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金属桩核制作
纤维桩辅桩与金属铸造桩核修复第一前磨牙薄弱根管比较

纤维桩辅桩与金属铸造桩核修复第一前磨牙薄弱根管比较目的:比较纤维桩辅桩与金属铸造桩核修复第一前磨牙薄弱根管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颌第一前磨牙为薄弱根管患者共100例(122牙),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5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以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纤维桩辅桩进行修复。
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随访结果可知,观察组50例患者中出现桩核松动患者2例,其余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其治疗成功率为96%(48/50)。
对照组50例患者中出现核桩松动3例、牙根断裂2例、核桩脱落2例,其余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其治疗成功率为84%。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纤维桩辅桩修复第一前磨牙薄弱根管效果显著,优于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治疗。
标签:纤维桩辅桩;金属铸造桩核;第一前磨牙;薄弱根管;效果第一前磨牙因生理特征,在咀嚼过程中可受到较大的侧向力,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牙齿劈裂等症状[1]。
对于第一前磨牙薄弱根管的修复往往存在较大的困难,患者预后效果较为一般。
在传统治疗过程中,临床上主要以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术进行治疗,但术后并发症较为明显,如出现桩核脱落、牙根折裂等[2]。
纤维桩辅桩是目前较为新颖的一种修复治疗方式,该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预后好等特征,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对纤维桩辅桩及金属铸造桩核修复第一前磨牙薄弱根管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进行下述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1月至12月,调查对象为我院口腔门诊部收治的100例(122牙)第一前磨牙薄弱根管患者。
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为50例。
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22~50岁,平均年龄为(34.9±2.4)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23~50岁,平均年龄为(33.8±2.5)岁。
铸造桩核制备操作步骤及打分标准(1)

根管预备
(1)取出根充材料,至少保留3-5mm根尖封闭
(2)使用P钻由细到粗,提拉式预备根管。
2分
2分
精修完成
去除薄壁,无基釉,尽量去除髓室倒凹
1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接法)
印模制取
(1)印模制取:干燥根管,螺旋输送器将印模材导入根管,根管内插入金属加强钉,制取印模。
(2)印模质量:冠预备体边缘清楚连续,完整反映根管形态,无气泡。
铸造桩核的制备
考生姓名:
考试时间:
考官姓名:
要点
标准
分值
评分
适应症的选择
大面积牙体缺损,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患牙。
1分
牙体预备前的准备
参考X线片,了解牙根的长短,粗细及形态,根管治疗的情况
1分
桩核设计
材料,数目,形态,长度设计合理,
2分
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中遵循无菌原则,体位正确。
2分
剩余牙体组织预备
根据所选择的最终全冠修复体进行剩余牙体组织的磨除。预备顺序,牙合面,颊舌面,邻面,形成牙本质肩领。
2分
2分
病历及技工单填写
病历书写规范,技工单清楚准确传达制作要求
2分
总分
20分
金属铸造桩核与玻璃纤维桩在单根管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论文

金属铸造桩核与玻璃纤维桩在单根管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金属铸造桩核与玻璃纤维桩在牙体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的68例患者(76颗牙,均为单根管前牙)分为玻璃纤维桩核组(39例,46颗牙),金属铸造桩核组(29例,30颗牙)。
两组均进行完备的根管治疗,玻璃纤维桩核组制备玻璃纤维桩核,金属铸造桩核组制备金属铸造桩核,余治疗无差异。
结果:玻璃纤维桩核组成功率为97.59%,金属铸造桩核组治疗成功率为86.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纤维桩核在牙体修复中成功率高于金属铸造桩核,疗效满意,且具有操作方便,色泽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玻璃纤维桩;金属铸造桩核;单根管牙【中图分类号】r7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079-01目前根管治疗技术已经很完善,修复技术也不断发展,大部分残根、残冠可以保留。
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其支持力降低,可以通过桩核修复体加强牙齿的抗力形和固位形,以防止基牙折断和修复体脱位,并进行冠修复。
残根、残冠最好修复方法是桩核冠修复,桩核冠修复包括非金属桩核系统和铸造金属桩核系统。
以往临床多采用铸造金属桩核系统,但其操作次数多,工艺复杂,就诊时间长;易引起牙龈灰线,影响美观;冠桩折断后难以取出,易造成牙根折断。
随着人们对美及自身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非金属桩核系统(玻璃纤维桩)因其强度高,色泽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操作简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1]。
本人通过采用玻璃纤维桩、铸造金属桩核对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种修复治疗效果,提供临床应用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来源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患者。
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8---65岁。
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者39例,46颗患牙(纤维桩+树脂核+全瓷冠或贵金属冠修复),铸造金属桩修复者29例,30颗患牙(铸造金属桩+贵金属烤瓷冠修复)。
桩核冠的制作(51页)

