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前后的饮食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体育《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教案

三年级体育《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教案
(2)教师:同学们,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3)教师:吃饭后胃内充满食物,消化器官正需要充足 的血液供应来消化食物,如果这个时候进行剧烈运动,消化器官 的血液会减少,不仅增加了胃肠消化 的困难,还会使胃在充满食物 的状态下受到牵拉振荡,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现象。因此,运动前不能大量进食。如果运动前已经进食,一般以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再进行运动为宜。
学生:照着大屏幕字幕齐读两遍。
5.教师:(大屏幕显示——浓淡适宜)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上那个同学运动后喝 的是什么水?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他喝 的是淡盐开水。剧烈运动后,最适合 的饮料是有淡淡咸味 的温开水,也可以喝温凉 的绿豆汤或淡茶水,不宜喝很浓 的茶水和咖啡、果汁等饮料。
大屏幕字幕显示“浓淡适宜” 的内容,学生齐读。
3.判断题:学生举手回答。
整理
部分
教师宣布结果,总结归纳。 2分钟
课后
反思
1.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 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剧烈运动前后都不能大量饮水、进食 的道理,同时也知道了剧烈运动前后科学饮食 的方法,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掌握了多少这方面 的知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题,看哪个小组、哪些同学知道得最多,能力最强。教师宣布方法与规则,开始比赛。
2.讨论题: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二)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运动前后合理 的饮食方法;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自己身体健康,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健康。
课 的结构
教学组织方式与组织措施
导入
部分
新课导入3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以讲故事 的方式叙述学生进行篮球比赛后 的场面。随着哨声一响,比赛结束,比赛后有 的同学在休息,有 的在喝水,其中有一个同学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的,下场后马上大量饮水,接着又吃雪糕。突然,这个猛吃猛喝 的同学捂着肚子痛苦地坐在地上。

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大班健康教案

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大班健康教案

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大班健康教案教案主题: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大班健康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的重要性;2.能够识别适合饭前饭后进行的运动活动;3.掌握正确的饭前饭后运动方法;4.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资源、健康生活海报、教具、小试验材料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引入新课题(15分钟)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他们平时饭前和饭后的活动习惯。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其中好与坏的习惯,并解释饭前饭后运动的重要性。

Step 2:呈现真实案例(20分钟)引入案例:展示一个真实案例的图片或视频,介绍一个没有进行饭前饭后运动的人遭受的健康问题。

让学生讨论其中的原因和可能遇到的后果。

Step 3:探究饭前饭后适合的活动(25分钟)介绍饭前饭后适合的活动,例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并识别这些活动。

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活动适合饭前饭后进行。

Step 4:饭前饭后运动的正确方法(20分钟)向学生展示正确的饭前饭后运动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图片或视频进行演示和解说。

让学生注意正确的姿势和运动强度,以避免受伤或不适。

Step 5:讨论与总结(15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饭前饭后为什么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饭前饭后适合的哪些活动?- 应该注意什么以避免受伤或不适?收集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

Step 6:拓展学习(1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健康生活的海报、视频等资源,让他们深入了解与健康生活相关的其他方面,例如饮食、睡眠和心理健康等。

Step 7:小试验(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试验,让他们亲自体验剧烈运动前后的感受。

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跳绳、做俯卧撑等,然后记录及比较他们的体验。

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互动讨论。

Step 8: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进行饭前饭后适合的活动,并记录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Step 9:作业检查及反馈(10分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针对作业结果给予积极反馈和建议。

体育四年级上册室内课 教案 (4)

