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栓溶栓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智汇护理·常识Family life guide -99-周微 (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二科)摘要:目的:针对突发性脑梗死,采用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以及术后的心得感受。

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病患资料然后进行溶栓治疗,将200万到250万的尿激酶加入生理盐水210ml 中,以一分钟平均滴速为66.7滴为标准,持续的静滴半个小时。

进行溶栓治疗一天之后,在一天之内按次口服阿司匹林110-350mg,三周后病情趋于缓和状态时改为一天之内110mg。

同一时间实施相应的溶栓护理、初期护理、心理素质护理以及术后康健护理。

结果:进行溶栓治疗后的52例病患,其身体机能都在一定程度上有逐渐好转的趋势,其中,5例存在语言障碍的病患可以简单地进行交流,10例意识模糊的病患有所清醒;无效2例,转院2例。

在溶栓的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病患对药物产生严重过敏的情况,只有3例病患在溶栓治疗之后,其治疗部位出现了淤青。

结论:溶栓治疗在医学上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只要严格掌握溶栓的治疗步骤以及病患的适应程度,切实观察和记录病患在治疗前后身体机能的变化,及时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并同时采取有效的溶栓护理、初期护理、心理素质护理以及术后康健护理,就可以达到我们理想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护理所谓的突发性脑梗死是指,病患本身的身体机能存在一些缺陷,血液在流经大脑时,由于缺陷造成的障碍使血液不能够顺利地供应给大脑的其他部位,其他部位由于血液的不及时就位,产生了大脑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者是其他神经功能的损坏等等。

我们回顾性分析52例病患资料然后进行溶栓治疗,在术后给予精心照顾,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现将溶栓治疗的心得感受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0年到2011年度接受突发性脑梗死治疗的病患52例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范围在(62.9±3.6)岁;发生病变的部位:脑室体旁21例,基底节29例,其它2例;所选择的的病例患者存在轻微性偏瘫的33例,其中左侧轻微性偏瘫的12例,右侧轻微性偏瘫的21例;存在语言障碍的病患8例,意识模糊状态的病患13例。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体会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体会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的疗效。

方法:对112例均有不同程度肢体瘫痪或言语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以及实施系统化护理。

结果:静脉溶栓后,患者肌力有了明显提高,言语障碍在溶栓后也明显改善。

其中基本治愈37例,显效39例,好转28例,无效8例。

有10例出现出血性并发症(轻微牙龈出血3例,皮下瘀斑7例),3例于溶栓后6小时发生继发性少量颅内出血。

结论: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2006年10月~2011年6月对112例接受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12例,男74例,女38例,年龄42~75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

溶栓入选标准:①年龄18~80岁;②临床明确诊断缺血性卒中,并且造成明确的神经功能障碍(NIHSS>4分);③症状开始出现至静脉干预时间<6小时;④卒中症状持续至少30分钟,且治疗前无明显改善;⑤患者或其家属对静脉溶栓的收益/风险知情同意。

溶栓排除标准:①CT证实颅内出血史;②神经功能障碍非常轻微或迅速改善;③发病超过6小时或无法确定;④伴有明确癫痫发作;⑤既往有颅内出血、动静脉畸形或颅内动脉瘤病史;⑥最近3个月内有颅内手术、头外伤或卒中史;最近21天内有消化道、泌尿系等内脏器官活动性出史;最近14天有外科手術史;最近7天有动脉穿刺史;⑦有明显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100×109/L;48小时内接受肝素治疗并且APTT高于正常值上限;近期接受抗凝治疗并且INR>1.5;⑧血糖<2.7mmol/L,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⑨CT显示低密度>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2]。

溶栓方法:给予尿激酶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在30分钟内滴完。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60例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60例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60例护理体会贾秋萍【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2(024)018【总页数】1页(P2243-2243)【作者】贾秋萍【作者单位】邹平县人民医院,山东,邹平,25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现代医学对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尿激酶是临床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该药物可直接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从而发挥溶解血栓的作用。

2010年8月~2011年5月我院对符合条件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经过正确及有效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36~79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发病6h内入院32例,6~12h入院19例,13~24h入院9例。

全部患者均经临床和头颅CT检查确诊。

颈内动脉系统梗死4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13例。

1.2 治疗方法尿激酶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12h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U,连用5~7天,如无禁忌证可常规给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其后每晚100mg,根据患者情况分别给予氯吡格雷、美托洛尔、硝酸甘油等药物。

1.3 观察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注意血压的变化,如果血压过高或者过低可引起颅内出血或脑灌流不足。

