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的结构

合集下载

螺杆泵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螺杆泵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螺杆泵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螺杆泵是一种正位移泵,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
内部结构:
螺杆泵主要由两个螺杆构成,一个是主螺杆(也称为驱动螺杆),另一个是从动螺杆(也称为被动螺杆)。

主螺杆和从动螺杆之间的间隙非常小,形成了一条螺旋通道。

螺杆泵通常还包括进出口、密封装置和支撑轴等部件。

工作原理:
1. 进行吸入,当主螺杆转动时,螺杆螺旋通道的一端与进口相连,螺杆的螺旋形状将介质从进口吸入螺旋通道中。

由于螺旋通道的连续性,介质会被推进到螺旋通道的另一端。

2. 介质输送,随着主螺杆的旋转,螺旋通道中的介质被推进到通道的另一端。

在这个过程中,从动螺杆与主螺杆的啮合使得介质被密封在螺旋通道中,并随着螺杆的旋转向前输送。

3. 压力增加,随着主螺杆的旋转,螺旋通道中的介质被逐渐压缩,从而增加介质的压力。

这是因为螺杆的螺旋形状将介质从进口
端逐渐推向出口端,形成连续的压缩空间。

4. 介质排出,当介质被推到螺旋通道的出口时,它会被排出泵体,进入泵的出口管道,从而完成输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螺杆
泵的密封装置起到了防止介质回流的作用。

总结:
螺杆泵通过螺杆的旋转运动,将介质从进口吸入并推送到出口,实现了介质的连续输送。

其工作原理基于螺杆的螺旋形状和主、从
动螺杆之间的啮合关系,通过不断压缩和推进介质,实现了泵的正
位移工作。

螺杆泵具有结构简单、容积效率高、压力稳定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液体输送。

螺杆泵的原理

螺杆泵的原理

螺杆泵的基本原理螺杆泵是一种用来输送高黏度液体或固体颗粒悬浮物的离心泵。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的螺杆将液体或颗粒物质沿螺杆轴线方向推进。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解释螺杆泵的基本原理,包括结构构造、工作过程、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1. 结构构造螺杆泵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1 螺杆螺杆是螺杆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由一根长螺杆和一个短螺杆组成。

长螺杆又称为主动螺杆,短螺杆又称为从动螺杆。

螺杆通常呈圆柱形,由多个螺旋线圈组成,线圈间距相等。

长螺杆和短螺杆互相啮合,形成螺旋状的空腔。

1.2 泵体泵体是螺杆泵的外壳,通常由钢铁或铸铁制成。

泵体内部有一个呈圆筒形的螺旋槽,用于容纳螺杆。

1.3 进出口螺杆泵有一个液体进口和一个液体出口。

液体进口通常位于泵体的一侧,用于引入待输送的液体。

液体出口通常位于泵体的另一侧,用于排出已输送的液体。

2. 工作过程螺杆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吸入、运输和排出三个阶段。

2.1 吸入阶段当螺杆泵开始运转时,螺杆开始旋转。

在吸入阶段,液体在液体进口处形成一个真空区域。

这个真空区域使得液体被迫进入泵体内部。

2.2 运输阶段在运输阶段,液体被螺杆推进,并沿着螺旋槽的螺旋线圈向前流动。

螺旋线圈的逐渐变长和变宽,使得螺旋槽的容积也逐渐增大。

因此,在螺旋槽内的液体压力逐渐降低,从而创建了一个负压区域。

2.3 排出阶段在排出阶段,液体被推送到液体出口处,并被排出。

当螺杆继续旋转时,新的液体被引入液体进口,整个工作过程循环重复。

3. 工作原理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3.1 螺杆运动螺杆在泵体内部的旋转运动是螺杆泵工作的核心。