体育四年级上册室内课 教案 (4)
课次4
内容
运动前后饮食需注意些什么
教学
目标
1、理解运动前后饮食要点。
2、养成习惯,成就健康。
教学内容
上课、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
运动前:在运动前半个小时内不要饮食
不要在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因为(1)胃内容物在运动过程中震荡颠簸牵拉肠系膜,引起腹痛;(2)运动时血液主要供应肌肉,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消化活动的进行。
注意不要在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同时也应避免在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待休息30—60分钟后,可以进食。食物应清淡,营养丰富,不要进食过凉,过硬或过于油腻的食品。
小结、宣布下一节课内容、师生再见
授课记载
班级
4(1)
4(2)
4(3)
4(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小结
情况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运动中:可以少量饮水,不可饮食。
运动后:运动过后需休息段时间饮食。
运动后比较容易接受各式饮料或是流质的食物,而且同时可以补充水分,若是在运动后两小时还没有吃正餐的话,可以再吃固体状的食物补充醣类和蛋白质。运动后避免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例如咖啡、汽水、和茶。因为咖啡因也有利尿的作用,会令你体内水分的补充不足。虽然汽水也可以提供水分糖类,但不是适合的运动后饮料。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四年级-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教案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四年级-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教案

运动前后的饮水卫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所有学生能知道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以及运动前后不当的饮食行为会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

2.初步掌握运动前后合理的饮食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健康。

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运动前后合理的饮食方法。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中运用,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健康,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教法本课的教学主题学生是四年级学生,四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稍差,而且意志不坚定。

根据此特点,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利用学校多媒体资源完成教学。

加深学生对不良习惯的后果认知,加强学生学习正确合理的饮食卫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出示图片展示运动图片,学生看图想到了什么?生回答,引出课题。

板书: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二)探究新知,答疑解惑1、运动前的饮水卫生①提问:刚才看到剧烈运动后,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会造成肚子痛,这是什么原因?同学讨论。

然后请代表回答。

教师:剧烈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大量血液流向四肢和全身,肠胃血液相对较少,运动后若马上大量饮水,喝冷饮、吃冰镇食物,肠胃道血管收到冰冷的刺激很快就会收缩,造成肠胃神经功能紊乱、痉挛。

轻则腹痛、腹泻、中则有胃肠出血的可能。

②提问:如果运动前感觉到口渴,是不是多喝水就能避免口渴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情况回答。

教师:运动钱不能大量喝水,可以少喝点水,有条件喝点糖水。

2、运动后怎样饮水?教师:运动完了,咱们是不是很渴啊,那么咱们怎样饮水好呢?(1)喝多少?答:100-150毫升相当于一杯水,1/3瓶矿泉水。

(2)水温答:夏天: 10°C左右的凉开水,可促进唾液分泌,也可达到降温。

消暑提神的作用。

水温超过15℃解渴作用明显减弱,低于5℃神身体出现不适感。

冬季:20-30℃的温开水最好,无论如何不要喝生水。

(3)还可以喝淡盐开水,也可以喝温凉的绿豆汤和淡茶水,不宜喝很浓的茶水、咖啡、果汁等饮料。

运动前后的营养健康教育教案

运动前后的营养健康教育教案

运动前后的营养健康教育教案教案名称:运动前后的营养健康教育教案目标:1.了解运动前后的营养需求和饮食注意事项;2.学习如何选择适合运动前后的营养食物;3.培养正确的运动前后饮食习惯,提高运动效果。

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前后的营养需求和饮食注意事项;2.学会选择适合运动前后的营养食物;3.掌握运动前后饮食习惯的方法。

教学重点:1.运动前后的营养需求和饮食注意事项;2.适合运动前后的营养食物的选择。

教学难点:1.运动前后饮食习惯的方法。

教学准备:1.展示材料:PPT、图片等;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运动前后的营养需求和饮食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运动前的营养需求和饮食注意事项a.运动前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能量,以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b.吃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以提供肌肉的能量及修复受损的肌肉;c.避免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纤维和高蛋白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损害健康。

2.运动后的营养需求和饮食注意事项a.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防脱水和肌肉疲劳;b.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以恢复体力和肌肉;c.避免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食物,以免影响运动后的消化和代谢。

