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术 之肩关节
详述肩关节松动技术

详述肩关节松动技术
肩关节松动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肩关节问题的方法。
肩关节松动是指肩关节中的肌肉、韧带和其他结构松弛或损伤,导致肩关节的稳定性下降。
这一问题常见于运动员、受伤者以及超过35岁的人群。
肩关节松动技术的目标是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减少疼痛,并且使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肩关节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肩关节松动技术。
首先是肩关节重建术,也称为肩袖修补术。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肩袖撕裂或韧带松弛的患者。
手术中,医生会使用特殊的缝线将肩袖或韧带重新固定到骨头上,以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
第二种技术是肩关节紧缩术,也被称为银行艾德重建术。
这种方法适用于肩关节的前后不稳定问题。
通过手术,医生会切除肩关节周围的一部分组织,然后将肩胛骨上的肌肉和韧带重新固定到肩关节上,以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
还有一种常见的技术是肩关节镜检术。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利用肩关节镜检查并修复肩关节的问题。
医生会通过小切口引入肩关节镜,观察肩袖、肌肉和韧带是否受损,并进行必要的修复。
最后,康复治疗也是肩关节松动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康复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特定的康复计划,包括肩关节的运动和牵拉,以帮助患者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总之,肩关节松动技术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治疗肩关节问题的方法。
不同的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以达到恢复肩关节稳定性和功能的目的。
如果您有肩关节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便制定适合您的治疗方案。
肩关节松动术

肩关节松动术
三、手法治疗观念
手法整体治疗,肩关节损伤固定后,在6 周的长时间固定过程中,肩关节活动度降低,不只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关节囊受到影响,连带着背部肌肉也有所粘连,肩关节的稳定主要依靠周围肌肉维持平衡。
要想更好恢复到原来状态,必须整体治疗,松解整个肩、背肌肉群。
手法要领:手法柔和,在拇指和其他指尖之间将组织从表面捏起,随着肌肉走行方向,
定向移动,增加肌肉筋膜柔韧性,施加能量牵张粘连的肌肉筋膜。
1 步骤:
1、首先确定受伤部位,令患者肩关节自主活动,观察活动范围。
2、被动活动肩关节,以患者疼痛为度。
3、患者坐位,扶患肩外展90°、屈肘90°放松肩关节外侧、前后部位。
4、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固定肩部,另一手扶肘外展,使患肢尽量外展。
5、体位同上,肩关节放松,术者一手握患侧肘,使肩外展,另一手固定肩部,手与肩成90°推压,同时抬肘上举。
6、患者侧卧位,下肢屈髋屈膝,放松,术者拇指和四指轻捏背阔肌,顺肌肉走形方向,定向移动,松解粘连。
7、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沿肋间隙推压背阔肌,另一手抬肘关节,使患肩尽量外展,增宽肋间隙,松解背阔肌粘连。
8、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拇指与四指提捏背阔肌,另一手抬肘使肩外展,反向拉长背阔肌。
9、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按压胸大肌起点,另一手握患肘,外旋使肩伸直,往返交替,松解胸大肌。
10、体位同上,术者一手四指按压,拇指拿捏胸大肌,另一手握患肩外旋伸直,沿胸大
肌三个走行方向不断加大拉伸角度和力量,松解粘连。
记录人:陈斌王启荣。
肩关节手法治疗(松动术)

治疗师体位:作用力的手与 治疗平面成一条直线;另一 只手握持肘关节给予第1级牵 张力量
松动手法: 注意事项:外展外旋位位向
前推移肱骨头易脱位
向后滑动Posterior Glide
作用:改善肩关节屈曲和内旋IR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 松动手法:
向后滑动进阶
向前滑动
作用:改善伸直 患者体位:俯卧位 治疗师体位: 松动手法:
谢谢
作用:
治疗开始,采用持续第一级; 控制疼痛,采用第一或第二级振
动 改善ROM,采用持续第三级
病人体位 治疗者位置: 松动手法;以内侧手用力(作
用力垂直于关节窝平面)将肱 骨向外侧移动
尾端滑动Caudal glide
作用:改善外展ABD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腋下手给予
第1级的牵张;另一只手的 拇指指蹼置于肩峰远端 松动手法:
治疗平面:尺骨鹰嘴窝 内,与尺骨长轴呈约 45°
治疗平面:尺骨鹰嘴 窝内,与尺骨长轴呈 约45°
分离牵引,力永远与尺 骨长轴成45°,与肱尺 关节角度无关
分离牵引Distraction
作用:测试及治疗开始时采用 持续2级;控制疼痛采用振动1 或2级;改善ROM用持续3级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双手环保尺骨近
休息位:前臂旋后10° 治疗平面:桡骨关节面
与桡骨长轴平行
近侧尺桡关节背侧/掌侧滑动
思考:近侧尺桡关节背侧/掌侧滑动分别改善的是 前臂的哪一种旋转?