听课要点
少记多听,记住要点
开拓思路,用心领会
认真判断,切忌盲从
公元前700年,伊用人 的天然牙作义齿,进行固定修复,技艺高超, 在义齿上还留有制作者的名字
桩核冠 (dowel-core crown or post-core crown) 是在桩核上制作全冠的一种冠修 复体,由桩核和全冠组成。桩核冠固位 美观效果良好,操作简便。
用桩核冠修复的牙齿,必须经过完善的根 管治疗后,观察 1~2 周,无临床症状后,才行 桩核冠修复。
桩核冠的适用范围广,能修复前牙和后牙 区无髓牙的缺损。
桩核的组成及其种类
金属成品桩复合银汞桩核
金属成品桩复合树脂桩核
聚乙烯纤维树脂桩核
碳纤维桩核复合树脂桩核
氧化锆瓷桩核
铸造金属桩核
修复治疗的原则
(二)间接法 间接法即印模法,是在工作模型 上制作蜡型。取印模有两种方法,一 是将印模材注入根管内,用螺旋充填 器慢速搅拌将根管充满,插入提前准 备好的起加强作用的金属针或塑料针, 再将印模材注满根面,放入堆满印模 材的托盘,待印模材凝固后,顺根管 方向取下。
二是在直接法制作蜡型桩的基础上, 在蜡型牙合面(切缘)制作固位装置 (U形针或十字结构),再制取印模, 取下托盘时将蜡型与印模材一并取下。 印模完成后,灌模,送技工室制作蜡 型。
直接法桩冠蜡型的制作
1 根冠治疗后 患者要求修复
牙体预备
直接法桩冠蜡型的制作
热濯法取 出多余牙胶
机械制备法去 除根管内倒凹
直接法桩冠蜡型的制作
涂石蜡油
上支撑钉
直接法桩冠蜡型的制作
上支撑钉
塑核蜡型
直接法桩冠蜡型的制作
实验一——精选推荐

实验一、可卸代型的制作(6学时)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模型的修整方法;2、学会牙托法固定工作模型;3、学会模型打孔、粘钉和加底座的方法;4、学会分割模型并分离代型部分;5、学会修整代型根部。
二、实验内容:1、参观标准可卸代型模型。
2、示教可卸代型的制作。
3、同学完成可卸代型模型。
三、实验器材:模型修整机、技工打磨机、塑料牙托、球钻、石膏振荡器、代型钉、代型打孔机、气枪、502胶、蜡片、酒精灯、火柴、超硬石膏、橡皮碗、调拌刀、分离剂、代型锯、石膏打磨头、手术刀、铅笔等。
四、方法与步骤:(一)牙托法1、修整模型:用模型修整机修整模型的四周及底部,将底部修成一个平坦的平面,颈缘至底部不少于10mm,高度不能低于牙托边缘。
然后用舌侧修整机将工作模型内侧多余的部分磨除,形成马蹄状并与牙托的弯曲槽相适应,在模型与牙托内壁之间留有适当空隙以容纳新灌入的石膏。
最后用锐利的雕刻刀将模型牙合面的石膏瘤去除,检查上下颌模型之间的咬合关系是否正确。
2、调和超硬石膏,灌入牙托内:将工作模型适当浸湿,调和超硬石膏灌入牙托内约2/3的高度。
3、固定工作模型:将工作模型压入上述牙托内,用新调和的石膏包埋固定工作模型的底部,去除牙托边缘多余的石膏,注意不要使石膏沾在预备牙上。
4、分割模型:固定工作模型的石膏硬固后,取出模型,在要分割的牙的近远中与邻牙的交界处,分别向颊舌面画出与牙体长轴平行的切割线。
然后用代型锯沿所画的切割线平行切割,直到将工作模型和包埋石膏均切透为止,切勿伤及基牙及邻牙。
分割后的模型在牙托内复位,检查复位情况。
5、修整代型:用微型电机夹持梨形钨钢钻对代型颊舌侧根部进行初步修整,然后用球形钻修整颈缘,以形成清晰的牙颈缘和便于制作熔模的根部形态。
即将代型根部修整成肩台边缘突出的状态。
最后用有色细铅笔将肩台边缘线画出,并用瞬间粘合剂封固。
6、涂布间隙涂料:在代型表面涂一层间隙涂料,目的是补偿铸造金属的冷却收缩,保证修复体顺利就位。
老年患者铸造金属桩核加全冠修复治疗的体会