随时了解患者有无头痛、呕吐和肢体瘫痪恢复等情况,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判定患者有无脑水肿或伴发颅内出血。

一旦发现变化,及时处理。

1.4 疗效判定标准有效: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能够自理。

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瘫痪肢体肌力提高1级以上,失语症状明显改善。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2 结果有效21例;显效34例;无效5例,其中死亡1例。

总有效率91.7%。

3 护理3.1 溶栓治疗前护理[1]溶栓治疗虽然简单易行、效果显著,但应掌握好溶栓的适应证,一般选择年龄18~75岁,发病6h内,脑功能损害持续存在1h,且比较重,经检查排除颅内出血及其他早期脑梗死改变,无溶栓禁忌证。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体会目的分析溶栓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相关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患者98例,将其分作对照、观察两组,各49例,两组对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后,观察组向患者施行整体护理,对照组则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

结果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取溶栓治疗脑梗患者时,医护人员要做好溶栓前、中、后的相关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有效缓解脑梗患者的痛苦,使患者脑血管系统尽早恢复正常功能。

标签:急性脑梗;溶栓治疗;护理体会急性脑梗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脑部血管坏死病症,该病是因为患者脑部供血受阻,引发脑组织氧量不足,神经系统的组织功能受到损害,致使脑组织的细胞结构坏死[1]。

近年来,脑梗疾病的病发率逐年递增,该病一旦发作,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病情发展迅速,恶化现象十分明显[2]。

为提高临床上急性脑梗的治疗、护理效果,本文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患者98例,分析其治疗、护理效果,现作以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患者98例,将其分作对照、观察两组,各49例。

当中,观察组:29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32~79岁,平均(51±8.59)岁,观察组在实施溶栓治疗后向患者施行整體护理;对照组:27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34~80岁,平均(52±8.74)岁,对照组在实施溶栓治疗后向患者施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治疗方法:两组都向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分别是阿司匹林、甘露醇、依达拉奉,之后再对患者实施rt-PA溶栓治疗[3]。

治疗完后,对照组遵照医嘱,采取常规型护理模式;观察组按照整体护理流程对患者实施各项相关护理,具体方法见下:1.2.1溶栓之前的护理入院之初,医护人员首先要对患者脑梗病症进行确诊,待确诊完成后,护士应对其开展相关的护理工作。

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护理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脑血管疾病在老龄人口中占很大的比例,它的致死率、致残率,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而脑梗塞约占脑卒中的15%~20%。

综合目前国内外脑梗塞的治疗方法[1]有:溶栓(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支架置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纤、神经保护、干细胞移植及康复治疗等。

而溶栓治疗,在国内被公认为目前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最有效治疗方法。

现对我院自2005年至2009年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收到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38~70岁,中位年龄52岁;发病时间6小时以内,深昏迷0例,浅昏迷2例,语言功能障碍18例,偏瘫32例,其中伴随糖尿病5例,合并高血压病史15例。

符合溶栓治疗要求[2]:①急性脑缺血疾病在发病6小时内;②年龄为18~80岁;③维持血压低于180/105mmhg;④脑CT排除脑出血,早期低密度改变。

1.2治疗方法使用尿激酶100~150万u加0.9%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静滴,30分钟内完成,同时予以依达拉奉针30mg加入0.9%生理盐水中静滴,胞二磷胆碱0.75加入液体中静滴。

脑水肿予以20%甘露醇脱水治疗。

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无出血者,再使用阿司匹林100mg/d,维持10天,奥扎格雷钠针80mg加入液体中静滴bid。

1.3疗效判定[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于溶栓前、溶栓后6、24h、3、7、14、28d分别记录得分。

基本治愈:ESS 91~100分,显效:ESS 81~90分;有效:ESS 61~80分;无效:ESS<50分。

2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后10例患者14天后完全恢复正常生活,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8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活基本能自理,4例神经功能有所改善,但生活不能自理。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目的:总结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及体会。

方法:对48例患者行溶栓治疗,将尿激酶100万~150万I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持续静滴30 min,滴速平均为66.6滴/min。

溶栓后24 h口服阿司匹林100~325 mg/d,4周后改为100 mg/d。

并实施溶栓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

结果:溶栓后43例偏瘫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2例失语患者能简单对话,7例意识障碍患者得到恢复;无效4例,1例转院。

未出现药物过敏及出血病例,2例溶栓后出现注射部位瘀斑。

结论: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及溶栓时间窗,密切观察溶栓前后神经功能和偏瘫肢体功能的变化,预防溶栓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标签: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护理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其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