肘关节屈曲70°,前臂旋后35°
远侧尺桡关节背侧/掌侧滑动
思考:远侧尺桡关节背侧/掌侧滑动分别改善的是 前臂的哪一种旋转?
前臂旋后10°
作用:当屈曲接近 90°时,改善向后 滑动范围和水平内 收
肩关节松动术

编辑版pppt
8
肩锁关节
• 后前向滑动:坐位,患肢自然下垂
编辑版pppt
9
肩胛胸壁关节
编辑版pppt
1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11
肩关节松动术
肩部关节主要由①盂肱关节,②肩锁关节 ,③胸锁关节,④肩胛胸壁关节构成。
可以进行前屈、后伸,内收、外展( 包括水平内收和外展),旋转(包括旋内和 旋外)等生理运动,以及分离,长轴牵引 ,挤压,前后向滑动等附属运动。
编辑版pppt
1
肩关节松动术
• 盂肱关节分离牵引:仰卧位,上肢休息位,肩外展50度, 前臂中立位
编辑版pppt
5
肩关节松动术
• 盂肱关节前后向(AP)滑动:增加肩前屈和内旋活动范 围仰卧位,上肢处于休息位
编辑版pppt
6
肩关节松动术
• 盂肱关节后前向(PA)滑动:增加肩后伸和外旋活动范围 ,仰卧(关节疼痛明显者)或俯卧位(关节僵硬明显者)
编辑版pppt
7
肩关节松动术
• 胸锁关节前后向滑动:增加回缩,仰卧位,上肢舒适位放 置。胸锁关节上下向滑动:增加上下活动,仰卧,上肢放 于体侧
编辑版pppt
2
肩关节松动术
• 盂肱关节长轴牵引:仰卧位,上肢稍外展
编辑版pppt
3
肩关节松动术
• 盂肱关节头侧及屈曲向足侧滑动:增加前屈,上肢前屈90 度,屈肘,前臂自然下垂
编辑版பைடு நூலகம்ppt
4
肩关节松动术
• 盂肱关节外展足侧滑动:增加肩外展,仰卧位,上肢外展 90度,屈肘,前臂旋前放在治疗师前臂内侧
肩关节松动术体会

17
适应证和禁忌证
• • • • • • • 2、禁忌证 (1)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 (2)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关节不稳定的患者 (3)未愈合的骨折患者。 (4)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5)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6)关节炎症、渗出。
18
适应证和禁忌证
• 2、禁忌证
• (7) 脊髓已受到挤压的患者:出现了对称性的临床 症状,造成步态不稳等不适于关节松动术的治疗。 • (8)椎动脉血液供应不足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 • (9)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关节强直性脊椎炎的急性期 患者:不要松动C1~2颈椎关节。 • (10)急性神经根性炎症或压迫 • (11)婴儿、儿童患者。
返回
4
基本运动
生理运动(physiological movement) • 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 –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
5
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 • 关节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完成的运动 • 不能主动完成,需要由其他人帮助才能完成, 如: • 如肩关节屈曲至一定范围后,再主动屈曲已不可能,此时 再做被动屈曲,可产生肩胛骨和锁骨向上旋转。 • 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
19操作程序病人体位达到关节最大范围的被松动治疗者位臵靠近所治疗的关节返回20操作程序先用小级别手法级缓解疼痛再用大级别手法级改善活动根据病人的反馈来调节手法强度返回21手法操作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治疗平面垂直于治疗平面滑动垂直于关节面中点旋转轴线的平面返回2222手法应用手法操作的程度幅度治疗疼痛时手法应达到痛点但不超过痛点治疗僵硬时手法应超过僵硬点操作中手法要平稳有节奏不同的松动速度产生的效应不同活动范围小的关节手法强度小
肩关节松动术体会
2
内容
肩关节松动术(文字版)

Maitland手法是关节松动术的简称,是现代康复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方向逐级用力,通常用以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减轻疼痛。
分离牵引患者仰卧位,患肢放松,肩外展约50°并内旋,前臂中立位。
治疗者立于患者躯干与患肢之间,外侧手抓住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内侧手持续向外推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长轴牵引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
