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合集下载

小胶质细胞ZEB1的上调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脑损伤

小胶质细胞ZEB1的上调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脑损伤

Cre/loxP系统来源于F1噬菌体,可以介导位点特异的DNA重组。该系统含有 两种成分:①一段长34bp的DNA序列,这段34bp序列是重组酶识别的位点, 被称为loxP位点。②Cre重组酶(cyclizationrecombination),它是一种由343个 氨基酸组成的单体蛋白,可以引发loxP位点的DNA重组。任何序列的DNA, 当其位于两个loxP位点之间的时候,在Cre重组酶的作用下要么被缺失(两个 loxP位点的方向相同),要么方向发生倒转(两loxP位点的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发现ZEB1-KD小鼠ZEB1 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调。然而,脾单核细胞中 的ZEB1表达没有下调。
与ZEB1-KD小鼠不同,ZEB1-TG小鼠中的小神经胶质ZEB1表达与野生型 (WT)相比上调。 Z
EB1-KD和ZEB1-TG小鼠发育正常,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疾病,不育或行 为异常征象。大脑结构或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数量也没 有差异。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小胶质细胞ZEB1的差异表达不影响外周免疫 细胞亚型的数目。
最后,我评估小胶质细胞的细胞凋亡和增殖速率。 在这个实验中,小胶 质细胞被称为CD11b + CD45low。 检查小神经胶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程 度揭示WT,ZEB1-TG和ZEB1-KD小鼠之间无差异。
总体而言,这些数据表明,在缺血性中风后,ZEB1与具有更多分枝形 态和较少反应性表型的小胶质细胞相关联。
ZEB1过表达介导小胶质细胞反应,通过TGF-b1依赖途径抑制星形胶质细胞 CXCL1的产生。 CXCL1降低导致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入大脑减少,从而减少CNS炎 症。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ZEB1在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减 少中风引起的神经损伤的潜在手L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X3CR1趋化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X3CR1趋化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X3CR1趋化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李遇梅姚煦陈敏李安生高建明杨桂兰陈志强【摘要】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93例确诊的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PBMC,提取RNA。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CX3CR1mRNA表达水平,并与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作直线相关性分析。

结果:①CX3CR1 mRNA在PBMC中的表达水平,活动期(3.735±0.557)与非活动期(0.530±0.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6,P=0.01);非活动期与对照组(0.146±0.02)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1,P=0.000);患者组(2.819±1.347)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1,P=0.000)。

②SLE患者组CX3CR1 mRNA 水平与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 呈正相关(r=0.445,t=4.523,P0.001)。

③不具有血管炎、肌炎、肾损及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与具有上述相应临床特征的患者比较,CX3CR mRNA表达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X3CR1mRNA表达水平在活动期SLE 比非活动期增高,与疾病的活动性(SLEDAI)呈正相关。

CX3CR1可能反映疾病的活动性、参与特异器官受累的发生。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CX3CR1;红斑狼疮,系统性;外周血单一核细胞[Abstract]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xpressions of chemokine receptors CX3CR mRNA o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 with active or inactiv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Methods:Ninty three definitive SLE patients and 30 controls were collected. PBMC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peripheral blood specimen.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 PCR)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the semi quantitatively analyze for the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receptors mRNA(CX3CR1) in PBMC. Results:Level of CX3CR1 mRNA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SLE (2.819±1.347)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0.146±0.02)(t=3.921,P=0.000). Level of CX3CR1 mRNA expression in PBMC showe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disease activity(SLEDAI). Conclusion:CX3CR1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LE,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might be a good indicator for the disease activity of SLE.[Key words]lupus erythematosus, systemic; chemokinereceptors, CX3CR1;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CX3CR是CX3CL1型的唯一一个趋化因子fractalkine(分形素、FLK)的特异性受体,FLK的生物学活性是趋化单核细胞和T细胞,促进单核细胞和T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趋化NK细胞。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基因V249I多态性的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基因V249I多态性的研究