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采用溶栓治疗方法,并进行了全面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

现将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4.8±3.2)岁;病变部位:基底节24例,脑室体旁16例,其他8例;本组病例有偏瘫症状48例,左侧偏瘫17例,右侧偏瘫31例;伴失语症状4例,意识障碍9例。

1.2 方法48例患者均符合2005年颁布的《中国脑血管病治疗指南》关于溶栓治疗的适应证[1]。

27例患者在发病3 h内、18例在发病5 h以内和3例在发病6 h内均应用尿激酶治疗。

我科用尿激酶100万~150万I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持续静滴30 min,滴速平均为66.6滴/min。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脑梗死的发病率为110/10万,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

早期溶栓再通是终止脑缺血软化,防止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降低致残率的理想方法。

近2年来我们对2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爱通立静脉溶栓,收到一定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

年龄50~75(62.81±2.55)岁。

以上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检查均排除出血,发病均在6小时以内,均符合2005年颁布的《中国脑血管病治疗指南》关于溶栓治疗的适应症[1]。

本组病例有偏瘫症状的28例,左侧偏瘫的10例,右侧偏瘫的18例,伴失语症的4例,意识障碍2例。

1.2 方法:28例患者均在发病6小时内应用爱通立治疗。

爱通立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生产,20mg/瓶,主要成分阿替普酶即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推荐剂量0.9mg/kg,最大剂量90mg。

先用总剂量的10%(原液)静脉注射,剩余剂量融化在生理盐水250ml中在随后60分钟持续静脉滴注。

使用爱通立治疗的24小时内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肝素。

24小时复查头颅CT,若24小时后无禁忌症者可用阿司匹林300mg/d共10天,改为维持量50~100mg/d,若有出血立即停用[2]。

1.3 疗效判断标准[3]:溶栓后24小时、第7天及第14天进行疗效判断。

判断标准:①显效:与入院时比较,意识、语言能力恢复到发病前水平,肢体肌力增加3级或3级以上,或肢体肌力达到5级。

②有效:与入院时比较,意识、语言能力明显改善,肢体肌力增加1级。

③无效:与入院时比较,意识、语言、肢体肌力无明显改善。

2 结果本组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

溶栓后28例偏瘫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4例失语有3例能简单对话,2例意识障碍得到恢复。

出现脑出血4例,鼻腔口腔粘膜等出血12例。

无一例出现过敏反应。

3 護理体会3.1 做好溶栓前准备:溶栓前完善相关检查,如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护理体会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护理体会

密观察病情 ,加 强监护技术 ,对脑梗死 患者的急救 及促 进康 复 , 减少致残率 ,提 高生 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 饶明俐 .中国脑血管病 防治指 南【M】.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2007:
256.
[2] 覃建科.脑 出血与脑 血栓 患者心 电图改变的特征及 分析叨.右江 民 族 医学 院学报 ,2006,28(2):199—200.
脑梗死 。初步诊 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双侧基底节 区)。入院后给 血 改变 ,其 原因可能与脑血液循 环障 碍 ,影 响神经体液 反应机
予抗 血小板 、降脂 、稳定 粥样斑块 ,改善脑供 血 ,营养脑细胞 治 制 ,导致 支配心脏 的交感神 经活动异 常 ;血液 中儿茶酚胺 增高
疗 。患者人院后 7 h病情进展加重 ,出现失语伴右侧肢体偏瘫 , 并 在心脏 中蓄积四;血管 内皮素合成增加导致冠脉供血不 足嘲等
手术切 口小 、出血少 、术后瘢痕小 、恢 复快 、住 院时间短 等优 点 ,
2_3 术后护理 术 后常规心 电监护 、低流量 吸氧 ,去枕平
现 已是越来 越多患者和医生的首选 ,成为外科 治疗胆囊 良性疾 卧 ,头偏 向一侧 ,防止 呕吐物吸入气管。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
病的标准术式。2012年 2月~2014年 2月我院施行 LC486例 , 活动以促进 胃肠 功能恢 复及全身血液循环 ,预防下肢 静脉血栓
程度 的紧张 、恐惧 、焦虑等不 良心理 反应 ,担心 手术意外 、并发 畅 ,防止 呕吐物吸人气管 和肺 内造成 吸人 性肺炎 ,呕吐严 重时
症 及后遗症 。护理人员 术前 向患 者介绍手术 必要性 ,LC适应 及时报告 医生 ,做相应 的处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血栓溶栓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08T09:33:20.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胡琳琳
[导读] 脑血栓已经严重的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胡琳琳(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10041)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从我院中选取76名急性脑血栓溶栓患者,这些患者起病于6小时内,使用西药溶栓配合中西药脑保护的治疗方法。

