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体会
49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及体会

49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及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
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将其按盲目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不适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时,在常规的护理方式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术后第一天,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溶栓治疗成功,消除其心理顾虑,在心电监护下,对患者进行被动翻身及按摩上下肢,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肢体。
术后2-3天,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病情改善情况,患者采用坐位或者是半卧位,在床上自己洗漱、进餐等。
术后4-5天,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性知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后6-8天,向患者讲解药物相关知识及服药的重要性[4],指导患者在室内自行活动。
术后9-10天,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疾病应急处理措施,患者生活基本自理。
术后11-12天,向患者讲解运动与休息两者间的关系,指导患者在走廊内行走。
术后13-14天,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指导,要求其定期复查,对疾病自我监测,指导患者上下楼梯的训练。
1.3 评价指标:将两组患者的不适症状、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住院天数与下床时间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1)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适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住院天数与下床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体会

服降糖 药治疗后 , 血糖 控制 仍不 理想 者 , 往往需 以胰 岛素 补
充 或替 代治疗 , 中, 日早 、 其 每 晚餐前 注射人造 胰岛素是一 种 广泛使用 的治疗方 案。近年 来 , 随着 现代 医学技术 的发 展 , 以及 新型药 物 品种 的不 断研 究与 临床应 用 , 和锐 3 诺 0逐渐 成 为治疗肝 源性糖 尿病的重要预混胰 岛素类似物 , 为肝源性 糖 尿病胰 岛素补充 或替代 治疗 提供 了新 的选择 。我 国哈 尔 滨 医科 大学糖尿病研究所通过对诺和锐 3 0的临床应用研究 显示 : 与诺和灵 3 R相 比较 , 0 诺和锐 3 O可使餐后 血糖得到更 好 的控 制 , 同时低血糖发生率更 低 。同时 , 诺和锐 3 0可在餐
栓 治 疗 的效 果 最 佳 。
【 关键词】 急性 ; 心肌梗死 ; 静脉溶栓
急性心 肌梗 死 ( ct mycri na t n A ) 临床 aue oa a if c o , MI 是 dl r i 内科 中较危 重的心血管 疾病 … 。很 多世 界级 的研究 中心证 明, 早期 的 A 静脉溶栓 治疗 可 以明显 改善患 者 的预后 , MI 可 以降低 1% ~1% 的死 亡率 , 0 2 因此 , 静脉溶 栓治 疗 已经成 为 A 急症治疗 的主要 手段之一 。本院 2 0 MI 0 9年 1 月至 2 1 00年 1 收治 的 3 月 5例 A MI患 者进 行 的静 脉溶 栓 治疗 的情 况
如下。
律 失常 ; 心肌酶谱 峰值 于溶栓 后 1 4h内出现。
2 结 果
2h内溶栓成功 1 1例 , 6 h溶 栓成 功 l 2~ 3例 , 6~1 2h 溶栓成 功 7例 , 2 h溶栓 成 功 4例 。冠状动 脉再 通共 2 >1 9 例 。在 溶栓治疗期 间 , 3例有 皮肤 、 有 消化道 出血 的症状 ; 1 例 心力衰竭 、 例休克 ; 1 伴有严重心律失常 的 2例 ; 死亡 1 。 例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溶栓后支架植入术的治疗体会及文献复习