治疗者外侧手向足的方向牵拉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向头侧滑动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
治疗者内侧手向外侧用力做分离牵引,外侧手向头的方向推动肱骨头,每次持续10s,重复3~5次,使肱骨头在盂内向头侧滑动。
前屈向足侧滑动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患侧肩关节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
治疗者双手握住肱骨近端,双手五指交叉,同时向足的方向牵拉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外展向足侧滑动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约90°,屈肘约70°,前臂旋前放在治疗者前臂内侧。
治疗者站在患者体侧,外侧手握住患者肘关节内侧,内侧手虎口放在肱骨近端外侧,四指向下,外侧手稍向外牵引,内侧手向足的方向推动肱骨头10s,重复3~5次。
前后向滑动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患肩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
治疗者立于患侧,内侧手固定肱骨近端并向外牵拉,外侧手固定肱骨远端,身体前倾,借助体重向下推动肱骨头,每次10s,重复3~5次。
后前向滑动患者俯卧位,患肩外展,前臂放松。
治疗者站在患者躯干与患肢之间,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稍向外用力牵拉,内侧手固定肱骨头后部,借助体重向下用力,使肱骨头于盂内由后向前滑动,每次10s,重复3~5次。
外展摆动患者仰卧位,上肢外展至活动受限处,屈肘90°,前臂旋前。
治疗者站在外展上肢与躯干之间,内侧手从肩背部后方穿过固定肩胛骨,外侧手托住肘部,使肱骨在外展范围内摆动,重复30~50次。
《肩关节松动技术》课件

03
肩关节松动技术操作方法
Ⅰ级肩关节松动技术
详细描述
总结词:轻柔的接触,无明 显的关节活动
01
手法轻柔,仅在皮肤表面进
行接触。
02
03
主要作用是放松紧张的肌肉 和缓解疼痛。
04
05
无明显的肩关节活动,仅作 为起始步骤。
Ⅱ级肩关节松动技术
总结词:轻微的关节活动 ,低强度
详细描述
在Ⅰ级技术基础上,逐渐 增加关节活动。
样本量
共纳入200例患者,等量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 予常规康复治疗,定时记 录患者关节活动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 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未来展望与挑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肩 关节松动技术有望在未来实现 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 定更加精细的治疗方案将是未 来的研究重点。
《肩关节松动技术》ppt课件
目录
• 肩关节松动技术概述 • 肩关节松动技术的理论基础 • 肩关节松动技术操作方法 • 肩关节松动技术的临床应用 • 肩关节松动技术的科研进展 • 肩关节松动技术的培训与推广
01
肩关节松动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肩关节松动技术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旨在改善肩部活动范围、减轻疼痛和促 进肩部功能恢复。它具有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 的肩关节僵硬、疼痛等症状。
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进一步提 高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 及如何将肩关节松动技术普及 到基层医疗机构。
06
肩关节松动技术的培训与推广
培训计划与课程设置
培训目标明确
关节松动术手法分级及应用

关节松动术手法分级及应用
肩关节的手法,是一种可以改善肩部疼痛的物理治疗方法,是物理治疗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
它的技术性和正确性决定了它的功效,是治疗肩部疼痛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
根据肩关节松动术的应用类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当肩关节有限制移动张力,即活動范围的大小受限的时候,它可以通过拉伸、扳手式膝盖支持或单肩压缩来进行肩关节松动。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手动技术、机械技术和冰技术进行施术。