第三步:学生活动(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举适合运动前后的营养食物;2.小组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答案;3.老师逐一点评和纠正学生的答案。

第四步:知识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运动前后的饮食规律和选择适合运动前后的营养食物的方法;2.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巩固。

第五步:拓展延伸(15分钟)1.学生进行课后的作业:写一篇关于运动前后的营养需求和饮食注意事项的小论文;2.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课堂讲解,展示等。

教学辅助方法:1.图片展示;2.分组讨论;3.学生展示。

教学资源:1.PPT;2.图片。

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教案

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教案

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教案标题: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教案引言:饮食是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论是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还是适度的锻炼,正确的饮食卫生是确保最佳运动效果和保持健康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以助您在锻炼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并保持健康。

一、运动前饮食建议:1. 计划饮食时间:在进行运动前的1至2小时内,建议进食一顿轻便且易消化的饭食。

这样,身体能够充分利用食物提供的能量,同时减少运动时的不适感。

2. 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在运动前,饮用适量的水分对身体很重要。

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有助于预防脱水和维持体温稳定。

3. 控制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运动前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可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维持肌肉组织。

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预防肌肉损伤和促进肌肉恢复。

二、运动期间饮食建议:1. 补充水分:在运动期间,要保持水分的充足摄入。

如果进行长时间的运动,可以考虑添加含电解质的饮料或补充剂来维持水分平衡。

2. 补充碳水化合物:长时间或高强度的运动会消耗身体的能量储备,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补充能量,例如能量酒精饮料或能量胶囊。

3. 避免过量进食:运动期间,应避免过量进食。

过多的食物可能导致不适感,影响运动效果。

三、运动后饮食建议:1. 恢复水分和电解质平衡:运动后,饮用足够的水分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此外,通过饮用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或进食富含钠和钾的食物来帮助恢复电解质平衡。

2. 补充蛋白质:运动后适量补充蛋白质对于肌肉的修复和生长非常重要。

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例如瘦肉、鱼类、豆类或乳制品,有助于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再生。

结论:正确的运动前后饮食卫生是提高运动效果和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在运动前,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摄入营养物质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运动期间要保持水分摄入和适量补充能量,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提高运动表现。

在运动后,通过补充水分和蛋白质,有助于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运动前后的食品卫生》教案

《运动前后的食品卫生》教案

《运动前后的食品卫生》教案教案:运动前后的食品卫生一、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前后食品卫生的重要性;2.掌握运动前后的适宜食品选择;3.培养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4.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运动前的食品卫生;2.运动后的食品卫生。

三、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引入话题,“你们在运动前后都会吃点什么呢?有没有考虑过食品的卫生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2.知识讲解:(1)运动前的食品卫生:-食物安全:避免食用过期食品、变质食品和不洁食品,选择有品牌、有保质期的食品;-避免油腻食物:油腻食物消化慢,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在运动前会影响运动效果;-注意水分摄入:运动前要适量摄入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2)运动后的食品卫生:-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运动后要及时补充体力消耗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鸡胸肉、鱼肉等;-补充水分: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选择运动饮料、椰子水等;-避免暴饮暴食:运动后不宜过量进食,以免影响消化功能;-食物安全:运动后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和坚果类食品,帮助身体排除自由基。

3.实践操作:(1)设计运动前后的饮食计划,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适合自己的食品选择;(2)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饮食计划;(3)分享一些食品卫生经验,比如如何挑选食品、如何保存食品、如何避免交叉污染等;(4)观看相关食品卫生教育视频,增加学生对食品卫生的认识。

四、反思总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运动前后的适宜食品选择;2.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3.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前后的水分摄入,保持水分平衡;4.激发学生保护食品卫生意识,培养他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五、教学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对于运动前后饮食的理解程度,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补充讲解。