2 讨 论
大 量循证 医学证 据表明 ,早期 再灌注治疗 是挽救A MI 患者生命 的重 要手段【 】 I 2 】 。 静脉溶栓治疗 由于其操作方便 、 经济 、快 速及 易于在基层医学单位开展而更具推广意义【 5 1 ,
2 . 4 高龄 患者 的健 康 管理
再 发梗死 的预 防是综 合性 的 。首先 ,应加 强对 患者
换酶 抑制剂 / 血管紧张素受 体拮抗 剂 、 他 汀类 等药物 的综合 应用 , 这些药 物可 以降低 患者 死亡率 。本例 患者 同样 显示 了药 物预 防的重 要性 。再 次 ,是介 入治疗 ,冠状动 脉造影
提示 冠 状动 脉严 重 狭窄 者行 介 入治 疗 和冠状 动 脉搭 桥术
宁愿选择保守治疗 [ 5 】 。为此 , 结合该病 例 , 现就高年龄患者
无恶心 、呕吐 , 无 黑喙及晕 厥 ,遂急诊入 院 , 考虑 “ 急性冠
血管 事件的发生。因此 , 对 于静 脉溶通 的A MI 患者 ,如果能
够接 受择期P C I 治疗 能取得 良好的疗效 [ 。
2 . 3 再发梗 死 的危 险 因素
K a p l a n 等[ 8 ] 观察 T2 6 7 7 例首次心肌梗死后存 活的患者 ,
5 8 8 . 5 9 0.
( 收缩压 <1 0 0 mmH g ,l mm Hg = 0 . 1 3 3 k P a ) 或心率增快 ( >1 0 0 次/ m i n) 患者治疗意义更大。 ( 2 )S T 段抬高,年龄 >7 5 岁。对 这类患者,无论是否溶栓治疗 ,A MI 死亡的危险 f 生 均很大。因 此,慎重权衡利弊后仍可考虑溶栓治疗 ( A C C/ AH A 指南列为 1 I 适应证 )。 ( 3) s 1 段抬高,发病时间1 2  ̄2 4 h ,溶栓治疗 收益不大,但在有进行『 生缺血陛胸痛和广泛s T 段抬高并经过选 择的患者,仍可考虑溶栓治疗 ( A C c / A H A 指南列为 Ⅱb 类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体会

表2 各型阑尾炎与对照组血h s2C R P比较(m g/L,�x±s)组别例数术前术后2d术后4d术后7d单纯性2935.6±5.636.8±6.721.5±4.48.3±3.6化脓性4369.7±12.565.3±10.535.4±8.611.3±4.4坏疽性2075.6±16.872.4±11.837.6±7.712.4±3.6对照组66 6.1±2.37.3±2.5 6.8±2.46.5±2.33 讨论白细胞的病理性增加多见于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等。
从表1中可看出对照组与急性阑尾炎各型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第4天WBC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相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WBC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相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第4天WBC 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这说明WBC计数对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根据麦氏点压痛及白细胞升高来诊断急性阑尾炎。
当炎症发生时,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大量白细胞立即释放入血。
但由于仍有10%左右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外周血WBC计数并不升高,所以WBC计数不升高并不能否认阑尾炎诊断。
因而,在麦氏点压痛及WBC计数检测的基础上,还应联合其他方法来提高早期诊断率。
hs2CRP是一种急性反应相蛋白之一,是炎症、组织损伤时非特异性标志物[2]。
在炎症、组织损伤及手术后,hs2CR P 浓度显著增高,随着病变消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hs2CRP浓度降至正常水平。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照组与急性阑尾炎各型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第4天hs2CR P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急性化脓性、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相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第4天hs2CR P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相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第4天hs2CRP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和心电监护的体会

2 6・ 3
《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0 1 2 1 年第 3 卷第 4期 临床医学工程 2
di1.9 9 jis.6 4—14 .0 10 . 1 o:0 3 6 /. n 17 s 2 2 2 1 .4 06
急 性 心肌 梗 死静 脉 溶栓 治 疗 和 心 电监 护 的体 会
孙 小 平
vn u r d p e o s d p, r .At e 8 n et i e C mo i r g, t e o a e fu d i a e t w t a iu a d — i i a l me gv n E G n ti h t i o n wi p r d C b n p t n h v ro s r i h i n o n i i c a r yh a . Re u t I i r u f 2 c s s ,al t o t h o t l e i g a t i ts n le i g a d c a r t mis h sl s n t s go p o a e h 7 l h u e to h be d n ,g sr n e t a b e d n i w t o il n h mo r a i t k d o h rc mp ia in c u r d i a e ,v n u u cu e s e s i c h mo i ;a a in s e r gc sr e a t e o l t so c re 1 c s s e o sp n tr i kn e c y ss l p t t h o n c o n t l e
值得在基层医院使用。
本组 7 例 中, 2 均无牙齿 出血 、 消化道 出血及出血性脑卒 中等并发症 的发生 , 1
例 出现静脉穿 刺部位皮肤瘀斑 ; 所有患者均好 转出院。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 和心电监护对急性 心肌 梗死( MI 的疗效 可靠 , A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是否通畅,若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并复查头颅CT,显示脑室内积血明显减少或消失,且无脑室扩张,可配合医师进行拔管。
拔管后应注意观察切口处渗液情况,若有脑脊液漏出就报告医师妥善处理。
4 小结尿激酶为外源性纤溶系统激活剂,能直接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使纤维蛋白降解,血凝块迅速溶解,具有无抗原性和毒性、可反复应用、副作用小等优点[1]。
将尿激酶注入脑室,能快速消耗血肿内纤维蛋白原使血肿迅速溶解,尤其是促使侧脑室引流不能引出的侧脑室底部、第三、第四脑室的积血溶解,血性脑脊液经脑脊液置换而排出[4]。
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术,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内出血是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1] 麦达昌,潘志汉,陆政平,等.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3):42243.[2] 饶明俐,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12153.[3]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4.[4] 罗自勉,宋治,付林,等.双侧脑室引液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3):275.(收稿日期:2008205222)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潘秀春(鄢陵县人民医院,河南鄢陵461200) [关键词]心肌梗死;溶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2323132202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日渐升高。
静脉溶栓治疗作为临床再灌注心肌的主要手段,对临床护理配合有较高的要求。
现将我院内科静脉溶栓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内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52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体会