二类是当肩关节受到病理性外力时,由于病理性韧带的不良,肩部活动范围受到局部性痉挛,不能活动受限,这时可以采用滑轮技术和肌肉张力技巧进行病理松动。
它可以有着滑轮、轻轧、敲打、抽动、拔提等具体技巧。
三类是为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其柔韧性,促进肩关节恢复而使用的肌肉内拉伸技术,可以采用肩关节反射训练,利用肩关节反射原理,运动柔韧,缓解肌肉痉挛。
还有,在肩关节活动范围无痛限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扩展式肩部活动的技术,这种扩展技术仅涉及肩关节疼痛和肩部缺乏灵活性的情况,可以通过拉伸及练习,快速改善肩关节缺乏灵活性和张力,使肩关节恢复其正常活动。
总之,肩关节松动术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活动范围有限制时采用气动或扩展式训练;二类是病理性因素而有活动局部性痉挛限制时采用滑轮技术和肌肉张力技巧;三类是活动范围没有张力时,采用扩展式肩部活动的技术,拉伸及练习以改善肩关节疼痛和缺乏灵活性,使肩关节恢复正常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和牵拉
A .盂肱关节的牵拉 B .盂肱关节的分离
3.手法等级
I I II III IV IV II III
A
起始端
A-B
B
终末端
关节活动允许范围
关节松动技术分级
返回
Ⅰ、Ⅱ级 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Ⅲ级 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
Ⅳ级 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 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19
第二节 肩关节概述
肩关节:解剖学概要
锁骨的肩峰端
盂肱关节 肩锁关节
肩峰
胸锁关节
肩胛胸壁关节
返回
盂肱关节:解剖
• 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
滑动 滑动
返回
分离牵引
•生理运动
–前屈、后伸 –内收、外展(包括 水平内收和外展) –旋转(旋内/旋外)
•附属运动
分离 挤压 长轴牵引 前后向滑动
返回
手法等级随治疗而变化
I I II
II
II I
II I
I V
A
A-B 关节活动受限
B
IV
A1
A1-B1 治疗后关节活动改善 返回
B1
4.治疗作用
• 缓解疼痛 •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 增加本体反馈
返回
15
5.临床应用
①适应症:任何由于力学因素(非神经 性)引起的功能障碍,包括肌肉疼痛; 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 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 ②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 的关节肿胀(渗出增加)、关节的炎症 、恶性疾病以及未愈合的骨折。
前屈外展向向足侧滑动
返回
水平内收:增加肩关节水平内收活动 范围
返回
内旋摆动:增加肩关节 内旋活动范围
返回
外旋摆动:增 加肩关节外旋 活动范围
返回
摆动
滚动方向的变化 A、在凹面上 B、在凸面上
凹凸定律:当凹面相对固定时,凸起的关节面运动 表现为滑移方向与角运动方向相反;当凸面相对固 定时,凹面的关节面运动表现为滑移方向与角运动 方向相同。
滑动方向与成骨角运动方向的关系
③分离和牵拉:统称为牵引。当外力作用使构
成关节两骨表面呈直角相互分开时,称分离或关 节内牵引,当外力作用长用使关节远端移位时, 称牵拉或长轴牵引。 分离和牵拉的最大区别在于分离时外力要与关 节面垂直.同时,两骨关节面必须分开;牵拉时 ,外力必须与骨的长轴平行,关节面可以不分开 。
关节松动术 肩关节
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关节松动技术概述 肩关节解剖概述 肩关节松动技术
返回
第一节 关节松动技术概述 1.基本概念 2.关节运动的种类 3.手法等级 4.治疗作用 5.临床应用 6.操作程序 7.手法应用技巧
返回
1.基本概念
• 关节松动技术(joint mobilization)
• 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
返回
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的响
• 生理运动恢复后,如果关节仍有疼 痛或僵硬,可能附属运动尚未完全 恢复正常
–在改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 –附属运动的改善,可以促进生理运动的改善
返回
2.关节运动的种类
基本运动