螺杆的旋转推动液体沿螺杆轴线方向移动,并建立了一个控制液体流动的螺旋槽。

3.2 负压效应螺杆旋转时,在螺旋槽内液体压力逐渐降低,形成一个负压区域。

这个负压区域促使周围液体被迫进入螺旋槽,实现了液体的吸入。

3.3 螺杆结构螺杆的结构设计决定了液体在泵体内部的输送能力。

螺杆泵的结构

螺杆泵的结构
泵体和吸水管没灌满引水;动水位低于水泵滤水管;吸水管破裂等都会出现此 问题。 〖学生练习〗 试讨论采取何种措施能够改善螺杆泵的不出水现象? 〖答案〗
针对泵不出水的三个原因,可以分别采取:开车前检查是否灌泵 完毕;不断补充水槽的水位;检查更换损坏的管道、管件等。
〖作业〗
二、螺杆泵的结构原理
2、螺杆泵的工作原理
仅以双螺杆泵为例,介绍螺杆泵的工作原理。螺杆泵的工作原理与齿 轮泵相似,只是在结构上用螺杆取代了齿轮。主动螺杆转动时会带动 与之啮合的从动螺杆一起转动,则吸入腔端的螺杆啮合空间容积增大, 造成压力下降。液体被吸入啮合空间容积。当容积继续增大直至形成 一个密封腔时,液体就在各个密封腔内连续地沿轴向流动,直至从排 出腔端。这时排出腔端的螺杆啮合空间容积逐渐缩小,从而将液体排 出。螺杆泵(除单螺杆泵外)必须配带安全阀,以防止由于某种原因 使得泵出口压力超高而损坏泵或原动机。
三、螺杆泵的主要问题
1、泵体剧烈振动或产生噪音: 泵安装不牢或安装过高;电机滚珠轴承损坏;泵主 轴弯曲或与电机主轴不同心、不平行等都可以产生此现 象。 改善措施:装稳泵或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更换电机 滚珠轴承;矫正弯曲的泵主轴或调整好泵与电机的相对 位置。 2、传动轴或电机轴承过热: 原因是缺少润滑油或轴承破裂等。 改善措施:加注润滑油或更换轴承。
1、螺杆泵的由哪些部分组成?螺杆泵能怎样进行分类? 2、螺杆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三、螺杆泵的性能要点
1、压力和流量范围宽阔。 2、运送液体的种类和粘度范围宽广; 3、以为螺杆泵内部的回转部件惯性力较低,故可 使用很高的转速; 4、吸入性能好,具有自吸能力; 5、流量均匀连续,振动小,噪音低; 6、与其它泵相比,对进入的气体和污物不太敏感; 7、结构坚实,安装保养容易。 8、螺杆的加工和装配要求较高; 9、泵的性能对液体的粘度变化比较敏感。

螺杆泵的详细介绍

螺杆泵的详细介绍

螺杆泵的详细介绍
螺杆泵
螺杆泵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广泛应用的轴向循环泵,它包
括一个固定在泵体上的螺旋轴,该螺旋轴上一端覆有螺杆,另一端带
有涡轮或分动筒,其原理是将轴向运动转化为径向运动,即将物体诱
导到泵封头中,形成负压高于大气压的区域,从而使物体往泵出汁口
处流出。

1、螺杆泵的结构
螺杆泵由轴、螺旋、轴套、轴承壳、轴承座、轴承以及结构齿轮组成,其中,轴向循环泵的轴通常是以一个螺杆作为轴的构件,在轴的两端
装有两个端盖,轴上螺杆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或梯形,其中,梯形螺
杆的排量比圆柱形螺杆的排量大,然而,它的性能稳定性不如圆柱形
螺杆,另外,轴承壳是支撑轴承的组件,轴承座是连接轴承壳与泵体
的组件,轴承类型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常用的有深沟球轴承和
滚针轴承,轴承的主要作用是承受轴上的转矩以及分流外部载荷,防
止轴受损。

2、螺杆泵的优缺点
螺杆泵具有可靠性高,运行可靠,抗冲击、耐热性能优良,无污染,
体积小,重量轻,安装和迁移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但它也有一些
缺点,如泵送能力、噪音大、效率较低等。

3、螺杆泵的应用场合
螺杆泵常用于工业管道系统、输送机械液体、空调冷却、换热循环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消防系统等各种系统中。

另外,也可用于石油天然气、船舶排水、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热力发电站等场合。

综上所述,螺杆泵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性能稳定而又经济实惠的轴向循环泵,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船舶排水、冶金工业、热力发电站等场合,且它具有抗冲击性能优良,操作可靠,声级低,无污染,可靠性高等特点,所以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螺杆泵结构及工作原理