q e e f a et wt IV crba ifrtn lcnri aco ,t nin i h m ea ak ndh ah ot l w r unyo t ns i C D(e rlna i , au a r i pi h e co f n t n r s ts e i tc )a e tycnr s e a e e t l o e
[ 摘要 ] 目的 法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 (C D) IV 患者趋化 因子受体 C 3 R 基 因 V 4 I XC 1 2 9 的多态性及 其频率 。方 对照组 C 3 R X C 1基 因 V 4 1 2 9 只有 V V和 Ⅵ 基 因
采用 聚合酶链反应和 限制性 片段长 度多 态性 方 法检测 IV C D患者 ( 脑梗 死 、 隙性脑 梗死 、 暂性 脑缺 血发 腔 短
作) 及健 康对照者 的 C 3 R 基 因 V 4 I XC 1 2 9 的多态性及 频率 。结果
位基 因频 率在不 同类型 I V C D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 关键词 ] 趋化 因子 ; X C 1缺血性脑 血管病 C3R; [ 中图分 类号] R 4 73 [ 文献标识 码] A
s a le i l VD. a s i d wt C }I Ke o d :e e tt f eo ;C C y W r s h moai a tr X3 R1:ie e e e mb a c l ie s e s h mi e mv s u a d s a e r
动脉粥样硬化 ( S 是缺血性脑血管病(C D A) IV ) 的病理基础 , 单核 巨噬细胞 的聚集和激活贯 穿 A S 的始终 , 趋化因子对单 核巨噬细胞 的迁移 与聚集起 重要调控作用 。Fatk e F n 是人类第 四家 族 r a i (k) c ln

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说明书

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说明书

60ng/L
3 号标准品
150μl 的 4 号标准品加入 150μl 标准品稀释液
30ng/L
2 号标准品
150μl 的 3 号标准品加入 150μl 标准品稀释液
15 ng/L
1 号标准品
150μl 的 2 号标准品加入 150μl 标准品稀释液
2.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 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
OD 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 OD 值计算出标
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 OD 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 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 15-30 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
12 孔×8 条
9 标准品稀释液
1.5ml×1 瓶
4 样品稀释液
6ml×1 瓶
10 说明书
1份
5 显色剂 A 液
6ml×1 瓶
11 封板膜
2张
6 显色剂 B 液
6ml×1/瓶
12 密封袋
1个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
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大于标准品孔第一孔的 OD 值),请先用样品稀释液稀释一定倍数(n 倍)后再测定,计 算时请最后乘以总稀释倍数(×n×5)。 5. 封板膜只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 6.底物请避光保存。 7.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进行,试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 8.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 9.本试剂不同批号组分不得混用。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 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 个月

小胶质细胞胞葬作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

小胶质细胞胞葬作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

小胶质细胞胞葬作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生期窒息引起的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性损害,是婴幼儿神经系统病变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性的病理生理改变为神经元的大量凋亡。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吞噬细胞,在新生儿HIE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胞葬作用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吞噬细胞特异性吞噬过程。

在新生儿HIE中,小胶质细胞能够通过胞葬作用清除凋亡细胞,防止凋亡细胞进一步坏死而引发炎症反应和脑损伤。

了解小胶质细胞胞葬在新生儿HIE中的作用有助于阐明其发病机制和探究潜在的治疗方法。

该文就小胶质细胞胞葬作用在新生儿HIE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一种由围生期窒息引起的脑缺氧和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新生儿脑损伤性疾病,除亚低温疗法外,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药物[1,2]。

据报道,新生儿HIE的发病率约2‰~6‰,病死率约10%~20%,其中25%的患儿遗留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3]。

然而,新生儿HIE的发病机制仍有许多争议,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胞葬(efferocytosis)是吞噬细胞从组织中及时有效清除凋亡细胞的生理过程,可防止凋亡细胞继发性坏死及炎症反应[4]。

此过程被学者们形象地称之为"凋亡细胞埋葬",简称"胞葬"。

新生儿HIE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为大量神经元细胞凋亡,大脑中主要的吞噬细胞——小胶质细胞通过胞葬作用清除凋亡的神经元[5,6]。

小胶质细胞胞葬通过吞噬凋亡细胞及吞噬后调节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发挥着脑保护作用,而当小胶质细胞的胞葬功能发生异常时,大量凋亡细胞蓄积并进一步坏死,导致过度炎症反应及免疫失调,进而加重脑损伤[7]。