老年患者铸造金属桩核加全冠修复治疗的体会笔者自2006~2008年对65~75岁的79例老年患者共100颗残根、残冠的后牙,进行常规根管治疗后,采用“铸造金属桩核+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患牙,经2~3年的随访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9例患者中男49例,女30例,其中残冠60颗,残根40颗。
病例选择的要求:(1)残根、残冠在去除腐质后,边缘的最低处要位于龈上,至少要与龈缘平齐;(2)残根、残冠无松动;(3)残冠髓室底牙体组织完整;(4)牙槽骨吸收不能超过根长的1/2;(5)残根、残冠经过常规根管治疗至少1~2周,临床上无主观及客观症状,X线片显示根管适充,根尖及牙周牙槽骨组织无异常。
1.2 方法1.2.1 根管制备与自凝塑料桩核熔模的制备 (1)参照X线片,选用适当的P钻,沿根管走向去除部分根管充填物,扩大根管,使制备后的根管直径约为牙根横截面直径的1/3,深度达根管长度的1/3~1/2(双根管和多根管)或2/3(单根管),保留根尖区3~ 5mm的根充物。
(2)采用口内直接法制取自凝塑料桩核熔模,要求自凝塑料桩核熔模的长度要达到根管预备的深度,冠部按照铸造金属全冠基牙预备的要求预备好,然后铸桩。
1.2.2 磷酸锌水门汀粘桩后,进行基牙预备、取模,制作金属全冠1.2.3 磷酸锌水门汀粘冠2 结果2.1 疗效判定标准成功:无自觉症状,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桩核及冠无松动或脱落,牙根无松动、无折裂,根尖周及牙周、牙龈无炎症,X线片上根尖及牙周的牙槽骨无异常,时间至少维持2年以上。
失败:2年内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者,即为失败。
2.2 结果残根组用作固定桥基牙的有2例失败,其中1例为根裂,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根管制备时直径过大,牙体组织切削过多,牙根抗折强度大大降低,不能抵御过大的咀嚼压力;另1例为牙龈炎症,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残根边缘过低,平齐龈缘,全冠边缘在此处不密合,长期对牙龈造成刺激。
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体会

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体会目的说明传统的铸造金属桩核仍是修复残根残冠的重要方法。
方法对142例残根残冠患牙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140例患牙使用状态良好,2例根折。
结论掌握一定的方法和适应证完全可以避免牙折,铸造金属桩核仍是修复残根残冠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金属桩核;纤维桩残根残冠;牙折随着人们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残根残冠得以保留。
以往我们采取铸造金属桩核加冠的方法修复。
近年来由于树脂纤维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天然牙相似的弹性模量以及X线的无阻射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该两种材料的体外对比研究结果多数认为铸造金属桩核易造成牙根折裂导致不可复性再修复,然而,从1997~2009年间我科12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如果掌握一定的方法和适应证完全可以避免根折的发生,铸造金属桩核仍是修复残根残冠的重要方法。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观察两周后无症状;临床冠根比小于1∶1;牙齿松动≤I 度,牙周健康。
根管内破坏直径不超过牙根横断面1/2的残根残冠共142颗,其中前牙84颗,后牙58颗。
1.2操作方法(1)残留冠的牙体预备:首先对残留牙冠进行大致的牙体预备,将牙体预备后小于2mm的薄弱牙本质壁去除,保留2mm以上的健康牙本质,以增加固位和抗力。
注意不要进行截冠处理。
(2)根管预备:用柱状根管预备车针进行根管预备,颈1/3处稍扩大成锥状,根管口形态与牙根颈部横断面形态一致,直径控制在根横断面1/3左右。
对于根管内破坏较大的患牙可稍扩大,但最大不得超过根横断面的1/2。
尤其注意前牙唇侧颈部一定不要破坏太大。
根管预备时除根管口略成锥形外其余部分应接近圆柱形,以保证固位。
桩的长度因牙而异,但要保证桩与冠的长度比例大于1∶1,要保证根尖4mm的封闭区,要注意根管预备时不要出倒凹,以免增加制备桩核蜡形的难度。
用金刚砂车针将根面进行适当的修整。
(3)直接法制作桩核蜡形,常规包埋铸造。
一次性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冠修复残根残冠技术