螺杆泵结构及工作原理

螺杆泵结构及工作原理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螺杆泵的结构螺杆泵主要由泵体、转子、定子和轴承等组成。

1. 泵体:泵体是螺杆泵的主要部件,它一般采用铸铁或钢板焊接而成。

泵体内部设有进出口口,用于流体的进出。

2. 转子:转子是螺杆泵的动力传动部件,一般由双螺杆或三螺杆组成。

转子的螺杆形状呈螺旋状,可以将液体从进口处输送到出口处。

3. 定子:定子是螺杆泵的固定部件,一般由套筒和螺纹衬套组成。

定子内部的螺纹与转子的螺纹相配合,形成密封腔。

4. 轴承:轴承是支撑转子和定子的部件,一般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

轴承可以减少转子和定子之间的摩擦,提高泵的运行效率。

二、螺杆泵的工作原理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吸入、压缩和排出三个阶段。

1. 吸入阶段:当泵启动后,转子开始旋转。

转子的螺纹将液体从进口处吸入泵体内部的密封腔中。

由于转子的旋转,液体被推送到转子的出口处。

2. 压缩阶段:在转子的旋转过程中,液体被推送到密封腔中,随着转子的旋转,密封腔的容积逐渐减小,从而使液体被压缩。

当液体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它将被推送到泵体的出口处。

3. 排出阶段:当转子的旋转使液体被推送到泵体的出口处时,液体将被排出泵体。

由于转子的连续旋转,液体将不断地被吸入、压缩和排出。

螺杆泵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转子和定子之间的螺纹配合,通过转子的旋转来推送液体。

由于螺杆泵的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较小,所以泵的密封性较好,能够有效地输送高粘度液体和含固体颗粒的液体。

总结:螺杆泵是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离心泵。

它的结构主要由泵体、转子、定子和轴承等组成。

螺杆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子和定子之间的螺纹配合和转子的旋转来推送液体。

螺杆泵在化工、石油、食品等行业中广泛应用,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螺杆泵工作原理

螺杆泵工作原理

螺杆泵工作原理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螺杆转动产生的螺旋线形腔体,将液体从进口吸入,然后通过螺杆的转动将液体推出。

螺杆泵主要由螺杆、泵体和密封装置组成。

螺杆是螺杆泵的核心部件,通常由两个或者多个螺杆组成。

螺杆的螺旋线形腔体与泵体内的螺旋线形腔体相配合,形成密封工作腔。

当螺杆转动时,螺杆的螺旋线将液体从进口吸入,并将其沿着螺旋线的方向推送到出口。

螺杆泵的泵体通常由两个相互啮合的螺旋线形腔体组成。

其中一个腔体为吸入腔体,另一个腔体为压缩腔体。

当螺杆转动时,吸入腔体的容积逐渐增大,形成负压,使液体从进口进入腔体。

同时,压缩腔体的容积逐渐减小,形成正压,将液体推送到出口。

螺杆泵的密封装置用于保持泵体内的液体不泄漏。

常见的密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

填料密封是通过填充密封材料,如软石墨、聚四氟乙烯等,将泵体与螺杆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

机械密封则是通过机械装置将泵体与螺杆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常见的机械密封有单端面机械密封和双端面机械密封。

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螺杆转动,形成负压吸入液体。

2. 液体进入吸入腔体,螺杆转动将液体推送到压缩腔体。

3. 压缩腔体的容积减小,形成正压,将液体推送到出口。

4. 液体从出口排出。

螺杆泵具有以下优点:1. 适合于输送高粘度液体,如石油、化工、食品等。

2. 输送流量稳定,不易受到压力变化的影响。

3. 能够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

4. 运行平稳,噪音低,维护方便。

然而,螺杆泵也存在一些缺点:1. 对液体的粘度要求较高,不适合于低粘度液体。

2. 螺杆泵的效率较低,能耗较高。

3. 对于高温液体,需要采取降温措施,以防止螺杆变形或者密封失效。

总结起来,螺杆泵是一种通过螺杆转动产生螺旋线形腔体,将液体从进口吸入并推送到出口的离心泵。

它适合于输送高粘度液体和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具有运行平稳、维护方便等优点。

然而,对液体粘度要求较高,效率较低,并且在处理高温液体时需要注意降温措施。

螺杆泵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螺杆泵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螺杆泵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螺杆泵是一种内啮合的密闭式螺杆泵。