CX3CR1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CX3CR1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论文分类号 R 541.4单位代码 1 0 1 8 3密级公开研究生学号2003742011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X3CR1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Reserch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CX3CR1 o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andcoronary artherosclerosis作者姓名:潘爽专业:心血管内科导师姓名孙健及职称:教授学位类别:医学硕士论文起止年月:2004年8月至2006年6月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06年4月15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心血管内科论文题目:CX3CR1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2006年4月15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心内科(130041)作者联系电话:135****1415作者姓名潘爽论文分类号 R541.4 保密级别公开研究生学号 2003742011 学位类别医学硕士授予学位单位吉林大学专业名称内科学培养单位(院、所、中心)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学习时间2003年 8月至2006年 6月论文中文题目CX3CR1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论文英文题目Research on the associativity between the expres sion of CX3CR1 o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and coronary artherosclerosis关键词(3-8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受体CX3CR1,单核细胞姓名孙健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学历学位博士工作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论文提交日期 2006年4月10日答辩日期2006年 6月1日是否基金资助项目否基金类别及编号如已经出版,请填写以下内容出版地(城市名、省名)出版者(机构)名称出版日期出版者地址(包括邮编)谨以此论文献给孙健教授,以表达我对导师深深的谢意和敬意。

趋化因子受体CX3CR1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趋化因子受体CX3CR1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维普资讯

37 ・ 8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20 0 2年 第 2 4卷第 6期
l Sc e a e 1 Scen e。 001; 93( 537): 6 him nn B ta . i c 2 2 5 211 1 l Che m a G S e . A r hrts Rhe 7 e ta1 t ii um . 001; 2 44( 6): 3 1 31 n e t 2 0 ; 0 ( ) 5 i Iv s.0 2 1 9 1 :9 n
趋 化 因 子受 体 C C X3 R1的分 子 结 构 及 生物 学 功 能
冯 皓 郭 葆 玉
第 二 军 医大 学 药 学 院生 化 药 学 教 研 室 ( 海 。 0 4 3 上 203 ) 摘 要 趋 化 因 子 受 体 C C X3 RI是 一 个 由 1 6 0 5个 核 苷 酸 编 码 . 5 3 5个 氨 基 酸 组 成 的功 能 蛋 白 . 近 年 来 发 现 的 是
白。依据 其趋 化 因子结 构 域 中保 守半 胱 氨酸 的数 目 和 位置 可 分 为 4个 亚 家 族 : X C C、C C、C和 C C。 X3 其 中 C C是 B zn等[在 对 趋化 因子 C家族 运 用 X3 aa 1
B at 析法 时发 现 的 。 ls 分 由于整 个 过程 犹 如分形 几何
这 种 方式 与 其他 趋化 因子 通过 肝 素结 合 特性 与 细胞 表面 蛋 白多 糖 结 合 呈 递 的 方 式 明 显 不 同 。Mi u z e o
等[ 用 点突变技术进一步发现 F 运 KN 上 的 I s, 。 y
学 中对 图案局 部放 大后 得 到 与原 图相 似 的新 图一 般 奇 妙 , 此 他 们 提 议 将 CX C 命 名 为 fatlie 因 3 rcakn

趋化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基础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基础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基础研究进展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主要的功能是能够趋化细胞定向移动。

目前已经发现的趋化因子有50多种,随着研究的深入,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功能及在体内的作用已经被众多的研究者发现。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参与多种生理功能,比如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凋亡和分布等,在病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炎症反应、病原体感染、创伤修复及肿瘤形成和转移等。

趋化因子一般由70-12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较小(6-14KD)。

按照一级肽链结构特点,其N端半胱氨酸残基的位置和数目可将趋化因子分为4个亚族:CC、CXC、C和CX3C(C为半胱氨酸,X为任意氨基酸)。

四类趋化因子结构相似性较高,氨基酸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根据趋化因子的表达方式以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将他们分为两类:内环境稳定性趋化因子和炎症性趋化因子。

内环境稳定性趋化因子主要在归巢场所表达,有着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并且对淋巴细胞归巢及成熟有着明确的作用。

炎症性趋化因子由受到刺激的细胞表达,如炎性细胞因子的诱导、细菌毒素或其它破坏内环境稳定的因素的刺激,主要功能是募集效应细胞,在协调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大多数的趋化因子属于CC和CXC两个亚族族。

其中CC亚族有28个成员(CCL1-CCL28),主要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细胞、NK细胞、T和B淋巴细胞等具有强大趋化活性,比较重要的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CCL2)、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CCL3)、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活化时表达下降的因子(RANTES/CCL5)等;CXC亚族有17个成员(CXCL1-CXCL17),CXC亚家族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这个亚族比较重要的趋化因子有:白细胞介素-8(IL-8/CXCL8)、γ干扰素诱生的单核因子(Mig/CXCL9)、γ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CXCL10)、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DF-1/CXCL12)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标本:血清或血浆樊克生物专业供应: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含量。