同时收集学生的学习体会和建议,以便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

运动前后的饮食健康指导 教案

运动前后的饮食健康指导 教案

运动前后的饮食健康指导教案
介绍
本教案旨在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前后合理地进行饮食搭配,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饮食健康是每个运动员都应该注重的问题,因为它对身体恢复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动前的饮食指导
运动前的饮食应当以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为主。

这些食物可以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

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加速恢复。

适宜的食物包括:
- 面包
- 米饭
- 意大利面
- 青菜
- 水果
此外,应该避免高纤维和高脂肪的食物,因为它们会减慢消化,导致运动员感到胀气和不舒适。

运动员应当尽量在运动前2-3小时
卡好饮食,避免过量。

运动后的饮食指导
运动后的饮食应以蛋白质为主,有助于肌肉修复和生长。

此时
吃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帮助恢复能量。

适宜的食物包括:
- 鸡肉、鱼肉、牛肉、猪肉等
- 鸡蛋
- 各种豆类
- 牛奶
此外,应该避免高脂肪的食物,这些会减缓消化并导致消化不良。

同时,尽可能在运动结束30分钟内进食,以帮助肌肉更快地
恢复。

结论
饮食健康对体育锻炼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恢复和成长。

在运动前饮食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主,并避免高纤维和高脂肪食物。

在运动后饮食以蛋白质为主,并且避免高脂肪的食物。

运动员应该尽可能在运动前2-3小时和运动后30分钟内正确饮食,以达到最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前后的饮食教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运动前后的饮食》教案
张丽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酸碱性食物的概念,并能够列举几种酸碱性的食物。

2、让学生掌握运动前后的饮食,懂得酸碱平衡能快速消除疲劳。

3、培养学生科学膳食的思想意识。

教学内容:运动前后的饮食
教学重点:懂得食物可分为酸性和碱性。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膳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对比,导出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考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出示PPT图片问:看完之后,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过这样情况吗
运动场上会出现这些问题是和饮食有关系的,那应该如何避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运动前后的饮食。

二、食物酸碱性的讲解
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PPT,那我们平时的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呢老师采访一下你们今早上吃了什么找学生说一说。

2、六大营养素都含在丰富的食物中,老师想根据食物所含成分不同再分一下类别,应该怎么分类呢?播放视频。

3、讲解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
酸性食物是指食物中含有氯、硫、磷等非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在体内分解代谢后最终产生酸性物质,这类食物称为酸性食物。

如:各种肉类、禽类、各种蛋及蛋制品、鱼类、酒类和甜食类。

碱性食物是指食物中含有钙、铁、钾、镁、锌等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在体内分解代谢后最终产生碱性物质,这类食物称为碱性食物。

如:各种蔬菜、水果、豆制品和干果类。

4、分组讨论交流
咱们来比一比看看那个组知道的酸碱性食物多?
要求:1、小组交流讨论,请把食物名称写在分类表上。

2、组内成员轮流发言,一人执笔填写食物名称。

3、小组活动时要保持良好的秩序,音乐停止请迅速坐好!
5、学生组长交流汇报。

6、连线巩固知识
下面我来考一考你们,帮这些食物找到“家”吧。

三、讲解运动前后的饮食
1、运动前后体质分析(资料文字)
2、运动前后应吃哪些食品才能让身体迅速恢复平衡状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呈现运动前、运动后的饮食安排。

3、分组合作
1、小红下午要去参加长跑训练,她在运动前后应该怎样安排饮食呢?
要求:1、根据提供的食物,按照运动前、运动后的饮食,给小红选择一下她应该吃点什么。

2、小组合作完成,汇报时,说说你们组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什么?3、小组内讨论有秩序!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展示。

四、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运动小知识
一、饭前、饭后不要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二、运动中或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

如口渴时,可含水漱口或休息一会后再喝少量水。

三、剧烈运动后不要吃冰冷食物。

因为运动后身体正在发热出汗,体温比平时高,吃了冷食会引起肚子痛、腹泻。

六、下课,师生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