生理运动(physiological movement) • 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
– 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
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 • 关节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完成 的运动 • 不能主动完成,需要由其他人帮助才能完 成, 如:
– 脊柱关节的分离 – 相邻椎体发生前后移位、旋转
①摆动:骨骼力臂的动作。关节的摆动包
括屈、伸、内收、外展、旋转,即通常所说的
生理运动。摆动时要固定关节近端,关节远端
作往返运动。摆动必须在关节活动范围达到正
常的60%时才可应用。如果没有达到这一范围,
应先改善附属运动。
②关节面之间的运动:转动、滑移、旋转的组合运动。 转动:一骨骼在另一骨骼上滚动 滑移:一骨骼滑过另一骨骼称为滑移 关节面内转动与滑移的组合运动:特点是关节面愈吻合, 关节在运动时滑移动作愈多。关节面愈不吻合,关节在 运动时产生的转动愈多。 旋转:一骨骼在另一骨骼上旋转
前后向滑动:增加肩
肩关节的松动技术
后前向滑动:增加肩
后伸和外旋摆动
前屈内旋活动范围
外展向足侧滑动:
侧方滑动:增加简介水
增加外展范围
平内收活动范围
松动肩胛胸壁关节:增加肩关节活动范 围
返回
分离牵引:一般松 动,缓解疼痛
长轴牵引:一般 松动,缓解疼痛
上下滑动:两者的结合
返回
外展摆动:外展 摆动:当外展超 过90度时,进一 步增加外展的活 动范围
返回
7.手法应用技巧
①手法操作的运动方向
平行于治疗平面 垂直于治疗平面
TP:治疗平面
垂直于关节面
中点旋转轴线的 平面
返回
• ②手法操作的程度(幅度)
–治疗疼痛时,手法应达到痛点,但不超过痛点 –治疗僵硬时,手法应超过僵硬点 –操作中,手法要平稳,有节奏 –不同的松动速度产生的效应不同
•小范围、快速度可抑制疼痛 •大范围、慢速度可缓解紧张或挛缩
③手法操作的强度(力度)
•肩关节、髋关节、胸椎、腰椎手法强度大。 •活动范围小的关节,手法强度小。
返回
18
• ④治疗时间
–操作中,手法要平稳,有节奏,持续30秒至1分钟。 –治疗时每一种手法可以重复3~4次 –每次治疗的总时间在15~20分钟 –每天或隔1~2天治疗1次
• ⑤治疗反应
–轻微的疼痛多为正常的治疗反应 –通常在4~6小时后应消失 –如第二天仍未消失或较前加重,表明手法强度太大。 –如果经3~5次的正规治疗,症状仍无缓解或反而加重 ,应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肱骨小 结节嵴
肩胛下肌 肩胛下窝 肱骨小 结节
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 神经
关节松动手法
1.分离牵引 2.长轴牵引 3.上下滑动 4.外展向足侧滑动 5.前后向滑动 6.后前向滑动 7.外展摆动 8.侧方滑动 9.水平内收摆动 11.后前向转动 12.内旋摆动 13.外旋摆动 14.肩胛胸壁关节松动手法
第三节
–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技 术 –属于被动运动范畴(通过徒手的被动运动,治疗师利用 较大的振幅、低速度的手法,使活动受限的关节副运 动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从而改善关节运动障碍的治 疗方法称为关节松动技术) –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特点①针对性强,见效快 ②实用、有效 ③病人容易 接受 • 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活动受限或疼痛 –广义上可以归入推拿术的范畴 –与按摩术、推拿术共同构成了治疗运动器官疾患的三 大基本操作技术 –也有将其称为“麦特兰德手法 ”或“澳式手法
6.操作程序
①病人体位:舒适、放松、无疼痛的体位 通常为卧位或坐位,尽量暴露关节并使其放松达到关节最 大 范围,的被松动 ②治疗者位置:靠近所治疗的关节 ③治疗前评估:分清具体的关节、找出存在的问题 根据问题的主次,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法 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 先用小级别手法(Ⅰ、Ⅱ级) 缓解疼痛 再用大级别手法(Ⅲ、Ⅳ级) 改善活动 ④治疗中要不断询问病人的感觉,根据病人的反馈来调节 手法强度
肩关节主要肌肉
肌肉名 称 三角肌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大圆肌
起 点
锁骨外方, 肩峰及肩胛 冈
终 点
作
用
神经支配
肱骨三角肌 上臂外展、前屈、 后伸、旋内、旋外 粗隆
上 部 中 部 下 部
腋神经
肩胛上神 经
冈上窝 肱骨 冈下窝 大结
冈下窝下 部 肩胛骨下 角背面
外展
节
旋外和后伸 腋神经
内收、旋内、 后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