它是由泵体、衬套、螺杆、联轴器(这是万向联轴器,还可以用偏心联轴器)、传动轴、轴和密封件等组成。

螺杆泵的主要工作机构是螺杆和衬套,它们起着传递能量的作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螺杆泵的转子为圆形断面的螺杆,定子为具有双头的内螺纹,转子的螺距为内螺纹螺距的一半,转子一边做行星运动,一边沿着螺纹将液体向前推进,从而产生抽送液体的运动。

螺杆具有单头螺纹,其任意截面都是半径为R的圆。

螺杆截面中心位于螺纹线上,与螺杆的轴心线偏离一偏心距c。

螺杆表面为正弦曲线江Dc以,绕轴旋转并且沿轴向移动而形成的。

两个突出的齿顶间距为一螺距t。

螺杆向右转动时其螺纹线应为左旋,螺杆向左旋转时其螺纹线应为右旋。

衬套内表面具有双头螺纹,其横截面为一长圆,两端为半径R(等于螺杆截面半径)的半圆,中间为长4c的直线段。

因为螺杆断面中心与其轴心线偏离一偏心距c,而螺杆轴心线又与衬套的轴心线偏离一偏心距c,所以两个半圆的中心间距为4c。

衬套的任意截面都是大小相同的长圆,只是彼此相互错开一个角度。

衬套的内螺纹的旋向与螺杆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同。

螺杆在衬套内的情况。

螺杆表面与衬套内螺旋表面之间形成一个一个可能封闭的工作室。

沿轴向螺杆与衬套表面每隔衬套螺距T有两个工作室,同样沿横截面从上到下也被分成两上月牙形的工作室。

螺杆在衬套中的运动是比较复杂的,任意截取泵的一个横截面,并假定螺杆与衬套的相对位置如图3-50所示。

转子截面圆心O1除绕其偏心轴心O2旋转(自转)外,偏心轴心O2还。

螺杆泵的主要结构个工作原理是什么

螺杆泵的主要结构个工作原理是什么

1.螺杆泵的主要结构个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污水处理中使用的污泥螺杆泵为容积式泵,主要工作部件由定子与转子组成。

转子是一个具有大导程、大齿高和小螺纹内径的螺杆,定子是一个具有双头螺线的弹性衬套,转子与定子相互配合形成互不相通的密封腔。

当转子在顶子内转动时,密封腔由吸入端向排出端运动,输送的污泥介质在密封腔内连续排出。

一般螺杆泵均可实现反向排泥。

螺杆泵可输送动力黏度达50000 Mpa·s的污泥,污泥含固率可达60%(在污水处理厂使用时,污泥含固率一般不超过8%),可以通过调节转速实现对流量的控制。

污泥螺杆泵的驱动头与泵体可采用直联式,工作时需设置干运行保护器。

在选用时,应特别注意工作部件,特别是转子的抗磨防腐能力。

为了避免污泥中纤维或大块杂物对泵体的损坏,在使用时一般应考虑配套设置污泥破碎机。

2、螺杆泵运行维护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螺杆泵在初次启动前,应将所有构筑物、管道进行清理,防止杂物进入泵体。