试验原理:CX3CR1试剂盒是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已知CX3CR1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内进行检测。

先将CX3CR1和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同时温育。

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

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结合物,然后加入底物A、B,和酶结合物同时作用。

产生颜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CX3CR1的浓度呈比例关系。

试剂盒内容及其配制试剂盒成份(2-8℃保存)96孔配置48孔配置配制96/48人份酶标板1块板(96T)半块板(48T)即用型塑料膜板盖1块半块即用型标准品:80ng/ml 1瓶(0.6ml)1瓶(0.3ml)按说明书进行稀稀空白对照1瓶(1.0ml)1瓶(0.5ml)即用型标准品稀释缓冲液1瓶(5ml)1瓶(2.5ml)即用型生物素标记的抗CX3CR1抗体1瓶(6ml)1瓶(3.0ml)即用型亲和链酶素-HRP 1瓶(10ml)1瓶(5.0ml)即用型洗涤缓冲液1瓶(20ml)1瓶(10ml)按说明书进行稀释底物A 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底物B 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终止液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标本稀释液1瓶(12ml)1瓶(6.0ml)即用型自备材料1.蒸馏水。

2.加样器:5ul、10ul、50ul、100ul、200ul、500ul、1000ul。

3.振荡器及磁力搅拌器等。

安全性1.避免直接接触终止液和底物A、B。

一旦接触到这些液体,请尽快用水冲洗。

2.实验中不要吃喝、抽烟或使用化妆品。

3.不要用嘴吸取试剂盒里的任何成份。

操作注意事项1.试剂应按标签说明书储存,使用前恢复到室温。

稀稀过后的标准品应丢弃,不可保存。

2.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包装袋中,密封保存,以免变质。

3.不用的其它试剂应包装好或盖好。

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要混用。

保质前使用。

4.使用一次性的吸头以免交叉污染,吸取终止液和底物A、B液时,避免使用带金属部分的加样器。

5.使用干净的塑料容器配置洗涤液。

使用前充分混匀试剂盒里的各种成份及样品。

6.洗涤酶标板时应充分拍干,不要将吸水纸直接放入酶标反应孔中吸水。

7.底物A应挥发,避免长时间打开盖子。

底物B对光敏感,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光下。

避免用手接触,有毒。

实验完成后应立即读取OD值。

8.加入试剂的顺序应一致,以保证所有反应板孔温育的时间一样。

9.按照说明书中标明的时间、加液的量及顺序进行温育操作。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1、血清-----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

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

收集血液后,1000×g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

2、血浆-----EDTA、柠檬酸盐、肝素血浆可用于检测。

1000×g离心30分钟去除颗粒。

3、细胞上清液---1000×g离心10分钟去除颗粒和聚合物。

4、组织匀浆-----将组织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捣碎。

10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5、保存------如果样品不立即使用,应将其分成小部分-70 ℃保存,避免反复冷冻。

尽可能的不要使用溶血或高血脂血。

如果血清中大量颗粒,检测前先离心或过滤。

不要在37℃或更高的温度加热解冻。

应在室温下解冻并确保样品均匀地充分解冻。

试剂的准备1.标准品:标准品的系列稀释应在实验时准备,不能储存。

稀释前将标准品振荡混匀。

稀释比例按下表中进行:80 ng/ml (6号标准原倍浓度不用稀释直接加入50ul。

品)40 ng/ml (5号标准100ul的原倍标准品加入100ul的标准品稀释液品)20 ng/ml (4号标准100ul的5号标准品加入100ul的标准品稀释液品)10 ng/ml (3号标准100ul的4号标准品加入100ul的标准品稀释液品)5.0 ng/ml (2号标准100ul的3号标准品加入100ul的标准品稀释液品)2.5 ng/ml (1号标准100ul的2号标准品加入100ul的标准品稀释液品)0 ng/ml (空白对照)原始浓度不用稀释直接加入50ul。

