较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亦可采用不同坡度直线组成的折线形路拱。
b .抛物线形(图8-15)图8-15抛物线形路拱北京采用变方二次抛物线形路拱,计算公式:112n n n i y x B --=式中:B —路面宽度,cm;n —抛物线方次,n=1.25—2.0上海采用修正三次抛物线形路拱,计算公式:334hh y x BxB=+式中:h 为路拱中心与路缘的高差,h =Bi/2抛物线形路拱常用于路面宽B <20m ,横坡i <3%的道路 c.直线接抛物线形(图8-16)图8-16直线形路拱路拱中部为抛物线形,两边接直线形,计算公式:曲线段 y=(2n-1/Bn-1)xn直线形 y=yT+(x-xT)i式中:xT—直线与抛物线切点的横距,xT=B/2n1/(n-1)yT—直线与抛物线切点的纵距,yT=(2n-1/Bn-1)xnT 直线接抛物线形路拱适用于各种宽度及横坡的路面,多用于超过20m宽的路面,外表平顺美观,排水效果较好。
d.直线接圆曲线形(图8-17)图8-l7直线接圆曲线形路拱路拱中部为圆曲线形,两边接直线形,计算公式:曲线段 y=(xT-x)2/2R+xi-E直线段 y=xi-E式中:xT为直线与圆曲线切点横距 xT=K/2K为圆曲线长度 K=B/3R为圆曲线半径 R=K/2iE为直线形路拱中心与圆曲线中心高差 E=x2T/2R直线接圆曲线形路拱适用于各种宽度及横坡的路面,多用于超过20m宽的路面,但路中心部分较平坦,排水效果不如直线接抛物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