G i C i Mei n , pi 0 0V 1 , o1 ud o h a d i A r 2 1 , o. N . ef n ce l 8 2
文献综 述 I 3 3
具 有较 高抗结 核活 性 、与其 他抗 结核 药无 交叉 耐药 性 、 口服方
一
次性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冠修复残根残冠技术
韩 辉
【 关键 词】桩 核铸 造技 术 ;金属 烤 瓷冠 ;残根 残 冠
中图分 类号 :R8 . 733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7— 14 (00 1- 03 0 6 1 8 9 2 1) 2 0 3— 1
随着修复 技术 的发展 ,我们 在临床实践 中 ,开展 用桩核铸造 技术
别是在 不能耐受抗结核 药的副反 应患者的治疗 中担当着重要 角色。随 着喹诺 酮类 抗菌药基础 与临床研究 的不断深人 与扩展 ,新 喹诺 酮的出 现 ,必将为结核病 的控 制和治疗作出新贡献 。
便、吸收迅速 、分 布广泛 、能在 巨噬细胞 中聚积 以及不 良反应 少等特 点的喹诺酮类药物 为结核病的治疗增 添 了安全有 效的新 “ 武器 ” ,特
根 管内 ,再整 个牙 冠缺失面 ,待全部凝 固后取 出,打磨成形包埋 ,镍铬合金铸造 。
1 . 4烤瓷冠 的完成
疗 方法不能保 留的残根 经过临床适 当的治疗可 以使根尖周病变 愈合 , 残 根得 以保 留。通过桩核 修复 ,残根 残冠的保 存治疗为义齿修 复奠定 了基础 。用桩 核的残根做 固位体 ,可 以使固定修复 变为可能 。对 多个 连续的残根 ,尤其是牙根 短小者可使各 个人造 冠相 互连接 ,起 到多根 牙 的作用 。同时残根残冠 的保 留修复存 在者对牙周 膜敏感 的本体 感受 传人 神经 中枢 能力 ,从而避 免了牙槽骨 的萎缩 ,对 迫切要求保存 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蜡型
设臵铸道
后牙桩核蜡型的制作
因为后牙根管经常没有共同就位 道,因此后牙桩核多制作成分裂 桩。分裂桩形式较多。
分裂桩(或分体桩)
1、先制作一个根内段桩的蜡型;
2、再制作部分根面和根外段,不 覆盖另外的根管; 3、铸造先制作的桩核,在模型上 就位后在制作另外部分的桩核。
金属烤瓷全冠 修复牙的形态
衔接面方向与 后制作的桩核 就为方向一致
先制作的桩核
后制作的桩核
插销式分裂桩
1、先制作一个根管内桩的蜡型并延长;
2、再制作部分根面和根外段,不覆盖另 外的根管; 3、铸造先制作的桩核,在模型上就位后 再制作另外部分的桩核。
先制作的根桩延长部分
后制作的桩核
先制作的一个根桩
第二节 桩核蜡型的包埋
第三节 桩核的铸造
涂布分离剂
1、涂布范围要广泛; 2、可多次涂布; 3、最后,根管内多余液体要吸干。
制作方法和步骤
1.前牙桩核蜡型制作
2.后牙桩核蜡型制作
前牙桩核蜡型的制作
1、根内段蜡型制作
2、根面蜡型的制作
3、根外段蜡型制作
4、检查蜡型 5、设臵铸道
根内段蜡型制作
1、根管内蜡型成型:蜡线法、滴蜡法
2、插入金属丝:直别针、不锈钢丝
3、取出检查:
根面蜡型的制作
1、将制作好的根内段蜡型在根管内复 位,以滴蜡塑形法制作根面蜡型。 2、取出检查,要求蜡型与模型根面密 合各部分线角清晰,无缺损,与根内 段衔接完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外段蜡型的制作
1、将根内段复位;
2、用滴蜡塑形法制作根外段(核)蜡 型; 3、要求核的形态与相应外冠预备体形 态一致。
第四节 桩核的磨光
1. 铸圈应自然冷却,开圈 2. 喷砂清理铸件。 3. 切除铸道 距离铸件约0.5~1mm处将 铸道切除。 4. 桩核就位 去除金属小瘤,将桩核轻 轻臵入根管内,若不能完全就位,修磨 障碍点,直至完全就位。 5. 打磨修整桩核根外段 将根外段进行 修整 6.桩核的根内段能顺利就位的话不要求 打磨,根外段只要求磨光不要求抛光, 打磨完成后进行喷砂。
第三章 金属桩核制作
第一节 桩核蜡型制作
学习目标
1、学会前牙桩核的蜡型制作;
2、知道后牙分裂桩蜡型制作的 方法。
制作前准备
1.检查模型:根面边缘是否清晰, 有无石膏小瘤;根管内是否有倒 凹,是否光滑平整,有无残留的 印模材料。
2.涂布分离剂:涂布要均匀
模型检查
1、模型是否完整,根面边缘是否 清晰光滑; 2、根管内有无倒凹,是否光滑; 3、根管内有无残存印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