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演示实验】利用示波器观察泡沫塑料块刮擦玻璃板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泡沫塑料块刮擦玻璃板敲打音叉发出声音【播放视频】——《噪声的波形》实验现象:泡沫塑料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音叉产生的声音的波形有规则。

噪声的波形音叉的波形实验结论: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而乐音的波形有规则。

【引出噪声的概念】1. 噪声与乐音(1)噪声与乐音①乐音:有规律的、悦耳动听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是由发声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

例如:音乐会上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钢琴演奏声;清晨鸟儿清脆婉转的叫声。

②噪声:无规律、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

例如:建筑工地上各种机器的轰鸣声;放鞭炮时震耳欲聋的声音;车辆的喇叭声等。

2. 噪声的界定(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如图所示,看看这些声音的特点。

飞机起飞、降落的轰鸣声;建筑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货车行驶时的马达声。

共同特点:难听、刺耳、发声体振动无规则。

结论: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看看这些声音的特点。

a. 我们班正上物理课,隔壁班级大声播放音乐。

b. 夜深人静,有不少人进入入睡状态,广场舞大妈比赛时的乐曲还嘹亮动听。

c. 在音乐厅听音乐时,周围的人窃窃私语。

这些声音妨碍了人们正常的休息和学习、干扰了要听的声音。

归纳: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声都是乐音。

3. 乐音和噪声的区分乐音噪声概念悦耳动听的声音嘈杂刺耳的声音产生原因发声体按一定规律振动时产生的声音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波形图【提问】你周围有哪些噪声?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归纳】(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化工厂、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1

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1

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掌握噪声的传播和控制方法;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耳机和保护听力的意识。

【教学重点】1.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噪声的传播和控制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噪声的传播和控制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录音机、耳机、隔音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城市街头的繁华照片,询问学生: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你感觉怎样?2.选择几个学生回答,引发学生对噪音环境的思考。

Step 2 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高音量的噪音录音,并问学生:你们是否听到了噪音?2.询问学生噪音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

Step 3 呈现(1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噪音的场景图片,询问学生该场景中是否存在噪音。

2.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噪音,例如交通噪音、工厂噪音、机器噪音等,进行研究。

Step 4 探究(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噪声的传播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传播方式进行研究。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找出该传播方式的特点和原理,并汇报研究结果。

Step 5 解决问题(25分钟)1.教师出示几张常见的控制噪音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场景,提出控制噪音的方法。

2.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并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Step 6 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归纳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噪声的传播与控制方法。

2.教师提醒学生合理使用耳机并保护听力。

Step 7 拓展延伸(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与噪声相关的新闻或案例,并进行分享。

2.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实物、录音等多种形式引入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呈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拓展部分加入了新闻或案例分享,拓宽了学生对噪声问题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一 )知识目标1认识噪声的根源和控制。

2知道防治噪声的门路。

(二 )能力目标经过实验活动培育学生的察看实验能力,认识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 )感情体验目标经过学习,培育学生保护我们赖以生计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教课假想1要点、难点、疑点(1)分辨乐音、噪声。

(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2课型及基本教课思路。

课型:新讲课。

基本教课思路:经过实验、议论或社区检查的方式,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亲身的领会。

三、教具学具准备示波器、学生电源、铁钉、玻璃、音又、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等。

四、教课方案(一 )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潺潺流水、喳喳鸟语、唧唧虫鸣,它们和万紫千红的自然风景配合在一同,形成了优美的环境。

学生议论:优美的声音。

2.多媒体课件:喧闹吵闹声、高音喇叭鸣喊声、机器轰鸣声学生议论:令人厌烦的声音。

(二 )进行新课1.整体感知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讲,凡是阻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扰乱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认识不一样的噪声源。

噪声的等级由声强级的单位分贝数表示大小。

噪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很大的危害。

控制噪声是重申减弱噪声为最后目标,所以应从发声处、声音流传过程、人耳处追求减弱噪声的门路。

2.教课互动互动 1:察看噪声的波形。

确确比较音叉发音时和铁钉刮玻璃时声音的波形:音又发音时波形有规律,铁钉刮玻璃时波形凌乱无章。

说了然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互动 2:更深夜静时,你被街坊家响声的流行歌曲惊醒了,这是乐音吗 ?明确经过议论使学生认识,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噪声外,凡是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阻碍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互动 3:找一找我们身旁的噪声源。

明确学生议论,老师归类: (1)交通运输噪声 ;(2) 工业噪声 ;(3) 施工噪声 ;(4) 社会生活噪声。

互动 4:我们在街道会见到教材图 1.1-2 所示装置,你知道是什么吗 ?明确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数大小表示,图示装置就是丈量交通噪声等级的装置。

初中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经典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经典教案教学设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三)控制噪声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哪几个阶段?
从上面声音的传播过程可看出,要控制噪声就要阻断其传播过程,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如果你在写作业,邻居放录音机,你可以怎样控制?
综合上面,可以看出控制噪声有哪些途径?
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由主备教师撰写)
批 注
(由使用教师补充)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播放乐音与噪音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体验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提问)噪音与乐音有什么区别,各自有什么特点?
什么声音可以称为噪音?
二、新课讲授
(一)噪声的来源
物理学角度
飞机起飞、降落的轰鸣声
物体无规则振动、难听、刺耳
(二)噪声的危害和等级
噪声对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且还有可能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结合实际谈一下噪声的危害。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噪声在生活的危害。
(老师)声音强弱的等级用分贝来表示,符号是(dB)
声音的等级/dB
人的感觉与危害
0
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30——40
讨论总结:(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3)在人耳处减
(4)课本图1.4—4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
(5)我们国家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噪声?
课堂小结:
1.噪声的来源和波形的特点
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 学 反 思(由使用教师撰写)
建筑工地上机器的声音
装修房子的电钻声
交通工具的鸣笛声、马达声
环境保护角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单位,知道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2. 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噪声单位、噪声的危害、噪声的控制。