2.洗涤缓冲液(50×)的稀释:蒸馏水50倍稀释。

操作步骤1.使用前,将所有试剂充分混匀。

不要使液体产生大量的泡沫,以免加样时加入大量的气泡,产生加样上的误差。

2.根据待测样品数量加上标准品的数量决定所需的板条数。

每个标准品和空白孔建议做复孔。

每个样品根据自己的数量来定,能使用复孔的尽量做复孔。

标本用标本稀释液1:1稀释后加入50ul于反应孔内。

3.加入稀释好后的标准品50ul于反应孔、加入待测样品50ul于反应孔内。

立即加入50ul的生物素标记的抗体。

盖上膜板,轻轻振荡混匀,37℃温育1小时。

4.甩去孔内液体,每孔加满洗涤液,振荡30秒,甩去洗涤液,用吸水纸拍干。

重复此操作3次。

如果用洗板机洗涤,洗涤次数增加一次。

5.每孔加入80ul的亲和链酶素-HRP,轻轻振荡混匀,37℃温育30分钟。

6.甩去孔内液体,每孔加满洗涤液,振荡30秒,甩去洗涤液,用吸水纸拍干。

重复此操作3次。

如果用洗板机洗涤,洗涤次数增加一次。

7.每孔加入底物A、B各50ul,轻轻振荡混匀,37℃温育10分钟。

避免光照。

8.取出酶标板,迅速加入50ul终止液,加入终止液后应立即测定结果。

9.在450nm波长处测定各孔的OD值。

建议使用的实验方案标准品浓度(ng/ml)A 80 80 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B 40 40 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C 20 20 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D 10 10 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E 5.0 5.0 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F 2.5 2.5 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G 0 0 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H 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样品局限6号标准品以上的结果为非线性的,根据此标准曲线无法得到精确的结果。

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ELISA试剂盒性能1. 灵敏度:最小的检测浓度小于1号标准品。

稀释度的线性。

样品线性回归与预期浓度相关系数R值为0.990。

2. 特异性:不与其它细胞因子反应。

3. 重复性:板内、板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

结果判断与分析1、仪器值:于波长450nm的酶标仪上读取各孔的OD值2、以吸光度OD值为纵坐标(Y),相应的CX3CR1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X),做得相应的曲线,样品的CX3CR1含量可根据其OD值由标准曲线换算出相应的浓度。

3、检测值范围:0-80ng/ml4、敏感度:0.1 ng/mlThe performance of kit:1 sensitivity: minimum detection concentration is less than 1 standard. Linearity of dilution. Sam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the expected concentra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value is 0.990.2: no specific reaction with other cytokines.3 repeatability: plate, plate between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were less than 10%.Human type III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 ELISA kit steps:1 before use, all reagents and mixing. Do not allow liquid to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bubbles, so as to avoid adding a large number of bubbles, resulting in the addition of the error.2 according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sample number plus standard strip number. Each standard and blank hole is recommended to do the hole. Each sample can be made according to its own quantity, and can be used as a hole in the hole.3 diluted after standard 50ul in reaction hole, added to the sample 50 UL in reaction hole to be measured. Immediately joined the 50 UL antibody biotin. Cover the membrane plate, gently oscillating mixing, 37 degrees Celsius for 45 minutes.4 left hole liquid, each hole filled with washing liquid, oscillating 30 seconds off the washing liquid, pat dry with absorbent paper. Repeat this operation 4 times. If the washing machine with washing, washing times increased once.5 per hole adding chain affinity enzyme -HRP 100ul, gently oscillating mixing, 37 degrees 30 minutes incubation.6 left hole liquid, each hole filled with washing liquid, oscillating 30 seconds off the washing liquid, pat dry with absorbent paper. Repeat this operation 4 times. If the washing machine with washing, washing times increased once.7 per hole adding substrate A, B 50ul, gently oscillating mixing, 37 degrees 5 minutes incubation. Avoid light.8 remove ELISA plate, quickly add 50ul terminated liquid, adding the stop solution immediately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9 od determination of each hole at the wavelength of 450nm.The result of judgment and analysis:1, instrument value: Yu Bo 450nm ELISA od read the hole on the instrument2, to the OD value as a vertical coordinate (y), corresponding ot standard concentrations as a horizontal coordinate (x), do have corresponding curve, sample ot content can be according to the OD value by standard curve conversion out corresponding concentration, multiplied by the dilution multiple; or with the standard concentration and the OD value calculate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standard curve, the sample OD value in the equation to calculate the sample concentration, multiplied by the dilution factor is the actual concentration of the sample.3, detection range: 0-100ng/ml4, sensitivity: 0.39ng/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