大量而坚硬的杂物会加快螺杆、套的磨损,减少定子和转子的使用寿命。

(2)平时启动前应打开进出口阀门,启动时应充满介质,不允许空转,输送的介质对泵体有冷却和润滑作用。

(3)在首次运转前和大修后,应校验同轴精确度,以保证平稳运行。

(4)在运行过程中,基座螺栓的松动会造成机体的振动、移动、管线破裂等现象,尤其是万向节和挠性轴连接处的螺栓,经常检查螺栓的牢固性。

(5)正常运行时,填料函处会滴水,水起到润滑作用,正常应每分钟50—100滴,超过时应紧螺栓或更换盘根。

螺杆泵的润滑部位主要有变速箱、轴承内的滚动轴、连轴节。

不同部位所用的润滑剂不一样,运行中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加以润滑。

(6)对运转中的螺杆泵巡视,白天2h一次,晚间4h一次,并应注意如下事项:①地脚螺栓、法兰盘、轴联器是否松动;②变速箱油位是否正常,是否漏油,是否升温,轴承是否升温;③注意吸入管道上的真空表和出泥管的压力表的读数,可发现是否空转,管路是否堵塞;④听运转时有无异常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螺杆泵的结构原理
2、螺杆泵的工作原理
仅以双螺杆泵为例,介绍螺杆泵的工作原理。螺杆泵的工作原理与齿 轮泵相似,只是在结构上用螺杆取代了齿轮。主动螺杆转动时会带动 与之啮合的从动螺杆一起转动,则吸入腔端的螺杆啮合空间容积增大, 造成压力下降。液体被吸入啮合空间容积。当容积继续增大直至形成 一个密封腔时,液体就在各个密封腔内连续地沿轴向流动,直至从排 出腔端。这时排出腔端的螺杆啮合空间容积逐渐缩小,从而将液体排 出。螺杆泵(除单螺杆泵外)必须配带安全阀,以防止由于某种原因 使得泵出口压力超高而损坏泵或原动机。
一、螺杆泵的分类
1、螺杆泵按螺杆数量可分为 单螺杆泵 泵体的内螺纹槽中啮合转动 螺杆泵 双螺杆泵 由两个螺杆相互啮合输送液体 多螺杆泵 有多个螺杆相互啮合输送液体
另外按照螺杆螺距可分为长螺距螺杆泵、中螺距螺杆泵、短 螺距螺杆泵;按照结构型式可分为卧式螺杆泵、立式螺杆泵 、法兰式螺杆泵和侧挂式螺杆泵等。
三、螺杆泵的主要问题
1、泵体剧烈振动或产生噪音: 泵安装不牢或安装过高;电机滚珠轴承损坏;泵主 轴弯曲或与电机主轴不同心、不平行等都可以产生此现 象。 改善措施:装稳泵或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更换电机 滚珠轴承;矫正弯曲的泵主轴或调整好泵与电机的相对 位置。 2、传动轴或电机轴承过热: 原因是缺少润滑油或轴承破裂等。 改善措施:加注润滑油或更换轴承。
三、螺杆泵的性能要点
1、压力和流量范围宽阔。 2、运送液体的种类和粘度范围宽广; 3、以为螺杆泵内部的回转部件惯性力较低,故可 使用很高的转速; 4、吸入性能好,具有自吸能力; 5、流量均匀连续,振动小,噪音低; 6、与其它泵相比,对进入的气体和污物不太敏感; 7、结构坚实,安装保养容易。 8、螺杆的加工和装配要求较高; 9、泵的性能对液体的粘度变化比较敏感。
பைடு நூலகம்
三、螺杆泵的主要问题
3、泵不出水: 泵体和吸水管没灌满引水;动水位低于水泵滤水管;吸水管破裂等都会出现此 问题。 〖学生练习〗 试讨论采取何种措施能够改善螺杆泵的不出水现象? 〖答案〗
针对泵不出水的三个原因,可以分别采取:开车前检查是否灌泵 完毕;不断补充水槽的水位;检查更换损坏的管道、管件等。
〖作业〗
二、螺杆泵的结构原理
螺杆泵是利用相互啮合的螺杆与衬套间容积的变化为流体增加 能量的回转泵。它是一种容积式旋转型水力机械。 1、螺杆泵的结构 螺杆泵随螺杆数的增加,结构变得越加复杂。如上 三个动画所示: 单螺杆泵:由-排出口、螺杆、吸入口、轴承、传动 主轴、壳体(衬套)等组成。 双螺杆泵:由主动螺杆、从动螺杆、轴承、吸入腔、 排出腔、壳体(衬套)等组成。 三螺杆泵:由后盖、主动螺杆、从动螺杆(两根)、 前盖、止推轴承、壳体(衬套)等组成。
1、螺杆泵的由哪些部分组成?螺杆泵能怎样进行分类? 2、螺杆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