2. 教学难点:声强的计算、噪声的控制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噪声相关课件、案例资料、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声音的传播、音调、响度等。

1.2 引入噪声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噪声危害和控制的兴趣。

2. 知识讲解2.1 讲解噪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和特点。

2.2 介绍噪声的单位,如分贝(dB),并解释声强的计算方法。

2.3 分析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如影响睡眠、提高血压等。

3. 案例分析3.1 教师展示噪声污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必要性。

3.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减少噪声污染的建议。

4. 实验演示4.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实验器材测量噪声强度。

4.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环境的噪声强度,并分析结果。

5. 知识巩固5.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噪声的控制方法。

5.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噪声控制的措施。

6. 课堂小结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点。

6.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7. 作业布置7.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掌握噪声的基本概念、危害和控制方法。

7.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技术和法规,如城市规划、建筑隔音等。

2. 让学生了解噪声与声音的区别,以及如何避免噪声污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4.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噪声污染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养成文明生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噪声污染治理的社会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进步在解决噪声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噪声对听力、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噪声危害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噪声的定义、危害和控制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案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实验、演示和实例分析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噪声的计量单位和控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噪声的定义、分类、危害以及噪声的计量单位分贝(dB)。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
3.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以下资料:
a.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
b.城市噪声污染现状及其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报告。
c.新型噪声控制技术和材料的介绍文章。
4.家庭讨论: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讨论以下问题:
a.家庭生活中存在哪些噪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b.噪声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
c.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噪声防护意识?
e.总结本章节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噪声污染治理方面的行为。

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噪声危害和控制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观察并记录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噪声污染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设计一份针对校园或家庭环境的噪声控制方案,包括具体措施、预期效果和实施步骤,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完成。
3.撰写一篇关于噪声污染防治的科普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不少于500字。
3.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编制一份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手册。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强调以下知识点:
1.噪声的定义、危害及其种类;
2.噪声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个人行为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重要性;
4.我国防治噪声污染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
此外,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噪声污染防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改善环境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噪声污染的严重性,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
-学生能够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积极参与到噪声污染防治中。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难点的教学策略: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噪声污染案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噪声的危害;
-结合实验和现场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控制技术,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噪声的定义,掌握噪声的种类和特点,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学习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防.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噪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和减噪技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噪声的定义、来源、危害和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的控制技术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噪声测量仪器等教学手段。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噪声的定义:介绍噪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噪声的内涵。

2. 噪声的来源:分析生活中和工业中的噪声来源,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

3. 噪声的危害:讲解噪声对人类健康、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噪声的危害。

4. 噪声的控制方法:介绍噪声控制的常用方法,如隔声、吸声、消声等。

5. 噪声控制技术实例: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噪声相关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噪声控制方法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噪声控制技术的掌握。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噪声的控制要求。

2. 探讨噪声控制技术在环保、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3. 分析噪声控制产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兴趣。

七、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噪声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的控制过程。

2. 开展小组竞赛,设计噪声控制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噪声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经验。

八、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及时了解学生对拓展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噪声控制技术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检查学生对噪声控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九、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

2. 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噪声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
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等级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法
【教学器材】
玻璃片、铁钉、音叉及相应的图片、示波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2、播放录像
师: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
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那么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怎样减弱噪声呢?我们如何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节的内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板书)
二、进入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
〖实验1〗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

〖实验2〗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

学生做:两玻璃片摩擦时或铁钉擦地时
师: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

老师用示波器显示。

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
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师: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声的例子。

建筑工地的施工声音、房屋装修用电锯锯瓷砖、锯木料的电锯声、拖拉机行驶时的声音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
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
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

于是我们就用分
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

3、请同学观看课本图1.4-3的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4、【危害】
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
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曾用尖锐的噪声来折磨被俘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以获取口供。

(2)生理效应:出现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举例: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曾经有80个人自愿做喷气发动机噪声作用的试验对象,结果有28人死亡,其余都得了严重的麻痹症。

(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举例:曾有一架飞机,在60米底空只以每小时1100千米的速度飞行时,使地面一座楼房遭到破坏。

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小噪声对其他人的危害。

5、噪声监测
播放噪声监测图片或录像,让学生观察,从监测仪上能得到什么知识。

(三)噪声的控制方法
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
老师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
1、在发声处控制
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在传播过程控制
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人耳处控制
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老师举一些例子,请同学们判断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噪声的。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于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各省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文件。

其中有一条是: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为我们提供了保护,你还怕什么呢?
(五)噪声的利用
噪声也能利用,例如,利用噪声可以消除杂草,发电、制冷、除尘等。

(六)练习:
课外活动小组参考课题:
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这个活动适合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展开。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选定要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拟订
这节课从声音的分类角度得出乐音与噪声中噪声的有关知识。

主要分析了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及控制噪声的方法等内容。

对噪声和来源我们是通过录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法得出的;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我们是通过看书和录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的;对噪声控制的方法我们是通过一个个的实例总结出的。

【板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噪声的振动都是无规则的;
2、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噪声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适宜学习的强度为30~40dB。

2、危害:从心理上、生理上和物理上都能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三、控制噪声的方法1、在发声处控制;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3、在声源处控制。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五、噪声的利用
【教学后记】
该课属于应用性质,所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应进一步提高,贵在设计更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

在录像素材方面,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能体现高科技方面的情景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