结果治疗组的患者基本上痊愈,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中有两名患者的情况恶化,两名患者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的状况。

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比较好,并发率也比较低。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溶栓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262-01
脑血栓已经严重的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目前的医学理论认为,要想有效的对脑血栓进行治疗就必须从两点上下功夫,一是脑血液的恢复速度要快,要尽力的争取。

二是要实施相应的脑保护治疗。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已经被使用了50年左右,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尽管溶栓的时间一般会在6个小时之内,但是其会导致一些并发症,比如:颅内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此临床效果受到了一些限制。

笔者选取了152名患者进行研究,这些患者的发病都在6个小时以内,属于急性脑血栓患者。

在对这些患者采取激酶溶栓联合中、西药脑保护治疗后效果非常的明显,患者也比较满意,下面就将研究效果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随机选取76名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男性患者46名,女性患者30名。

年龄在41-72岁之间,平均为58.7岁。

有28名患者具有高血压的病史,13名患有糖尿病,32名患有高血脂病,此外还有心房房纤颤4名。

关于对照组。

对照组也有76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名,女性患者32名。

年龄在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7.8岁。

在这些患者中,有25名患者患有高血压,15名患者患有糖尿病,另外有36名患者患有高血脂病。

诊断标准。

这152名患者均是第一次发病,都和1995年修订的脑血栓诊断标准相符合。

此外,还具备以下的条件:(1)起病的时间都不超过6个小时,年龄都小于70岁。

(2)患者的神志都非常的清醒,或者是有轻度的嗜睡状况。

(3)在使用脑CT后,颅内出血的情况被排除。

此外,没有出现明显与神经缺失相对应的低密度影。

(4)活动性出血倾向没有。

(5)在治疗前对血小板进行计数,此外还包括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正常。

粪和尿呈现出阴性。

(6)患者要同意并且签字,家属也可以替代患者进行这项工作。

1.2护理方法
治疗的方法。

对这两组患者进行检查,进行入选。

第一步工作是给患者服用20%的甘露醇,用量是125ml。

之后,进行静脉滴注,将100-150万U尿激酶融合到生理盐水中,盐水的浓度是0.9%,用量是100ml。

滴注的时间是半个小时,之后继续进行20%的甘露醇的干预。

在从过程中需要给患者一些脑保护剂,比如:维生素E、维生素C等。

当尿激酶使用完后可以给患者4100C的低分子肝素钙。

对肚脐周围进行皮下注射,要折射5天。

当溶栓开展到第二天时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每天服用100mg,使用口服的方式。

对血压进行严格的监视,此外还要注意出血时间以及凝血时间。

早期的康复锻炼也不能忽视。

一个疗程是3个星期。

治疗组的方案是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中药脑保护剂,也就是龙胶囊。

方药的组成部分是:川I芎12g,全蝎9g,鸡血藤20g,水蛭6g.地龙9g,僵蚕9g,天南星(制)6g,黄芪15g,丹参12g,牛膝20g,钩藤20g,白术12g,生地20g,石莒蒲30g,天麻20g等组成。

3周1个疗程。

1.3统计学分析
对全部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患者干预治疗状况采用t检验,质量评分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们可以在表1中看到两组的对比情况。

表1 两组总疗效的对比
3、讨论
脑血栓的早期治疗很关键,早期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脑组织细坏死,将脑细胞的血液供应进行改善。

我们之前也提到过要想有效的对脑血栓进行治疗就必须从两点上下功夫,一是脑血液的恢复速度要快,要尽力的争取。

二是要实施相应的脑保护治疗。

而最核心的是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这时,需要使用中西医结合来治疗急性脑血栓,在此过程中使用蛭龙胶囊可以让内皮细胞免遭自由基的损害,缺血也会被有效的防止。

另外,脑细胞的凋亡也会降低,因此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永巍,刘建民,洪波,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选择性局部动脉溶栓治疗[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10(23):734-735.
[2]杜伟,邵成民,王建林,等.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4(23):1467-1468.
[3]张强宗,刘俊田,吏小莲等.水蛭免加热提取物对高凝动物模型凝血系统蕊血小板聚粜率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荆学,2011,21(12):312-3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