【 中图分 类 号】 5 22 2 R 4 .+
【 献标 识码】 文 A
【 章编 号】 6 4 4 2 (0 2 0 a 一 0 4 0 文 1 7 — 7 1 2 1 ) 2( ) 0 2 — 2
Th lnia x e in e 0 a l nt a e o h o b l ss wih ur k na e 0 e ci c le p re c f e ry i r v n us t r m o y i t o i s n a u e m y c r i li r r to n he p i a y ho pia c t o a d a nf a ci n i t rm r s t l
【 sr c】Obe t e T n et a h l ia e eto rkn s f raig aue m oada ifrt n Ab ta t jci o ivs gt te ci cl f c fuo iae o t t ct y cril naci .Meh d v i e n f r e n o to s
硬 化基础 上 导致 血管 腔 闭塞 、 流 急剧 下 降或 中 断而 引起 的 血 急性 心 肌缺 血性 坏死 , 临床 常见 的心 血 管 急症 之一 。冠 脉 是 介 入 ( C ) 术 在 多 数 基层 医 院无 法 开展 , 静 脉 溶栓 以其 P I手 而 操 作简便 、 有效 等特 点 成为 重要 措 施I 该 方法 可使 闭塞 冠脉 l _ ,
t h e inn ftrmb lss n h n te hg e ae o e a aiain Th l ia n iaoss c sc etp i y ote b gn igo o oy i,a d t e h ih rr t fr c n l t . e ci c lidc tr u h a h s an sm— h z o n p tmssr m o ada n y s a d EC wee sg iia t mp o e .Co cu in I i ae a d efcie ta al n oo , u my c r ile zme n G r inf nl i rv d e c y n l so t S sf n f tv h te y i e r t v n u r mb lsswi r kn s c t o a da frt n a dep cal p l rt ame tntep mayh s i 1 r e o st o oy i t uo i aei a u emy c r ilna ci , n s e il a p yf r t n h r r op t . a h h n i o y o r i i 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2例体会

病室进 行心 电持续 监护 、 氧、 静 、 吸 镇 卧床休 息 , 即给 予尿 立 激 酶( 0  ̄ 1 0 ×1 加入 生 理 盐 水 2 0 , 0 n内输 10 5 ) 0 U 0 ml3 mi 完, 同时常规静 点硝酸 甘油 , 分子 肝素 2次/ , 低 d 皮下 注射 ,
间>4 , h 出现 Ⅲ。 室传 导 阻滞 1 ; 血压合 并 糖尿病 , 房 例 高 心 功能不全 1 ; 例 其余 4 为胸痛 持续 >2 , 杜冷 丁缓解 疼 例 h需 痛2 , 的S 例 抬高 T段下降<5 , 0 心肌酶峰值出现在 1h 6 后
各 1 。 例 3 体 会
病在 4 以内 1 例 ,h h 8 6 以内 4 , 例 所有病例均有胸痛、 大汗
3 赵爱 群 , 然 , 段 孙健平. 动试验对女性冠心病诊 断的价值 [] 实 运 J.
用新 医学 ,0 68 3 :9. 20 ,( ) 1 8
( 辑 编
冰雨)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 肌梗 死 2 2例体会
郭应 强 李志录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新疆 和静县医院 8 1 0 430
中图分类号 : 5 1 4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编号 :0 17 8 ( 0 7 0—7 40 R 4. B 1 0— 5 52 0 ) 70 8—1 我院 2 0  ̄20 0 2 0 5年用 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 疗急性心 肌梗死 2 例 , 2 获得满意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采用 WHO制定的标准 和我 国《 心血管病 治
疗指南和建议 》符 合急性心肌 梗死 的诊 断 , 有静脉溶 栓指 , 对 征 的急性心肌梗死 病人进 行 了静脉溶 栓治疗 。其 中男性 1 6 例, 女性 6 , 例 年龄 4  ̄7 岁 。梗死部 位 : 壁 1 例 , 6 1 前 5 下壁 4 例, 广泛前壁 3 。有高血压病史 1 , 糖尿病 6 。发 例 6例 合并 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
2015-12-15T17:04:23.0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 作者: 刘磊 周方红 张秀娟
[导读] 黑龙江大庆龙南医院心内科 心肌坏死的范围是决定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限制心肌坏死的最有效方法是早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黑龙江大庆龙南医院心内科
163453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目前心肌梗死的死因大多数是由于泵衰竭或致命心律失常或心脏破裂以及心源性休克
引起。心肌坏死的范围是决定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限制心肌坏死的最有效方法是早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而溶栓治疗不受条件限制,
因此溶栓治疗较广泛地应用于治疗
AMI。我院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2例AMI患者予以溶栓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2例AMI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44~79岁,平均56.6岁。发病
<3h12
例,3~6h者7例,<6h者3例。表现为胸痛并伴有大汗或上腹疼痛、胸闷、心慌、晕厥、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低血压、休克。梗
死部位:前壁
8例,前间壁5例,广泛前壁6例,下壁加后壁2例,下壁、后壁加右心室1例。22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
AMI
的诊断标准【1】,无溶栓禁忌证,符合静脉溶栓条件。
1.2
治疗方法
1.2
治疗方法 初步诊断后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给阿司匹林300 mg嚼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酶原时
间、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然后在心电监护下溶栓。给予
UK 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溶液中静脉滴注,30 min滴完,UK滴完后12 h,腹
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5000 U,1次/12 h,持续应用2周。继而给予5%GS 500 ml、硝酸甘油10 mg、肝素100 mg静脉滴注,滴速按硝
酸甘油计算为
15 mg/min,溶栓前后3 h内每0.5 h做心电图1次,发病10 h起每4 h抽血检查心肌酶1次,持续1周后停用肝素。同时常规给
予肠溶阿司匹林
75 mg,每晚1次顿服,溶栓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胸痛变化,皮肤、黏膜、大小便、呕吐物等,观察有无出血现
象。
1.3
疗效评价根据间接指标判断是否再通。①症状:溶栓开始后2 h内胸痛基本消失;②心电图:相邻半小时内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
下降
>50%;③心肌酶学指标:酶谱高峰早于发病后14 h;④溶栓后2 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上述4项间接指标中以②、③项作为主要
判断再通的标准。
2
结果
22
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15例,再通率为73.57%,发生出血2例,其中,6h内组出血1例,均为轻度出血。发病4周内死亡1例,
死亡率为
2.3%。
3
讨论
AMI
约90%的患者在发病早期于冠脉内可见新鲜血栓,余10% 的患者亦可能有血栓形成,但由于局部纤维蛋白溶解反应而消失。AMI
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是介入治疗,其次就是溶栓治疗,它可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左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预防左室扩大和
重构,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尿激酶价格相对低廉,无抗原性和致热源性,体内无抗体存在,可多次重复静注,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裂解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从
而产生纤溶作用,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使堵塞的血管再通。其机理为:(
1)有助于恢复和维持缺血心肌的血流量,同时减轻受损心肌的机
械负荷;(
2)加速病变心肌的愈合,减少梗死面积;(3)减轻心脏扩张,保存左室功能,减少室壁瘤的形成;(4)减少附壁瘤血栓的形
成。
在AMI静脉溶栓时,我们成功的经验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分秒必争抓紧时间,尽早开始,一旦AMI确诊并决定溶栓治疗时,将患
者立即推入监护室,严格生命体征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溶栓年龄一般限制在70岁以下,对于年龄限制可根据患者体质不同情
况作决定,不必一刀切,关键是禁忌证除外。(
3)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严格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严密心电监测,观察灌注心律有无失常,
及时发现并对症处理。(
4)严格掌握静脉滴注速度,本组尿激酶滴注时间约30 min,与国内“八五”国家攻关课题研究一致。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4-305.
[2]
叶任高 陆再英 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
[3]
沈新平,张敬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6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83.[4]赵计兰,薛建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
肌梗死
9例[J].临床医药实践,2003,12(5):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